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玉魂
中华玉魂
以玉会友,以诚待人,玉友可加我微信:18052220109
关注数: 35
粉丝数: 54
发帖数: 2,158
关注贴吧数: 7
看到一串红皮青白籽手串,卖家少四百元不出,大家看看咋样?
看看这个仿古玉
和田玉手镯,大家帮忙看看多少钱可入。
请教 俄料有没有墨玉? 如题 走过路过的朋友请给说说,先谢谢了。
今天刚入的带翠和青花手镯(勿询价) 一楼敬度娘
看看这玉盘的咋样?
爱玉、爱家,家乡行之花海。多图,慎入。 一楼敬度娘。
看看这块玉咋样 一楼度娘
自己带着玩的玉,先上二张图。 一楼度娘
第一次发图,请吧友多多指教。
想发图片,求教用什么样的摄影器材 坚决不用日本产的摄影器材,有没有懂行的朋友介绍一下,先谢谢了。 最好是上网经济实用的。
发个末日的美女图片
转个帖子共同学习,《谈玉的老熟度》 首先,如果大家学习和田玉,籽料的老熟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是判断料子好坏以及定价的重要标准。也许经常有同学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同样是一白的料子,有的只有几十块一克,有的要卖到上千? 这其中,老熟度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打个比方,同样是飘蓝花的翡翠镯子,冰碴子和老冰肯定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价格了。 新人刚入门的时候,鲜少能体会到“老熟度”这个概念,会看白度是初初级,会看细度、密度是初级,后来就认识水线了,会看脂粉了,再后来,就是会看料的老熟度,对老熟度有一定的把握,就脱离新手的范畴了 雅园的老倪曾经发表过选料时的几个指标:纯净度,细腻度,浑厚度和密度。 纯净度不言而喻了,后三个指标加起来,其实就是说的老熟的概念,一块老熟的料子,必定有好的细度、密度和混厚度,而一块生嫩的料子,它也许细度好、密度够,但是欠混厚度。维族人常说,这块料五百岁,这块料五千岁,说的就是老熟度这个概念。 大家注意,倪大师的四个指标中并没有说到白度,并不是说白度不重要,而是说在保证玉质的前提下,去追求白度,玩了一段时间籽料的人都知道,越白的料子越不容易有好的浑厚度,有的白料就是显得很水、略透。 发透就一定是青海料吗?不是的,白籽经常会有这种现象,这就是料子偏生嫩造成的,又白又细混厚度又好的料子很难得一见,见到了,价格也未必是普通人承受的起的,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一白的料子,价格会相差甚远的原因。 一般很多闪青的料子都有非常好的混厚度,料质老熟,并不是说青白籽就一定便宜,同样的青白籽,有的只要几十、十几甚至几块钱一克,有的却要几百一克,这也是老熟度决定的。就好像翡翠里的种,好种的东西就贵,种新的东西就便宜,一样的道理的 和田玉经常提到的就是脂粉。脂和粉,是两个概念。 脂性,一般指润度,油润性,只是一种手感,可不是真能摸出油来炒菜用。 粉性,是质感,一种浑厚凝重的感觉。比如那种浓浓的牛奶和白开水相比较有质感,是因为有粉(微小固体悬浮颗粒) 和田玉的品质由脂粉共同确定,与成分和结构有关。脂欠,粉过,则干涩,譬如tx们经常提到的俄料发干(其实只要粉过,相对就脂欠,肯定发干涩,不一定俄料就是) 粉欠,脂也欠,那料子就水灵(所谓嫩)通透,也干。。。又无可奈何提到广大的青海料,没办法,太有代表性。 如果一块料子脂粉均匀,结构致密(所谓基本无结构)那这块料子就是所谓的老熟,外观看,油嘟嘟的,质感浑厚,不喜欢玉的也想摸上一把。(发一组图片把,这个料子的脂粉是不错的,有老熟的感觉了) 与老熟相对应的就是广大的脂粉不足或者偏脂偏粉的料子。。 熟透的苹果和柿子,从内到外都是一种诱惑。。。这是那些青涩的小毛头不能比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