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娜哦 雅典娜哦
找喜欢茵特格拉的
关注数: 841 粉丝数: 1,032 发帖数: 48,969 关注贴吧数: 1,447
【雾满拦江】付出卵蛋,收回睾丸 管仲要死了。 春秋五霸的首任霸主、齐桓公来看望他:老管,你确信你真的要死吗? 管仲:我确信,这事儿假不了。 齐桓公:哎呀,你看这事,老管你说病就病,说死就死,怎么可以这样不负责任呢?算了,咱们说说你死后的继任者的事儿吧。我看,就让你的铁哥们儿,老鲍鲍叔牙,接替你的宰相位吧。 管仲说:老鲍呀,他真不合适。 齐桓公生气了:老管,做人不要太无耻,你跟鲍叔牙,是交心换命的好兄弟,当年你们俩一起做生意,赚了钱归你,亏了本归鲍叔牙。后来争夺齐王之位,你还射了老子一箭,老子怪罪过你没有?不是老子不怪罪你,是你的好兄弟鲍叔牙,拿性命来担保,说你有治国之才,老子就信了。你也确实有治国之才,强大了齐国,但你做人怎么可以这样没谱?鲍叔牙为你做了这么多,区区一个宰相,你何必拦着他呢? 管仲说:不是,我拒绝让鲍叔牙继任宰相,正是为了老鲍好。老鲍这个人啊,才干实际上并不在我之下,只不过呢,他是个较真的人,眼里揉不得砂子,最恨鸡肠鼠肚的宵小之行。可是宰相这个活,操持着庞大的利益盘子,每个人都巴望着从这个利益盘子里分一杯羹。做宰相,就必须要睁只眼闭只眼,不能有洁癖。水至清则无鱼啊,只有让每个人的私欲得到满足,国事才有可为。而老鲍憎恨私欲之念,是无法胜任宰相这个职位的。 齐桓公:哦,虽然听不明白你说得是什么意思,但感觉很厉害,不明觉厉呀。那啥,你看我身边的几个人,竖刁、易牙和卫公子,这三个人怎么样啊。 管仲:这正是我要提醒大王的话,如果大王想保全自身的话,一家要驱逐这三个人,不可以把他们留在身边。 啥玩艺儿?齐桓公大惊:老管,你烧糊涂了吧?竖刁、易牙和卫公子,是天下最爱、最爱、最爱我的人,你居然想让我赶走他们,你疯了吗? 管仲:请问大王,他们是怎么爱你的? 齐桓公:竖刁,他本来是个正常人,只是因为太爱我了,为了能到我身边,就轮起切菜刀,咯嚓一声,剁掉了他的小鸡鸡,成为太监,从此进宫侍奉我。我在他心中,比卵蛋还重要啊。再说易牙,他是个厨子,有次我说,我这辈子啥都吃过了,就是没尝过人肉是什么滋味,易牙听到了,当即回家,揪住他的小儿子,啪啪啪就给剁了,丢在锅里咕嘟咕嘟煮熟,给我端了上来。在他心中,我比他的血亲儿子还重要啊。还有那个卫公子,他是卫国人啊,就是因为爱我,多少年没有回卫国了,天天给我端端痰盂递脚盆,这是何等的忠心啊。 管仲说:大王,请用你的猪脑子想一想,卵蛋,是男人的命根子,是男人的最爱。可是竖刁竟然割掉了他的卵蛋,那么他一定是想得到比卵蛋更重要的东西。请问大王有比卵蛋更重要的东西给他吗?儿子,是男人的骨血,可是易牙竟然把自己的儿子煮熟喂你,那么他一定是想得到比骨血儿子更重要的东西,请问大王你有这东西吗?还有卫公子,亲人是他的至爱,可是十多年不回家,一定是想得到比至爱亲朋更重要的东西,请问大王你有这东西吗? 喘了口气,管仲说:一旦他们发现,在大王这里得不到他们想要的东西,那么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干掉你! 说完这番话,管仲就死了。 齐桓公虽然不相信管仲的话,但这毕竟是绝世智者最后的遗言。所以齐桓公立即下令,将竖刁、易牙及卫公子三人驱逐。 夜晚,齐桓公回到宫里,突然感觉生命真的好无聊呀,好无聊。以前,有竖刁、易牙和卫公子三人陪伴着他,不断的肯定他是伟大的王者,现在他们三人被赶走了,别人的吹捧言不由衷,根本不是发自肺腑,让齐桓公顿生知音难觅之念。 又坚持了几天,齐桓公终于忍耐不下去了,失去了知音的日子,还不如死了的好。