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红军 工农红军
关注数: 80 粉丝数: 72 发帖数: 2,290 关注贴吧数: 9
富二代聚众打人被查 父亲掏人大代表证护子 4月25日,盐城当地论坛上一则帖子称,阜宁县一茶餐厅的老板娘被群殴,而打人者的父亲为了不让儿子进***做笔录,竟当场宣称:“我是人大代表,你们不能抓人,一切责任我来承担。”记者调查发现,群殴老板娘周女士的一伙人中有阜城镇城关村党委书记陈乃前的两个儿子。长子及其他人滋事后开溜,**赶来欲带走仍在现场的次子协查时,其父陈乃前掏“证”表明身份,出面担保儿子。  现场  人大代表“亮证”护子  这个帖子称:“4月22日下午,在阜宁县休闲经典茶餐厅,当地人大代表陈乃前的两个儿子为了为一杯茶,出手打伤了店里的老板娘。”帖子中还说,两位公子哥很是狂妄,110来之前,陈乃前的大儿子跑了,剩下小儿子和几个朋友在场。110到场做笔录时,小儿子口出狂语说,我爸是人大代表,我家有的是钱,我大哥打她怎么了?并骂110出警的**,将其中一位**的手抓破了。这时,陈乃前也过来了,先掏出一本证件,对**说“我是人大代表,你们不要抓人。”   现场  一伙人拳打脚踢老板娘  4月26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阜宁北门街的休闲经典茶餐厅。服务员小张告诉记者。22日下午,陈德宏、陈德伟兄弟带了六七个人来在一楼喝茶,喝了一会走了。她看人走了,就把他们坐的桌子收拾干净了。“谁知道半小时后,那帮人又返回来了,看到桌子上的茶壶茶杯都被收走了,就质问我杯子去哪了。我只好请我们老板娘跟他们解释。”老板娘周女士跟陈德宏他们说,因为他们没特意嘱咐留着桌子,人走桌清这是行规,所以就收干净了。“他们听了还是不依不饶,还是吵着要原来那杯茶,老板娘就让我给他们再上一壶茶。”   当时周女士转身让服务员再重新上一壶茶时,小张就听“砰”的一声,一个杯子砸在周女士的脚下。小张还不清楚怎么回事,抬头一看,一个拳头就对着周女士的脸砸过来。“我当时吓傻了,不知道怎么做才好”,冲突就这么开始了。  这家店安装了无声监控,记者完整地观看了这场冲突过程。  经目击者指认,陈德宏坐在正对摄像头的那个座位。穿着白衣服的陈德宏朝地上砸了一个茶杯,和陈德宏一起的一个穿黑衣服的男子举拳向老板娘猛砸。老板娘躲开,那个人又尾随其后,追着老板娘猛打,还用膝盖猛击其腹部。打了两三分钟,那名黑衣男子才停下手,和陈德宏等三人推开门走了。老板娘这时才得空回到点餐台,拨了一个电话。  打完电话的老板娘冲出门外,拽住那个打她的黑衣服男子,不让他走,结果又遭受这个男子的拳打脚踢。而这时,陈德宏也对老板娘狠狠地踹了几脚。那名黑衣男子还不解气,一直把老板娘打到墙角。黑衣男子还想打下去,但他的同伴拉住了他,随后一行四人就这么大摇大摆地扬长而去。  紧接着**赶来了,还没走的陈德伟在门口和**扯拉在一起,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这时陈乃前匆匆赶到,冲进了人群里。监控里录像里看得并不是很真切,但据目击群众称,陈乃前确实称自己是人大代表,并且掏出了一个本来证明了自己的身份。
吃蚂蚱可能吃出人命!  齐鲁网4月25日讯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电视齐鲁频道《每日新闻》报道,近日在济宁金乡县发生了一起惨案,一名身高一米八五,体重二百多斤,从来没生过什么病的壮汉竟然因为吃了半只蚂蚱就口吐白沫浑身抽搐双眼失明,在去医院的路上就丢了性命,死亡的原因一度被猜测为“过敏死”和“中毒死”两种。今天,事情有了进一步的进展。  金乡县疾控中心排除了“油炸蚂蚱”含有致命毒素的可能,死者的尸检报告也排除了中毒死亡。对此,死者家属很是痛苦,他们认为好好的一条壮汉,既然是因为吃了饭店的蚂蚱丢了性命,饭店理应承担责任;而因为蚂蚱惹事的饭店,自从出事后就贴着封条不能营业,饭店负责人也很委屈,她认为谁都知道蚂蚱是道可口的野味,吃蚂蚱死亡是过敏体质的问题,国家没有明令禁止不许吃蚂蚱,自己饭店有这道菜也就理所当然。金乡县相关负责人建议,双方最好通过正当的司法途径解决问题。  半条蚂蚱要了人命,那么死者真是过敏死亡吗?对此,济南千佛山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张建娜认为,可能与过敏性休克有关,由于蚂蚱是异体蛋白,过敏体质的病人食用以后,就极易引发过敏反应。张主任还说,我们平时吃的野味不管是昆虫还是动物,他们体内的蛋白质导致的过敏是最常见的过敏源,轻则引起荨麻疹,重则会出现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胸闷、血压下降甚至死亡。
