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然如水69 淡然如水69
我的琥珀我喜欢~
关注数: 155 粉丝数: 213 发帖数: 5,358 关注贴吧数: 15
转个知识帖~谈谈真假新老蜜蜡与气泡 既然提到啦蜜蜡中为什么会含有气泡,首先就从蜜蜡的认识开始,我想很多朋友大概都对新老真假具有一定的误解! 首先谈谈气泡, 蜜蜡琥珀中含有气泡很正常,就像含有包裹体和昆虫植物一样,因为蜜蜡形成的过程是非常漫长而复杂的,不是我们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蜜蜡种类有不透半透跟全透,这跟含有琥珀酸的含量有关,蜜蜡比较其他品类的琥珀含有较多微小气泡,故较多云雾状;大部分所含的琥珀酸超过百分之六,或者受酸性土渗蚀,因此不透明,波罗的海的蜜蜡长年累月不大受土壤的酸性侵蚀,漂流海中,故透明度较高。蜜蜡琥珀中含有气泡很正常但并不是所有的蜜蜡琥珀中都含有气泡,这跟开采的原材料存在的地质有关,天然的蜜蜡或琥珀中所含有的气泡呈圆形,蜜蜡里含有气泡,在阳光下闪金光,所以也称金沙蜜。而人工压制或合成的蜜蜡中带有的气泡多数呈长扁形,这也可以成为辨别蜜蜡琥珀真伪的标志! 再来谈谈新老问题, 尝试着带着更多的网友走出误区。很多人眼中的老珠子,如下: 1.风化纹明显沧桑感强烈 2钥匙孔大双面打孔 3.厚厚的包浆表面的磨损以及很多带有严重的酥油味道 4.大多形状不太规则,切片状或残状或奇形怪状! 但是注意: 很多商家就是看中了这一点而在这几点上大做文章,去北京的潘家园看看,满地的沧桑的老珠子,各个风化纹明显,双面打孔,钥匙孔大的可以穿过麻绳,很多故作切片状或残状或及其不规则的怪状来证明是手工打磨, 但是注意: 什么是珠宝,俗话讲也叫珠光宝气,试问这些满是沧桑的老珠宝光何在?看孔道并不一定是鉴别新老的唯一途径,(高古的除外),机器器械钻孔在欧洲西亚等国已经有一两百年的历史啦,包括中国在民国时期也有器械钻孔,形状规整与否更不能成为鉴别新老的依据,打个比方,朝珠形状孔道规不规整,能说是新的吗?我认为辨别新老真假首先要从材质上入手是关键。 我个人并不喜欢也不建议网友都为了追求年代而玩歪瓜裂枣的珠珠(当然老的就是老的,此贴是特指一些人工做旧的珠子,并不是说真正的老珠珠不是切片状或没有钥匙孔包浆等等。) 蜜蜡属有机宝石,很多朋友因为追求其年代而忽略了珠宝的美观与实用性,经常有朋友问我蜜蜡到不到清,觉得不到清几十年的东西根本不值得玩,某种意义来讲也算一个误区,有机宝石不同于其它矿石,时间久了内部结构就会产生变化,极其脆弱,我们玩珠珠的最终的目的还不是要拥有佩戴她们,只注重年纪而忽略了实际用途与美观性并不一定能体会到玩珠珠那种DIY的乐趣。 但并不是建议朋友们要挑新的买,只是要恰到好处,不要钻牛角尖~ 说到这里本来不想提的一并就讲了吧~ 谈谈珠友们对西藏蜜蜡的误解: 明代方以智著的<<通雅金石>>把蜜蜡的〔蜡〕字写作〔腊〕,是误把冯京用马凉,〔腊〕是解作〔合祭诸神〕和〔鱼肉在冬日腌渍〕,应与琥珀品类的形状、特质和颜色等无关.后世人却因此视蜜蜡与蜜腊相通,现提起西藏蜜蜡,也有人误以为有大量蜜蜡产于西藏,这种观念也是大错特错,西藏根本上没有蜜蜡出产,亚洲的主要产地是缅甸(泰国产小量金珀)。 西藏只是蜜蜡其中一个主要的集散地,来源多自缅甸。不少蜜蜡亦在西藏切割和打磨成大大小小的珠子(另一主要工场是在巴基斯坦),这种工艺延续至现在!
