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之家▫
音无_日向
我发现没必要和年收入低于50万的人一般见识
关注数: 10
粉丝数: 264
发帖数: 20,064
关注贴吧数: 1
一个地区的长远发展潜力,取决于资源、面积和人口承载力等自然因素 三个很典型的例子: 第一,英国。 曾经的欧洲边缘搅屎棍,靠着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一跃成为日不落帝国,风光了不到300年,如今被昔日殖民地印度超越,工业凋敝,科技研发停滞,阶层固化,社会失去活力,混的越来越惨。 英国的衰落,是各种因素的综合结果,但究其根本,就是俩字:体量。 资源贫瘠,面积太小,人口承载力太弱,所以注定无法维持大国地位,这种国家,可以抓住历史机遇一跃成为版本T0,但随着版本更迭,它迟早会回到应有的位置上去。 类似的还有日本、西班牙、匈牙利、荷兰等国。这种国家最好的归宿就是放弃大国梦,转而打造小而富、小而精、小而美的“小强”国家。
四川省从长远来看肯定是不如中部的 根据历史经验来看,发展到了后期,拼的就不是资本、技术、文化了,而是人口。 比如说,日本对于英国的优势,其实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人口。在许多方面,日本和英国各有千秋,谁也压不住谁,但唯有人口这一项日本是压倒性的强于英国,所以日本的综合国力就是比英国强。 这个规律放在我国也是一样。 四川虽然人口达到8000多万,但成都平原目前只容纳了50%,也就是4000万人口。如果继续给成都加担子,顶多也就是容下4800万(60%),不能再多了。 面积太小,人口的自然承载力太低,这是未来束缚四川发展的重要因素。当然了,如果四川放弃“大而强”的定位,转而追求把成都平原发展为“小而精”的西部高质量发展典范,那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相比之下,中部省份的人口上限都要高于四川。哪怕是当前常住人口只有4500万的江西省,适宜发展的区域面积都要远大于四川。 所以说,别看现在的四川大而强,实际上它更适合走小而精的路线,未来也必然会走向小而精。
沿海大家庭不认河北了? 昨天我还发帖说河北被开除沿海籍的事,今天沿海的吧友就来现身说法了。 河北身为一个标准沿海省份,拥有全球第二大港口的省份,怎么在人家眼里突然就变成“中西部省份”了? 内陆省市混得好(北京),沿海大家庭拼了命也要把它拉拢过去,赋予其“荣誉沿海省”的身份。 沿海省市混得差,沿海大家庭就要剥夺它的“沿海”头衔,将其贬为“中西部”省。 正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河北已经被开除了“沿海籍” 昨天在小红书上看到一个关于产业转移的帖子。 一个浙江ip说,他认为产业向内陆转移是趋势,因为他那边的产业正在向河北批量转移,河北这个内陆省已经得到了大量来自沿海的低端制造业。 这直接给我看乐了~ 很多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内心里已经不认为河北是个沿海省份了。 不过回想一下,自从河北经济衰落后,它就已经被开除了“沿海籍”。 以前网友所说的“沿海”明确包含河北和辽宁,现在如果河北与辽宁强调自己的“沿海”身份,就势必会遭到江浙沪的嘲笑。 而现在,“沿海”的外延还在进一步压缩,甚至山东都正在被开除“沿海籍”。 就类似于“C9”实际上已经开除了西交和哈工大,强调“C9”反而会遭到嘲讽。 所以说,沿海省份很会玩精神胜利法~只要某个沿海省份经济衰落了,就将其开除沿海籍,这样一来,“沿海”成员就永远是发达省份。
