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民主制度 热爱民主制度
关注数: 0 粉丝数: 3 发帖数: 1,533 关注贴吧数: 4
国情论 国家具备稳定性,就像生态系统拥有稳定性,所谓的稳定性其实就是自我调节作用,当然这种自我调节作用是动态的,每个国家都有国情,国情相当于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环境,但是稳定性是相对的,当发生特殊情况的时候,系统会不稳定处于一定的混乱,无论是国家还是生态系统.但是每个国家都会因为其国情而拥有特色的结构,只有特色的结构才会使得国家稳定,即便再混乱最终也会停留在相应的状态下稳定下来,而不会稳定于不符合情况的结构。生态系统也一样,沙漠地区主宰的植物永远是耐干旱的,而不是由需要水多的植物占据主导作用。国家也是一样的,当然也会因为环境变化而发生变化,但是这是需要一个过程。国家也是一样。 不过也不存在外界入侵的情况,就像生态系统会有外来物种入侵,也有物种输出,导致生态系统被破坏形成一个新的平衡,而国家之间相互作用也会干涉它国内政,这种干涉是相互的,你作用对方对方也作用于你,当然地球所有国家构成一个整体,就像生物圈一样.每个生态系统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也会相互作用,形成更大的生态系统,国家各自有各自的特点,但是相互帮助相互依存也能形成联盟,共同发展,国家出现危机但是一般都能熬过去,最终稳定下去,然后等待一段时间环境变化就需要打破平衡混乱再次形成新的平衡.
拒绝服从不正当命令    西点军校为什么把“拒绝服从不正当命令”纳入道德哲学必修课呢?   1992年东西德统一后,著名的“柏林围墙守卫案”在柏林法庭开审。法庭上,四个曾经是柏林墙的东德守卫接受审判。辩护律师声称,这些年轻的士兵是执行命令的人,他们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   然而这一辩护并没有得到法官的认可,因为类似的辩护已有先例。早在二战后的纽伦堡审判法西斯战犯时,各国政府就达成共识:不道德的行为,不能藉口他们是奉政府的命令干出来的而求得宽恕。任何人都不能以服从命令为藉口而超越一定的道德伦理界线。   柏林法庭最终判决:开枪射杀人的士兵判三年半徒刑,并且不予假释。为此,主审法官发表了下面一段司法史上的名言:“东德的法律要你杀人,可是你明明知道这些唾弃暴一政而逃亡的人是无辜的,明知他无辜而杀他,就是有罪。这个世界在法律之外,还有‘良知’这个东西。当法律和良知冲突的时候,良知是最高的行为准则,不是法律。尊重生命,是一个放诸四海皆准的原则;你应该早在决定做围墙卫兵之前就知道,即使东德国家法也不能抵触那最高的良知原则。”   正是基于这类沉痛的历史教训,西点军校才把“拒绝服从不正当命令”纳入了其道德哲学必修课。也就是说,当命令与良知发生冲突时,身为军人的西点毕业生们理应选择的是后者。
德国官员称北约大部分国家不愿直接卷入叙冲突 约瑟夫·雅宁(资料图) 4日,北约同意在其盟国土耳其境内部署“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以应对 叙利亚可能的导弹袭击。北约此举意欲何为?是要在 叙北部建立事实上的禁飞区,为下一步对其直接进行军事干预铺路吗?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德国政府欧洲事务顾问、国际问题专家约瑟夫·雅宁。 问:为何此次北约对土耳其提出部署“爱国者”导弹的请求反应积极、行动迅速? 答:北约的宗旨是,当任何一个成员国受到威胁、攻击或者处于危险境地时,所有成员应团结一致,与其站在一起。目前 叙利亚冲突有向土蔓延的趋势,而且土 叙之间接连发生了战机被击落和炮击事件,这种情况下,北约不能置自己的盟友于不顾。如果此次北约拒绝了土关于部署导弹的请求,可能会损害北约内部的“团结一致”,这事关北约这一组织的可信度,所以北约很快同意了这一请求。 问:北约此举的意图是什么? 答:目前,很多北约成员国担心,一旦阿萨德政权陷入不利局面,为求生存,其可能将冲突国际化。北约部署导弹,主要在向 叙发出强烈的信号:不要将冲突上升到国际层面,至少不能将冲突蔓延至北约成员国。