普现如来
普现如来
阿弥陀佛!
关注数: 5
粉丝数: 28
发帖数: 725
关注贴吧数: 28
请问,斗破苍穹手游,紫晶翼狮王咋弄啊? 请问,斗破苍穹手游,紫晶翼狮王咋弄啊?
来佛三圣 请问,刘老师提到来佛三圣是指那三位?
释迦牟尼佛的故事超清 释迦牟尼佛的故事超清--佛光工程基金会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56.com%2Fw42%2Falbum-aid-10742064.html&urlrefer=474c8d9c31c56c05f3d9350b942cf409
十集动漫连续剧《阿弥陀佛的故事》高清版 十集动漫连续剧《阿弥陀佛的故事》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56.com%2Fw62%2Falbum-aid-10823252.html&urlrefer=9d91a9675122d904401dc8d7e9e0551d
深度解密:淫欲的本质,行淫之时的感受。。。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xuefo.net%2Fnr%2Farticle14%2F144632.html&urlrefer=a2682a3e0b3c160259602e6ce4b5335d
净空法师:这是因为‘心性之极致、持名之奇勋、弥陀之大愿’加持 五逆十恶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证三不退,三不退是理一心不乱。为什么?不知道。蕅益大师告诉我们,这是因为‘心性之极致、持名之奇勋、弥陀之大愿’加持,有以致之。
净空法师:把一句‘阿弥陀佛’看作非常宝贵的救命咒 今天的社会,大多数人心不清净,争名夺利,皆在造恶,积非成是,若不随顺世俗,反而视同怪异,故吾人必须特立独行,方有摆脱之望。‘烽勃宅里,戏论纷然’,宅中烟火迷漫的样子,警觉的人赶快逃命要紧,迷惑的人还在宅中讨论研究。唯有深知甚难出离,方肯死尽投机取巧之心,把一句‘阿弥陀佛’看作非常宝贵的救命咒。
既是凡夫又是阿鞞跋致,既是阿鞞跋致可他仍是凡夫 ‘阿惟越致’就是阿鞞跋致,就是不退转。《弥陀要解》说:‘(一)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地。(二)行不退,恒度生,不堕二乘地。(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萨婆若海是一切种智海,也就是如来果海。须要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才能一念一念都流入到佛的智慧之海,所以这是极高的境界。但是凡夫往生之后,首先是位不退。极乐国内唯演一乘,诸往生者都发大心,所受用者,大乘法乐,所以不堕二乘地,证行不退,极乐国内没有退缘,一切都是增上,寿命又是无量,所以必证念不退。所以《要解》说:‘五逆十恶,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居下下品者,都得三不退也。’并极力赞叹说:既是凡夫又是阿鞞跋致,既是阿鞞跋致可他仍是凡夫,十方佛土无此名相,无此阶位,无此法门。若非自心自性登峰造极的妙德所致,与持名功德之奇特功勋,再加上弥陀的一乘愿海,要不是这三个方面,怎么会有这样殊胜无比的奇迹。
转贴:世间第一等快乐的事情_无量寿经吧_百度贴吧 什么是第一善?什么是第一德?知道的人不多.世尊为我们说出,忆佛念佛是第一善根,忆佛念佛是第一功德,没有比这个更殊胜的. 世间第一等快乐的事情_无量寿经吧_百度贴吧 内容来自:http://tieba.baidu.com/p/2314826631#10006-tieba-1-62911-bf6461719a993b4683f4212b1604e413
净空法师:「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大势至讲得非常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他教给我们方法,教给我们的心态,都摄六根是放下。放下什麼?眼放下色,耳放下声,放下色声香味触法这叫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那个净就是真诚恭敬心,没有怀疑、没有夹杂,那是清净心,就是此地讲的清净句,要用这样的心态才行。你不能把心用错了,你没有得到真实利益,你不能怪经,你不能怪佛,你不能怪别人,只能怪你自己错用了心,所以你没有得到殊胜的利益。 如果你真正会用心,真诚恭敬,这个真诚恭敬心是不太容易。为什麼?果然对阿弥陀佛真诚恭敬,对《无量寿经》真诚恭敬,我会知道,你那个真诚恭敬心会对一切人事物。真正像《礼记.曲礼》里面所说的,「毋不敬」,没有一样不恭敬,那是你真的恭敬心现前。我念阿弥陀佛恭敬心,干别的事情没有恭敬心,那是假的,一真一切真,一假一切假。这个道理你要不懂,你永远不得入门。对毁谤我的人、侮辱我的人、陷害我的人都要用恭敬心,一味恭敬,你真实智慧得到了,无为法身证得了,无为法身是什麼?你证得不生不灭。这部经上讲的三种真实,「真实之际,真实智慧,真实利益」,你全都得到。如果不用真诚恭敬心,你什麼都得不到,只是跟阿弥陀佛结个法缘,还是继续搞六道轮回,这是不能不有高度警觉心的。还干这种傻事吗?不能再干了,要回头。