我觉得河南是最标准的中部省份 @百变小熊喵🍼🐼 朋友,你的一个观点我非常赞同:山西、江西、湖南和安徽都不是典型中部省份,他们可以向其他区域靠拢,甚至成为其他区域的副中心。 但你认为河南应该“脱离中部”,这我就不认可了。 河南是最标准的中部省份,不可能摆脱“中部”的身份。 ———————————————————— 第一,河南不沿海,不沿边,位于中国之中。 从地理位置上看,河南位于我国地理中心,不沿海,不沿边,是地理意义上的“中部”。 第二,河南体量太大。 一些地理意义上的中部省份,虽然也不沿海沿边,但体量较小,战略更为机动灵活,可以通过融入沿海、沿边找到合适的发展机会。 但河南就不一样了,河南省是何等的庞然大物,GDP全国第六,户籍人口过亿,这种体量无论放在哪里都是保二争一的存在。 这就导致了,河南融不进中部以外任何一个板块。试想一下,如果河南想加入京津冀,那京津冀的综合实力会立刻超越长珠,打破区域平衡。 第三,中部够大,容得下两个大省。 熊喵兄弟担忧的是,湖北拿走了中部所有的资源。 我认为,这种事情不需要害怕。 因为中部够大,容得下两个省,甚至容得下三个省、四个省、五个省。 当前中部得到的资源少,不是因为中部自身实力不行,而是因为中部还不受重视,给中部投入的资源还不多。又由于马太效应,这些为数不多的资源大部分被武汉吸走了。 但是,目光不要局限于当下。“中部”再怎么说也是和“东部”、“西部”平级的地理概念,当下是弱了点,但不代表会一直弱下去。未来,随着我国崛起,内需爆发,中部势必会受到重视,得到更多资源。 如果河南现在放弃中部,转而强调“中原”,那以后一定会后悔的。“中原”毕竟只是个二级概念,永远无法和“中部”相提并论。
沿海如何应对“大锅饭”问题? 所谓大锅饭,就是一种资源分配手段。 在资源创造的过程中把水搅浑,让各方都参与进去,强化资源的公共属性。 所以在分配资源的时候,各方都有资格来分这个大锅饭。 ———————————————————— 沿海一些人对转移支付意见特别大,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在经济发展中作出了更多贡献,应该留住更多资源。 但内陆省份在经济发展中付出了大量资源和人力,对这些资源也有强宣称。 于是,围绕资源分配,爆发了许多矛盾。 那么,沿海是如何处理这些矛盾的呢?
内陆高等教育破局的范本:四川如何斩获4所省属双一流? 四川不是传统教育强省。 过去我们普遍认为,四川的高校质量是低于湖北的,诚然,直到现在这也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另一个事实是:四川是过去10年里高等教育取得重大突破的唯一一个内陆省份,没有之一。 这10年来,四川4所省属高校入选双一流,省属高校的综合实力也是突飞猛进,经费更是上了一层楼。 相比之下,湖北省属高校双一流挂零,综合实力在逐渐退步,现在经费也纷纷被四川高校超越。 四川到底做了什么,为什么四川能打赢高等教育翻身仗?
