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uare1010
whouare1010
关注数: 0
粉丝数: 82
发帖数: 2,514
关注贴吧数: 26
双电池省成本版 双电池所以需要两颗电池,是因为他有可能同时多个模块进行充放电,所以要有两组电池组进行交替使用 但时间传感器出来后却让充放电时间变成可控,当不会有两个区域同时充电,就能拿掉一颗电池,模块得以大量精简和缩小 最核心问题是如何取得精确的控制时间上了。方法如下,当红状态的传感器给绿传感器复制设定,时间自动提前,绿传红则顺延,同色则相同,利用此特色就能完成精确充能了
相比污水制氧,电解器更适合开局发展 电解制氧 消耗120w和1kg水分解出888g氧,112g氢 每100g氢产800w电,所以氢约产电900w 水泵一泵泵10kg水,泵耗能240w,每kg耗能24w 氢泵一泵500g氢,泵耗能240w,112g耗能54w 脱盐器每次处理4.65kg水,耗能480w,每kg耗能104w 净水器每次处理5kg水,耗能120w,每kg耗能24w 所以1kg水的处理花费约在198w-302w之间,净发电600-700w 小人消耗100g每秒,加上基地正常情况下持续扩张 所以一台电解器约能供应8人基地使用 在使用电解器时,可以理解成每有一位持续存活的小人,则被动发电约90w 污水制氧 污水1:1制氧外加9个过滤器得到相同效果 共耗能45w,并产陶瓷 直接吸污氧会引起肺部不适 直接增加氧的3成消耗所以条件许可情况下不考滤直接吸污氧 氧气扩散器 消耗120w和550g藻生产500g氧 共1.8个扩散器能顶替电解器的制氧能力 共耗能216w 升华器60w和1kg污土制氧660g 约1.5个升华器和9个过滤器得到相同效果 共耗能135w,并产陶瓷 在做可持续的情况下 一个8人基地,持续平均耗能700w 电解器基地正常运作,小人各干各的,耗水1kg/s 污氧制氧基地只有6人能够工作,耗水0.9kg/s,为了和电解器基地有相同的效率,多招两名小人,耗水变成1.1kg/s 氧气扩散器基地只有5.5人能够工作,消耗藻类 升华器基地只有5.7人能够工作,消耗污土 一个8人基,持续平均耗能1400w 电解器基地8人中只有6人能工作,耗水1kg/s 污氧制氧基地只有4人能工作,耗水0.9kg/s,为了和电解器基地有相同的效率,多招两名小人,耗水变成1.1kg/s 氧气和升华类同 所以很明白,污水制氧基地的适用场合明显不如电解器基地,应用场合应为中后期完成可持续,或太阳能或鼻涕虫可以解决基电用电问题时,不过有鼻涕虫时代表有大量污土,所以用什么制氧其实都没差了 藻类制氧的缺点是,除少部份行星外,可持续性差,只适合过渡 发现很多人都不会用氢气发电,总是说不稳定,发图给大家参考,以下为自然飘的方法气泵下为元素感应,当空气持续30秒都为氢时代表氢气已平稳,直接吸入即可,无需筛选,右下角自订为过量氢气的位置,控制氢气发电机进行持续「烧氢」,舍不得浪费也可以建更多的气罐,真仓鼠控就直接高压。气罐控制人力发电,当氢存量过低时则启用人力发电,两者完全不用进行排他
铝电线可以直接接在铜零排上吗? 35的铝线,直接压接在铜零排上 因为知道铝铜直接有电蚀问题 就商量着加个铜铝过渡 但电工说保证20年不坏 用电会有徧相零线约30安左右 零排材质纯铜螺丝镀锌 真的没问题吗?
