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1977 静安1977
关注数: 129 粉丝数: 839 发帖数: 13,290 关注贴吧数: 15
【神仙说】出色的国产中价位界面Singxer SU-6大船界面 创作立场声明:和厂家没有利益来往,不收取任何评测费用,纯烧友业余爱好,水平有限,仅供烧友参考。 推荐理由 相比2010年以前的烧友喜欢玩黑胶、CD甚至磁带,当下年轻一代的发烧友在选择音乐文件上可能会更倾向于数字音乐,毕竟是从小就玩着PC长大的,通过网络获取海量的音乐资源十分便捷,管理、储存和播放也更简便,当然提倡购买正版资源。数字文件转化为音乐的途径,目前比较主流的方式一是数字播放器直接播放,比如声韵的白羊、牵牛星等,可以在线播放,也可以本地播放,二是下载音乐文件后通过电脑播放软件生成数字信号,再经USB接口(或者雷电、网口等)传输给后端数字界面或者自带界面的解码器。后者不论是外置还是内置,都需要一个数字界面,把电脑传输过来的数字信号整理后发送给解码器,这是数字音乐播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广州声仕singxer出品的数字界面,俗称“船界面”,是数字界面中的优秀作品。早两年我曾经使用过他家的前代产品,也就是所谓的“小船”界面,2000元出头的价格,完备的功能,不错的音质表现,是当年该档次界面绕不过去的话题。现在,该品牌升级产品SU-6“大船”界面已经推出,我也找了一台来试用,经过一个月的试听,可以谈一谈这款产品了。 外观展示前面板 前面板非常简洁,除了产品品牌LOGO和型号外,只有一个状态显示屏,显示电源、播放状态和DSD工作状态。后面板 SU-6数字界面后面板采用标准的B型USB2.0 输入接口,拥有丰富的输出接口,包括光纤/同轴RCA和BNC输出的S/PDIF,XLR平衡输出的AES/EBU ,RJ45和HDMI接口输出的I2S(含DSD ON信号),时钟输出支持MCLK主时钟和WCLK字时钟。直流电源输入插座采用DC2.1插座,支持7.5V-9V直流输入(为实现超级电容的快速充电,电源供电要求为3A)。内部图一内部图二 补充两张界面内部的图片,图片以及本文部分文档使用已获厂家许可。我本人对于数字音乐技术不太擅长,具备相关知识的烧友可以研究一下。 使用感受 使用环境: 华硕笔记本、SU-6大船数字界面、POPU DH72PRO数播解码功放一体机、高登GDXII解码耳放一体机、HD650耳机、K701耳机、HE400I耳机、PMC TWENTY5.22音箱、ATC12PRO音箱,线材均为专业线。 由于我手上只有大船一个数字界面,无法进行同类型产品横向比较,以下听感只和DH72PRO的数播部分以及GDXII内置界面作不严谨对比。 以下是来自官方文档的综述: 采用了XMOS最新的xCORE-200系列和Xilinx的高性能大规模PGA芯片。SU-6是采用恒温级时钟系统的数字界面,Crystek的二颗CCHD-957飞秒晶振为SU-6输出极致的音频信号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各输出接口支持的采样率: PCM:44.1KHz,48KHz,88.2KHz,96KHz,176.4KHz,192KHz,352.8KHz,384KHz [其中I2S out和WCLK out支持全部采样率,S/PDI和AES/EBU最高支持384K,其中光纤最高支持192K] DSD:2.8 MHz (DSD64) - DoP, native;5.6 MHz (DSD128) - DoP, native;11.2 MHz (DSD256) - DoP, native;22.5 MHz (DSD512) - native [其中I2S out支持全部DSD格式,S/PDI和AES/EBU支持DSD128 DOP模式,其中光纤最高支持DOP64] 位宽:最高32 bit over I2S output 最高24 bit over S/PDI, AES/EBU 好了,技术上的事交待到这里,我也只能看个大概,看看是否符合自身的需求而已。实话说烧友中真正看得懂技术文档的并不多见,能掌握哪个器材如何使用已经是内行人了,更重要的还是用耳朵听。我只了解到,大船使用的元件比较主流,指标不错,芯片方案等比较成熟,只要技术不算很差劲,出一个过得去的声音问题不大。有些作坊厂家喜欢用最新、指标最高的方案,用消费者做小白鼠,本人对此持保留意见。此外,在设计和功能方面大船比较吸引我的是用了超级电容供电、HDMI线序自定义这两点,前者提供了纯净的供电,后者大大提升了界面的适用性,现在很多解码器都支持iis输入,大船界面通过机身底部的一组拨杆排列组合,可以适配大部分主流iis(特指HDMI接口)线序,非常方便。 听感方面,我认为优秀的数字界面最好只负责提供原汁原味、信息完整的数字信号,调音的工作留给后端解码器、功放、扬声器甚至周边器材等,自带风格的界面不适合大部分烧友。大船和之前的小船界面类同,稳定、纯净、通透,没有特别的调音取向。全频段没有特别强调的,不像HYDRA Z界面给我的感觉虽然很“好听”,乐感出色,但是有些烧友觉得底盘不够稳重,有些头重脚轻,而部分烧友也反映国内某6631方案的界面底盘过于厚重,大船界面没有以上的问题,倒是更像int204给我留下的印象。和POPU DH72PRO数播部分对比(再次强调对比不严谨的,因为DH72PRO是一个整体,单独拿某个部分出来会大打折扣,不代表整体水准),大船在声音的稳定性上更有优势,给人一种斯文、清爽、中性的感觉,而DH72PRO则爆发力更强,力度更大;和GDXII内置界面相比,用HDMI输入,大船的密度、厚度、分离度明显更好,会感觉用大船时音场填得满,声线更清晰,声音的质感更好。由于我手上没有单独的功放,所以只是用耳机做了对比,也许用音箱做扬声器时差距会更明显。 最后提个建议,大船界面最好保持长期通电的状态,断电后重启至少在两个小时内音质是不稳定的,这可能和超级电容的特性有关,而大多数烧友也许一天也就听一张碟的空闲时间。。。。。。 总结 4000出头的价格,SU-6这样功能完善、音质出色的界面,要求不算过分的话基本够用。当然,凭记忆,在素质上和我之前使用过的一些高级界面比如int204、hilo雷电卡、dante网口界面相比还是有微小差距,毕竟价格摆在那里。解决了界面的问题后,接下来可以尽情折腾解码器、功放、扬声器等其他环节。我个人感觉如果要超越大船的表现,所付出的代价也许要成倍增加。
【神仙说】四台功放和两对音箱的对谈 大家好,我是神仙! 此听感为大家坛首发,说起来现在氛围正常、人气较好的论坛也就这里了。本人习惯了在发烧过程中有点心得体会就记录下来,等以后退烧了时不时翻看一下,应该会很有意思。虽然这次聊的是功放,但是几台放的细腻度都不错,我觉得加个阻抗匹配器完全可以用来推平板,而大家坛又没有专门的音箱版块,只好发到耳机版块了,希望版主不要介意,哈哈。 前段时间玩有源音箱再次深深地被前级困扰,好听的不便宜,便宜的不好听,纠结了个把月还是把真力G4给出了,回归无源音箱阵营。话说回来,真力G4这对箱子还真不错,尤其是中频和低频表现非常出色,人声醇厚真实,低频下潜到位的同时又不会给人轰头、胸闷的感觉,是hifi、a v通用的好箱子。 玩无源音箱,功放是半条命。前后级分体功放价格一般都比较高,还需要多几组线材,因此我打算搞一台合并功放。本文中出现的四台功放最少都使用超过一周,搭配了两对风格迥异的音箱,希望对各位在挑选功放时有所帮助。 我将会对所评器材进行主观打分,满分100,90分(含)以上为优秀,80(含)到89分为良好,80分以下的器材我认为没必要谈,打分的标准基于器材的性(声)价比,与其绝对实力无关,也就是说超值的器材会得到更高的评价。 试听器材: 音源:电脑:mac mini 2014低配款界面:titans超级雅典娜解码:lynx hilo(带zerozone线电)、矩阵mini-i pro2s、山灵h1.2s。2、音箱:meditaudio clair se、atc scm7三代。3、功放:nuprime ida-8、cyrus one、auralic polaris北极星、山灵a3.2。4、线材:全部volex电源线、佳耐美4s12f喇叭线、vandamme supergreen aes线、atlas同轴线、线世界紫光usb线、全部mogami2549信号线。其中polaris和ida-8都不是纯功放,均带有数播和解码部分,本文基本只谈功放的表现,但是毫无疑问这两台设备的数播和解码与自身的功放搭配很和谐。透露一下,本文中ida8、cyrus one和山灵a3.2的指导价仅供参考,三台设备的实际成交价很接近。
【神仙说】浅谈gustard歌诗德h20耳放前级 大家好,我是神仙!有些朋友知道我最近退烧再次失败,又折腾了不少新玩具,其中就有最近蛮火的歌诗德新耳放h20。之前我听过歌诗德的a20h解码耳放一体机,对这个机器的耳放部分印象不错,感觉推力、控制力等在那个价位的一体机中比较突出,也曾建议歌诗德将这个耳放电路拿出来做一个单品,没想到才过去不到一年,歌诗德真的就这么干了,就是这个h20。但是据传闻h20推耳机的水准远在a20h之上,毕竟是专门的耳放嘛,而不是一体机的组成部分。甚至有传言说是参考著名高端耳放“液态金”而调音的,液态金我没有听过,实力如何也就无从谈起,但是在经过十几天的仔细试听后,我觉得h20是一台不错的耳放前级。是的,h20不单纯是一台耳放,它的前级功能也不是附送的,具备了相当出色的实力,不可忽视。 从上一期听感开始,我开始对所评器材进行主观打分,满分100,90分(含)以上为优秀,80(含)到89分为良好,80分以下的器材我一般不会写听感,容易得罪人。。。。。。打分的基础建立在器材的性(声)价比之上,也许我会给1000块的超值产品打95分,而给认为坑爹的高价产品打70分,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音响器材一向有“一分钱一分货、十分钱二分货、百分钱三分货”的说法,而我个人因为穷的缘故,比较喜欢中低价位、性价比高的器材2333。。。。。。 试听器材: 1、音源:mac mini 2014低配电脑、mini-i pro2s解码、超级雅典娜数字界面。 2、耳机音箱:森海hd600和hd800耳机、飞利浦9500耳机、真力g4音箱。 3、放大器:aune s7耳放、歌诗德h20耳放前级。 4、线材:volex电源线、vandamme supergreen aes线、斑马四号同轴线、斑马三号usb线、全套mogami2549信号线。 参考价:5380元一、外观和功能部分: h20在外观设计上继承了歌诗德的家族传统,从机壳转角、旋钮、散热孔、脚钉等细处着眼,你决不会认错,一看就是歌家的设计。其中前面板从左到右是电源开关、输入端选择拨杆、增益拨杆(每级1dB)、6.35单端高低阻耳机口、四芯平衡耳机口、双三芯平衡耳机口和音量旋钮;后面板从左到右是一组rca输入、两组xlr输入和一组xlr输出(前级输出)、输入电压选择、电源输入口。 在功能的丰富性上,主流国产器材一直做得比同类进口产品要好一点。