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行3 陌上行3
收音机爱好者,有收音机200多部。
关注数: 158 粉丝数: 138 发帖数: 1,230 关注贴吧数: 68
全频道1-57ch电视伴音收音机大汇总第一台:德生cr100 全频道1-57ch电视伴音收音机大汇总 第一台:德生cr1000,目前所知唯一一部带全部增补频道的收音机,和cr1100外观一样,不过cr1000已经停产了。该机器还有中波和fm波段,中波灵敏度不错,大喇叭音质不错,是有线电视没有数字化前的产品。 第二台:咏梅ym-9520收音机,全波段全频道电视伴音收音机,有短波、中波、fm、tv,tv波段分成了1-5/6-12/13-32/33-57四个波段,出品时间比cr1000早,虽然音质不能和cr1000想比,但是音质尚可。 第三台:春水909,有中波、短波、调频、tv波段,tv波段做了五个1-5/6-12/13-24/25-36/37-43展宽设计,tv波段之所以没有到57ch,是因为30频道后播出的无线频道不多,据我所知武汉电视2套,也只到38频道(38ch后貌似没有),同比武汉1套19ch信号衰减大很多,该机器体积最小,据说tv用了电调高频头,音质一般。 第四台:索尼icf-870v,貌似是索尼机型中唯一一部带全频道电视伴音的型号,有中波、fm、tv波段,tv波段分为1-3(和fm共用)/4-12/13-62频道,该机音质不错,中波灵敏度也不错。 第五台:伯龙1290收音机,有中波、短波、fm、tv波段,tv频道分为1-5/6-12/13-30/30-57四个频段,电视部分也是用的独立的电调谐高频头,该机音质不错。 之所以大家见到很多都是1-5ch,或者1-12ch,是因为电视频道带宽为8兆,传统的可变电容调谐方式无法覆盖这么宽的频率,而且u频段对增益要求高,简单的接收电路效果保证不了。 除了这几个品牌和型号的全频道电视伴音收音机,如还有望机友告知品牌和型号,最好附上图片,我印象当中好像松下也有款全频道机型,可惜一直没找到。至于1-12ch的机器很多,大家就不用说了这个再一个还有一个。
[转]中波广播的魅力 张国策个人独立博客/2018-10-1 [转]中波广播的魅力 张国策个人独立博客/2018-10-17/收音机/ 3360 从黑雁岩铁塔到五大洲广播电台林立 1906年圣诞前夜晚上8点钟,航行在大西洋船舶上的报务员们惊奇地听到了从无线电报机中传出圣经中的路加福音和小提琴协奏曲,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无线电声音广播,是美国匹茨堡大学费登森教授进行的广播实验,地址是美国东海岸波士顿附近的海边小镇Brant Rock。由于海滩上到处是黑黝黝的石块,远处看去像大雁,故称黑雁岩。经过100多年的风雨洗礼,128米高的发射铁塔已不复存在了,只能从当时发售的纪念明信片上一睹英姿。铁塔底座还在,镶嵌有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和马萨诸塞州广播从业者协会颁发的两块纪念铜牌。   从此之后,广播事业开始蓬勃发展起来。从1920年第一个广播电台在匹兹堡建立到现在不到100年时间,五大洲广播电台电台林立,而且声音从未中断过。广播起源于中波,后来才扩展的长波、短波和调频,在所有的收音机上中波是必备的,即使只有一个波段,那一定是中波。中波广播声音优美,音质仅次于调频,比短波和单边带好听得多。上世纪末全世界共有12000多座中波电台,仅美国就有5036座,欧洲有4000多座,我国有119座。还有数目更多的调频台和上万座电视台。   广播是用点对面方式传播信息,具有高效率和实时性,平常时期是政府宣传政策和人民获得信息和娱乐的工具。一旦遇到重大自然灾害,例如地震和海啸,灾区基站损坏,市电中断、道路不通变成信息孤岛,电脑和手机就收不到信号,广播就成了获得外界信息的唯一工具。