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鱼🍀🌱 玩世不恭0079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关注数: 54 粉丝数: 347 发帖数: 3,954 关注贴吧数: 71
8月12日 第三天徒步石咀子村的清晨非常漂亮,山雾缭绕的窑 8月12日 第三天徒步 石咀子村的清晨非常漂亮,山雾缭绕的窑洞和枯树,吸引着我大清早就起来去拍照了,虽然脚疼,我仍然拿着相机绕着村子走着,村口的百年老树很多,有一棵像一颗心的形状,旁边那棵树已经断成两半了,倒在路边,更加增添了沧桑的味道。 阿姨早早给我们做好了早饭,非常丰富, 吃罢早饭,出了晋绥古道第一村,踏上今天的征程,村口就有一条小河,水还比较深,比登山鞋都高,有人在河里放了不少石头,这个时候就发现登山杖的好处了,可以当一个支点,过河的时候支撑着身体平衡,本来湿滑的石头居然稳稳的走了过去。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唱着John Denver的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心情格外舒畅,路旁的沙棘已变的微红,吃了一口还有点酸,大部队已经开始爬坡了,不能再吃了,看样子就一个上坡,今天的路不错,刚开始走开肩膀也不是很疼,上坡路脚也不怎么疼了,费劲很大力气上了大坡后发现前面还有两个坡,讨厌这些路,怎么会这样呢,一条条沟壑摆在眼前,只能沿着长城脚下前行,还好眼前的油菜花花香扑鼻,混着泥土的芬芳,味道还挺好闻呢!走了几步发现老天要下雨,果然越来越大,赶紧换上雨衣戴上帽子,手机关机,继续前行!这儿的天气变化也挺快啊,没一会儿雨就停了,太阳出来了照在油菜花上背景是长城,特别漂亮,于是停下来把这瞬间的美景拍了下来。 有上坡就有下坡,终于看见下坡了,坡下就是村庄,沿途还有养蜜蜂的,有些工蜂死在路上,可能他太累了吧,这儿的村庄房顶都是彩钢的,红色的蓝色的非常好辨认,大老远就能看见了,房顶上有很多太阳能电池板,看来农村也步入现代化了。半坡处看见石块,最高处的那块非常大,下面还有很多排的小石块,看见这些石块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孔夫子,在类似这样的地方给弟子讲学的场景,第二个想到的是诸子百家,坚持己见,百家争鸣。 从口子沟下来到大沙口村的路已经铺成水泥路了,对于开车的人来说这样的路好走的很,对于我们脚上有水泡的三个人来说简直就是场噩梦,这样的路走多了之后除了水泡疼,脚掌也不舒服的很,还好,这段路不是很长,出了大沙口村往河的方向走就没有水泥路了,前面是右玉和平鲁的交界处,这中间地带的路没有人给修,而这些天雨太多,导致这儿的路 税家窑村到了,大老远就听见狗叫声,打算问问路,正好有个老人出来了,后面跟了三条大狗,都不拴的啊!在离我们两米不到的距离冲着我们呼呼大叫,真是令人气愤,而那个老人给指的出村的路更加有趣了,我们应该往南走一条小巷再往西走就出村子了,而他给指的是往相反方向走的,哎!我们走上去一看没有路可走了,于是又问了另一个村民,他给指了正确的路后又聊了一会儿,很是热情。怎么同样在一个村子里的人差距这么大呢。真想回去问问那个老大爷他心里是怎么想的,看我们能走时不?让我们溜腿玩儿呢? 看路书上面离中午休息点不远了,路也好走多了,据说七墩村是个大村子。据说有小卖部,难不成会有雪糕?冷饮?我可是好几天没吃老冰棍了,远远就看见村口的大坡上有座破庙,房子已经塌了大半了,村口花栏墙两旁的垂柳整整齐齐排列着,好像在冲我们招手,招呼我们进村子休息休息一般。 终于看见小卖部了,虽然里面的柜台都很旧,但是卖的东西应有尽有,大家吃雪糕吃冰棍,把沉重的背包放在门外,脱掉沉重的登山鞋,换上轻快的营地鞋,取下护膝那一刻感觉浑身舒坦,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冲着小卖部里面喊了一句,再来一根老冰棍!