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jc768242663 wjc768242663
换号id:九处
关注数: 1,004 粉丝数: 2,938 发帖数: 34,859 关注贴吧数: 4,395
不要再妖魔化日本了,今天的日本早已经不是以前的日本。 不要再妖魔化日本了,今天的日本早已经不是以前的日本。 从电视里看“抗日”节目,电视剧、文艺晚会等等。每每看这样的节目,看到那些节目里日本人的形象一如既往地50年不变的样子,我就担心,它们会起怎样的教育作用。我们曾经把我们的孩子教育得对着汪精卫、秦桧的像撒尿、吐痰,现在,我们也要把大家教育得把日本人当猪狗,每个人去踹一脚么?以高傲的爱国的名义对着汪精卫、秦桧的像吐唾沫,这样的人精神上就真的比汪精卫、秦桧高尚么?以爱国的名义到日本店铺打砸抢的当代青年们就比那些当初侵略中国的日本兵更有情操么? 美籍教师MIKE在网上和我谈抗日,他说,珍珠港事件,美国人受到的日本伤害也很深重,但是,没有美国人会恨现在的日本人,相反,美国人在反思,美国的两颗原子弹是不是真的必要,把那么多日本平民推向死亡,美国人的战争方式是不是应该反省,应该向日本人民道歉。MIKE是美国人,在美国完成了教育,之后在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从事研究,最后在日本的一所大学工作。 我们现在电视里每年暑假都要放抗日电影,这些电影很厉害,几乎让所有中小学生都把日本想象成魔鬼之邦,对日本充满了仇恨,这真是有益于我们的么?参观过一个抗日战争纪念馆,出来的时候,非常后悔。太血腥了。这种地方,我绝对不会带我的儿子来,以后也不会来。为什么?老实说,用血腥的场景歌颂正义战争,我也是反对的。我希望那些布展的人,去参观一下欧洲的战争纪念馆,看看那些纪念馆所宣扬的和赞美的,它们的布展是在反对一切形式的战争,让人们记住战争的非人道,让人们热爱和平,它不激发仇恨和战斗的狂热,而是激发怜悯与和平的渴望,它把敌对双方都看成同等的遭受到伤害的人。 我们呢?我们缺乏人类视野更缺乏超人类的博爱视野。“爱你的敌人”——我们有多少人懂得这句话的深意呢?要反对和警告我们的敌人,我们就得比敌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你说他们侵略过我们,我们一定要比别人强,哪天我们要杀回去,那就是和敌人一样了!过分地妖魔化敌人,会把我们降到敌人一样的水平上去。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可以大张旗鼓,但是,不要把它变成仇日教育。本人也无限地鄙视、憎恶日本的过去,但是更渴望一个中日和好的未来,渴望一个宽容的中国。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2017年英语将退出统一高考 昨天,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来杭州,参加杭州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九届亚洲比较教育学会年会。会上,他对本报记者确认,全国执行高考新方案,不会在2016年,而是2017年。语文、数学在新高考里,份量加重,这是两门必考科目。而英语,不再参加统一高考。 “教育部前天刚举行相关会议,近期估计就要发文了。在新高考方案里,英语不叫退出高考,而是改成社会考试。也就是说,英语不再和以前一样,集中在6月7、8、9日统一考试,而是由社会机构组织考试,学生高中三年可以考多次,成绩和大学英语四六级一样分等级,全国都如此。高考招生时,不同的学校会对英语提出不同的等级要求。不太会按照等级折算成分数,计入高考成绩,而是以等级为主。”顾明远说,社会机构组织的英语等级考试,不意味就是现在的高中英语会考。 “英语91分和90分,差别很大吗?实际上没多少差别,但计入高考成绩后,两个英语水平差不多的考生之间,就会差一个操场的人,以后这种情况不会出现,都按等级来了。”顾明远说,语文数学将来是必考的,这两门学科压力会加大。但考试的内容不是学生多练题,多应试就可以解决的。将来出题也会出现变化,比如作文以后可能会考两种,如写申请读国外大学这样的应用文,以及现在的高考作文类型。” 高考改革了,相应高校招生也会发生变化。顾明远透露,以后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会增加,比如大学要招生物专业的,自主招生时就会多考生物这块,以后大学自主招生会偏重,你要学什么就考什么。 “高考指挥棒,指挥的就是以后你想学什么,高考就考什么。所以新高考方案实行后,高中课程就必须有选修和必修课改革。以后要考什么,高中就侧重学什么。” 亚洲比较教育学会年会今天继续举行,有关教育的讨论也在持续。此次会议有来自16个国家,250余位代表参加,在教育、平等和社会和谐主题下,分别探讨教师职业化、教育提供的技术和新手段、课程发展、妇女和教育平等、教育和国际化、终身教育、学前教育等众多议题。(记者 王玲瑛)