挖掘机极速运送方案 收集浮土其实有两种手法 夹土门不是一种,因为夹土门的真实名字叫做吃土门 第一种是用挖掘机挖 第二种直接熔进岩浆中,第二种的好处是能收集一倍的浮土,但要做到热回收的系统体整做价极高,不做又需要大量的高温热源,所以先不讨论 回到挖掘机方案,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就一个排位问题由于排传递限制,只能向一个方向运,直接运到收集点,每抓每放循环需时两秒,最大能抓一吨,所以单周期最大运送量为300吨,一般平均30-50吨的陨石资源产量运力是完全足够了。不用轨道原因,一来贵,二来慢,三来还算重型机器不能放探测器。降温方法很多,我这选用了定时吐吐气。
岩浆泵的金属火山开发
分时供电系统 过往的双电池,其中一个重大缺点是电池模块的建设麻烦,现在利用ap推出的计数时,推出了新的电力分配系统:分时供电系统 新的系统最大的优势是电池模块变得极简,只占两格空间,入面只含有一块计数器,电池一颗,以及开关一颗,成本低而且建设简单分时供电的建造逻辑,就是把用电分区,例如计数器设为五进制,20kj的智电池能为2kw的电路持续十秒,每个用电区都占用2秒,你也可以用40kj的巨电,有20秒的分配时间,每模块使用2块计数器设为5进制配出25进制,那每个用电区都能占用0.8秒时间,但要注意,0.8秒要充满40kj电池需要50kw功率,再加上要供应期间电器的耗能,实际需求适配的变压器会超出电线的最高功率,供电模块大约长这样,注意功率必需大于设计功率,少于50kw的电线上限个人比较建议使用单块计数器用上10进位,配上智能电池,配合1秒的脉冲,10进位看似只有10个用电区可能会不足,尤其有些散碎的用电区实际上可能只有一台水泵气泵,但对于耗能低的用电区其实是可以共用计数数字,例如共有四区,a区液冷分配1,b区生活分配2,c区气泵分配3,d区水泵同样分配3,那c d区可以共用功率,原则上只要共用计数的耗能总计不超出2kw的电线负载即可,若用电区真不够,多开供电模块进行分割亦可 暂时来看,建设难度和成本造低于双电池,只要明白工作原理应有更多的发挖空间
烧沙子/污染土制热 先声明,比较复杂,萌新很可能看不懂 沙子/污染土的热容为0.83 1712度成为玻璃液 烧成玻璃液后热容为0.2 2356度成为气态岩 烧成气态岩后热容为1 所以和浮土一样,可以进行热爆炸处理 和烧浮土只有1400的劣质热源不同 烧沙子出来的是高温热源,可以用来烧玻璃,烧浮土,熔钢水和铌,又或再循环温度低一点的沙子热爆炸,当然还有发电 另外烧沙子的一个好处是可以实现回圈化,气态岩冷却成火成岩,火成岩捶后又成等重的沙子,中间没有物质消耗 沙子和污染土都有各种白嫖手段,所以供应不会有问题 至于你说发电都有更好的选择,是的,完全同意,缺氧嘛,就是搞事情 讲解前先来分析我的被号设计效益,在100周期开始计算,热源使用的为精炼机的炼铁,冷却液为液钢8周期后,共得17吨800度的火成岩,7.4吨2800度气态岩,共炼出2吨铁,即每回合约需精炼铁两次以获得补充热量 8回合共计产热:17000*(800-150)+7400*(2800-150)=30,660,000KDTU 每秒產熱:306600000/8/600=6387KDTU,直接利用约能推动7台蒸气机 炼铁产热68000KDTU,30660000/68000/20=22.5,不重热能爆炸的情况下能量增值约22.5倍热回收主要靠火石岩和岩浆,当二级的岩浆温度足够时,则储存高温气体至最上方和烧浮土不同,沙子需要从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而在液态下利用1KG相变不炸管的设定,我们可以把玻璃由1700度直接加温至2800度,由于在管中为液态玻璃,每度加热所需热容仍为0.2KDTU,加热仓由精炼机加温,由于出水口最高耐温为2875度,加温至2850度即可
