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朴老树桩
古朴老树桩
关注数: 728
粉丝数: 321
发帖数: 12,513
关注贴吧数: 24
浮生记事
黑松,感觉可以做文人!
关于文人树贴吧的一点思考 自从:玩贴吧以来我逛过很多有关盆景类的吧,但这些贴吧都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如下
借用醉卧灬长街的桩涂一下,各位老师请进,有问题要请教。
第一届网络文人树盆景评比大赛火热报名啦!!! 文人树吧因为有了各位吧友才精彩,现在应大家提议举行网络文人树盆景评比大赛,作品前三甲加精并且有紫砂盆作为奖品。奖品由 @雀梅粉丝 老师赞助。
JIANWEIH老师请进 点的写法
以前整得一个小文人,各位老师给指点一下。
恭喜盆景吧突破一万人!!! 这都是众吧友共同努力的结果啊!相信盆景吧的明天更美好。
在盆景吧的日子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已经连续签到百多天了 有图为证
吧里卖桩都不明价,是想遇到新手宰一笔吗? 一直搞不懂,望各位老师赐教,在下感激不尽。
看人家这小松做的咋样
欣赏一颗矮霸小品松
一颗黄山松文人制作
看看还有多少没睡的盆友。
圣哲贤才皆此出,造就神草碧连天。
圣哲贤才皆此出,造就神草碧连天。
阳元石
大家帮忙看一下这个文人素材如何?
吧里有玩桃核的吗?
郑老师的一颗小松
呵呵,一点小小地提议! 文人树吧是我们学习交流的平台,既然如此对于吧友的作品我们就应踊跃的发言、讨论。或涂鸦、或谈谈自己的经验,或提出不同的建议。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得到学习、进步。在这里借用@鸟喙 大哥的一句话,做盆景没有什么大师、权威,有的只是经验,看法。呵呵一点小小地提议。
循序渐进的文人松转
一颗文人松的变化(转)
仁 流 派 盆 景 的 探 讨——叶 以 健 岭南盆景艺术造型中,素仁流派有着重要地位,他以孤高、皎洁、清雅的神韵占据着上层建筑文人雅士的心灵,是阳春白雪的崇尚者,一般群众难以一下子接受。 究其因:造型简洁,难以刺激视觉感受;规范性太强,缺乏个性发展空间(如托位要求严格,结顶要一气呵成,树气必须流畅。);型式单调,孤寡专一,变化不大(目前所见只有直干、横斜立体树造型);意境深沉,藏而不露,我行我秀。这些情况与现代生活节奏有一定距离,好比古典的芭蕾舞、交响乐能被现代青年人接受的并不多,原因是缺乏时代感。世界上任何艺术门类都是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文化内涵,盆景艺术也不例外。时代长进了,文化也在长进,艺术也随之提高(或说创新)。具有悠久历史的岭南盆景艺术,特别是素仁流派盆景,由于时代的变化,它的表达方法方式要有所革新,与时俱进。 一,艺术基础:任何艺术都有它的根基,离开这一点就无从可谈。素仁盆景的艺术基础及其特点,归纳起来就是高、瘦、清、深。“高”树相高,有傲气感,居高临下; “瘦”树径不臃肿,树相纤细;“清”枝托简单,构图布局不繁乱,因材取势,清疏飘逸,皎洁;“深”意境深沉,藏而不露,讲究气韵和精炼。见图照1,素仁先生原作《无题》九里香。(注:原作命题后人遗忘了,笔者设定为《无题》)。
转逸趣轩谈素仁盆景
文人树欣赏(转)
岭南盆景造型艺术(转)
文 人 树 盆 景 欣 赏
文 人 树 盆 景 欣 赏
发点与枸杞无关的(文 人 树 盆 景 欣 赏)
今日踩点
文人树吧管理条例 文人树吧管理条例 第一编 总则 第一章 条例目的 第一条 为了给众吧友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环境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吧是文人树爱好者交流文人盆景经验,学习文人盆景知识,分享文人盆景摄影、视频的地方。但其发帖内容又不仅限于此,所有能够体现文人风骨的均可发帖。
还未入睡的盆友有吗?如果有的话恭喜你,桩毒已入膏肓!哈哈
路在何方? 亲爱的吧友们你们好。我们心灵的绿洲,我们的家园,也就是我们的文人树吧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喜欢文人的不会太多,这点毋庸置疑,这给我们的壮大造成了极大地困难。小子不才希望大家能够提出好的建议,指出我们今后该如何发展,希望大家能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也许文人树吧会逐渐壮大,也许它会逐渐调零,但我们至少努力过。也许我们的努力就像一粒石子丢入沉静的湖水,刚泛出几丝涟漪便重归死寂,但此中流出的汗水我们会彼此铭记......
