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杰老古 焦作杰老古
以诚会友,以心待友。
关注数: 296 粉丝数: 815 发帖数: 84,698 关注贴吧数: 38
佛像到底能不能佩戴 果定法师 问:佛像到底能不能佩带? 答:学佛要懂种种法门的原理和本怀,要弄清楚[六道世俗方便义]和[法界究竟实相义]才不会有所疑惑。要弄清楚学佛是为了什么?最终目的是如何?这样回过头来看问题就会清楚了,就会明白问题到底是不是问题,问题症结又出在哪?所以我们应该先弄清楚[法界究竟实相义],这也就是《楞严经》所强调的初学第一决定义。 [法界究竟实相义]就是[佛性],就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就是[首楞严三昧]。[佛性]就是指众生本来就清净自在慈悲光明圆满俱足的本体。[甚深般若波罗蜜]就是恢复[佛性]的方法,就是不二法门。[首楞严三昧]就是[佛性]显露的[状态][功能][神通]。 (附注:《楞严经》上说:[菩提]就是[真如],就是[佛性],就是[空如来藏],就是[庵摩罗识]。《大般涅槃经》上说:[佛性]就是[首楞严三昧],就是[般若波罗蜜],就是[金刚三昧]) 所以学佛就是为了恢复清净本体佛性。明白了这个[法界究竟实相义],现在再回过头来看您和众生的问题,佩带佛像到底又会有什么问题呢?以[法界究竟实相义]佛性本体来看,佩带佛像根本没有任何问题。一切空有不二,平等自在,众生和佛菩萨的佛性平等无差,同样清净光明圆满。真正体悟大乘空性的人都知道,佛像只不过是个代表性的表相物质。只是用来引导众生学佛的方便,藉由佛像引导众生发露本心,就是如此而已。所以禅宗懂这个道理,直取佛性本体,因此对于佛经佛像都不执着,才会有烧佛像佛经的公案。不过这并不是说一般人就可以随便烧佛像和佛经喔,因为公案是实证者的特殊案例。以上是根据[法界究竟实相义]来看。 接着以[六道世俗方便义]来看看佛像的问题。其实,佩带佛像或者家中摆设佛像装饰,从古至今就是如此。可能是为了艺术的美感,也可能是为了寻求庇佑。一般人如果没有这样,又如何开始学习佛法,亲近佛法呢?一般众生想要的就是佛菩萨的保佑和护持,如果连这样都不行,那众生就会投往外道去拜神了,所以佛经上也会提供种种方便。所以宣扬佛法,对于越是不学佛的众生,就会提供更大的方便,等到众生开始信佛学佛后,才会按照次第增上不同的要求和戒律。故有[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及[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例如恭敬心和忏悔心,这是根据不同次第众生所做的不同方便教导,逐渐慢慢在导引入正法,然后逐渐学习般若智慧,最后明白[法界究竟实相义],也说明白什么是[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了。 在许多电影里面,我们经常发现人们都会将亲人的相片做成项链佩带在胸前,这项链通常是人们的精神依慰和支柱。因此,一般人胸前佩带佛像,希望可以避免恐怖害怕,求个平安,趋向吉祥避开凶险,如果佛菩萨连这种无畏布施都不行,这样还算佛菩萨吗?相信如果我们自己成为佛菩萨后,也不会拒绝众生的,而且众生佩带佛像在胸前,时时刻刻就会忆想到佛菩萨, 这不就是忆佛念佛吗?所以,将佛菩萨的项链佩带在胸前,让众生生起信佛念佛的信念,这不是很好吗?每个时代的法师都会因为当时的情况需要,为了适应众生的根器和各种因缘,所以会有种种方便说法。时过境迁,众生却抓着不放,不明白实相义,这样就会产生疑惑。所以佛经上才会说~[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现在众生有所疑惑,就是因为都[依人]都[依语],而不是依照[真实法]和[实相义]。所以对于佛法要从佛法的义理去思维明白,这样对佛法才会透彻,才会逐渐明白一切佛法的因果原理内涵与次第方便。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