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45狂狂
16645狂狂
关注数: 126
粉丝数: 260
发帖数: 27,334
关注贴吧数: 154
巨叉茅膏菜的叶子为啥会变成这样 本人在上海,阳台光照一般,也不算差,巨叉夏末长的很好,秋天之后顶芽都见不着了,有些叶子也很奇怪的从中间开始黑。 由于太久没有顶芽,扒开基质看了一眼,深藏在土里有少许发白的小芽 难道是我剪叶子去叶插,剪得太频繁了,给它们吓土里了?
灵耀x13,这个价格咋样
都在养透翅巨,我也发个记录吧 11月5日进7 大约6cm
回坑几个月遇到一些事的感受体会 澳宽镇。这个澳宽胡杨送的,这个送的东西倒是今年最有意思的一个个体。 具体遇到什么事,不太想说了。不止一件事,反正不是很愉快 体会: 1.买卖>合作>换虫>送别人虫交个朋友,意图互相换虫 拿到钱,你再去买虫才是最划算,最保险的。合作,或者交朋友都要明辨是非 2.不要以为互相聊聊就是虫圈朋友了 3.你送别人的东西,别人很可能因为是白嫖的根本不当回事,把你送的东西养死。 4.玩虫能顺便赚钱当然是最好,但不用过于在意利益。商家除外 5.螳螂只是一种昆虫,我们群体共同特点就是对这种昆虫有共同的喜爱,别的不一定有什么共同点,比如有的人虽然喜欢却不好好养,完全不负责任,再比如有人把螳螂当自己的叠了
台斧大量出接批 1l 2元一只 量大优惠
这只澳宽小时候非常凶猛,到了中龄忽然变得异常愚笨眼瞎,我也不知为何。好在最终羽化成绩还是不错的,还没硬化,拍不准,实际是9.3,捕捉足的水准和10.3的台斧是差不多的。 次末5.5 末龄7 羽化9.3 我很多年前就入了螳圈,但中途退坑,养功是退步的,反而出了中等偏上的个体,可见基因之重要。当然当时我记得是有一些流行的错误说法的,比如想通过饿延长龄期出大个体,现在看来不太靠谱啊。 马上开学了,感觉这只不一定方便带过去。如果方便养的话,下一步想试试透翅巨。毕竟台斧泰盾都来过一遍,看澳宽都嫌小了
理论来讲,8100能耗比比8+强,但是为什么实际不是这样 rt,是内存频率优化的问题吗?明明jkw或者白问测下来8100cpu中核的能耗曲线强于8+ 但是测试下来无论是王者还是原神表现相同功耗都是8+手机更好。
末龄7的澳宽,快羽化了,看看能不能冲一下9.5
有的天才连卵都不会取(就是本人
出黄金台斧卵或合作 黄金台斧一产卵,90出或送,送的话要返还几只后代给我。 或换虫
(新人报道) 一蝈两吃 笨比大台对蝈实施m字开腿 啃掉肚子之后直接扔在一边,遂给笨比黄猡子继续吃
大雷8475 本人这个8475好像不太好,90一直跑到4.5w以上,最低也才4.3w,高则达到5w[图片]
不摆烂蝈废掉10.5台斧一只眼睛后壮烈死去
不摆烂蝈废掉10.5台斧一只眼睛壮烈死去
摆烂蝈和猡中猡台斧相爱
猡澳宽我不放弃 看看成体能不能破4cm 小猡子6l 3cm
断腿兰花捕食失败
什么螽 是成体吗 不太懂螽斯 谢谢
收似织和各种好看螽斯蟋螽 最好是大龄的 收黄金色台斧
关于螳螂饲养盒的一点想法 蹲坑时胡思乱想,随口说说 螳螂饲养盒应当具有哪些特性?我想可以概括为实用性和观赏性,实用性决定了螳螂的状态,是观赏性的前提,因此设计时在达到足够实用性之前,不必考虑观赏性。而由于螳螂是观赏度极高的昆虫,可以说饲养螳螂的重点就在于观赏或观察,所以在满足实用性之后,应该注重观赏的方便。 其一,是实用性方面,理想中对螳螂提供:1.足够的活动空间和蜕皮空间 2.可靠的抓握介质(尤其蜕皮时) 3.保持湿度的能力 4.保持通风的能力 5.方便不易打扰的投喂能力 6.对螳螂粪便和饲料残骸的轻松处理能力 7.耐用性。 其二,是观赏性方面,最重要的是观察介质对视觉的阻挡最小化。观赏性较高的是亚克力和高透玻璃,然后是普通的塑料等等,网类的较差。其次是一些装饰物的搭配,譬如树枝,花等。 当然,价格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从这个角度,随便分析一两个常见容器: 1.网箱 网箱在实用性方面自然是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非常简单易用价廉的现成品。尤其是保持通风,和处理残骸这两点上 最为优越。存疑的是保湿能力,耐用性和抓握方面。保湿能力可以用加湿器,湿纸巾等弥补,耐用性不管,便宜随便换。抓握方面,对于少部分要求较高的螳螂可能不是最优选,以及对跗节的保护可能不是最好,但是本人之前养的所有大型螳螂蜕皮都是没有问题。 在观赏性方面较差。 2.亚克力饲养盒 亚克力饲养盒比较多样,无法随意评价。基本观赏性都较高。部分带有加湿装置和投喂口,想必是经过了仔细的设计。但如果有问题,集中在通风和处理残骸方面。如果底部是一体的, 那螳螂的粑粑就会无限残留,你要是再偶尔喷喷水,啧啧... 这是我随手画出来的一个亚克力饲养盒图示,可饲养两只螳螂,也可通过拆除中间挡板增大活动范围,以更加适合大型螳螂,请大家看看还有哪些不足:侧面有通风口和投食口,考虑到透气性和攀爬性可以把通风口替换为网。 顶部有加湿口,并且开大口,用网来增加通风和攀爬。 正面设计为合页开合,便于拿出螳螂或添加布置。不开任何口,确保观赏性,并粘贴亚克力把手,便于开门。 背面不开口或开小口。 没有底部或使用易拆底部。
收6l以上到末的澳宽 随缘
这bug我服了 这是什么bug?退出重进之后经济成别人一半了
优雅再打暗褐 这次更加精彩 暗褐比上只厉害
一图流,马盾老化被先手,盾板保命 这只算翅接近9的马盾论硬件在我的螳螂记录里是数一数二的,从2l开始养,已经陪伴了我一年的时间 从5l时越盒强杀一公,到ml时 另外一只体型更大的母渡劫失败,再到羽化后(疑)隔着网箱啃死了体长相当的大公,顺理成章成了我的最后一只螳螂。 成体后我也不多折腾,控的很极端,肚子长期扁着,直到饿得四处乱跑找食物(饿10天左右就有这个情况),再丢食物。 日常饲料是优雅 然而这厮不知道是因为我控食太狠还是这种体型的直翅目不属于原产食谱常客, 不是把捕捉足卡到优雅嘴上,就是嘴对嘴咬,每次都从脸下口,看着都累(某人无敌a的钢铁奥宽捕捉足吹了几年) 就这样已经成体4个月左右,右腿老化,行动开始迟缓,昨天丢优雅的时候,半天都未反应,后发现慢慢逼近,居然直接被优雅先手扑到背上。对着翅膀一阵乱啃,即将移嘴至盾板时才还手反击,并成功擒食。 胸板似乎挨了一口,但还未结痂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