没有竖刁、易牙及卫公子的陪伴,齐桓公仿佛生活在黑暗之中,再也没有了欢声笑语,最难捱那如年长夜。 不行,齐桓公想了又想,管仲这个人,智慧是有的,只不过心理太阴暗了,在管仲的眼里,世上就没有好人了。竖刁、易牙和卫公子,是多么善良啊。可是管仲对他们有偏见,就唆使自己驱逐他们,唉,也怪自己没有坚持原则,怎么就看不到人性的光明面呢? 于是齐桓公传令,把竖刁、易牙和卫公子再招回来。 三个人回来了,与齐桓公抱头痛哭:大王,我们委屈呀,我们对你忠诚不二,绝无二心,心里从来没有过丝毫的坏念头。可恨管仲那家伙,他心里一片阴暗,看别人就是一片阴暗。他心里充满邪恶,看别人全是邪恶。他自己是负能量,看别人全是负能量。 他们说:你心里有什么,看到的就是什么!大王以为然否? 齐桓公欣然认同,曰:然! 然后竖刁、易牙和卫公子三人,就发动了叛乱,他们控制了王宫,困死了齐桓公,不允许放一粒米、一滴水入宫。 齐桓公又渴又饿,奄奄一息,艰难的在地上爬行。他呻吟道:我操,管仲你他妈的真是个圣人呀,你看透了人心,知道在突破了人类正常感情的付出之外,必然有超过正常欲望的贪婪索求。这道理是多么的浅显明白,可是世人偏偏就听不懂…… 你心里有什么,看到的就是什么——你自己是二逼,心里只有二逼,看到的也是二逼。但超越二逼的真正世界,根本不是你能理解得了的。 教训呀,后世的人们,一旦你们之中有人付出了比卵蛋更重要的代价,那么他们必然会索求于超过卵蛋的回报。不要相信什么大公无私,大公的表现必然是大私的索求。凡是超出于正常人类情感之外的付出,都不可信。 付出卵蛋,收回睾丸! 这是规律。 说完这番话,齐桓公就饿死了。
【雾满拦江】智慧三兄弟 朋友来看望,说:老雾,你应该好好总结、提练一下,总结出智慧的核心要素,能够对大多数人有帮助,让读到你文章的人,智商有个嗖的飞跃,从屌丝直接跃入智慧阶段,这样才有价值。 我说:不是这样子的,你知道扁鹊三兄弟的故事吧? 朋友说:扁鹊?就是那个见人就说:你有病,没病走两步的那个? 我说:差不多吧。古书上还有这么一段,说扁鹊有三兄弟,治病水平最高的,是扁大哥,扁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就提前替你铲除了病灶,他替人治好了病,也没人知道,所以他的名气只有扁家人才知道。扁家治病水平居第二的,是扁二哥,小病初起,扁二哥就对症下药,轻松把大病化解了。所以别人都认为扁二哥治的都是小病,不认为他有本事。扁家治病水平最差的,就是扁小弟扁鹊了。扁鹊治病,是在患者危急病重之时,人们看扁鹊扎针放血,敷药手术,把重危的病人抢救过来,就认为他有起死回生之能,称之为神医。所以名气巨大。 我说:所谓的智慧也是这样,至少可以分出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就无慧界,这个境界中根本看不到什么智慧,就是个平平淡淡,就是个安安静静,遵循常态常理而生活,做正确的事儿,说正确的话,睡正确的人,看似波澜不兴寡淡无味,实际上是绕过了人生中的所有沟沟坎坎,没有栽进坑里也没什么爬起来擦干眼泪更没有人生豪迈不过是从头再来这一说。因为没什么戏剧性,你反倒总结不出什么振聋发聩的大道理。 智慧的第二个境界,可以叫小慧界。就是遇到些小岔子小麻烦,能够在第一时间迅速化解,不让其演化成大问题。这种状态下的人生,带着点连滚带爬的意思,虽然比不上无慧界的人生顺利,但也没有大的波折。偶尔情况下的小惊喜是常态,但把这种智慧总结一下,比心灵鸡汤品味还要低——无非不过是琐事细节的絮叨与嘀咕。 智慧的第三个境界,可以叫大慧界。这种状态下的人生,就具有强烈的戏剧性,由于年轻时期的智商不成熟、又或是犯下了过于低级的错误打落凡尘、又或是情商有点不靠谱,又或是性格上有致命缺陷,又或是其它什么原因,总之是遭遇到了大的人生问题,需要竭尽全力打拼过关。