无需使用钢材的高温蒸气泉开发 萌新第一贴,先发一个比较少人讨论的高温泉开发 高温蒸气500度,500-95=405温差用作发电,每口进气400g,400g 500度蒸气带热量680kdtu,满功率850w需要877kdtu热量,所以680kdtu能发电659w,但因为蒸气机流量需要大于0.5kg才能全功率运作,所以堵四口时只能发425w电力,所以把蒸气分成高低温区,低温区温度控制在125度以下,所以可以使用铜铝等做液冷机,无需金或钢材,相同原理修改一下也可用在其他结构,例如同室分温层,例如1kg不爆管的特性直接降温。长远能省下巨量的钢材开支 设计参数可直接参考存档 /s/1dx7VogvCfl50kQSfi7o21g 提取码:6lbj
双电池的bug电栓研究,和有可能的简单解决方法 众所周知,双电池的缺点有几个 其中最重要的是卡bug电栓,其他施工麻烦等不在此贴讨论范围内 所谓的bug电栓,最经常发生在新读档,信号是对的,但电栓却没有正确地工作,表现一般为全关(图像表现为打开)如下图所示一般情况下,越高的开关频率的用电器,bug电栓的机会越高,越多的双电池,整图会发生的bug电栓的数量也越多。那到底是什么导致bug电栓的产生?经过多次的测试后,我可能发现了一种简单省位的解决方法 先不说方案,首先说成因的猜想。 众所周知缺氧的计算周期一般以tick为单为,而一tick为0.2秒,而所有门无论有没有参数设定,其最低都会有0.1秒的延迟。所以如上图的双电池设计,我们有理由可以猜想他的实际运行是,先执行左右的开关控制,0.1秒后再执行中间两个开关的控制,由于tick和0.1秒的冲突,所以引发了bug电栓的产生 所以我试做了如下中间的结构:延时间一律设为0.1秒,让中间和两边的开关工作同步化,经过数十次的存读档,也刻意增加双电池的开关频率,在全图共有17组开关器的情况下,发现再无一起bug电栓的发生 另一种使用多时而无bug电栓的构造上方为另一种双电池结构,利用中央提供定点的5秒交替脉冲而非智能电池控制,百数次的读写亦未曾发生过一次卡bug事件,使用双电池又为卡bug电栓烦脑的可从中选用其一 当然,卡bug本就为概率事件,我的数十次和百数次读写在你的机器面前有可能会全面破功,所以附上存档,有兴趣使用双电池的话可以自行下载测试在你的机器上是否可行 /s/1dx7VogvCfl50kQSfi7o21g 提取码:6lbj
不使用钢材和金的液冷模块 喜欢研究原理都没出过模块,这次出个模块让大家抄作业吧 模块的特点是不需使用钢材和金汞齐,由于使用了冷室的技术,使用普通矿物即可,但以导热率高的铝矿较理想使用此系统比较麻烦的地方是需要外部热源以使热室内的温度高于125度,模块以太空为范例,其他火山类开发热源就简单多了系统使用自冷却技术,蒸气温度低于125,所以换上超冷并加上电池后可以实现无输入电力永动工作,但制冷是断断续续的,大约只有1/6的工作时间,能够输出180kdtu左右的制冷量,机械臂,运载器,矿机产热2kdtu,正常足够使用了,液体分流输入热仓内为400g输入冷仓为1200g自动化,由左至右,热仓温度保持在125度以上,安全起见设成126。