大伙把液化气罐、炉子、调料盒挂面拿出来准备做饭,引来一群村民的围观,小卖部阿姨看见我们煮面,问我们要不要家鸡蛋,可贵呢!结果一问才12元一斤,于是买来黄瓜、西红柿和鸡蛋调凉菜、做臊子。我这个厨艺不太精湛的就不上手啦,挎上相机爬上最高坡上拍拍七墩村全景,拍那个村口的关帝庙,看样子这个庙有年头了,没有人修缮,可惜了,拍花特写的时候正好来了一只蜜蜂采蜜,正好抓住这瞬间的镜头。 在一群人的围观中吃饭可不太惬意,还好他们也识趣地慢慢走开,边走边谈论着我们这些“神经病人”的行为,这顿饭吃的太好了,大家带的好吃的也太多了,还有小卖部买到的冰镇啤酒,需要什么在这儿都能买一些,而我把手机也放到阿姨家充满了电! 村里人识字的不多,小卖部也没有二维码,但是这些人很热情的给我们介绍着村子历史,还有这个村子最好的景观长城的位置,这儿有一座砖楼,这样的烽火台我们出来这么久都没有看到过,一定得去。据说叫徐四楼,他们不知道这几个字怎么写,所以不知道这几个字怎么写,为此阿姨特意找来一个从呼和浩特回来探亲的妹子打听了一下这几个字怎么写,这些内蒙人真的是淳朴善良。
2018徒步老牛湾第二天 一晚上大暴雨⛈️后,清晨又下起了小雨,看样子一时半会儿还停不下来,只能把过滤好的蝌蚪水烧热倒入两个瓶子里,希望很快会遇到村庄补水💦!收帐篷、打包好行李,开始了一天的旅程。 走了五公里还没遇到村庄,两瓶水都已经喝完了,后边的路都是喝队友的水,不过,下雨天也有一个好处,口渴了可以抬头让雨滴落在嘴里,这时候又是很恼人的,这毛毛雨什么时候能喝饱呢? 还好,这段路上的风景还是不错的,长城、油菜花、乌云、细雨、古道、西风。 牛粪,我看见了牛粪,有救了,因为这是新鲜的,额,不过这两块牛粪上的脚印👣也是新鲜的伐?是谁这么倒霉😓! 果然前面就是一座圣山,山脚下就有村庄,这里风景优美看样子住得人挺多的,走近了才发现那些房屋都已经倒塌,只有远处半山腰处有几间铁皮房,房顶上有太阳能电池板,有个牛倌住在这里,他带我们找到了一个辘辘井,终于可以打到水了,虽然井水也不太清,上面有一些浮尘,但丝毫不影响我们的情绪,牛倌说这是山泉水,非常好!在他说的时候我已经喝下半瓶了,冰凉爽口。自从很多年前在采凉山喝完泉水后这是最爽的一次了! 这个时候太阳也出来了,顺便在牛倌家给手机充电,大家也可以好好的晒晒帐篷和湿了的衣服鞋子,大家开锅做饭,这时候的一口热面不知比大饭店的饭好吃多少倍,终于可以趁现在休息拍照片了,现在很后悔背这么重的相机📷,肩膀压得酸疼的很!脚也开始起水泡,这是最郁闷的事!今晚的目的地是大沙口,据说那边有公路,有小卖部可以补给,于是在休息了近两小时后继续出发,按照牛倌指的方向一路走下去居然是大下坡,土路踩着还蛮舒服的,脚也不是很疼。那个队友脚掌磨起了两个水泡,走一步好似针扎一样的感觉,还有一个队友鞋有些问题把腿上的皮磨开了缝[难过]他把袜子剪成两截只护着腿腕,再穿上一双新袜子,一瘸一拐的走在最后面。这样看来今天不可能到达大沙口了。 除了暴雨走户外还担心一件事情,那就是遇到野狗,而我们一下遇到三只没有人管的狗,其间还有一只小藏獒,冲我们直奔过来,我们用登山杖和它们对峙着走进旁边的小溪,大路已被它们阻挡,没有办法!三只狗一直“护送”着我们走出村庄很远的地方。 在路上遇到两个骑摩托的骑友,从呼和浩特过来的,我冲他们竖起拇指👍,他也竖拇指后停了下来,过来和我们攀谈,一脸的羡慕之情。他们说大沙口没有小卖部,公路确实有。不如去石咀子村,说那个村庄不错👌。主要是有小卖部,那我就可以吃老冰棍了! 老冰箱倒是有,老冰棍没有一根,还好村长家可以给我们炖家鸡、炒鸡蛋、拍黄瓜🥒、西红柿🍅撒白糖、大烩菜、炖糕、馒头、米饭🍚、炸花生米、冰镇啤酒,这无异于满汉全席嘛!在全国数得上的艰难徒步路线当中我们腐败了一回!墙上铜匾额上剩下七颗星星了,大家都称此处为七星级酒店!