净空法师:什麼是「我」?给诸位说,阿弥陀佛是我。 什麼是「我」?给诸位说,阿弥陀佛是我。「我心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我心」,你们常常念《三时系念法事》,中峰禅师不是这样子说的吗?他说的一点都不错。你们念得多了,几个人肯定承认我是阿弥陀佛、我是观世音菩萨,几个人承认?你不肯承认,那有什麼法子?你要承认这个臭皮囊是我,这就是你退转的第一个因素,根本的因素。
净空法师四字念佛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pan.baidu.com%2Fshare%2Flink%3Fshareid%3D537759%26uk%3D2217314810&urlrefer=2149e32c4a823ca149a19a22360d6f64
转贴:【弥陀村】善导大师——如何在梦中见到佛菩萨_弥陀村吧_百... 善导大师——如何在梦中见到佛菩萨修净土人,凡欲入观及临睡时,一心合掌,正面西向,若坐若立若跪,十声念阿弥陀佛,观音,势至,清净海众竟,发愿云:弟子某甲,现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轮回六道,苦不可言.今遇知识,得闻弥陀名号,本愿功德,一心称念,求愿往生,愿佛慈悲不舍,哀怜摄受.弟子某甲,不识佛身相好光明,愿佛示现,令我得见,及见观音,势至,诸菩萨众,彼世界中清净庄严,光明妙相等,令我了了得见.发愿已,正念而寝,不得杂语,不得杂想.或正发愿时即得见之,或睡梦中得见,此法系善导大师所立.莲池大师云:"善导大师古称阿弥陀佛化身,今此愿文,修净土人所宜深信,慎勿以暂时无验而辄废惰,务必久远行持,必于净土,功不唐捐"此临睡观念佛法能有效地提高睡眠质量,获致身心健康,弥陀号亦是世间疗效极佳的安眠药. 【弥陀村】善导大师——如何在梦中见到佛菩萨_弥陀村吧_百度贴吧内容来自:http://tieba.baidu.com/p/2296097088#10006-tieba-1-80344-bf6461719a993b4683f4212b1604e413
净土大经群英 夏莲居老居士:浊世无如念佛好,此身端为《大经》来
转贴:净空法师:一世勤苦,犹如片刻_刘素云吧_百度贴吧 「一世勤苦,犹如片刻」,这是讲勤苦,勤奋修行,修行是苦事,但是时间短,不长.「后生极乐,其乐无有穷尽」,你将来生到极乐世界,苦就没有了,真的离苦了.在这个世间,这短暂时间的苦你不想吃,你后头有大苦,你后面那个苦,生生世世全是苦.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就跟苦这个字永远告别了,真正断干净了.那么这几年的苦该不该吃?这几年的苦,把你无量劫来累积的这些苦的因,统统把它吃尽了,以后再没有了,应该做的. 净空法师:一世勤苦,犹如片刻_刘素云吧_百度贴吧内容来自:http://tieba.baidu.com/p/2297264504#10006-tieba-1-13747-bf6461719a993b4683f4212b1604e413
净空法师:一世勤苦,犹如片刻 「一世勤苦,犹如片刻」,这是讲勤苦,勤奋修行,修行是苦事,但是时间短,不长。「后生极乐,其乐无有穷尽」,你将来生到极乐世界,苦就没有了,真的离苦了。在这个世间,这短暂时间的苦你不想吃,你后头有大苦,你后面那个苦,生生世世全是苦。 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就跟苦这个字永远告别了,真正断干净了。那么这几年的苦该不该吃?这几年的苦,把你无量劫来累积的这些苦的因,统统把它吃尽了,以后再没有了,应该做的。
转贴:净空法师:如果死心塌地要往生极乐世界,那就跟莲池大师一样,... "念佛三昧为所住,住此发胜妙智故.是从哪里来的".这一句重要,是自性本有的.这个智慧,如来正觉从哪里来的?是自性本有的,本自具足的,不是修来的.但是我们的这个正觉没有了,我今天现前,是正觉,正觉变质了,变成烦恼.无量无边的智慧变成无量无边的烦恼,变质了.现在的问题,怎样把烦恼断掉,让我们本有的智慧现前?这个地方说的很清楚,说的很明白."念佛三昧为所住",这一句话重要.我们今天把念头,念头是个妄心,把念头住在念佛三昧当中,念佛三昧是什么?就是这一句阿弥陀佛.念四字,念六字都可以,不要去分别.喜欢念六字就念六字,喜欢念四字就念四字.莲池大师说四个字简单,六字太多了,越简单愈好.他念四个字,可是他教别人念六个字.人家人问他这是为什么,他解答的好,"我这一生决定要往生,经典里面教我们执持名号,我就执持名号.名号就是四个字,'南无'呢,南无是皈依的意思,依命运的意思,这些客气话不要了, 我决定要往生,没有丝毫怀疑.教别人,别人往生的心不恳切,未必真想往生,加这两字好;我皈依阿弥陀佛,我皈命阿弥陀佛,用六个字好".莲池大师这个说的好,我们如果死心塌地,我这一生什么都不搞了,就是要往生极乐世界,那就跟莲池大师一样,念四个字就好了.一定要"念佛三昧为所住",住此,就是念佛三昧,我们自性里面的智慧会透出来.住念佛三昧那是得定,念佛三昧是念佛修成的定功,心里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也没有,这叫念佛三昧,在净土宗叫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有三个等级,最下的,最低的叫功夫成片.