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曾经风雨J Z曾经风雨J
关注数: 20 粉丝数: 27 发帖数: 1,096 关注贴吧数: 4
倡导义务责任 警惕感恩泛滥 首先我不反对感恩教育,但是现在倡导国学对其感恩思想的大推特推,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这对我们的孩子,成人、都是一个病态的教育,严重情况下还会成为社会思想教育的一颗毒瘤。 例如老师教育我们的孩子,家长要感恩于教师;公安局抓住一个小偷,被盗者要感恩警察、政府带领我们致富,百姓也要感恩公仆......甚至到了强盗抢劫了别人,没有抢劫到我们,我们也要感恩的地步。受惠者应有感恩思想这无可厚非,但被感恩人就不应该有被感恩的思想。师者解惑,医者救死扶伤,公仆者为民谋福,这本身就是责任和义务,谈何理应受恩? 这些感恩思想直接导致了老师为了让孩子感恩去教学,我们的人民警察为了让人民感恩去执法,政府为了让子民感恩去做秀,做成一点点事就索要锦旗、索要荣誉。孩子因为对父母有意见而不感恩,不去奉养。在这种“过分”感恩思想的影响下,他们忘记了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应是自己的职责所在,从而失去了做人的方向。强盗也抓住了“伤害不到谁谁都不会伸手,谁就会感恩没伤到自己的思想”而猖狂......本应是自己该做的事,怀着让人感恩的思想去做,对方不感恩就怨声载道,让人感恩的思想麻痹了本应纯洁的心灵,以至于不去尽心自己的工作。大家只看到了感恩的美丽外表,没有看到感恩背后涌动的暗流。让这种思想披着感恩的外衣去放任、去教化于人,这是极其危险的! 此外,“过分”的感恩思想还导致了人性的缺失。比如有个跟自己不相干的儿童上不起学校,还有陌生的孤寡老人、特困家庭我们要不要去伸一把手?他们无恩于我,怎么用感恩的思想去帮助他们?更比如现在的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照顾,感恩的思想直接使他产生了对父母的冷漠,将来父母老了他们怎么用感恩的思想去面对? 我这么说不代表我不赞成感恩的思想,物极必反,我们要理性的去对待。我认为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把感恩升华,这就是义务。 宪法规定,老师教育孩子是义务,公安局执法是义务,政府带领我们走向幸福也是义务......父母养育孩子也是义务,孩子敬奉双亲更是义务,你生下来丢弃试试,你不敬奉双亲试试,你就是犯罪了。义务是什么?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必须要做好的、是责任。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不是感恩的结果,这是我们自己肩上的责任,是必须去帮助的义务。汶川地震、台湾地震......我们为什么还要伸出援助之手?为什么还去奔走、去呼吁、就因为我们有义务这么做,这是责任!我们有义务帮助哪里的同袍走出困境、重建家园。 被支援、被帮助的人呢?他们也应该把感恩的思想上升到帮助别人是义务的高度,去帮助更多的人,把助人为乐的义务思想传扬出去,这样就会形成一股力量,社会的正能量。 政府把自己的职责当成义务,就会跟百姓心连心、就会诚心诚意的为老百姓服务;我们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义务,我们就会自发的努力;学生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义务,就不会获得一点成绩就去炫耀、就去要父母的奖赏、就不会被动地去学习;儿女把敬奉父母当成义务,就不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悖逆。 我们把感恩升华为义务,才能无怨无悔、才能各尽所职、才能让真爱传递。也只有认识到自己所做的都是自己的义务,我们这个大家庭才会爱满人间,这不是感恩能做到的。
