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叔a 左叔a
关注数: 205 粉丝数: 166 发帖数: 2,599 关注贴吧数: 31
宝骏还不出自动挡,那我们来看看DCT是个什么玩意! 前言:鉴于目前宝骏还迟迟未出自动挡,作为不太着急买车的吃瓜群众,那么我们来看看变速箱的优劣,众所周知:AT是目前主流的自动挡,但油耗、顿挫、传送效率比的问题,于是引出了CVT和DCT,那么我们来看看DCT是个什么玩意? 一、 帝豪GS使用格特拉克干式双离合,型号:6DCT250,干式双离合到底好不好? 干式双离合是由大众最早引入国内并装车的,型号为DQ200,后来福特使用格特拉特的DCT250,取名Powershift,也就是现在GS用的这个,跟大众DQ200相比,其工作原理大致相同,区别在于控制单元不同,DCT250是基于大众DQ200的各种问题反馈基础上开发的,也就是,大众吃了螃蟹,到了DCT250时代,已经改进了大众DQ200的一些问题,比如,离合器材质、滑阀箱位置,滑阀箱就是控制单元,大众使用极其复杂的液压滑阀箱,也就是里面靠复杂的油路,众多传感器配合,通过油压控制来推动拨叉工作,拨叉就代替了传统手动变速箱里的手动拨叉去分配齿轮咬合来达到变速效果,但是大众出了严重的过热保护问题,究其根源,主要是滑阀箱内用油问题,最早用的是全合成变速箱油,这种油流动性好,但是,受热达到一定程度会导电,这也是大众研究好久最终发现的,导电就会让内置传感器误报警而切断动力输出保护变速箱,这就是我们熟知的:死亡闪烁,而纵观DCT250变速箱,其针对大众DQ200研发,其机电控制单元与大众有本质区别,采用多电机联动控制,也就是,他不是用油的,电机带动拨叉,这样可以完美解决机电单元的过热问题,而且,DCT250的机电单元位置相比大众DQ200,也是原理离合器的,受离合器过热影响程度极低,那为什么大众不用这种呢?因为这种滑阀箱(机电单元)的换挡速度,是远不及大众那种液压式的,所以大众持续开发,完善DQ200的能力和解决故障,到目前为止,其故障率已经降至合理范围内,而DCT250,基本没反馈较大问题,至于福特漏油问题,本身就是干式离合器,油自然不是这里的,几点单元又是电机原理的,那么油封漏油,就只是润滑油而已,可通过完善油封解决漏油问题。而最新的DCT250早已不存在此类问题。 那么干式双离合到底好不好?我们先看他的优点: 1、 传动效率高,干式双离合可以看做两个手动变速箱的完美融合,换挡效率自然高,大众DQ200的传动效率更是高达95%,也就是一个发动机如果输出250牛米,那么他输出到轮子上的,就是237.5牛米,而AT仅有65—85%,为什么是个区间呢,因为液力变矩器是液压原理的,则同样轮上需要237.5牛米的话,就需要发动机输出功率达到280牛米,这就不难解释了,为什么新308S的1.6T都跑不过大众高尔夫7的1.4T。 2、 省油,高传动效率就意味着发动机做功的有效性高,有效性高,就意味着同等油耗水平下,跑的路多,换算为单位油耗自然就低,这也是双离合倍受青睐的原因。 3、 换挡速度快,这一点其实也是双离合最大的优势,他两套离合器协同工作,一个管1、3、5、7一个管2、4、6,这样交替工作原理就会让换挡不但提升速度,而且降低换挡冲击(顿挫),但毕竟是协调齿轮咬合,要想做到完美屏蔽换挡冲击,还需要在换挡逻辑上持续改进,双离合换挡的最大优势在于降档速度和降速跟档,降档就是拉高发动机转速,压榨发动机能量,降速跟档则是你速度下降后,变速箱自动调节降至相应档位,而此动作最大的好处就是再提速时变速箱响应的积极程度,这些都远非CVT和AT可比,当然,高端纵置AT可以实现类似双离合的功能,甚至模拟F1换挡,但是那都不是廉价车可以享受的。 4、 长远看,成本低,为什么叫长远看呢,因为现在为止,还没有哪个双离合可以将理论上的优势较为完美的实现,核心原因,在于其机电单元模拟人类换挡的逻辑性,也就是软件开发,还需要完善,而不断完善也就意味着持续投入开发,这是笔不小的投入,目前大众是最坚持开发双离合的厂家,在他的极力推动下,各大厂家也都同步跟进双离合的开发,只是他们不像大众这样专注,这也是福特放弃与格特拉特开发的道理,持续投入,无底洞,他不玩了。但单纯论物料成本和成品难度,这个并不高,很容易实现国产化,而且,尤其在低端市场,干式双离合很快会成为未来主流。正因为大家都不知道持续开发的成本摊派,单纯认为他便宜,所以导致很多误区,而实际来看,大众DQ200的装车成本要在1.2万元左右,而爱信的6AT也仅仅是1万左右,双离合目前还并未体现出成本优势,但是长远看,一旦机电单元逻辑稳定,适应范围广泛,那么未来双离合的成本降下来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二、 湿式双离合和干式双离合差别在哪里?