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终极900
地面终极900
关注数: 2
粉丝数: 27
发帖数: 2,598
关注贴吧数: 12
上海湿垃圾处理流程,直击末端处理两大挑战 距离上海实施强制垃圾分类已经近一个月,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末端处理一直是很多人所关注的重点,就拿把大家快逼疯的“湿垃圾”来说,有数据显示,湿垃圾占生活垃圾总量的17%。由于湿垃圾自身热值低的特点,采用焚烧方法处理成本高不划算,资源化利用成了其主要处理方式。 上海湿垃圾怎么处理? 以上海湿垃圾处理为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湿垃圾是如何处理的。专门的湿垃圾转运车将湿垃圾送到资源处理中心,首先会倒入原料池,在这里会对垃圾原料拎起沥干,再通过链板机送到破碎机进行破袋处理,随后进行粒度筛选、磁选和风选等,从中剔除杂质,剩下的湿垃圾进入压榨脱水环节,在好氧发酵系统中进行发酵,最后被装车运走,并对过程中产生的污水会集中净化处理。 统计显示,上海目前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达5000多吨/日,根据规划,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跃升至7000吨/日。强制时代下,上海的湿垃圾处置体系建设基本成型,这是经过8年不断努力的结果,湿垃圾专用收运车辆已达近千量、鼓励居民湿垃圾破袋投放......都是上海为建设湿垃圾资源化利用体系的有力证明。 湿垃圾末端处理存在哪些问题? 目前想要全国普及,多数城市的湿垃圾处理体系建设,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其中难以管控的就是前端分类意识。有业内人士指出,湿垃圾处理终端建设和前端的垃圾分类投放是“先有鸡后有蛋”的彼此依存关系,如果没有前端的分类,后端的湿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就没有意义。 资源化处理的专业人士表示,一旦塑料混入湿垃圾,进入了末端处置环节,将严重影响相关设施设备的处置效率和效果。此外,如果大量塑料混入了湿垃圾,会导致湿垃圾堆体里的空气分布不均,让部分湿垃圾“缺氧”,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循环利用价值也会变低。 除此之外,湿垃圾末端处理还存在两大挑战,一方面因为集中处置较难,地区处理能力不均衡;另一方面,湿垃圾处置后的产品,出路还很狭窄。根据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当然还是要看重源头分类和处理应用上。 如何解决湿垃圾处理困境? 在源头上,按照产生者付费原则实行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纳入法制框架,目前已经有上海、长春、宁波等城市将垃圾分类纳入其地方管理法制框架,其他地方也应积极推动相关立法工作的开展,加快推进的力度和加强监管惩罚的强度,对于第二次及以上发生垃圾混投行为的,采取更严厉的罚款条例,以严格的执法成效来保证垃圾分类的实效。 我国湿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好氧发酵、湿法厌氧发酵和干式厌氧发酵三种,不同城市所产生的湿垃圾量也会存在差异,如果根据城市规模来进行处理和应用将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像北京、上海这类大城市,可以通过厌氧发酵技术产生沼气,进行沼气发电,而小一点的城镇,并不适合产生沼气,可以直接堆肥处理。总之,适合才是最重要的。 我国湿垃圾的处理尚处在起步阶段,在政策层面,国家对于补贴和支持还没有明确,但并不代表没有新的出路,从上海开始强制推进垃圾分类的政策导向来看,湿垃圾的处理建设势在必行。
