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gang000696 ligang000696
吃过糠,下过乡,抗过枪,跨过江,是典型的文盲法盲加流盲。
关注数: 135 粉丝数: 189 发帖数: 4,955 关注贴吧数: 7
液压元件发热原理分析 液压元件发热原理分析 当液压系统中的元件及油箱温度达到70度以上时,可以认为是在高温下工作,这时,应该考虑为其系统的油箱增加降温装置,如果长期处在高温下工作,液压元件的寿命就会因早期磨损而缩短,所以,解决系统温度问题一直是液压界技术人员时刻注意的事情。 为了能深入的了解液压系统升温原理,我们将与之有关的问题分析如下: 热量来源主要是两大热源: 一、流体磨擦发热: 1、泄漏因素:不论是液压泵还是液压阀或是油缸,只要液体快速从元件中的配合间隙里被高压挤出,就会产生液体磨擦而导致发热,这些被挤出的油液本不该流走,只因是液压元件的精度配合的不好或是液压元件磨损老化间隙大带来的结果。 2、排量因素:油泵排量的选择,原则上够用就行,如果排量选择的大了,多出的流量就会用调速阀或溢流阀将之泄掉,而多出的这些流量与原来应有的流量挤在一个不大的管道空间里,在正常流动时流速就会加快,磨擦发热是再所难免。 3、溢流因素:任何一个液压系统,液体都不会100%的利用,在压力与动作上都离不开溢流阀的截流,液体被截流的过程就是磨擦发热的一个过程。 4、压力因素:为了能使液体在最短的时间里行成压力(压差),一般我们通常有两个方法,一是在进油口和出油口的尺寸上有一点区别,出油口小于进油口,二是将出油口堵死,用溢流阀来控制出口的流量,当流出的油液量小于进入的油液量时,油泵中的液体就会越聚越多,由于油是不可压缩的,内部就形成了压力,当油液通过狭窄的通道时,由于压力的作用,油就会以最快的速度通过,在这一个点上,流速越快温度就越高,磨擦发热又一次的起了作用。 二、机械磨擦发热: 1、电机因素:电机本身由于做功也会发热,但因离油泵较远可忽略不记。 2、油泵因素:油泵的轴承受外力后的磨擦会发热、叶片与转子伸缩的磨擦会发热、叶片与定子旋转磨擦也会发热,这些都是发热源,集中起来都会影响到油箱发热。 其它部件因发热的能量有限,可忽略不记。 三、天气温度影响: 在南方城市,夏天室外室内的温度高达38度以上,设备还没开机就以经有了38度的温度,它的基础温度就偏高,相对北方城市来说这就差了一节。 如何甄别和处理发热源并找到真凶,通过以上的介绍知道了液压系统中可以发热的一些主要因素,如果需要判定是哪一个部件发热比较大或彻底解决热的问题,必须理出它的因果关系,需要借助工具(红外测温枪)来完成,一般的排序方法为,第一,谁的温度高,谁就是凶手。第二,与之有关的热源通通考虑解决。热能是可以累加的,只是升温的速度是快还是慢有区别。 确定系统发热温度值的大小,可以参考如下数据: 油箱温度60度以下时,为合理温度,不需要改变。 假如油箱温度以60度为基数时,油泵的出口温度(含高压前盖、出口法兰、出油管道、双联泵的后盖部位)应该在65度左右,略高于油箱温度,如果这几个部位(这也包含其它液压元件)的温度大于70度时,油箱的温度就会再上升,这就需要解决了,如果几个小时后油箱的温度恒定在60度以下时,这就是正常温度,不需要做任何处置。 如果系统工作了2个小时,油泵温度(含所有液压元件)在50度以下时,这就是最佳状态,可以放心工作了,估计一天也不会升到50度。 以上判断方法与原理仅供参考,切记,系统发热(液压元件发热造成)属正常现象,只要不超温就可以接受。 山西斯普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李 刚 2012-7-30
双联叶片泵内部结构 双联叶片泵内部结构及使用说明 双联泵是由两个相同排量或两个不相同的排量的泵组成,两个泵共用一个吸油口,有一个中间体连接而成,出油口是两个,分别由前盖和后盖隔断,共同由一个芯轴驱动旋转,双联泵虽然连在一起,但前后泵可独立设置不同的压力,可以向不同的两个液压系统里供压力油,也可合流成一个油道驱动一组油缸。 双联泵的两个泵芯是背靠背安装,前泵为正转,后泵为反转,中间体吸油部位是低压区,前盖和后盖是高压区,内部高压、低压隔断采用进口高性能矩形四氟材料制成,低压泵盖由橡胶O型圈密封,防止漏油。 双联泵的进出油口可根据客户需求四个方向任意旋转,客户有要求时就按客户方向调好,一般情况下,出厂设置为标准方向(三个方向一致),如果客户需要掉方向,切记注意以下要点: 1、 螺丝松开,向里推着壳体旋转,切不可拔出壳体,影响定位销定位。 2、 检查O型圈是否到位。 3、 紧螺丝要对称均匀拧紧,力量要尽量大,防止泵盖漏油。 油口调好工作后,上压时噪音如警报声,声音特别大时,说明旋转时定位销已拔出安装不到位,可重新安装一次,这时必须把泵芯拔出,对准定位销孔装入泵芯,壳体端面要擦干净,检查O型圈,锁紧螺丝。 双联泵的初次安装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向泵里罐一点液压油。 2、吸油口漏气。 3、油位高度及吸油过滤器的规格。 4、电机旋转方向。 5、电机与泵的同心度。 6、安装泵的联轴器不要硬砸,防止轴承损坏。 7、安装泵的联轴器时注意留足轴向间隙防止轴向挤压。 等等。 在安装双联泵时如果还有其它问题时可向厂家咨询。