2018杀虎口重装徒步老牛湾长城段 去年骑行来杀虎口,如今徒步从这里出发。沉重的行囊和一颗向着远方的心,踏在康熙爷亲架西征的古道上,唱着“哥哥你走西口,妹妹我泪花儿流”。有一股凄凄惨惨的感觉,古道上留下的是岁月脚印,见证先人踏过古道走西口的悲壮场面! 今天的目的地是三十二边村,沿着长城脚下走起,印象中三十二边应该是个很大的村庄,据说很多游客为了看真正的长城都是去那边看,可是路上遇到的人说那边村子不大,没几户人家,路也不好走,可是我们有大同市徒步界的两个大神级别的领队我们还会怕路不好走吗!但是这一次某些右玉人又没有给我好的印象,上次骑行就遇到过,不想多说!这次还是那样,让我们绕远路不说还告诉我们村子里的人挺多。于是我们以为可以在村子里补水所以一路上遇到其他小村庄都没有补水,以至于之后出现问题时后悔莫及。 因为到达杀虎口时已经是上午十一点了,所以一直匆忙赶路,想在天黑之前赶到目的地!直到天黑了下来还在半山坡上,找不到去村里的路,最后上了山顶上才隐隐约约看到有条破碎的道路,本以为很近就可以见到村民,那就可以休息一下了,沉重的背包已经把肩膀压得酸痛,每爬一个坡都是一种煎熬,明显感觉水不够用了,水袋在这个时候居然漏水[流泪],太背了,顺着乱石道路走到大气直喘,还是看不到远处的灯光,这时候已经是夜晚九点了。老天爷似乎也在和我们开起了玩笑,开始有雨滴☔️落下,本来紧张的行程又开始变得越来越复杂!领队一路上在说前面已经看见灯光了让我们加紧脚步跟上,可是我已经明显体力透支,就这样在雨中行走了半小时后终于看到一个土地小庙,大家高兴之极,顺着路走下去有条岔道,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因为路书上显示已经到达三十二村了,怎么会没有灯光呢?他们这么早就休息了?我说扔鞋吧,指到哪里往哪个方向走[偷笑],最后没有扔鞋大家走的也是我想到的左边路线!前面居然看见了牛粪,说明很近了,可是为什么还没有人和灯光?眼睛好的人说看见前面有铁皮房了,走近一看果然就是,可是门上锁屋里没有人,这时候雨越来越大了,大家赶紧把背包放下来挖下水渠,铲地上的牛粪,然后找稍微平整的地方搭帐篷。帐篷是搭好了,可惜好几个人已经没有水了,饭是吃不上了,可是得找个水源补水呀!两个领队说有人居住过的地方应该有井,于是他们下沟里找水去了,果不其然确实有井,可是那水里有很大很多的蝌蚪,小虫子,没有办法,只能把一个个水袋装满先,最后找了一个可以过滤的东西把水倒在锅里,打开炉子把水烧热凑合着喝吧!天公不作美,这个时候下起了雷阵雨,于是大伙儿赶紧钻进帐篷里,外面好像泼水一样,天空中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来临了,我们大喊着关掉手机,互相把话传下去。其实这个村子本来也没信号!就这样大暴雨下了三个多小时才停,而我在这么大的雨中居然睡着了,实在太累了😫。半夜听到有人说话,我以为天亮了,问过之后才知道一点多啊!不错,雨停了,上个厕所回来继续睡觉💤!这一天折腾的够呛!帐篷还不错没有漏一滴雨,希望不要再下雨了。晚安吧[撇嘴]
万泉河水清又清? 记得1998年在黍地沟住了十来天,每天都有水从我们住的房子门口流过,那时候的水很干净,没有人去破坏去污染。不知道北方人是不是缺水,就这么稀罕这点水,一到夏季天气暖和了就要去水边烧烤,饮马河和万泉河都遭到破坏,吃归吃,烤归烤,可是你走时候总得收拾干净了吧!很少有人自觉,这让人气愤不已,匆匆的来,匆匆的走,你们就那么急吗?休闲度假游呢,赶时间干嘛,活的已经够累了,还赶! 这让我们这些喜欢户外徒步骑行的人,让我们这些爱护大自然的人怎么能看的下去,一次次的公益活动,一次次的保护这些地方的环境,可有些人就是那么不自觉,随意破坏这一份安静祥和的水资源,饮马河水隐隐感觉发臭了,不知道你们闻到了没?万泉河的水也不如以前那么多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感觉到?这是谁的过错!天知道! 素质,不知道说过多少次这两个字,以至于后来都懒得去提!而现在又不得不提,这是普遍人民的劣根性,而我们很多人把他发扬光大,所以就引出了爱护环境的人的一次次公益活动,说不尽道不完的环保问题,就在身边发生着,咱们留给子孙后代的还能剩下些什么?臭气熏天的住地?浑浊的饮用水?稀薄的空气?这些,有没有考虑过呢? 说也白说,只等着下一次,骑车过来继续捡起白色污染物,彩色垃圾还有那些令人恶心的素质!
