丶不再丶留恋 丶不再丶留恋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关注数: 105 粉丝数: 222 发帖数: 12,913 关注贴吧数: 36
明太祖画像之谜 http://tieba.baidu.com/p/1574673078 ======================== 太祖异像,确实是有。有的是画,从明到清,一直是花样翻新。但不是说其太祖本人五官真的是变异之像。关于太祖异象,我主要说3点。 【1】民间太祖画像,均非太祖 @淡酒·醉蒙鸿 发的那个帖子里的画像确系明朝画本。但只是民间的行为。 明朝民间各种书籍涉猎到皇室之时,也会画帝王相。因民间画工连大内都没进去过,画皇帝像自然是想当然的虚构。如同唐朝的历代帝王图,你不能说阎立本里面画的刘备,等,真能和历史上的刘备一模一样。只是艺术上的虚构罢了。民间太祖画像也是如此,也有正常的,也有不正常的。发个正常的,这是【万历年间】的【三才图会】里关于朱元璋皇帝的画像。书中仅收录三位明朝皇帝,太祖太宗和世宗。专业角度来看,此图衣冠服饰是翼善冠,圆领服,领口有扣,有前襟,除了胸前的团龙补子不是明初风格,或勉强将此算明朝服装。五官画的也算中规中矩。或者可以说,画的谁也不是。朱元璋不认识他,他也不认识朱元璋。再发个不正常的,这个也是【万历年间】民间书籍【皇明通纪】里关于朱元璋的画像。此画是正宗的异像之画,所谓异象,即衣服也奇异,五官也奇异。此画衣冠在万历那会也是个奇装异服,头巾不像头巾,吉服不是吉服。革带不是革带。明初也不是明初,连明中后期也挨不着。顶多衣服上的蟒纹柿蒂图案勉强能和明朝蟒服牵连在一起。五官则是受司马迁的史记中对汉高祖形象描述的写照。 小结:民间搞的东西,尤其是帝王像,不止朱元璋,从三皇五帝,历代帝王,基本没有一个正常的,就连年画上的神仙都不堪入目。所以用民间的画像来“证明”画像主人本身面貌,本身是不可取的。
明太祖画像之谜 http://tieba.baidu.com/p/1574673078 ======================== 太祖异像,确实是有。有的是画,从明到清,一直是花样翻新。但不是说其太祖本人五官真的是变异之像。关于太祖异象,我主要说3点。 【1】民间太祖画像,均非太祖 @淡酒·醉蒙鸿 发的那个帖子里的画像确系明朝画本。但只是民间的行为。 明朝民间各种书籍涉猎到皇室之时,也会画帝王相。因民间画工连大内都没进去过,画皇帝像自然是想当然的虚构。如同唐朝的历代帝王图,你不能说阎立本里面画的刘备,等,真能和历史上的刘备一模一样。只是艺术上的虚构罢了。民间太祖画像也是如此,也有正常的,也有不正常的。发个正常的,这是【万历年间】的【三才图会】里关于朱元璋皇帝的画像。书中仅收录三位明朝皇帝,太祖太宗和世宗。专业角度来看,此图衣冠服饰是翼善冠,圆领服,领口有扣,有前襟,除了胸前的团龙补子不是明初风格,或勉强将此算明朝服装。五官画的也算中规中矩。或者可以说,画的谁也不是。朱元璋不认识他,他也不认识朱元璋。再发个不正常的,这个也是【万历年间】民间书籍【皇明通纪】里关于朱元璋的画像。此画是正宗的异像之画,所谓异象,即衣服也奇异,五官也奇异。此画衣冠在万历那会也是个奇装异服,头巾不像头巾,吉服不是吉服。革带不是革带。明初也不是明初,连明中后期也挨不着。顶多衣服上的蟒纹柿蒂图案勉强能和明朝蟒服牵连在一起。五官则是受司马迁的史记中对汉高祖形象描述的写照。 小结:民间搞的东西,尤其是帝王像,不止朱元璋,从三皇五帝,历代帝王,基本没有一个正常的,就连年画上的神仙都不堪入目。所以用民间的画像来“证明”画像主人本身面貌,本身是不可取的。
【历史】我们的民族服饰是怎么消失的? 刚刚接触汉服的同胞应该了解的一段历史:我们的民族服饰是怎么消失的? 汉服的意义决不只是一件美丽的衣服那样简单,她是我们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历史的承载物,复兴汉服就是复兴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就是复兴我们民族的伟大文明。 有一部分刚刚接触到汉服概念的同胞,有一个比较普遍的误解,认为汉服是自然消失的,甚至认为汉民族从来就没有自己的民族服饰。出现这种认识偏差并不奇怪,因为很多人并不了解汉服消亡的那段历史。虽然来到本吧的大多数网友是知道的,但也的确有一部分朋友对此一无所知。 我们倡导一种“了解历史,牢记历史,超越历史”的民族观和历史观,不过,了解历史毕竟是前提和基础,对历史如果一无所知,也就谈不上什么超越了。 对于1645年的那段历史,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加以了解是必要的。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没有必要刻意去回避。面对历史的态度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为了帮助刚刚接触汉服概念的同胞纠正“汉服是自然消失的”“汉族从来没有自己的民族服饰”等错误的观念,本吧收集整理了一些历史资料,给各位朋友做一个参考。 此帖牵涉问题比较敏感和复杂,请各位朋友谨慎跟帖,如有违反吧规的跟帖,本吧将直接做删除处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