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广电总局紧急采购了3万台收音机、5台发射机、5台发电机空运到灾区进行现场报道,中国之声创办了《汶川紧急救援》特别节目,连续10天,全天24小时用中波、短波和调频252个频率不间断向全世界播出抗震救灾实况,充分显示了广播在重大突发性事件中的不可替代的宣传作用。   中波广播面临的困难是频率资源不够用,国际电联(ITU)规定中波广播频率是526.5~1606.5kHz,每个频道带宽10kHz,共容纳120个频道。划分给中国的频段是531~1602kHz,间隔9kHz,共119个频道。全球12000多座中波电台,平均每100个电台公用一个频道,虽然各国在频率划分上最大限度地考虑避免邻频干扰,并采用同步广播技术和大、中、小功率结合的方法设置电台。但各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并不考虑邻国的情况,最终必然导致严重的邻频干扰和同频干扰。   在设计中波电台覆盖范围时通常把地波传播范围设定为第一服务区,因为地波传播衰减小,能形成一个稳定的服务区;把天波覆盖范围设为第二服务区,因为天波只能在夜间传播,电波衰落大,信号不稳定。调频广播音质好,抗干扰能力强,但受地球表面曲率影响,传输距离只有20~30公里,离城市稍远就收不到信号;而中波传播距离远,一般在300公里以上,在郊区和广大农村接收效果良好,但在城市里受工业和家电干扰接收效果很差。广播电台采用了调频与中波同时广播方式,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例如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率AM990/FM93.4,上海东方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AM792/FM104.5等等。这样城里人听调频,郊区和广大农村的人听中波,大家都能快乐地享受广播。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 人类在20世纪的发明很多,无线电、原子弹、抗生素、人造卫星,计算机、集成电路等等,细数下来至少有几百项。其中无线电技术对人类历史的进展影响最大,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这种说法的基本依据是人类感知外界的主要器官是耳朵和眼睛,基于无线电技术的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扩展了人类的这两个器官,使人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人类在此基础上才如虎添翼,快速高效地发展其它科技。例如人造卫星、核电站、宇宙勘测都离不开无线电技术的支持;而集成电路和电脑是为了处理电信号而产生的,也源于无线电。上世纪收音机是每个人的生活伴侣,到本世纪手机替代了收音机,而收音机和手机都是无线电技术的直接产物。   当然医药界不认同这种看法,他们认为抗生素是最伟大的发明,因为它延长了人的寿命和挽救了成千上万个生命,生命才是最珍贵的。我不反对这种观点,但我认为无线电技术会使生命变得更珍贵和更精彩。
今天上午把几台日系机器拿出通了电,整体来说日系机器音质不错,灵敏度做的也比较好。 第一台是索尼tr84,三节2号电池4.5v供电,因为是8管机,灵敏度很高,不亚于pll调谐机器灵敏度,而且高低端灵敏度比较均匀,可以外接天线,调谐用了扩展机构,所以没有国产指针机收台过于拥挤的情况发生。中波单波段,据我多年的留意,最多有10管机(貌似没有9管机),国产最多8管机,今天特地从网上订了一台为数不多的长磁棒,双线圈的8管机器,到了后再接收对比。 第二台机器是索尼icf-ex5,灵敏度很高,机友称为中波王,声音也不错,该机器短波是定频,晚上可以收到个别电台。个人感觉tr84和它灵敏度相当。