h20在耳机输出方式上让人无话可说,单端、平衡兼备,甚至单端还分出高低阻、平衡还有四芯和三芯两种,考虑得非常周到。我后面将会展开说,h20的前级输出是相当有实力的,因此在前级输出方面,h20只设计了一组xlr平衡输出就显得有点遗憾。如果能把一组xlr平衡输入口改为rca输出,实现rca和xlr输入、输出各两组,可能更符合主流的使用场景。同时,h20没有设计显示屏和遥控器也使得调音量变得不太方便,除非你只是在桌面有源音箱上使用它,而像我这样听音距离达到2.5米以上的,每次切换专辑后,由于录音电平的差异,都要再次起身去调整前级音量很是蛋疼。。。。。。在和歌诗德设计师的沟通中,我了解到h20的设计初衷只是一台耳放,而前级部分作为附带,没想到在后期发现前级的输出效果不错,但是此时再增加显示屏和遥控会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只好放弃了。 功能部分打分:94分。 二、音质部分: 1、耳放: h20设计了两个6.35耳机口,分别针对高阻和低阻耳机,我手上没有600欧的T1等耳机,而中、低阻抗的9500、600、800插两个单端耳机口貌似差异并不算特别明显,都能获得不错的听感。我个人会更喜欢四芯平衡口下的hd600、hd800,声音整体通透干净,背景极黑;中频厚实、高频凝聚、低频凝聚,控制力出色;声场我就不说了,毕竟听惯了音箱,耳机的声场很难说满意;最让我意外的是h20的调音风格相比a20h、x20pro有了长足的进步,明显具有自己的特点,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辉煌”。尤其是配合hd600,这个耳机本身就以森海特有的“堂音”著称,和h20搭配使用更是相得益彰,有着浓郁的森记特色,而搭配hd800也能增加800的色彩感。这里提一下h20的音量旋钮,我没有深入了解其原理,但是旋转时有“嗒嗒”的声音,如果没猜错的话应该是继电器式的,调整线性度很好,不会像何庆华的音量调整(也是继电器式)那样突然变化很多,经常会吓人一跳。 2、前级 h20的前级部分表现出乎我的意料,完全是2000左右独立前级的水准(不是相比某个具体器材而言,是说我会愿意为这个前级掏2000元),声音的流畅性、空气感、立体感、力量感、透明度都让人满意。前阵子我玩了几天hexi rainbow,这个耳放前级也是以前级为卖点,都以真力g4为参考,我感觉rainbow声音更醇厚,而h20更开扬一些,透明度更好点。 音质部分打分:90分。 三、缺点: 没有显示屏和音量遥控是硬伤,前级输出没有rca口很遗憾,但愿在后续产品上能完善。 四、定位、目标人群: 动圈耳机和桌面有源音箱双修的中低烧朋友。 综合打分:92分。 【神仙说】歌诗德最近几年持续发力,产品线不断完善,模拟部分的设计进步明显,在h20身上得以充分体现。就其价位而言,h20推hd600、hd800已经很难找出明显的短板,前级推动有源音箱的音质也让人满意。 神仙睡着了 杭 州 二〇一七年七月十五日
【神仙说】疑似换代——matrix mini-i pro2s 大家好,我是神仙!前阵子例行退烧出光了所有器材,买了一对真力G4有源音箱,因为一时选不好音源,就找朋友要了个matrix mini-i pro2s过渡一下。。。。。。这wtf的型号,我和matrix,也就是西安矩阵公司吐槽了好几回,他家所有器材型号都难记又难念。Mini这个解码、耳放、前级一体机历经数次更新,pro2s是目前最新的型号。我对这个系列印象一直挺好的,体积小巧,功能丰富,音质也中规中矩,作为桌面系统和家庭数字音频中心的音源很合适。 从本期听感开始,我将会对所评器材进行主观打分,满分100,90分(含)以上为优秀,80(含)到89分为良好,80分以下的器材我一般不会写听感,容易得罪人。。。。。。打分的基础建立在器材的性(声)价比之上,也许我会给1000块的超值产品打95分,而给认为坑爹的高价产品打70分,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音响器材一向有“一分钱一分货、一毛钱二分货、一块钱三分货”的说法,也就是说器材档次到了一定程度,越往高端走提升越难,而性价比也会下降。而我个人因为穷的缘故,比较喜欢中低价位、性价比高的器材2333。。。。。。 试听器材: 1、音源:mac mini 2014低配款电脑、mini-i pro2s解码、超级雅典娜数字界面。 2、耳机音箱:森海hd600和hd800耳机、飞利浦9500耳机、真力g4音箱、meditaudio clair se音箱。 3、放大器:aune s7耳放、歌诗德h20耳放前级、nuprime ida-8功放。 4、线材:volex电源线、佳耐美4s12f喇叭线、vandamme supergreen aes线、斑马四号同轴线、斑马三号usb线、全套mogami2549信号线。 指导价:3880元一、外观和功能部分: Pro2s和前作pro2其实在外观上是一模一样的,只是在开机时的屏显上才能分辨出是哪个产品。它继承了杨菁家族一贯的特点,全铝外壳、制作工艺精湛、外观小巧精致、功能非常丰富。解码器背后的输入端除了常规的同轴、光纤、usb、aes外,还支持APTX蓝牙输入,这个非常方便。除了蓝牙之外的所有输入口都支持dsd,其中同轴、光纤、aes支持dop形式的dsd64,而usb输入则支持native形式的dsd256;输出端有xlr、rca(可以设置固定或者可变电平)和一个6.35耳机口。所有的功能设置、开机待机、音量控制都可以通过前面板上的多功能旋钮来实现,非常方便直观。Pro2s和pro2最大的区别是在解码芯片上,前作用的是ess的9016s,而pro2s用上了ess最新的pro系列——9026pro。从最近几个用了pro系列芯片的解码来看,9026、9028比9038似乎在设计难度上会低一点,我前期提到过matrix率先在最新旗舰x-sabre pro用了9038pro,并且非常成功,可见matrix在数字音频领域设计功底之深厚。 功能部分打分:95分。 二、音质部分: 以前我说过,pro2和前代mini-i pro在声音特点上是类似的,比较直白、清爽,但是基本脱离了数码味的范畴,哪怕是作为matrix家族最低端的系列,随意从电脑接个u***也不会从它那里听到干、刺、薄等恶声,轻易地就能听出这是hifi器材,而不是一些挂着hifi名头,实则却是低端多媒体的玩具。来到pro2s,你会发现这台解码发出的声音真的不怎么“mini”。先说一个遗憾,pro2s的usb输入部分素质我觉得还不如pro2,原因不明。因此以下的听感基于超级雅典娜数字界面通过aes连接到解码器。 matrix的解码器三频分布都是典型的金字塔状,pro2s也不例外,其中中频部分相对最厚实、圆润,低频比较稳重,而高频并不是飘逸、轻盈的类型,但也绝不呆板;matrix的解码器从来不会在密度方面输给同价位对手,然而在超级雅典娜的加持下,pro2s的密度还是让我大吃一惊,这绝不是以前pro2的密度可以相比较的,提升幅度之大简直可以用“换代、跨级”来形容,相邻价位同类产品中我只在歌诗德x20pro上听到过类似的密度,考虑到两台解码都采用了es902x pro系列芯片,我不得不怀疑是否因为芯片的缘故;和极高的密度相比,pro2s的声场则沿袭了matrix一贯的特点,呈现出一个不算很大的圆型,在这点上x20pro会占优势;pro2s的声线比较顺滑,全频段都没有毛糙、劈叉的现象,结像精准,表现在人声上口型较小,而乐器的形体感也很完整;pro2s的数字音量是另一个惊喜,用来给真力音箱做前级非常称职,透明度很好,底噪极小,动态损失也在合理的程度内,不比某些3000多的耳放附送的模拟前级差;得益于9026pro芯片,pro2s内置了七种pcm数字滤波器,可以微调音色,我个人比较喜欢第四种,感觉最舒缓耐听。音质部分打分:91分。 三、缺点: 耳机口仍然是摆设,不用期待过多;usb口莫名有失水准,而matrix以前的解码器usb输入一直是比较出色的,但愿只是我手上这台的个案,亦或者从超级雅典娜加持切换回来落差太大了? 四、目标人群、建议搭配: 希望用一台体积小巧、功能完善的一体机来同时承担av、hifi音频中枢任务的中低烧朋友。我这里搭配aune s7耳放搭建耳机系统,以及搭配歌诗德h20搭建耳机、有源音箱双修系统都比较理想,至于数字源的问题,超级雅典娜、hydra-z、int204之类的别想了,又贵又不好买,推荐matrix自家的spdif2数字界面。 综合打分:93分。 【神仙说】matrix西安矩阵(俗称西安杨菁)的产品一直走的都是相对有性价比的路线,在功能性、音质和价格上取得了不错的平衡,在同类产品中极具竞争力。这次mini系列的提升我觉得完全不是在尾缀上加一个“s”那么简单,改个名字叫mini-i pro3也许更为合适。 神仙睡着了 杭 州 二〇一七年七月十三日
【神仙说】杨菁X-SPDIF2数字界面听感 大家好,我是神仙!去年底连续写了两个器材横评以及几个单评,前后持续了大约半年的时间,真是到了听什么都吐的程度。。。。。。休息了三个月,把手上的器材也重新调整了一下,现在的系统是这样的哈哈,声韵牵牛星数播加真力G4,客厅里真是简洁得很呐,老婆大人再也不会JJYY了。有人可能会说音箱直接放电视柜上声音不好吧?是这样的,真力本身就有个桌面模式,标配的ISOPOD橡胶底座也有避震功能,我还在音箱下加了ABA避震板,总体来说共振不算明显。 说回主题,谈起“西安矩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大家可能一头雾水,但是说“西安杨菁”也许很多人就知道了,他家的数字音频产品线包括了数字界面、解码器、耳放、功放等,甚至还有音频专用的USB3.0扩展卡。今天要介绍的是杨菁最新的数字界面产品X-SPDIF2(以下简称X2,不明白他家为什么给产品取的名字都那么拗口。。。)试听器材:1、解码器:杨菁X-SABRE PRO、声韵AURALIC牵牛星ALTAIR。2、音源转盘:联想E430笔记本、杨菁X-SPDIF2界面、船SU-1界面。3、耳机音箱:HD600、飞利浦9500、真力G4、PMC TB2I。4、放大器:AUNE S7耳放、山灵A3.2功放。5、线材周边:VOLEX电源线、佳耐美4S12F喇叭线、VANDAMME AES线、LINDY USB线、MOGAMI2549信号线、斑马四号同轴线、不知名HDMI线、瑞声脚架。 杨菁的第一代数字界面X-SPDIF用户不多,我也没用过,就不作评价了。这个二代产品上市后的定价2580元,几乎是一代的两倍,市场上同价位竞品也不多,只有船SU-1、鼠界面、何庆华DI-U8等少数几个。 照片是工程版的,正式版忘记拍了。。。。。。不过也差不多 先说说设计和功能,X2机壳延续了杨菁一贯的作风,机体为整块的挖铝,面积比CD壳大一点,厚度大约为四个CD壳,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像块砖头。界面的正面只有一个LED状态灯,背面有USB3.0输入口和6-12V直流电输入口各一(可以不用外接电源,我加持过几百块的9V线性电源感觉提升有限),输出口包括AES\EBU、同轴、光纤、HDMI(IIS)。