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songlin
liusonglin
关注数: 3
粉丝数: 72
发帖数: 4,301
关注贴吧数: 4
永州市冷水滩区文昌阁简介 文昌阁位于冷水滩城区湘江西岸的悬崖上,建成于明嘉靖十一年,原有财神殿、文昌殿、观音堂、洞宾楼等建筑群,总面积500平方米。现仅存观音堂,其余殿楼,不知毁于何年。据《零陵县志》载:文昌阁前,有砖砌牌坊,上书“文昌阁”三个字。坊前石阶五级,两侧衬以云龙浮雕。财神殿中供赵公元帅骑虎巨像,右手执金鞭,左手握元宝,形象威武雄壮。文昌阁二楼塑有文昌帝君之像,圆形楼顶上绘有太极图案。帝君像前,立魁执笔点斗。供桌中央有:“至圣先师孔子神位”。神龛两旁有对联:“为士大夫十七世,作帝王师亿万年”。循文昌阁左廊至观音堂,堂前有匾,题“一片婆心”四个字。堂内塑有木刻观音大士像,两侧有对联:“好子向积善人家送去,化身从普陀海上飞来”。洞宾楼在观音堂后,楼下撑以木柱,楼前有“欸乃一声山水绿”匾额。登阁俯瞰有腾空之感,仰望有触天之势。楼筑于崖石上,依岩傍水,其势险峻,其景优美。现存的观音堂,有新塑观音像、释迦牟尼佛像等18尊。
我这瓶茅台怎么找不到生产日期? 亲戚给我一瓶卡慕茅台,他放了好几年了。是他当领导的儿子给他的。盒子内衬有点霉了。我翻遍盒子和瓶身都没找到生产日期。大家帮我看看真假!
云影上——付岳、法云法师作品展”跨年展出 长江网讯 “云影上——付岳、法云法师作品展”是由皓云轩私人收藏精心策划推出的跨年度艺术展,于2020年12月19日至2021年2月6日展出,20日下午举办开幕酒会。主要展出付岳的写意山水以及法云法师的书法精品。 宋代理学家朱熹有诗所云:天光云影共徘徊。此情景下,于庚子年岁尾,由付岳、法云二位书画作品来演绎。两位艺术家的书画作品以不同的媒介和主题形式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衷和对民族精神的赞颂。 自古中国书法就兼备了绘画的抽象之美,书法注重气势、意态、韵律,可说是真正的抽象派艺术。书法的用笔也是国画造型的语言,而中国文人画本身也带有强烈的“抽象趣味”。展览中法云法师作品的线条、墨韵,处处透露着无限的造型之美。付岳的山水则像是节奏化了的自然,两位艺术家书画相会,笔墨在这里不仅是一种技能的碰撞,更是一种精神的交流。皓雲轩长期关注艺术领域,发掘优秀的艺术作品,将艺术鉴赏、艺术收藏与品质生活相结合,重新诠释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在这个严冬,我们“不如喜悦,不如静心,不如释然”,期许下一个春天的到来。
法云法师应邀参加湖北佛教八大法师书画作品捐赠展 2014年5月9日上午,湖北省佛教八大法师书画作品捐赠展开幕式在武汉海山金谷文化艺术城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湖北省佛教协会、书法报社、湖北省阳光慈善物资、武汉海山投资集团主办,书法报艺术中心、武汉长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承办。 这次参展法师的书画作品代表了当前湖北佛教书画艺术的最高水准。八位法师分别是:中佛协副会长、省佛协会长、黄石东方山弘化禅寺方丈、黄梅五祖寺住持正慈法师,省佛协副会长、武汉归元寺方丈隆印法师,省佛协副会长、襄阳广德寺住持圣君法师,省佛协副会长、武汉莲溪寺方丈印宗法师,省佛协副秘书长、武汉卓刀泉寺住持法云法师,省佛协常务理事、武汉归元寺班首能利法师,黄梅四祖寺堂主明鉴法师,当阳玉泉寺监院宏梵法师。
法云法师谈寺院建设
法云法师书法作品入选第三届武汉青年书法提名展 2019年12月28日上午,由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武汉书法家协会、武汉青年书法家协会、武汉图书馆联合承办,武汉炎黄文化研究会协办的“第三届武汉青年书法提名展”在武汉图书馆展览厅隆重开幕。武汉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法云法师作品入展并担任本次作品集编委会委员。