“六一”儿童的节日 乡间的儿童你们过的好吗? 五月二十八日,天气晴好,心情也十分的愉快,我们公益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和几个赞助单位的经理在教育局领导的精心安排下计划去威县张营乡的五个小学对贫困学生进行援助。 下了京开,汽车顺着蜿蜒的乡间小公路,一路颠簸着,也颠簸着我的心。听教育局的领导说我们要去的这五所小学是县里最贫困的,接受我们捐助的又是这五所学校里最贫困的学生。心里想象着孩子见到我们时的景象,是不是衣衫褴褛(从本心,我不相信有这种情况)、是不是欢呼雀舞呢? 乡间小路两边是一片接一片的农田,小麦微微的发黄了,透过丰盈的麦穗就能猜想到里面的籽粒已经很饱满了;棉花刚刚甩开叶子,一阵夹杂着田野清香的微风吹过,那叶子像是在向我们招手,欢迎着我们的到来。城市的楼房已经离我们很远很远了,汽车穿过生机盎然的田野,有点破落的村庄。这一切告诉我,这里被喧嚣的社会遗忘了,我好像回到了我儿时的农村,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我心仪这里的宁静却又很是了解这里靠土地吃饭的乡亲们的艰辛。 一路上没有什么行人,田野里的百姓都在自顾的忙碌着。看到我们的车队,他们停下手中的活计,好奇的抬起头来,注视着我们,好像在猜想我们的来意。 汽车终于在一个破败的大门前停了下来,看门的大爷好像早知道我们要来,站立着等候在大门的里侧。他为我们打开校门,映入眼帘的是操场周围高大笔直的快杨、空旷的黄土操场(说他空旷,是因为在那里我没有见到城里学校都有的任何体育设施)、有点破落的教学楼,楼下站立着期待我们的学生。 看惯了城里的学生,我们没法形容这里的孩子,一个个破旧的衣服、脏兮兮的脸庞、一双双渴望的大眼睛、瘦弱而单薄的身体,唯一让人欣慰的是那清澈的眼睛里为我们的到来透出来的欢快。 朗朗的读书声提醒我这是一所学校,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站成两排,伸出一双双小手接过我们带来的书包、生活用品。。。。。 那是一双双什么样子的小手啊,黑黑的、瘦瘦的,我竟然在那几双可怜的小手上看到了茧。。。。。 当我把大家凑来的钱递给其中一个小女孩的时候,那稚嫩的一声“谢谢叔叔”我的眼睛湿润了。 校长是个瘦瘦的男老师,他好像没有见到过这么宏达的场景,说话都有点木纳了。我们把一副孔子的宣纸画像赠给他、赠给这里所有的老师,以示我们的崇敬。 送完了东西我们要走了,还要去其他的几个学校,那个男老师拉着我们的手,对孩子们说:“叔叔们为我们做了那么多,我们为叔叔们鞠个躬吧。。。。。”那一个个幼小的身影随着老师都深深地弯下腰,“叔叔再见”。我扭过脸,那一刻泪水不知为什么夺眶而出。。。。。。。 剩下的几所学校一一走过,我的心再也平静不起来。。。。。。我默默地对自己说:“孩子们,好好学习,叔叔们还会再来看你们的。。。。。。。。。”
“六一”儿童的节日 乡间的儿童你们过的好吗? 五月二十八日,天气晴好,心情也十分的愉快,我们公益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和几个赞助单位的经理在教育局领导的精心安排下计划去威县张营乡的五个小学对贫困学生进行援助。 下了京开,汽车顺着蜿蜒的乡间小公路,一路颠簸着,也颠簸着我的心。听教育局的领导说我们要去的这五所小学是县里最贫困的,接受我们捐助的又是这五所学校里最贫困的学生。心里想象着孩子见到我们时的景象,是不是衣衫褴褛(从本心,我不相信有这种情况)、是不是欢呼雀舞呢? 乡间小路两边是一片接一片的农田,小麦微微的发黄了,透过丰盈的麦穗就能猜想到里面的籽粒已经很饱满了;棉花刚刚甩开叶子,一阵夹杂着田野清香的微风吹过,那叶子像是在向我们招手,欢迎着我们的到来。