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之家▫ 音无_日向
我发现没必要和年收入低于50万的人一般见识
关注数: 10 粉丝数: 264 发帖数: 20,064 关注贴吧数: 1
我觉得河南是最标准的中部省份 @百变小熊喵🍼🐼 朋友,你的一个观点我非常赞同:山西、江西、湖南和安徽都不是典型中部省份,他们可以向其他区域靠拢,甚至成为其他区域的副中心。 但你认为河南应该“脱离中部”,这我就不认可了。 河南是最标准的中部省份,不可能摆脱“中部”的身份。 ———————————————————— 第一,河南不沿海,不沿边,位于中国之中。 从地理位置上看,河南位于我国地理中心,不沿海,不沿边,是地理意义上的“中部”。 第二,河南体量太大。 一些地理意义上的中部省份,虽然也不沿海沿边,但体量较小,战略更为机动灵活,可以通过融入沿海、沿边找到合适的发展机会。 但河南就不一样了,河南省是何等的庞然大物,GDP全国第六,户籍人口过亿,这种体量无论放在哪里都是保二争一的存在。 这就导致了,河南融不进中部以外任何一个板块。试想一下,如果河南想加入京津冀,那京津冀的综合实力会立刻超越长珠,打破区域平衡。 第三,中部够大,容得下两个大省。 熊喵兄弟担忧的是,湖北拿走了中部所有的资源。 我认为,这种事情不需要害怕。 因为中部够大,容得下两个省,甚至容得下三个省、四个省、五个省。 当前中部得到的资源少,不是因为中部自身实力不行,而是因为中部还不受重视,给中部投入的资源还不多。又由于马太效应,这些为数不多的资源大部分被武汉吸走了。 但是,目光不要局限于当下。“中部”再怎么说也是和“东部”、“西部”平级的地理概念,当下是弱了点,但不代表会一直弱下去。未来,随着我国崛起,内需爆发,中部势必会受到重视,得到更多资源。 如果河南现在放弃中部,转而强调“中原”,那以后一定会后悔的。“中原”毕竟只是个二级概念,永远无法和“中部”相提并论。
证据一破防,我就知道我说对了 证据最怕的事情,就是各地发展自己的本土资源体系。 我早就看出来了,证据是“一盘棋派”和“搅混水派”,他的计划经济思维极为浓厚,希望各地一盘棋,严格按照规划执行路径,希望各地的资源混杂在一起并统一分配。 因为只有这样,每个省份的定位才能被固定死,上下限才能被锁死。 证据是极其排斥创新和变化的一个人,害怕变数,畏惧竞争,所以每每出现挑战,证据比任何人都要更加激动。 —————————————————————— 证据理想的世界中,每个省份各司其职,互相合作,在统一的指挥下做好分内的事。 你们发现没,很多河南人看到了农业和农产品行业的局限性,而证据却对这些行业津津乐道,他觉得只要把这些行业做好,做到顶尖,完成自身的职责,就可以了。 一旦河南的传统优势领域遭遇挑战,证据就会非常激动。比如说,湖北发展航空物流,这本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贴吧里最爱黑湖北的那批浙江人都没说什么,但证据对此反应特别剧烈,他觉得这个产业本来是国家许口给河南的,现在又加了个湖北来分蛋糕,所以气愤地要向“上面”讨说法。 如果浙江人唱衰花湖机场,他们的想法肯定是“你做不好”。但证据唱衰花湖机场,他的想法则是“你不该和我争”。 说白了,市场意识极度匮乏,计划经济思想根深蒂固。
哪吒2对“海运决定论”的打击巨大 影视动画制作仍然属于工业,但不是制造业,而是“文化工业”。 和传统制造业相比,文化工业具有许多差异,其中最典型的就在于对“交通”的需求变了。 —————————————————————— 第一,低端制造业喜欢海运,因为海运对制造业生产活动很重要。沿海城市进口原材料既方便,成本又低,这也是内外资喜欢在沿海地区投资建厂的重要原因。 相比之下,文化工业更重视陆运,尤其是以高铁为代表的高速陆运。因为在文化生产中,起关键作用的不是“物”,而是“人”。一个城市想聚集影视动画相关领域的人才,靠的是海运,还是高铁呢?想必大家心里有答案。 —————————————————————— 第二,低端制造业喜欢海运,因为海运对出口很重要。沿海地区生产的大量工业产品,需要通过海运触达全球消费市场。 相比之下,文化产品的消费市场靠的不是运输,而是各种综合性的因素。 比如说,文化消费属于中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只有居民的收入水平达到中等收入以上后,文化市场才有爆发的可能性。 再比如说,文化消费依赖基础设施建设,只有三四线城市普及CBD、电影院,以及电信网络设备普及开后,文化产品才有传播的渠道和广阔的市场。 在各种条件未满足之前,文化产品的消费市场很难爆发,所以以前的影视动画等文化产品大都集中在一二线大城市。 现在随着基建完成,居民消费水平上升,文化消费市场陡然爆发。 文化消费不需要海运,只要有网络,优质的文化产品就可以进入千家万户。 —————————————————————— 总之,近几年文化消费市场的爆发,可以说是我国积攒多年的蓄力一击,也可以说是一次声势浩大的产业升级。 哪吒2的成功说明,内陆和沿海最根本的差距已经抹平了,从此以后“海运”不再是阻碍内陆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天堑。 只要内陆持续吸引文化人才,聚集相关资本,持续营造优秀的创作环境,那么即便身处西部也可以做出优秀产品。 一部哪吒2,投资5亿,票房156亿,收益巨大,这质量不知道比低端制造业高到哪去了。内陆的陕西、河南等地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创作氛围,完全可以吸取成都的经验,在这个领域抢占高地
海运衰落,映射出低端制造业的两大困局 低端制造业正在面临着两大困局。 第一大困局:制造业内部发展变革。 大家应该注意到了,随着工业产品越来越智能化、人性化,新兴的工业产品较之久产品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是贴身化、小型化。以前的许多明星工业产品是非贴身大型用品,比如大型音响、电视。而现在的很多新产品是贴身的物品,比如智能穿戴、蓝牙耳机。消费者喜欢这样的产品,体积小、便携带、外观小巧精致,资本也喜欢这样的产品,原材料少、技术壁垒高、复购率高。 二是终端化、多功能。最典型的就是手机,手机是智能服务终端,功能非常多,只考虑基础功能的花,一部手机完全可以替代电话、相机、电视、游戏机、电脑、闹钟等。这也就意味着,许多大型的工业产品被手机抢占了市场。 三是高端化、定制化。随着手机这种通用终端的出现,一些低端的工业产品彻底失去市场。企业不得不重塑品牌,走高端路线。比如说,相机行业、自行车行业、游戏掌机行业都在向高端化和定制化迈进,留住那些对优质服务有较高要求的客户。 大家不妨回顾一下,这几年你新添置的工业产品,是不是越来越精致、越来越贵重、越来越小型?你有多久没去跳蚤市场买那些便宜的、大件的、粗制滥造的玩意了? 小型化,意味着体积不大,对运力要求不高; 终端化,意味着许多工业产品已经没有存在的价值了,甚至已经彻底被市场淘汰了,我们不再需要巨量的运输量; 高端化,意味着工业产品的附加值在提高,对运输成本不再敏感,反而对物流速度、售后服务、质量品控等有更高的需求。 如此一来,海运廉价、量大的优势,就成为了过去式。空运的高时效、稳定性优势开始凸显。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