万泉河水清又清? 记得1998年在黍地沟住了十来天,每天都有水从我们住的房子门口流过,那时候的水很干净,没有人去破坏去污染。不知道北方人是不是缺水,就这么稀罕这点水,一到夏季天气暖和了就要去水边烧烤,饮马河和万泉河都遭到破坏,吃归吃,烤归烤,可是你走时候总得收拾干净了吧!很少有人自觉,这让人气愤不已,匆匆的来,匆匆的走,你们就那么急吗?休闲度假游呢,赶时间干嘛,活的已经够累了,还赶! 这让我们这些喜欢户外徒步骑行的人,让我们这些爱护大自然的人怎么能看的下去,一次次的公益活动,一次次的保护这些地方的环境,可有些人就是那么不自觉,随意破坏这一份安静祥和的水资源,饮马河水隐隐感觉发臭了,不知道你们闻到了没?万泉河的水也不如以前那么多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感觉到?这是谁的过错!天知道! 素质,不知道说过多少次这两个字,以至于后来都懒得去提!而现在又不得不提,这是普遍人民的劣根性,而我们很多人把他发扬光大,所以就引出了爱护环境的人的一次次公益活动,说不尽道不完的环保问题,就在身边发生着,咱们留给子孙后代的还能剩下些什么?臭气熏天的住地?浑浊的饮用水?稀薄的空气?这些,有没有考虑过呢? 说也白说,只等着下一次,骑车过来继续捡起白色污染物,彩色垃圾还有那些令人恶心的素质!
同为鸣人师傅,为何卡卡西对鸣人的感情比不上自来也? 鸣人曾经有过三个对他影响深刻的师傅。一个是伊鲁卡,另两个便是自来也和卡卡西。伊鲁卡就不必说了,他是带给鸣人重要意志的好师傅。而单论自来也和卡卡西,为何普遍认为卡卡西对鸣人的感情比不上半路当师傅的自来也呢?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卡卡西是什么时候当鸣人的老师的。他能够当鸣人老师是因为学校分配,三代在分配学生的时候,把宇智波佐助以及漩涡鸣人都分给了卡卡西来管理。而在那个时候,鸣人还只是一个毛头小子,几乎什么本事都没有。但是佐助就不一样了,他是宇智波一族最后的天才,背负着复仇的重担,卡卡西也对他非常看好,并希望引导他回到正途。 那个时候的鸣人缺乏管束,卡卡西让他放任逐流,于是就有了与采生归来的自来也相遇的情节。这时鸣人正被惠比寿教导,自来也到了之后,便把他当成了亲孙子一样。毕竟他知道鸣人是他弟子波风水门的儿子,所以对他的事也非常上心。这个时候,卡卡西在教授佐助千鸟,没有多余的时间再去管另两个学生。 这里就要提一下春野樱了,她在卡卡西手下其实没有学习什么新的东西。不久之后,便师从五代火影纲手学习了医疗忍术。所以更愿意相信,当时分配的学校老师只是负责管理,并没有传授技能的任务。又或者说,其实对分配的学生如何培养,全靠老师一人带了。比方说阿凯,他的弟子就是很用心的教,而阿凯最得意的弟子是李洛克。同理,卡卡西最得意的弟子当时一定就是宇智波佐助了。 也就是这个时间段,卡卡西顾不上鸣人,自来也成了鸣人师父。所以自来也和鸣人的感情愈来愈深厚,一起吃拉面,一起练习忍术,一起去采生。毕竟鸣人从小便没有了父母,第一个认同他的老师是伊鲁卡,而陪伴他时间最多的就是自来也了。 不能说卡卡西对鸣人没有什么感情,只不过相比较自来也来说,卡卡西其实并没有尽到老师的责任。当然他们两人依旧是鸣人最重要的家人,是带给鸣人很多回忆的亲人,这点是无法否认的。
中国最有年味儿的地方,我想去第10个,你呢? 中国最有年味儿的地方,我想去第10个,你呢? 腊月已至,年味渐浓 然而身处在热闹的都市 却越来越没有了过年的感觉 红灯笼、炮竹声、新衣服…… 好像永远停留在了儿时的记忆当中 年味都去哪儿了? 当我们在感叹 传统习俗逐渐消失的时候 其实,有一些地方依然保留着 最传统最热烈的迎新年方式 在那里,还有着最浓郁的年味 01 四川 阆中古城 春节发源地的地道年味 阆中是四大古城之一,同时还是“春节的发源地”,想体验最地道的年味,不如到春节之源走一趟。 行走在春节时的阆中,川戏、皮影次第上演,狮灯、龙灯走街串户,锣鼓声中,历史的脉动就这样在你的身边行走。 