传祖业慧学常清,报师恩法脉如云 ——法云法师缅怀恩师慧清长老 二十年前的今天,我的皈依恩师亦是我的剃度恩师上慧下清老和尚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此时无限思念涌起,师父上人的点点滴滴又在我眼前逐渐清晰。(慧清长老德相) 一九九二年的观音诞日,我在黄梅五祖寺正式剃度出家,犹记得当时师父对我说:“你自幼茹素,善根深种,今后要发菩提心,成法云地。”因此师父为我取名“法云”。 当时的我懵然不知师父取名之寓意,及至后来读诵《梁皇宝忏》中的“居法云地,注甘露雨”一句时才恍然明白,“法云地”是大乘菩萨修行的第十个阶位,此位成就“大法智”,具足无边功德,法身如虚空,智慧如大云。 可见师父对我出家修行寄予了非常高的期许。 师父自身修持严谨,对弟子们也严格要求。师父时常提醒我们要保持正信正念,要我们先从一个合格的沙弥做起。而成为一个合格的沙弥,必须先从背诵五堂功课做起。 五祖寺的规矩是沙弥一个月内没有将五堂功课背诵下来,就不能在五祖寺常住了。当时的五祖寺条件艰苦,没有通电,只有上早晚课时有一小时的短暂时光是用发电机发电照明的,除此以外的黑暗时光只能用蜡烛来照明。 当时刚出家的我,为了尽快将五堂功课背下来,时常天不亮时就起床开始背诵,由于白天要在寺院菜地帮忙种菜等劳作,所以每天早上起床时十分困倦,就这样有一回我在床边背诵功课时不知不觉间竟睡着了,以至于蜡烛倒在了床上也浑然不知。 就在此时,师父突然走进来大“喝”一声我的小名“智真”,我才猛然醒觉,赶紧将火苗扑灭。当时我只觉师父真像是开悟之人,要不是他及时出现,我险些酿成大祸。 师父时刻督促着我们这些沙弥的功课,他常告诫我说:“智真,你不要以为出家是来混日子的。”师父这句话时时刻刻在警醒我。 有一次师父问我:“智真,你的唱念学得怎么样了?”对于唱念,我向来自我感觉良好。 没想到当我唱出来以后,师父不留情面地说:“你这是簸箕不像篬(一种竹制农具)。”意思是:自以为是,实际相去甚远。我顿感无地自容,从此更加勤学苦练。 师父十分重视僧格养成及文化教育,所以在我出家第二年就送我和法露师兄去武汉宝通寺内的武昌佛学院求学。 在五祖寺时,虽然师父对徒弟们很严厉,但我也能在师父的庇荫下得到照拂。到了佛学院,一切生活及学修只能靠自己自立自律。师父不善于表达感情,可是他每次来武汉参加佛协会议的间隙,都会抽空来看望我和法露师兄,让我们十分感动。 记得九八年宝通寺传戒,师父和法船师兄来宝通寺看我们时,流露出对宝通寺对面商场的兴趣,他老人家这一生过着俭朴的生活,从未有丝毫的奢侈放逸。我和法船师兄提出陪他去逛逛,他表示自己脚力不行了,就这样拒绝了,我才感觉到师父老了,他太疲劳了。 光阴荏苒,我在宝通寺常住并修学直至毕业,我也成为新中国宗教政策落实后的武昌佛学院第一批学僧,这一切成就都离不开师父的关怀和支持。 师父他不仅注重徒弟们的学修,也十分注重自身的功课。他老人家不论风霜雨雪,都会在每日早课前诵持完《金刚经》后再去上殿。 他数十年如一日地翻阅《金刚经》,以致这本经书变得残旧,甚至于页脚留下了他的指纹。我每每看到这本旧经书,眼前便会浮现一位老者低着头翻阅着经书娓娓诵读的情景,每念及此,我的眼角总忍不住湿润。 恩师一生任劳任怨,淡泊名利,为建设黄梅五祖寺及罗田清元寺投入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而他老人家功成身退,韬光晦迹。 恩师朴实无华,待人亲切谦和,一生以出家人之本分引导后学,从不与人说长道短,谈玄说妙。他老人家的行持作风,对我的出家生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今我也在日复一日地建设道场,也孜孜不倦地教导徒众,虽有些许成绩,但我也不敢自得放逸。 此时此刻,我的耳边仿佛又响起师父的棒喝:“智真,你不要以为出家是来混日子的!”但念无常,慎勿放逸。无论顺境逆境,我都会循着师父的足迹在这条普渡之途上一直走下去。文/法云法师 (作者系湖北省佛协副秘书长、湖北省青联委员、武汉市佛协副会长、武汉市人大代表、武汉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古卓刀泉寺住持)
