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叫破名 名叫破名
此页无正文
关注数: 8 粉丝数: 42 发帖数: 8,114 关注贴吧数: 28
三季人 转发--- 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门外扫地,来了一个客人问他:“你是谁啊?” 他很自豪地说:“我是孔先生的弟子!” 客人就说,“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 学生很高兴的说:“可以啊!”他心想:你大概要出什么奇怪的问题吧? 客人问:“一年到底有几季啊?” 学生心想,这种问题还要问吗?于是便回答道:“春夏秋冬四季。” 客人摇摇头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哎,你搞错了,四季!” “三季!” 最后两个人争执不下,就决定打赌:如果是四季,客人向学生磕三个头。如果是三季,学生向客人磕三个头。 孔子的学生心想自己这次赢定了,于是准备带客人去见老师孔子。 正巧这是孔子从屋里走出来,学生上前问道:“老师,一年有几季啊?” 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说:“一年有三季。” 这个学生快吓昏了,可是他不敢马上问。 客人马上说:“磕头磕头!” 学生没办法,只好乖乖磕了三个头。 客人走了以后,学生迫不及待地问孔子:“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您怎么说三季呢?” 孔子说:“你没看到刚才那个人全身都是绿色的吗?他是蚂蚱,蚂蚱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从来没见过冬天,你讲三季他会满意,你讲四季吵到晚上都讲不通。你吃亏,磕三个头,无所谓。” 我有很多朋友听我讲了这个故事后,变得很开心,碰到都跟我说,以前看到那些不讲理的人会生气,现在不会了,心想那是“三季人”,就不往心里去了。 故事告诉我们: “不争就是慈悲,不辩就是智慧, 不闻就是清净,不看就是自在, 原谅就是解脱,知足就是放下。” 对任何人任何事,当你要发脾气时,当你情绪很不稳定的时候,你就想那是“三季人”,是“三季人”做的事,马上就会心平气和了。 这个世界上“三季人”太多了 后来我们读《庄子》的话,才明白“夏虫不可以语冰”。你跟夏天的虫讲什么冰?那是你糊涂。
70后的致青春 送给现在看来无比二的70后 70后还是挺幸运的。 幼儿园,小学自己独立上下学;初中,高中不拼爹就能上个大专或大学,毕业后大都在房价飙升前买了房。 送给生于70年代的人: 曾经踩着28寸的单车上学,不知道什么叫零用钱,没有下午茶的概念,更没有夜宵的流行,中午回家拿一块片糖往嘴里,就上学了。 学骑自行车从掏档练起,等能上大梁骑时,在上面悠着两条腿装英玩。 男孩子弹玻璃球,女孩子抓噶啦哈玩到天黑。等路灯亮的时候开始抓拉拉古的昆虫回家喂鸡吃,说这样鸡的羽毛会油光锃亮。 70后的我们家里孩子多,没有零食吃,排队蹦爆米花对于我们是种奢侈了。实在饿了,没有家长在家,就把土豆往炉子眼里一放,过会翻看,有时玩疯了,忘记拿出来,频频烤燋了是经常事。   生于七十年代是令人骄傲'。因为我们更能理解世界的真实。同样,也更能玩味生活乐趣。 生于七十年代的我们,是最后一拨这样的人: 是对这样一句话耳熟能详的-“为革命--保护视力,眼保健操--开始……”; 是最后一拨男女生明明互有好感, 却故作嫌恶状,在课桌上刻三八线的人; 是最后一拨学校开会一冷场有事没事就开唱'没有花香,没有树高'。 是最后一拨有过小时候要到别人家看电视,死活赖着不肯回家,被爸妈打的经验的人; 是最后一拨过六一节还必须找齐了白衬衫、蓝长裤的人; 是最后一拨和泥巴、过家家、弹弹子、拍画片,背着军用水壶,揣着茶叶蛋春游的人; 是最后一拨对五讲四美三热爱倒背如流,但始终也没搞清楚什么时候才能练成四有新人的人; 是最后一拨告诉自己,要有理想有信念,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走在路上看见方格子地砖想着跳房子,跳橡皮筋的时候唱“周扒皮,爱偷鸡...”   是最后一拨享受过最纯最动人的日本动画片,张口就来一段《铁臂阿童木》主题歌,仍记得《森林大帝》里的小狮子LEO、尼尔斯骑鹅旅11111行记、花仙子和李嘉文、咪咪、来福、娜娜小姐、蓝精灵和格格巫、龙子太郎、一休和小叶子,自认为曾看到过最好的动画片的人;   是最后一拨看全了山口百慧的《血疑》系列,天天查看自己手臂上有无红点、担心自己也得白血病的人。   是最后一拨有幸目睹过香港无线的诸多武侠剧的人--当时是小学的年纪吧,看《射雕》里的翁美玲让我们把早逝的她奉若神明,《绝代双骄》又让我们成了梁朝伟的终身影迷。那个时期的金剧和古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是最后一拨还曾为费翔意乱情迷,深情的唱着:”你就是那冬天里的一把火”。   是最后一拨在中学毕业时都要含着眼泪唱小虎队的《骊歌》中的“南风又轻轻地吹送,相聚的光阴勿匆……”和《再见》中的“请相信我们明天一定会再见,就像白云离不开蓝天的人。 七零后转一下,我们共同的回忆。致那段我们拥有的青春。青春无悔!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