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为善善为爱
平常为善善为爱
关注数: 6
粉丝数: 7
发帖数: 762
关注贴吧数: 12
想提醒一下大家 很郁闷,刚才发了个才写了标题的,就被删除了
转贴:为什么人们在"信佛与吃肉"的问题上有误会? 在浏览的时候看见的,我朋友就在这个寺出家的. 佛门信众问: 为什么人们在信佛与吃肉的问题上有误会? 智渡法师答: 梵网戒是汉传佛教比丘,比丘尼必受的三坛大戒之一,非受不可;在家菩萨自愿求受的也很多. 误会最普遍的是食肉问题.梵网戒受者,无论在家出家均须修清净梵行,不...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ciensi.net%2Fxuefowenda%2F2013%2F0819%2F1476.html%3Fbsh_bid%3D275408699&urlrefer=a0d03511c103a85f7e464a396c61ac70
曾经被利用过的写手,自白说明!!你醒了吗???(转载) 偶然看到的,贴给大家共享。
最近在追的一个帖子 度娘
南泉斩猫,赵州顶履 史载,中国禅宗有两个非常著名的公案,一个叫做南泉斩猫,另一个叫做赵州顶履。说的是唐代南泉山普愿寺里两位得道高僧的故事。故事的梗概是:一天,南泉禅师发现东西两堂的弟子在争吵。原来,是在争抢一只猫。南泉走过去把猫要下来,同时,把戒刀架在猫脖子上说:“你们告诉我,为何抢这只猫?若说出道理,它即得救。若说不出道理,我就把它杀掉”。两堂弟子听后都面面相觑,他们知道出家人不能饲养宠物,更不能为争抢宠物。面对南泉的提问,两堂弟子无人敢回答,也不知如何回答,于是南泉便把猫杀掉了。当日下午,南泉的高徒赵州回寺,得知师父斩猫后,二话没说,立即脱下草鞋,把鞋顶在头上走开了。南泉看着赵州离去的背影,叹了口气说:“赵州要在,这猫就不会死了”。于是,这个南泉斩猫与赵州顶履的唐禅公案,引起了禅学界和史学界的文人雅士们的广泛关注。南泉为何斩猫?赵州为何顶履? 各位做何感想?
奇怪了,为什么我发帖都被删了? 真是奇怪啊
忍不住了,发上来与大家共乐 哈哈哈哈
期待初九来解疑 好久没来,献给度娘
刚收到的消息 度娘
讨论帖,有关昆仑的。 鬼话里有人发帖问山海经里说的昆仑山是在哪里? 我也觉得好奇,很多人说未必就是在中国的,联想到初九说的分服,我觉得这座山是不是也被分到别的服务器上去了啊?还是昆仑不是山只是一个象征?初九,可以的话来剧透一下。
(二十二)两个医生 度娘
(二十一)国王与机器 居然么人发啊。
(二十)先知与恶众 一楼度娘
(十五)蚂蚁(1) 一楼度娘
(十四) 猴子和果树 一楼度娘
欧阳梦话(二) 一楼度娘
(九)女孩和母亲 (九)女孩和母亲 女孩儿和他的母亲一样,聪明、善良,细心…… 女孩儿的父亲很早便过世了,她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总是教导她要做一个坚强、独立,且善良正直的孩子。 女孩读书很用功,她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女孩善良热心,总是愿意帮助那些向她求助的人; 她的人格散发着魅力,她的脸蛋也像春风中的栀子花般满溢着美丽。 喜欢她的人很多很多,心怀嫉妒的也很多。 