首先有法,最后无法——法云法师书法鉴赏 一、培养心的感觉 在学习过程中,首先靠眼界。好的书法,首先要自己有眼光,培养心的感觉,对书法的感觉。在传统的基础上,我认为要创新。唐朝讲究法度,严谨,很少行草,与时代审美有观。书法要根据时代的审美趣味有所变化。 有的人以为字写的正就可以了,这是误区。艺术是不一样的。书法也与人的感觉、人的情绪和环境有关。王羲之天下行书第一,可他写《兰亭序》,写的两遍效果完全不一样,第二次就完全没有第一次写得好。当时群贤毕至,有很多因素,所以《兰亭序》书法达到极致。因此书法讲究感觉,同样的字,每次写得不一样,与作者的情绪、环境结合。 二、追求心中的境界 心中的境界,这种境界与佛教相通,比如禅定。过去书法大师为什么跟佛法有缘?书家研习佛法,特别是禅宗,很有好处。 怀素的草书非常好!他的草书看起来变化万端,实际上很严谨。 “运笔迅速,如骤雨旋风 ,飞动圆转,随手万变,而法度具备”。从书法来讲,要把行草写静,把楷书写动。 弘一大师的书法朴实,没有人间烟火气,我用一个字评价:冷,冷得让一般人承受不了,也不是一般人追求得到。字看起来没什么变化,但容量很大。境界也是一种容量。而我们现代人没有容量,缺少文化素养。 三、首先有法,最后无法 书法不是为写字而写字,而是技法的上升,首先有法,技法,笔法,最后无法。现在书法家讲究禅学,最后达到一种宁静。心态越好,在书法中表现得越干净。从线条、笔墨中表现的一种干净。 明代的董其昌字写得很干净,线条的质感很好,粗细变化在手捻动的过程中,有变化有质感,书法就有神气。虚实要有很好的结合,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讲和谐。 历史上的书家,有的把笔墨达到极致,弘一大师就是如此。字与人结合,没有任何造作和华丽,追求的是一种朴,一种心灵和自然统一的境界。他的字把最华丽、最狂放、最锋芒的东西收敛了。我把弘一大师的字叫“冷体”,他的特色就是“朴”。 朴是什么?朴是自然。 ——法云法师口述 法云法师简介: 男,1973年生,湖北黄冈人。1992年2月在黄梅五祖寺礼上慧下清法师出家。1997年毕业于武昌佛学院,是宗教政策落实后的首届毕业生。2000年担任武汉宝通禅寺知客。2002年华中科技大学宗教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2003年担任宝通禅寺监院。2007年任卓刀泉寺住持。法云法师多次在刊物上发表佛学论文,如《佛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禅宗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等。其书法师从著名书法家徐本一先生,临二王、楷书颜真卿、魏碑等多种书帖,其书法参加过武汉博物馆当代名人书法展、武汉当代二十二人联展、何祚欢从艺五十年书法展、中国书法家作品选集、中国当代书家禅心慧语墨宝真迹展,中国书画作品集、湖北书法篆刻作品集、武汉博物馆当代名家藏品展、归元寺禅缘翰墨展等多项大展。现任湖北省佛协副秘书长、湖北省青联委员、武汉市佛协副会长、武汉市人大代表、武汉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古卓刀泉寺住持。
马正浩书法作品欣赏 马正浩简介: 马正浩,1947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鄞县。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湖北宜昌知名书法家,曾任国营第四零三厂高级工程师。2015年1月18日于家中突发疾病不幸去世,享年68岁。 马正浩父亲为上海知名摄影家,与著名书法家任政老先生往来密切。自幼便受父辈影响,4岁即师从任政老先生习字,其作品以行草为主,杂揉颜隶,用笔流畅浑厚,笔墨泼辣,顿锉参差;笔意呼应顾盼,字势跌宕起伏,气势一贯直下,充盈满纸,既洒脱飘逸,又古朴凝重,随性而起,由心而成,故形成其书法独有之艺术风格。其书法在宜昌书坛广受推崇,当地众多知名建筑及商号的鎏金匾额均出自其笔下,如:“国贸大厦”、“大公桥客运站”、“四零三剧场”等等。当地较有影响的画册题名也多由其书写,如:国家邮政局发行的《香港回归系列邮票》、三峡开发总公司印制的《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纪念册》等几十种画册。他的作品还多次被《人民日报》《书法报》等媒体刊载,部分作品被各大纪念馆、博物馆等单位收藏。 作品欣赏(部分):(编辑整理:刘松林)
请问还有人记得“畅饮城中央”吗?我很想她! 十几年没有你的音讯了,这些年你在哪里呢?过得好吗?谁有她的消息请告知。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