这种人生看起来跌宕起伏惊险万分,实则你做的所有努力,不过是争取让自己重回正常的人生轨道——就好比罹患绝症的人,与病魔英勇斗争,最完美的结果,也只不过是得到个正常人都拥有的健康身体。 我说:所谓智慧,不过是让人过得平安幸福的思维方式,所以按智慧的境界,幸福也有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就是从不会遇到什么麻烦,过得平平安安乏善可陈。次一个境界则是虽然有点小麻烦,但总能够轻易过关。最后一个境界则是运用智慧战胜人生坎坷,重回人生正轨。 我对朋友说: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所谓真正的大智慧,是没有一个理论体系或是彻底性的人生解决方案的。如果一定在这里说点什么,那就是那句老话:平平淡淡才是他娘的真。所以语言文字,甚至智力思维,在大智慧境界前是派不上用场的,我们能够做的,只是居于智慧的第二个层次,针对于有可能带来人生隐患的日常小细节,投石问药,提醒一二,但也只有明白人能听明白。如此而已。至于遭遇到人生大麻烦的,你可能需要的已经不是老雾的文章了,而是律师法院或是相关的行政体系专业人士之类的。上面是和朋友聊天的过程,但朋友走后,老雾自己又想了想,感觉刚才与朋友的对话,理论性强而操作感弱,原则性宽而实用性窄。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但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个性化不可重复的。老雾纵然写上一万篇雄文,可能恰恰没对上你的频道。这实际上是朋友问题的本质意思,只是没有说清楚。 所以老雾想,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更具针对性更贴近朋友们的个性化需求,那就要接地气,每天回复几个网友的问题,这样或可更有价值些。 从今天开始,老雾在每篇文章后面,开个专栏,答复一下朋友们提出来的具体问题,问题可以随意随机,情场职场商场,爱情亲情友情,只要你有困惑,尽可以在微信上提出来,问题尽量简捷,不要超过500字,老雾的解答,未必有什么立竿见影之效,但大家一起来思考,或许有所帮助。今日网友答复: 非夜 雾老师好,我是你的忠实读者,我想问问我们读你的书,读历史,好像并不是主流,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读呢?有什么好处吗? 雾满拦江: 你说得对,读历史确不是主流——但其它事,好象也不是什么主流。任何选择都只不过是这世界的一个小环节。是不是主流并不重要,主流不过是顺波逐流,重要的是你自己在这社会上的位置。适合你的,能够有益你的人生事业的,就是你最需要的。而你最需要的,对别人却未必有价值。此外,一件事务求于明确的目的才去做,未免太过于实用,人生是不确定的,以确定的思维去衡量不确定的人生,是许多人事后悔不当初的原因。
【雾满拦江】生死暗算 唐代的大诗人,有诗仙李白,有诗圣杜甫,还有个诗鬼李贺。 李贺写诗,直如羚羊挂角,香相渡河,无迹可寻。他最有名的诗句: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唱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都曾被后人大抄特抄。 当年韩愈读到李贺的诗,大惊,就对另一位叫皇甫湜的朋友说:哇呀呀,这个李贺,是什么人啊?诗写得这么好,应该是古人吧?可是史书上怎么没有提到他呢?