冷仓内,液位器发现有积水时停止蒸气机工作,此期间液冷仍持续工作,使水化汽。冷仓控制在123度以内以避负液冷机损坏,液冷机工作至指定液温即停机,冷却液进入自循环 贴上蒸汽机科普,本次使用到1,5,9特性,其他可以忽略: 1.蒸汽机实际从微观上,是一个五口每口吸400g蒸汽的机器,只吸蒸气,无论任何温度的蒸气 2.只要吸入的蒸汽的热量>877kdtu,他就可以输出850w,吸1000000000kdtu他还是输出850w 3.蒸汽吸入量需要>每tick(0.2秒)0.1kg,他才会进行转换,所以堵四口时每两tick一转换,平均最多只有425w功率,堵三口才能850w全功率运行 4.堵0口的全功率最低蒸汽温度:200,堵1口227,堵2口270,堵3口358,堵4口最高功率只有425w温度358 5.蒸汽机启动的最低条件是任何一口的蒸汽温度高于125度 6.蒸汽机自发热量=4+吸入热量/10,当发电功率为850时,其最低发热量为91kdtu 7.吸入热量=(蒸汽温度-95)*流量*4.179 8.吸入的蒸汽量=输出的水量,输出温度永远都是95度 9.自冷却最高温度为138度,自冷却时每kdtu能产多于1w,配上超冷能实现永动液冷机
最近高温蒸汽泉开发满火的,一个全效率直吸500度蒸汽的方法 早前科普了,蒸汽机实际从微观上,是一个五口每口吸400g蒸汽的机器 另一点是,只要吸入的蒸汽的热量>877kdtu,他就可以输出850w 第三点是,蒸汽吸入量需要>每tick(0.2秒)0.1kg,他才会进行转换,所以堵四口时每两tick一转换,平均最多只有425w功率,堵三口才能850w全功率运行 第四点,堵三口后的蒸汽利用热量为358度,所以堵三口直吸500度蒸气会做成其中142度的热量浪费,当然仍是比开五口的浪费300度好很多 有了这四点后,就能组成如下的设计左侧为500度区,自己想像入面有个500度泉吧,右侧为低温蒸气区,0.4kg的500度蒸汽热量为676kdtu,所以右侧还能吸200kdtu左右,若要蒸气机满功率运行,右侧蒸汽需要维持在210度左右,但低于此温度500度蒸汽还是能100%利用的,只是蒸汽机不能满功率而已,其他出水调温的问题请自行完善,一如过往我只负责原理,模块和实用性什么的都和我无关
高温蒸气电池,太阳能从此不用做一堆电池了 常听人说蒸气电池,没试过,也没见到现成方案,正好有时间试做了一颗,比较独特的地方是液冷机用上了导热质,蒸气温度最高1000度,使用堵头设计,蒸气机工作温度358,下方储温区蒸气温度低于358时蒸气电池仍工作,只是功率减少,相比200度方案储热量高8.5倍,所以省水8.5倍,不用各种高压方案,最大储能34x2x1000x705(按蒸气温度300度以上为有效算),合计47940kj,折合2397颗电池 若果制冷没有地方利用,可以如上图直接使用热得快,960w制热4096kdtu,发电效率约97%,加上热得快多消耗25%,储放循环效率在7成左右,建议把制冷量用作制液氢和液氧以减少浪费 自动化比较原始,多颗智能电池配合不同的电量不同的动作,最低电量时启动蒸气机,至安全水位例如40,至差不多满时例如95则启动制热,直至电网电量减至例如50 堵口设计的好处,358度其实不是好处而是坏处,功率衰减提前发生,但是堵头后水流量只有800g,符合1kg相变不爆管的要求,冷却水在管中直至加温至358度,有效杜绝了吞热现像 水不用一次加,每次加一点,到800度加,慢慢加,搞个简单的加水器就好,就不会出现启动时间超长的问题,想到的大约这么多,话说有其他蒸气电池参考吗?