该机器少有的带同步检波功能。 第三台机器依然是索尼icf-990l,有长波,中波,调频,短波四个波段,和icf-860l相比,偏人声一些。该机器有三个fm的单独调谐键,可以预调好三个常用频率。在没有数调存台的年代,这个设计很巧妙,索尼很有几个机器有此设计,可以看得出日机在用户体验和便捷这块做的很好。 第四个是日本的双标机,这在日本为数不多,该机为中波和短波定频机,音质尚可,不过中波灵敏度低于icf-990l,和大多数国产机类似,但是音质优于国产机。 当初我接触的第一部索尼机器是icf-860,就是因为被它的声音折服,所以后来很收藏了一些索尼的机器,特别是icf系列。
因为喜欢收音机喜欢上无线电,因为无线电更是喜欢上收音机。今天心血来潮的翻出了几本过去看的书,还有本青少年实验电子读本不知放到哪里了。也是因为喜欢无线电,很早在1997年开始喜欢电脑,因为喜欢电脑在1998年开了我第一家6台电脑的游戏屋(网吧前身),我是我们市区第三个电脑游戏屋。这在当年还是很冒险的一件事情,因此我背下了6万元的巨债。 70-80年代,电视机、收录机更是奢侈品,收音机是当年中国大多数人的娱乐和精神食粮。我们家一直到1986年春节前才买了一部处理品的红梅14寸黑白电视,我们家电视收的信号比别家的弱很多,不管是多好的室内天线,还是普通的室外天线,直到1992年,我自己动手做了一部天线,加上天线放大器,才有了有线电视级别的收看效果(虽然我们那后来通了有线电视,但是父母舍不得那个钱),那部电视机中间被我若干次的维修,一直看到1998年显像管报废才退役,1997年我给父母买了部康佳14寸小彩电,平时他们都是舍不得看,依旧看黑白电视。在1997年之前,父母只有我在给别人修彩电时,才能偶尔看上几天彩色电视。 一个爱好也行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只是浅浅的喜欢或不能自控可能玩物丧志,如果深根细钻,它会成为一个生活技能。从学生时代自学无线电,工作后虽然单位效益不好工资低,但我靠工作之余的电器维修,不仅养活了自己,每年也贴补父母不少。因为自学了计算机,我才有可能去开电脑游戏屋,直到后面开网吧,成为网吧行业全国小有名气的人。在我没有到广东工作前,还有幸在职校做了半年的计算机课的老师,很有育人子弟的自豪感。在广东也是因为有计算机功底,后来才有机会接触互联网,从而从事互联网工作。 一切因为收音机结缘,一切因为收音机的爱好,成就了今天的事业、财富。所以我们爱的不仅仅是收音机,是一段故事,是一个历程。 谨此回答那些对收音机爱好者的不解,对疯狂购机的不解。
第一台就是大家议论不已的德生pl990,我是第二批国庆70周年梁总签名版,也是官方正式发售的第一批版本,这个机器我就不多说了。之前已经发过和h501,pl880的中波接收对比,还有接收视频,就不在复述了。 第二台是德生pl660,我买的比较早,中波660比990灵敏度高一点。我接收我们附近的一个弱台1206mhz,不管是德生pl990,还是山进909x,乐信1220,德劲1103,都是一片噪声,根本听不到电台的声音,只有德生pl660隐约收到,但是听不清内容。唯有乐信rp3100可以稳定清晰的收到。安键的dts-10也可以收到,但是信号强度不如3100,至于德生bcl3000,dsb1945均接收不到,我开始还以为是镜像电台。该机器没有大家说的频偏问题,不过声音有点清脆发尖,和德生pl600是两种不同的风格。 第三台是山进909x,底噪比较低,听中波比较舒服,调频立体声分离度也可以,唯一缺点就是短波灵敏度对比德生pl660低了些,不过这可以用外接天线弥补。该机器天线过载能力尚可,我这个版本中波也可以外接,我用t007就是ok2000的复刻和改进版天线收听,中波和短波都可以享受到调频般的音质享受。这也是我因此很买了几部山进机器的原因。唯一缺点就是使用一段时间后飞梭收台乱跳。 第四台是凯隆的kk-c700,这个机器是pll的,非常小巧轻薄,只有660不到二分之一大,现在存世量不多,我在咸鱼里看到有另一个型号c410的机器,因没有对比不是很清楚差距。