又或者他是个活着的人?要不,我们去查找一下? 于是韩愈就和皇甫湜去寻找李贺,找到了李贺的家,门里出来一个小孩,问:两位怪叔叔找谁呀?韩愈说:我们来找你爹李贺,他有在家吗?小孩不高兴的说:李贺哪里是我爹?我就是李贺!韩愈大惊:哇呀,这个李贺居然是个小孩,以后这孩子前途不可限量。 于是李贺名声大噪,世人皆知。没过多久,另一位大诗人元稹,他是白居易的好基友,也是《西厢记》最早的撰稿人,慕名而来,门外恭恭敬敬的递上名刺。不曾想李贺一瞧名片,不屑的说:这个元稹是什么东东?没听说过,凭他有什么资格见我?让他滚粗! 莫名其妙的,元稹拜访李贺,却碰了一鼻子灰,郁闷之下,元稹努力当官,不久就以礼部郎官的职位,负责科举。来考试的的考生中,就有李贺。别的考官说:试卷之中,写得最好最好的,就是李贺,所以他应该中举。这时候元稹却说:诸位差矣,你们知道李贺的爹,叫什么名字吗? 李贺的爹?众考官的懵懂,他爹……叫什么名字? 李贺的爹,叫李晋。元稹耐心的解释说:既然爹的名字叫晋,儿子就要避讳,不能当进士了,晋者进也,当了进士就是不孝。我们身为国家官员,不能置李贺于不孝之地呀,诸位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这个……众考官心里嘀咕,我擦,这叫什么道理?爹的名字叫晋,儿子就不能成为进士了。如果他爹叫李活,这李贺是不是就该一头撞死啊? 想归想,但元稹的话,最终成为朝廷共识,所有人都认为,李贺的爹既然叫李晋,李贺那是无论如何也不可以成为进士的。就这样,倒霉的李贺,一生贫困潦倒,最后郁郁而终。 李贺死后,他的一位粉丝官员,时称李公藩者,决定整理李贺的诗稿,出一本《李贺全集》,于是他广发传单,要求天下人有收藏了李贺诗篇的,都和他联系。没多久,李贺的表弟就找上门来了,说:李大人呀,你不是想替我表哥出诗集吗?老实说,我也有这个心愿好久好久了耶。而且,我已经整理了许多表哥的诗篇,如果李大人相信我,不妨把你已经整理好的诗给我,让我和我手中的诗篇合并一下,再由李大人付梓印刷,不知大人以为如何? 太好了,李公藩大喜,就把自己费尽辛苦,收集的李贺的诗,全都交给了李贺表弟。 李贺表弟拿着诗走了,此后就没了消息,李公藩大为困惑,就到处寻找,好几年过后,终于找到了李贺表弟。李公藩急不可耐的说:喂,快把你表哥的诗集拿给我,我好找人印刷。 什么东东?诗集?李贺表弟想了半晌,才失笑道:噢,李大人是问这事啊,那啥,我表哥的诗,早就扔到茅厕里,全都擦屁股用了。 ……什么?李公藩目瞪口呆:你别瞎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个,你表哥诗才惊世,却一生不得志,整理他的诗集,是为了完成他的最后人生愿望,你不会真的把他的诗集丢茅厕里了吧? 真的丢茅厕里了,不骗你。李贺表弟认真回答。 可这是为什么啊?李公藩惊诧已极。 为什么?就因为我表哥太不是东西了。李贺表弟回答道:他是我的表哥,我们俩打小就在一起,他仗着自己会写诗,诗写得好,总是瞧不起我。所以我打小就发誓,这辈子我豁出去了,什么正事也不干,也要毁掉他的人生。我一直耐心的等待,终于等待到这一天,等到了李大人你替我表哥整理诗集,我就趁机要求把所有的诗全部拿走,统统丢进了茅厕里,哈哈哈,我终于报复了他,好开心好开心…… 你妹滚粗!气急败坏的李公藩,斥退李贺表弟。但大诗人李贺那些被毁掉的名诗,从此无人可知了。 李贺这个故事,能够给我们极深的教益。人有才情、有才气是好事,但谦和的人生态度,比什么都重要。你再有才,跟别人也没关系,无端冲别人翘尾巴,真的没必要。李贺就是因为恃才傲物,落得个仇敌满天下,生前死后,都遭人暗算,真的划不来。 普通人的心灵,很脆弱很脆弱的,稍不留神,就会对其造成刺激或伤害。职场及企业管理都讲沟通,讲的就是不要因为不慎的刺激或伤害,生生的把同事转化成对手。 还有就是,最憎恨你的人,往往就在你身边,或许有人会象李贺的表弟这样,相伴一生,白首按剑,最大的愿望就是毁掉你。要避免李贺的命运,要避免李贺的结局,就不能不提防那难测的人性。