蒸气机科普,别再水了 果如所料,某人果然是不愿自己的错误被指正,指正错误后果然又把我的文删了,是位正儿八经的装睡者,还好因早知了有存档,正好来科普分享吧 众所周知,蒸气机理想的工作温度是200度内,高了的话,热量就真的吞了什么都得不到,输入2kg 200度蒸气,输出2kg 95度清水,消耗877kdtu,发电850w,这是蒸气机的最高功率的极限发电 (顺便一提,最高效率的发电温度是能利用自冷的138度蒸气发电) 若果蒸气温度高于200度呢例如270度。他依然吸2kg蒸气,输出同样850w,自发热多那么一丢丢,水依然是95度。而微观下,其实我们可以把蒸气机看成五口每口吸400g蒸气的发电机,高于200度时,把一些口堵上就不会浪费热量了,例如你把两口堵了,但蒸气温度是270度的话,蒸气机功率仍然会是850w,输出95度水则减至1.2kg,吸入蒸气当然也减至1.2kg了,结论是只要五个口总计吞入877kdtu以上,他就能输出850w电 基础有了,可以计算了,已知最高耐温的液冷机是导热质液冷,耐温1025度,懂做好散热的话蒸气温和机温相近,取1000吧 千度蒸气吞热能力(1000-95)x4.18=3782kdtu 超冷液冷制热=58(自发热)+140x8.44=1240kdtu 四台超冷肯定是多了,但日常应用都有启停时间,按理问题不大 水冷制热=58(自发热)+140*4.18=643kdtu 三人行必有我师,虽不知装睡者在怼谁,还是期望他的病能早日康复
岩浆泵在火山开发的使用示范 此方法主要比较少见的处是使用了岩浆泵 火成岩输出在100度内,使能量利用率提升,结构也不算复杂 先说一下岩浆泵,泵类有分两个区域,蓝色为感应区域,红的为吸收区域,简单来说,蓝色区域内有作用物,则判定为浸入,从红色区域吸取作用物,无论水泵气泵都一样,大小泵对应的范围也相同,以下为官方论坛的搬运 在真空环境下,非接触液体的热量也不会传至泵中,但泵仍会持续加温,来源是自发热,由于不多要压下来也不难前言说完,回正题首先,蒸气机其实我觉得很多人都有点口误,吸的是蒸气,而不是热量,所以在没有热量流失的空间,集中加热蒸气发散其实更有利于蒸气的温度划一 岩浆在管中不炸主要是利用了1kg以下相变不炸管的特性,在烧浮土发电时这个特性尤其重要,岩浆的直接使用温度越接近1411度,那相对烧浮土使用的热量就越低,所以烧浮土系统可以改成小泵,就可以避免传输时的炸管问题 凝胶回流刻意流过发电区以做持续降温,也可因情境不同使用凝胶位置开窗用环境温降温等方法 输出温度能够低于100度主要是把蒸气水集中,让他不能直接气化,空气和水的热交换比较慢,最后就可以自然可以做成上图的效果,蒸气温度接近200度,而火成岩输出温度却接近100度最后的最后,自动化,液冷自动化就不用说了吧,水罐的自动化主要是在水罐满后停止泵的工作,只要感应到在该位置有超过3秒的岩浆,则停止泵,也可以用水循环等方法省却此类自动化 门的开关作用是抬升水位,缺氧世界的压力用的是异世界力学,所以不抬你会发现右方多少岩浆左方也不可能上来 岩浆泵右方的液体是凝胶,激活泵使用 原理大致这样,模块非我感兴趣研究的,实作请自行完善,创作最好玩