输出方面,光纤/同轴/AES 接口可输出最高 24Bit/192kHz 的 PCM 信号 以及DSD64 (DOP)信号。IIS 接口可输出最高 32Bit/768kHz 的 PCM 信号和DSD512(NATIVE) 信号。此外,机壳的底部还有一组三位开关, 可用于设置 IIS 接口的功能(两组针脚定义,杨菁本身是PS定义)、DOP编码转换和MCLK模式,玩法众多,但是会让纠结症患者痛不欲生,哈哈。X2采用的是XMOS方案,用了两块飞秒时钟,据我群里两亿总说和工程版用的时钟还不一样,不过属于同一档次,并没有缩水。 说说音质吧。X2还是杨菁祖传的风格,三频分布均衡,整体以沉稳内敛为主,但是两头延伸和全频段细节、透明度都明显超越了千元价位的几个界面。是的,哪怕千元界面加了线电也不会是X2的对手。除了少数几个自信心莫名爆棚的师傅,HIFI产品“一分钱一分货”的说法很少有落空的时候。和其他杨菁产品一致的是,X2的声场不算大,但是密度很不错,加上出色的透明度和凝聚力,使得声音的安定度很高。我无法将安定度量化,但是接近我玩过的几个低价位CD机是没有问题的,数字音频最为人诟病的“燥”味在X2身上得到了很好的抑制。 最后顺便提一下同价位区间的船界面SU-1 SU-1这个界面蛮有意思的,价格不高,功能丰富,自带线电,常规的输出口都有,还能外接时钟和调整IIS针脚定义,声音风格相比杨菁X2更活泼外向一点,我个人认为搭配好的话听流行人声很不错,而杨菁X2在全面性上更出色,听室内乐尤为合适。如果想找一个2K价位的界面,我觉得这两个都会是不错的选择。 【神仙说】我长期使用过杨菁家很多产品,给我的感觉就是在同价位很具竞争力,音质、功能、设计、做工、用料都比较实在,不玩虚的,但是也有人诟病他家产品不够有特点,声音比较“直白”。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很多烧友偏爱韵味的器材,但是要搭配出这种特殊的韵味不太容易,需要一定的知识和经验,更多烧友只是需要一套素质过关、质量可靠、适用性好的系统,那么类似杨菁这样的“无调音的调音”就会比较省心,搭配上不容易出问题,我个人不太认同某些厂家“强行调音”的做法,一是自身音乐素养、技术力量不够的话很难调出素质、韵味兼具的声音,二是调音有特点的器材是个不确定因素,增加了系统搭配平衡的难度。 神仙睡着了 杭 州 二〇一七年六月十七日
【神仙说】简评OPPO SONICA DAC数播一体机 大家好,我是神仙!前阵子自己太作,把所有群内的试听机都发了出去,然后发现手上居然没有解码用了,强制“退烧”了将近20天,期间唯一可以称得上“DAC”的是大法的智能电视机,哈哈。说回主题,OPPO SONICA DAC,也叫SDAC3(以下简称SONICA),这台数播属于SONICA系列中的音源类产品,此外还有SONICA音箱,以后这个系列将会衍生出更多的产品。SONICA采用了ESS的新旗舰芯片9038PRO,还宣称内置了几种国内主流的流媒体平台,因此一亮相就获得了许多烧友的关注,我很早就找代理订了一台,没想到上市后因为港台卖断货,代理商都在抢货源,导致大陆市场延迟上市很久。 到今天为止断续听了接近四天,我知道离煲“好”还早得很,但是所谓开声听七分,既然群里很多朋友强烈要求我说说,那我就简单谈几句。先来看看本体,SONICA的外观设计低调,黑色的拉丝铝,长度大于宽度,看上去有点扁,这个比例的机器还真是很少见。前面板有一个电源键,一块黑底白字液晶显示屏,一个多功能旋钮,一个音量旋钮,一个A型USB输入口,没了。按键手感都还不错,但是多功能键有个小问题,选项停留时间只有五秒左右,有时候还没看清楚就跳回主菜单,个人觉得设置成10秒左右比较合适。后面板中规中矩,模拟输出XLR和RCA各一组,听说RCA也是从XLR那里接出来的,声音的纯净度会好一点,实际听下来我反而更喜欢RCA一点。数字输入部分有光纤、同轴和USB的B型口,以及网线口、另一个A型USB输入口。要注意这第二个USB口可以兼做USB信号输出,我只有一台解码所以没有尝试输出效果。此外SONICA还配备了RCA的AUX输入,这个功能挺奇怪的,拿来当独立前级使用?并没有觉得SONICA的前级功能有多出色,只能说实现了一个功能。 先谈谈音质部分,然后介绍SONICA的重头戏数播部分。大家对SONICA的9038PRO芯片普遍抱有很高的期望,我也可以理解,毕竟市场上9038芯片的解码还很少,而采用这块顶级芯片的数播就更是可以说绝无仅有。我发现一个现象,很多烧友都想着能花很少的钱实现“差不多”的音质表现甚至“越级PK”,而从我玩过上百台解码器的经验来看,坑货不少,超值的罕见,能跨一级持平就已经可以算是牛物了。显然,单独把SONICA的解码部分拿出来并没有太多的惊喜,甚至一开声时我是失望的,声音太普通了,而且有点闷糊。经验告诉我音源部分需要一定的煲机时间,于是我就不关机狠煲了大概70小时,声音一点点的好起来,到目前已经达到了我对SONICA解码部分的期望值。很多朋友想知道和市场上一些热门解码器的对比结果,很抱歉我不想和比它差的解码比较,这样会伤害到相关产品用家的心态,我只说它不如一些产品的地方,比如没有声韵牵牛星的解码部分“好听”,密度比杨菁X-SABRE PRO小,声场没歌诗德X20PRO大,这样的说法是不是会比较容易接受?此文的“枪”味也显得不是那么浓。。。。。。说实话写听感三年多了,渐感束缚,朋友越来越多,不少也是商家,谁都不好得罪,就很难展开写得清楚,以后非特别动心的产品不再写听感了。 说回SONICA,只要正常开声,9038这块芯片的指标部分基本无需担心,声场、密度、定位、结像都能满足中度烧友的要求,三频中高低均衡度不错,我倒是觉得中频可以再突出一点,这样会有些个性,目前的调音感觉太过中正,听流行、爵士乐味道、氛围感不够浓厚。据说后续固件中会加入多种滤波模式,那么调音的任务就交给它了。也许是煲的时间还不够,我感觉高频还不够顺滑,但是已经比开声时好太多了,新机时简直是刺激得没法听。大家拿到一台新解码时千万不要急于给它下定论,煲机“玄学”会帮助你不错过每一个好产品。 然后重点来了,SONICA的数播部分才是它的精华所在。大家来看几张手机APP截图。我个人对这个APP有好感,功能简单明了,我想要的都有,而且层级扁平化,不用一层层去翻找。尤其是内嵌的几种流媒体简直太方便了,虾米音乐都不用注册,直接点进去就能使用,速度也很快;而QQ音乐则需要下载一个客户端,在播放设备里选择SONICA即可;喜马拉雅FM大家都懂的,写到这里时我在用它听郭德纲,声音挺有磁性的。。。。。。听说后续还将嵌入网易云音乐,简直无敌方便。这张图里大家可以看到,SONICA的功能并没有完全开发完成,后续还会有滤波模式等功能加入,因此目前音效优化这块是灰色的。这个必定会有争议,支持一方会说OPPO一天天在变好,反对一方会说OPPO把半成品投放市场不厚道,总之见仁见智,音频圈子里的口水战哪天停了才是怪事。我个人已经向厂家提交了一个BUG,就是专辑播放模式会出现中断现象,肯定不是硬件的问题,是固件没完善的锅。 【神仙说】这篇听感比较短,因为我也只使用了几天而已,长篇大论有点不合适,大家只需要知道我已经下单买了,6599的官价还送线世界的USB线和月神信号线,获得表现出色的功能性以及中规中矩的声音表现,还要什么自行车。发烧三年多,经历了太多的纠结和折腾,现在我的兴趣爱好渐渐在向其他方向转移,比如路由器、NAS、蓝光机等,男人嘛,大多是喜欢把玩各类数码电子产品的。现在,我对音频类产品的要求是方便第一、便宜第二、美观第三,音质只能排到第四位,哈哈,所以选择了一个不那么“HIFI”的东西退烧。有朋友听说我买了SONICA,马上说“OPPO就是是个AV厂家”,言下之意你好LOW啊,一点都不“HIFI”,我听到了满满的智商优越感。 怎么说呢,AV和HIFI的界线在哪里?再者HIFI就天生高贵吗?用HIFI器材听歌,会变成另一首歌吗?用黑胶听古典得到的愉悦,会比大妈用蓝牙小音箱听凤凰传奇更享受吗?这些问题在本文中不展开讨论,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再决定要不要倾财力去发烧,当然土豪可以无视,买对大证据当家具也是挺拉风的。其实大多数人对音质并不是那么敏感,可能SONICA的效果对九成九的人来说已经足够,方便好用对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才是王道。我是个标准的沙发党,已经规划好了客厅的使用场景:媒体服务器用NAS,音乐播放用SONICA,视频播放用网络机顶盒(音频输出到SONICA),所有的操作都可以遥控实现,我是不是很懒?哈哈。 神仙睡着了 杭 州 二〇一七年三月六日
【神仙说】科技进步的力量——杨菁X-SABRE PRO 大家好,我是神仙!朋友们都知道ESS公司新出了9028PRO和9038PRO系列芯片,参数在9018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尤其是9038几乎可以用可怕来形容。在指标逆天的同时,据说新芯片还填上了9018的坑,可以实现绕过ASRC,这使得高端转盘、数字界面在系统中大有可为,也提升了解码器的可玩性,应该说是个大好的消息。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点歌诗德9028PRO芯片作品X20PRO的听感,应该说这个解码器的硬素质有“颠覆性”的进步,超越了所有该价位的同类产品。几乎是拿到X20PRO的同时,西安矩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也将他们的最新9038PRO产品X-SABRE PRO正式版寄给我试听(之前我听过功能不全的工程版),连续使用半个多月后,下面我来说说这个解码的试听感受。 试听器材: 1、解码器:杨菁X-SABRE PRO(以下简称杨菁XP)。 2、音源转盘:IBM W520笔记本、超级雅典娜数字界面。 3、耳机音箱:HD600、飞利浦9500、PMC TB2I。 4、放大器:ARTEMIS耳放、山灵A3.2合并功放、KRELL KAV300I合并功放。 5、线材周边:铜彩时代、贝塔电源线,佳耐美4S12F喇叭线、VANDAMME SUPERGREEN AES线,斑马四号同轴线,线世界白金星七代USB线,MOGAMI2549 XLR线,不知名HDMI线,瑞声脚架、艺特机架。 解码器参考价:11800元 首先让人无法忽视的是杨菁XP的颜值。在这个音频产品日益数码化、大众化、年轻化的年代,要想吸引更多的用户,就必须考虑到大众的使用体验和审美需求,我觉得外形设计、使用便利和声音水准处于同等重要的程度。而杨菁XP就是那种让人看上一眼就无法忘怀的产品。前面板全触摸键,待机时就非常漂亮,开机后灯光亮起更是赏心悦目。机壳整体挖铝,别看个头不大却份量十足,单手拿着小心砸到脚。后面板有RCA和XLR两组模拟输出,AES、光纤、USB、同轴、HDMI(IIS)输入,功能完备。遥控器面板也是铝的,简洁大方,一目了然,手感极佳。