垃圾分类应是焚烧前提 2014-05-14 近日,因反对垃圾焚烧项目选址,浙江杭州发生规模性群众聚集事件。其实,类似事件在国内外都时有发生,民众对于垃圾焚烧的质疑也并非毫无根据。如果垃圾焚烧势在必行,那么通过垃圾分类实现源头减量和回收应是焚烧的前提。近日,因反对垃圾焚烧项目选址,浙江杭州发生规模性群众聚集事件。其实,类似事件在国内外都时有发生,民众对于垃圾焚烧的质疑也并非毫无根据。如果垃圾焚烧势在必行,那么通过垃圾分类实现源头减量和回收应是焚烧的前提。 对垃圾进行细致分类可以循环利用可回收垃圾,提高资源的利用率。2011年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垃圾回收率达到82.6%。 垃圾分类可以分选出垃圾中可回收再利用的组分,如纸张、金属、玻璃和硬塑料(聚氯乙烯)等;同时也可以将不宜入炉焚烧尘土、砖头、瓦块和石头等分选出来单独填埋或作建筑材料;还可将垃圾中的有机物质分选出来作为堆肥原料;最后再将其它可燃物料入炉燃烧,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 德国的垃圾回收利用率居欧洲第一,德国巴伐利亚州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巴伐利亚州共处理了5580万吨垃圾,其中,82.6%即4610万吨的垃圾经过处理后回收再利用。 垃圾分类可以极大地减少垃圾焚烧总量,从源头上减轻焚烧垃圾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做得好,一些国家的垃圾焚烧厂几乎没有垃圾需要焚烧。 垃圾分类可以从源头上减少用于焚烧的垃圾总量。上世纪70年代起,日本在全国大力推广垃圾焚烧,焚烧厂的数量一度占到全球的70%,60%的城市固体废弃物通过焚烧处理。然而到90年代,日本大气中测得的二噁英水平达到了其他工业国家的10倍,空气与土壤中的二噁英含量均严重超标。于是日本转变了垃圾处理的思路,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法律通过以个人与家庭为单位,实行垃圾分类,从源头上减少垃圾。2008年,东京的垃圾年产量相比20年前减少了一半,而这也导致东京的25座垃圾焚烧厂中有10座因无垃圾可烧而关闭。 在丹麦、瑞典等国,分类回收垃圾达到了垃圾总量的80%至90%。在德国,由于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比较好,一些垃圾焚烧厂也基本没有垃圾需要焚烧。 垃圾分类之后再焚烧还有助于从多个环节控制致癌物质二噁英的生成和排放,如减少其产生的必要条件氯元素以及重金属等催化剂。 垃圾焚烧带来的二噁英排放常常是垃圾处理问题上争论的焦点。有“世纪之毒”之称的二噁英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人类一级致癌物。二噁英的毒性比砒霜大1万倍,注入人体35μg即可致死。实验证明二噁英不溶于水而溶于脂肪,一旦进入人体,就会长久驻留,可以损害多种器官和系统,并可透过间接的生理途径致癌。 二噁英除了具有致癌毒性,还具有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威胁后代的健康。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化学品处1999年的报告,在全球范围内,焚烧炉是产生二噁英的主要来源。 焚烧垃圾产生二噁英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氯元素。人们的生活用品中的废塑、漂白纤维、餐厨残留、农药兽药、食品添加剂等均存在一定的氯源。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氯苯、钠盐、钾盐等都是产生二噁英的“元凶”。此外,垃圾中含有的重金属、铜、铁、铝、及游离碘都是生成二噁英的催化剂。所以垃圾焚烧前应进行分类,减少含氯物质和重金属混入,特别是含铜和易挥发的低沸点重金属,这样既减少了垃圾自带的二噁英类物质,也能减少促进二噁英生成的催化剂。 理论上,当焚烧温度达到850摄氏度以上,并使烟气在炉内停留2秒以上,就可使二噁英得到完全分解,继而极大减少二噁英的生成和排放。然而焚烧过程中存在低温、中温、高温,启炉、熄炉周而复始。在炉温变化的过程中,不但会产生二噁英而且还有可能使已分解的二噁英再生。焚烧不分类的混合垃圾使焚烧温度变得难以控制因而对二噁英生成的控制能力也大大下降。 垃圾分类还可以降低垃圾处理的成本,节约焚烧垃圾使用的资源并减少对设备的损耗。 垃圾未经分类就进行焚烧还使垃圾处理的成本大幅提高。