金业也有款很小的多波段机器,只是普通的数显机器,那款机器音质也可以。 第五和第六台都是德生2p3,早期有个m-10算是它的前生版,这两台机器不完全是颜色不同,里面的天线绕法不一样,蓝色版本灵敏度更高,2p3中波低高端灵敏度算比较均匀,而且也比较耐听,蓝色版本有德生20年庆水印,该版本是德生员工安装技能大赛作品,进入市场的机器也不是很多。我送了一台普通版本给我岳父听,他一下子就被征服喜欢上它。 第七台是山进的wr-5台式收音机,是山进台式机里最轻薄的一款,特意用它和909x合影对比大小,它可以接苹果播放器使用。它的音质相对发闷一些,没有蓝牙功能,但带有遥控器,可以外接天线(这是废话,貌似山进所有的台式机都可以外接天线)。在使用中,山进wr22声音比较清丽,有usb播放功能,适合听音乐,山进12bt声音比较蓬蓬声,适合听人声,这两款机器都带蓝牙功能,当然它们也有不带蓝牙的版本。 第八台是深圳一个公司出产的160bt多波段收音机,俗称山猫版本,该机器可以弥补猫王小王子只有fm的缺憾,该机声音非常洪亮,音质不比猫王小王子差,而且和猫王是两个不同的风格,音响味没有那么重。世面有很多山猫版机器,带中波,短波,调频的貌似只有这个有。这个机器还有个数显版本,可惜没货可买。
第一部是飞乐729,全晶体管中短波收音机,喇叭好像是钴磁喇叭。听着这类收音机,有一种穿越回过去的感觉,声音谈不上动听,也谈不上难听,比较中性,有种发薄发尖的感觉。那个年代的机器,很多是模仿索尼,飞利浦,根德的机器外观或电路,只是元器件国产化了,机器外观和电路大同小异,比较大众化,只是高端机器性能和做工有所区别。同时代国内和国外机器对比,国产保存难度大很多,传下来的良品比较少。当时基本分为便携式,小台式,大台式收音机三类,袖珍收音机基本是八十年代末才出来的,大台式的声音最好听,我后来买了台海燕t241,听起来非常舒服。小时候去上海外婆那,趁她出去买菜,小心翼翼,偷偷的开她的台式收音机听,听的都不忍关掉,不过怕她回来发现不敢久听,这也是后来我买海燕t241的原因之一。那个时代买部收音机不容易,很多用块布盖起来,或者做个木盒装着,所以也称收音匣子。小时候我特喜欢听收音机,喜欢听小喇叭和评书,我妈养了一年的猪给我买了一台武汉产的东风719,为此我爸还和我妈吵了一架,说不应该买。可惜那部机器坏了后被我拆了零件,如果吧友有可正常收听的东风719,看能否转让我,最好是绿色外壳那种,就当是怀旧了。我对收音机的情缘就是从东风719开始的,也因此特喜欢无线电。在工作有经济能力后,很买了一些50-80年代的老机器,以弥补当年的遗憾。 第二部机器是新星sl9211r,10波段收音机,带长波波段,该机器为国营厂生产,外壳貌似熟胶熟料的再生塑料,外壳做工一般。这类机器是90年代早期产品,当时做工比较好的有世界牌/地球牌多波段机器,咏梅也有类似机器,但是没有这两个牌子做的机器精致。这类机器当年售价不菲,当时的工资一般是月薪70-150元之间,要省吃俭用好几个月才可能买一部,而且能买到的地方还不是很多。这类机器基本是用的索尼的芯片,还没有二次变频功能,那个时候德生前身迪桑应该才出现,还没有生产复杂的机器。 第三部机器是伯龙hs-1290,唯一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名牌,厂长叫林伯龙,貌似是合资工厂。该机器是全波段电视伴音收音机,有1-57ch,当年可是不得了的事情,在无线电杂志还刊登有广告,后期出的带电视伴音的收音机,多是1-5ch,或1-12ch频道机器,后期有春水和咏梅出过1-57ch的机器(这两部机器已收藏),但是唯有1290有单独的电视部分高频头,该机器是两个独立的调谐机构,春水和咏梅都是用波段扩展模式做的全频道波段。后期德生为了圆电视伴音收听爱好者的情愫,专门生产cr1000,带增补频道的收音机,该机器大喇叭,声音非常耐听,因手上没有cr1100机器,所以没有对比过,个人不是太喜欢早期的dsp收音机,所以就没有收藏cr1100。