城市的楼房已经离我们很远很远了,汽车穿过生机盎然的田野,有点破落的村庄。这一切告诉我,这里被喧嚣的社会遗忘了,我好像回到了我儿时的农村,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我心仪这里的宁静却又很是了解这里靠土地吃饭的乡亲们的艰辛。 一路上没有什么行人,田野里的百姓都在自顾的忙碌着。看到我们的车队,他们停下手中的活计,好奇的抬起头来,注视着我们,好像在猜想我们的来意。 汽车终于在一个破败的大门前停了下来,看门的大爷好像早知道我们要来,站立着等候在大门的里侧。他为我们打开校门,映入眼帘的是操场周围高大笔直的快杨、空旷的黄土操场(说他空旷,是因为在那里我没有见到城里学校都有的任何体育设施)、有点破落的教学楼,楼下站立着期待我们的学生。 看惯了城里的学生,我们没法形容这里的孩子,一个个破旧的衣服、脏兮兮的脸庞、一双双渴望的大眼睛、瘦弱而单薄的身体,唯一让人欣慰的是那清澈的眼睛里为我们的到来透出来的欢快。 朗朗的读书声提醒我这是一所学校,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站成两排,伸出一双双小手接过我们带来的书包、生活用品。。。。。 那是一双双什么样子的小手啊,黑黑的、瘦瘦的,我竟然在那几双可怜的小手上看到了茧。。。。。 当我把大家凑来的钱递给其中一个小女孩的时候,那稚嫩的一声“谢谢叔叔”我的眼睛湿润了。 校长是个瘦瘦的男老师,他好像没有见到过这么宏达的场景,说话都有点木纳了。我们把一副孔子的宣纸画像赠给他、赠给这里所有的老师,以示我们的崇敬。 送完了东西我们要走了,还要去其他的几个学校,那个男老师拉着我们的手,对孩子们说:“叔叔们为我们做了那么多,我们为叔叔们鞠个躬吧。。。。。”那一个个幼小的身影随着老师都深深地弯下腰,“叔叔再见”。我扭过脸,那一刻泪水不知为什么夺眶而出。。。。。。。 剩下的几所学校一一走过,我的心再也平静不起来。。。。。。我默默地对自己说:“孩子们,好好学习,叔叔们还会再来看你们的。。。。。。。。。”
关于推动威县公益协会建设 增加商家 会员收益意见书 威县公益志愿者协会成立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广泛支持, 入会会员不断的增加。但长远来看,只由会员自愿捐助解决的公益资金,对社会援助需求来说,只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     为使公益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以协会为单位构成的这个庞大群体消费力量不容忽视,这个群体无可非议对商家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为使商家、会员、协会联合,立足长远,达到三赢目的,参考其他地市商家联盟方案,我们制定了此意见书。 意见总体规划: 1、公益协会联合商家推出“威县公益志愿者协会携手单位”活动。协会负责制牌、并收取会费。收取的会费用于公益援助事业,牌证所有权为公益协会。 2、凡入会商家我们将一律在公益志愿者协会官网054700.com(cn)公布、宣传推广,也为方便会员购物查找提供方便。 3、凡入会商家,自己制定对于协会会员进店购物、消费优惠的办法,优惠程度按自己的承受标准制定,制定的标准跟协会牌匾一起悬挂,自己遵守,接受会员监督。所制定价格标准必须低于非协会会员最低价。 4、对违反规定拒不执行自己制定的标准的,协会有权收回牌证,会费不予退还,协会官网取消推广,行为恶劣者协会宣布除名。 此意见对商家: 1、可以起到吸引更多顾客到店、到自己的企业,帮助商家抓住商机。入会会费会在会员的购物中几十倍、几百倍的返惠商家。 2、在现在社会爱心事业蓬勃的今天,加入本公益组织商家、企业的上级单位、合作者、顾客都会给与大力的支持,并以此再次产生自己的利润空间。 