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豆角子
刀豆角子
关注数: 45
粉丝数: 363
发帖数: 7,354
关注贴吧数: 3
【22-01-07讨论】去年买的公博和保粹 个人看法国评还是要自己挑,黑公博黑保粹都没有意思。哪怕pcgs也不是个个精品,个个保真。没有一点银元的基本知识完全靠盒子和币商忽悠,吃药是无可避免的。
【22-01-02讨论】现在保粹新盒很火,作为老韭菜我想泼些冷水 保粹新盒很像之前的天印早期老盒,不知道现在的新人知不知道。天印也是南京的,早期2014到2015评级也蛮严的,后来就不行了。 国评的老大公博早期红龙时代基本上不输pcgs的,我手上还有一些公博红龙,如果去换pcgs,基本上依然是个个都是同分的,但是我舍不得换。我这些年玩银元最后变成龙玩pcgs,大小头玩公博。就是基于历年玩银元的经验。 国评严一段时间是很容易的。难得是一直都严,而且玩到最后都免不了假币入盒的结局。当年的天印如此,现在的公博依然是如此。将来保粹新盒是否一直能保持现在的水平尤其是至少做到不能假币批量入盒。我对这一点很不乐观。现在就看保粹新盒能坚持多久了。 为了防止有人说我是pcgs或是公博的水军,上一枚最近买的保粹新盒。就目前的价格来讲确实还可以,和同分的好品pcgs是不能比的,但是比之差品也算是相当不错了。
【21-12-23讨论】最难假币入盒的品种 同模伤是个比较让人烦恼的事,自己辛辛苦苦攒钱买的盒子币,尤其是pcgs现在特别贵,同模伤蛮让人烦恼的。 那么问题来了,过去连盒子币都没有,味道币尤其是黑漆古特别容易藏污纳垢,隐藏假币和修补戳记。那么过去的老韭菜是如何分辨的呢? 那就是清洗加流通痕迹。过去老洗币多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过去没有盒子币概念,玩银元的都是老玩家。 许多人感慨现代技术精仿的假币可以入盒包括入pcgs,其实精仿币不是现在的东西,自民国时代就有,最著名的精仿币就是云南春季。水平高到什么程度?那就是除了不是官方发行以外,它就是一枚真币。当时许多收藏大家都吃药了,后来还是内部人自己因为经济纠纷爆料出来的。当年民国时期的精仿云南春季随着时间推移现在也成为大珍。 所以精仿银元从来就不是一个技术问题。那么问题来了哪一种最难造假?那就是有一定流通痕迹和轻微磨损,而又干干净净的银元。说白了就是过去的老洗币。 为什么呢?因为干干净净的银元把所有的细节都给你看的清清楚楚,那些黑漆古和味道币很容易掩盖许多修补和戳记甚至假币的特征。而流通痕迹是最难做假的。因为绵密复杂的流通痕迹在老玩家眼中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这些深浅不一,长度不一,性状不一,位置不一的流通痕迹是无法短时间弄出来的。 而让造假者模拟流通痕迹只有一种办法,就是长期不停的模拟使用状态。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所以这也是过去老玩家喜欢老洗币的根源,因为洗干净了流通痕迹就一目了然。 所以现在盒子币中最主流的价值观,什么黑漆古味道币,什么45分什么ms这类最贵的银元玩法,其实和过去的老玩家的玩法是不一样的。按照过去的老玩发应该是au级别有分的白币和老洗币为主流,而现在实际上都是被忽视和打压的品种。 所以现在为什么那么多假币入盒,大家估计也就毕竟容易理解了。如果现在追捧的都是那些有流通痕迹的洗的白白的au级别的银元。那么盒子币中的假币应该很少甚至没有。可惜现在都是信盒子,没多少人愿意研究银元了。
针对有兄弟说昨天发的保粹宣三有修补,之前发的视频也许看不清,换个角度再拍一次。应该是没有修补,我也是老韭菜了,修补痕迹还是能看得出来的,尤其是这种白币。
新入的保粹宣三,花枝相当不错的。是今年买的最后一枚银元了。
【21-12-15讨论】今年入的第三枚银元 现在这种行情已经把我们这些老玩家基本淘汰的差不多了。今年全年只入了三枚,两枚公博一枚保粹。pcgs虽好,但是已经买不起了。不知道这样的行情还会持续多久。现在的银元市场已经完全是资本化运作了,好的价格上天,差的以后基本上就只能卖个银价了,大家都想入pcgs,如果以pcgs有分的计算,银元数量还真不多。40以上的三剑客不过2万多枚,这价格还要涨。最后老规矩上图。
【21-12-12讨论】这枚保粹洗的如何? 大家看看
【21-11-14讨论】关于存世的银元数量 一般认为在2000万枚左右,其中各类大头1000万枚,小头600万。其它大概300到400万。(这类不包括在华流通的外币)造总4到6万,宣三十万,北洋四十万。 到了1949 年末,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即将瓦解, 这时中国民间所存之银币总数仅为5. 51 亿枚。 在建国60 多年间,人民政府在大陆民间共收兑银元约4. 7 亿枚。 一般认为除挑出的少部分珍贵银元出口赚取外汇外,其余银元被全部熔毁,并用于支持国家建设。销毁停止流通的旧币,是全世界各国政府通行的做法,人民政府也不例外。
【21-11-12讨论】大汉一枚,大家随评 银元当中我比较喜欢龙洋,但是现在实在是太贵了。另外就是喜欢那些带字没头像的。我对人物头像一类一直没有太多的兴趣,收几个玩玩就好。但是带字的往往又不便宜,比如湖北宪政一类的,所以大汉算是买的起的最便宜的带字版本。
【21-11-07讨论】龙虾为什么现在不行了 早年(90年代的时候),那个时候龙虾并不算太便宜,可能比宣三造总便宜。但至少不比北洋和甲辰便宜。如果换到现在那些个ms级的龙虾至少要应该值个大几万,彩好的甚至十万。但是实际上只是小几千,即便是明治三年的64分,也不过1万多。 其实龙虾不行和站洋老鹰什么的也差不多,站洋以前比大头贵,现在和大头也不能比了。主要原因还是物以稀为贵,早年的龙虾和站洋老鹰都是国内,数量相对稀少,后来2000年以后,外来的龙虾和站洋老鹰逐步多了起来,行情就开始下降了。 不过2010年前龙虾行情勉强还可以与站洋比一比,但是2012年钓鱼岛之后,龙虾行情彻底崩了,直到现在。