证据一破防,我就知道我说对了 证据最怕的事情,就是各地发展自己的本土资源体系。 我早就看出来了,证据是“一盘棋派”和“搅混水派”,他的计划经济思维极为浓厚,希望各地一盘棋,严格按照规划执行路径,希望各地的资源混杂在一起并统一分配。 因为只有这样,每个省份的定位才能被固定死,上下限才能被锁死。 证据是极其排斥创新和变化的一个人,害怕变数,畏惧竞争,所以每每出现挑战,证据比任何人都要更加激动。 —————————————————————— 证据理想的世界中,每个省份各司其职,互相合作,在统一的指挥下做好分内的事。 你们发现没,很多河南人看到了农业和农产品行业的局限性,而证据却对这些行业津津乐道,他觉得只要把这些行业做好,做到顶尖,完成自身的职责,就可以了。 一旦河南的传统优势领域遭遇挑战,证据就会非常激动。比如说,湖北发展航空物流,这本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贴吧里最爱黑湖北的那批浙江人都没说什么,但证据对此反应特别剧烈,他觉得这个产业本来是国家许口给河南的,现在又加了个湖北来分蛋糕,所以气愤地要向“上面”讨说法。 如果浙江人唱衰花湖机场,他们的想法肯定是“你做不好”。但证据唱衰花湖机场,他的想法则是“你不该和我争”。 说白了,市场意识极度匮乏,计划经济思想根深蒂固。
广东在高校上的做法经验值得学习 我始终认为,沿海与内陆在发展模式方面存在着矛盾,广东必然更加重视外贸,湖北必然更加重视内需。 虽然发展模式上有矛盾,但发展过程中面对的问题都是一样的。 广东作为开放较早的省份,早几十年就面临外来人口挤占本地资源的问题了,在处理这些事情上很有经验。 比如说,在发展高等教育这件事上,广东的做法取得了很大成效,值得其他省份学习
哪吒2对“海运决定论”的打击巨大 影视动画制作仍然属于工业,但不是制造业,而是“文化工业”。 和传统制造业相比,文化工业具有许多差异,其中最典型的就在于对“交通”的需求变了。 —————————————————————— 第一,低端制造业喜欢海运,因为海运对制造业生产活动很重要。沿海城市进口原材料既方便,成本又低,这也是内外资喜欢在沿海地区投资建厂的重要原因。 相比之下,文化工业更重视陆运,尤其是以高铁为代表的高速陆运。因为在文化生产中,起关键作用的不是“物”,而是“人”。一个城市想聚集影视动画相关领域的人才,靠的是海运,还是高铁呢?想必大家心里有答案。 —————————————————————— 第二,低端制造业喜欢海运,因为海运对出口很重要。沿海地区生产的大量工业产品,需要通过海运触达全球消费市场。 相比之下,文化产品的消费市场靠的不是运输,而是各种综合性的因素。 比如说,文化消费属于中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只有居民的收入水平达到中等收入以上后,文化市场才有爆发的可能性。 再比如说,文化消费依赖基础设施建设,只有三四线城市普及CBD、电影院,以及电信网络设备普及开后,文化产品才有传播的渠道和广阔的市场。 在各种条件未满足之前,文化产品的消费市场很难爆发,所以以前的影视动画等文化产品大都集中在一二线大城市。 现在随着基建完成,居民消费水平上升,文化消费市场陡然爆发。 文化消费不需要海运,只要有网络,优质的文化产品就可以进入千家万户。 —————————————————————— 总之,近几年文化消费市场的爆发,可以说是我国积攒多年的蓄力一击,也可以说是一次声势浩大的产业升级。 哪吒2的成功说明,内陆和沿海最根本的差距已经抹平了,从此以后“海运”不再是阻碍内陆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天堑。 只要内陆持续吸引文化人才,聚集相关资本,持续营造优秀的创作环境,那么即便身处西部也可以做出优秀产品。 一部哪吒2,投资5亿,票房156亿,收益巨大,这质量不知道比低端制造业高到哪去了。内陆的陕西、河南等地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创作氛围,完全可以吸取成都的经验,在这个领域抢占高地