不孝儿子让八旬老母亲在寒风中乞讨 她86岁了,没有名字,不大会讲话,一身酸臭。 朔风一下子把杭州从秋老虎吹进了寒冬的这一天,气温猛降15度,她孤零零坐在街头,身下是一辆轱辘板车,面前一个装钱的破脸盆。猛烈的寒风把她的白发吹得乱舞,老泪无声地淌。 路过的女大学生李丹给杭州110打了电话,西湖区翠苑派出所的民警徐思雄立即出警,找不到亲属,也无法语言沟通,徐警官把她送到了救助站。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一个照面就认出了她,她有儿子有孙子的。他们哪里去了? 什么样的儿子会让白发亲娘寒风中在街头乞讨?他为什么不接她回家?种种疑问萦绕在心头,昨天,本报记者赶到救助站,希望能找到答案。 报警的大学生说: 看到她,我想到了我的奶奶 “她只有一个人,说话都说不清楚,两只眼睛里有泪花,这使我想到我已经去世的奶奶,所以……我想帮她……我听她说了好多,只听懂了一句,就是没人管她了。”李丹是公路技术学院的学生,前天中午12点20分,她和同学路过天目山路278号附近时,看到了路边乞讨的这个老太太。 翠苑派出所的民警们对这个板车上的老太太是有点印象的,她有个儿子,他们曾见过他拉着她在路上。路边小店的老板也证实了这天依然是儿子把她拉到了这里,撂下乞讨盆,然后儿子就不知去向了。 民警徐思雄和孟一非在原地等了一阵子,老太太的儿子始终没出现。这么冷的天,老人在街头这么冻着可不行,徐警官直接开车把她送到了救助站。 在讲述事情经过的时候,他非常气愤。他也是奶奶一手带大的,看不得人家这么对待一个老奶奶。 一年三进三出 祖孙三人都是救助站的熟客 昨天,李丹还记挂着老太太的下落,委托我们打听。 “昨天一变天,就送进来40多人,你们要找的是哪一个老太太啊?”救助站接待科的贾科长听说我们要找这么一个老太太,一下子颇感为难。“你们也知道,街上平时很多这样的乞讨者,我们通常也只能劝导他们,只有自愿接受救助的我们才会带他们来这里……”听我们讲了时间和地点的线索,贾科长明白了。 “哦,是那个安徽老太太吗?她有儿子有孙子的。已经来了。” 他们都来了? 在我们的追问下,贾科长肯定地说,两个民警抬着老太太进来没多久,她的儿子就带着孙子到救助站门口了。 老太太看上去整洁些了,还裹上了一件旧的呢大衣,依然是被人抬出来的,依然不说话。 “她没名字,夫家姓王,娘家姓邓,按照旧社会的叫法,就叫王邓氏,1923年出生的。 她儿子叫王四美,1967年生,还有个4岁的孙子,家在安徽阜阳颖泉那边的。我们送她回过老家的,没想到又来了……” 王邓氏祖孙三人在救助站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编号,档案上有前两次被救助时留下的照片。 说起这祖孙仨,接触过的救助站工作人员都会无奈地摇头。仅仅是今年,他们就已经三次被送进来,然后被护送返乡。第一次回乡的时候,救助站工作人员一直陪到阜阳县颖泉镇尚庄村,核实了户籍资料“确有此人”,建立了档案。果然,这三份档案屡屡派上用场。 今年正月里的时候,他们被西湖区公安分局治安二大队送进来;第二次就在上个月,一名救助站工作人员从浙大西溪校区后门路过,恰好在文三路上又看到了“老朋友”,经过一番劝导,把他们带回了救助站。第三次就是11月2日这一次了。 “我们都以为这一趟是因为变天了,冷得受不了才来的,没想到是他把母亲又当成了乞讨的道具。唉。” 讲到这里,大家相视无言。 不孝儿如此振振有辞: 死了就死了,人总是要死的 在救助站,王四美抱着一个卷发小女孩出现了。瘦小个子,三角脸,小眼睛,山羊胡子,套着一件特别不合身的大号西服。 王四美把“小女孩”的“长卷发”一捋,出现了一个小子。原来这是一顶连着帽子的假发!