【21-10-29讨论】转一篇较为理性的谈行情的文章 钱币,本身是不会创造实用价值的,它的增值必须要依靠外来资本的涌入,或以文化内涵所产生的消费理念,或以投资和捡漏为基调的想法,吸引更多的新人带着钱入场,给市场注入活力。 总而言之,老玩家投资钱币所获得的回报,本质上是不断涌入的新玩家带来的“新鲜资金”,也就是新人的钱被老玩家赚走了,并且没有“反哺”机制。新人想赚钱,只能依靠后续更多的新人进来,形成一种可持续的投资市场。 看懂了这场游戏的规则后,不管是泉商、高端收藏家还是普通玩家,都在担心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会不会成为最后一个“接盘侠”? 一枚钱币的增值,其背后的动机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大同小异:抗通胀、多元化配置投资、资产避险、资产避税等目的。 对于金字塔顶端“操盘”的人来说,每年总会找到其中几个“理由”,主导着某一类品种的暴涨,目的性极强,具有可操作、可预测、可分析的特点。而散户,就是跟在后面猜,说好听点叫解读行情。 最近一段时间的秋拍行情,可以看出来,虽说通货银元在调整期,但很多顶级名珍开始扎堆出现,不断出现天价。586万的袁像洪宪飞龙签字版、529万的大清银币“中”字一两、874万的上海一两、586万的孙像三帆意大利签字版等等,再联想到今年春拍时不断打破的各种记录,甚至还出现单枚1500万的张作霖纪念币。 很明显,富豪群体“忍不住”了,大口吞噬着这波红利,然而还远远没到结束的时候,我们作为普通玩家,看清楚其背后的逻辑才是最重要的。 怎样分析银元投资的前景?不用闭着眼睛瞎猜,我们“摸着老外的石头过河”就行了。 老外是玩机制币的“先驱”,比我们要早得多。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年代,资金充足,钱币文化的推广有市场,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进入币市投资,于是美国人带动了金银币和铜元的暴涨,欧美人带动了古希腊和罗马钱币的市场,日本人带动了英国金币和德奥金币的市场。 新兴市场里,商人们共同炒作抬高价格,你来我往,不断暴涨的行情吸引了大量资金的青睐,但他们似乎没有考虑到“钱币越来越贵,以后该怎么办”?果然,几十年下来,上述品种已经涨到普通人望而生畏的地步,玩家群体开始青黄不接,年轻人被电子游戏、娱乐文化等更潮流的文创产品吸收,欧美钱币市场不可避免地进入“老龄化”。 大量平民玩家和不适应市场的老玩家被淘汰,剩下来的就是“资本打架”,如今的欧美机制币,稍微好点的精品都不是一个普通人能承受得起的,一群七老八十的老年人在努力维持。所以外国资本另寻出路,盯上了中国市场。 银元和古钱币不同,古钱币玩家至少真的有相当一部分,是带着对历史文化的研究搞收藏的,但银元玩家鲜少见到谈文化的,大家讨论的内容惊人的一致:怎样赚更多的钱? 这背后是中国日益提升的国力,经济不断增长带来的市场活力,给予了资本以信心。国内现如今银元玩家的主流群体,还是以年轻人、中年人为中坚力量,说白了,玩家们心里都明白银元价格在不断爆炒,但就是赌一个耐心:玩家基本盘越来越大,短期内不会崩盘,那么自己就有钱赚。 海外资本、国内富豪藏家、币商以及企业家们,早就看到了这一点,中国的银元还是个“年轻化市场”,如何在红利期内最大限度利用市场赚取差价,才是当下要考虑的事情。 高端拍卖的天价成交,不仅是富人的“资产避险”,同样也是“造势”,一级市场影响着二级市场的行情,所以我们看到过往只在“名珍”上出现的MS评分,开始大量出现在通货上面。 这个涨势是惊人的,过去均价几十上百万的大珍,现在集体向着几百万甚至上千万进发,隐隐有着比肩瓷器字画的能力,资本的恐怖可见一斑。过去处于中端品种的龙凤币、三鸟币、甘肃加字等品种,从几万元就能淘到极品,到现在花十数万都找不到个品相顶级的,才几年时间? 而当一枚造币总厂、宣三大清银币、湖北龙、北洋龙等小品种,XF、AU这种“生意货”的评分,都能卖到几万到十几万,MS评分暴涨到几十万的情况下,市场开始畸形,所有玩家都在绞尽脑汁去入盒拿分,呈现出一种“一般通货卖不上价,没盒没分的很难卖掉,有盒高分的都在囤货居奇”的怪现象。 从拍卖行情可以看出,资本仍然继续看好银元的走势,未来几年银元行情不出意外还会继续“抽疯”,突然暴涨然后回调的的情况极有可能不断出现。但是,币商赚得欢快,个人投资却会越来越难受。 原因很简单,币商拥有资源,可以在行情上涨的时候出货赚钱,哪怕回调了,也可以转变为“服务型”角色,给富人、微拍、钱币企业当代理人,资产增值会是一个曲线上涨的情况。 但个人投资,风险却会越来越大,哪怕吃到了红利,仍然要面对一个困局:你一旦卖掉了手里的精品,一段时间内就别想再买回来了,然后赚到的钱想投资一些其他品种,发现以前看不上的钱币现在都贵得要死,投进去心理这关过不去,无力感会深深地涌上心头。 商人们还不在不断制造着焦虑:“再不赶紧上车,你就买不到好品种,就别想赚到钱啦!”观望的玩家终于有些按捺不住的,在行情最高点凑够钱入场,要是碰到了大回调期又怎么办?难道上天台,高呼一句风萧萧兮易水寒? 很明显,纵使银元价格越来越高,但未来几年内仍然还是红利期,因为它具备了投资三要素:安全性(评级和赔付)、收益性(行情不断)和流通性(玩家热情高涨)。 但一场投资游戏,有赢家必然就有输家,你觉得买不起的东西,有的是人去接盘,你觉得行情已到最高,但资本的胃口比你想象的还大。你认为很多所谓的精品只是多了一层氧化层,品相好一丢丢却贵了好几倍,根本不合理,但疯狂的玩家顾不上那么多了,击鼓传花,把东西卖掉入袋为安才是真理! 大家都说要理性,但问题是如果人人都理性,世界上还存在投资市场吗?赚得就是不理性人的钱,你说好笑不好笑?