海运衰落,映射出低端制造业的两大困局 低端制造业正在面临着两大困局。 第一大困局:制造业内部发展变革。 大家应该注意到了,随着工业产品越来越智能化、人性化,新兴的工业产品较之久产品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是贴身化、小型化。以前的许多明星工业产品是非贴身大型用品,比如大型音响、电视。而现在的很多新产品是贴身的物品,比如智能穿戴、蓝牙耳机。消费者喜欢这样的产品,体积小、便携带、外观小巧精致,资本也喜欢这样的产品,原材料少、技术壁垒高、复购率高。 二是终端化、多功能。最典型的就是手机,手机是智能服务终端,功能非常多,只考虑基础功能的花,一部手机完全可以替代电话、相机、电视、游戏机、电脑、闹钟等。这也就意味着,许多大型的工业产品被手机抢占了市场。 三是高端化、定制化。随着手机这种通用终端的出现,一些低端的工业产品彻底失去市场。企业不得不重塑品牌,走高端路线。比如说,相机行业、自行车行业、游戏掌机行业都在向高端化和定制化迈进,留住那些对优质服务有较高要求的客户。 大家不妨回顾一下,这几年你新添置的工业产品,是不是越来越精致、越来越贵重、越来越小型?你有多久没去跳蚤市场买那些便宜的、大件的、粗制滥造的玩意了? 小型化,意味着体积不大,对运力要求不高; 终端化,意味着许多工业产品已经没有存在的价值了,甚至已经彻底被市场淘汰了,我们不再需要巨量的运输量; 高端化,意味着工业产品的附加值在提高,对运输成本不再敏感,反而对物流速度、售后服务、质量品控等有更高的需求。 如此一来,海运廉价、量大的优势,就成为了过去式。空运的高时效、稳定性优势开始凸显。
你看,我说沿海人认知落后了吧 我记得大概从2017年开始,重庆就是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了,产量超过全球的4成。 估计这个沿海人做梦都没有想到重庆这么强。 睁眼看世界吧,现在大模型技术这么厉害,不懂的东西不会问Ai吗?沿海人
某些沿海人的思维还停留在30年前 吧友们应该注意到了,近几年,许多沿海省份的宣传已经变了风向,不再强调运输优势、区位优势这种老生常谈的东西,转而大力宣传科技优势、人才优势、社会环境优势。 比如说,杭州市主要宣传自身的科技优势和营商环境优势,强调孵化出“七小龙”主要靠的是对科技的支持和对人才的尊重。 相比之下,有些沿海省份却还在抱着“海运便利”这个老黄历不放。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一些人会拼命强调运输的重要性?为什么?在现在这局势下,海运还是优势吗?沿海对于内陆的优势还能保持多久?
寻兔启事(请问有没有人发现这样一只兔子) 丢失地点: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 ,梧桐广场 丢失时间:2024年12月1日 兔子特性:灰白道奇兔,耳朵颜色较深。 丢失原因:12月1日在华中农业大学梧桐广场走丢 如果有线索,请联系我,有重谢!
寻兔启事(华中农业大学) 丢失地点: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 ,梧桐广场 丢失时间:2024年12月1日 兔子特性:灰白道奇兔,耳朵颜色较深。 丢失原因:12月1日在华中农业大学梧桐广场走丢 如果有线索,请联系我,有重谢!
这是什么品种的兔子? 卖家说是侏儒兔,但我感觉有点不像。 不到一个月就明显长大了一圈,不是侏儒兔肯定。
请问这是什么品种的兔子? 小的那只我知道,是海棠兔。 请问大的那只是什么品种?
【本地交流】淞泽家园八区,这是谁的兔子? 兔子别搁外面养了,免得别人以为你这是遗弃的。 已经有人在小红书上发帖找主人了,你再不拿回去,人家就把兔子带走了
苏州市淞泽家园八区,谁的兔子快来领 兔子别搁外面养了,已经有人以为你这是遗弃的。 再不拿回去,人家就把兔子带走了
为什么川渝地区基佬多? 是文化原因,还是基因缘故?
贵州和湖南的交界,哈哈哈哈 贵州,有钱!
这样搞基建想不发展都难!云贵川高速公路里程远超中部各省 云南、四川、贵州三省的高速公路里程分别位列全国第二、第三、第四位,不仅仅超过了中部的河南、湖北两个交通大省,更是把江浙沪踩在脚下。
贵州重大项目投资暴跌6成 贵州最新公布的2024年重大项目计划投资额,3086个项目计划投资3197亿,相对于去年的8004亿暴跌了60%,也是近八年的最低值
贵州债务说明了一个问题 过去的二十多年,之所以在西部大力搞基建,就是我们相信人定胜天,相信西部的落后并非自然原因,相信只要把基建搞起来、让西部的基础设施和沿海持平,西部就能迎来大发展。
贵州的债务,就是西部债务问题的缩影 昨天微博上很多人在说,投资不过云贵川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