外媒:菲方当面拒绝中方所提释放渔民要求 菲抓扣我渔民追踪 京华时报(微博)讯 综合外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5月12日,菲律宾检方以违反该国1998年颁布的《渔业法》为由,在巴拉望省公主港市地方法院对9名此前抓扣的中国渔民提起诉讼。另外2人将被遣返回国。 罪名成立或获刑12年 巴拉望省检察官艾伦·罗兹·罗德里格斯表示,在被扣押的11名中国渔民中,针对其中两人的起诉案件被驳回,原因是他们为未成年人,“我们会把他们移交给外交部和社会福利发展部将其遣返”。 据称,其他9名遭起诉的中国渔民涉嫌违反菲律宾《渔业法》第87条(在菲律宾水域偷猎)和第97条(捕猎珍稀、受威胁及濒危生物)。 据称,如果罪名成立,9人将面临12至20年的牢狱之灾。 渔民否认菲水域作业 罗德里格斯说,菲方主动提供了一名辩护律师但遭到拒绝,中国渔民一再坚称,他们是在中国水域作业并没有做错任何事,“尽管如此,审讯过程中,这名辩护律师一直在场”。 另据法新社报道,12日早些时候,罗德里格斯与两名中国外交官员会面时拒绝了中方提出的放人要求。随后接受电话采访时,罗德里格斯解释了菲方的行事依据:“事实很清楚。我们发现了一艘渔船、中国渔民和被捕获的大量珍稀海龟。”据中国日报网钟欣 背景 本月6日,菲律宾海警以中国渔船“非法”捕捞珍稀海龟为由在南沙群岛半月礁附近抓扣11名中国渔民,并声称在被扣的中国渔船“琼琼海09063船”上发现500只海龟。但这一说法遭到渔民家属的质疑,他们表示出海时“琼琼海09063船”也没有携带捕捞海龟的大网等工具,并且半月礁一带的海参、马蹄螺、石斑鱼等海产品很丰富,没有必要去违法捕捞海龟。 对此,中国外交部表示,中国对包括半月礁在内的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要求菲方对此做出合理解释、立即放人放船,也再次警告菲律宾不要再有任何挑衅行动。
西安:18岁小伙与70岁大爷公交上为抢座互殴 原标题:一个18岁 一个70岁 公交车上抢座位老少爷们打起来 本报讯 昨日下午,512路公交车上,一名18岁小伙和一位70岁老汉因上车时拥挤和上车后抢座位竟动起拳脚,双方都有轻微受伤。昨日下午,记者乘坐512路公交车,行至伞塔路站时上来了一些乘客,其中有一老一少两男士。两人上车后,小伙抢先坐下占了座位,随后老汉与之发生了争吵,后用胳膊勒住了小伙脖子,挥拳就打。而小伙也不甘示弱,挣脱后挥拳反击老汉面部,很快老人脸上有了血。 突发这样的情况,车上乘客和记者一起劝两人住手。老汉指着小伙说:“我今年70岁了,你小子今天走不了!”小伙立即回应:“我18岁了,我就是个‘生生子’,咱就看18岁和70岁谁能打过谁?”司机和售票员对两人说“要打下去打”,并停车让两人下车。小伙子却表示还有事,不愿下车,小伙子脖子上也有道非常明显的红印。 在乘客相劝下,两人都坐了下来,情绪渐渐缓和。这时老汉身边的一名年轻人,开始劝慰老汉,并帮老汉擦脸上的血迹。有乘客劝和老汉动手的小伙子:“你这小伙子处事也太不冷静了,对老人为啥就不能让着点?”小伙子承认是头脑一时发热才动的手。老汉则不再说话,一直在擦脸。小伙见状,把纸巾弄湿,递给老汉让其擦拭脸上的血污,老汉也未拒绝。到文昌门时,老汉下车。 据小伙讲,他是一名高三学生。上车时两人挤了一下,上车后他又抢了座位,正是因为这些小摩擦发生了争执,而双方都不愿吃亏,最终动起了手。旁边一位乘客听罢说:“哎,脾气都太大了!要是双方都退让一步,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zhuan开店六年遇到的那些奇葩顾客 见招拆招  楼主没有说出自己遇到过的奇葩顾客,可能确实是遇到的太多了都不知道该说哪一个了。我这些年也遇到很多,之所以说他们是奇葩,是因为他们买东西时和别人不一样,我给大家说几个   1,一个几岁的小孩跟着一个女的,可能是他的妈妈,或者奶奶,姥姥来了,然后对小孩说,自己去挑吧,想吃什么买什么,结果,小孩拿膨化她说那是垃圾食品不能吃,拿个果冻她说里面都是胶不能吃,拿糖她说吃了牙疼,拿饮料她说里面都是色素或者都是碳酸喝了不好,转一大圈没可吃的东西,结果小孩哭着走了。唉,您这根本就是逗小孩伤心嘛。   2,进屋后什么话也不说,到处巡视一遍,然后回来问你,方便面在哪。可是,亲,方便面就正对门口的货架上啊。   3,进屋后什么话也不说,到处巡视一遍什么也没买留下一句“没有”就走了,你问她想要什么她死活就是不说。   4,进屋后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就是不看老板,然后问他要什么,他回答一个字“烟”,可烟就在老板身后啊。   5,进来买烟,一进来他就看见了,然后就仔细的盯着看,我也知道他是要买烟了,就等着他说要什么样的了,等半天他说一个字“烟”“什么样的啊?"“云烟”“几元的呀?”“十元”“软的硬的?”“软”。我勒个去,难道您每次买烟都这样吗?   6,有一次碰上个买珍品云烟的,我把烟给他说22,他嫌贵,说别处都是20,我说不卖,他也不给钱,也不走,就在那一个劲儿说,你这怎么非得比别处贵,他在哪买也是20,我还是不卖给他,他还说,后来实在烦了我就问他,你是物价局的吗,我卖多少钱跟你有什么关系吗,跟别的地方有关系吗,你如果觉得贵可以不买呀,结果给了我22走了。   7,进来的时候屋里就他自己,就一个人慢慢的挑着东西,可是等过了一会儿人多了,我这正忙着呢,他拿着两样东西风风火火的过来了,“老板,给算一下账,快,公交车要来了”然后再扔给你个一百的(也不是花假钞的),在那一边看着外面,一边不停的催你快点儿找钱。唉,我就想问您一句,您是来考察我的应变能力的吗?   8,还有一种,有时一个人,有时两个或几个人,进来后也是不说买什么,你问他他就说随便看看,还真是随便看看,恨不得每样东西都拿起来仔细的观察,问问价,也不说贵或便宜。每种牙膏只要能打开盒的都打开,拧开盖子再看看,闻闻,然后装好,也不管是从哪拿的,随便一放。洗发水打开看看,闻闻然后放下。转了几圈最后什么也不买走了。真怀疑他们是不是别的超市派来的探子。   还有很多很多,就不说了。相信楼主也没少遇到过上面那样的人。