烧浮石应用便携固体岩浆系统 浮石加热至1411度后会转变成岩浆,浮石比热为0.2,而岩浆为1,若降温几度则再次转换成火成岩,热容同样为1,所以烧浮石能够把热量5倍化,若在烧浮石时再加入热回收,则整系统的输出可以提升至输入能量的百倍,缺点是工作温度会由热源的温度下降至1400度,适合作为裂化及裂解的热源,低温金属的炼金(例如铜铝金),油炸大蟹,发电,烧陶瓷等等工作温度在1000度以下的作业,配合精炼厂也可以把废热百倍化,因为热量爆炸了,像裂化就不用再精打细算为加大回收量而可以随便浪费了 系统有两个产出,1407度的火成岩和1000度的火成岩,固体的好处是方便般运,善用打扫几个来回一座20吨的火山就能搬好,轨道20KG/S运力大,储存可以随地无限放,和管道用另一套系统,缺点是在传送时温度散失快,所以需在真空环境下使用,使用后的余热也有岩哈奇能解决,可以作为另一种热源的新选项 以下为测试,先注入1726度的岩浆10吨开始,至1626度时自动停机结果共得 140吨1407度火成岩 115吨1000度火成岩 49吨1000度火成岩已用作发电 共计255吨产出,因为无人值机,我也不知什么时候停机的,秒产20kg,以产出计算运行周期约22周期左右 蒸气机刻意不控制,以全速运行,共用了49吨,全使用的1000度火成岩,系统若整体用作发电,则可以驱动20台蒸气机(1400度火成岩发电时能产出1.5倍的电量)每kg的火成岩需要4kdtu热量,全速20kg则需要80kdtu,小火山秒产0.3kg岩浆,1450以上为有效输入,所以每kg有相对有276kdtu的有效热量,0.5*276=128kdtu,所以小火山就足够运行系统(所以一座小火山和1周期12吨的浮土就可以带20台全功率发电机),大火山可以一座山支持三四条生产线 其他所有的铁火山和铜火山也可轻松带动,金火山因为热容太低开发价值不大 其他像16个周期内发射一支液氢火箭,精炼等都可以为此玩法的有效热源比较有趣的发现是,加热最好在上方,若用直立式在下滑时会持续加热 欢迎改良意见
低能耗自动炼金原理解释 部份概念源自此贴,阅读后有助理解此贴内容 https://tieba.baidu.com/p/6249097199 首先说一下,众所周知,此板的精华区等同于没有,有用的老技术基本都没有存留,而贴吧的搜寻功能笑笑便好,作为一位萌新,若果你有兴趣和我讨论,请清楚表达你要说的概念,又或给连结我自行阅读,你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我很多都不知道 另外,我的贴喜欢讲原理,我知很多大佬就丢一个范例什么说明都没有,自行参悟,但那不是我的风格。我的范例就当范例看好了,原理懂了还有什么不能做吗?若果有能改进的地方也欢迎批评,但请具体指出能改正的地方,像为什么比较好最好能讲一下更好了,当然你也能讲原理那就更赞了,谢绝没头没脑的评论,那些没营养的麻烦就免开尊口了,能改一下此板的风气吗?合理有用的批评绝对接受,前题是你要让我懂你在说什么 范例为地热,但你可以使用一切你能想到的热源,包括铁火山,铜火山,金火山热容太低不建议,使用岩浆或铅做冷却液的精炼机,火箭尾气等,另外因为材料本身会吸去不少热能,在系统稳定前需要不少的热能,所以若用铁火山这类热源请先让他喷十来几十个周期先储储热再运作 回正题,如何才能够高效地炼金,还是老生常谈,热回收,热回收,热回收,例如炼铜需要把铜加热至1100度左右,若果你能够把铜的温度尽可能的回收,自然需要输入的能源就少了,所以其实系统非常简单,就是一个劲的热回收,当炼成后热量拿来发电除地热外明显都不是什么聪明的选择,更何况热回收了,物质的输入温度由100度升至900多度,在加热池中只需要加热百来度就能产出了,效率自然更好了?(使用地热等近无限热源请无视)使用小热源时明显做热回收才是更优选择,而且当你手上一堆铁锈而无盐时,比地热有更高温但热容量低的铁山就更显出回收热炼的价值了。而像是炼钢机配岩浆等高温冷却液时,高效的热回收更是能够把产量提升数,计算后发现精炼机炼金异常凶猛,以后再测 地热示范,地热在短中期来说可视为无限热源,在无限热源前这示范其实是多余的,不过本就是试验,将就看吧,实验才是重点。