你敢招90后? 大四即将毕业的小唯正在寻找工作,她将目标锁定在薪资、福利和兴趣上,但更主要还是兴趣:“我更希望自己能选择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然后再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人和他结婚,这样一来,我的早九点到晚六点是开心快乐的,我的晚六点到早九点也是快乐的。” 今年还在读大三的小白是cosplay迷,在学校自己组织了一个动漫社团,对于工作,小白表示绝对会选择在活泼欢乐的氛围下工作,大家压抑着不说话,一上班就坐在电脑桌前,是他忍受不了的,如果能跟自己的兴趣动漫相关就再好不过。 小白、小唯的观点代表了时下大多数90后的观点,和已经成为职场中坚力量的80后相比,他们无疑更看重工作的兴趣而不是薪资,他们对于工作中负面因素的宽容度也相对低。 据智联招聘最新一份调查《2014年白领跳槽指数调研报告》显示:职场新人90后的跳槽意愿高达65%,而80后则以57%的比例“退”居其后。社会各界对于90后的看法也呈现两极分化:脑残、不靠谱、幼稚、自私、拜金、实用主义、享乐主义、性开放;或是多元、行动力强、有自我想法、善良、有创造力、理性,但更多的90后是两种评价并存的综合矛盾体,他们立体存在并不平面化。 数据显示,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700万大关,再创历史新高,90后成为职场就业主力。而互联网、电商行业以其年轻活泼的特质吸引了众多90后的加入,管理者们开始关注90后职场新秀,甚至有公司已经招收90后作为管理者。 随着小白、小唯们踏入职场,他们的世界观正在逐渐主导一系列新现象的产生——例如,松圈主义的兴起、例如,独生子女一代开始管理独生子女二代。 跟相信未来会更美好的80后相比,90后对生活的态度显然更关注享受和当下,他们乐意享受工作带来的愉悦、关注工作氛围和假期福利,而对薪资的考虑反而退居其次,对加班的容忍度也进一步降低。 来自家庭文化的影响,显然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一大原因,零点咨询董事长袁岳在分析代际之间的差异时,曾经这样概括:80后多是独生子女的第一代,他们的父母一般是经历过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和下岗的50后,这导致他们的世界观中,充满了纠结和痛苦;而作为独生子女第二代的90后,其父母往往是60后,这是中国最幸运的一代人,在这样家庭教育下成长的孩子,显然会与80后有明显不同——他们既遭遇信仰的解构,又不愿意独自承担生活的重担,这让他们在社交中往往更愿意保持松散的关系。 事实上,随着90后踏入职场,成长起来的80后也开始走上管理岗位,于是,我们往往在电商、互联网这样的年轻公司中看到这样一组有趣的现象:不服管的90后和更亲民、更乐意沟通的80后。面对90后的不妥协,管理者将如何去平衡严谨的管理和平和的与其相处的关系?而90后和80后职员在管理上又有何差异? 今天,我们抛出“你敢招90后?”这一话题,希望大家一起来参与讨论:如果你是管理者,你敢去招90后吗?怎样去管理90后这群有创造力但是却不羁的野马? 