最近试听解码一直用的超级雅典娜界面,这回也借杨菁XP的东风露个面,感谢两亿总的大力支持,我争取厚着脸皮蹭听一年。顺便说一下,不明白为何那么多厂家喜欢把界面和线电分开设计,搞得用户很纠结,像超雅、何庆华那样一体式设计多好,省心省事,供电质量也有保障。 简单说说功能吧,因为是纯解码所以其实也没什么特别功能,值得一说的是以下几点:一是全接口支持DSD,也就是说通过AES、同轴、光纤接口都能输入DSD信号,这个需要前端界面支持DOP输出;二是可以通过HDMI接口实现差分方式IIS传输,使得数字音频流能以最原始、直接的方式到达解码芯片;三是9038芯片的时钟可以自由选择同步和异步模式,绕过ASRC,这个填上了9018的大坑,非常给力。此外杨菁XP还支持超高码率、七种滤波模式、数字增益、飞秒时钟什么的,让人看着眼晕,我一向都是设置成默认省得纠结。 说回最重要的声音特点吧。虽然杨菁XP用了CRYSTEK的飞秒时钟,但是对比下来超级雅典娜还是更好,下面的听感基于超雅通过AES到解码,解码开启同步模式,绕过ASRC。记得我写过上一代X-SABRE解码器,当时我就说了,杨菁的解码器真是充分体现了“一分价钱一分货”这个理念,他家所有的解码产品至少在硬素质上来说都是完全对得起价钱的,每高一档都会在密度、声场、结像等听感指标上给你相应的回报。我要说的是,这次的价钱提升得比较多,而回报同样大到难以置信。老款X-SABRE采用的是9018的芯片,在那个年代、那个价位中硬素质无疑是排位靠前的,尤其是密度之高几乎无出其右。现在,PRO将密度和声场同时提升到了更为可观的程度,而结像、动态、瞬态等也比印象中的前作进了一大步。 我曾经请教过一个经验丰富的解码器设计师,他说解码器的指标中密度是很难做好的,需要优秀的电路设计和算法配合,并且要和声场结合起来谈才有意义。有些解码器的密度貌似很高,却是通过压缩声场来换取的,这种声音特点对人声爱好者来说问题不大,对主要听交响乐的朋友来说有些得不偿失。而有些解码器则刚好相反,声场听着很大却空空荡荡没有血肉感,大家翻翻我以前的贴子就知道我在说哪家,为了避免被封号这里就不点名了。我猜测是托9038PRO的福,杨菁XP在密度和声场之间已经不需要做取舍或者妥协,两者的表现都是该价位顶级的,我都不想在后面加“之一”,万元左右的解码器想要超越XP。。。。。。至少我没有听过这样的产品。最近我把系统从9方的小书房搬到了25方左右的客厅,以前不受重视的密度和声场一下子吃紧了起来,近期听过的十几个解码器中只有X20PRO和声韵牵牛星还算不错,其他的都有点发虚。而XP则可以说是毫不含糊,直接撑开了庞大的声场,然后用一波又一波实质般的音浪将其填满。在前端超级雅典娜的加持下,哪怕会被质疑我也想说,那种真实的质感正在“接近”中高级CD的表现,这么说够含蓄了吧? 在写X20PRO听感的时候我埋了个伏笔,有一次我把X20PRO和杨菁XP同时搬去一个朋友家里对比,系统是二嫂的转盘、小红复刻柏林之声前后级、乐圣K3合并功放和世霸剧院之声落地音箱,我们把两台解码器串在转盘和功放之间,其他条件不变。对比的结果是杨菁XP在密度和结像两项上明显胜出,尤其是结像非常精致,闭上双眼,播放人声时就像是一个人站在面前3米处静静吟唱,而播放乐器更是拿手,听《魔鬼的颤音》时就是一把活蹦乱跳的小提琴在那儿跃动,形体感十足,播放交响乐时层次感出色,尤其是低频条理分明,不会发浑。话说回来,两台解码的价格相差一倍有余。 前面说了杨菁XP带HDMI输入,可以实现差分方式的IIS传输,配合合适的界面可以做到极小的音质损失,但是一定要和界面的IIS定义相同。杨菁采用的是PS AUDIO家的IIS音频传输定义,除了杨菁自家的全新界面X-SPDIF2之外,我不清楚市场上还有哪个带HDMI输出的界面是同样定义的。说起这个即将上市的全新界面,我正在把玩工程机,用料和做工都非常有诚意,定价合理,素质出色,相信将会是中价位界面的有力竞争者。 可以说杨菁XP的上述表现已经初具高级解码器的特征,你所要付出的“仅仅”是万元左右的代价,加引号是因为我觉得发烧友挺奢侈的,只是听歌系统中的一环就要付出上万甚至几万、十几万的代价。但是就事论事,万元左右解码器要谈素质,杨菁XP不是针对谁,在座的。。。。。。哈哈,再吹下去会被打。大家也许注意到了我一直在谈杨菁XP的素质而不是调音,因为杨菁全家的解码都是没有明显调音特征的,但是XP的声音中正却不直白,润泽而不干涩,三频分布非常均衡,不偏不倚,不过不失,这就是他家一直以来坚守的设计理念,把调味的任务交给系统的其他部分去完成。 因为是单独试听,我有充足的时间去煲机和了解这个解码器,所以这篇听感写得非常顺利,从打下第一个字到基本完成用时不到三小时。我非常喜欢这个解码,按照惯例是应该掏钱买下的,然而我穷,厂家也没有给出一个足够动心的价格,只好作罢,但这不妨碍我给X-SABRE PRO一个极高的评价并极力推荐。联想到歌诗德X20PRO用了9028PRO后也得到了让人惊讶的提升,我猜测最新芯片9038PRO对杨菁XP的出色表现有着不可抹杀的作用。此外,据可靠消息9038PRO的周边电路设计难度很高,影响了这块优秀芯片的推广速度。由此我推测矩阵的设计开发能力也是不可小觑的,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推出了完成度这么高的作品,期待他家能不断为烧友带来更多的好产品。 【神仙说】一直以来我都持有一个观点:要相信科技进步的力量。在人类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脚步面前,没有什么是我们不敢想像的,HIFI产业又怎可例外?因为种种原因,目前数字音频系统还没能做到用相对低廉的价格达到高级CD、黑胶、开盘带的音质水准,但是我坚信随着微电子、材料学、电声学的飞速发展,不远的将来一定能轻松地用低价、微型的数字音频方案实现真实、模拟、有说服力的高水平音质,而数播、带有空间自适应功能的有源音箱等设备的易用性优势将吸引数量庞大的数码产品爱好者加入到HIFI的队伍中来。 神仙睡着了 杭 州 二〇一七年二月四日
你需要哪一个?歌诗德X20PRO和山灵H2.2 这篇听感的诞生过程有些曲折,尤其是对X20PRO,我不得不反复和其他解码对比,以确认是不是自己的听觉出现了偏差。然而确实没有先入为主的外在影响,于是我确定这种感觉是真实的。之后我又听到了正式版的山灵H2.2和杨菁X-SABRE PRO,两者相对工程版提升之大又一次让我有种恍惚的感觉。于是我决定尽快将这篇听感问世,并以此文结束农历新年前的所有折腾,否则迟早会神经衰弱。 可以说,这篇听感是近期内个人最不满意也是最无法保证质量的。我自认听感属于比较大众化,强烈推荐的一些器材事后都广泛得到好评,而不甚满意的也大多用销量证明确实存在问题。但是这回,我头一次对自己的听觉产生了不信任感,我也预感到广大烧友会有不同的意见,请各位看官尽可能平和地讨论。 这次的主角是两台国产中级别解码器,一是歌诗德X20PRO,二是山灵H2.2,从型号上来看似乎是X20和H1.2的升级,其实完全是两码事,两个都是全新的设计。我的前作《七台国产解码横评》时其中两个产品就是歌诗德的A20H和山灵的H1.2,不知道怎么回事,老是有人把两者拿来做对比,甚至于在某些场合还导致了双方拥趸的对立情绪。我个人觉得这真是很无趣,世上最难的两件事就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把自己的想法装进别人的脑袋”,作为用户喜欢哪个自己用就行了,与其浪费时间精力去说服他人的异议,还不如多听几首优美的歌曲或者去多赚点钱来得实惠。 这篇听感中的两个产品不是横评对象,因为两者的定位差异很大,有不同的用户群体,把它们放在一起只是因为快过年了事情多,而我又比较懒,不想单独开两个贴子了。大家理解就好,千万别再拿两个国产优秀品牌开战了。 试听器材: 解码器:歌诗德X20PRO、山灵H2.2。 音源转盘:IBM W520工作站笔记本、超级雅典娜界面。 耳机音箱:HD800、HD600、飞利浦SHP9500、歌德GS1000、PMC TB2I。 耳放功放:AUNE S7、NIUNIU AUDIO歌德耳放、高登GOLDENWAVE GA5、乐圣K3、山灵A3.2。 线材周边:铜彩时代、贝塔电源线,VANDAMME SUPERGREEN AES线,斑马四号同轴线,线世界紫光、白金星7代USB线(贵得让我破产。。。),MOGAMI2549 XLR、RCA信号线,艺特机架。一、歌诗德X20PRO(以下简称PRO) 指导价:4280-4580(带USB输入的贵300元) 外形、功能:PRO是一台接近全尺寸的解码器,前面板有电源开关和功能键两个旋钮,其中功能旋钮可以调整菜单项、调节前级音量,后面板有XLR和RCA两组输出和USB、AES、BNC同轴、RCA同轴、光纤、HDMI(IIS)等六组输入,可谓非常齐全。整体外观大气协调,我个人会非常愿意机架上摆一台这样的解码。PRO的解码部分采用了两块ESS9028PRO芯片,是国内第一批采用该最新芯片的厂家。 声音、特点:在收到PRO之前,我个人认为山灵H1.2的解码部分是低价位的标杆,无论是素质还是听感都称得上出类拔萃,当然前提是把它当成一台纯粹的解码器来看待,前端搭配一个过得去的音源是必须的,比如稳定可靠的CD转盘或者QA730U加老虎鱼线电之类的,否则体会不到其解码的真正实力。在当时的听感贴里我充分表明了这种好感,甚至于第二天就买了一台全新的供自己使用并持有长达两个月之久,仅次于明大1704的三个月纪录,这代表了我对H1.2的喜爱程度非同一般。此后不久,歌诗德就推出X20PRO,老黄数次引诱我试听这个解码,我一直说晚点吧,要横评几台耳放,抽不出时间来,没想到老黄直接发了一台给我。。。。。。 群里有个朋友当初不信PRO的实力,因为他听过A20H,不认为同档次的解码能在短时间内发生质变,然而当他听到PRO后跟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感觉ESS推出9028是来搞事的。据说很多朋友听U12-X20-A20H-X20PRO的语气是这样的:嗯-哦-擦-卧槽,而我直接过渡到卧槽这个阶段。 下面简单谈谈PRO的听感。有个前提,我的数字界面是超级雅典娜,切不要认为随便哪个转盘能达到我所说的素质。PRO刚开声时我正在试听几个耳放,耳机听得非常疲劳,所以就把PRO接到功放上推无源音箱,放的是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然后就“卧槽”了。。。。。。说真的,在我的印象里,这个价位能做出如此宽广的声场、厚实的密度、磅礴的动态也是没谁了,甚至上探到万元都很难找到同素质的对手(杨菁X-SABRE PRO做到了素质上的超越,价格相对翻倍有余,今后我会单独开贴谈)。 上述描述是建立在超级雅典娜加持的基础上,同时开启了解码器AUTO时钟模式,也就是自适应时钟功能。据说这个功能是9028、9038芯片对应9018的一个重大改进,之前大家都对这个功能很关注,事实证明效果显著(我手上这台超级雅典娜据说晶振还是劣化了的,会对时钟的性能有一定影响)。