我们常讲从早到晚就是一句佛号,心里除一句佛号之外,什么都没有.到这个程度呢,往生就自在了,真的想什么时候往生,佛什么时候接你,你和佛信息通了,没有障碍.那是什么?——见思烦恼断了.不求往生,这个境界跟阿罗汉相应,已经超越六道了.理一心不乱,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就是禅宗所说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就是理一心不乱.生实报土,超越十法界了.这是讲功夫浅深,品位不同,必须念到功夫成片,才有把握往生.在功夫成片这一个境界里头,你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放下了,你不会去想它,你不会去念它,你所想的,你所念的就是一句佛号,这是念佛法门往生的秘诀.摘自净空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130集 2013年1月17日 讲于香港 净空法师:如果死心塌地要往生极乐世界,那就跟莲池大师一样,…_刘素云吧_百度贴吧内容来自:http://tieba.baidu.com/p/2295587458#10006-tieba-1-82820-bf6461719a993b4683f4212b1604e413
净空法师:一个人真正发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这个心… 「本经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宗是主要修学的方法,这是净宗第一条最主要的,你要发菩提心。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里面告诉我们,他讲得好,印光大师非常赞叹,为什麼?古人没有这麼说过。他告诉我们,一个人真正发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不要去再讲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不要讲这些,那些东西愈讲人愈迷糊。真正懂得经教的人给他讲行,不懂经教的人讲他不懂,听不懂。蕅益大师这句话讲得好!我没有别的念头,在这个世间太苦,活够了,我现在一心一意就想到极乐世界,就想亲近阿弥陀佛,这个念头就是无上菩提心,好!发这个心之后真干,一向专念,我有一个方向,有一个目标,我专念阿弥陀佛。一天到晚我就这麼一桩事情,除这桩事情之外,什麼事情也没有,这叫专念。我还要管这个管那个,那就错了。那些事情谁管?两个人管,一个是菩萨管,一个是凡夫管。菩萨管的时候,他心里阿弥陀佛不中断,什麼事都管,心里只有阿弥陀佛,没有别的事情。别的事情是什麼?那是为大家服务,照顾得周周到到,他的佛号没有中断,这是菩萨。另外凡夫管,他就什麼都管,管得心里乱糟糟的,阿弥陀佛忘掉了,一句也念不上来了,那是凡夫管。两种人管!我们自己要知道。所以真正护法工作是他自己修成功了,他来为大众服务,为大众服务不碍自己往生,就是往生真有把握,不碍往生。那什麼?真放下了!对自己来说是真放下。自己没放下,这时就障碍,就产生障碍,决定障碍你往生,决定障碍你念佛,那麼你发那个心就不能兑现。发心要用行来兑现,行最重要的是放下,然后才是念佛。不放下,念佛,这个念佛的功夫被那个夹杂破坏了。所以先放下再念佛,这个很重要。念佛是智慧,慧心,放下是戒定。
净空法师:阿弥陀佛在哪里? 阿弥陀佛在哪里?这句话很重要!我六根所接触的境界全是阿弥陀佛,你能不成佛吗?你能不往生吗?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法都是阿弥陀佛变现的,这是真的不是假的。阿弥陀佛是什麼?阿弥陀佛是自性!你看六祖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最后一句话,「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自性就是阿弥陀佛。万法从哪来的?自性变现出来的。所以一切万法就是自性,就是阿弥陀佛。这一个认知,你要是肯定了,里面的真诚现出来了,外面的那个恭敬表现出来了,那就是印祖所说的,「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没有诚敬心,你看我们多辛苦,用多少时间,实际的利益没有得到。这是什麼?古人讲的,错用了心。经上教导我们的太好了,我们天天读,没有看懂,没有听懂,一向专念!古人教给我们修学,一门深入。我们学得太杂,学得太乱,意志不能集中,用一生的功夫,一无所得,这一生就空过了。会用心的人,修净土法门,我们看到很多很多,三年成功。看《净土圣贤录》里面的记载,古人,远公大师建立东林念佛堂开始,到现在大概一千七百多年,真正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的统统都往生了,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了。学得很多、学得很杂的,还在六道里搞轮回,还在贪计自身,还在搞这个,这能成就吗?