【21-10-22讨论】转一篇关于玩银元的人的数量的文章 玩银元有多少人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许多人把家里有几个大头的就叫收藏,或是把民俗上使用一些银元叫收藏,其实都是不专业的。因为这些人不会玩版本也不会追求味道状态和品相。玩银元的人首先要有一定的追求,其次是对银元比较了解。而不是只收几个通货大小头就算玩银元的。这篇文章相对还比较权威。贴出来与大家一齐分享。 全国玩银元的人有多少 作者: 陈鋆宽 时间: 2021-08-28 17:44:35 大概推算了一下目前全国玩钱币的人数,现在全国地级行政单位293个,县级行政单位2844个。预估平均每个地级市有10名币商,每个县有5个币商,平均每个币商下面有100个客户。那么币商数量=10*293+5*2844=17150人,钱币爱好者数量=17150*100=1715000人。最终结论:将上面最终数据取个整数,全国玩钱币的人数在170万人左右。不过全国玩钱币的人数在170万人左右,但是这170万人,还有100万人玩古钱现代金银币和现代纸币,因为至少有一半人买不起银币了,现在银元涨得太厉害了。余下的70万人里,约有10万人玩了20年以上,也就是大头卖50元,造总、宣三卖130元、唐头卖30元左右的时候。其余的60万人在给这10万人击鼓传花,60万人在给10万人作庞氏。 实际上,关于全国玩银元的人数也算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真正大家比较认可的银元玩家是20-30万人之间。比如以湖北省为例,省会武汉200-300人,其它地级市50-100人,总计一个省在1500-2000人,东部沿海2000-3000人,西部偏远500-1000人,这个是大多数人比较认同的数量。 有一部分上了年龄的玩家,他们不上网,不上快手,也不参加交流会,虽然肯定有漏算的,但是大致也差不离了。我曾经和武汉一位币商老者深度交流过这个话题,按他三十多年币商生涯亲身经历,本地圈子高峰时也不会超过500人,这还是中部经济强省会城市,可想而知,有人说银元有百万玩家肯定就是谬论了,顶破天一个省也不可能冒出三万玩家,平均一个省无论怎样算也凑不出三万人。你就是北京,上海,掘地三尺,也找不出三万人玩银元,这个就是事实! 只能说全国玩钱币的人数在170万人左右,但是这170万人,还分现代纪念币,纸币,古钱币,铜元。玩银元的人估计40万差不多。玩钱币的人少,玩银元的更少。玩银元的门槛对于工薪阶层有点高,对于有钱人来说又看不上,对他们来说花几十万几百万买个小小的银元,不如买些古董字画来装饰门面更有噱头。
【21-10-15讨论】四川卢比现在还能正常交易吗? 之前跟风中国唯一帝王头像币,入了一套四枚,都是P盒通货,现在大概什么价位?还能正常交易嘛?
【21-10-05讨论】老韭菜来谈谈邮币卡每次的周期 银元暴涨和暴跌是吧里最热门的话题,“大神”也是层出不穷。就我这个玩了二十年的老韭菜来说,这玩意的涨跌根本没有任何规律可以寻。但是本着久病成医,吃多了亏多少也长见识的原则。来谈一下几条。 第一不要信大多数人的看法,如果大多数人看涨,那基本上不会涨,如果大多数人看跌也未必会跌。 第二银元任何邮币卡一样,根本无法预测什么时候会涨,什么时候会跌,但是记住一点那就是大多数时候都是横盘不太容易出货,但是价格也不便宜的。就是有些人讲的买的价格高,卖又卖不动(按照原价卖或是高于原价卖)。 第三大张大跌的时候其实反而是可以进入的时候,因为交易量一般比较大,也比较活跃。反而在横盘的时候不要进,因为难出。 第四这玩意真的只是收藏,想挣快钱最好不要玩,这玩意比股票更容易成为接盘侠。但同时只要你不抛就没有什么损失,也就是所谓的卖一辈子不如藏一箱子。 这些就是我玩银元包括各类纪念币邮票的多年经验。说白了就是要放平和的心态。性子比较急的不适合玩这个,赌徒心理的不要玩这个,想挣钱的不要玩这个。玩邮币卡这一类的只有耐得住寂寞的人才合适去玩。
【21-10-04讨论】大家说说如果藏币暴跌会不会入? 这种暴跌估计许多最近新玩的小朋友没有遇到过,作为老韭菜遇到过很多次,不是拦腰斩的问题,是拦腰斩的拦腰斩还拐弯。也就是跌倒原来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左右的价格。那么这个时候大家会不会入藏币玩玩。 首先我表态,跌倒银价我都不会入。银元只爱大小头,船洋,大汉和各类龙的一元主币,其它一概不收(其实也爱军阀币,就是买不起,不过唐继尧不包括在内。)
【21-09-21讨论】保粹新盒真的严评嘛? 这个应该是洗过的吧,牛毛丝刚刚的。
【21-09-14讨论】看到吧里发的老江南,我就想起来十几年前一个老玩家跟我讲的故事 其实修补这种事老早就有了,还算不算很稀奇的故事。算不上什么鬼斧神工。包括真银假币也是很多年前有银元收藏就有的故事(早年间真银假币主要是高端币比如军阀)。至于用真银元熔铸假币(主要是造假珍惜币,更是很早的秘密了) 还有一种神奇的造假方式就是真币拼接,这是修补的最高巅峰。比修补几个小戳更神奇。据说有一些损坏的银元通过修补拼接的方式变成一个新的银元(当然是珍惜币),即便一般的高手肉眼也无法识别是拼接起来的。这种是最顶级的高手。而是经历了许多年以后有些甚至是名家旧藏。所以在中国的古玩行里藏龙卧虎的高手多如牛毛,鬼斧神工的手段多了去了。 所谓假做真来真亦假。高端珍惜的品种不管那个古玩行业都是最多的,通货玩玩就好,追高要有追高的资本和吃亏认栽的底气。