高等教育改革确定:600多所本科高校将转向职业教育 原标题:600所本科转型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酝酿大变   临近大学生毕业季,大学生就业又到了躁动不安的时节。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727万,比去年增加28万,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而春节过后,全国多省份的企业老板度过了纠结无奈的几个月,忍受着技工荒。   不过,这种“大学生过剩”与“技工严重缺乏”冰火两重天的反差格局,也许将在今年开始逐渐终结。   国家教育部的改革方向已经明确: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转型的大学本科院校正好占高校总数的50%。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3月底表示,中国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的核心是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是技术技能型。今后,中国将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而这一调整集中在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   据悉,本次高校改革调整的重点是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率先转作职业教育。目前,国家教育部已经成立了联盟,有150多所地方院校,报名参加教育部的转型改革。   国家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办公室工作人员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改革的更多细节目前还不方便透露。   路径   鲁昕表示,短期来看,突出的矛盾表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市场上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我国每年毕业大批大学生,去年毕业了699万,但就业率只达到了77.4%。而企业中第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相对短缺,而且短缺的比例是市场需要两个、我们只能提供一个。   高等教育的一些本科院校将转为职业教育,此前一直是动议,从去年开始进入到实施环节。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邢广陆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的讲话,相当于从政策层面,把路径明确了。对于整个职业教育,国家要构建新型职教体系,作为一种类型化的教育存在。   “通过本科教育转型职业教育,实现了职业教育体系从大专到大本、甚至于研究生、博士生的构建。其次,这个体系存在,对于职业倾向比较清晰的学生,给了他们未来成长的渠道。第三,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需要大量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职业素养较高的学生。研究类的人才,只能体现社会发展的部分需求,相对而言,属于小众群体。”邢广陆说。   业内有担心,600多所本科院校转型职业教育,会不会因为太猛太快,导致职业教育的过剩。邢广陆认为,我国向职业教育转型不存在太快太猛的问题。主要是课改问题,应用类专业,应该是动手能力、实训上更倾向一些。整体上,这种转型的中心问题还是课改。高职教育应该强化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此前,我国对于职业教育,过于强调类型了。事实上,“职业”这个词渗透在方方面面。目前强调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是非常明确的,在课程体系中,把职业技能培养放在首位。   目前的职业教育体系,既有的模式中在打通学历层次方面,中职和高职,已经有3+2连读,也就是说,中职毕业的中专生,如果深造2年,可以获得大专文凭;而高职毕业的大专生,深造2年可以获得本科文凭。另外,也可以选择3+2人才分段培养等模式:就是完成了前半部分,就可以拿到前半部分证书,进入到后半部分,学业合格也可以拿到另外的证书。转阶段时不需要再参加全国高考。通过联合招生、自学考试、专升本考试,在学校也可以修本科,甚至是硕士、博士。   职业教育的好日子近几年已经开始。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今年有毕业生2940人,截至5月6日11时,正式就业1257人,占总人数43%,达成意向1670人,占总人数57%。应届毕业生中,很多学生提前几个月就有了去向。