地热普遍温度为1500以内,所以适合炼化金铜铝等金属,铁熔点在1500度以上,不适合,使用铁山炼铁或精炼机才是正道,另外要注意铝矿熔点为1083度,但铝熔点却在600度,所以不适合我使用的示范,需要另行设计先看全景,异常巨大凶猛,热回收走最原始的轨道回收系统,输入温度为53度的铜矿,输出为133度的铜,热回收进入热池前的铜矿温度为950度,铜加热最高温在1100内,热源只调在1120度,所以也不可能超太多,实际外部热源需加温150度,举例,铜火山输出22226度,约0.3kg/s产出,此结构1200度以上皆为理想热源,所以有1千度以上的有效热值,热量能实现6倍以上的火山产出,约1.2吨,使用地热等无限热源时,经数十周期的测试,极限值为约在6吨左右,一座秒产1.2kg的火山才能够进行最大产出,没错,这么大的系统就这点产出,为耍而耍,看到产能不满的可以出门左转了,不过结构还有很多改进空间的,原理才是重点,实验完后我有新方案了,下期的精炼机炼金机才真正凶猛,现在先来套教学
简单高效火山石油裂解及科谱 以下石油裂解科谱 原油加热至403度即转变成石油(数据是400,但游戏有3度的相变防抖,例如水变水蒸气为103度) 原油经炼油机出石油比例为2:1,裂解为1:1,增效100% 油井输入1000g水得3333g原油和少量天然气(好像够带接近一台天然气发电了) 原油1:1裂解3333石油 1000g产的水产的石油产3333w电1250g污水832.5g二氧化碳 污水可简单变成水,又或污水本身的各种产业链,只要油井足够,本身就是永动循环结构 以下计算部份 火山分大小火山,大火山计算休眠期的平均产出有1kg/s,好的1.5kg以上,小火山则有0.5kg左右 厡油比容为1.69 岩浆和岩石比容为1温度为1726,系统输入430度以上都能为裂解高效热源输入,即有1300度的工作温度 石油和原油在水平以上的裂解系统中,输入和输出温度再差的系统也该在50度以内 原油比容为1.69(题外话,石油的比容为1.76,实际在过程中是无中生热了),即需要50*1.69能量输入以裂解1kg的石油,平均输出为1kg的火山和差的系统设计就能支撑15kg/s以上的石油裂解,更好的系统和更好的火山能裂解更多的石油,不过一般20kg足够使用了,小火山因为一般在0.5kg左右,做20kg系统得做能热回收至温差20度内的系统 按上的思路,设计了一套岩浆石油裂解系统,当然最高效的发电仍然是天然气裂解,所以设计思路当然只能使用低级材料了,天然气就留待上天后使用吧 其实思路很简单,尽可能的热回收,和控制原油在管中时不能超过403度,热回收其实很简单,越大型分层越高回收率越高,有材料有闲回收至10度什至5度内的温差是完全有可能的,单火山处理100kg/s绝对在理论值内,小目标为以小火山处理20kg的原油裂解,先上图,热回收裂解前原油温度为391.5及392.4,裂解未热回收前温度为408度,相差16度,1300(有效工作温度)*1(岩浆比热)/1.69(石油比热)/16(需要升温)*0.5(岩浆平均产量)=24kg/s,达成条件
带反馈的双电池神教大法 不知道是搜不到还是真没有分享 贴吧中没找到带智能电池反馈的双电池大法 以下分享一下,二楼发图
