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倒斗玩 没事倒斗玩
关注数: 146 粉丝数: 913 发帖数: 40,821 关注贴吧数: 36
贾母与王夫人,面和心不合的婆媳 常言道婆媳自古是冤家,但是红楼梦里作为贾府最高长辈的史老太君和实际当家主母王夫人在世人眼中是一对模范的婆媳,是慈爱婆婆和孝顺媳妇的典范。在两个儿媳中贾母很明显的偏向王夫人,有人说这是贾母偏爱小儿子贾政加上王夫人家族势力庞大,其实在下看来贾赦的妻子邢夫人也并非小门小户,虽说比不上“龙王来请金陵王”的王夫人娘家,但就凭着封建社会结亲首先讲究门当户对来看,即便邢夫人是继室(这说法目前还有争议),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出身。但邢夫人却远没有王夫人那么会来事,懂得在贾母跟前小心侍奉周到,连贾母都对薛姨妈说“你这个姐姐极孝顺我”。 就是这样看似和谐的婆媳,其实明争暗斗。贾母当年嫁到贾家是从重孙媳妇做起,什么勾心斗角的事情没见过,她绝不会是个整天开朗说笑没心机的老太太,自诩年轻时“比凤丫头还来得”的贾母肯定也是凭着犀利的手段才最终坐上老祖宗的位子。因为衔玉而生又长得像爷爷的宝玉是贾母的命根子,一样是王夫人的命根子,婆媳二人为争夺宝玉的控制权,从头到尾没少斗争。 贾母是喜欢黛玉的,这连周围的仆人都看得出来,一来黛玉是她心爱小女儿的遗孤,二来黛玉作为她的外孙女身上流的是她的血,她自然对黛玉另眼相看,而宝钗跟贾母这个老祖宗却没有血缘关系,只是儿媳妇王夫人的外甥女,这亲上加亲又隔了一层。但是王夫人是从始至终不遗余力促成金玉良缘的维护者,不能说王夫人讨厌黛玉,但怎么样也谈不上喜欢,至少肯定远远没有对宝钗那么喜欢,黛玉初进贾府时还是个孩子,王夫人已经叫她和宝玉保持距离,但到宝钗进贾府时,王夫人根本没有跟已经是少女的宝钗说过这些,反而是抱着乐观其成的态度任由自己的外甥女和宝玉发展。 晴雯是贾母派给宝玉的丫头,也是贾母心目中宝玉未来的姨奶奶,王夫人就对“妖精似的”晴雯深恶痛绝,根本不请示贾母就把晴雯赶出了大观园。贾母既然能把晴雯派给宝玉,说明她信任晴雯可以把宝玉伺候好,为什么王夫人却一口咬定晴雯这个“狐狸精”会勾引坏了宝玉,是贾母留在宝玉跟前的眼线,这明摆着就是在打贾母的耳光,最后晴雯冤死,王夫人在贾母面前三言两语编几句鬼话掩饰了过去,把命根子宝玉交给她的心腹——“至善至贤”的袭人。
唐德宗李适对舒王李谊这个侄子兼养子好得有点过了吧 按照脏唐臭汉的黑历史,这个李谊八成就是他的私生子,就像野史里的乾隆和福康安。 德宗对李谊这个侄子兼养子视如己出,将他视为二皇子,对他的爱护照顾完全超过亲生的九个儿子,李谊在宫中的待遇比之太子李诵有过之而无不及,史家甚至用“偏心”来形容德宗对李谊的宠爱。 李谊自幼就被德宗当做未来的继承人培养,不论朝政还是军事无不委以重任,有意历练他在朝中的声望,甚至想将亲儿子李诵的太子之位废了,改立侄子为太子,幸得群臣力谏“陛下这么多亲儿子,即便废了太子也轮不到非亲生的舒王”才没有实施。李谊背后除了这个伯父兼养父撑腰,还有庞大的宦官势力支持,李诵的太子之位一度岌岌可危。 而李谊也绝不会是盏省油的灯,李诵被迫休妻,就是李谊背后向德宗告的黑状,可见李谊早有篡位之意。而德宗的韦贤妃(德宗还是太子时,她就是良娣,是陪伴侍奉德宗一生的女人,德宗的王皇后驾崩后,韦氏已经相当于第二任皇后,掌管后宫。)没有生育,李谊已经寄养在她名下作为养子,一旦李谊登基为帝,韦氏就是理所当然的皇太后,她一直是李谊势力集团夺嫡之战中的一员得力干将,德宗病重期间,是她和李谊母子在身边侍疾,有野史说德宗此时想看一眼同样病重的太子李诵都被母子二人阻扰。而韦氏却在德宗驾崩后不久“自请守陵”,不得不让人怀疑她是否真的“自愿”。 而李谊死得更蹊跷,新唐书只有寥寥数字记载“永贞元年卒。”李谊当时正值壮年,却不明不白的死去,更是疑点重重。 而李诵登基不到一年就驾崩了,新上位的李纯大行改革,很可能是他下旨诛杀了李谊及其党羽,李谊死后李纯“废朝三日”看上去更像作秀。 在下目前正在写这段历史的小说,努力搜集资料中,请各位热心的亲不吝赐教。万分感谢!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