转个知识帖~谈谈真假新老蜜蜡与气泡 既然提到啦蜜蜡中为什么会含有气泡,首先就从蜜蜡的认识开始,我想很多朋友大概都对新老真假具有一定的误解! 首先谈谈气泡, 蜜蜡琥珀中含有气泡很正常,就像含有包裹体和昆虫植物一样,因为蜜蜡形成的过程是非常漫长而复杂的,不是我们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蜜蜡种类有不透半透跟全透,这跟含有琥珀酸的含量有关,蜜蜡比较其他品类的琥珀含有较多微小气泡,故较多云雾状;大部分所含的琥珀酸超过百分之六,或者受酸性土渗蚀,因此不透明,波罗的海的蜜蜡长年累月不大受土壤的酸性侵蚀,漂流海中,故透明度较高。蜜蜡琥珀中含有气泡很正常但并不是所有的蜜蜡琥珀中都含有气泡,这跟开采的原材料存在的地质有关,天然的蜜蜡或琥珀中所含有的气泡呈圆形,蜜蜡里含有气泡,在阳光下闪金光,所以也称金沙蜜。而人工压制或合成的蜜蜡中带有的气泡多数呈长扁形,这也可以成为辨别蜜蜡琥珀真伪的标志! 再来谈谈新老问题, 尝试着带着更多的网友走出误区。很多人眼中的老珠子,如下: 1.风化纹明显沧桑感强烈 2钥匙孔大双面打孔 3.厚厚的包浆表面的磨损以及很多带有严重的酥油味道 4.大多形状不太规则,切片状或残状或奇形怪状! 但是注意: 很多商家就是看中了这一点而在这几点上大做文章,去北京的潘家园看看,满地的沧桑的老珠子,各个风化纹明显,双面打孔,钥匙孔大的可以穿过麻绳,很多故作切片状或残状或及其不规则的怪状来证明是手工打磨, 但是注意: 什么是珠宝,俗话讲也叫珠光宝气,试问这些满是沧桑的老珠宝光何在?看孔道并不一定是鉴别新老的唯一途径,(高古的除外),机器器械钻孔在欧洲西亚等国已经有一两百年的历史啦,包括中国在民国时期也有器械钻孔,形状规整与否更不能成为鉴别新老的依据,打个比方,朝珠形状孔道规不规整,能说是新的吗?我认为辨别新老真假首先要从材质上入手是关键。 我个人并不喜欢也不建议网友都为了追求年代而玩歪瓜裂枣的珠珠(当然老的就是老的,此贴是特指一些人工做旧的珠子,并不是说真正的老珠珠不是切片状或没有钥匙孔包浆等等。) 蜜蜡属有机宝石,很多朋友因为追求其年代而忽略了珠宝的美观与实用性,经常有朋友问我蜜蜡到不到清,觉得不到清几十年的东西根本不值得玩,某种意义来讲也算一个误区,有机宝石不同于其它矿石,时间久了内部结构就会产生变化,极其脆弱,我们玩珠珠的最终的目的还不是要拥有佩戴她们,只注重年纪而忽略了实际用途与美观性并不一定能体会到玩珠珠那种DIY的乐趣。 但并不是建议朋友们要挑新的买,只是要恰到好处,不要钻牛角尖~ 说到这里本来不想提的一并就讲了吧~ 谈谈珠友们对西藏蜜蜡的误解: 明代方以智著的<<通雅金石>>把蜜蜡的〔蜡〕字写作〔腊〕,是误把冯京用马凉,〔腊〕是解作〔合祭诸神〕和〔鱼肉在冬日腌渍〕,应与琥珀品类的形状、特质和颜色等无关.后世人却因此视蜜蜡与蜜腊相通,现提起西藏蜜蜡,也有人误以为有大量蜜蜡产于西藏,这种观念也是大错特错,西藏根本上没有蜜蜡出产,亚洲的主要产地是缅甸(泰国产小量金珀)。西藏只是蜜蜡其中一个主要的集散地,来源多自缅甸。不少蜜蜡亦在西藏切割和打磨成大大小小的珠子(另一主要工场是在巴基斯坦),这种工艺延续至现在!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