之后我也尝试过异步模式,其实也是不错的,但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由此我相信对PRO来说前端音源会是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有人会说,给4000多的解码器加持INT204、HYDRA-Z、超级雅典娜这样昂贵的界面有必要吗?我想说转盘的重要性一点不比解码器低,给高素质的解码搭配合适的转盘才能让它发挥出真正的实力。听说歌诗德将会设计一个高素质界面,带IIS输出,能用HDMI和PRO结合起来使用,西装套的搭配可能更好。 听了一段时间后我对pro的好感度很高,一度想掏钱把样机买下来。 接下来要说让我纠结的部分。按照经验,全新器材开声后会有靓声—衰声—稳定这么个过程,一般解码器在通电50小时内会进入稳定工作状态。Pro这个解码的靓声期大约是2小时,接着进入到衰声期,期间高频毛刺感明显,大约三天之后才逐渐稳定。这时刚好家里来了三个烧友,其中一个带来了刚买的杨菁X-SABRE PRO,最新的9038解码器,这个是正式版,和我之前拿到的工程版区别之处在于同样可以设置时钟模式。我把解码器的时钟模式都调到自适应,播放了斯托科夫斯基《狂想曲集》的第一首作为对比,在场所有人都认定杨菁的声线更顺滑、饱满,解析力强,三频密度也要大一点。这下头大了,到底是多花一倍有余的钱买杨菁呢,还是就X20PRO呢?应该说X20PRO已经比之前我听过的所有5000以下解码器素质都要高得多,而且乐感也不错,但是又对杨菁PRO念念不忘(外形设计和触摸式操作也是个亮点),虽然年终手头会宽裕点,两者之间翻倍的价格差还是让我无法轻易做决定。二、山灵H2.2 这个解码最初我是拿到过工程版的,说实话不尽如人意。外形争议比较大,个人感觉调音比较平淡乏味,缺乏旋律起伏和明暗对比。之后我和另一个听过H2.2的朋友与山灵的老陈(听声音更像是小陈?)进行了长时间的沟通,就我们的真实听感和想法与他作了沟通,并希望定价不要太高,老陈表示一定会认真考虑。一个月后,正式版H2.2上市了。 指导价:6600元(相比初始定价低了2200元) 外形、功能:如本文开头所述,H2.2并不是H1.2的升级版本,而是完全不同的另一个系列,两者除了家族脸谱元素外,在功能设计上大不一样。H2.2是一台非常新奇的非典型性音响设备,它外形敦实,几乎是把H1.2拦腰折断并加厚一半。这么设计也许一是因为有用户反映H1.2过于颀长不方便摆放在书桌或者床头,二是因为H2.2用电池供电,机身内置10个18650电池,空间必须加高。你没看错,H2.2是用且只能用电池供电的(无法边充边用是个遗憾),同时它设计有单端、四芯平衡两个耳机口(变身一体机),XLR、RCA模拟输出(变身纯解码),同轴数字输出(变身数字界面),USB、同轴、光纤、蓝牙数字输入,RCA线路输入(变身独立的前级和耳放),再加上纯电池供电,我突然发现H2.2是一台巨型随身,如果你能接受它4.8KG的重量的话。也许某天山灵可以为它设计一个专用双肩包,亲们背着H2.2,插着HD800到处跑的日子不再是梦想。。。。。。画面如下,太美不看。山灵有一点我一直觉得挺无语,什么器材都用那个硕大无比的通用型遥控器,几十个按钮却只有几个是有用的。这回山灵终于开窍了,给H2.2配了专用的小型遥控器,见下图。声音、特点:工程版留给我的印象实在是欠佳,正式版开声后我就知道山灵绝对是把意见和建议听进去了,改进后的声音完全对得起它的售价。你知道吗,听得进意见和建议的企业在hifi界真的不多,设计师往往都是很有“主见”的。能虚心倾听烧友的观点并结合实际对产品进行优化,也许是山灵能做到现在这个规模的原因之一。 得益于电池供电,H2.2的声底很干净,噪音极小,声场、动态、结像、定位、解析等基本素质在同档产品里绝不失礼。虽然不能唯芯片论,但事实上除了福建杰大的DA800外,我本人并没有听到过相对满意的AK系列解码器,我感觉这个芯片系列容易做出所谓“专业声底”。山灵H2.2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在确保素质的前提下,融入了类似H1.2身上的“甜”元素,三频衔接和平衡度也做得比较到位,整体听感宽松、弹性、自然,如果密度和声场再大一点、能再“润”一点更为理想。 然后说说这个机器的其他部分。耳放部分由于采用了分立元件设计,和H1.2不能同日而语,有两种高低增益和快慢滤波模式,HD600和800都能获得良好的驱动,我比较喜欢它推动HD800的效果,稍暖的声底,平衡而健康,没有什么明显的不足。而配合GSK、shp9500效果相对弱一些,毕竟不可能指望一台一体机高低阻通吃,哪怕是专门的台式耳放都很难做到。再就是各路数字、模拟输入输出功能非常的方便,尤其是蓝牙数字输入和RCA模拟输入,前者直接用手机推送到H2.2,后者可以搭配其他的播放设备,都能获得便利的使用体验和不错的音质,加之使用电池的可移动性,H2.2完全可以作为家庭音响娱乐中心使用。当然,请别把H2.2的各项功能拆开来和AUNE S7比耳放、和X20PRO比解码、和QA730U加线电比界面,假如都能媲美的话就不是这个价格了。我觉得H2.2一机多能且各项实力比较均衡,性价比很高。 【神仙说】玩了几年HIFI器材,我发现一些烧友喜欢较劲,玩高价的看不起玩低价的,玩进口的看不起玩国产的,玩模拟的看不起玩数码的,听古典的看不起听流行的,真不明白听个歌怎么就和优越感扯上关系了?在这个脑放大于天的圈子里笑话并不少。虽然我听过很多设备,自认有些听音经验,却不敢说能达到50%的盲听成功率。比方说,前些天有个烧友在某群里鼓吹某国品牌,说什么新XX声,优雅斯文、绅士风格,国产就是不如啦之类的,然而据我所知此品牌早已被IAG收购多年,该产品从研发到制造的团队全是国人。 我有个朋友,买音箱和功放前不停地家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却甚少开口评论,突然就出手买了一套MBL。此后这位朋友就没有更换器材,也不再去家访对比,而是买了很多名碟,一杯茶、一支烟、一张碟、一个人,听得不亦乐乎。我虽然做不到那么潇洒,却非常欣赏这种器材观。 不论是玩器材还是听音乐,都是为了提升修养、陶冶性情、放松身心、提高水平,而不是炫耀和争强斗狠的手段,千万别舍本逐末甚至本末倒置。 神仙睡着了 杭 州 二〇一七年一月六日
【神仙说】整体提升各有千秋 七台国产解码器横评 大家好,我是神仙!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有一天,群里一个朋友说:我手上有一台山灵的解码器你要不要试一下?刚好我在闹解码器荒,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态就要来听了一下,于是第二天,我就买了。。。。。。先表个态,山灵H1.2是近年来我听过的国产解码器中最满意的,具体原因见下文。然后,由于我在群里“大肆宣扬”多喜欢这台解码,可能通过某些渠道流传了出去,又有一天,一个商家找上了我:我们新出了一个解码,先生要不要试一下,看看和山灵那台有什么区别?类似的邀请不停地发生。 我突然发现再这样下去没法收场了,于是赶紧打住,不再接受新的试听邀请,同时和所有找上门来的商家约法三章: 1、解码可以听,也可以评,但是我不会春秋笔法,熟悉我的朋友应该知道,我玩了几年解码,从不在写听感时你好我好大家好,有一说一,不搞一团和气是我的原则。所以,如果对产品有信心,只管送过来,私下要我说好话、隐瞒缺点、事后又听不得意见和建议的免谈; 2、我不会收取送评商家任何赠品、奖品什么的,所有送评机器来回运费由商家承担; 3、所有送评解码在群内无偿巡回试听,就当是给大家的福利,这里顺便宣传一下,本群434481912,主要讨论各类HIFI器材和音乐,欢迎广大烧友前来指导、交流。 玩了几年,我一直对国产解码是比较关注的,毕竟相对进口同类产品在价位上更亲民,然而总觉得存在这样那样的明显不足而让我无法完全认可,尤其是调音的成熟度上略显稚嫩。而这次集中评测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国产解码已经整体上了一个台阶,除了做工、用料相当考究之外,在调音、功能上各有特点或者说卖点,产品差异化竞争做得相当到位。 整个横评前后持续了近两个月,每天仔细聆听7、8个小时,国庆期间甚至是每天10小时以上,还都是比较大的音量,因为同档次解码之间的区别其实是非常微小的,比较设备时肯定要比日常听音的音量来得大,否则环境噪音就会掩盖掉很多细节.而档次跨度比较大的解码器之间差距就相对明显,比如我最近听了LAVRY DA924,相比本文中的几台解码,提升不可以道理计。在这种高强度听音下,到后来我真是头一回觉得听歌是如此的痛苦,以后再也不干这种傻事了。 试听器材: 1、解码器:JC AUDIO UDP-3、杨菁MINI-I PRO2、歌诗德A20H、山灵H1.2、高登GOLDENWAVE GD-X、MING9002 1704MINI、JC AUDIO DA800MKIII。 2、音源转盘:IBM X201I笔记本、声韵ARIES MINI数播、乾龙盛QA730U(老虎鱼线电)界面、歌诗德U12界面。 3、耳机音箱:HD600、飞利浦9500、真力M040、PMC TB2I。 4、放大器:ARTEMIS耳放、乐圣K3合并功放、杨菁AMP纯后级。 5、线材周边:铜彩芬尼电源线、铜彩思铂SE喇叭线、佳耐美4S12F喇叭线、佳耐美AES线、TIGLON D1同轴线、斑马四号同轴线、线世界紫光USB线、MOGAMI2549信号线、瑞声脚架、艺特机架。
【神仙说】整体提升各有千秋 七台国产解码器横评 大家好,我是神仙!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有一天,群里一个朋友说:我手上有一台山灵的解码器你要不要试一下?刚好我在闹解码器荒,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态就要来听了一下,于是第二天,我就买了。。。。。。先表个态,山灵H1.2是近年来我听过的国产解码器中最满意的,具体原因见下文。然后,由于我在群里“大肆宣扬”多喜欢这台解码,可能通过某些渠道流传了出去,又有一天,一个商家找上了我:我们新出了一个解码,先生要不要试一下,看看和山灵那台有什么区别?类似的邀请不停地发生。 我突然发现再这样下去没法收场了,于是赶紧打住,不再接受新的试听邀请,同时和所有找上门来的商家约法三章: 1、解码可以听,也可以评,但是我不会春秋笔法,熟悉我的朋友应该知道,我玩了几年解码,从不在写听感时你好我好大家好,有一说一,不搞一团和气是我的原则。所以,如果对产品有信心,只管送过来,私下要我说好话、隐瞒缺点、事后又听不得意见和建议的免谈; 2、我不会收取送评商家任何赠品、奖品什么的,所有送评机器来回运费由商家承担; 3、所有送评解码在群内无偿巡回试听,就当是给大家的福利,这里顺便宣传一下,本群434481912,主要讨论各类HIFI器材和音乐,欢迎广大烧友前来指导、交流。 玩了几年,我一直对国产解码是比较关注的,毕竟相对进口同类产品在价位上更亲民,然而总觉得存在这样那样的明显不足而让我无法完全认可,尤其是调音的成熟度上略显稚嫩。而这次集中评测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国产解码已经整体上了一个台阶,除了做工、用料相当考究之外,在调音、功能上各有特点或者说卖点,产品差异化竞争做得相当到位。 整个横评前后持续了近两个月,每天仔细聆听7、8个小时,国庆期间甚至是每天10小时以上,还都是比较大的音量,因为同档次解码之间的区别其实是非常微小的,比较设备时肯定要比日常听音的音量来得大,否则环境噪音就会掩盖掉很多细节.而档次跨度比较大的解码器之间差距就相对明显,比如我最近听了LAVRY DA924,相比本文中的几台解码,提升不可以道理计。在这种高强度听音下,到后来我真是头一回觉得听歌是如此的痛苦,以后再也不干这种傻事了。 试听器材: 1、解码器:JC AUDIO UDP-3、杨菁MINI-I PRO2、歌诗德A20H、山灵H1.2、高登GOLDENWAVE GD-X、MING9002 1704MINI、JC AUDIO DA800MKIII。 2、音源转盘:IBM X201I笔记本、声韵ARIES MINI数播、乾龙盛QA730U(老虎鱼线电)界面、歌诗德U12界面。 3、耳机音箱:HD600、飞利浦9500、真力M040、PMC TB2I。 4、放大器:ARTEMIS耳放、乐圣K3合并功放、杨菁AMP纯后级。 5、线材周边:铜彩芬尼电源线、铜彩思铂SE喇叭线、佳耐美4S12F喇叭线、佳耐美AES线、TIGLON D1同轴线、斑马四号同轴线、线世界紫光USB线、MOGAMI2549信号线、瑞声脚架、艺特机架。