因为一旦有成员国卷入冲突,北约将陷入两难境地,不介入有违北约宗旨,而介入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北约不希望看到这种局面出现。另外,北约也在利用此举向土发出信号:我们是团结一致的,所以可以同意你部署导弹的请求,但是你不能采取单边行动,从而将整个北约拖入冲突,所以你不能掌握部署及使用导弹的决定权。 问:此举是否会导致土 叙边境过度军事化?是否意味着建立事实上的禁飞区,从而影响 叙国内战局? 答:这一点没错,在土 叙边境部署“爱国者”导弹会对 叙政府军在北部的行动形成威慑。但仅仅依靠“爱国者”导弹系统,即使在 叙利亚北部也难以形成完整、有效的禁飞区。因为,只要 叙利亚政府军使用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或者直升机来执行作战任务,“爱国者”导弹对其就不是很有效。另外,以利比亚为例,设立有效的禁飞区需要对禁飞空域进行连续的巡航和监控,这需要出动大量的战斗机和预警机,目前北约没有做出这样的决定。所以,“爱国者”导弹的部署不等于设立了事实上的禁飞区,其主要起到的是战略威慑作用,对 叙国内战局难以产生决定性影响。 问:部署“爱国者”导弹是否意味着北约正在朝直接军事干预的方向迈进? 答:至少目前,北约大部分国家不愿直接卷入冲突的立场还没有改变。从进行干预的角度来看,利比亚的例子已经说明,要真正结束乱局并建立新秩序,就必须出动地面部队。然而一旦出动地面部队,就必须作出承诺,能建立新的秩序,可北约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尝试并不成功,在 叙利亚也不可能成功,因为即使在后阿萨德时代,出现一个西方国家乐意看到的政府的几率非常之低。从目前的经验看,新秩序只可能从内部建立,而非从外部强加。北约不是没有能力介入并协助 叙反对派赢得战争,而是没有能力建立新的秩序,所以目前北约向军事干预方向迈进的欲望并不强烈。
美国防部改口承认伊朗俘获无人机确为美国制造   国际在线专稿:据美国中文网12月6日报道,伊朗伊斯兰**卫队4日宣称,捕获了一架美国“扫描鹰”无人机,并在5日表示伊朗已经完全破解了所俘获的美国无人机资料。对此,美方先是予以否认,但后来又改口承认这架无人机确实是“美国生产的”。   5日,伊朗伊斯兰**卫队公共关系部门称:“我们已经完全破解了所俘获无人机的数据。这架无人机不仅被用来搜集军事情报,还用来收集能源领域的信息。”该部门称,俘获这架无人机有助于伊朗发现“美国在搜集何种类型的情报”。   针对伊朗宣称俘获美军空中侦查无人机一事,镇守海湾地区的美国海军第五舰队一直予以否认,声称近期没有记录显示美国损失同类型飞机。   对于美国的矢口否认,伊朗方面称:“美国的反应恰恰说明了此事的重要性,这不是他们可以轻易否认的。”伊朗表示,伊朗有证据证明捕获美军无人机,他表示,伊朗将公布更多无人机的细节。   就在美国海军与白宫郑重否认的次日,美国国防部开始改口。美国国防部发言人李特5日说,伊朗俘获的无人飞机似乎是美国制的“扫描鹰”(ScanEagle)。针对伊朗方面声称已拆卸了部份设备并获得珍贵的情报,李特说,该无人飞机并不先进,要从该飞机获得珍贵情报“极不可能”。他说,目前不能确定该机是否由美国操控。   美国国防部和中情局所使用的无人飞机为较先进的“全球鹰侦察机”(Global Hawk)和“掠夺者”(Predator)。扫描鹰无人机由波音公司制造,许多国家目前均使用这款无人机。
美国防部改口承认伊朗俘获无人机确为美国制造  国际在线专稿:据美国中文网12月6日报道,伊朗伊斯兰**卫队4日宣称,捕获了一架美国“扫描鹰”无人机,并在5日表示伊朗已经完全破解了所俘获的美国无人机资料。对此,美方先是予以否认,但后来又改口承认这架无人机确实是“美国生产的”。   5日,伊朗伊斯兰**卫队公共关系部门称:“我们已经完全破解了所俘获无人机的数据。这架无人机不仅被用来搜集军事情报,还用来收集能源领域的信息。”该部门称,俘获这架无人机有助于伊朗发现“美国在搜集何种类型的情报”。   针对伊朗宣称俘获美军空中侦查无人机一事,镇守海湾地区的美国海军第五舰队一直予以否认,声称近期没有记录显示美国损失同类型飞机。   对于美国的矢口否认,伊朗方面称:“美国的反应恰恰说明了此事的重要性,这不是他们可以轻易否认的。”