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一样的存在😇 tj2lks
关注数: 226 粉丝数: 108 发帖数: 13,689 关注贴吧数: 55
【讨论一下】曹操是不是真小人 总说曹操真小人,刘备伪君子,曹操比刘备强多了。 在我看来刘备的确是伪君子,从品行上根本和君子搭不上边。 至于曹操是不是真小人,我就表示相当怀疑了。 那就说说曹操吧。纵观他的一生,再结合刘备等各方诸侯的表现,好像没什么区别吧,最开始大家都很爱国,像袁绍啦,刘备吧,袁术啦,董卓喽,都是有志青年力图匡扶汉室。 后来呢,有了权后,董卓膨胀了,废立新帝,杀死不听话的大臣,自己立规则。 袁绍膨胀了,要领立新帝,在没有朝廷征召的前提下纠合各方诸侯擅自起兵,美其名曰除恶贼,参考七王之乱的清君侧及中国历史,这类事件,真信的孩子们我只佩服他们的单纯善良,我必须要鼓励这种精神和思想,虽然我不会教育自己的孩子学他们,但我可以教育我的孩子一起鼓励他们,这世界需要真善美,这样才会有更好的未来嘛,毕竟心眼多的比没心眼的更有竞争力嘛。 然后说回曹操,貌似做的事和袁绍,董卓等没啥大区别。 嗯,好像都那么回事。 再到晚年,曹操依然该杀谁杀谁,但这个不能叫真吧,毕竟诸侯都杀不服管教的呀,至于遮羞布曹操大人貌似也没少扯呀,那岂不是和真小人背道而驰?所以说曹操真小人的绝对是假魏迷,是反串黑。作为曹操大人的迷就应该霸气, 我曹操无耻怎么了,我统合了北方, 我曹操就是个色鬼怎么了,食色性也,让那些单身狗,硬不起的假男人嫉妒去,我曹操是个杀人魔头又怎么样,我整合了毫无效率官僚体系,加速了国家发展。我曹操被遗臭万年又如何,反正我活着时候风光无限,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 作为曹操粉丝,就要爱他的一切,嗯就是如此。 理智粉,不存在的,只有蜀粉才会道貌岸然给刘备各种洗白,作为曹操粉就要有曹操粉的觉悟,曹操比刘备高半个档次,不是靠谁更干净,而是靠实力靠谁的粪水更多。 所以曹操粉们,请勇敢的往曹操身上泼粪吧,一个脏乱黑的曹操才是那个三国的霸主,傻白甜的只有刘豫这种经不起的风浪的小花才适合。 加油,加油,加油!
可与小说中五丈原孔明颇为感同身受的悲剧人物 何许人也 可与小说中五丈原孔明颇为感同身受的悲剧人物 何许人也,此人征讨一生,有大将军之才。 先锋,断后,讨逆鲜有败绩。 得曹操重用,仰赖其才。 正是昔日曹操麾下的左将军于文则是也。 为何说于禁能够和秋风五丈原的孔明感同身受呢,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虽然自身才华横溢,但是却天不遂人愿,最终落得抱憾而亡。 我相信众人必然会联想到那场雨,必然会为是天灾还是人祸争论不休,但在此我不得不澄清,虽然雨是天灾,令于禁猝不及防,但于禁是何许人,作为曹军中,军纪数一数二,为人最为毅重的将军,经历了数十年的洗礼会被突如其来的洪水击溃吗,当然不,或者说虽然他败了,但是他在用他的方式去争取最后的胜利。 他选择了投降,有人说他贪生怕死,有人说他为了士卒,有人嘲讽是为了消耗关羽的粮草,然而这些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于禁以御下极严,向来不受士卒爱戴,如此他又怎么可能真心为了士卒呢,贪生怕死,曹操相知三十年难以置信,那么他真的是如此吗? 消耗敌军粮草,看似嘲讽实则却颇耐人寻味, 只是这是表象。 为什么呢,因为于禁素知关羽为人,他知关羽必然不杀降,那么为了安全起见,关羽必然不得不将其押往后方以减轻负担,事实也的确如于禁所料的发展,只要到时他一声令下,数万俘兵虽然会损失惨重,但以有备算无备,夺下处于空虚大意的南郡并非不可想象。 奈何天上掉下个吕蒙,使他的计划彻底化为泡影,吕蒙居然无损的夺下了荆州,这是他无法想到的,就差那么一步,他就要成功了,可惜,真的太可惜了,士气高涨,全神戒备的吴军不再是个糜芳所能比的,他再也没机会了。 之后,更是遇到了有眼无珠的曹丕,在好不容易重返故国后本欲再创百里孟明的神话,可惜被自己的主君所辱,加上年事已高,终于忧愤而死。 为何我要说可惜呢,为何要有此揣测呢, 杨阜,关羽,姜维等都是活生生的例子,有人成功了,有人失败了, 可惜于禁终究没有韩信的时运,倘若吕蒙再慢点点,倘若曹操再能熬到他回去,恐怕一切都将证明于禁无愧于天地,无愧于曹魏。 时运不济莫过于此吧,可惜历史没有那么多如果, 真相也只能随着于将军的死而永没人间,悲乎,哀哉。