酒店管理、化工检验、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市场营销等都是很受欢迎的专业。青岛大炼油、海尔、海信、青啤这些大企业,连续多年来学校招聘。   邢广陆认为,未来本科调整为职业教育方向,不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形。这是我国产业需求决定的。培养的人,不再是纸上谈兵的人,而是技能型的。职业教育不再与传统本科教育对立起来。重心不在于是传统本科还是类型化职教,实质是根据人才目标确立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更注重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未来的核心问题还是课改。   “革命性”调整   这场变革中,高等教育被认为是一种“革命性”的调整。眼下从产业需求看,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那么多本科院校整体转型,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力度。紧跟着就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最终导致社会对于职业教育整个意识的变化。这在整个体系上、人的意识上以及未来队伍变化上都是革命性的。国家为了做好这件事,在人、财、物上也会有很大投入。   英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HR伴侣董事长初殿松表示,普通高等学校转型职业教育,这是回归教育的本质,将终结人才培养与市场不对接的扭曲格局,让高等教育尽到本来的职责,毕竟研究性人才只是一少部分需求,更多的是技术技能型的应用型人才。这种变革也必将带来“人才红利”。“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未来也会有一段艰苦的路要走,比如教师队伍,课程改革要有执行群体,需要有理论又有实践能力的,这不是简单的事情。人的意识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转变的。但是如果方方面面跟上的话,一切皆有可能。加上就业压力是客观存在的,原来本科院校学生,就是因为教法问题,导致就业难。这种情形需要改变。总的来说,高等教育转型为职业教育,有挑战肯定也有机遇。”邢广陆说。   青岛市教育局职成处、青岛市教育局高教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高校改革的大方向已经确定,基层教育部门也正在等待国家关于转型改革细节的正式文件出台。目前,也正在做相关的准备。
高等教育改革确定:600多所本科高校将转向职业教育 原标题:600所本科转型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酝酿大变   临近大学生毕业季,大学生就业又到了躁动不安的时节。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727万,比去年增加28万,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而春节过后,全国多省份的企业老板度过了纠结无奈的几个月,忍受着技工荒。   不过,这种“大学生过剩”与“技工严重缺乏”冰火两重天的反差格局,也许将在今年开始逐渐终结。   国家教育部的改革方向已经明确: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转型的大学本科院校正好占高校总数的50%。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3月底表示,中国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的核心是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是技术技能型。今后,中国将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而这一调整集中在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   据悉,本次高校改革调整的重点是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率先转作职业教育。目前,国家教育部已经成立了联盟,有150多所地方院校,报名参加教育部的转型改革。   国家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办公室工作人员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改革的更多细节目前还不方便透露。   路径   鲁昕表示,短期来看,突出的矛盾表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市场上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我国每年毕业大批大学生,去年毕业了699万,但就业率只达到了77.4%。