沿街的美食,更是能让你回想儿时的灶台锅碗,这里,太容易找回曾经关于过年的记忆。 02 浙江 安昌古镇 江南水乡中的腊味酱香年味 安昌可以说是绍兴最原汁原味的古镇了,沿河的三里街市还保留着质朴的生活,到了腊月,最是热闹。 这座最有江南年味的古镇,一进入腊月,家家户户就开始为迎新年做准备,搡年糕、裹粽子、串腊肠、扯白糖……一派辞旧迎新的祥和气氛。 想体验最地道的江南年味,这里,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03 河北 蔚县 京城边上的火树银花年味 在北京边上,有一座历史超过千年,如平遥、大理一样的古城,它是蔚县,也被称为“中国最具年味的地方”。 到了这里,一定要看一场传承了300多年的“打树花”,看他们泼洒铁水,迸溅形成万朵火花,那是比烟花更为震撼的场面。 除了打树花,蔚县的剪纸艺术也是举国闻名,进入腊月,走在大街小巷上,每家每户的窗户上都贴着精致的剪纸,年味十足。 04 山西 平遥古城 千年古城里的红火热闹年味 平遥应该是最能体现北方年味的地方,从腊月初一开始,平遥人就开始为春节忙活了。 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老老少少剪窗花贴窗花,夜晚灯笼亮起,城内一片通红,和晋商大院相得益彰,仿佛穿越回了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年代。 到了节日那天,“社火节”热闹拉开序幕,抛绣球、抬花轿、晋剧、秧歌等各种民间演出轮番表演,那是最热闹的西北年味。 05 台湾 平溪 天灯节中的浪漫梦幻年味 还记得清迈那极致浪漫的水灯节吗?在台湾平溪,同样也有这样的梦幻盛况。 平溪天灯节是台湾新北市平溪区在每年元宵节所举办的活动,元宵节前会有若干场大型放天灯活动,看成百上千的许愿灯在夜空放飞,满天天灯,满满的幸福。 这个被外媒评为“此生必游”的景点,一定要去体验一次,把新年愿望写在天灯上,一起放飞祈福,既浪漫,又有意义。 06 陕西 安塞 西北高原上的气势磅礴年味 最具陕北年味的,莫过于那让人热血沸腾、酣畅淋漓的安塞腰鼓了。 黄土高原之上,那如入无人之境的陕北人民,用如影的身姿,震天的鼓声,敲打出了最让人亢奋的年味,那气势磅礴的场面,该去看一次。 07 贵州 千户苗寨 云贵高原上的苗寨民族风年味 西江千户苗寨是中国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春节期间,这里有很多新春活动,是体验苗族年味的好去处。 在这里,每天都有一场原汁原味的苗族歌舞表演,奔放的苗族姑娘和小伙,在芦笙的伴奏下,跳起热情洋溢的民族舞蹈,让人沉醉在浓郁的民族风情中。 还有当地特色的长桌宴,长桌宴是苗族宴席的最高形式与隆重礼仪,左边是主人座位,右边是客人座位,主客相对,敬酒劝饮并对酒高歌,好不热闹。 08 山东 周村 齐鲁大地上的原汁原味年味 周村位于淄博西部,号称“天下第一村”,据传为清代乾隆皇帝所题,享有“旱码头”、“金周村”、“丝绸之乡”之美誉。 每年春节期间,周村的民俗表演便开始热闹上演,彩旗花灯把整条大街装扮一新,由里到外透露着浓浓的牛味儿。 09 山西 碛口古镇 黄河边上的绵长年味 人说碛口的春节:“黄河冰凌,绕九曲,烧旺火,正月不完不算过完年”。这里的年味,是从民风民俗的延续开始的。 总之到了这里,可以住在古镇的窑洞里,和老乡一起学剪窗花。也可以在清晨时,登上卧虎山迎来农历新年的第一场日出。 10 家 温暖港湾的永恒年味 回家过年,是我们这么多年不变的向往,也许,远方的年味总是充满惊喜,但一家团聚,则是让人最安心和幸福的年味。 不管去哪里,团聚永远是过年的正经事。所以,回家过年也好,带着家人出去走走,感受不同的年味也行,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 今年,你又准备去哪里,过一个年味年呢?
