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sug 9sug
在模具设计行业工作了十余年,有空就会分享点小经验!UG软件、免费UG教程、图纸、资料下载-就上UG网|2003年入模具行业当学徒;2007转变成模具设计师;2011年创办学UG就上UG网http://www.9sug.com;2014年创办中磊国际模具培训学校-www.kongzipx.com-为企业、个人进行模具相关技术培训!
关注数: 149 粉丝数: 4,614 发帖数: 804 关注贴吧数: 18
如何解决UG8.5软件安装后打不开 如何解决 UG 8.5 软件安装后打不开 UG 8.5 软件安装好后,出现了打不开的状况. 提示为:未知错误: 948956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解决呢?   我第一次安装 UG 8.5 软件时,也出现了这个问题,当时我的解决方法是 : 卸掉了电脑中的所有UG软件,重新安装NX 8.5 软件 , 结果就安装成功了。(装好后记得先重起下电脑啊,这一步不能忘的,具体的UG 8.5 安装方法大家可以去百度搜索UG 8.5 安装方法,这个教程已做过,本文只对安装后打不开进行说明),如果你想安装多个NX软件,先装好 8.5 ,再来安装低于 8.5 的版本。 具体原因我也没有分析过,大家都知道工厂 UG设计的做事方法,只讲事情的结果,不讲你解决的过程;个人认为可能是UG 8.5 的软件的许可证不能共用低版本的,而高版本的许可证却可以共用到低版本的软件上面,这是我个人的一点见解,也许不一定对,但是按照我说的先安装 8.5 再安装其它版本的UG软件可以成功安装。 目前我使用UG 8.5软件差不多有半年了吧。总体来说和别的低版的软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就是草绘和曲面的操作又简化好用了不少,因为我是产品研发的缘故,经常用到草绘和曲面,所以我使用的是 UG8.5 软件 ,如果你是一个初学者,不建议用这么高的版本,要先有UG软件的基本操作基础才能更好的应用高版本的UG软件;由于 8.5是目前UG软件中最新的版本,所以无论是使用UG 8.5软件方面设计师还是做技术交流,这方面的资料都比较少,初学者可以从一些低版本的UG软件开始学起。 本文由9sug论坛网为大家分享。
UG模具设计之顶针的设计规范 UG模具设计之顶针的设计规范,顶针是一套模具上的顶出部分,设计的好很方便 模具生产,设计不好会造成产品出模困难;以下是设计的一些规范资料。 (1)啤 PP料及 K料可采用垃圾钉顶出; (2)若 ABS等其它塑胶,当顶出力很小且成品上不允许留有顶针痕迹时,也可以采用垃圾钉顶出; ( 3)顶针应落在不影响成品外观及最有利于成品出模即脱模力最大的地方顶出要平衡,顶针应尽大落; (4)顶针应尽量落在较平的地方,如果分型口可斜度较大时,顶针应磨杨阶梯状以增大顶出力,或在不影响功能的情况下加大箭脚或顶针柱; (5)局部羽较深时,由于脱模力大,轻易顶白或顶穿,在不影响功能的前提下,顶针应傍骨,加头箭脚或出顶针柱,傍骨或出顶针时,顶针一般用Φ7/64”或Φ***件成品且胶位较厚时采用Φ1/8”顶针; (6)成品上有较深内位时,一般在内骨底落Φ7/64”或Φ1/8”顶针出顶针柱或跟客户要求主骨两测傍骨出顶针柱; (7)螺丝柱、定位柱等深孔部位一般落司筒或在柱两侧傍骨出顶针柱,实心柱底不要落顶针,可以防止困氮,也可以防止 EDM时积碳; (8)顶针边离胶位边一般应有 1— 2mm距离,当顶针傍柱位骨位顶出时,顶针边离胶位边不应超过 2mm距良,当顶针位钢料低于周边钢料时,顶针边离胶位边可以作到 0.5mm距离 ; (9)凡是 PVC等软胶的公仔模 (铍铜模、雕刻模 )一律采用垃圾钉出模,当用Φ5/32”或Φ3/16”垃圾钉应落在公仔较平整无花纹的部位,方便披水口,且顶出要平衡垃圾针要离开胶位边 2mm以上; (10)方便水口脱落,在水口转角处应落水口钉; (11)司筒底部用压块或无头螺丝等作定位用; (12)所有钉针、司筒针、司筒及水口扣针必须于子头部及相对应顶针位为上对应文编号; (13)有方向文顶针,司筒头要做(磨)单边或双边管位以防止转动; 本文由 9SUG​发表。
UG模具设计之浇注系统的设计 UG模具设计之浇注系统的设计, 模具上面的浇注系统是进行填充塑料原料的通道,塑料原料在经过注塑机融化成塑料液体时,经过流道系统进行模具填充,从而形成生产成品的过程,以下是浇注系统的设计原则。 浇注系统设计包括主流道的选择、分流道截面形状及尺寸的确定、浇口的位置的选择、浇口形式及浇口截面尺寸的确定,当利用点浇口时,为了确保分流道的脱落还应注意脱浇口装置的设计、脱浇装置九章浇口机构。 在设计浇注系统时,首先是选择浇口的位置。浇口位置选择直接关系到产品成型质量及注射过程的顺利进行,浇口位置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浇口位置应尽量选择在分型面上,以便于模具加工及使用时浇口的清理; ②浇口位置距型腔各个部位的距离应尽量一致,并使具流程为最短; ③浇口的位置应保证塑料流入型腔时,对型腔中宽畅,厚壁部位,以便于塑料顺利流入; ④浇口位置应开设在塑件截面最厚处; ⑤避免塑料在流下型腔时直冲型腔壁、型芯或嵌件,使塑料能尽快流入到型腔各部位,并避免型芯或嵌件变形; ⑥尽量避免使制品产生熔接痕,或使其熔接痕产生在制品不重要部位; ⑦浇口位置及其塑料流入方向,应使塑料在流入型腔时,能沿着型腔平行的方向均匀地流入,并有利于型腔内气体的排出; ⑧浇口应设置在制品上最易清除的部位,同时尽可能不影响产品外观。 本言文由9S UG发表,欢迎转载。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