分享一个炼钢生产石油的布局 萌新来发贴了,用炼钢机来炼油论简单其实不比直接炼油方便,但满好玩的,看了很多视频有些过期了现在用不了,有些则欠缺解说,所以看了满多的视频后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在这我得吐槽一下,在b站上看了不少视频,我得说我们的创作能力真不如湾湾,我们的视频大多看得我想睡,看得非常无聊,就一个湾湾的视频会说重点又说得有趣,还有剪辑,与其动不动做几个小时的实时视频还不如老老实做精品,而且感觉这klei完全是在欺负简体用家,看过繁体翻译后实在是舒服太多了,很多简体翻译翻得实在太过不明所以了 先说一下裂变生产石油的好处,炼油的效率只有50%,即油比石油只有1:0.5,而裂变则是一比一 炼钢石油整体效率比炼油高,两人操作炼钢机(因为需要等冷却液,其实只有一半以下的时间在操作),在裂变开始后,可以连续输出1天以上的石油,再点燃裂变在一天内 三是炼钢本身就是需要的工作,不过是**利用而已,而且最后加热后的热油直接发电或做胶,比用水来冷却少制做了很多热量 现在来说一下工作原理,原油在加热至400度时就会变成石油,所以最简单的方法是让原油在炼钢机内加热超400度,自然就会变石油了,但问题是裂变后和相变一个机制,会直接爆管,所以直接加热石油的好处是简单,缺点是每次输出都得修一次管,效率明显极低,所以不建议,那就得用另一机制了,就是用比400度高的介质来热石油,查了游戏内建手册发现只有两个适合,一个是石油,一个是石油脑,石油脑就是把胶加热后熔化的产物,石油和石油脑的性质极相似,都得在538度才会气化,而石油脑又比石油好,因为石油脑的比热容比石油高,2.19:1.76,意思是石油脑可以储更多的热,每次加温后的变化更少,例如石油每做一次钢会升温140度左右,而石油脑只会升120度,因为我们需要的是400度以上,而又要低于538(相变了会爆管,所以不能高于538),所以使用石油脑可以用更高的输入温度,不过取得石油脑比石油麻烦,而且用石油也够用了,所以也不一定需要使用石油脑 先说一下整体的工作原理,使用炼钢机把石油(或石油脑)加热至400度以上,用散热管插入石油中,再慢慢等石油加热至400度以上,裂变后再油泵回收,而由于正常材料做的泵最高只能在275度内使用,所以得把石油散热至275或以下,散热使用石油就可以了,正好可以热回收,所以再次输入的石油在输入端使有两百度以上,所以很快就可以再次进行裂变,我比较小型的布局大约可以50%以上的时间输出10kg的石油,若加大热回收区和增加复杂性肯定可以有更佳的效率,我的设计是使用两套炼金属机,一套炼钢一套炼铁,炼铁产热只有钢的一半,缺点是升温慢,优点是控温更准,铁炼一次升70度,钢炼一次跳140,所以炼钢时的输入温度必需要控制在400度内,而铁则可控在450度都完全不是问题 以下上布局图先这样,晚上再说工作原理,不过用的逻辑门少得很,其实不说也不难理解
开始更新了 856mb的补丁,下载速度良好
1.0版20级小人的作品品质机率 首先是决定品质的代码,打开assembly-csharp.dll的qualityutility会发现代码,够无聊的可到二楼看 大约得出的结果是二十级时大师级3.42% 极佳64.8% 良好31.64% 普通0.14%(不带启发不出传奇) 但我们发现实际上做出来的物品等级只会比这高得多,这和在启发时会有自动提升有关,而启发为时间和心情触发,类型和带不带火有关,不能工作基本不出相关类型,满心情平均十天一启发,启发触发下限为一半,所以要做出更多的传奇,其实一个专精型其他方面都是废材而且自带加心情的人材才是不二之选
有没有方法在不开游戏的情况下开启或关闭MOD 新版本的开启速度你懂的,有时候看到点好玩的MOD加了开新盘,但是每次加了后都得开游戏又得等等等改了又再等等等,几百小时都浪费在读盘上了,都开始怀疑这游戏越读越慢就是在骗STEAM的游玩时间,那问题来了有没有办法在不开游戏的情况下先修改MOD例表呢?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