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沫6 Ever沫6
走不曾走过的路
关注数: 32 粉丝数: 228 发帖数: 5,241 关注贴吧数: 10
追逐行走 望着窗外,这个城市最繁华的街道,四周高楼林立,不管白天黑夜永远都如此热闹。习惯了每天上下班,跟着太阳一起上班,伴着月亮一起下班,一年365天不堪疲惫的每天都在这座高楼上度过。看着楼下行人匆匆的走过,马路上汽车喇叭声在耳中被无限放大。忽然感觉生活在城市里的压抑,就有了莫名的烦躁。总觉得永远的像小时候去乡下姥姥家一样多好,在乡村更快乐,有小溪,有山,有麦田,有牛羊,喜欢爬在姥姥家樱桃树上吃樱桃吃到睡着,喜欢哥哥带着偷别人家地里的豌豆。就这样呼吸着新鲜空气,亲近着大自然。 现在,忙碌着工作再没有时间去过那样的生活,而是每天五分之一在睡眠中度过,五分之一在公车上度过,五分之一忙乎着吃饭,五分之二奉献给了办公室。再不甘心如此生活的时侯,会约些朋友闹一闹,上学时就喜欢听与非门的《乐园》,歌里唱到“偶尔喝了醉了闹一闹 来点小小刺激也挺好 管它纷纷扰扰有多少”。在平平淡淡的生活里,学着自己给自己找一些乐子。再烦躁的时候会偷偷利用带团,离开这个被高楼包围着的城市,不论去哪里只要是能离开,是葱郁的高山,是布满野花的草原,是一望无际的麦田,是金黄的油菜地,是驼铃伴随的沙漠,是湛蓝的大海,是荒芜的戈壁,是庄重神圣的殿堂,是浪漫情调的岛屿,也可以沿着公路一直往前走。怕是以前带团习惯了,有时候办公室坐如针毡,人坐在这里,心早已飘去不知哪里。 记得很清楚12岁爸爸带我参加学生家长的培训会,要每个孩子说出自己的愿望,我上去说的就是要像徐霞客一样游历全国各地,那时候的我不清楚他是什么家什么家只知道,课本上写过他游历中国并且写了一本《徐霞客游记》然后就记住了这个人。正因为这个愿望, 再长大一点我想当空姐,觉得可以跑遍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但现实是残忍的,当空姐的梦破碎了,因为我自知海拔不够。妈妈自小带我旅游,然后就喜欢上旅游,现在变成了我的职业。看过时尚旅游的杂志,杨澜说,“人一定要旅行,尤其是女孩子,一个女孩子见识很重要,你见得多了,自然就会心胸豁达,视野宽广,会影响到你对很多事情的看法,旅行让人见多识广。对女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它会让自己更有信心,不会在物质世界里迷失方向”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这些话被我收录了。确是如此,见得多了,心胸自然会豁达,不再斤斤计较,沿途的风景会抚平生活里的纷扰。 玩大学贴吧,就发现现在很多同样爱旅行的同学会利用假期或课不多的时间,去旅行,不是旅游。旅游与旅行不同,旅游则多了旅行团的束缚,没有自由,有时间限制,目的地只有一个。但旅行则是用脚步丈量世界,旅行没有时间限制,目的地可以有很多,也可以随时变换。这么久,其实发现自己一直在旅游,而不是旅行,工作了就没有空闲的时间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所以很羡慕大学生背着包说走就走的精神。尤其羡慕从小一起长大的艳姐,她同样热衷旅行,在大学期间大部分时间都在路上,邀上朋友开始旅行,计划好哪里就背包出发,沿途喜欢哪里都可以停留,买一张地图,风景都在自己手里。我们去的很多地方都相同,但我是跟着团走的,体会不同。 这几天在看一本书《独立从一个人的旅行开始》,作者新井一二三书写的是她游历世界各国的随笔,从14岁开始离开日本买着廉价机票开始旅行,第一站去北京,游历全中国,再到世界各地。书里没有太多华丽的词句,很朴实的记录着见闻和所到处的美食。除了喜欢这本书还有作者本人,她和我我有共同爱好,旅行和下厨。她坚持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旅行是她一生所追逐的,并且在旅行中成长,用她的话说就是由年轻时一个人的远走高飞换成家庭组织,全家的护照换了一本又一本,下厨的料理有各国菜色,行李箱贴满入境贴纸,照样推婴儿车携家带眷跨洋飞,生活什么都可以变,但不可改变的初衷,必定是,下一趟旅程,要去哪里?令我讶异的是她还描述了兰州这个不起眼的西北城市,写到吃兰州牛肉面的激动,称赞是全世界最美的便餐。作为一个生长在兰州的人看到一个外国人描述着自己家乡的美食读到此处有些激动。我想我也会坚持小时候许下的愿望,游历中国的每一处,如果可以甚至各个国家。我向往额济纳旗的胡杨林,向往祁连山脉的冰山,向往鼓浪屿的浪漫惬意,向往沙巴最美的海岛日落,向往芭提雅的独特风情,向往迪拜的富裕震撼,向往尼亚加拉大瀑布。而这些地方早晚我会去的。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