【21-09-02讨论】转一篇关于收藏的文章,道理对银元也是一样的,大家共勉 一颗钻石,如果没有美国GIA、欧洲EGL等权威机构提供的证书,那么它本质上就是一种产量极大的碳单质,毫无价值。但有了认证,它就变成了爱情、稀有的代名词,人们愿意花费巨资购买,说白了就是买欧美垄断的那一套价值体系。 一块通货银元,本来存量很大,市场价常年维持在几百块钱,但自从美国PCGS公司将评级体系推广到让所有藏家都认知,同样的品种,盒子上有了MS66分的“高级评分”,就能卖到十几万!同样,人们之所以愿意掏钱,就是认可这种评级标准。 你可以说这都是商人营销的套路,也可以说花高价买存量大的品种是交智商税,但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当一个成熟的体系被广大玩家都接受,那么存在即合理。就像玩一个游戏,维持平衡的就是那一套“规则”。 然而,我们的收藏行业发展了这么多年,依然还没有一套成熟的,完全商业化的“标准”被开发出来。大家各自为战、互坑互骗、抱团炒作、论资排辈、打压异己,结果就是,中国的古董文物,要靠外国人来建立价格体系! 美国发行的《艺术品与财富》杂志,曾刊登过一篇文章:“据不完全统计,近30年来,光从中国香港流失出去的文物就高达上千万件,其中绝大多数由盗墓者与走私者联手卖出,少数是文博单位的内贼监守自盗所为。” 这些文物一部分流向了国外的各大博物馆,另一部分则通过文物贩子,廉价卖给了各个古董商和收藏家,然后他们利用各种名义取得了“合法”的身份,再通过苏富比、佳士得等拍卖行,收割中国富豪,利润通常是几十倍、数百倍甚至上千倍...... 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离奇的现象,国内的一些专家和“高端”玩家,宣称“货源枯竭”,民间收藏基本全都是假货,根本瞧不起民藏。然而外国某拍卖行负责人却说:“货源枯竭是个伪命题,比如明清瓷器,在欧洲遍地都是,送拍的人非常多,如果全部收下估计要用几十年时间,所以我们只能挑选没有瑕疵的精品上拍。” 奇怪,中国的专家说中国民间的真品古董快找不到了,欧洲的专家却说欧洲遍地都是中国古董,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美国发行的《艺术品与财富》杂志,曾刊登过一篇文章:“据不完全统计,近30年来,光从中国香港流失出去的文物就高达上千万件,其中绝大多数由盗墓者与走私者联手卖出,少数是文博单位的内贼监守自盗所为。” 这些文物一部分流向了国外的各大博物馆,另一部分则通过文物贩子,廉价卖给了各个古董商和收藏家,然后他们利用各种名义取得了“合法”的身份,再通过苏富比、佳士得等拍卖行,收割中国富豪,利润通常是几十倍、数百倍甚至上千倍...... 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离奇的现象,国内的一些专家和“高端”玩家,宣称“货源枯竭”,民间收藏基本全都是假货,根本瞧不起民藏。然而外国某拍卖行负责人却说:“货源枯竭是个伪命题,比如明清瓷器,在欧洲遍地都是,送拍的人非常多,如果全部收下估计要用几十年时间,所以我们只能挑选没有瑕疵的精品上拍。” 奇怪,中国的专家说中国民间的真品古董快找不到了,欧洲的专家却说欧洲遍地都是中国古董,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当话语权被别人掌握在手里,认证一件古董的真假,就可以肆意而为了。就拿著名的鸡缸杯来说吧,刘益谦花了2.8亿拍下这只小杯子,轰动国内外,媒体宣称这是一件“传承有序”的文物。 然而所谓的“传承有序”,只不过是近百年之内的事情,前面还有400多年的历史,无据可考、无证可查。从严格的考古学范畴来说,这只鸡缸杯没有出土证据,从鉴定学的范畴来说,成化以后历朝历代都仿过很多精品鸡缸杯,并没有切实的证据证明这只就是成化时期的,没准是清宫仿的呢? 但是,它上了苏富比,是英国收藏家那里“传承”过来的,所以得到了诸多专家的“认证”,拍出天价貌似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那些天价拍出的文物大多都是如此,只有极少一部分从诞生到现在都保留了真正的“传承证据”,其他的都是什么外国地摊发现的,外国收藏家“传承”的,外国专家认证的,啥都靠外国人证明,干脆直接收藏外国艺术品得了! 苏富比、佳士得用了一百多年时间,发展成为全球最知名的拍卖企业。国内的拍卖行有样学样,也发展几十年了。但是,“糟粕”学了个通透,精华却是一点没学。 人老外虽然也经常炒作“割韭菜”,但至少拍错拍假还有明确的赔付制度,国内一个“拍卖不保真”条款,就完全把风险转嫁给了收藏者。 人老外一个《鉴宝路秀》节目从上世纪70年代播出到现在,发现了无数的民间宝藏,多少普通人家里的“祖传”宝物被专家发现,带来了真正的财富。而国内的鉴宝节目,短短十几年时间,从一开始就用各种选秀、砸宝等噱头,吸引大量爱好者入行,然而鉴定不负责任,伪专家成批成量的出现,真假颠倒、骗钱骗人、打压民藏,不但没起到好作用,反而造成市场信誉崩塌,谁也不相信谁。 行业没有标准、专家鉴定没有监管、造假和诈骗肆意横行,再加上古董交易受到很多限制,一不小心就触犯了法律,导致整个收藏行业割裂严重。高端收藏变成了少数人的游戏,中端收藏战战兢兢只在小圈子玩,低端玩家们就永远陷在欺诈泥潭里不可自拔。 短视、急功近利的收藏环境下,我们自己老祖宗留下来的文物,话语权却被外国人掌握,土豪们以在国外拍到天价文物为豪,国内的高端市场,非“名家旧藏”、“传承有序”不得进入。考证一件藏品的真假,用的是老外的评价体系,而非自己的文化深度,不得不说,这个浮躁的时代,毁了多少真正的文化宝藏?