以中国为例,中国的城市生活垃圾中,厨余类有机垃圾组分较多,厨余含水率基本决定了垃圾的含水量。垃圾含水率高,粘连性强,使得垃圾焚烧厂对垃圾的机械分选以及其他预处理非常困难。同时,水分含量高使得垃圾的热值降低,无法实现自行燃烧,必须添加高热值的煤炭等辅助燃料。研究表明,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平均含水率超过50%,平均低位热值仅为4000kJ/kg,无法达到焚烧炉燃料低位热值6000kJ/kg的标准,而日本分类收集的城市生活垃圾热值能达7000kJ/kg以上,焚烧稳定。此外,未经分类的垃圾既有塑料、纸等可燃物,也包括玻璃、金属等不可燃物,焚烧过程中容易出现结块、堵炉、燃烬率低甚至熄火停炉等事故,对设备的损耗巨大,无形中也增加了垃圾处理的成本。 无论是从资源利用还是从减少污染的角度,进行垃圾分类,实现源头减量和回收都应是进行垃圾焚烧的前提。 文章部分内容参考: WHO官方网站 王煦:《科教兴业:垃圾焚烧与二噁英控制的新探索》
垃圾分类的好处有哪些? 垃圾分类的好处想必很多小伙伴都不清楚,因为之前大家都是一股脑全丢垃圾桶,比较方便,但毕竟令再生处理比较麻烦。近来,“垃圾分类”在各种城市政策文件中被频繁提及,随着政策的持续加码,垃圾分类市场未来有望放。下面变宝网小编为大家介绍下垃圾分类的好处。 提高焚烧热,实现协同效应。垃圾的有效分类可以解决我国垃圾混合导致的水分高、热低、不可燃物质多的问题,可以进一步提高垃圾焚烧的垃圾发电。同时垃圾分类可以实现从环卫到固废处理完整产业链条的整合与协同,带来规模经济作用。 源头控制,控制二英释放。垃圾分类可以从源头上分选出氯素及重金属等反应催化剂,再辅以焚烧过程中的精确温度控制,可以有效控制二英的释放。实际上,日本在20世纪60、70代大力推进垃圾焚烧行业发展时,由于焚烧比重较高且对入炉垃圾并不加区分,导致大气中二英严重超标。故日本在初期推行垃圾分类便是为解决该难题;而后期随着分类制度的发展,日本也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垃圾资源利用效率。 收集精细化,推动再生资源行业的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原本也是政府大力推进的固废处理板块,是实现垃圾处理“资源化”目标的最有效手段。但是行业发展受阻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垃圾分类制度的不健全,导致拾荒者、黑市等现象频出,行业劣质公司骗补情况严重。垃圾分类的全面实施可以提高前端垃圾收集的精细化程度,更能进一步推进再生资源和生活垃圾网络的“两网融合”,推动再生资源行业的发展。 减少占地 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达60%以上。 减少污染 目前我国的垃圾处理多采用卫生填埋甚至简易填埋的方式,占用上万亩土地;并且虫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污染环境。 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回收利用还可以减少危害。 变废为宝 中国每使用塑料快餐盒达40亿个,方便面碗5~7亿个,一次性筷子数十亿双,这些占生活垃圾的8~15%。1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纸的林木。一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一很好的铝块,可少采20铝矿。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应珍惜这个小本大利的资源。 大家也可以利用易拉罐制作笔盒,既环保,又节约资源。 而且,垃圾中的其他物质也能转化为资源,如食品、草木和织物可以堆肥,生产有机肥料;垃圾焚烧可以发电、供热或制冷;砖瓦、灰土可以加工成建材等等。各种固体废弃物混合在一起是垃圾,分选开就是资源。如果能充分挖掘回收生活垃圾中蕴含的资源潜力,仅北京每就可获得11亿的经济效益。可见,消费环节产生的垃圾如果及时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最好途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