HINI必知的知识!【申精】 有关HiN1流感的新闻铺天盖地。我们梳理出最基本的11条常识。重视它,了解它。我们的目标是,不被感染! -------------------------------------------------------------------------------- 到底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 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H1N1是一种新型变异病毒。严重的会导致死亡。症状和其它流感类似,一般是高热、咳嗽,浑身没力气。 -------------------------------------------------------------------------------- 它又是如何传播的呢? 通过感染者说话、咳嗽或打喷嚏等方式将病毒散播到空气中,易感者吸入后就会被感染。人群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用场所传播最快。还可能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玩具、茶具、食具、毛巾等方式间接传播,通过手接触最多。所以要勤洗手。 -------------------------------------------------------------------------------- 什么人更容易感染这种病毒? H1N1和普通流感不同的是,很“尊老爱幼”。主要攻击群体是25岁-45岁的青壮年。另外,慢性病患者和孕妇的自身抵抗力低,也要多加防护。 -------------------------------------------------------------------------------- 目前有没有疫苗? 目前只有用于猪的疫苗,专门用于人的,还在研制中,世卫组织预估7月中旬可能会问世,主要是病毒很难“留种”。普通的抗流感疫苗对H1N1没啥杀伤力的。 -------------------------------------------------------------------------------- 需不需要吃什么药来预防? 一般的,不太建议吃药。多吃药不如勤洗手。还没有疫苗的情况下,确诊的被感染者主要吃达菲和瑞乐砂两种药。 -------------------------------------------------------------------------------- 坐公交车安全吗? 不安全也得坐啊不是。尽量避免搭乘封闭、拥挤的交通工具吧。实在要坐,最好将车窗打开,保持空气流通,降低病毒密度嘛。 -------------------------------------------------------------------------------- 戴口罩到底有没用? 想当年,sars病毒就可以轻易穿越口罩防护。但这次HiN1主要就是靠飞沫传播。所以戴口罩还是有用的。尤其在地铁啦、车站啦,这种人群密集场所。但普通口罩也只是“拦截”,不能“消灭”。专家正在研制专用的“防流口罩”。 -------------------------------------------------------------------------------- 还能不能吃猪肉和猪肉制品? H1N1病毒害怕高温,猪肉加热到71摄氏度就能杀死HiN1。所以煮熟了的猪肉可以放心吃哈,不会感染的。 -------------------------------------------------------------------------------- 我好像有点感冒发热,会不会是得了甲型流感? 不要太怕怕。最关键的是,你有没有到过疫区,接触过疑似病人?如果没接触过,可能只是普通感冒。如果有接触过,就要及时去看医生,主动说明情况。当然啦,如果在家烧得特别厉害,自己吃药喝水都不管用,也要去看医生啊。 -------------------------------------------------------------------------------- 得了甲型流感怎么办? 发病最初72小时是最佳救治期。所以千万不要大意。上网多看疫情信息,看看有没自己坐过的航班啦、车次啊什么的。发热感冒咳嗽的,都要提高警惕。及时主动去看医生,该观察的观察,该隔离的隔离,好好配合。 -------------------------------------------------------------------------------- 甲型流感还会持续到什么时候? 形势不容乐观。重灾区墨西哥、美国,死亡人数还在刷新。日本、西藏也陆续爆出来病例。目前还不好预估会持续到什么时候。只有加强防控先。 -------------------------------------------------------------------------------- 疑似!隔离!确诊!新闻里的HiN1,每天都触动着我们的神经,不敢懈怠。幸好,我们可以一起分享防疫、隔离的故事。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