双联叶片泵内部结构 双联叶片泵内部结构及使用说明 双联泵是由两个相同排量或两个不相同的排量的泵组成,两个泵共用一个吸油口,有一个中间体连接而成,出油口是两个,分别由前盖和后盖隔断,共同由一个芯轴驱动旋转,双联泵虽然连在一起,但前后泵可独立设置不同的压力,可以向不同的两个液压系统里供压力油,也可合流成一个油道驱动一组油缸。 双联泵的两个泵芯是背靠背安装,前泵为正转,后泵为反转,中间体吸油部位是低压区,前盖和后盖是高压区,内部高压、低压隔断采用进口高性能矩形四氟材料制成,低压泵盖由橡胶O型圈密封,防止漏油。 双联泵的进出油口可根据客户需求四个方向任意旋转,客户有要求时就按客户方向调好,一般情况下,出厂设置为标准方向(三个方向一致),如果客户需要掉方向,切记注意以下要点: 1、 螺丝松开,向里推着壳体旋转,切不可拔出壳体,影响定位销定位。 2、 检查O型圈是否到位。 3、 紧螺丝要对称均匀拧紧,力量要尽量大,防止泵盖漏油。 油口调好工作后,上压时噪音如警报声,声音特别大时,说明旋转时定位销已拔出安装不到位,可重新安装一次,这时必须把泵芯拔出,对准定位销孔装入泵芯,壳体端面要擦干净,检查O型圈,锁紧螺丝。 双联泵的初次安装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向泵里罐一点液压油。 2、吸油口漏气。 3、油位高度及吸油过滤器的规格。 4、电机旋转方向。 5、电机与泵的同心度。 6、安装泵的联轴器不要硬砸,防止轴承损坏。 7、安装泵的联轴器时注意留足轴向间隙防止轴向挤压。 等等。 在安装双联泵时如果还有其它问题时可向厂家咨询。
双联叶片泵内部结构 双联叶片泵内部结构及使用说明 双联泵是由两个相同排量或两个不相同的排量的泵组成,两个泵共用一个吸油口,有一个中间体连接而成,出油口是两个,分别由前盖和后盖隔断,共同由一个芯轴驱动旋转,双联泵虽然连在一起,但前后泵可独立设置不同的压力,可以向不同的两个液压系统里供压力油,也可合流成一个油道驱动一组油缸。 双联泵的两个泵芯是背靠背安装,前泵为正转,后泵为反转,中间体吸油部位是低压区,前盖和后盖是高压区,内部高压、低压隔断采用进口高性能矩形四氟材料制成,低压泵盖由橡胶O型圈密封,防止漏油。 双联泵的进出油口可根据客户需求四个方向任意旋转,客户有要求时就按客户方向调好,一般情况下,出厂设置为标准方向(三个方向一致),如果客户需要掉方向,切记注意以下要点: 1、 螺丝松开,向里推着壳体旋转,切不可拔出壳体,影响定位销定位。 2、 检查O型圈是否到位。 3、 紧螺丝要对称均匀拧紧,力量要尽量大,防止泵盖漏油。 油口调好工作后,上压时噪音如警报声,声音特别大时,说明旋转时定位销已拔出安装不到位,可重新安装一次,这时必须把泵芯拔出,对准定位销孔装入泵芯,壳体端面要擦干净,检查O型圈,锁紧螺丝。 双联泵的初次安装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向泵里罐一点液压油。 2、吸油口漏气。 3、油位高度及吸油过滤器的规格。 4、电机旋转方向。 5、电机与泵的同心度。 6、安装泵的联轴器不要硬砸,防止轴承损坏。 7、安装泵的联轴器时注意留足轴向间隙防止轴向挤压。 等等。 在安装双联泵时如果还有其它问题时可向厂家咨询。
有感领导考察时的戒严 我们经常遇到某某领导到基层视察时,所通过的路全部戒严,被戒严影响的成百上千,成千上万的路人有上班一族,上学一族,经商一族等等,都被阻在了宽敞的大马路上,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左走不通右也不让过,人为的被限治了人身自由,在2011年10月10日上午8点(双十协定记念日)这一天,记者本人就亲身经历了这一幕(很多次了),我们开车从榆次108国道去太原火车站接人,是8点39到的火车,8点出发走高速有40分钟的时间很有把握的,但走到了迎宾西街口时遇到了数位J警的阻拦,我们忙改道从平行的第二条路上过,还是被J警阻拦,问J警,榆太路是否可以过,回答说也戒严了,就是说,怎么走也过不去了,眼看着时间不多了,我们就与J警理论,两边又没车,领导也不在,十来米的距离我们过去不就行了吗,又不影响你迎宾路戒严,可J警就是不让过,听说所谓的领导在万豪吃早饭,所以,迎宾路和榆太路全部戒严。而我们就是因为一个领导吃吃早饭这点事,就把千千万万老百姓通行的路而封闭了,最后我们还是迟到了。 还有,我就不明白,1、领导考察是好事,这样一整还是好事吗?不如不下来,就在办公室呆着吧。2、领导下基层考察,需要那么多J警保卫吗?你开你的车,谁也不认识你,都忙着自己的事,谁去关心你的车呢,能有什么危险呢?3、因为你的戒严影响了众多人的工作你心安理得吗?4、就是简单的警车开道也可以啊,为什么要戒严呢? 此事是不是和中央精神有违背呢。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