中国最有年味儿的地方,我想去第10个,你呢? 中国最有年味儿的地方,我想去第10个,你呢? 腊月已至,年味渐浓 然而身处在热闹的都市 却越来越没有了过年的感觉 红灯笼、炮竹声、新衣服…… 好像永远停留在了儿时的记忆当中 年味都去哪儿了? 当我们在感叹 传统习俗逐渐消失的时候 其实,有一些地方依然保留着 最传统最热烈的迎新年方式 在那里,还有着最浓郁的年味 01 四川 阆中古城 春节发源地的地道年味 阆中是四大古城之一,同时还是“春节的发源地”,想体验最地道的年味,不如到春节之源走一趟。 行走在春节时的阆中,川戏、皮影次第上演,狮灯、龙灯走街串户,锣鼓声中,历史的脉动就这样在你的身边行走。 沿街的美食,更是能让你回想儿时的灶台锅碗,这里,太容易找回曾经关于过年的记忆。 02 浙江 安昌古镇 江南水乡中的腊味酱香年味 安昌可以说是绍兴最原汁原味的古镇了,沿河的三里街市还保留着质朴的生活,到了腊月,最是热闹。 这座最有江南年味的古镇,一进入腊月,家家户户就开始为迎新年做准备,搡年糕、裹粽子、串腊肠、扯白糖……一派辞旧迎新的祥和气氛。 想体验最地道的江南年味,这里,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03 河北 蔚县 京城边上的火树银花年味 在北京边上,有一座历史超过千年,如平遥、大理一样的古城,它是蔚县,也被称为“中国最具年味的地方”。 到了这里,一定要看一场传承了300多年的“打树花”,看他们泼洒铁水,迸溅形成万朵火花,那是比烟花更为震撼的场面。 除了打树花,蔚县的剪纸艺术也是举国闻名,进入腊月,走在大街小巷上,每家每户的窗户上都贴着精致的剪纸,年味十足。 04 山西 平遥古城 千年古城里的红火热闹年味 平遥应该是最能体现北方年味的地方,从腊月初一开始,平遥人就开始为春节忙活了。 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老老少少剪窗花贴窗花,夜晚灯笼亮起,城内一片通红,和晋商大院相得益彰,仿佛穿越回了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年代。 到了节日那天,“社火节”热闹拉开序幕,抛绣球、抬花轿、晋剧、秧歌等各种民间演出轮番表演,那是最热闹的西北年味。 05 台湾 平溪 天灯节中的浪漫梦幻年味 还记得清迈那极致浪漫的水灯节吗?在台湾平溪,同样也有这样的梦幻盛况。 平溪天灯节是台湾新北市平溪区在每年元宵节所举办的活动,元宵节前会有若干场大型放天灯活动,看成百上千的许愿灯在夜空放飞,满天天灯,满满的幸福。 这个被外媒评为“此生必游”的景点,一定要去体验一次,把新年愿望写在天灯上,一起放飞祈福,既浪漫,又有意义。 06 陕西 安塞 西北高原上的气势磅礴年味 最具陕北年味的,莫过于那让人热血沸腾、酣畅淋漓的安塞腰鼓了。 黄土高原之上,那如入无人之境的陕北人民,用如影的身姿,震天的鼓声,敲打出了最让人亢奋的年味,那气势磅礴的场面,该去看一次。 07 贵州 千户苗寨 云贵高原上的苗寨民族风年味 西江千户苗寨是中国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春节期间,这里有很多新春活动,是体验苗族年味的好去处。 在这里,每天都有一场原汁原味的苗族歌舞表演,奔放的苗族姑娘和小伙,在芦笙的伴奏下,跳起热情洋溢的民族舞蹈,让人沉醉在浓郁的民族风情中。 还有当地特色的长桌宴,长桌宴是苗族宴席的最高形式与隆重礼仪,左边是主人座位,右边是客人座位,主客相对,敬酒劝饮并对酒高歌,好不热闹。 08 山东 周村 齐鲁大地上的原汁原味年味 周村位于淄博西部,号称“天下第一村”,据传为清代乾隆皇帝所题,享有“旱码头”、“金周村”、“丝绸之乡”之美誉。 每年春节期间,周村的民俗表演便开始热闹上演,彩旗花灯把整条大街装扮一新,由里到外透露着浓浓的牛味儿。 09 山西 碛口古镇 黄河边上的绵长年味 人说碛口的春节:“黄河冰凌,绕九曲,烧旺火,正月不完不算过完年”。这里的年味,是从民风民俗的延续开始的。 总之到了这里,可以住在古镇的窑洞里,和老乡一起学剪窗花。也可以在清晨时,登上卧虎山迎来农历新年的第一场日出。 10 家 温暖港湾的永恒年味 回家过年,是我们这么多年不变的向往,也许,远方的年味总是充满惊喜,但一家团聚,则是让人最安心和幸福的年味。 不管去哪里,团聚永远是过年的正经事。所以,回家过年也好,带着家人出去走走,感受不同的年味也行,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 今年,你又准备去哪里,过一个年味年呢?
