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枫人家
艺枫人家
本人现居云南西双版纳,临近缅甸、老挝、泰国等。。。我的淘宝网站http://shop70636734.taobao.com
关注数: 3
粉丝数: 6
发帖数: 136
关注贴吧数: 2
如何泡好一壶普洱,让普洱茶更好喝! 晒一下我泡茶的手艺,多指教哦!! 熟 茶是一种相对难于冲泡的 茶。一不留神就会滋味弱,汤感薄,还可能有不悦的气味。更有甚者,明明仓储良好的 茶,泡出了让人咽喉干、燥、紧的 茶汤。实在令人困惑。所以要泡出一壶好茶必须要对茶有一定的认知程度。首先,分析 茶性,辨析其特征;其次,根据其特征确定冲泡的目标,力求顺势而动,扬长避短;第三,考虑通过什么手段具体达到扬长避短的目地;最后,通过实践进一步分析,验证和调整。下面,我先就这几点一一展开,最后在实际演练一次冲泡全过程。 一、分析 茶性。气味方面。新熟 茶有渥堆味,但好 茶泡到中后期会出现花蜜香甚至陈香。老熟 茶有仓储味、枯叶味、但好的老 茶泡到中后期会出现很好的陈香甚至药香。滋味方面。新熟 茶滋味已经不太有刺激性、收敛性。但其汤感较佳。冲泡得当,会呈现小豆汤一样粘而沙的口感。老熟 茶汤转清,滋味更淡,但能有很高的滑口、油润感。冲泡得当甚至能臻“化”境。总体而言,熟 茶内容不够丰富,一般都不太耐泡。二、根据 茶性确立目标。前几泡:抑制气味(堆、仓之粗杂),提升黏,稠、油的汤感,使香——水的平衡向后者倾斜。争取泡一杯气味不浓,但柔软粘滑的好汤。同时,尽量控制最初几泡的浓度,以求保护最后几泡的表现,提升整体耐泡程度。中间几泡:当发现气味已经开始转“醇”,就适当激发香气。追求香——汤的均衡协调。泡一杯有香有水,香水融合的好 茶。最后几泡:滋味、汤感物质均已浸泡殆尽。在无法保证汤感之时,全力激发香气,泡一杯香高滑口的甜水。 三、向着目标选择手段 1、选用胎土厚、烧结度低的紫泥 紫砂壶。充分利用 紫砂壶物理结构的各种特征,既利杂味吸附抑制,又利叶底透气保温。同时,宽口大腹矮身桶的壶型,如仿古、石瓢等,更利于对注水、水温的控制和杂味的逸散。最后, 茶壶一定要出水快速通畅。熟 茶的浓度在浸泡中随时间变化很快,且叶底又容易堵塞出水孔道,出水慢的 茶壶难于控制 茶汤浓淡。 2、用PH较高(7~8)的矿泉水冲泡。 茶事用水需一整篇文章详加论述。 3、适当的醒 茶。所谓醒 茶,是指冲泡 茶叶前改变 茶叶的存放环境。比如从 茶饼上撬下,置于陶罐中一段时间。另 茶叶适当接触空气,调整其内部含水量。 4、冲泡前水烘。水烘的常见方法有三种,列举如下:第一种:敞开壶盖,用热水淋壶身(需选择合适的壶型)。第二种:敞开壶盖,将壶置于一个煮水容器内的一个架子上,像蒸馒头一样蒸。第三种:敞开壶盖,将壶置于一个煮水容器的盖口上,蒸。 5、控制泡 茶水温。总的来说,水温降低,各种气味都会变淡;提高水温,各种气味加强。尤其,连续高温的浸泡为激发老 茶陈香的不二法门。 紫砂壶本身保温性能强,还可以盖住壶盖用开水不断淋壶以提升浸泡温度。而盖碗保温性能较差,其中叶底在无水浸泡的情况下降温极快。这样,为了保持叶底温度,有个重要的技巧:出汤后先给盖碗注水,而后再用公道杯给品茗客斟 茶。具体操作到后面实战演练一节中再作细论。 6、控制注水水流的稳定性。手法的问题是一个要点,这里说一下。一般来说:香靠冲,汤靠吊。也就是说,如果希望让 茶汤高香,我们就快水猛冲,让 茶叶在容器中翻腾激荡,充分和水摩擦——但此时会牺牲汤感;如果希望让 茶汤绵密柔软,我们让水流在一个点上稳定而缓慢地注入泡 茶器皿——但这样又会牺牲香气。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