一个不错的小品素材,仅有手掌大,但我无能为力。
小叶榆俺见过,它妹的但是叶子小成这样,俺就怀疑不是榆树了!
吧友都把自己的文人作品发上来如何?
据说日照要举行文人盆景展。 是不是预示着文人的到来,那么文人树吧为何那么冷淡呢?
大学柳体
马上就升级啦,各位老师帮个忙哈
这是什么东东,好玩不,求科普!
柽柳欣赏
做了个文人小黑
文人盆景
小型盆景的制作及养护 《转》 小型盆景以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形态潇洒、寓意深远而取胜,因而成为文化艺木生活中雅俗共赏的奇葩。 制作小型盆景宜在春秋二季进行。这时植物生长缓慢,水分蒸发量小,新陈代谢相对较弱,成活率较高。 制作小盆景材料来源,可从花木商店或苗圃中购得,也可采用野外山坡沟谷内的野生小植物如:六月雪、南天竹、枸杞、榆树、竹类等……挖回后在盆内种植一年,转盆后即可制作。
发一组自己收集的文人
柽柳制作 柽柳也称三春柳,其叶色在晚春至秋季为绿色,入冬后变黄脱落。目前,入冬后叶色变红的柽柳品种还没见有正式文献记载。柽柳盆景的制作以下几个步骤: 工具/原料柽柳树桩步骤/方法 1.树桩的挖掘:柽柳老桩主要从野外挖掘。在黄河两岸一些低洼的盐碱地带生长着大量的怪柳,农民每年取枝条进行编织,或砍枝当柴用,日积月累形成苍老奇特的形状。可以选择主干弯曲悬斜或盘根错节者,在初冬或春天挖掘。挖的范围要大些,尽量将主根较完整地挖出来。由于古桩屡砍屡发,有的根奇形怪状,变化多端,有时会获得理想的古桩材料。挖出后,根部仅作部分修剪,但地上枝条要重剪,要将历年吹余下的残枝,枯干全部清除,以显露出枝干的全貌。 2.审树定型:要充分审视枝干,根系的自然状况。若根系奇特,可以将根部作为构图中心,悬根露爪,突出根系虬曲之美;若主干斑驳皱裂,疤痕累累,疏枝横斜,可以突出树干,培育成斜干式或双干式盆景;若主干稍有弯曲,分枝下垂,可以采用剪扎并用的手法,通过修剪,剥芽以及人工绑扎,使观赏枝自然下垂,形成垂枝式;若主干如苍龙盘曲,或雄狮卧立,将这些大自然的神奇之作略加修饰,就可成为维妙维肖的天然雕塑品。 3.修枝造型:柽柳造型主干贵曲,枝条贵疏,花叶贵密,根系贵露。怪柳树干宜苍干,屈曲,皱裂。怪柳萌发力极强,通过修剪要及时除去主干上的萌芽,使其伤痕积聚,斑驳有致。怪柳枝条柔软,下垂,可以通过修剪和绑扎,形成垂枝式或半垂枝式盆景。老枝条比较脆,易折断,要以修剪为主。当年生枝条比柔软,可以在修剪的基础上结合绑扎。细枝可以剪成片子,片子在空间分布要合理,相互错落,片顶自然。如状片子,在早春芽萌动后半月左右开始平头修剪,20天后可再平头修剪一次。顶部枝条宜半椭圆形平展,中部和下部枝片宜向下压,与顶部枝片及自然树势相呼应,相辅相承。较长或位置不当的枝条,可以用铅丝等进行梆扎,牵拉,待弯度固定以后再去铅丝。柽柳萌发力强,萌芽多呈丛状,应当根据设计意图及时进行抹芽和定芽。怪柳花后应及时修剪,更新老枝和增加开花次数。柽柳根为深根系,根部发达奇曲,可能采用浅栽法或提根法,使根隆起露出土面,有高有低,有粗有细,交错盘曲,突出其自然美。 4.栽培管理:柽柳老桩新上盆时宜深栽,浇透水后,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经常保待湿度。 本文来自: 中国高速网(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cngaosu.com&urlrefer=fe32422767f976a4cdc39c65c7d77723)详细出处参考: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cngaosu.com%2Fa%2F2011%2F0411%2F137077.html&urlrefer=e0e2d34fb420391d2a5ea9797a9cff3f
一组柽柳盆景
本吧签到 朋友们好 希望大家一起建设我们的文人树贴吧 努力推广贴吧 我在这里先谢谢大家的支持了