【21-08-13讨论】邮币卡老韭菜谈谈这些年玩银元的经历 我玩这个也有二十多年了,最早是靠外婆留给我的4块孙小头起家的。那四枚才是真正的包浆入骨还带彩的老味道银元。现在的那些黑漆古味道币包括p盒里面的看看也就那么回事,所以这是我一直不玩黑漆古味道币的原因。 我在的城市算是个中等城市,而且传统主要是玩玉,银元玩的不多。我最早接触的是各类大小头和北洋龙江南甲辰一类的,更好的包括后来五花八门银元的都没接触过。当时对军阀币的了解只限于高帽共和,连飞龙都是到南京上大学以后才知道。 那个时候也就是90年代末到,小头大概50块左右,大头55块,站洋和老鹰还蛮比大小头贵。日本龙和北洋龙差不多价格。江南甲辰比北洋龙便宜。可以说那时北洋龙就是我收藏的最高端的龙洋了。那个时候高帽共和可以在我们这种中等城市换一套房,而高帽飞龙更是传说中的东西,知道去南京我才第一次见到过实物。 2000年左右在南京上大学,接触的银元就更多了,包括什么四川大汉,云南大困龙一类的西南银元。也见识过高帽飞龙,黎元洪有帽没帽,段祺瑞和平,徐世昌房子,文曹武曹一类的军阀币。也知道龙洋除了我手上的北洋龙江南甲辰和日本龙以为,还有入造总宣三东北龙川龙云云如此庞大的群体。还第一次见到船洋,船洋四川大汉什么的过去都是有很强的地域性的,我老家就在南京边上,居然这边的市场都没有船洋,着实让我很吃惊。当然那个时代银元价格有便宜的也有不便宜的。高帽飞龙当时都要2万,2000年左右的2万可是一大笔钱,所以当年买不起的,现在还是买不起。当年不想买的现在也没兴趣买。在南京上了几年学,我只买过船洋和宣三。其它的都是看为主,要么没什么兴趣,要么就是太贵买不起。 后来工作和结婚生子就没时间玩这些,重新开始玩的时候就是上一个热情似火的2011年,那个时候也是,各种经济学家分析,内容和现在对银元暴涨的分析差不多。也是银元不可再生,股市一塌糊涂不如银元有实物,什么大资金煤老板入场拿货,什么通货膨胀一类的云云。不过那个时候开始兴起了一种新生事物,就是盒子币。这个我觉得是一个划时代的产物,之前银元交易经常扯皮,那个时候已经有淘宝了,交易还很方便,但是银元的真假和品相的好坏一直是个扯皮的东西,包括现在有盒子币也是。十年前已裸币为主的扯皮的就更严重了,盒子币的出现让我燃起了兴趣。入手了几个盒子币,结果2011年的结果我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 后来我又转去玩彩金,主玩贵妃醉酒,玩到目前为止基本上不亏也不赚。高的能到8万,低的到2万。邮币卡这些年玩的也是不要不要。17年时我卖pcgs45造总,也就是现在10几20万的那个造总。当时只要5000块,一群人上来就还我3000,还说这是老年人玩的,以后没人玩了,让我落袋为安。现在看来就是个笑话。 所以看过了这么多年币圈的起落沉浮,我觉得这玩意真的只适合收藏作为一个玩物。指望赚钱很难很难。因为你搞不清楚什么时候回暴涨暴跌,完全没有规律可循。玩这个是兴趣,千万不要当投资,不然会亏的掺不忍赌的。尤其是那些有赌徒心理的人千万别玩。虽然最后价格肯定还是会涨回来,但是大多数人多半等不及那一天了。
【21-08-10讨论】宣三和北洋 我最喜欢的两种龙,造总太卡通,川龙难以好品,东三省的龙有些怪异,江南龙和湖北广东龙鳞都难求完美。云南龙一直欣赏不来。
都说保粹新盒严评,我看也就那么回事 分依然很水
【21-08-09讨论】关于国币还是外币的问题 有人说什么国币价格高不值得,这个观点我同意。但是忽悠大家去玩外币,接受外币价格就没有必要了。外币我最多玩玩站洋,老鹰和坐洋以及日本龙都不玩。原因也简单。对于中国人来讲外币完全没有价值,哪怕最名贵的外币在大多数中国人看来也和银价差不多。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中国人可以买得起任何名画,那么让中国人花几个亿买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那么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让他们买文森特梵高的画,又有多少中国富豪愿意买呢?看看世界艺术品拍卖就知道了。 原因很简单,你是富豪,家里挂了徐悲鸿或是齐白石,一般同档次的中国人会看得懂。你家里挂了梵高的画或是毕加索的画,不会有国人会懂的。除非你生活在国外。 同样银元也一样,如果打算生活在国外大可以追求外洋。在国内真的没有必要玩这个,银元圈本来已经很小了,国内的外洋圈就更小了。而且一个中国人是无法理解外洋背后的含义的,现在国内银元价格高可以暂时不要玩,肯定会有跌的时候,请相信一个邮币卡老韭菜的意见。不要因为暂时国内银元价格高就去玩外洋,在中国玩外洋是一个更大的坑,因为基本上没有人会理解这玩意是个啥的,圈子太小太小了。
【21-08-04讨论】十年没涨价的银元 十年前这一对差不多80到90万,现在还是这个价。如果按通货膨胀率显然是亏惨了,所以那些整天和你说分低不值得收藏的,要收只收高分币的,不是大忽悠就是被忽悠。