帝豪GS的1.3T和1.8L发动机为何不用湿式双离合? 为什么会分为干式和湿式两种双离合,其实这个也跟干式承载扭矩有限有直接关系,或者说,湿式双离合是被迫被开发出来的,有一天干式可以做到承载大扭矩的时候,是根本不需要湿式双离合的,具体差别,我简单说一下: 1、 干式双离合,两套类似手动挡离合器的组合,离合器片也都类似于手动离合器片,干式离合器分为同轴式和双轴式两种,比如大众就使用同轴,DCT250就是用双轴,为什么这么搞呢,各有利弊,同轴可以有效简化变速箱体积,这样可以在车身设计上,获取更好的车头高度,从而降低空阻,提升燃油效率,且由于体积小,他可以更好的增加档位数齿轮,可以扩大齿比,提升效率,而双轴式则是两个离合器平行排布,优势就是散热,不存在相互影响,各自带动各自轴上齿轮去工作,但是相比同轴,他的维修难度更大,体积更大,所以DCT250仅有6个档位,一个轴负责3个档位,单独一个轴负责R,大众更换离合器是非常简单的事儿,而对于DCT250就相对复杂,但是同轴离合器也更容易过热烧毁,而双轴因为互不干扰,也很难烧毁,这都是利弊两分的。 2、 那么什么是湿式双离合呢,其实很简单的想法,就是如果高扭矩需要更好的散热机制,那么风冷散热只能满足干式在一定范围内工作需要,而再热,就需要液冷散热了,所以,湿式双离合诞生,将离合器泡到变速箱油里,这就完美解决散热问题了,但是,另一个问题来了,有了一个多余的介质,也就多了一份阻力,也就是,湿式双离合在传动效率方面,甚至类似于AT了,仅有不到90%的输出,如,高尔夫GTI第六代,2.0T扭矩280牛米,加速为7.1秒,而高七的1.4T,250牛米,加速为8.2秒,这差距足以看到变速器对发动机输出的影响。另外由于增加了液压调节散热装置,所以变速箱体积也增加不少,因此大众DQ200干式为7速,而DQ250湿式却只有6速,相比7速的干式,250的换挡顿挫感明显增加,而车重也随之增加,带来的是燃油经济性的损失。而成本,相对干式来讲,也是有很大差距。 解释清楚干式和湿式原理,就解释了一切,能用干,就不用湿,干式还是湿式取决于匹配动力的情况,干式一般适配扭矩不超过250牛米的发动机,湿式目前从大众的开发情况看,可适配至高达500牛米(DQ500),从吉利1.3T和1.8L的发动机情况来看,前者为185牛米,后者为170牛米,都远没达到DCT250的适配极限,也就是,变速箱相对发动机来说,可谓富富有余,根本无需担心。 后面的问题,其实原理都在前面所述,也就不重复阐述了,比如什么堵车,什么的,因为适配范围远没达到极限,因此不必担心过热问题可以放心使用!
谈谈宝骏560的胎压监测系统 很多人都知道胎压监测的重要性,胎压监测的原理是什么?宝骏用了什么类型的胎压监测,这个可能知道的就不多了,下面我们来聊聊胎压监测:胎压监测系统简称“TPMS”,是“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的缩写。这种技术可以通过记录轮胎转速或安装在轮胎中的电子传感器,对轮胎的各种状况进行实时自动监测,能够为行驶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 ~~~~~~~~~~~~~~~~~~~~~~~~~~~~~~~~~~~~~~~~~~~~~~~~~~~~~~~~~~~~~~~~~~~~~~~~~~~~~~~~~~ 以上全部为废话,下面聊点有用的,请自动跳过: 胎压监测分为两种: 一、间接式:通过监测轮胎转速来判断胎压,简单说就是不同胎压,轮胎直径会不同,转速也就不同, 通过比对可以得出轮胎的胎压。560就是这种,所以刚充完气,可能会有出入,因为你的车没没跑 起来,还没比对出正常的胎压值,这种检测方式造价要比第二种低,如果同轴胎压一致的话,结果 可能会有误差。 二、直接式:这个就简单多了,4轮分别加装压力传感器,然后通过无线传送给系统,显示的胎压为实时 胎压,很不幸告诉大家H6是这种。 目前似乎还有混合型,不过这个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内。 另外说点题外话,胎压计大家都知道,有指针的还有数显的,我来告诉你,指针式的为机械式的(其实就是一个压力表,参考我的图片),这种误差偏大,因为机械元件传导力时出现内损,正常来说,这个尺寸的压力表,精度应该在1%~4%之间,量程有好多种,最大的10bar,量程越大,精度也越低,因为10bar的±1%和4bar的±1%差别很大。再直白点说,就是10bar的表,误差是2.5%,当表显为2.0bar的时候,他的实际压力值是为2.0±0.25之间,也就是1.75~2.25之间。而数显的是压力传感器,因为没有机械元件,精度相对较高,可以做到千分之5甚至万分之5的精度。所以还是比较准确的。所以买个劣质的胎压计,检测出的胎压,其实误差很大。