柽柳盆景
这颗文人虽小,却不可小觑
再来一组文人
中国古代文人与盆景 中国古代文人的传统源远流长,从春秋战国时代算起,2000 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是没有中断过。从孔子以后,文人的处境才开始产生变化,在传统社会结构中占据着中心位置,其历史性格受到所承继的文化传统的规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的康庄大道,但只是当处于顺境时,才表现出儒家的积极进取精神;一旦处于逆境,则转向老庄,退隐山水田园,有所谓“兼济”与“独善”的“儒道互补”。文人的追求、失落都在这条大道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文人树的认识 一般的树木盆景要求主干粗壮、枝繁叶茂和盘根错节,而文人树盆景则不同,讲究瘦高而略弯曲的主干,稀疏潇洒的枝叶,隆起稍露的根部……文人树与文人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它的特点是孤高、简洁、含蓄、淡雅,把中国文人的清高脱俗表现得淋漓尽致。
名人文人随笔 自打开始玩盆景以后,就有一个想当然的念头:用文人树式盆景来表现中国几千年来的文人形象。 这个念头不是一般的“想当然。对文人的研究,即使穷我一生,恐怕也不一定有什么成就。对盆景,我同样是一知半解,却偏偏要做盆景境界最高(之一)的文人树式,行内人听了恐怕免不了要讥笑。 但我决定去做这件事。不计成败,不计结果,只为享受这个过程。 可是今天,忽然想到一个人,让我有了一种类似恐惧的感觉——孔子。 我一直认为,我们现在所说的儒学并不是孔子创立的,儒学是儒学,孔学是孔学,这个观点我在别的书稿中有详细阐述。但不管怎样,孔子是一个标志性人物,至少是教育家、文化人的典型。要研究中国文人,绝对无法回避孔子。于是,我感觉到了艰难——中国文人太具争议了。 因为今天我想到了孔子的二件事。 第一是周游列国。这孔老二也真是的,放着好好的学者不做,偏要“学而优则仕”,去周游列国,去跑官要官,结果落下个贻笑大方,晚节就这样被他自己毁了。假如这老二一心只做他的学问,做他的学者,能实现的人生价值也许更高,庸俗地讲,也可能更受人尊敬,更有社会地位,说不定还弄个古代的什么诺贝尔奖,到82岁了还能娶个28岁的娇妻。特别是“学而优则仕”,我一直认为这是残害中国知识分子的一大毒草,为什么不学而优则工、则商、则农、则……?如果是则工、则商、则农……中国社会发展都会更快一些。 第二是杀少正卯。同样是享有盛誉的民间学者,孔老二做了司寇后立即就把少正卯给杀了。我一直在想,这老二为什么非要杀少正卯不可?想来想去觉得只有一种可能:孔老二成为世俗政权的御用文人后,力图以自己的学问经世致用,为现政权所用,自觉维护现政权的稳定,对于与现政权理论不符、也与自己的学说不符的“异端学说”,大棒招呼,血腥处理。这就是孔的心理动机。一个标志性的文人,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以后,用手中的权力清除另一个标志性的文人,中国文人不但相轻、而且相残,令人不寒而栗。 孔子一直在宣扬他的仁、义、礼、智、信,多数文献也证实他的仁义、博爱、智慧、中庸、宽厚、达观等等“美德”,可这二件事,殊为不智甚至不仁、不义、不耻! 如果用盆景来表现孔子所代表的文人形象,我该怎么做? 于是我想,要对历代文人作个刻画,太难了,我找了那么一个课题,确实是自讨苦吃。 但是更坚定了我的念头。越难的事情越有意义。 中国文人和文人树式盆景的研究和实践今天算是正式开始了,特作文纪之。
大自然的作品,令人惊叹。
一组文人树
感觉用高压法来制作小品不错。 在母本上有些枝干异常优美,几乎是天赐良材,这时就可以用高压法取得。第一在要剪断的地方进行环剥。第二切断韧皮部当中的筛管。第三在环剥处覆以水草苔藓,包上薄膜,在薄膜上扎几个小孔透气。第四浇水保湿。第五等看到干的特别快的时候就是生根啦。
