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0ria wo0ria
关注数: 19 粉丝数: 475 发帖数: 8,909 关注贴吧数: 54
京东高层:7Fresh总体实现盈亏平衡 【财联社】(记者 周源)11月5日,财联社记者从京东内部高层人士处独家获悉,京东7FRESH门店在总体上已实现盈亏平衡。在此基础上,京东7FRESH门店扩张速度,突然加快。   从2017年底京东7FRESH开出首家门店至今的10个月内,京东一直在探索并打磨线下零售管理模式,“模式确立后,从1(家)到10(家)再到100(家),可以快速复制。”上述京东内部高层人士称。   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京东7FRESH总裁王笑松最近在北京和成都重申,未来5年内在全国范围要开1000家门店。   现有7Fresh门店总体盈亏已平衡   上述京东内部高层人士表示,“不仅大族广场店和五彩城店(实现盈亏平衡),最近1个月我们新开的店,盈利水平更高。两者综合下来看,总体已经实现了(盈亏平衡)。”   9月19日,京东7FRESH宣布与保利、大悦城、万科、绿地等16家知名地产商进行项目落地合作签约;此后的一个半月,京东7FRESH分别在华北的廊坊、北京、天津和华南的广州、佛山和东莞连开8家新店;11月2日,京东7FRESH在成都宣布其西南总部落子成都市成华区,开始布局西南区域。   但是,相比苏宁易购线下便利店“苏宁小店”的扩张速度,京东7FRESH动作显得较为缓慢,从而引发业界各种猜测。   10个月内,京东集团究竟在做什么?   王笑松告诉财联社记者,“开一家线下店不太容易,从选址到商业合同谈判,到签合同、到出设计图、出工程图、出施工图,招施工队进厂、装修、配人员、进设备以及进货、开业、测试确实需要很长时间。我们没有一边喊着号子一边干,而是先闷头干一阵,觉得差不多了才开始对外发声,本身这跟京东的气质比较相符,先把事儿干了再说。”   王笑松说的“觉得差不多了”,体现在一组数据对比上:目前,7FRESH单店日均销售额接近70万元,平均客单价约为100元,线上订单占比40%。到今年7月底,7家运营17个月以上的盒马鲜生成熟门店,单店日销售额超过80万元,单店坪效超过5万元,线上销售占比超过60%。   值得关注的是,7FRESH运营时间仅10个月,而盒马运营时间超过17个月。   “京东不追求开店速度”   从9月19日之后的约45天内,京东7FRESH开店提速400%,是否说明今年其落地速度会加快?   之前以及最近,王笑松都反复表示在5年内要开1000家7FRESH门店。今年仅剩不到两个月,京东7FRESH在全国仅开了10家店,这就相当于在未来4年内,每年要开250家门店,数量将是现在的25倍。   对此,京东集团内部人士对记者说,“京东不追求开店速度,但京东追求模式盈利率。你说的速度,要看你怎么理解。提高盈利率,算不算有速度?”   相对于缓慢的京东,苏宁易购开线下店速度更快。苏宁小店是苏宁易购全品类、全服务理念落地的载体,也是技术与流量的出口和入口。 苏宁易购三季报显示,今年1-9月,苏宁小店新开门店1536家。与之相比,京东7FRESH在速度上无法望其项背。   更重要的是急速扩张带来的财务压力。无论是苏宁小店还是盒马鲜生,目前还未打平成本,仍在大规模投入阶段。相比之下,京东开店速度虽然慢,但在财务上,却没有因此形成压力。   “我们加上物流后是重资产,烧不起钱,大规模开店,快速扩张,(我们)不想做。”上述京东集团内部人士说。   除了财务压力,京东集团还强调开店速度和供应链压力之间的匹配度。   王笑松此前曾对媒体称,“我们不会刻意强调一定要开多少家店……如果明显发现供应链这边绷很紧,还不管不顾的开店,最后只能降低质量,导致很多家店运营的很混乱,达不到想要的效果,那样宁可不做。”   “做零售是长跑,一定不是短跑,最终还是要看内功。”王笑松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我也希望尽可能快,这个质量达不到我要求的时候宁愿稍微慢一点,这是一个平衡的问题。”