宝骏4月份销量情况分析 4月份销量大降,好多人都在找原因,看了好多论坛贴吧,各个渠道都获取了一些消息,不排除有虚假消息,经过本人分析,具体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同行打压:H6,GS4等厂家纷纷的降价活动,甚至是退出了8.88的超低价格,虽说官降减配,但是还是欺骗了许多消费者,以为真是捡到便宜了。就好像16顶配卖9.08万,低配卖7.78万,一个道理,你以为自己捡了便宜?其实你只是买了一个缩水版。当然了恶意抹黑的现象也有,之前喷发动机的,还有之后喷销量的。我认为大部分不明真相的车主还是被蒙蔽了,这其实只不过是个竞争手段而已。 ②消费者心理:1.5T,自动挡,全景天窗,独立悬挂等等更高的配置,迟迟未出,甚至有些地方中配和顶配都订不到货,大家纷纷选择接近的车型或者选择了等待。 ③内部原因:上面两点原因都是其次的,这才是重头戏,有消息说,宝骏上个月一直在放假,放假原因是供货商质量问题,那么根据现在宝骏的发展趋势,我认为很可能问题出在AMT变速箱上,当然这只是推测。再有一个消息是,宝骏柳州那边在通过一个BQL4的什么审核,毕竟有外资股份,有些流程还是要走的,所以所有人的精力都牵扯在这上面了,以至于其他工作都被放缓了。 当然了,这些消息没办法确认真假,但确实我认为最为可信的两种猜测,综合分析,6月销量应该会小幅度回升,真正爆发应该是7月之后,相信到时候,许多活动和相应的新车型也会同时发布。希望宝骏小宇宙快快爆发。(写了这么多,怎么也得便宜几块钱是不?)
身为陆人,我们就漠然么? 从CCB到CB再到OB,越来越觉得台服真的没有我们的一席之地了,限制IP有木有?手机验证限制有木有?简体字有木有?代理被封连坐有木有?再加上G社初涉DNF的一些经验不足,玩个游戏真的就这么难? 每天打开电脑总是提心吊胆,今天别又出什么新的限制,登陆人物总是担心,别被停权了,然后贪婪的享受着几个小时的快乐,仿佛捡了莫大的便宜,仿佛偷吃了东西的孩子…… 我们不敢组队,因为怕被举报,我们不敢PK,因为延迟足以让人崩溃,我们不敢说话,因为谁知道一个不经意的简体字就葬送了我们的全部努力,遇到有难度的图只能一遍一遍的尝试,药吃了多少,复活用光,庆幸我们还是过了 他们说不是有陆版么?你们为什么来台服,我说一个以60版本为基础,山寨到85的DNF;一个用降低爆率,降低人物属性和伤害来圈钱的DNF;一个黄字刷屏,骗子横行土豪才能生存的DNF,你会玩么? 他们说你们在刷屏,你们开外挂方程式,你们骗人,你们干扰其他人正常游戏,我说,请限制他们的发言,请封停他们的账号,请查封他们的IP。这种玩家是我们都不愿见到的。。 他们说,你们大陆人给服务器带来冲击,好多港澳台的同胞登陆不了游戏,我说,请G社增加服务器线路,请大家忍耐众多新玩家登入所带来不便,热度终究会过去,服务器也终会稳定,玩的人多证明这款游戏受欢迎,一个没有人气的游戏是走不了更远的。 他们说,可是大陆人,我还是接受不了和你们在一片蓝天下,请离开台服。我…… 身为陆人,我们做错了什么?我承认有些玩家素质确实低也严重的影响了他人,但毕竟是少数,我觉得一个成熟的运营商可以处理这些,我们顶着红色的延迟却被骂成是内陆狗?我们花着更多的钱却担心下一秒被停权?我们耐心的解答者新手玩家的提问,不管他们有没有说谢谢,我们把不需要的材料用最低的价格放到拍卖,低一点,再低一点,心里想着我不差那几个钱,赚小号钱不厚道,我们认真的对待每一个和我们组队的人,也许他马上就是你的朋友,我们和其玩家一样,也会因刷图不过而烦躁,材料太贵而忧心,角色被秒而懊恼,游戏崩溃而捉急,我们热爱DNF,但是我们更重视一个公平公正的游戏环境,这个游戏环境是运营商和玩家一起努力创造的。可玩家骂我们是居心不良的内陆狗,运营商说我们是蓄意破坏的海外玩家,凭什么?就凭我们生在大陆?就凭我们身在天朝,所以就能管中窥豹,以偏概全?我们沉默所以就能被断章取义一言以蔽之?我们低调游戏,所以我们就成了见不得光?难道喜爱一款游戏有错?难道我们的快乐还要被别人赐予?难道付出更多努力还是被遭人质疑咒骂? 喜欢DNF有什么错?漂洋过海追随一款游戏有什么错?身为陆人我们又有什么错? (最后献上《网瘾战争》片段,这是我们玩家的心声,喜欢的可以搜索完整版)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