文人盆景
盆景中的文人树,含义是什么? 文人树盆景的特点3.1简洁 简洁是中国文人艺术的重要准则,它有着深远的思想文化渊源。儒家主张“大乐必易,大礼必简”,力求简易以发挥审美的效果;道家以“少则多,多则惑”为处世原则,认为“大道至简”,简单之中蕴涵复杂。 简洁的风格在文人树上体现得最为突出,无论哪一种造型,其枝叶总是少之又少,直至不可再少,不仅主干下部分一大截无出枝,即便顶端,也较一般树木稀疏(见图1)。简洁是一种洗练的方式,去粗存精,单刀直入。虽枝叶寥寥,却能以一当十,这样更有助于借物写心,以景抒情。 简洁还含有抽象的因素,从景物中抽出一些线条,但这些线条不是单纯的线条,也不仅仅是表现形体的因素,还可以展示作者主观情感的运动规律。中国艺术是线的艺术,中国人喜欢将情感浓缩在线条之中。这一点在书法,舞蹈和绘画中尤其明显。文人树则与之一脉相通,它的外型虽然很简洁,然而那是经过了高度的提炼,抓住了本质,表现了情感,因而其内涵却非常丰富。 文人树的造型简洁明了,无遮无掩,稍有不当之处便一目了然。故其制作难度较大,要创造出高品位的作品,不仅要掌握过硬的技术手段,更要具备敏锐的艺术眼光和深厚的文化修养。3.2孤高 孤高原为文人的特点,有志向远大、学识超群、独树一帜而不随波逐流之意。孤高也是文人树的一个显著特点,从造型上看,大多文人树的主干均呈高耸状,或直立,或微弯,其高度与粗度之比,远远超过一般的树木(见图2)。虽然也有些文人树主干大幅度弯曲或倾斜,以至呈悬崖状,但其下部分的三分之二却很少出枝,仍然显出一种孤高的姿态。至于双干、多干或合植的文人树,其每株的造型均具有孤高的特点。这种造型所表现的其实就是文人孤高的精神。 3.3淡雅 淡指平淡、天真、无华;雅有文雅、脱俗、高尚之意。淡雅是一种书卷气,是文化修养的表现,它标志着文人的审美准则和生活追求。 淡雅的思想根源与道家文化及士大夫的处世方式有关。所谓“顺物之性,因物自然,不设不施”,“君子之交淡如水”,都是强调适应自然和显示追求一种超脱的境界。文人树的造型不属于常见的大树形,看似特别,其实也是以自然为模本的,只是做了夸张和抽象。它与那种脱离自然,追求“华丽”、“巧饰”和“浓烈”是相互排斥的。这种平淡的风格,要求作者在构思和表现上都要顺应自然,使作品呈现出随意、飘逸、浑然天成的效果。文人树的雅表现在与俗相对立,在选择题材上,俗者多选材陈旧、老套和重复、随波逐流、毫无新意;雅者则追求清新、独特、别开生面。在表现手法上,俗者追求形似一枝一叶都不遗漏,力求将所有内容全部显示出来,结果让人一览无余,毫无想象空间;雅者则求“不似之似”抓住精神,以少胜多,达到景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中国的文人艺术多以淡雅为最高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没有任何取巧的捷径,只有付出长期的努力,而且作者的人品、学识与修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特点不是金规玉律,也不是近代必须遵循的法则,但它却是从许多成功作品中总结出来的共同要素。文人树盆景与其他树桩盆景之间无法以“一刀切”的方式来进行界定,两者之间有一个呈相当宽度交叉过渡的“边界”。然而,每种艺术都可从众多的作品的共性中提炼出特色,文人树盆景的特色就是这样产生的。3.4脱俗 文人树还综合体现出脱俗之美。这种美出自文人树各个细部相互之间的协调得体,既顺乎自然造化,又追求艺术章法,它的如诗如画和再现野趣,就是从此生发出来的,象孤立的干、可数的枝、稀疏的叶、不大的冠、稍露的根、简朴的盆和架,再布置一个素雅的环境,这一切,怎能不是一首徐缓如歌的乐章! 有辅株的文人树,可视为父子、师生、兄弟、主仆等人情关系,依然是文人意境范畴的形式。除了前述文人情操外,又有亲情关爱内容,无伤主旨大意,更富人情事理。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