不要小看播经机,周围四十里幽冥众生都得益 就我们今天学佛了,学佛要存菩提心,要行菩萨道。我们怎样救护这些众生?没有救护的心,没有救护的行为,你不是真正学佛者。真正学佛者一定有救护的心、救护的行为。这行为是什么呢?一心专念阿弥陀佛,给这个世界众生回向,这就是“见怖畏者,能为救护”把念佛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那么对人,有意无意,要劝导大家念佛。怎么劝?我们自己念佛,他就会跟着念佛。所以,自修就是度人。尤其大乘经上所说的“自他不二”,这个意思很深。这话是真话,实实在在事实真相。如果常存这个心, 我们看不见的众生,比看得见的不知道要多多少倍,无法计算。我们晚上睡觉,家里面最好开一个念佛机,念佛号的。声音小一点不干扰睡眠,听得见。 不要小看这个机器,这不是人,机器,我们发心加持它,发真心加持它,这个机器它的能量至少以这个为中心周围四十里幽冥界众生都得利益,你对他们都有大帮助。播经亦如是,幽冥界众生欢喜《地藏经》、《十善业道经》乃至于《太上感应篇》,这些都是他们非常爱好的。《无量寿经》也非常好!无论是经典的读诵,或者是讲经,都可以播放。 常常存这个心,自利利他,帮助这些众生,超度这些众生,效果不可思议!这是说见到怖畏者,能为救护。“怖畏”特别是对鬼道、地狱道,对畜牲道都非常有效果。——摘自净空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169集 2013年2月16日讲于香港
成佛你得到整个宇宙 你要问,我成佛,成佛有什麼好处?给你说,成佛你得到整个宇宙,不是得到一个地球、得到一个太阳系、得到一个大千世界,不是的,遍法界虚空界你全得到。诸佛如来教导我们,给我们的,就是这个。你为什麼得到?那是你自己本来有的。好像是什麼?你是个大家族,豪门贵族,你到外面去旅行,把家忘掉了,不知道自己有个家,现在有个人认识你家,知道你家的情形,引导你,把你带回家,回家之后才看,这是我的家,我的家是这样的,你会感到非常惊讶,真的是你的家。你说你今天得到的,何况那个得到是假的,不是真的,身体都要死亡,你能得到什麼?你生到极乐世界,头一个,你的身没有生死,永远离开死亡。那里是报身,报身是有生无灭,法身不生不灭,十法界里面的身有生有灭,净土是有生没有灭。我们前面读过,生到极乐世界是什麼样子?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同,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紫磨真金色身,永远不坏,不会生病。再给你说,不需要饮食,他就不生病。古人讲的,「病从口入」,你有饮食你就会生病,你没有饮食就不会生病。这你才晓得学佛的好处。
净空法师念佛是怎么个念法? 你要问我,我怎么修的?我怎么念的?我告诉你,我心里只有一个「阿弥陀佛」,除了阿弥陀佛之外,统统都是阿弥陀佛,我是这个念法。《华严》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每一个众生都是阿弥陀佛,决定没有差别,我是这个念佛法。蚊虫蚂蚁也是阿弥陀佛,妖魔鬼怪也是阿弥陀佛,树木花草都是阿弥陀佛,《华严经》上佛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个阿弥陀佛。那你问我,我念得错不错?我念得不错,为什麽?我有根据,根据是净土三经,西方极乐世界六尘说法,西方世界六尘全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换句话说,西方极乐世界,你六根所接触的全是阿弥陀佛。我是这个念佛法,跟你们念的不一样,你们阿弥陀佛之外还有其他的佛,我没有,其他的佛都改名叫阿弥陀佛。一心称念,一向专念,这个我们心觉悟了,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
印光大师:遍用根尘识大以念佛 又楞严经势至圆通章末后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无选择者,遍用根尘识大以念佛也。念佛仗佛力了生死。禅仗自力了生死。今人能悟者,尚不可多见。况证四果(藏教) 及七信(圆教)乎。(四果七信、方了生死、)都摄六根,入手在听。无论大声念,小声念,不开口心中默念,均须字字句句听得清楚,此念佛之秘诀也。信愿行三,为净土纲要。都摄六根,为念佛秘诀。知此二者,更不须再问人矣。
印光大师: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门,成佛之捷径。 念佛必须摄心,念从心起,声从口出,皆须字字句句,分明了了。又须摄耳谛听,字字句句,纳于心中。耳根一摄,诸根无由外驰,庶可速至一心不乱。大势至所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者,即此是也。文殊所谓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者,亦即此是也。切不可谓持名一法浅近,舍之而修观像观想实相等法。夫四种念佛,唯持名最为契机。持至一心不乱,实相妙理,全体显露。西方妙境,彻底圆彰。即持名而亲证实相,不作观而彻见西方。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门,成佛之捷径。令人教理观法,皆不了明。若修观想实相,或至著魔。弄巧成拙,求升反坠。宜修易行之行,自感至妙之果矣。
净空法师:四种念佛。持名念佛。最为方便究竟。 【四种念佛。持名念佛。最为方便究竟。】 不但它方便,实在讲它究竟。为什么究竟?因为它跟实相念佛非常接近,很容易契入实相。譬如我们前面讲的观想跟观像,必须把印象打掉才契入实相,因为实相无相。持名这句佛号,我们把它舍掉非常容易,比舍掉这个印象容易得多。所以持名暗合道妙就是暗合实相,不知不觉的就契入实相。