伊朗表示,伊朗有证据证明捕获美军无人机,他表示,伊朗将公布更多无人机的细节。   就在美国海军与白宫郑重否认的次日,美国国防部开始改口。美国国防部发言人李特5日说,伊朗俘获的无人飞机似乎是美国制的“扫描鹰”(ScanEagle)。针对伊朗方面声称已拆卸了部份设备并获得珍贵的情报,李特说,该无人飞机并不先进,要从该飞机获得珍贵情报“极不可能”。他说,目前不能确定该机是否由美国操控。   美国国防部和中情局所使用的无人飞机为较先进的“全球鹰侦察机”(Global Hawk)和“掠夺者”(Predator)。扫描鹰无人机由波音公司制造,许多国家目前均使用这款无人机。
叙反对派冀政府采取措施减少暴力 吁开国际会议 中新网11月30日电 据俄新网报道, 叙利亚反对派组织“全国民主变革协调委员会”海外部门负责人协调员海萨姆·麦纳阿29日表示, 叙国内反对派期待 叙政府能就停火和减少暴力采取具体措施,并主张召开类似日内瓦会议的 叙利亚问题第二次国际会议。麦纳阿29日在同俄外长拉夫罗夫会谈后表示,“我们期待着当局采取具体措施,以停止轰炸城市和使用重型武器 装备”。他补充道,如果可以阻止暴力,反对派愿意开始寻找政治解决危机的办法。据麦纳阿称,目前还没有到让 叙反对派同政府展开对话的时刻,不过,一旦反对派认为国内暴力程度降低,对话可以展开。此外,他们希望俄罗斯和美国就召开类似日内瓦会议的新会议达成共识。 叙利亚国内反对派主张召开类似6月日内瓦会议的 叙利亚问题第二次国际会议。麦纳阿表示,“我们主张召开类似日内瓦的第二次会议,会议的根本是达成新共识。” 据悉,6月30日,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以及部分 叙利亚周边国家在日内瓦举行 叙利亚问题“行动小组”外长会议,并发表公报,呼吁组建 叙利亚所有社会力量参与的过渡管理机构,但各方在过渡管理机构人员构成上未达成一致。 叙利亚国内反对派代表团的代表们还表示,愿意于12月17日至18日在罗马召开 叙利亚反对派会议。麦纳阿表示,“超过33个 叙利亚联盟的代表们将出席罗马会议”。会议的目的是联合 叙利亚反对派的所有代表。 叙利亚反对派和政府去年3月爆发的武装冲突至今仍在继续。有数据显示,冲突至今已导致4万人死亡。
美媒:伊朗模拟核爆炸 威力或超广岛原子弹两倍 据美国媒体11月27日报道,一张秘密图表显示,伊朗科学家已进行了核武器的电脑模拟运算,其威力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广岛原子弹的三倍多。该图表是由强烈抨击伊朗核计划的某个国家的匿名官员提供的。这些官员再次强调,必须在伊朗研发出核武前,终止其核计划。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去年报告说,他们获得的图表显示伊朗正计算潜在武器的“核弹爆炸威力”。一名匿名高级外交官证实,美国媒体获得的图表正是IAEA报告中引述的其中一张。报道称,图表呈现一个钟形曲线,横坐标是微秒时间变量,纵坐标以千吨为单位列出能量。从图表可以看出,曲线在约2微秒便达到最大威力50千吨以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在广岛投下的原子弹威力约是15千吨。现代核武的爆炸威力是二战时期原子弹的数百倍。智库“科学暨国际安全研究所”的学者奥尔布赖特指出,“这种爆炸威力太大了”,相比之下,朝鲜首次核试验的威力也只有几千吨而已。 IAEA在今年8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伊朗目前已经积累了91.4公斤的中等浓度的浓缩铀。一些专家称,伊朗需要200到250公斤的这种原料才能制造出核武器。按照目前每月生产15公斤的进度,伊朗将很快达到这个目标,而且随着新离心机的投入使用,这一速度将有所加快。
