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同桌的日子 和你同桌的日子
关注数: 70 粉丝数: 55 发帖数: 4,165 关注贴吧数: 66
梭墨人还是不要都杀光了 我在刚刚到雪漫城时和那个佣兵简拉萨一起捣毁了那个黄金龙爪的尸鬼洞穴,之后我再去店里找她时,她表示不用给钱了,给我印象很深。 和这类佣兵在一起行动时的感触一般是很强烈的,毕竟还是并肩作战面对各类突如其来的刺客,狼群。因为我一开始不知道怎么给武器附魔和打造武器,所以打得是很苦的,常常是九死一生。攒足钱买了匹马,简拉萨只能在后面跟着,还是觉得有些不爽。 简拉萨最后也因为我操作不当被猛犸杀掉了(我喜欢通过骑射来猎杀猛犸和巨人,经常成功,但那次是惹了不止一只猛犸)。当时我真是打不过猛犸又十分激动,因为连着玩了几天,一直把简拉萨当成活生生的人对待。跳出来上网查了无敌秘籍,活活把猛犸用斧子砍死了。 虽然很快就得到了新的莱迪亚,但对这个人物总心存愧疚,也刷新了对梭墨的印象。 感觉大多数梭墨人在天际还是很和谐的,还有冬堡的梭墨学生。 但是后来当我在路上遇到梭墨仲裁者和后来在冬堡的安卡诺时,那副趾高气扬让我恨不得上去砍他们。只是又一想,他们在帝国绥靖的体制下只怕是要受保护砍了要加星的。 不过有好几次听了安卡诺的话之后我是把剑抽出来了的。 我的主线还没有做完,并不想加入风暴斗篷,因为去了风盔城之后,对那的灰民歧视不爽。 雨果在英法联洗劫圆明园的感触中说,统治者的罪过不是人民的罪过,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不会是强盗。
转 萌骑 近代殖民战争之八 19世纪后期,西方列强对世界的瓜分达到最终高潮。沙俄帝国终于将其扩张脚步延伸到了荒凉的中亚,中亚地区自古以来就盛产征服者,彪悍的草原骑兵是许多定居民族的噩梦。在16~18世纪,扩张中的沙俄同中亚中亚三大汗国(浩罕、布哈拉、希瓦)接壤,汗国内好战成性的土库曼部落就像入侵波斯或其他国家一样,每年派遣骑兵进入俄罗斯境内掠夺人口,贩卖为奴。为了解除土库曼的威胁并进一步扩张领土,沙俄曾多次试图进攻中亚,都因为吉尔吉斯草原恶劣的气候和当地大批的机动作战的骑兵而宣告失败。 而到了19世纪60 ~70年代,西方越来越强大的国家动员力、军事组织和武器装备使得征服中亚成为了可能,沙俄对三大汗国发动了征服战争。 1865年,沙俄军队在平定浩罕汗国后,兵进布哈拉汗国。进入汗国境内后,布哈拉骑兵(主要是乌兹别克人和塔吉克人)自始至终在俄军的炮火范围之外跟随,并时常发起小规模的突袭,俄军常常四面受敌,但依然倚仗火力优势保障着自己的补给辎重并继续行军。 1866年5月,俄军得到确切情报,布哈拉军队的主力从撒马尔罕到伊尔贾尔集结。7日拂晓,俄军将领齐纳兹率领14个步兵连、5个哥萨克骑兵连、28门大炮和8门火箭炮逼近布哈拉重镇伊尔贾尔,寻找布哈拉人的主力。 俄行军纵队分为3个部分,前锋为皮斯托利科尔斯中校带领的5个哥萨克骑兵连,配有一个火箭小队和六门大炮(骑兵炮)。中军为阿勃拉莫夫大尉带领的6个步兵连和八门大炮。最后是战斗预备队,共8个步兵连6门大炮,由法维茨基中校率领。 第一天,俄军冒着40多度的酷暑走了30多俄里,布哈拉的骑兵一路上只进行骑射骚扰。俄军驻扎时,离布哈拉的主力部队不到20俄里。5月8日拂晓,俄军营地前面开始出现大批布哈拉人,部分布哈拉骑兵发动了冲锋,哥萨克们面对敌军的优势骑兵,立刻下马结阵射击,被击毙九人后布哈拉骑兵撤退,哥萨克阵亡一人。 上午11时,布哈拉骑兵越聚越多,俄军不得不推出大炮来抵御,驱散了布哈拉骑兵后,俄军呈倒三角形阵型行军,左翼是阿勃拉莫夫6个步兵连的纵队,右翼是皮斯托利科尔斯的5个哥萨克骑兵连部队,他们后面是作为总预备队的三个步兵连和机关炮营,最后是辎重队和保护它的四个步兵连。 行军不多时,又突然出现了大批的布哈拉骑兵包围了俄军的队伍。这些乌兹别克和塔吉克的草原骑兵行动极为迅速,以至于每次似乎都是凭空出现,又能靠着绝对的数量优势瞬间包围俄军,欧洲作战中的前沿和后方概念全都无效,因为任何一个方向都是海量的敌人。阿勃拉莫夫立刻将五个步兵纵队转成阵地防御,用大炮不停轰击敌人。然而布哈拉的骑兵来势是如此迅猛,俄军的各纵队已经完全被分割包围,这在古代已经是败局已定,然而19世纪后期的西方火力却可以某种程度上应对这种危局。