【21-07-30讨论】有新玩家不理解为什么过去小头不如大头值钱 这里讲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吧。当年解放军过长江解放全中国,东段最大的阻碍就是江阴要塞,当时江阴要塞上有装备美国最新式炮瞄雷达的炮兵团,即便夜里和有雾的天气依然可以精准发射,对解放军过江构成巨大的威胁。 既然作为国军的王牌部队,那么待遇当然是最好的,除了包吃包住,即便是当兵的每人都有四块大洋一个月的军饷。问题就出在这四块大洋上,因为法币金圆券这类纸币不值钱,所以当时国军王牌部队都是发现大洋,也就是袁大头,开始还好,后来你懂的原因,逐步变成小头了,士兵们就可以有意见了。后来更是发展到发四川大汉甚至云南大困龙一类(那个年代不考虑现代稀少价值),结果整个江阴要塞上下个个怨声载道。为小头含银量差,只值0.9个大头,川洋和云南的更是一个比一个含银量低,最差的云南龙只值不到半个大洋。结果解放军派代表过江,花了两箱黄金,江阴要塞一炮未放。解放军顺利过江。 当年国民党要是都发站洋,搞不好过江难度就很大了。因为一块站洋相当于1.1块袁大头。过去袁大头是成色最好的国币,也是最硬的银元。所有的价值都是围绕袁大头展开。即便现代某些地区结婚压箱底也是压袁大头。袁大头才是中国人的银元情节的根本。
【21-07-14讨论】pcgs有时也蛮乱搞的 这枚大清,你给个92我还能理解,结果给个97,我实在不能接受。哪里97了?怎么就97了?你说是92老洗然后养包浆我都能接受,你说97我真的很无语。
【21-07-13讨论】现在割韭菜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了 造总通货45到了十几万,这差不多是通货共和的价位,这种价格可以买到au50到53的下五星和黎元洪。相当于之前吧友贴的某二哥要炒九精一样,通货九精到了通货造总的价格,和au的宣三北洋差不多。 所以不要嘲笑某二哥要炒九精,现实中类似二哥的人已经把通货造总炒到同等甚至更高军阀币的水平了。 最后顶一枚通货共和,现在居然和通货造总差不多的价格。那还买什么造总,买军阀吧。
【21-07-12讨论】都说烂唐头,那么问题来了金唐头有人玩吗? 比银唐头还小,但是金光闪闪比银的感觉好。另外金币重4.46克,按照现在的金价也值2000多,银的唐头只有13.44克,按现在银价不到100。感觉还是金的保值。
【21-06-29讨论】我来说说不会崩盘的币 第一就是公博通货大小头,这玩意真的不会蹦,哪怕价格横盘,也不会降多少。 第二就是pcgs的有分币。只要是符合pcgs价格体系的有分币,也不会崩(味道币除外)。价格如果暴跌美国人会按照他们的参考价顶回去。pcgs控制出分率的原因就在于此。如果随便给分,价格暴跌pcgs是无力按它的指导价把价格顶回去。pcgs出分率低就是为了保它的参考价。 第三就是各类非主流币,比如老鹰坐洋龙虾这类的,价格已经这样了,最多继续横盘。不死不活。
【21-06-28讨论】今年到目前为止只入了6个币,感觉已经被市场淘汰了 pcgs的银元已经不是普通人和中产阶级玩得起的了。只有富豪阶层才能玩了。以前每年换手还是蛮频繁的,基本上出多少入多少,今年已经出了21枚各类银元。只入了6枚,其中银元只有两枚,还都是公博不是pcgs的。真的感觉已经被市场淘汰了。
【21-06-26讨论】给大家看一个神币 高分ms,大家应该见的很多了,说句老实话也就不稀奇了,今天见到一枚神币。关键这枚币居然还有分。15分啊,我估计比它再低的应该没有了。所以我觉得这种币也蛮稀少的。
【21-06-26讨论】卖不掉的东西老涨价有什么意思? 吧里老听说龙涨价了,龙涨价了,实际上我收藏的pcgs有分的宣三和造总基本上都没卖掉,但是价格倒是随着行情不断地上涨。ms62宣三从四月份的10到12万涨到现在的16到20万,58造总从四月份的14万涨到目前的24万。尤其是一枚高帽飞龙,一开始四月份收藏时是48万,后来涨到58万,前几天涨到68万,现在最新的价格是78万,从四月份到现在两个月就涨了30万,纸面财富是涨了不少,但问题是4月份48万时就卖不掉,现在标78万又有什么意思?实在搞不懂这种不断涨价的内在逻辑。
【21-06-25讨论】北洋现在也疯了吗? 感觉还好吧,之前出的两个北洋一个13000,一个7800,感觉价格还算正常吧
【21-06-24讨论】当年那位江南八子的藏友据说还是没出完货 当时60万,现在168万。虽然依然买不起,但是涨幅和三剑客是没法比的。如果当年拿60万买三剑客,现在至少价值300万以上。
【21-06-20讨论】我认为可能崩盘的币 最近崩盘是个很热的词,几乎每次谈到这些都很火热。最近好多人都认为银元价格太高,接受不了要崩盘。我对这个持不同看法。 首先银元价格高不高?我认为部分网红币热炒币价格确实高。其次是不是所以币价格都过高?这个我认为大部分币价格还算正常。炒作的太高的只是部分币。 那些可能崩盘。首推pc的造总宣三,我是造总宣三北洋的老玩家,之前我还力推龙洋就玩这三种。这个我还是很有发言权的。我觉得造总宣三尤其是造总风险已经很高了。2011年高位时,价格大概1万,现在已经翻到7万左右,远远超过通胀。宣三也很高。其它各类龙洋价格高,但是并不过分离谱。尤其是2011年热炒的湖北龙,现在也就跑赢通胀,而当年的龙头,pc64分湖北龙王,价格可能还没有恢复到2011年的46万。 其次是各类pc高分大小头,这些币的风险比造总宣三还大。具体我也不想多讲。就举一个例子,前几天有吧友贴2011年高位买ngc大头的价格,目前尚未完全回本。简单的说大小头太多了。pc高分的大小头完全对不起它那么高昂的价格。根本不值得为了一些所谓高品质的普通币大众币支付那么高昂的价格。 第三就是各类网红币,简单的说就是唐军长,这个讲的多了,我就不细说了。大家都懂。 第四就是各类黑漆古和味道币。这些币作为爱好比同分的白币贵一些还好理解。最多贵百分之五十不得了了。现在是成倍甚至几倍的价格番。纯粹是欺骗小白割韭菜的行为。 至于通货大小头,2010年正常价格是400到500,2011年崩盘价格是1100,现在十年以后了,公博通货价格是1200到1500,我就想问问这玩意有什么风险?才刚刚跑赢通胀好吧。基本上随时随地买,不会吃亏的。当然其实大部分银元价格也还在合理区间。只要不是最近几年翻十倍的币,我个人看法都没有风险。