澳大利亚陷入“中美夹缝”:开始拒对美国一面倒 澳大利亚这种矛盾的战略,正如它的一位外交官员所言:“在处理与中美的三边关系时,澳大利亚仍未找到很好的平衡方式。” 杨民青 10月31日,“合作精神-2012”中澳新三方人道主义救援减灾联合演练在澳大利亚加里玻利军营落下帷幕。中澳军队的亲密接触,引发了世界媒体的关注。一些舆论认为,一边是传统军事盟友美国,一边是新兴经济伙伴中国,对处于“夹缝”中的澳大利亚来说,如何确定其军事战略,确实是一个颇为头痛的难题。 澳大利亚是美国在大洋洲重要的盟友。1951年9月1日,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签订《澳新美同盟条约》,澳大利亚自此由依附英国转为依附美国。二战后,澳美一直有深层次的军事合作,澳还参与了美国几乎所有的重大军事干涉或军事行动。 澳大利亚之所以这样做,一是为了自身的安全,二是为了提高国际影响力。在美国的亚太战略中,澳大利亚不仅是美国西太平洋安全的“南锚”,而且是由南向北包抄东南亚乃至整个东亚的“桥头堡”。 美国高调重返亚太,澳大利亚自然成为遏制中国崛起阵营中的一员。澳国防部前官员、“科科达基金会”创始人罗斯·巴贝奇称,中国的军事实力在不断增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已具备攻击美国、澳大利亚舰艇和固定目标的能力”。他还列举了中国在网络战、新型号常规潜艇、核动力潜艇、核武器、太空战等领域的优势,认为澳目前根本无力抗衡。 为此,他强调必须一方面强化同美国在亚洲范围内的军事合作,一方面发展“非对称战力”,以小规模低成本的部队应对“可能爆发的任何冲突”。 在澳大利亚,虽然某些政客和媒体鼓吹“中国威胁论”,但也有很多人认为,澳大利亚和中国没有根本的战略利益冲突,两国在经济领域有越来越大的互补性和依赖性。 正是因为有了后一种声音,当2012年8月澳国防部长公开拒绝美军在澳西部设立航母、战舰基地的建议时,不少舆论认为,澳大利亚陷入了“中美夹缝”。 其实,这种“战略夹缝”是不存在的。澳大利亚目前的战略,仍然是依靠美国、提防中国。澳大利亚要确保澳美军事关系继续发展,这个前提没有变。 澳大利亚拒绝美军的建议,只能说明它不再像以前那样绝对地对美国“一面倒”,只能说明在大前提之下,它也在积极地谋求军事战略的自主性,同时更多地考虑了经济伙伴的感受。 数年前,澳大利亚开始积极推动“以我为主”的国际军事合作。澳大利亚军方认为,未来,他们不太可能完全依据美国的“旨意”,执行类似“防御中国”或“反制中国”的军事作战任务或牵制行动。同时澳大利亚方面也认为,需要与中国发展包括军事在内的多领域友好关系,特别是经贸关系。 但是应该看到,澳大利亚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桥头堡”的地位和二者紧密的盟友关系没有变。 近来,有媒体透露说,为适应美国“重返亚太”,重塑堪培拉与华盛顿在亚太地区“最具活力的双边军事关系”,澳大利亚正在建设四项重要的军事设施:在东北部的布里斯班,新的海军基地将能容纳美国船舰造访;在西部的珀斯市,澳皇家海军基地斯特林将进一步扩充,以满足美国航母及其他舰艇的停靠之需;在达尔文港,除每半年轮换一次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外,B-52轰炸机、F-18战斗机和“全球鹰”无人侦察机等美国军机将更频繁地出入当地军事基地,核动力战舰也将加强存在;在位于澳大利亚与斯里兰卡之间的科科斯群岛,一处小型机场将进行升级,以供美军P-8反潜机和“全球鹰”使用。 为了消解中国的疑虑,澳外长鲍勃·卡尔上任后首访中国;澳海军派出“巴拉纳特”号驱逐舰访问上海,与中国海军一艘驱逐舰进行了通讯和搜救联合演习;澳防长斯蒂芬·史密斯也访问了中国。 然而,就在澳大利亚军政人士公关中国的同时,美日澳三国海军在日本九州岛东南太平洋海域进行了联合军演,此次演习以反潜战为主要内容,显然是针对中国。 澳大利亚这种矛盾的战略,正如它的一位外交官员所言:“在处理与中美的三边关系时,澳大利亚仍未找到很好的平衡方式。”