ARIES MINI、HUGO、凯音66、FP030、ARTEMIS、1704mini等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如果一段时间我不怎么上Q,也不发听感,一定不是退烧了,而是闷头玩器材去了。前阵子我手上流转了很多东西,包括声韵的ARIES MINI小白羊数播、雅典娜SE数字界面、CHORD HUGO解码耳放一体机、凯音IDAC6和IHA6套装、FP030MKII耳放、ARTEMIS女神耳放以及南宁明大的1704mini解码等等。下面的听感会比较乱,因为这些器材的功能、定位和档次不尽相同,大家挑自己感兴趣的段落看,我保证一定是不掺任何水分的真实使用感受。为了节约篇幅,我会把细枝末节略去不说,尽量简洁地把器材的特点交代清楚。 周边:SOMMER平衡线和RCA线,VOLEX电源线,铜彩BE合金同轴线,PAD同轴线,佳耐美AES线,线世界紫光USB线,大部分HD800(原单端线及小凡平衡线),小部分HD600、RS1E、T1、HE560、HE6,丹拿BM5 MKIII一、Aries mini小白羊 入烧以来,一直对PC接USB接解码器的听感不满意,主要是干、燥,安定感欠缺,相信很多PCHIFI的烧友都有和我一样的苦恼。也试过很多数字界面,都没有达到我的要求。由于手上CD碟很少,不愿意入CD转盘的坑,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在数播里寻找替代品。 本来是想搞QA661的,但是有个朋友说小白羊使用更方便点,数字输出媲美“7000元左右的CD转盘”,请注意,这是朋友的原话,我并没有多少转盘的使用经验,因此不作评价,请勿以此质疑我。 小白羊(其实是小黑羊,哈哈)使用近10天了,先说说缺点。包装打开后异味很大,几乎可以和森海的臭咸鱼味儿相提并论;手机端软件不太稳定,尤其是扫描音乐库时闪退过几次;安装内置硬盘用的梅花螺丝刀没有磁化,让我这种手大且残的人几乎抓狂,无数次趴到地上找掉落的螺丝。。。。。。;通过WIFI拷贝文件慢得另人发指,基本上就5.5M/S,好吧,我的硬盘是500G的,大家可以算一下完全拷满需要多久,更别提那种音乐库几个T的朋友了。我的路由器是网件R6200V2,应该不是网络硬件的问题;通过WIFI播放时有掉线的情况,可能需要更稳定的网络吧,比如华硕或者思科的路由器? 我一直在说,要相信科技进步的力量,同类产品中,肯定是小巧方便的更受欢迎。之前为MOJO鸣过不平,包括将要谈到的HUGO,包括这个小白羊,都是体积小巧得让传统烧友开不了脑放的小家伙,然而使用的便利性以及音质并不比一众台机差,尤其CHORD的调音水准可以让绝大多数体积巨大的国产解码汗颜。上面我说了不少小白羊的不足之处,但是一切不满在拿起手机开始播放音乐之后都烟消云散。首先,用IPHONE操控的爽感很多测评都说过,我就不赘述了,总之LIGHTNING DS的强大功能已经值回2999的大半票价,和大部分数播简直就不像同时代的产物(MBOX很不幸地老是被拿出来当反面典型,哈哈)。其次是小白羊的数字输出,不论是同轴还是USB输出到解码器,那种声音都是干净、线条明快而富有弹性的,质感突出,这种特点用于音箱系统更为明显,会让听惯了低端USB界面的人“眼前一亮”,原来抛开了垃圾PC的声音可以那么“清澈”。话说声韵的VEGA一冲耳也是这种味道,但是给我的感觉模拟输出后有点“机械”,不够流畅,不知道是不是da部分的锅。总之,在原配开关电源下,小白羊已经初步达到了我对于一个合格音源的要求。之后我又入了老虎鱼线电及升级直流电源线。在线电加持下,应该说提升并没有“一耳朵可闻”,煲机3天后貌似密度和圆润度有所改善,就当是花钱买安慰吧2333。。。。。。此外,小白羊的模拟输出部分还凑合,带有前级功能,插两条RCA线就可以直接推有源音箱了,音质属于“可以听”,这种附带的解码功能不要期待过高。 总体而言,如果对PCHIFI的音源环节不太满意,又没有上高级界面和CD转盘的预算,小白羊会是一个比较靠谱的选择。它小巧玲珑,可以脱离PC使用,功能丰富,有配套的强大操作软件,数字输出音质堪比入门CD,尤其是使用的便利性目前市场上可说鲜有竞品。一、Hugo 我前段时间出掉了这个CHORD的解码耳放一体机,其实至今不明白为什么要出掉,直到寄出后还感觉莫名其妙,可能是折腾的惯性停不下来吧,也许是因为穷吧2333.。。。。。在出掉前我曾出借过MVW大神,他很喜欢HUGO,还洋洋洒洒写了一个贴,在俱 乐 部非常火。就我个人而言也很喜欢这个小东西,哪怕是USB直连PC我都感觉好听得不得了。前阵子我用过他家的MOJO,当时感觉就是很好听很有乐感,尤其是听爵士乐,恨不得随着那种音符的跃动感扭动起来。HUGO可以说是MOJO的素质全面加强版,尤其是动态和质感提升非常明显,放在音箱系统上这种变化是一耳可闻的,比方说听同样一首大动态乐曲,MOJO有点柔柔的不太爆得起来,而HUGO已经可以像模像样地把整个场面撑起来了,分离度、结像、密度好了许多。至于说很多人诟病的USB直连,我个人觉得可以接受,至少乐感是全盘保留下来的,并没有受USB素质的影响。当然,我也曾经蛋疼地为HUGO加持LYRA做界面,那种提升是惊人的,不用费心去描述,只要知道提升是“全方位”的,不留死角。显然这种玩法是毫无性价比的,哈哈。至于很多人拿HUGO和传统台机做比较,我觉得单纯就DA部分而言,大多数国产解码不要比了,原因我不说,因为不想被群起围攻。 此外,HUGO的耳放部分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弱,推平板当然是比较无厘头,至少我试过HD600、HD800、T1都推得尚可,并没有出现所谓“恶声”,我建议有心退烧的朋友搞一台HUGO,搭配大部分动圈次旗舰或者耳塞,就可以舒服地欣赏音乐了。一、凯音66套装 对于这个套装的硬件、功能,已经有几个贴子讲得比较详细了,我就不展开说了,总之功能部分中规中矩,该有的都有了。国际惯例,丑话说在前头,一是厂家对解码器的XMOS界面显得很有信心,说是在界面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然而还是在小白羊的同轴、雅典娜SE的AES输入下输得比较难看。二是最近杭州的气温在10度以下,凯音66套装使用半小时之后机壳温度就非常“烫手”,尤其是解码器开启胆输出模式时更是热得可怕,估摸着至少该有70度以上。虽然知道肯定会经过可靠性测试,还是担心夏天使用会不会太吓人。 IDAC6和大部分同价位国产解码类似,走的都是“中正直白大气”(2333。。。。。。)的路线,但是就细部调音而言更接近DA8II的感觉,把密度打散了,三频相对均衡,高频带有一点淡淡的甜味。素质上,凯音IDAC6和DA8II不相上下,不如杨菁的QUATTRO II,QUATTRO II在凝聚力、规模感、饱满度等方面有优势。 重点推荐IHA6这个耳放,总之我试听后买了一台,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很少买全新器材的,最近小白羊算一个,而IHA6是另一个,可见我对它非常满意。耳放的实际成交价比官方指导价低一点,但是也低不了多少,大家可以自行找熟悉的经销商问问,我感觉在那个价位真的是无法找到更合适的放了。说句题外话,我不明白凯音为何不做66套装的线上销售,这个套装很有性价比,至少比我听过的所有(对,是所有)8K以下国产解码耳放组合靠谱。IHA6首先是音质很不错,声底透明度高,很干净,又带点微甜,线条比较凝聚,同时推力和控制力出色,底噪极小,应付高低阻耳机都没问题,可以把HD800和T1推到比较满意的程度;其次功能丰富,平衡非平衡双路输入、高低电流模式、高低增益模式可选,单端(高低阻适配)、四芯平衡、双三芯可选。其实差不多价位还有NFB6、C2和杨菁HPA3B这三个有实力的耳放,但是NFB6单端一般、C2、HPA3B声场小,各有各的短板,不如IHA6那么全面。我感觉一般的烧友买一台IHA6就可以搞定大部分动圈、平板甚至耳塞,不用特意为了某个耳机而搭配耳放,性价比十分突出。最后嘱咐一句:想拿低价耳放搞HE6的可以歇了,IHA6的功率已经不低,仍然“完全”无法搞HE6,注意是完全,推得让人一点听下去的欲望都没有,又干又刺又薄。我把HE6拿到朋友家去用功放和RKV3推过,那个声音是圆润、辉煌、醇厚的,非常动听,个人感觉似乎比HD800更有潜力,只是代价不菲又折腾,我还是守着我的800吧。一、明1704 mini 我曾经买过一台南宁明大的1704K豪华版解码器,使用“长达”三个月(个人最高持有器材纪录2333。。。。。。),这也是我买的为数不多的全新器材,非常喜欢那个“毛茸茸”的调音。这次明大缩小了解码器的体积,改名1704MINI(后续还有可以解码DSD的1547版MINI),硬件上却一点也没缩水,测试指标甚至还超过体积巨大的老版机器。 拿到的试听机是全新的,我听了五天就被下家催促着发走了,所以没有完全煲开。煲了两天后一开声,我就知道还是原来的配方,原来的味道,人声巨毒,而这台解码带AES输入,凭印象比以前那台同轴版1704在分离度上要强一点,低频凝聚力和中频密度也有所加强。最近我在装高雅,开始听一些古典音乐,比如红衫仔、1812、天鹅湖什么的,用明1704MINI来演绎完全没有问题,动态、瞬态、结像、定位、质感都很出色,以3000价位来说,我想不出还有哪台国产解码可以做到这种程度,关键体积还那么小,放置非常方便。 事后和明大沟通了一下,他说近期还会添加USB界面模块,后续甚至会有1704和1547双芯片合体的黑科技产品问世,简直了。。。。。。我也建议在机壳设计上再下点功夫,加一组RCA输出,最好再加一个耳机口,这种音质出色、功能丰富、价格适中的小机器一定会得到广大烧友的喜爱。