【21-06-19讨论】感觉最近那些说干不动的,都是花式凡尔赛 这几天看了几个说干不动,要收手了,我还以为真的是没钱干不动了,感觉通货大小头价格还好吧,1200到1500,不至于干不动吧,因为11年价格暴涨之前,通货大小头也要400到500,都过去十年了,还有什么物价没有翻三番的东西呢? 结果点进去一看,都是晒了一堆pcgs的味道龙后说干不动了,这不是花式凡尔赛是什么?今天上午看到一个花式凡尔赛更过分。说自己是新人,只干了一个普通币就干不动了。什么样的普通币呢?原来是pcgs的ms63的江南甲辰。新人管这个叫普通币。是炫富大赛吧,我玩了这么多年,也有几十个币,收入也还可以。但是都舍不得买pcgs的ms63的江南甲辰。新人一上来就玩这个,让我们这些老人还玩什么呢? 所以请不要再用价格高,干不动这些话对我们这些老人进行花式凡尔赛的羞辱了。 首先龙洋就是高级段位的东西。那些pcgs的有分味道币,甚至是高分币从来就是银元中的奢侈品好不好。说干不动就像动不动说现在皮包价格太高,买一个lv爱马仕就买不起。或是说现在手表价格太高,买一个劳力士江斯丹顿就吃力这些话了。 银元吧是大家交流的地方,不是炫富大赛的场所,真的有些受不了了。
【21-06-18讨论】分越低的一般味道越好 其实我说句币商又要留言攻击我的话,分越低味道越好。一般炒作味道币都是为了把原来价格低的普通币炒高价,和把唐继尧说成是军阀本质上是一样的。分高的,尤其是ms级的,有几个是有味道的?有彩的我见过,有味道的还真没见过。
【21-06-18讨论】今年银元1到6月份银元收支情况 今年一到六月份一共买两个公博的,一个八年,一个江南甲辰,合计支出11700,卖出各类银元一共收入245200,共计各类pc龙6条,公博大小头10枚。另外入了金币4枚,合计花费近九万元。收支相抵净收入14万左右。
【21-06-15讨论】一件想不通的事 就是同样的北洋,同样的深打,同样的pcgs。45价格居然接近58的价格,都要两万多,这个是怎么定价的啊?
【21-06-14讨论】公博造总一枚 6万5,价格如何?感觉字面有洗。
【21-06-09讨论】谈谈咸鱼上龙的行情 我收藏的62分的PC宣三没有一个卖出去的。我收藏的ms的各类pc,卖的最好的是湖北龙,基本上都没有了,广东龙都在,江南和北洋有几个卖出,但是大部分都在。 au类的pc行情也好不了多少。情况和ms级的差不多。 没分造总依然火热,我收藏的92,97的造总基本上都是卖掉了。北洋和宣三要差一下,省龙收藏的基本都在。 大小头现在真的有些冷了。但是公博的通货大小头行情还可以,基本上价格合理币的状态良好还是能秒出的。 公博龙目前销量比同档次的pc要高,我收藏的有分公博龙,尤其是北洋至少已经出掉了一半。可能是因为公博龙价格只有pc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原因。新韭菜已经接不起高价的通货pc龙了。 公博没分龙行情很惨,基本上很难出。 以上是我收藏夹里200多个银币的情况,目前已出的,也就是是失效的大概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左右,其实行情还是可以的。没有出现以往的夏歇情况。
【21-06-08讨论】我玩银元的底线 其实就是没有底线,不过只限于国币。外银基本上不玩,当然也不是没有外银,在华流通过的有中文的外银还是玩过的。主要是站洋和龙虾。至于大富小富鹿头,早年没玩过,后来接触到的时候价格已经是天价了。所以一直没入,也不可惜。站洋还是有几个的。龙虾以前也有几个,后来陆续都出了。老鹰和坐洋属于纯粹的外银,只短暂玩过。至于海峡什么的,只在网上看过。最后老规矩,顶一枚站洋。
【21-06-04讨论】三种颜色的宣三 都是裸币,大家随评
【21-06-02讨论】无分胜有分的其实指的是unc这个级别的 现在动不动无分胜有分,无分的这么能超过有分的呢?只有达到unc这种级别的,没分才可能超过有分,unc这种级别分不分的其实都不是那么重要的。如果是纯为收藏和欣赏,下面的这枚币有没有分已经不重要了,如果是为了投资有差别,自藏已经没有区别了。
【21-05-31讨论】辣鸡品相的北洋29
【21-05-30讨论】给大家看一看过去银元的审美 现在味道太火了,和唐头小房子一类的币一样。只能说新人很猛。我贴一些过去的大小头给大家看看过去的审美。本人一向龙玩pcgs,大小头玩公博,所以都是公博的大小头,大家看看公博其实也有好币的就是要挑。
【21-05-21讨论】听说银元又涨了,我想出一半留一半 把16条au以下的龙都出了,集中火力干au以上的。大家看如何?