心怀嫉妒者处处算计她…… 散播谣言,说她私生活放荡; 藏起她的学生证,让她无法参加考试; 后来,嫉妒她的人越发嚣张,她们咒骂她,侮辱她,甚至动手殴打她…… 女孩很善良,是那种包涵牺牲性质的善良,她不愿意为了自己的事情去烦扰任何人;女孩一心用功学习,她也没有心思搭理那些无聊的人;她知道母亲失去了工作,一直瞒着她悄悄早出晚归打零工。她是个懂事的孩子,为了不让母亲担心,她从未对她说一个字; 母亲知道女儿善良懂事,学业繁重,她失去了工作也一直瞒着她,不说一个字。 直到有一天,母亲看到了放学后的女儿被一群人围在角落嘲讽羞辱,母亲的心碎了,可她强忍住泪水,未说一个字。 晚上,母亲让女儿跪在自己面前,要她背《孝经》: 生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孝之始也…… 母女两人心有灵犀,女孩立刻猜到母亲看见了自己的遭遇,两人抱头痛哭起来。 母亲对她说: 孩子你爱我吗? 女儿说,我爱你,你是我的母亲! 母亲又问: 那你觉得我爱你吗? 女儿点头,母亲当然是爱自己的! 母亲再问: 那你为何要伤害我呢? 女儿不知所措。 母亲说: 你让那些人羞辱你,嘲讽你,那不就是在羞辱和嘲讽爱你的人吗?你不会保护你自己,那不就是在伤害爱你的人吗?你以为你不计较是对的吗?你有什么资格让别人伤害你?你这样做,把那些爱你的人置之何地? 女孩大哭一场,她从未想过委屈自己就是委屈爱自己的人;放任别人伤害自己就是对爱自己的人不负责任…… 很多年后,女孩事业有成,她把这个故事告诉了她的朋友;而她的朋友觉得有必要写在寓言里。 善良不是懦弱,更不是不义之人无耻的资本! 爱人者,先要自爱!
(八)蘑菇与大树第二结局 (八)蘑菇与大树第二结局 蘑菇们的诅咒惊动了大树身上居住的斑鸠。 斑鸠来到蘑菇身边,不解地问: 你们为何满是怨气,你们为何要诅咒这替你们遮风挡雨的大树? 蘑菇们问: 斑鸠你告诉我们,天上的阳光是否平等洒在众生身上? 斑鸠说,是的。 蘑菇们再问: 斑鸠你告诉我们,天上的雨水是否平等洒在众生身上? 斑鸠说,是的。 蘑菇们又问:脚下的大地是否平等养育生长在上面的众生? 斑鸠说,是的 蘑菇们问道: 那么,阳光、雨露、大地,平等对待众生是不是真理? 斑鸠点点头说,是的,这是真理! 蘑菇们更愤怒了: 既然这是真理,为何这恼人的大树要挡住本该平等洒下来的阳光;为何这恼人的大树要遮挡住本该平等洒下来的水;为何这恼人的大树要占据那么多平等滋养众生的土地? 斑鸠说: 阳光直接晒在你们头上,你们会干枯;暴雨直接击打在你们身上,你们会腐烂;你们脚下的土地正因为有这大树的枯叶,才能滋养你们。离开了大树,你们只能干枯、腐烂,无法生存!你们应该感激和爱护这棵大树! 蘑菇们沉默了,因斑鸠说的也是真理。 一朵怨愤太多的蘑菇又说: 这大树的果实从我们头顶掉下砸烂我们,难道不是罪吗?我们生来就要受这罪吗? 斑鸠盯着这朵蘑菇,沉默片刻后欲言又止,再沉默片刻后,它直接跳过去啄下这蘑菇,丢到洒满阳光的土地中任它与大树平等接受阳光和雨打风吹。 后来蘑菇们安静了,乌鸦和斑鸠告诉它们的真理一样,不同的是乌鸦没告诉它们“你们是什么”却教它们去恨,斑鸠啄走了怨愤大的蘑菇,却教它们去爱。 一季一季的轮回继续着,沧海桑田中,有的蘑菇得到了大树的种子,最终长成了树苗。其实真理如何不重要,我们每个人都活在真理底下,都有机会得到真理的种子,重要的是看待真理时的态度。 (作者寄语:上一个故事讽刺了蘑菇心中的“平等”,致使很多读者作政治联想,再次申明本人没有政治立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