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影FI 职业签到
关注数: 0 粉丝数: 22 发帖数: 3,626 关注贴吧数: 6
告诉你个不一样的"庚子之乱" 公元1902年,清政府开始依照《辛丑条约》赔偿俄、德、法、英、美、日、意、奥八国及比、荷、西、葡、瑞典和挪威六“受害国”的军费、损失费等款项4.5亿两白银,本息合计98224万两白银,至1940年止,分39年还清,史称“庚子赔款”。至此,中国财政、经济全面破产。 1906年,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向罗斯福总统建议,用清朝政府的“庚子赔款”在中国兴学和资助中国学生来美国留学。在明恩溥等人推动之下,罗斯福总统向国会提出赞助中国教育的谘文,1908年由国会通过,并正式宣布退还“庚子赔款”的半数,计1160余万美元给中国,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为了开展派遣留美学生工作,清政府于1911年在北京开设了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4年改名为“清华大学”。1924年,美国国会再次通过决议,将其余的庚子赔款用于中国,成立“中国文教促进基金会”,掌管的金额为1254.5万美金,北洋政府任命了由10名中国人和5名美国人组成的托管董事会。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成功后,苏联政府宣布放弃帝俄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包括退还庚子赔款中尚未付给的部分。俄国人在中国的特权也将取消,而所有这些的交换条件只有一个:北洋政府承认新生的苏维埃政权。1924年5月,两国签订《中俄协定》,其中规定退款用途,除偿付中国政府业经以俄款为抵押品的各项债务外,余数全用于中国教育事业,由中苏两国派员合组的《俄国退还庚子赔款委员会》负责处理。 1926年,英国国会通过退还中国庚子赔款议案,退款用于向英国选派留学生等教育项目,并派斯科塞尔来华制定该款使用细则,胡适曾任“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中方顾问。 此后,在美国的带领下各国纷纷退还庚子赔款,用于中国教育和文化交流事业,如1925年,比利时在订立中比协定时退还庚款;1933年,意大利于订立中意协定时,退还庚款;1926年,荷兰在将庚款全部还给中国,但指定用于水利事业65%,文化事业35%……,唯有日本一分未退。 在清代的所有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国家中,日本掠夺中国的财产最多。从甲午战争日本获得清朝2.3亿两白银作为军费赔偿;庚子赔款日本获得了银元9154万元。用这些钱,日本发展了教育和军工业为其今日经济强国奠定了基础。当各国纷纷退还庚子赔款时,日本却始终坚持以挪用庚子赔款的手段,在华搞所谓的“文化事业“,实为1937年后的侵华战争做准备。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