职场中,80后VS 90后 我们首先总结了职场上80后和90后对待工作的几种态度: 1、生活对工作的影响 80后安全感更多来自未来,他们以未来的生活为目标,进而选择当下的工作,而当下的工作只是实现未来生活的工具,工作本身并不是目的,本质是为了未来做准备。80后们梦想通过现在的工作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段过上品质生活,因而会最大程度的对外争取,所以在应聘时,80后更加注重薪资等能够为未来生活提供保障的福利。 90后更加注重当下,希望能在不可预知的社会当中,更好的维护当下的生活。他们为了构建自己的理想日常生活而去选择工作,更加注重生活中能够立刻实现的效果,希望能够享受当下的每一天,所以在应聘的过程中他们更加注重的是与自身兴趣的契合,工作的氛围,假期的多少等。 2、专业对工作的影响 对众多的80后来说,大学专业是未来工作的选择基础,围绕大学专业去选择工作是普遍做法。大学专业对80后自我价值的挖掘,对工作与兴趣的契合度要求普遍较低。于是,80后的当下生活局限在努力学习工作,为未来作准备上,缺乏对自我和外部世界的当下体验,他们往往是在工作多年之后,初步达到未来生活的目标,才会去重新追寻自我生活。 90后却完全不同,以当下生活为主是他们的信条。因而大学专业对他们的工作学习影响很小,调查证明,专业是否对口不是90后择业的主要影响因素,最主要的因素在于薪资福利和个人兴趣。他们希望能够发现自己的天赋爱好,围绕兴趣去选择工作,更为深入的挖掘自我,从而得到自我认可。 3、领导对工作的影响 相对于70后对领导惟命是从的态度,80后虽然已经开始拒绝加班,但是对领导还是多有忌惮,认为找工作的时间成本和决策成本比较大,且因着对未来生活目标的渴望,一般不会与领导产生比较大的冲突,相对来说比较好管理。 90后的家境富足且多为独生子女,不用为养家糊口而担忧,却更加注重工作过程中的内心感受和愉悦程度,一旦形成心理上的不爽,他们不会在乎失掉一份工作。婚礼纪CEO俞哲说:80后的职员工作做不好是可以直接骂的,但是90后职员需要先给予鼓励性安抚,再提出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然后…… 我们的观点是否准确有效? 我们的采访是否客观全面? 决定权在你手里!!! 作为90后的boss,看了我们的总结,或许总觉得哪里不对:其实90后应该是这样、这样…… 棒呆!!!请来反驳、批判我们,与我们一起讨论。 文/天下网商 马晓丹
【三国物语】三国英雄赋·相惜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my.tv.sohu.com%2Fus%2F63323122%2F64480931.shtml&urlrefer=f2ebfd7a39150542fa9c6ce83fce2b6f ——【三国物语】—— 『三国英雄赋』相惜 曲:滨崎步《Part of me》 词:瑜小乔 月华照河山如洗 狂澜拍岸急 谁共我生死与对 征伐乱天地 成败恍似云烟聚 犹重知君意 一寸天下一寸血 不悔曾相惜 十载光阴须臾 还记故人语 三千落雪掩赤壁 追忆 陌上柳色倾城泣【曹操郭嘉】 半纸残墨褪 细雨溅玉印 谁记当时明月心 身畔人已去 皓首短歌吟 难复旧韵【曹操荀彧】 浮名锁心机 俯仰叹天意 谁把誓约都负尽 锦绣江川换一声叹息【曹丕司马懿】 晚来欲饮一杯雪 茅庐寒自憩 恩深不忘君顾情 乱世三分定 夤夜沥血挥毫笔 星陨落白帝 榻前泪眼相对看 执手托社稷【刘备诸葛亮】 孤衾夜阑枕雨 月玦又今夕 克复中原两世愿 默记 风雨不晦汉家旗【诸葛亮姜维】 铁骑银枪砺 风发少年气 纵酒狂歌平生意 沙场命若齑 夙愿逢知己 来世再续【马超赵云】 焚香誓苍生 桃花碎如雨 莫向人间怨别离 业炎如荼绽红莲满地【刘关张】 似瑾亦如瑜 鸣三尺锋镝 指点潇湘凭栏倚 落霞终成绮 难舍总角谊 此生不渝【孙策周瑜】 琉璃炽明夷 一肩星晖浴 昔时烈焰染白衣 承君一诺再不问悲喜【孙权陆逊】 爱恨刻骨绘 吴钩染血回 谁送铃音逐风飞 一箭铸离恨 暗结千般悔 心湖惊碎【甘宁凌统】 纵马饮长河 拂拭戟上灰 拟把疏狂图一醉 相见恨迟望茫茫烟水【孙策太史慈】 月华照河山如洗 狂澜拍岸急 谁共我生死与对 征伐乱天地 成败恍似云烟聚 犹重知君意 一寸天下一寸血 不悔曾相惜