净空法师:功夫成片是什么样子? 功夫成片是什么样子?心里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功夫成片的时候,有一个境界出现,你看到整个宇宙万事万物统统是阿弥陀佛,你听到所有一切音声都是阿弥陀佛的佛号,全变了。这个时候叫正定聚,你决定往生,你决定成佛。
净空法师:把念头定在这个佛号上 我们真正练功练什么?就把心念在一处。我们的一处,学净宗的,就是一句阿弥陀佛,把念头定在这个佛号上。刘素云姊姊的表演能表演得这么自在,没有别的,就是她的心在佛号上,听经、读经都不多,都是最近二、三年的事情,时间都不算长,但她这句佛号念得非常得力。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比什么都重要。 恭录自《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第100集
净空法师:念佛何以有如是功德,因念念暗合实相故 「念佛何以有如是功德,因念念暗合实相故」。这一句说得太好了,因为这句佛号就是自性的名号,自性就是实相,实是真实,不是假的。暗合实相,用一般的讲法,就是暗合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就这个意思。跟禅宗、跟大乘教下所追求的目标完全相同,宗门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教下是大开圆解。诸法实相,念佛法门一句名号可以达到,而且是圆满的达到,非常容易达到。你看看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这还得了!那就是圆满成就。这些道理、事实真相不能不知道,我们明白了,在这一生当中,我们有正确的方向、正确的目标,这是这一生活在这个世间,真实的意义、真实的成就。希望我们大家都觉悟,不要错过这一次的大好因缘。
净空法师:我们念佛的人,你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必然往生西… 佛说:比如一棵树,他长的时候就往西边倾斜,再有一个人用绳子往西边拉,这棵树或者是刮风断了,或者是别人把它锯断了,请问这棵树往那边倒呢?肯定是往西边倒嘛!谁都知道啊。佛讲:「不错,我们平时念佛,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的心就像这棵树一样,就往西边歪,阿弥陀佛用愿力接引我们,就像那个人用绳子把树往西边拉一样,然后,我们临命终时,或者遇到车祸,或者遇见什么灾难,突然死亡,就好像这棵树被暴风或其它什么原因连根截断一样,那么这棵树,它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必然要往西倒。」我们念佛的人,你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必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不往生极乐世界,没地方去!为什么?阿弥陀佛愿力所牵引,经中讲「自然之所牵」,本来你愿意去,阿弥陀佛再用光明愿力摄取,怎么不往生?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释——蕅益大师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释 灵峰蕅益大师著 —录楞严经文句卷五—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七大次第,先根后识,今识大后方明根大者,以此念佛三昧,亦逗此方机宜;末世众生,须依念佛得度。又、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名为三昧中王,能摄一切三昧故也。十六观经云:‘但见此菩萨一毛孔光,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净妙光明。是故号此菩萨,名无边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 释此圆通,亦为三意:一明境通别者,二明观有盈缩,三明证有本迹。一明境通别者:别则随举一根,皆得为所观境;如那律等五人,及下文观音大士是也。今云‘都摄六根,其境则通。依此六根而修念佛三昧,复有三种不同:一者、惟念自佛,二者、惟念他佛,三者、自他俱念。若惟念自佛,则与二十四种圆通是同,惟须一重能所,所谓:以六根为所观,以妙观察智相应心品为能观。如央掘经云:‘所谓彼眼根,于诸如来常,具足无减修,了了分明见。’乃至‘彼意根,于诸如来常,具足无减修,了了分明知’等。此则该摄一切诸教,一切禅宗直指法门,罄无不尽也。若惟念他佛,则与二十四种圆通有别,须知两重能所。所谓:妙观察智为能观,六根为所观;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由第六识夹持六根,专注佛境,俾眼所见、无非佛色,耳所闻、无非佛声,鼻所嗅、无非佛香,舌所宣、无非佛号,身所对、无非佛境,意所缘、无非佛法。此则该摄:弥陀、药师、上生、等经,及莲社事想法门,罄无不尽也。若自他俱念,则与二十四圣圆通同而复别;先须开圆顿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乃托他佛以显本性。故应佛显,知本性明,托外义成,唯心观立。此则开圆解处,与诸圣同;托他佛处,与诸圣异。十六观经所谓‘胜异方便’,今文所谓‘不假方便自得心开。’由其方便最为胜异,故更不假余方便也。二明观盈缩者:通途教观,具如前文五根中说。今明念佛三昧,亦有四教不同,一一教中,亦复各有念自、念他、自他俱念、三种差别。藏教三者:观此六根,无我、我所、证入灭谛涅盘,名念自佛。