【神仙说】简便好声床头机——享声A280C 试听享声A280C也是一波三折,当初申请是想体验一下国内主流数播的实力,后来一度想退烧,就去和客服说不想听了,客服很客气地说没关系,希望继续关注享声BLABLA。。。。。。然后,很悲剧地发现自己退不了烧2333.。。。。。。又厚着脸皮跑去和客服说还是想听的,客服没有一点不耐烦,说会给我安排进去。而且因为我自己没耳放,只有一台金波的GA01试听机,快要发给下家了,客服还答应尽快调一台过来,这里赞一下高登和享声的客服,服务态度都不错。 试听器材:PC(WIN10系统)、ORICO USB HUB带电源、包尔星克USB线、佳耐美RCA信号线、VOLEX电源线、GA01耳放、HD600、SHP9500、IE80、杰士X10、声荟Q4。对比一体机是GRAHAM SLEE BITZIE、GEEK OUT V2。机器拿到手上,照例先拍照看看,前后都很简单,没啥可说的。 非常可惜我手上并没有其他解码器,因此最重要的转盘素质无法体验,这里说声抱歉。 优点 1、声底是温润柔和的,这个机器出来的声音不是那种高解析、很凝聚,针尖麦芒式的,而是整体上较宽松,无压力的声音。有人会说是松散,中文博大精深,含义自行脑补,我个人认为在A280C身上,这种调音是成功的,久听不累。 2、背景非常黑,噪音控制出色,这点很难得,见过太多国产解码听起来不够安定。插句话,最近听了几个43XX芯片的机子,在噪音控制上都比9018强,咱们不谈什么指标、参数,就听感而言,至少比市面上多数9018要来得柔和耐听,素质却不见得就差,是9018周边电路设计难度高吗? 3、播放音乐很流畅,这是需要点赞的地方,很难得遇到的调音,大部分国产机器(9018系为甚)片面强调素质,而忘记了器材是用来听音乐的,流畅、舒展的乐感才是最重要的。 4、输入方式多样,亲测移动硬盘和SD卡播放都很流畅,只是有部分ALAC文件播放时出现假死,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此外,后续产品如果能添加USB输入的话,A280C将会成为功能完善的一体机。 5、这台机器的DSD硬解比起普通16441文件要强不少,几乎是一耳可闻的提升,尤其是各个细节秋毫毕现,泛音丰富,看来厂家“硬解DSD”的宣传重点确实没少花心思。 缺点: 1、声线稍有点颗粒感,尤其在表现轻灵的女声时不够细腻,在演绎宋冬野和LAURA FYGI之类的沙哑嗓音时倒是可以,但是细腻度的提升总归没有坏处吧。 2、动态、密度、声场不算很好,这三项指标和供电的关系比较大,因此我建议厂家在后续产品的设计上着重考虑提升供电水平;同时,该机器RCA模拟输出的电平比较低,前级音量可调范围不大。 3、遥控器没试过,面板上按钮的易用性一般,尤其是文件目录层级比较多的时候选歌不方便,按键的设置逻辑也有点小问题,我花了一点时间才适应,然而还是觉得不舒服,要是能换成像杨菁MINI或者声韵VEGA那种多功能旋钮多好。 其他: 1、这个机器热机后和刚开机的时候完全不是一回事,表现差异之大让人惊讶,建议至少热机半小时后再欣赏音乐,我这几天是一直没关机。 2、机器自带耳放还行,很干净,推力也过得去,至少搞HD600肯定没问题,而搭配9500这样直白的耳机不合适,干、刺、数码味比较严重,属于“不能听”系列。但是有两个问题,一是用按键式调整音量速度太慢,二是音量在85-90之间有一个跃迁,幅度非常之大,吓了我一跳,这显然不是线性的提升。 说实话,群里有朋友说过这台机器冷薄刺,难听得不得了,我只能说烧友的听感差异真是太大了。也许是之前朋友给我打的这一剂预防针,导致我对这台机器的预期太低了,所以实际听到后真的是意外,A280C的表现有遗憾,也有亮点,按照享声一向在赠品、打折活动等方面有福利的惯例,就其“实际价位”而言甚至有些小小的超值,搭配hd600之类的耳机,可以组成一套简洁的床头听音系统。 杭 州 神仙睡着了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三十日
【神仙说】简便好声床头机——享声A280C 试听享声A280C也是一波三折,当初申请是想体验一下国内主流数播的实力,后来一度想退烧,就去和客服说不想听了,客服很客气地说没关系,希望继续关注享声BLABLA。。。。。。然后,很悲剧地发现自己退不了烧2333.。。。。。。又厚着脸皮跑去和客服说还是想听的,客服没有一点不耐烦,说会给我安排进去。而且因为我自己没耳放,只有一台金波的GA01试听机,快要发给下家了,客服还答应尽快调一台过来,这里赞一下高登和享声的客服,服务态度都不错。 试听器材:PC(WIN10系统)、ORICO USB HUB带电源、包尔星克USB线、佳耐美RCA信号线、VOLEX电源线、GA01耳放、HD600、SHP9500、IE80、杰士X10、声荟Q4。对比一体机是GRAHAM SLEE BITZIE、GEEK OUT V2。机器拿到手上,照例先拍照看看,前后都很简单,没啥可说的。 非常可惜我手上并没有其他解码器,因此最重要的转盘素质无法体验,这里说声抱歉。 优点 1、声底是温润柔和的,这个机器出来的声音不是那种高解析、很凝聚,针尖麦芒式的,而是整体上较宽松,无压力的声音。有人会说是松散,中文博大精深,含义自行脑补,我个人认为在A280C身上,这种调音是成功的,久听不累。 2、背景非常黑,噪音控制出色,这点很难得,见过太多国产解码听起来不够安定。插句话,最近听了几个43XX芯片的机子,在噪音控制上都比9018强,咱们不谈什么指标、参数,就听感而言,至少比市面上多数9018要来得柔和耐听,素质却不见得就差,是9018周边电路设计难度高吗? 3、播放音乐很流畅,这是需要点赞的地方,很难得遇到的调音,大部分国产机器(9018系为甚)片面强调素质,而忘记了器材是用来听音乐的,流畅、舒展的乐感才是最重要的。 4、输入方式多样,亲测移动硬盘和SD卡播放都很流畅,只是有部分ALAC文件播放时出现假死,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此外,后续产品如果能添加USB输入的话,A280C将会成为功能完善的一体机。 5、这台机器的DSD硬解比起普通16441文件要强不少,几乎是一耳可闻的提升,尤其是各个细节秋毫毕现,泛音丰富,看来厂家“硬解DSD”的宣传重点确实没少花心思。 缺点: 1、声线稍有点颗粒感,尤其在表现轻灵的女声时不够细腻,在演绎宋冬野和LAURA FYGI之类的沙哑嗓音时倒是可以,但是细腻度的提升总归没有坏处吧。 2、动态、密度、声场不算很好,这三项指标和供电的关系比较大,因此我建议厂家在后续产品的设计上着重考虑提升供电水平;同时,该机器RCA模拟输出的电平比较低,前级音量可调范围不大。 3、遥控器没试过,面板上按钮的易用性一般,尤其是文件目录层级比较多的时候选歌不方便,按键的设置逻辑也有点小问题,我花了一点时间才适应,然而还是觉得不舒服,要是能换成像杨菁MINI或者声韵VEGA那种多功能旋钮多好。 其他: 1、这个机器热机后和刚开机的时候完全不是一回事,表现差异之大让人惊讶,建议至少热机半小时后再欣赏音乐,我这几天是一直没关机。 2、机器自带耳放还行,很干净,推力也过得去,至少搞HD600肯定没问题,而搭配9500这样直白的耳机不合适,干、刺、数码味比较严重,属于“不能听”系列。但是有两个问题,一是用按键式调整音量速度太慢,二是音量在85-90之间有一个跃迁,幅度非常之大,吓了我一跳,这显然不是线性的提升。 说实话,群里有朋友说过这台机器冷薄刺,难听得不得了,我只能说烧友的听感差异真是太大了。也许是之前朋友给我打的这一剂预防针,导致我对这台机器的预期太低了,所以实际听到后真的是意外,A280C的表现有遗憾,也有亮点,按照享声一向在赠品、打折活动等方面有福利的惯例,就其“实际价位”而言甚至有些小小的超值,搭配hd600之类的耳机,可以组成一套简洁的床头听音系统。 杭 州 神仙睡着了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三十日
【神仙说】M2TECH、杨菁时钟界面解码耳放大杂烩听感 一直在玩PCHIFI,然而始终感觉有点“燥”,听着不甚满意,于是借了一台 REVOX的老CD机回来,结果不出所料,其安定、黑度、饱满、圆润都不是雅典娜界面加普通 PC能比的。正好听厌了低端有源监听音箱(玩过丹拿 BM COMPACT MKIII、真力 M030、声荟Q456、惠威H5等)的平铺直叙风格,所以一狠心把整套器材包括界面、解码、耳放等全出了。。。。。。记不清这是两年来第几回推倒重来了。 之后,我又搞了一套无源音箱系统,音箱是老版的ATC SCM7,胆功放是拉菲尔的 CP65,6550的功率管。考虑到音乐文件的开销,音源决定在数播类中找。正好南宁明大搞了一台TASCAM DA3000的专业 AD\DA转换机,据他说这台机器的数字转盘、回放水准都相当高,于是决定搞一台回来。然而,正是这台机器,最终导致我下定决心暂时退烧了。为什么呢?因为这台机器热销,国内居然卖断货,订货需要两周时间。在等待的日子里,我莫名感觉越来越烦燥,每天在网上搜各种资料,还借了很多解码、耳放和线材等等回来,反复听那么几张碟,就为了寻找器材之间发丝般细微的差别,连女儿的功课都没心思照顾。直到 DA3000到货前几天,有一次蹲坑之中,我无聊地刷着论坛,突然感到心中空荡荡的。我问自己,难道这就是我发烧的目的?就是为了对比各种器材间的不同,听到不同风格的声音?为了那么点小小的提升,多花十倍、二十倍的金钱和无数的精力,以至于忽视了家庭和亲情,是否真的值得? 人在发烧的时候,都是盲目的,缺少一点思考的空间和能力,这和恋爱何其相似。我这么心血来潮地胡思乱想的结局就是,第二天我就把所有的器材挂上了闲鱼。。。。。。呃,几乎是所有的器材,只留了HD600、包尔星克USB线、佳耐美信号线和几条白菜电源线,耳机是因为实在舍不得,其他的则是因为太便宜了还顶不过运费。 下面说回正题,等待 DA3000的日子里,朋友借了我一些器材打发时间,分别是M2TECH YOUNG DSD解码、HIFACE EVO TWO数字界面(带配套时钟)、西安杨菁的最新款 QUATTRO II DSD解码耳放前级一体机和新款M-STAGE HPA-3B全平衡纯甲类耳放,到现在,除界面外几台机器已经陆续听了近一个月,有点小感受,和大家简单分享一下。这也许是近期内我写的最后几篇台式系统正式听感之一,以此纪念过去的500多个高烧不退的日日夜夜。 以下听感基本以HD600的使用感受为主,少数MPRO,基本可以作为主流次旗舰以下耳机的参考。由于不是正式征文,听感写得不会很有条理,一般是有点感悟了就随手记下来,请见谅。