“卖惨式努力”,不值得同情 01 最近看了一期综艺,还没有半个小时就看不下去了。 因为整期节目一共上来5个选手,4个都在哭哭啼啼的讲述自己悲惨的生活经历、坎坷的职场道路。 本来能力尚可,可一哭起来,便让人觉得了无生趣。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论是娱乐圈还是身边都掀起了一股卖惨的潮流。 想起之前看《中国好声音》的时候,每当汪峰轻抬起眼镜缓缓道出“你的梦想是什么”时,故事会大赛就开始了。 不是家庭贫困,就是追梦的道路困难重重。 乍一听真的让人心疼,然而仔细一想,每个人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谁在追梦的道路上又是一帆风顺的呢? 娱乐圈里更是这样,有些人没有作品,没有演技,但张口闭口就是在片场多努力,又是带病上阵,又是熬夜拍戏,可演员这个职业的特殊性不就是如此吗? 我不否认这些人的能力,也不否认他们曾经做过的努力,但我想如果可以还是多把时间放在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上。 毕竟用卖惨来营销自己的人太多了,靠别人的同情心来获取支持,这样的道路,不会走得太久。 身边这样卖惨的人也是一抓一大把。 前几天HR在群里分享了一份奇葩简历,简历上面没有求职意向,没有工作业绩,更别提什么作品了,整个简历上就寥寥几句话: “我家庭条件不好,命很苦,学历也不高,之前找的工作都不如意,但是我一直有梦想,如果你能给我这个机会,能拉我一把的话,我肯定努力好好学。” HR吐槽说,见过没有亮点的简历,但没见过这样惨淡的简历。 工作经验没有,业绩没看到,连要应聘什么职位都不知道,我怎么给你这个机会。 我连你的手都看不到,又怎么拉你一把? 说来真是可笑,如若HR心一软真的给了他这个机会,又将那些认真对待简历的人置于何地呢? 02 机会,从来都不是这样得来的。 朋友方子说自己部门最近来了一个新员工,能力不足,也不好好学习,反倒总是抱怨。 看到同小组的人能力高,就整天说人家家里就是开公司的,从小耳濡目染当然能力过硬。 而自己从小就从工人家庭出来,父母没有文化,没办法教他,所以他不如人家。 还整天到处吐槽说公司苛刻他,不是加班,就是挨骂,一个人在外打拼,很是可怜,他快要熬不下去了。 方子交给他了一个项目,结果做的乱七八糟。 方子质问,但人家说自己为了做这个项目熬夜到半夜三点,连生病发烧的时候都在做。 我听后,真的是无奈,人家家境好的人都比你更努力,而你整天说自己有多可怜,业绩就会上来吗?能力就会提高吗? 好像所有不及格的成绩单,都可以通过卖惨得到宽慰和谅解:算了,他也不容易。 但公司不是收容所,不是看谁可怜,看谁无依无靠就把谁招进来,公司要的是结果讲的是业绩。 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抱怨上卖惨上,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 毕竟你离开父母,离开安逸的环境,是因为想要成为自己,想见识更多,想学到更多。 而不是还没怎么努力,就准备放弃,一直自怨自艾的抱怨,想把困难把失败归结于客观因素,整天诉说自己的身世有多凄惨,自己的原生家庭有多么不好,自己过得多么苦逼。 03 任何一座城市,都有它的好和不好,任何一种生活,也充满了艰难和取舍。 成年人的标志之一,就是能为自己做出的选择付出相应的代价。 那些整天卖惨哭哭啼啼的人,真的没有那么惨,真正惨的人,他们根本无暇诉苦,也根本没有渠道让他们诉苦。 