产品经理与设计师如何沟通“需求”? 每一个产品都离不开需求。围绕需求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协作的团队。产品经理提出需求,设计师将需求转化为设计,程序员根据设计实现需求。当这个协作链运转顺利时,我们便会看到一个高效的团队,同时收获一个快速迭代的产品。但很多时候这个协作链的运转并不顺畅,尤其是当需求出现问题的时候。 产品经理向设计师提出一个需求,要求设计师完成设计。在我接触过的多数企业中,这个环节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产品经理表现得十分强势,设计师扮演的是支持性角色。因而,即使设计师认为产品经理提出的需求不合理,却也只能完成对不合理需求的设计支持。这样的状况会带来严重的信任问题,在产品经理和设计师之间的对话渠道会因此而关闭。当产品由于不当需求而出现负面影响的时候,设计师便会微微挑起嘴角,在心里默默说道:“我早知道会这样。” 要避免这种状况,便需要建立起关于需求的正确沟通机制。产品经理首先要将设计师看作自己的合作伙伴而不是助手,提出一个需求的时候除了要描述清楚这是个什么样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描述清楚为什么这个需求是有价值的。表面上看这是产品经理向设计师解释自己的思路,而实际上这是确认产品经理确实对于自己提出的需求有明确的价值认识。 任何一个需求都是有价值的,只不过存在一个前提。那就是价值是对于特定用户而言的。今天的电脑操作系统尽管已经都是图形界面,但不论是Windows还是iOS都提供一个功能,那就是命令行窗口。很多用户甚至根本不知道这样一个窗口的存在。在这个窗口中,用户可以通过输入一串字符来完成系统的许多操作(例如dir指令可以列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名和子目录名)。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个窗口是多余的。TA可以通过熟悉的图形界面完成同样的操作。但对于技术人员而言,命令行窗口就要比图形界面要有效率得多。而且有些高级功能在图形界面下并不提供,只能通过命令行窗口进行操作。对这些技术人员来说,命令行窗口就是非常有价值的。 正因如此,产品经理在向设计师提出某个需求的时候,必须说明这个需求是对哪个用户群体产生价值。这样才可以让设计师得以理解并藉由同理心而对需求产生有效的价值判断。只有避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不在一个频道之上的对话,关于需求的理解才能够迅速获得共识,产品经理与设计师之间的协作才能够建立在共识的基础之上。 用户不是简单的“用户”两个字,而需要是有血有肉可以视觉化的人。当需求与这样的人关联在一起的时候,需求就同样有血有肉。对于需求合理性的判断就容易多了。 来源:林敏UX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