【神仙说】M2TECH、杨菁时钟界面解码耳放大杂烩听感 一直在玩PCHIFI,然而始终感觉有点“燥”,听着不甚满意,于是借了一台 REVOX的老CD机回来,结果不出所料,其安定、黑度、饱满、圆润都不是雅典娜界面加普通 PC能比的。正好听厌了低端有源监听音箱(玩过丹拿 BM COMPACT MKIII、真力 M030、声荟Q456、惠威H5等)的平铺直叙风格,所以一狠心把整套器材包括界面、解码、耳放等全出了。。。。。。记不清这是两年来第几回推倒重来了。 之后,我又搞了一套无源音箱系统,音箱是老版的ATC SCM7,胆功放是拉菲尔的 CP65,6550的功率管。考虑到音乐文件的开销,音源决定在数播类中找。正好南宁明大搞了一台TASCAM DA3000的专业 AD\DA转换机,据他说这台机器的数字转盘、回放水准都相当高,于是决定搞一台回来。然而,正是这台机器,最终导致我下定决心暂时退烧了。为什么呢?因为这台机器热销,国内居然卖断货,订货需要两周时间。在等待的日子里,我莫名感觉越来越烦燥,每天在网上搜各种资料,还借了很多解码、耳放和线材等等回来,反复听那么几张碟,就为了寻找器材之间发丝般细微的差别,连女儿的功课都没心思照顾。直到 DA3000到货前几天,有一次蹲坑之中,我无聊地刷着论坛,突然感到心中空荡荡的。我问自己,难道这就是我发烧的目的?就是为了对比各种器材间的不同,听到不同风格的声音?为了那么点小小的提升,多花十倍、二十倍的金钱和无数的精力,以至于忽视了家庭和亲情,是否真的值得? 人在发烧的时候,都是盲目的,缺少一点思考的空间和能力,这和恋爱何其相似。我这么心血来潮地胡思乱想的结局就是,第二天我就把所有的器材挂上了闲鱼。。。。。。呃,几乎是所有的器材,只留了HD600、包尔星克USB线、佳耐美信号线和几条白菜电源线,耳机是因为实在舍不得,其他的则是因为太便宜了还顶不过运费。 下面说回正题,等待 DA3000的日子里,朋友借了我一些器材打发时间,分别是M2TECH YOUNG DSD解码、HIFACE EVO TWO数字界面(带配套时钟)、西安杨菁的最新款 QUATTRO II DSD解码耳放前级一体机和新款M-STAGE HPA-3B全平衡纯甲类耳放,到现在,除界面外几台机器已经陆续听了近一个月,有点小感受,和大家简单分享一下。这也许是近期内我写的最后几篇台式系统正式听感之一,以此纪念过去的500多个高烧不退的日日夜夜。 以下听感基本以HD600的使用感受为主,少数MPRO,基本可以作为主流次旗舰以下耳机的参考。由于不是正式征文,听感写得不会很有条理,一般是有点感悟了就随手记下来,请见谅。
均衡爽利,优雅动听——试听JC AUDIO DA800解码器有感 前阵子在论坛看到 JC AUDIO在做DA800解码器的试听活动,对这个品牌并不熟悉,只听说他家的耳放貌似挺不错的。在群里打听了一下,吉利蛋总说他刚好听过这个解码,作者是参考 MBL1531做的调音,感觉值得一听,于是我就放心申请了试听,没想到居然排到了第一位,然后就发现福建到杭州的顺丰快递居然比到广州还高许多,真是哔哔哔(此处咒骂500字。。。)。 这次试听活动,厂家在箱子里放了一台主机、一只 JEFF的泰坦鸟USB处理器和一条 JC自制的纯银USB线。后两者我简单说说,USB处理器和之前玩过的类似产品差不多的意思,声音会干净、柔软一点,而鲜活感、声场、细节难免会受到一些影响,看个人取舍了;而 JC自己做的这条 USB线从外观到声音都和斑马二号线极为相似,我一度以为是斑马代工的,声音非常不错,通透、细腻、开扬。可以看到,DA800的外观设计大气美观,外壳应该是由很厚的铝合金加工而成,组装精度很好,只是向厂家提个建议,边角最好做一下微小的倒角会更安全,手感也会更好。我一直认为,HIFI器材不能搞得和工业产品一样,它不是仪器,而应该是艺术品的范畴。产品外观设计是门学问,国产器材中有所谓设计感的器材太少了,目前好像也就声韵的设计还算不错,何庆华之类我都懒得吐槽了。JC家几款器材走的是简练、大气的路线,产品外观家族化特征搞得不错。 前面板有四个按钮,分别是电源开关、输入选择、滤波(滚降)模式和静音开关,此外有一个差不多3寸的单色屏幕,显示了当前输入模式、采样率、滤波(滚降)模式和编码模式等信息,这块屏幕在没有操作时会自动变暗,细节考虑得比较周到。
简单说说我听到的vega解码和声荟cs6音箱 以前在朋友那里试听过两次,对vega这个解码器感觉不算好,印象中过于直白了。今天下午闲着没事做,索性去朋友那里把vega抱回了家,打算用家里的器材好好听几天。 家里的其他设备为真力m030音箱和杨菁仿莱曼耳放、hd650耳机,线材除白金星外都不值一提。安装驱动后开声,比较顺利,vega的界面很友好,操作简便。试了一下各种filter模式,感觉还是第三种最适合我,相对其他模式而言会比较轻柔、宽松(真的只能相比较而言,这台解码非常之猛,表达方式干脆直接到有点点冲)。至于说时钟精度模式,我是真没怎么听出exact(所谓飞秒时钟)比其他几种模式好出多少,而且还要热机一小时以上才能启用,这只能说我耳朵还不够灵了吧。 大致的听感就是:vega属于素质机的范畴,表达音乐比较直接而精准,质感出众,密度极大,结像良好,定位准确,动态和瞬态是我听过的解码器中最出色的,高低频延伸非常远,细节秋毫毕现,背景漆黑一片,几无底噪可闻。 说过了优点再谈一些不满意的地方,就是从乐感上来说还是有所欠缺,旋律感和感染力不算好,也许搭配一些音乐味比较好的器材会起到互补的作用。但是,我觉得在vega强大的素质面前,这些小遗憾就有点瑕不掩瑜的意思了,这是真心话,以前匆忙的试听后一直都在群里说不太感冒,不喜欢它的简单直白,现在想想这个评价有失偏颇了。 朋友那里还有一对声荟刚出的cs6音箱,简单听了几首歌,感觉非常好,具有极佳的音乐性和素质,可惜价格稍高,我还是守着我的m030吧,暂时米不动。
简单说说我听到的vega解码和声荟cs6音箱 以前在朋友那里试听过两次,对vega这个解码器感觉不算好,印象中过于直白了。今天下午闲着没事做,索性去朋友那里把vega抱回了家,打算用家里的器材好好听几天。 家里的其他设备为真力m030音箱和杨菁仿莱曼耳放、hd650耳机,线材除白金星外都不值一提。安装驱动后开声,比较顺利,vega的界面很友好,操作简便。试了一下各种filter模式,感觉还是第三种最适合我,相对其他模式而言会比较轻柔、宽松(真的只能相比较而言,这台解码非常之猛,表达方式干脆直接到有点点冲)。至于说时钟精度模式,我是真没怎么听出exact(所谓飞秒时钟)比其他几种模式好出多少,而且还要热机一小时以上才能启用,这只能说我耳朵还不够灵了吧。 大致的听感就是:vega属于素质机的范畴,表达音乐比较直接而精准,质感出众,密度极大,结像良好,定位准确,动态和瞬态是我听过的解码器中最出色的,高低频延伸非常远,细节秋毫毕现,背景漆黑一片,几无底噪可闻。 说过了优点再谈一些不满意的地方,就是从乐感上来说还是有所欠缺,旋律感和感染力不算好,也许搭配一些音乐味比较好的器材会起到互补的作用。但是,我觉得在vega强大的素质面前,这些小遗憾就有点瑕不掩瑜的意思了,这是真心话,以前匆忙的试听后一直都在群里说不太感冒,不喜欢它的简单直白,现在想想这个评价有失偏颇了。 朋友那里还有一对声荟刚出的cs6音箱,简单听了几首歌,感觉非常好,具有极佳的音乐性和素质,可惜价格稍高,我还是守着我的m030吧,暂时米不动。
简单说说prismsound lyra和schiit wyrd净化器 好久没认真蹭点东西听了,前几天朋友出差,就跟他借了一直仰慕的prismsound lyra,顺便还听了他的schiit wyrd usb处理器。 1、Lyra:开声没有什么惊喜,热机后慢慢进入状态,动态和瞬态不错,爆棚音乐时有气势;对这个价位的进口解码器来说,三频平衡、解析细节、声场规模什么的从来都不是大问题;背景安静,声音通透,不闷不糊;流畅性一般,一下就是一下,但也不至于太生硬;声线比较细腻,质感出众,线条明晰,力量感十足。个人感觉人声的表现比器乐来得好,顺滑而有少许光泽,口型不大,女声带点甜味,男声淳厚沉稳。 个人感觉,如果说这个机器有什么问题,那应该在于TRS输出的声音不够鲜活,有点干薄而不够厚润,两头泛音不算多,收得比较快,一是有可能缘于朋友给配的TRS转XLR头子档次不够高,二是朋友说了有可能搭配我的真力m030音箱过于监听了。 Lyra的自带耳放给我了很好的印象,密度大,推力充足,把个HD650推得很开,是那种让人感觉很舒适的撑开,没有一点勉强,感觉就是一下子开阔了,弹性也很足,初步有了一点辉煌的小意思,和650真的很搭。原谅我土鳖了,听过的好耳放不多,但是我感觉,自从上回听了darkstar后,这是唯一还算满意的耳放,比nfb6的单端口好多了,和lyra的耳放部分对比,一些中端、低端一体机的自带耳放真的可以洗洗睡了,连一向口碑很好的wadia121耳放部分也是完败。 我对解码器其实不怎么挑剔,日常使用中只要别太难听,价格合适,有一定的便利性我就拿来用了。比如杨菁new mini-i pro,日常听歌完全可以了,我已经用了好几个月,从我的折腾程度来讲可以说是奇迹。但是要说到推荐的话,我就说一句,到目前为止,仅就胡桃夹子这曲子而言,只有明1704给了我那种打动人心的旋律感,甚至连一向很喜欢的PS NUWAVE都不行。所以lyra的解码部分我只能说满意,但是给不了强烈推荐。但是想到它有出色的usb界面和耳放,外观很炫,还能录音,那性价比就很高啦。
简单说说prismsound lyra和schiit wyrd净化器 好久没认真蹭点东西听了,前几天朋友出差,就跟他借了一直仰慕的prismsound lyra,顺便还听了他的schiit wyrd usb处理器。 1、Lyra:开声没有什么惊喜,热机后慢慢进入状态,动态和瞬态不错,爆棚音乐时有气势;对这个价位的进口解码器来说,三频平衡、解析细节、声场规模什么的从来都不是大问题;背景安静,声音通透,不闷不糊;流畅性一般,一下就是一下,但也不至于太生硬;声线比较细腻,质感出众,线条明晰,力量感十足。个人感觉人声的表现比器乐来得好,顺滑而有少许光泽,口型不大,女声带点甜味,男声淳厚沉稳。 个人感觉,如果说这个机器有什么问题,那应该在于TRS输出的声音不够鲜活,有点干薄而不够厚润,两头泛音不算多,收得比较快,一是有可能缘于朋友给配的TRS转XLR头子档次不够高,二是朋友说了有可能搭配我的真力m030音箱过于监听了。 Lyra的自带耳放给我了很好的印象,密度大,推力充足,把个HD650推得很开,是那种让人感觉很舒适的撑开,没有一点勉强,感觉就是一下子开阔了,弹性也很足,初步有了一点辉煌的小意思,和650真的很搭。原谅我土鳖了,听过的好耳放不多,但是我感觉,自从上回听了darkstar后,这是唯一还算满意的耳放,比nfb6的单端口好多了,和lyra的耳放部分对比,一些中端、低端一体机的自带耳放真的可以洗洗睡了,连一向口碑很好的wadia121耳放部分也是完败。 我对解码器其实不怎么挑剔,日常使用中只要别太难听,价格合适,有一定的便利性我就拿来用了。比如杨菁new mini-i pro,日常听歌完全可以了,我已经用了好几个月,从我的折腾程度来讲可以说是奇迹。但是要说到推荐的话,我就说一句,到目前为止,仅就胡桃夹子这曲子而言,只有明1704给了我那种打动人心的旋律感,甚至连一向很喜欢的PS NUWAVE都不行。所以lyra的解码部分我只能说满意,但是给不了强烈推荐。但是想到它有出色的usb界面和耳放,外观很炫,还能录音,那性价比就很高啦。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