中国最有年味儿的地方,我想去第10个,你呢? 中国最有年味儿的地方,我想去第10个,你呢? 腊月已至,年味渐浓 然而身处在热闹的都市 却越来越没有了过年的感觉 红灯笼、炮竹声、新衣服…… 好像永远停留在了儿时的记忆当中 年味都去哪儿了? 当我们在感叹 传统习俗逐渐消失的时候 其实,有一些地方依然保留着 最传统最热烈的迎新年方式 在那里,还有着最浓郁的年味 01 四川 阆中古城 春节发源地的地道年味 阆中是四大古城之一,同时还是“春节的发源地”,想体验最地道的年味,不如到春节之源走一趟。 行走在春节时的阆中,川戏、皮影次第上演,狮灯、龙灯走街串户,锣鼓声中,历史的脉动就这样在你的身边行走。 沿街的美食,更是能让你回想儿时的灶台锅碗,这里,太容易找回曾经关于过年的记忆。 02 浙江 安昌古镇 江南水乡中的腊味酱香年味 安昌可以说是绍兴最原汁原味的古镇了,沿河的三里街市还保留着质朴的生活,到了腊月,最是热闹。 这座最有江南年味的古镇,一进入腊月,家家户户就开始为迎新年做准备,搡年糕、裹粽子、串腊肠、扯白糖……一派辞旧迎新的祥和气氛。 想体验最地道的江南年味,这里,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03 河北 蔚县 京城边上的火树银花年味 在北京边上,有一座历史超过千年,如平遥、大理一样的古城,它是蔚县,也被称为“中国最具年味的地方”。 到了这里,一定要看一场传承了300多年的“打树花”,看他们泼洒铁水,迸溅形成万朵火花,那是比烟花更为震撼的场面。 除了打树花,蔚县的剪纸艺术也是举国闻名,进入腊月,走在大街小巷上,每家每户的窗户上都贴着精致的剪纸,年味十足。 04 山西 平遥古城 千年古城里的红火热闹年味 平遥应该是最能体现北方年味的地方,从腊月初一开始,平遥人就开始为春节忙活了。 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老老少少剪窗花贴窗花,夜晚灯笼亮起,城内一片通红,和晋商大院相得益彰,仿佛穿越回了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年代。 到了节日那天,“社火节”热闹拉开序幕,抛绣球、抬花轿、晋剧、秧歌等各种民间演出轮番表演,那是最热闹的西北年味。 05 台湾 平溪 天灯节中的浪漫梦幻年味 还记得清迈那极致浪漫的水灯节吗?在台湾平溪,同样也有这样的梦幻盛况。 平溪天灯节是台湾新北市平溪区在每年元宵节所举办的活动,元宵节前会有若干场大型放天灯活动,看成百上千的许愿灯在夜空放飞,满天天灯,满满的幸福。 这个被外媒评为“此生必游”的景点,一定要去体验一次,把新年愿望写在天灯上,一起放飞祈福,既浪漫,又有意义。 06 陕西 安塞 西北高原上的气势磅礴年味 最具陕北年味的,莫过于那让人热血沸腾、酣畅淋漓的安塞腰鼓了。 黄土高原之上,那如入无人之境的陕北人民,用如影的身姿,震天的鼓声,敲打出了最让人亢奋的年味,那气势磅礴的场面,该去看一次。 07 贵州 千户苗寨 云贵高原上的苗寨民族风年味 西江千户苗寨是中国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春节期间,这里有很多新春活动,是体验苗族年味的好去处。 在这里,每天都有一场原汁原味的苗族歌舞表演,奔放的苗族姑娘和小伙,在芦笙的伴奏下,跳起热情洋溢的民族舞蹈,让人沉醉在浓郁的民族风情中。 还有当地特色的长桌宴,长桌宴是苗族宴席的最高形式与隆重礼仪,左边是主人座位,右边是客人座位,主客相对,敬酒劝饮并对酒高歌,好不热闹。 08 山东 周村 齐鲁大地上的原汁原味年味 周村位于淄博西部,号称“天下第一村”,据传为清代乾隆皇帝所题,享有“旱码头”、“金周村”、“丝绸之乡”之美誉。 每年春节期间,周村的民俗表演便开始热闹上演,彩旗花灯把整条大街装扮一新,由里到外透露着浓浓的牛味儿。 09 山西 碛口古镇 黄河边上的绵长年味 人说碛口的春节:“黄河冰凌,绕九曲,烧旺火,正月不完不算过完年”。这里的年味,是从民风民俗的延续开始的。 总之到了这里,可以住在古镇的窑洞里,和老乡一起学剪窗花。也可以在清晨时,登上卧虎山迎来农历新年的第一场日出。 10 家 温暖港湾的永恒年味 回家过年,是我们这么多年不变的向往,也许,远方的年味总是充满惊喜,但一家团聚,则是让人最安心和幸福的年味。 不管去哪里,团聚永远是过年的正经事。所以,回家过年也好,带着家人出去走走,感受不同的年味也行,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 今年,你又准备去哪里,过一个年味年呢