索尼也出了一款icf-870v的全频道电视伴音收音机,灵敏度和声音都不错,不亚于中波王ek5。因为比较喜欢伯龙hs-1290,所以先后收藏了三部机器。国产全频道电视伴音收音机,除了伯龙hs-1290,春水,咏梅这三个品牌外,如果还有望吧友告知,有同类机器可转让的,请联系我。 第四部机器是日版的icf-36,电池和110v电源双输入,之前的淘宝卖家已经帮改成220v电源。该机器腔体比较大,开始有点音响味,个人感觉音质一般。索尼icf系列,型号两位数的比三位数的音质差很多。我手上有部欧版的icf-860,不管是听中波还是fm,完全是享受级,可以听着睡着。三位数型号声音比较中性,因此很收藏了一批从7字头到9字头的机器。不过icf-940音响味有点重,声音被修饰了。索尼tr系列声音也非常耐听,tr系列生产时间比icf早,多以中波为准,而且是空气联,个人对空气联收音机情有独钟,因此收藏了一部索尼tr-84,价格不菲。
第一台机器是民间牛机凯迪的kk-9,它还有个指针版,数显灵敏度高于指针,声音听起来算舒服的,也比指针版好听些,毕竟是小机,中波灵敏度一般,fm和短波只要信号不是太弱,一般机器能收到的,基本能收到。凯迪出的都是低端机器,俗称地摊机。 第二部和凯迪是同一个厂家,凯隆kk-9510hf,它是凯隆的第一部二次变频机器,而且带同步检波功能(当时指针机器只有它带同步检波功能),这部机器当年和德生的9700dx一争天下,现在存世量应该不多,之前一下子收了四部机器收藏,声音比9700dx软和耐听,凯隆主要出些中高端机器。还有个牌子非二次变频,迪宝d932和它外观差不多,但是低端灵敏度要低于它,貌似凯隆代工的。因为打包放在其他箱子里,就懒得去翻出了。 第三部机器是凯隆的得意之作,凯隆发烧系列kk-s500,带同步检波功能,在数调机里第一个推出飞梭功能(说实话比乐信的飞梭好很多倍),当年价格不菲,因为喜欢其小巧超薄功能,在厂家停产后,又从厂家购买了一部,声音偏尖,但可听,它有个特点,收台时会滴一下。它后面还推出第一部dsp数调机,我收藏了一部d-96l(所用锂电容易发涨)和d6110(它是普通电池版,d96l的简化版,之前公司新年同事互赠礼物送给同事了)。d96l已被打包收箱就没有拿出来拍照。kk-s500中波灵敏度低于后面的德劲de1103。今天拿出来发现里面居然有电池没有拿出漏液,看着心疼不已,换电池开机有声音,居然一个电台都接收不到,怀疑晶振和部分电路被短路了,快速关机然后拆机,用酒精清洗后关键部位后,晾干装机开机总算是接收正常了。 第四部是德劲的de1103,爱好者3号,这部是为数不多的二次变频银色版本,我另外还收藏了一部灰绿色的二次变频版。德劲1102,1104,1106,1107都有收藏。科聪w618外观和德劲1104差不多,也是德劲代工的,但是声音比1104好,可惜科聪出了几款机器外就倒闭了,甚是可惜。我只收藏了科聪的两款机器,另外一款是小机器,可以插u盘播放mp3。 第五部是乐信的rd1220,二次变频机,它还有个兄弟是指针二次变频版,当年因喜欢数显机,就没收藏。乐信小机1201,1202,1203,rp300都有收藏。rp300是乐信比较小的数调机,貌似自此之后,乐信出的机器都是dsp版本了,个人对dsp版本,因为调谐时有突突声,不是很喜欢所以收藏很少。 第六部机器,是很多喜欢声音的发烧友藏品系列,华谱(或永华)r97t,华谱之前给根德代工不少机器,华谱一般以r命名型号前缀,根德一般以yb命名型号前缀。华谱r96t,r97,r97t,r66w都有收藏,还有几部机器型号不记得了,懒得去翻箱,其中还有部是少有的双调谐机构,貌似是yb213,但是音质一般,也可能是放置年代久远的原因。华谱机器收听时底噪很低,在没有电台的地方,你会以为没有开机。我手上有部分中波老机,比如熊猫802,牡丹942,索尼tr84等一些机器 第七部是飞利浦的d1875,中波灵敏度一般,但是底噪非常低,声音比较耐听,开到最大有略微失真情况。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