3、在自己的店铺,企业悬挂公益协会标志,将会成为一种荣耀,彰显你的高尚品格,给人一种信任感。 此意见对会员: 威县志愿者协会会员持会员证,可以到“公益协会携手单位”购买到自己喜欢的、需要的商品,并且价格低于非协会会员。让自己每年的公益会费在购物中再回到自己的口袋里,甚至回到自己口袋里的不只是100元。这样协会会员在得到荣誉的同时又节省了自己的开支。 此意见对协会: 协会有义务让会员手里的会员证不成为摆设。反过来,让会员证成为会员省钱的工具,才能更有力的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协会。 越来越庞大的协会团体消费,可吸引更多的商家入会。 大批商家、会员在利益驱使下入会,将会形成入会效应,推动协会发展,会费收入不可估量。 协会公益款项丰厚,活动就会频繁,就会有更大的影响力。跟商家、会员入会形成良性循环,给协会发展奠定基础。
没骑过车,你们永远不知道! 谨以此篇献给那些热爱生活,崇尚自然,喜欢单车的兄弟! 没骑过车,你们永远不知道 你们永远不会用两个轮子一天来回百公里; 你们永远不知道行在盘山公路上的艰辛,下山归来是什么感觉; 你们永远不会因为路遇陌生人挥手致意; 你们永远不知道天冷天热、风雨无阻是什么感觉; 你们永远不知道最先出门,但却最后一个回来; 你们永远不会遇到红绿灯都要向别人报告; 你们永远不知道打着手电行进在陌路的感觉; 你们永远不知道被岔路人认为SB的感觉; 你们永远不知道一天只要花十块钱照样可以玩的很开心; 你们永远不会为买一个前叉而吃一个月的白馒头; 你们永远不知道在这叫做邢台的城市               上下班高峰期2个轮子能比四个的快 N多时间到达; 你们永远不知道市区到山区还有自行车可以走到; 你们永远不知道车在人在的心情; 你们永远不知道这年头远行千百公里居然还能0油耗; 你们永远不知道一天十几个小时近两百公里的折腾需要多少毅力; 你们永远不知道别人问你在干嘛?你回答道:在路上!的感觉; 你们永远不知道爱单车胜过爱老婆的感觉; 你们永远不会为了路上遭遇爆胎而背着它走上好几公里; 你们永远不知道居然有两个轮子的车的价值可以买几辆QQ; 你们永远不知道遇到不开心除了哭还有另一种方式来发泄; 你们永远不知道生活永远在路上是一种怎样的境界!............. 你们永远不知道邢台的山不花钱怎么上 !!     邢台朝阳单车俱乐部群109981833   立足威县   联合广宗   让 我们共建快乐生活
骑单车的人!~~ 单车 1 骑自行车的人是是最坚强的人,在路上骑车的时候,他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跌倒,但是他们时刻准备着跌倒之后爬起来      2 骑自行车的人是最会享受生活的人,他们平时会骑着自己心爱的自行车到衡水湖边上享受湖上的风,仿佛世间在也没有比生活更加重要的东西了。      3 骑自行车的人是最具活力和激情的人,他们可以仅仅因为一个单纯的梦想,拿起地图,骑上自己心爱的自行车,仿佛这个世界上没有他们到不了的地方。      4 骑自行车的人是最积极进取的人,他们永远不会满足自己家里自行车的配置,开始节衣缩食为自己添置新的装备。      5 骑自行车的人是最浪漫的人,在跟他们结婚的婚礼上面,没有豪华的轿车,只有两排长长的自行车在那里招摇过市,,但是他们给了你谁也比不了的幸福。      6 骑自行车的人是最恋家的人,在你们孩子出生之后,他会教你的孩子骑自行车。在周末的时候,他会带着你们母子(女)三个人一起骑自行车出去野餐。      7 骑自行车的人是最具政治前途的,美国有一个牛仔,以前是骑马的,一直没有什么出息,后来改骑自行车了,就当了美国总统。      8 骑自行车的人是最具幽默感的人,这点你看写这个帖子的人就知道了。      9 骑自行车的人是最居安思危的人,他们知道自己在公路上面是弱势群体,,所以每次骑车之前肯定会做好防护措施,从不与机动车抢道。     10 骑自行车的人是最细心的人,如果他们的爱车出了什么毛病的话,一定会查清楚,同样如果他们心爱的女孩子心情不好的话,他们一定会想办法哄她开心     11 骑自行车的人是最热情的人,他们在路上见到与自己同样的骑行者,必定会以挥手,以微笑面对。     12 骑自行车的人是最乐观的人,以遇到什么烦恼的事情,只要骑车到衡水湖边吹吹风,什么烦恼都烟消云散,然后对自己说:这个世上没有哪道坎是跨不过去的