给小萌新的小小肺腑之言 看到一些萌新同学对外吧的蜀黑义愤填膺,甚至于有个别人觉得我们的某些吧务太过温和?反而对自己的蜀迷小伙伴打压。以至于最后演变成针对吧务的攻坚。 作为当年从隔壁三国吧跑到备吧的外来人员,以我当时三国吧吧务的身份我自信相对于一些偶尔去三国吧串门的小伙伴更为了解三国吧也更有发言权。 三国吧蜀黑多吗,当然从没少过的。 这是大环境影响,毕竟作为长期小说影视游戏中的正面角色,反弹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这些黑子们,对于蜀迷的自身修养学识的增长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现在的萌新们觉得我们吧务软弱,但可曾知道当年吧内的火气可是不比你们逊色呀。 也正因为这样把我的目光吸引住了。 作为当年只厮混三国吧的我来说,备吧当时的水准真是不忍直视,仅凭一腔热血就去外吧为蜀汉辩护,精神值得赞许,但过程实在惨不忍睹,一番热血下的结果多数不是反思自己学识不足,而是怒斥外吧的打压。 可是事实是什么呢,作为国吧的吧务,被我封禁的蜀迷真心不少,作为我个人而言我是铁杆的蜀迷,为此我在国吧和蜀黑斗的次数和时长比起偶尔过去胡闹就被封的人多得多。 同样的蜀迷的我为什么没有被驱逐反而能做吧务呢,被我嘲讽玩弄以至于在三国吧混不下去的蜀黑也不少。区别在哪,麻烦同学们好好反思下。也正因为当时的备备迷小白偏多的情况,我来备吧的初衷也就是希望能够参与建设备吧和备迷们一起进步,让许多热血小白的备迷升华成知性高端的备迷。 给那些自诩高端的蜀黑们看看我们备迷的素质。 我很感激备吧的女神还有先帝腐妹给我机会能够尝试自己的构想。 不过生活压力所迫,在我成为大吧的时候刚巧也是我缓缓退出贴吧的时候。 不是因为热情不再而是身不由己。 也正因为这些年的经历和感慨我才想对现在的萌新们说说心里话。 作为混入社会已经10年的从当年的小青年成了蜀黍辈,光阴似箭让人唏嘘不已。 成为人父后才能体会当年的父母之苦,尤其是家庭的不和睦以及需要我独立带着孩子后,更是感触甚深。我个人条件还算凑活不愁吃不愁穿,但现在的我却着实汗颜,上海的几套房是托家中长辈的福荫,美帝的房和几家店也是得母上的帮助,唯一只靠自己的不过是一份还算体面的正职工作。相比较回顾当年在贴吧没日没夜的和人争论的时光,着实自惭形秽并非值得夸耀的经历,赢了输了又如何呢,这也形成了我后期的风格,并非我高冷,也不是我穷于辩论,而是不想再浪费时间在无休止的循环之中,我深深明白,能听得进去的一遍足矣。 对于萌新的建议,不多。 先期少争论多看书,中期多争论勤翻书,后期多写写少骂骂。 只有学识够了才能据理力争,只有在据理力争中才能让你看的更多想的更深,也只有在静下心写写自己的感想时才能真真正正提升自己的素养。 若是你做不到,那么请不要怨天尤人,要怪只能怪自己为什么不够努力呢。贴吧如此生活更是如此,不要让自己在贴吧的生活成为浪费时间金钱的回忆而是能从中学到些社会的法则。
据说我被挑衅了,那么我就温文尔雅的回应下吧 话说15年的一个帖子,时过4年再被顶起,当真老怀安慰。 那个帖子的目的是什么呢,无非是给那些真正喜欢三国的朋友一个稍显和睦的环境,能够畅所欲言,也让刘备吧的朋友增长见识,从另一些角度去了解一些历史人物。 可惜,现实往往是和理想背道而驰的,收效甚微,但也有一小部分朋友看进去了些东西。这也就足够了,也知足了。 好啦,回忆往事就到此为止了,来谈谈这位怼我的小友吧。 这位朋友的原话“秦桧也是名留青史的,楼主可以好好研究一下”。 鄙人才疏学浅着实的搞不清名留青史和遗臭万年的区别。 当初选择用青史留名这个词也是斟酌再三就怕有人拿那些遗臭万年的人物来说事儿。可谁成想,原来在某些朋友的词典里这两个词是同义词。 请原谅我数十年里语言环境中关于前者属于褒义的误解。 经验主义害死人,要真是如此,实在汗颜汗颜。 可是万一我是对的,那位朋友的词典岂不是误人子弟? 那当真需要好好的去检举一下。说不定还能赚个外快? 可是最让人忧心的却莫过于万一这位朋友真的认为秦桧是青史留名(我的经验中的意思),那当真是猪油蒙了心呐,或者是敌人打入我内部的坏坏?要严肃处理严肃处理,不扒层皮搅烂舌头根岂能对得起那些枉死的先人英雄? 我很头疼,我很忧伤, 也很焦虑。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