【21-05-20讨论】45分的高帽共和大概什么价 p盒的
【21-05-17讨论】如果想上手把玩,大家一般是怎样弄的 现在手上有四十几个币,但都是盒子币隔着塑料没感觉。现在想了两个办法:一是砸盒,砸盒后上手玩。但是又怕磨损尤其是怕损坏包浆。二是买高仿银元,x宝上卖高仿的不少,都是92银,重量和质感差不多,也是做旧的。一般150到200,好点的600,现在仿的很高端了。但是上手假的又担心影响鉴别力。 大家一般都如何玩的?是隔着塑料盒子,还是砸盒,或是买高仿的把玩?
【21-05-15讨论】这种状态都是清洗过的? 老包浆老味道,判清洗是什么道理?评的太过了吧
【21-05-13讨论】公博杭州的假彩 江南以南的公博虽然保真问题不大,但是各种洗币和洗币后的假彩还是蛮多的。
【21-05-12讨论】听到的最新的一个关于pcgs的消息 最新的百年银元盒子的pcgs,也就是87开头的,尽量杀价买。据说87开头的百年银元盒子pcgs评的比较松,有想出分的尽快送过去,过去不太容易出分的9297这次不少状态好的都出分了。对于买家来说87开头的一定要杀价。
【21-05-08讨论】我觉得最近许多人老贴过去的价格来显示现在价格高 这点很不好。因为这个混淆了许多概念。首先贴的当年价格都是裸币通货价格,其次那个时代有戳和老洗也不叫个事。第三没有考虑当年那种价格下的假币成本,当年买到假币的可能性也不低,不要以为以前造假水平就差。所以现在觉得贵是因为盒子币外加好味道还要没戳没洗,另外还好好成色。这几样加起来就可以枪毙掉当年的绝大多数币。再加上最近一两年的炒作,如果横向看17年之前的价格,也还算正常,并不过分高。也就最近几年稍微高一些,总体还好。
吧里有人玩asg的认证邮票吗? 自己还有几大本邮票,已经许久不玩了,想入盒asg。不知道有没有懂的人。
【21-05-04讨论】x宝的kent收藏有人买过吗? 一眼看去都是硬货,当然价格更硬。那些几万的还好,那些动辄上百万的货不是都是拍卖或是当面交易吗?怎么挂x宝上卖?
【21-04-26讨论】我听来的小道消息,不一定为真的 其实据说银元还是蛮多的,当年银行收的银元并没有全部融掉,据说大部分都是作为储备扔在金库里。早年2000年前,有内部人员就用普通大头换龙洋一类珍贵的银元出来的。反正银行只统计数量又不统计品种。后来可能还存在用真银假币替换的行为。 这是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的,据他讲他的上百枚宣三就是这么换来的,用市面上收的普通大头去银行置换,那个时候只有请银行的人吃顿饭就可以了。
【21-04-25讨论】手上唯一的一枚公博龙——江南甲辰 我通常不玩公博龙,只是一次机缘巧合中收到,因为想买另外一枚97的pc,两个一起买老板给个大折,看看状态还不错,就顺手买了。
【21-04-24讨论】我唯一还想拥有的银元 玩银元也有二十年了,基本上市面上有的币都玩过。目前留下的主要是三十几条龙,和十来个大头和船。普通玩玩而已,龙只有六七条ms级的,大部分都是au还有xf的,大头和船除了八年和三鸟外,全是按年收货。 这些年看过太多的起起伏伏,银元这种东西价格起伏太大了,经常让人大开眼界。玩了这么多年,兴趣已经很淡了,只是唯一到现在买不起还想买的就是凯哥的高帽飞龙,我觉得高帽飞龙才是唯一的军阀币。 中国人心中都是皇帝梦,简配版的就是武侠梦。而象征皇权最大的标志就是龙。我一直觉得凯哥的高帽共和跟他一点不配,是硬加上去的,只有龙才配得上凯哥的梦想。 可惜凯哥的高帽飞龙价格一直都是最顶的币,无论是二十年前,还是现在,估计一直都会硬下去。我也曾经有把大部分币都出了买凯哥的想法。可是始终下了决心。也许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有怨念才好。
【21-04-23讨论】对于目前的银元价格我想说句公道话 许多人认为不高或是高的,我觉得都不恰当。我个人看法,从11年的拦腰斩到现在的价格。10年的价格其实是很有代表性的,从10年到现在,几乎所有的商品价格都在增加,再加上盒子的加成和通货膨胀的原因。我个人的看法公博的大小头和pc的92,97价格还是合理的。未来就算遇到崩盘也不会有大的影响。价格风险最大的是PC有分币和公博高价币。
【21-04-22讨论】我为什么不玩公博龙的原因 公博大小头还好,有玩的价值。公博龙太搭江了。这种新做的彩居然也行。
【21-04-22讨论】给大家看一个过去还蛮值钱而现在不值钱的宣三 这枚宣三在pc等盒子币引入国内之前是很值钱的,当时还有人故意造这类假。这两个福字属于典型的老美戳,在过去既是验证真伪的一个工具,又是吉祥祈福的亮点,价格上比一般宣三还要贵不少。可是pc盒子币概念引进之后立马不值钱了。所以21世纪什么最贵,植入观念。只要能把自己的观念植入别人的大脑,不值钱的也能卖的很贵。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