以此六根,缘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灭罪生福,成出世因,名念他佛。缘想佛境,摄我六根,为欲净诸戒品,生定发慧,现证果故,名自他俱念也。通教三者:观此六根,当体即空,非灭故空,名念自佛。六根如幻,佛身亦然;以如幻根,缘如幻佛,灭如幻罪,生如幻福,乃至得证如幻涅盘,名念他佛。所念、能念,无二幻故,托如幻境,成如幻观,名自他俱念也。别教三者:观此六根,依无明有,断无明故,九界六根得灭,佛界六根得成,名念自佛。正因佛性,虽复理同,我无缘、了,诸佛已具,缘念诸佛果中胜德,不生疲厌,名念他佛。我与诸佛三因平等,诸佛圆证,我今在迷,先念化身佛,助我缘因;次念报身佛,助我了因;后念法身佛。显我正因;名自他俱念也。圆教三者:六根皆如来藏,如来藏中,性见觉明,觉精明见,如一见根,见周法界。闻、嗅;觉、知、亦复如是,妙德莹然,周遍法界,是念自佛。观一佛身,即是一切诸佛之身;观一相好,即是一切相好之海;称一佛名,即是一切诸佛之名;观一法门,即是一切微妙法门;观于佛土一尘、一法,即是一切诸尘诸法;见一色身,即是圆见法、报、化身;瞻一影像,即是如来三身实相;名念他佛。诸佛、乃众生心内之佛,众生、乃诸佛心内众生;观身实相,观佛亦然;全由性具三德,成彼诸佛果上三身;观彼诸佛果上三身,即发自心本有三智;名自他俱念也。三明证本迹者:自行、则本迹俱圆;化他、则四教俱用。还须先约三种念佛以释今文,次明四种净土以彰能摄。约念他佛释今文者:一专为忆,即指十方如来。一人专忘,即指迷倒众生。佛常逢见众生,众生常不逢见诸佛,故云: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次喻佛忆众生,更与寻常忆念不同,直如慈母忆子;子今忆母,亦须如母忆子,方得历生不相违远。忆者、恒审思量。念者、注心一境。忆念若深,则有现前即见佛者。如远公三见圣相之类是也。亦有当来乃见佛者,如临终佛迎,乃至华开见佛之类是也。不惟得见果佛,亦去果佛不远,如经所明不退菩提,多有一生补处是也。不假方便,谓即以念佛为第一胜异方便,非余一切方便所可及也。香、喻诸佛果德。染香人、身有香气等,喻揽果成因,因能克果也。约念自佛释今文者:一专为忆,以喻本觉之性,随诸众生流转五道,不相暂离。一人专忘,以喻始觉在无明时,念念背觉合尘。始本不离,故若逢。始本不合,故不逢。本即在始,故或见。始恒迷本,故非见也。十方如来,即指众生本觉之性,元自竖穷横遍。能生始觉,喻之如母。始觉在无明时,全体从本觉起,而违背本觉,喻以如子逃逝也。现前见佛,是圆初住。亲见本觉法身。当来见佛,是圆五品、六根,相似见于本觉。去佛不远,谓去自心妙觉极果不远。不假方便,谓不假诸余方便,非谓念自心佛不是胜妙方便也。香、喻本觉理性。染香人,身有香气,喻无明熏,变成始觉也。约自他俱念,例此可知。次明四种净土以彰能摄者:所谓:凡圣同居净土,方便有余净土,实报无障碍净土,常寂光净土也。今以藏、通、二教念他佛、念自他佛、二种三昧,摄归同居、方便、二种净土。谓藏七贤,通干慧性地,皆归同居净;藏四果,通见地已上,皆归方便净也。以别教二种念佛三昧,摄归同居、方便、实报、三种净土;十信位,归同居净;十住、十行、十回向位,归方便净;十地证道同圆,由念他佛之力,归实报净也。以圆教二种念佛三昧,摄归四种净土:五品位,归同居净;十信位,归方便净。初住去,归实报净,亦复分证寂光;妙觉位,归于究竟寂光净也。若夫单念自佛,则通教已办地上,能归方便净土;干慧性地,不能归同居净土。藏教一总不能。圆教能归实报、寂光、二种净土。别教不能。又、圆教但念自佛者,但能竖入上三净土,不能横超西方净土。又、单念自佛,则是诸圣所同,不显此门独妙。又单被四教利根,不能普被四教三根,故非势至化他之本旨也。问曰:但念他佛。得非心外取境耶?答曰:圆人炽然但念他佛,了知他佛不离自心。权乘纵未了达自心,究竟心外决无别佛。故此念佛三昧,若迷、若悟,皆可共遵。迷者遵之,则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悟者遵之,则自他不二,始觉合本矣。名为三昧中王,不亦宜乎!
省一法师证念佛三昧的过程 省一法师,俗姓高,扬州江都县人,世代务农。省一大师十二岁时,母亲去世,便萌发出家的念头,由于父亲不同意,未成。十九岁时,在天峰寺剃度出家,在扬州天宁寺受三坛大戒。后来,在焦山僧处闻到净土法门,便专志念佛数年。又发愿闭关念佛,刻期求证。闭关念佛一百二十日,感觉妄念驰逐纷纷。闭关期满,未证,生大惭愧,决定再闭关一百二十日。起初,杂念仍然纷呈,到第五十日,还是控制不住妄想。省一大师大为悲戚,更加恳切诚挚地念佛。约又过了二十余天,觉得妄念渐渐停息,这时心稍宽慰。又过了一些时日,觉得妄念的干扰,一天不过有三次到五次。心清净时,即见阿弥陀佛卓然耸立虚空中,金色容颜,光辉灿烂,其庄严妙好非语言所能描画。省一大师长跪礼拜后,私自念言:阿弥陀佛已现在面前,上厕所大小便,卧床睡觉都不恭敬,怎么办呢?继而宽慰地自言:父母对于子女,尚不嫌弃其污秽,何况是大慈大悲的阿弥陀佛。因而,更加勇猛精进,更加虔诚地念阿弥陀佛。如此,又过了许久,心境渐渐开廓坦荡,如同太虚。心地中不存纤毫的善念恶念,及微细杂念,动与静浑然一体。心念、口诵,只是阿弥陀佛的名号,想找寻杂念,也了不可得。到这时,神气加倍充沛,不再卧床睡觉,也没有饥渴之感。食物来了便食,也没有什么苦患。外面的境物则光明洞彻,极乐世界与娑婆世界融洽为一体。所居住的寮房,墙壁都隐而不见。众多的佛菩萨充满太空,黄金地、莲花池、七宝行树,以及虚空和地上的宫殿楼台,极目所视,多不胜数;所有经行、静坐的地方,境界都是一样。光辉遍照;无不周遍。省一师睹见面前有二个宝莲花,莲花上的人,容貌与诸菩萨相同,而神态很像自己今生的父母。省一师刚投目注视,其中一人,已经缓步到了省一师面前。呵!果然是他的母亲。其母欣然地对省一师说:“你由于我的原因,发心出家。你如今证得道果,我与你的父亲,也凭借你的修证,得以超生西方净土。我今天奉阿弥陀佛的饬令,特来安慰你。”省一师正要站起来,母亲阻止说:“阿弥陀佛正在你的面前,不可以由于我而干扰你的定力,你的志愿已经达到,他日在西方极乐世界再相见。”说完,便消隐不见。再视刚才两朵莲花,则与大地上众多的莲花摇曳相揉,不知其所处的地方了。省一师自从证到念佛三昧后,心地清净,外境亦随之清净,不改变不退失。直到一百二十天期满出关,净境才消失。省一师说:正当闭关念佛时,心境寂然,不知道时间的长短,及到出关,回忆追溯时间,才不过二十天而已。省一师证得“念佛三昧”时,才三十岁。后来,虽是无事道人,但终日念佛诵经,未尝懈怠。他经常劝诫他人:认真念佛,佛不会欺骗你的。又说:如果证得念佛三昧,必定可得往生。然而,如果不闭关、禁语,一心持诵佛号,“念佛三昧”就难证得。 (转自学佛网)