哥萨克骑兵们并未转身援助另一边的俄步兵,而是用二枚火箭炮打散了自己前面的布哈拉骑兵,然后直接向着后面已经出现在视野内的布哈拉人营地飞驰而去。 哥萨克们在营地前迎面遇上了布哈拉的步兵,皮斯托利科尔斯下令一个哥萨克骑兵连疏散展开,采用“拉瓦战术”包围敌人,这是一种草原民族式的非正规骑兵战术,但在布哈拉步兵的火力打击下,哥萨克的包围未能成功。于是第二个哥萨克连组成西欧正规骑兵式的两列横队密集阵型发动冲锋,这是自从俄军进攻中亚以来,哥萨克第一次以正规骑兵的战术打击当地人。然而布哈拉步兵的火力实在猛烈,第二个哥萨克连冲锋未果,也败下阵来。 对于皮斯托利科尔斯来说,眼前的形势迫在眉睫,在被海量中亚草原骑兵分割包围时,他居然不去援救己方的步兵,而是率哥萨克骑兵直袭敌营,就是为了出奇制胜,现在的形势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情急之下,他命令骑炮兵冲击敌人队伍,骑炮兵们用马匹拉着大炮或弹药箱,用尽全速向前疾驰冲锋,居然像古代的战车一样,撞进了布哈拉人的队伍,冲散了他们的步兵(这样的情形让人遥想起1812年俄军骑炮兵对拿破仑的军队做过同样的冲击)。其他的哥萨克骑兵见状立刻飞驰而上,大举砍杀已经散了阵的布哈拉步兵。布哈拉人的营地抵抗彻底崩溃了。 图为哥萨克人以西方正规骑兵的方式进行冲锋。19世纪西方的作战方式对哥萨克的影响可见一斑。
线列战术的成熟 排轮射(1715年-1763年)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后的10年出现了许多变化,使得线列战术达到了它的顶峰。例如,战术和射击方式的变化,进一步增强了步兵在战场上的火力和杀伤力。滑膛枪的 技术也有了新的发展,从而使得武器潜力几乎发挥到了极致。国家的中央集权趋势也继续发展,这反过来使得该时期的各国军队有了高度的统一,包括接受严格的训练 标准和条令标准,这个时期打了几场大仗,包括波兰王位继承战争(1733年-1735年)、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年)以及“七年战争”(1756-1763年),后 一次战争是在三个大陆上进行的。其后果是这个时期的“战争科学”著作和研究多了起来。作者既有那些力求洞悉普遍的战争原则的人,更有那些试图教育军官来掌握 战争规律的说教者。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正打得不可开交。这场战争就使用了像荷兰体系那样的以排进行射击的列阵方式。18世纪20年的后,步兵营的标准队形是部署成4行或3行纵深,随 着时间的推移。3行纵深的队形更加普遍。到18世纪中叶,部队分成3次射击的队形得到大多数国家的接受。英国军队参照早期的荷兰体系,仍将营部署成3次射击队形 ,以继续保持齐射方式。 普鲁士步兵在安哈尔特-德绍的利奥伯德亲王、著名的“德绍老头”的领导下,使用了一种新体系,即在营的8个排中,每一排都单独射击,一排接着一排。营的最右翼 的一个排(也许是资历最老的那个)首先开始射击,紧接着是那个排的下一个排进行齐射,然后是另一侧的相应位置的那个排实施齐射。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部队中央 ,直到8个排都实施了射击。整个过程可在15-20秒内完成,至少在演习时是如此。当第八个排完成射击时,第一个排已经再次装好弹药准备另一排齐射了。在所有的大 国军队中,只有法国军队仍然保持着现行的射击方法(虽然只有四行纵深)。直到18世纪中叶,他们终于采用了排的射击方法。 罗伯特 帕克上尉曾亲眼目睹马尔伯勒伯爵的许多战役。他对1709年马尔帕拉基战役的回忆,提供了一段关于这种作战方式的最有趣的描述“这里,当时担任团长的凯 恩上校,已经命令好我们整队,按排站立,慢慢地向敌人逼近,第一次射击的6个排已经准备就绪。当我们前进到距离她们只有100步时,她们队列中有一行士兵朝我们 射击,我们立即停止前进,6个排立即射击回应他们,我们第二次射击的排也已经准备好,并再次向他们逼近。她们的另一行又向我们射击,我们用第二轮射击回应他 们,迫使她们开始收缩,然而,他们的第三行以不太整齐的方式朝我们射击,然后在一片混乱中撤退到森林里。我们向他们进行第三次射击,后来就再也没有看见他们 。”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