挤 车 挤 车 曾经有个笑话说,有恐怖份子带着炸弹准备炸中国的公交车,最后被挤了下来,上地铁,挤不进去,最后恐怖份子只好放弃。 这是一个笑话,只是一个笑话吗?反映了恐怖份子的无能吗?不是,是国人太厉害了,坐过公交的人应该有此体会吧!在上、下班的高峰期好不容易等来一辆车,可惜已经人满为患,但是还得硬着头皮往上冲,不然下一辆车还是这样,无奈之下还得上。 有些城市比如大连、青岛。人们很自觉的排队上车,这是我亲眼所见,尤其是大连,人们素质非常高,是我最喜欢的城市,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去过,我估计也有很多自觉排队上车的人,只是我还没有去过那些地方! 而有的地方为了让人自觉排队,在公交站专程用铁栅栏做两个只能走一排人的过道,过道直通公交车大门,不得不佩服司机驾车水平之高,也不由得不佩服某些不自觉之人硬是把一个城市逼得在公交站做铁栅栏。 在小城市就很少有这种设施了,因为有的地方即使有也派不上用场,不是被人偷了,就是没有一个人遵守排队规则,有什么用呢!100个人里面只有一个人自觉,或许一个自觉的都没有,还要这些老什子东西做甚。 挤车最好的就是冬天了,大冷天的,待上了车,一下全身暖洋洋的,不用空调,靠的人们互相挤得脚都悬在半空的摩擦,早已大汗淋漓,所以冬天如果冷的很了,不妨挤挤公交车,这样既可以保暖,又可以运动一下,还可以在上车的时候变得强壮起来,每天挤车很锻炼人,那些肥胖之人应该把开了很久的车放在家里,出来挤车,这种能把人挤成照片的状况,一定对瘦身有很好的效果。 大夏天不适宜挤车,冬天挤在一起暖和的很,大夏天呢!本已大汗淋漓,再坐公交车,那人山人海的挤在一起,实在不妙,本来衣服前胸湿透,但下了公交车后,后背也早已湿透了,尤其挤公交的很多外地人,说着陌生的语言,被骂了都不知道,还微笑点头示意着。再遇到抱孩子的,那孩子再大哭起来,引得一车人关注,更是难受,挤着是身上不舒服而已,吵得心里也不舒服了,再听这哭声,家长在旁边的教训孩子声,外地老乡的声音混杂在一起,我的天呐!你们都是上帝派来折磨我的吗? 有的人为了不挤一辆公交车而换了工作,这种事也已不再新鲜了。公交一族的心声既心酸又无奈。售票员扯着嗓子喊着,在往里走里面些,经典台词不断,有一次有二个人没上来,售票员大喊,同志们收腹,让他们两个上来! 要是打仗的时候人们都这样气势汹汹的就好了,那敌人一定闻风丧胆,谁见过这阵势啊!一下几百号人冲过来,瞬间包围目标,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气势,一定百战百胜吧! 有传言说,老外挤完北京的300路公交后,再也不对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发表评论了。因为他们充分感受到了当“变形金刚”的感觉。 经常坐车的人都有过这样的感觉,就是上车容易下车难,最有意思的就是,有一次实在太挤了,售票员在门口喊:“不要挤了,我气都出不上来了……。”这还算好的,很多售票员被挤下车的事更是常见。 还有一位仁兄,上车给了售票员5元钱,售票员还没来的及找零钱,后面的乘客疯一般的挤了上来,这位仁兄还没有反应过来已经从车上被挤到了地面,他还在那么喊呢,不要挤,不要挤,我投了5元还有补,旁边的乘客就说,谁让你不准备零钱,不知道早上车挤得很吗?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