转贴:示念佛三昧_念佛三昧吧_百度贴吧 示念佛三昧_念佛三昧吧_百度贴吧 转自:http://tieba.baidu.com/p/113777072#10006-tieba-1-63954-bf6461719a993b4683f4212b1604e413
印光大师:都摄六根,为念佛最妙之一法。 世间多少聪明人,皆被之乎者也所误,毕世不得实益。居士慧根夙植,固为难得。然以多知多见,反为障碍。既信净土法门,何不于此法中死心做去。而修返闻数息唯识等观,此各种法,均是大乘法门。然皆属自力,未可与仗佛力之法门论其利益也。今既发心念佛,当以心佛相应,生前得一心不乱,报尽登极乐上品为志事。不必求其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也。宗门以开悟为事,净宗以往生为事。开悟而不往生者,百有九十,往生而不开悟者,万无有一。此义认不准,或致因求悟而反不以往生为事,则其误大矣。今修念佛法门,当依大势至菩萨所示,如子忆母之诚心,修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之实行。果能死尽偷心,则一心不乱,念佛三昧,或可即得。然念佛三昧,乃三昧中王,且勿视为易易。纵不即得,当亦相去不远矣。都摄六根,为念佛最妙之一法。念时无论声默,常须摄耳谛听。此乃合返念念自性,与返闻闻自性之二义而兼修者。返闻单属自力,返念兼有佛力,则为益大矣。心念属意,口念属舌,耳听属耳,眼皮下垂,即见鼻端,则眼鼻二根亦摄。五根既同归一句佛号,身根焉有不恭敬严肃之理乎。故知都摄六根,下手在听。能都摄六根,则心识凝静而不浮散,便名净念。以六根既摄,杂妄等念潜消故也。净念又能常常相继无或间断。则念佛三昧,可即得矣。故下曰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此大势至菩萨,以教化九法界一切众生者。实三根普被,有利无弊也。果肯依之而修,当必有观行相似等利益可得也。
印光大师:此为念佛最切要之妙法 文钞三编卷一复孙艺民居士书:念佛人静坐也须念佛。非外道只静坐而已。念佛行住坐卧都可念。行时声默随意。卧时宜心中默念,不宜出声。坐时切不可掐珠,掐珠则神不能定,久则受病。卧时亦然。无论行住坐卧声默,都要字字句句,心中口中念得清楚,耳中听得清楚。默念不开口,心中仍有声,自己的耳,听自己心里的声,与开口朗念无异。此为念佛最切要之妙法,且不吃力。楞严经大势至菩萨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耳能听得明白,则六根都摄无遗矣。如此而念,名为净念。净念能常相继,则可得念佛三昧矣。祈努力依行,决定可以出此五浊,登彼九莲。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黄念祖老居士:念佛三昧是三昧中最上的三昧 念佛三昧是三昧中最上的三昧。无量法门,唯念佛一门,圆摄无外,圆满含摄了一切法门,没有不包的,一切法,什么禅定、什么密法都包括在内,一法就摄一切法,不然就忙了:今天生病,赶紧念药师佛;有人死了,赶紧念地藏;没有钱用,赶紧修财神法;有点恐怖,赶紧修观音。有人说念阿弥陀佛只为往生,不知任何一法都能包括一切法,都有无量无边的妙用,不是那么机械。念佛一门,圆摄无外,悉皆具足。此念佛三昧,如大海吞纳众流,悉无分别,如如意珠,能出生无量无边的宝,以满众生愿,故称如意之宝。能满一切的愿,它也没有什么减少,要什么给你什么,但如意珠是不是损失了什么?也不是,故又名为王三昧,念佛三昧又叫王三昧,此妙叶大师在宝王三昧念佛直指里说的。
除了阿弥陀佛,其他事你全放下 有人老问,我怎么念?我怎么修行?你说你还让我咋说?我就告诉你,除了阿弥陀佛,其他事你全放下,你听懂没听懂?你要听懂了,就这句话好使,就这四个字太好使了,因为我现在念过来了,我能体会到那种法喜。
一行三昧(即念佛三昧) 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 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然后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缘,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 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不思议佛法等无分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悉具无量功德,无量辩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阿难所闻佛法,得念总持,辩才智慧,于声闻中,虽为最胜,犹住量数,则有限碍。若得一行三昧,诸经法门,一一分别,皆悉了知,决定无碍,昼夜常说,智慧辩才,终不断绝。若比阿难多闻辩才,百千等分不及其一。
让我们语善、视善、行善! 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太上感应篇》
