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3226车友会 3583226车友会
关注数: 5 粉丝数: 61 发帖数: 2,598 关注贴吧数: 10
如果男女都65岁退休了,。。。谁来抚育下一代。现在都是老头老太太看孩子。 近日,来自社科院、人大、清华、武大等院校的多个专家团队参与制定了多套延迟退休改革备选方案,提交有关部门讨论。而有一个非常现实却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是,延退之后,那些有幼儿的家庭怎么办? 起码一半以上城镇婴幼儿都由老人在照料 提到幼儿照料,各大媒体都喜欢引用一份多年前的数据,在全国有近一半的孩子接受隔代教育。在北京有70%左右的孩子接受隔代教育,在上海有50-60%的孩子由祖辈教育,在广州则占总数的一半。 这个数字随着时间推移还在增加。新鲜出炉的一份北京地区对两万多人的调查显示,家里0至3岁的孩子54%由奶奶带,23%由姥姥带。另外有15%由保姆看护,5%由全职妈妈看护。也就是说有近80%的孩子是由祖母辈看护的。而今年早些时候,上海媒体也披露了一项在该地区的调查,对6岁以下幼儿的照料中,祖母辈要承担64.0%的责任。 缺乏给父母们的育儿优惠与帮助,老人照料孩子成最合适选择 先来看看其它国家在幼儿养育方面的公共支出 经合组织比较了其成员国养育幼儿的资料,既包括英美德法等发达国家,也包括智利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因此是很好的参考对象。基本上,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每年政府都要为养育幼儿付出很大的一笔公共开支。平均下来经合组织成员国里,对0-5岁幼儿的教育支出仅占所有政府育儿相关公共支出的3.1%左右,而剩下的就是各种保育支出了,换句话说,抚养幼儿成长的开销是重头戏。这块支出主要由三个板块组成:一是直接的现金福利;二是对有关家庭的退税、免税;三是政府承担的补贴托儿所或者兴办托儿中心这样的相关福利花销。通过上表可知,这三个福利在许多国家都被同时使用着。 那么,中国在抚养幼儿方面的公共开支有多少呢?唯一比较官方的参考数据是在《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决算表》中,有一项是“儿童福利”,数字是47.07亿元。按照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0-4岁年龄段的孩子是7553万人,就算这些儿童福利开支完全花费在他们身上,平均每人只有62.3元人民币/年。虽然这只是个粗略的估算,不过也足以说明问题了。 如果不要父母帮忙,年轻夫妇还有三种选择 对于双职工家庭,女性在休完产假后就得马上上班,而一般情况,产假只有98天,也就是三个月零八天。把晚育、多胞胎再加上难产等特殊情况一起算上,最多可以享有五个月零八天的产假。换而言之,职场女性想要带孩子到半岁都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年幼的孩子怎么办呢?如果不要父母帮忙,理论上就有三种选择:一是夫妻有一方在家全职带孩子,以现有的经验看,多半是女性负责;二是把孩子送到托儿机构,晚上再接孩子;三是直接请保姆帮忙。 不管是哪种选择,对大部分家庭而言,离开社会大力支持都没法进行 对于经济条件很好的人来说,夫妻间留一人在家全职照看孩子当然没有问题,媒体也曾经报道过一个趋势——越来越多的高知女性反而想留在家当全职太太。同样,雇佣素质比较高的“育儿嫂”也需要钱。可是,毕竟经济能力足以轻松负担全职主妇(主夫)、育儿保姆的家庭并不是主流。中外概莫如是,这也是为何在那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依然给予育儿大力支持的一个主要直接原因(另一个直接原因是减轻负担、鼓励生育以应对“老龄社会”)。 有一种帮助叫直接派育儿红包:许多生育孩子的家庭都能得到直接的现金补贴。这其中最出名的可能是新加坡的“育儿花红”。只要生孩子,就能获得起码9000新元(约合4.33万人民币)的奖励。当然,给钱有个坏处就是,有可能被挪用或者养懒人。 有一种帮助叫退税:拿英国举例,根据英国政府官方网站的信息,有一个孩子的家庭,最多每年能够享受到3265英镑(约合3.1万人民币)的税收优惠。除了给养育孩子的家庭直接退税而外,公司也有好处。英国政府鼓励企业购买育儿优惠券。每年,每个企业最多为自己的单个员工可以派送价值1000英镑(约合9490元人民币)的育儿优惠券,员工拿着这些优惠券可以用来支付托儿费用。而对企业来说,一来巩固了员工向心力,二来1000英镑中的40%多其实是政府出的,政府会优惠减免相关企业的税费。除此之外,在德国等国,职场母亲在产假之外还能享有长达两年的育儿假,在此期间职位会被保留,享有部分工资。而政府对公司和个人都有不菲的补贴或者优惠。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