【转帖】官员财产公开与巨额财产开源不明罪 九七《刑法》就规定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在规定此罪之前,九六年左右,浙江等地纪检、监察、检察部门在查处有关案件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地方官员所拥有的财产明显高于其可能的工资、福利收入,而被调查人对于这些财产有的说是哥哥给的,有的说是姐姐给的,形形色色,不一而足。进一步调查时,调查人发现,被称作嫌疑财产的赠予人有的竟然经济水平明显不济,不知其何以专门利人竟至如此地步?所以九七刑法专门规定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但是作为该罪的孪生兄弟的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却遭遇难产,以至直到今天,仍然是千呼万唤不出来。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bs.people.com.cn%2F&urlrefer=3b54cfe3e360f0a7bf528f3a1c9e2afa) 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来给嫌疑人定罪,需要该嫌疑人有将该巨额财产来源公之于众的义务,否则他为什么对此财产来源非“明”不可呢?大家都明白,一个人财产的多少,一般属于个人隐私,两人交流,不询问对方收入的多少,是一种默契。在法治社会里,法无禁止即为权利,法无要求即无义务。这一原则,无论是对官员,还是普通百姓,并无不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产生应是以官员违反法定的财产公开制度中科予他的义务为条件的,从时间排序上看,财产公开制度应产生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之前。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bs.people.com.cn%2F&urlrefer=3b54cfe3e360f0a7bf528f3a1c9e2afa) 作为惩罚措施最严厉的法律部门的刑法,其本身并不规定行为人的义务,刑法之所以要求违法行为人承担责任,是因为行为人没有履行其他法律规定的义务或某种对特定的当事人适用的制度要求。比如,杀人罪,是因为行为人侵犯了民法规定的他人的生命权利,违反了任何人对被害人负有的不得侵犯其生命权利的义务;盗窃罪、贪污罪、侵占罪、诈骗罪、抢劫罪等则是违反了不得侵犯公私财产权利的义务;交通肇事罪是因为行为人违反了交通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受贿罪是因为行为人违反了公务员法及有关部门廉政制度等规定的义务。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主体违反了什么义务呢?目前,没有哪一部法律或制度性规定,公务人员或以公务人员论的人员应当公开其财产。换句话说,巨额来源财产不明罪的主体并不负有说明其财产来源的义务。如此,行为人拒不说明或不能说明其财产来源,连一般违法都不能构成,又怎能对其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定罪呢?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bs.people.com.cn%2F&urlrefer=3b54cfe3e360f0a7bf528f3a1c9e2afa) 所以,笔者认为,亡羊补牢,也未为晚,在刑法已经规定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之后,值此立法机关拟对该条规定作出修改之时,有关部门应当尽快出台官员财产公开制度,财产公开制度的义务主体是谁,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主体范围也应当和它一致。若不如此,如果犯罪嫌疑人在法庭上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说明我的财产来源?什么法律规定了我必须说明财产来源?”,那么我实在想像不出法官们该如何作答。如果法官回答,我不知道什么法律规定了你负有如此义务,但依据刑法规定,只要你不能说明,我就要判你的刑,当然,我们一般不会因同情贪官而指责法官,但是从法治社会的角度考虑,这样的法律是不是有点专断的意味呢?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