春节还是回家吧---记老家的春节    昨天和几个网友聊天,说到了春节。一个网友问我 :‘春节你回家么?’      我说:‘回!’      他说:‘回去做什么?’      我说:‘不做什么,就为了回去看看堂屋里供着的先人,陪陪家里的父母,会会那里的乡亲。。。。。。’      唉!那个被称做‘家’的地方就是年少时的故乡,一个让人怀念的地方。。。。。。      记起去年的春节,农历腊月三十我才在一年的忙碌中解脱出来,在父母一个个电话的催迫下步履匆匆的回到了阔别的家。     从父母家里出来,打开自己的家门。一米深的蒿草,两米高的小树,挤满了庭院。一阵风吹来簌簌的响。我拿铲清理了一条小路,打开屋门,床上,桌椅上到处都蒙着一层厚厚的土,屋子角落里的蜘蛛网随着我的进入被风吹的一摆摆的像是在欢迎我。呵呵,我忽然想到了聊斋里蒲公笔下的有狐仙居住的小院,我是不是也有幸遇到呢?      我和妻子好一阵的忙碌,时近中午终于清理的差不多了。脾气一向暴躁的父亲也一改常态,在院子里看着儿孙们放鞭炮,喊着儿孙的名字,招呼着。。。。。那个欢快就像是个孩子。母亲说,父亲买了好多的鞭炮成天的念叨着等着孩子回来放。母亲已经包好了饺子,妻子生了火,不一会儿饺子就煮好了。      母亲捞出来第一碗饺子放到一边,说要敬神,捞出来第二碗让我去敬先人。先人在同门的爷爷家里供着,走进爷爷家的屋门,写着先人名字的画轴已经请下来了,看着一排排的先人名讳,我点了香,烧好了纸钱。爷爷从里屋听到声响出来了,‘爷爷,你今年可好啊?’      ‘哦,是小军啊,爷爷好着呢,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啊?孩子呢?也都来了吧?’爷爷眼里放着欢快,透着慈爱。        ‘来了,咋能不来呢!我们早上才回来的。’        ‘让孩子过来玩啊,我瞅瞅都长高了吧!’       ‘嗯,长高了。爷爷尝尝我们的饺子吧!’      ‘不了,不了,我才吃了,肯定赖不了。’。。。。。。      ‘我孩子都那么大了,还小军呢,呵呵,真是的,在老人的眼里,就是年龄再大也是孩子。’心里想着就从爷爷家里出来了。       ‘呦,什么时候回来的?来我家玩儿啊。’。。。。。        儿时的伙伴,街邻的叔叔大婶儿。。。。。。随着一声声的问候心里觉得甜滋滋的。这就是我可爱的父老乡亲!        吃罢了午饭,我领着孩子们去粘贴春联,五色纸。老家的房子多,再加上母亲说粘的多了喜庆,又是好一阵的忙。放眼街上,以前破旧的街巷刹那间焕然一新,红红的春联,五颜六色的五色纸,阵阵的鞭炮声,孩子的嬉闹声,空气里弥漫的食物的香气,姑娘小伙都换上了崭新的衣服,这一切都告诉我新的一年就要来了!        父亲每逢这个时候什么也不做了,就跟孙子孙女腻在一块,他们的吵闹声能穿出好远好远。母亲爱好烧香烧纸,每逢过节母亲便会把家里都烧上一遍。什么门神看门,财神进才,炕神,车神。。。。。。就是厕所也不放过。看着母亲烧香,烧纸,跪下磕头,口里念念有词,心里边不由得生出一种感动,儿孙大了,自己老了,母亲只有用这种方式祈求神灵保护一家子的平安,诉说她的牵挂。香炉里的灰每年都要新的,上好的芝麻秸秆的灰,取节节升高之意。帮母亲弄好了香炉,加工好了母亲一年需要烧掉的纸钱,看看就天黑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