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倦了的配角 厌倦了的配角
关注数: 71 粉丝数: 65 发帖数: 5,094 关注贴吧数: 11
有一种缘分总在梦醒后,才相信是“永恒” 一次默默的放弃,放弃一个心仪却无缘份的朋友;   放弃某种投入却无收获的感情;   放弃某种心灵的期望;放弃某种思想。   这时就会生出一种伤感,然而这种伤感并不妨碍自己去重新开始,   在新的时空内将音乐重听一遍,将故事在说一遍!   因为这是一种自然的告别与放弃,它富有超脱精神,因而伤感得美丽!   曾经有种感觉,想让它成为永远。   过了许多年,才发现它已渐渐消逝了。   然后才懂:   原来握在手里的,不一定就是我们真正拥有的;   我们所拥有的,也不一定就是我们真正铭刻在心的!   其实人生很多时候需要自觉的放弃!   世间有太多的美好的事物。   对没有拥有的美好,我们一直在苦苦的向往与追求。   为了获得,而忙忙碌碌。   其实自己真正的所需要的,   往往要在经历许多年后才会明白,甚至穷尽一生也不知所终!   而对已经拥有的美好,我们又因为常常得而复失的经历,而存在一份忐忑与担心。   夕阳易逝的叹息、花开花落的烦恼、人生本是不快乐的!   因为拥有的时候,我们也许正在失去,   而放弃的时候,我们也许又在重新获得。   对万事万物,我们其实都不可能有绝对的把握。   如果刻意去追逐与拥有,就很难走出患得患失的误区。   所以生命需要升华出安静超头的精神。   明白的人懂的放弃,真情的人懂的牺牲,幸福的人懂得超脱!   “我不是因你而来到这个世界,却是因为你而更加眷恋这个世界!   如果能和你在一起,我会对这个世界满怀感激,   如果不能和你在一起,我会默默的走开,   却仍然不会失掉对这个世界的爱和感激。   感激上天让我与你相遇与你别离,完成上帝所创造的一首诗!”   生命给了我们无尽的悲哀,也给来我们永远的答案。   于是,安然一份放弃,固守一份超脱!   不管红尘世俗的生活如何变迁,   不管个人的选择方式如何,   更不管握在手中的东西轻重如何,   我们虽逃避也勇敢,虽伤感也欣慰!   我们像往常一样向生活的深处走去,我们像往常一样在逐步放弃,又逐步坚定!   有一种感觉总在失眠时,才承认是“相思”;   有一种缘分总在梦醒后,才相信是“永恒”;   有一种目光总在分手时,才看见是“眷恋”;   有一种心情总在离别后,才明白是“失落”。
修行与修炼 修行和修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仅是修的目标不同,而且修的方法、手段也是极不相同的。 很多人出家进了佛门。进佛门就是为了要修行,人世间的佛门只讲修行不讲修炼,甚至反对修炼,视修炼为外道,为旁门左道,或是歪门邪道。 但是出家入佛门的僧人,并不等于就是修行人。佛门要求僧人修行,但是现实中并不是僧人都去修行。大量的僧人迫于环境的压迫或诱惑,不得不去应酬一些社交活动,应酬各种佛事活动,而无暇去修行;另一些僧人,虽出家但闻不到佛法,而无法修行。 那么到底什么是修行呢?修行就是应用正确的方法,即“佛法”,去了断世间烦恼,了断心中的细微烦恼,从而大定,进而大慧,寻个究竟,最终了断生死。 道家、巫门、气功等等讲究修炼。他们认为:佛门的修行是修心、修性,而不修身、不修命。并认为:佛门的修行,是修来世的福报。这些门派讲究炼功,而佛门没有炼功这种说法。目前,社会上有一位气功大师自称为佛子。他在社会上广传气功,并宣布:谁说佛门无气功,他所传的,就是佛门气功。但是众寺院、众僧人均不承认这种说法。寺院里的僧人基本都持反对气功的立场。 我拜访过很多高僧大德。很多寺院的法师,他们根本不承认有什么佛子在世间传佛门气功。他们不仅反对所谓的佛门气功,所有的气功都反对。他们认为:气功把众生引入歧途。 佛门众法师为什么持这种观点?是因为修行与修炼的终极目标不一样。佛门僧人认为:不是究竟,不是了脱生死的一切修炼,都是将众生引入歧途。 但是,道门、巫门、气功界却认为:佛门的修行是修性不修命,到头只是一场病。他们认为:必须性、命双修。不仅要修心,也要修身,因此讲究炼功修命。同时又认为:佛门的僧人其修行方法是成问题的,正如民间的一句俗话:“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若是有口无心的话,修行又从何谈起呢?更何况众多和尚只是忙于放焰口、做佛事,那就更谈不上修行了。 上述各门派所讲的性命双修,在实际上仅是一种理想化的理论。在性命双修的实际修炼中,无法做到兼顾,往往只是修命不修性。不论他喊双修的口号有多高,实际上就是修命。 佛门讲修性,其它各宗各门讲修命,这使得世间大众,那些想修行,或是想修炼的在家人迷惑不解了。 到底是修性对呢?还是修命对? 其实不必烦恼,不用迷惑,世间的事无所谓对,无所谓不对,对与不对仅是你看问题的立点不同。不必去争执,也不必去执着,至于修性还是修命,那要看你的目标是什么。 气功修炼的目标:祛病、延年益寿、产生功能、追求神通,期望成为超人,因此,讲究炼功修命。 巫门修炼的目标:通灵、掌握巫术,因此,讲究炼功拜仙神。 道门修炼的目标:长寿,甚至期望长生不老,长生不死,或者死后成仙、升天得道,因此讲究炼功修命,拜仙神求法术,但是现代道观的道士,已经不讲究修炼了,往往既不炼功也不修命,也忙于应酬社会了,或忙于抽签算命了。 目前国内的大量寺院里,和尚也在搞抽签算命,诸如所谓观音签、地藏签等等。按理,佛门是无签可抽的,释迦佛的经典中并无抽签算命之说。抽签算命是佛门的僧人从道门学习、移植过来的,不仅可以迎合众生的心理要求,也可以搞活经济。 修性不修命,这是佛门与其它各宗门的主要区别,也是修行与修炼的主要不同之处,但是无论修行或是修炼,其目标和方法都是依据对人的性命的基本看法,是依据对人生、对人的生命的基本看法。 因此,修行还是修炼?确定什么样的目标?采用问种手段?要确定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搞清:生命是什么?生命是暂时的?还是长久的?还是永恒的? 无神论者、辩证唯物主义者、自然科学工作者等等,认为生命是暂时的,人生不过百年,百年之后,生命就死亡了,就没有了。因此这类人不讲究什么修行,也不讲究什么修炼,但讲究锻炼身体,期望在有生之年活的健康,期望能活得稍长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三种对待生命的态度和方法:即修行、修炼、锻炼。在以后的集子中我们将深入研讨这个问题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