我们公司的实习生,每天早晨5点起床,坐两个小时的车7点到单位,晚上加班10点打车回家,从未听到过他一丝的抱怨,一次吐槽,他不辛苦吗? 身边冒着大雨送快递,被骂被责备,还要赔着笑脸道歉的外卖小哥,他不辛苦吗? 地铁站里,脱下高跟鞋,光脚走路,一脸疲惫的姑娘,她不辛苦吗? 前几天我回家,碰到了一个老大爷,他常在地铁口那里开个小车子拉客。 我和他闲聊了几句,他今年60多岁了还早出晚归,每天晚上11点才回家,还有些腿疾,看着着实辛苦。 我问他,为什么不早点收工呢,这阵子天冷了,天天拉客到这么晚,太辛苦了。 结果大爷笑呵呵的说: “干啥不辛苦啊,都一样,想挣钱就别怕累,虽然挣得不多,但慢慢来呗。” 03 这个世界上啊,没有谁是真正容易的。 只是有些人,不屑于用卖惨来获得他人的同情,而是想要用能力用成绩来获得别人的赞赏。 真正厉害的人,都是默默努力。 前几天李咏去世的事件给我了沉重的打击,但是我真的很敬佩他。 李咏抗癌17个月,但生病的时间可能更久,这个过程中一点风声都没有走漏,而在这个过程中,在美国还被人拍到,被骂在中国捞够钱了就走。 人都是不甘心沉默的,特别是被误解、被攻击、受到不公正待遇时,太多的人禁不住内心的委屈,都会争个你高我低。 而李咏却做到了,不卖惨不叫苦不解释不搞重病消费,悄悄抗争,慢慢退去,一句话也没有,再来竟是去世。 这样的沉默,真的很体面。 些人为了助学金,费尽心思哭诉自己原本尚可的家境有多贫寒;有些人工作没完成,却整天到处抱怨:“我都这么努力了!”;有些人从未拼命,却总说命运不公,看起来比谁都可怜,比谁都努力,但其实这都只是自欺欺人罢了。 人生从来不是等价交换,付出和回报也永远无法精确衡量。 成年人的世界里,遇到困难,痛苦,误解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这个世界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一颗慈悲为怀的心,真的愿意去围观或者去帮你解决你的窘迫。 一生中注定会有艰难的时光,只能靠自己撑过去,比起到处卖惨,不如把“惨”咽进肚子,积攒能量,囤积实力,好好努力。 因为卖惨,只会让你显得更惨,而努力,却能让你活得体面.
微信:近半年辟谣文章7万篇 封禁16548个标题党类帐号 作者:老喵   【TechWeb】10月25日消息,微信官方日前发布消息称,从2018年4月至10月,封禁及处理发送色情暴力类内容的帐号25841个,删除相关文章43511篇;封禁及处理发送低俗类内容的帐号82562个,删除相关文章124898篇。  对夸大误导、标题党类的帐号,封禁及处理16548个,删除相关文章50777 篇。微信称,对于被判定为标题党的文章,也会通过替换标题等方式提示用户,减少用户的困扰。   针对网络谣言的传播,微信表示,引进了专业的第三方辟谣机构,通过微信辟谣助手等系统工具处理谣言信息,并定期在“微信安全中心”“谣言过滤器”“腾讯安全观”等官方公众号上进行辟谣。近半年来,微信已辟谣文章7万篇,删除公众号谣言文章近7000篇,并处理近百个严重违规的公众帐号。   抄袭方面,微信方面称,2018年初至今,平台处理涉及“抄袭”的投诉接近5万单。而针对网络“刷量刷粉”,除了技术手段对抗之外,微信也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打击利用恶意软件进行非法控制智能手机刷量的行为。   微信表示,一直以来,微信对损害内容生态的行为零容忍,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清理这类违规内容。欢迎大家提供更多的线索,和我们一起维护公众平台上的阅读生态。如发现违规现象,欢迎第一时间通过微信客户端投诉功能进行反馈。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