南无观世音菩萨!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log.sina.com.cn%2Fs%2Fblog_412413190100jlk7.html&urlrefer=dd6e367c308cec39b09d0446b9148ec6
极乐世界庄严图 南无阿弥陀佛! 我今称念阿弥陀,真实功德佛名号, 唯愿慈悲哀摄受,证知忏悔及所愿。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南无大悲观世音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知一切法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得智慧眼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度一切众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得善方便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乘般若船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得越苦海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得戒定道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登涅盘山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会无为舍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同法性身 我若向刀山 刀山自摧折 我若向火汤 火汤自消灭 我若向地狱 地狱自枯竭 我若向饿鬼 饿鬼自饱满 我若向修罗 恶心自调伏 我若向畜生 自得大智慧 发是愿已。至心称念我之名字。亦应专念我本师阿弥陀如来。然后即当诵此陀罗尼神咒。一宿诵满五遍。除灭身中百千万亿劫生死重罪。 观世音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若诸人天。诵持大悲章句者。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手。欲生何等佛土。随愿皆得往生。 复白佛言。世尊。若诸众生。诵持大悲神咒堕三恶道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者。若不生诸佛国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者。若不得无量三昧辩才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者。于现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为大悲心陀罗尼也。唯除不善除不至诚。若诸女人厌贱女身欲成男子身。诵持大悲陀罗尼章句。若不转女身成男子身者。我誓不成正觉。生少疑心者必不果遂也。若诸众生侵损常住饮食财物。千佛出世不通忏悔。纵忏亦不除灭。今诵大悲神咒即得除灭。若侵损食用常住饮食财物。要对十方师忏谢然始除灭。今诵大悲陀罗尼时。十方师即来为作证明。一切罪障悉皆消灭。一切十恶五逆。谤人谤法破斋破戒。破塔坏寺偷僧只物污净梵行。如是等一切恶业重罪悉皆灭尽。唯除一事于咒生疑者。乃至小罪轻业亦不得灭。何况重罪。虽不即灭重罪。犹能远作菩提之因。 ...... 即说如是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大陀罗尼神妙章句陀罗尼曰: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啰耶。菩提萨埵婆耶。摩诃萨埵婆耶。摩诃迦卢尼迦耶。唵。萨皤啰罚曳。数怛那怛写。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婆卢吉帝。室佛啰愣驮婆。南无那啰谨墀。酰利摩诃皤哆沙咩。萨婆阿他豆输朋。阿逝孕。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摩罚特豆。怛侄他。唵阿婆卢酰。卢迦帝。迦罗帝。夷酰唎。摩诃菩提萨埵。萨婆萨婆。摩啰摩啰。摩酰摩酰唎驮孕。俱卢俱卢羯蒙。度卢度卢罚阇耶帝。摩诃罚阇耶帝。陀啰陀啰。地唎尼。室佛啰耶。遮啰遮啰。摩么罚摩啰。穆帝隶。伊酰伊酰。室那室那。阿啰嘇佛啰舍利。罚沙罚参。佛啰舍耶。呼嚧呼嚧摩啰。呼嚧呼嚧酰利。娑啰娑啰。悉唎悉唎。苏嚧苏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驮夜菩驮夜。弥帝唎夜。那啰谨墀。地利瑟尼那。波夜摩那。娑婆诃。悉陀夜。娑婆诃。摩诃悉陀夜。娑婆诃。悉陀喻艺。室皤啰耶。娑婆诃。那啰谨墀。娑婆诃。摩啰那啰。娑婆诃。悉啰僧阿穆佉耶。娑婆诃。娑婆摩诃。阿悉陀夜。娑婆诃。者吉啰阿悉陀夜。娑婆诃。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诃。那啰谨墀皤伽啰耶。娑婆诃。摩婆利胜羯啰夜。娑婆诃。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嚧吉帝。烁皤啰夜。娑婆诃。唵。悉殿都。漫多啰。跋陀耶。娑婆诃。
阿弥陀佛来接引 阿弥陀佛! 愿我命终时,除灭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国。 愿本吧吧友同生极乐国!
阿弥陀佛!祝本吧的吧友同生极乐国! 祝每个吧友临终时看到阿弥陀佛来接引!
阿弥陀佛!南无文殊菩萨!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