而企业中第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相对短缺,而且短缺的比例是市场需要两个、我们只能提供一个。   高等教育的一些本科院校将转为职业教育,此前一直是动议,从去年开始进入到实施环节。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邢广陆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的讲话,相当于从政策层面,把路径明确了。对于整个职业教育,国家要构建新型职教体系,作为一种类型化的教育存在。   “通过本科教育转型职业教育,实现了职业教育体系从大专到大本、甚至于研究生、博士生的构建。其次,这个体系存在,对于职业倾向比较清晰的学生,给了他们未来成长的渠道。第三,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需要大量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职业素养较高的学生。研究类的人才,只能体现社会发展的部分需求,相对而言,属于小众群体。”邢广陆说。   业内有担心,600多所本科院校转型职业教育,会不会因为太猛太快,导致职业教育的过剩。邢广陆认为,我国向职业教育转型不存在太快太猛的问题。主要是课改问题,应用类专业,应该是动手能力、实训上更倾向一些。整体上,这种转型的中心问题还是课改。高职教育应该强化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此前,我国对于职业教育,过于强调类型了。事实上,“职业”这个词渗透在方方面面。目前强调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是非常明确的,在课程体系中,把职业技能培养放在首位。   目前的职业教育体系,既有的模式中在打通学历层次方面,中职和高职,已经有3+2连读,也就是说,中职毕业的中专生,如果深造2年,可以获得大专文凭;而高职毕业的大专生,深造2年可以获得本科文凭。另外,也可以选择3+2人才分段培养等模式:就是完成了前半部分,就可以拿到前半部分证书,进入到后半部分,学业合格也可以拿到另外的证书。转阶段时不需要再参加全国高考。通过联合招生、自学考试、专升本考试,在学校也可以修本科,甚至是硕士、博士。   职业教育的好日子近几年已经开始。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今年有毕业生2940人,截至5月6日11时,正式就业1257人,占总人数43%,达成意向1670人,占总人数57%。应届毕业生中,很多学生提前几个月就有了去向。酒店管理、化工检验、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市场营销等都是很受欢迎的专业。青岛大炼油、海尔、海信、青啤这些大企业,连续多年来学校招聘。   邢广陆认为,未来本科调整为职业教育方向,不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形。这是我国产业需求决定的。培养的人,不再是纸上谈兵的人,而是技能型的。职业教育不再与传统本科教育对立起来。重心不在于是传统本科还是类型化职教,实质是根据人才目标确立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更注重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未来的核心问题还是课改。   “革命性”调整   这场变革中,高等教育被认为是一种“革命性”的调整。眼下从产业需求看,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那么多本科院校整体转型,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力度。紧跟着就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最终导致社会对于职业教育整个意识的变化。这在整个体系上、人的意识上以及未来队伍变化上都是革命性的。国家为了做好这件事,在人、财、物上也会有很大投入。   英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HR伴侣董事长初殿松表示,普通高等学校转型职业教育,这是回归教育的本质,将终结人才培养与市场不对接的扭曲格局,让高等教育尽到本来的职责,毕竟研究性人才只是一少部分需求,更多的是技术技能型的应用型人才。这种变革也必将带来“人才红利”。“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未来也会有一段艰苦的路要走,比如教师队伍,课程改革要有执行群体,需要有理论又有实践能力的,这不是简单的事情。人的意识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转变的。但是如果方方面面跟上的话,一切皆有可能。加上就业压力是客观存在的,原来本科院校学生,就是因为教法问题,导致就业难。这种情形需要改变。总的来说,高等教育转型为职业教育,有挑战肯定也有机遇。”邢广陆说。   青岛市教育局职成处、青岛市教育局高教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高校改革的大方向已经确定,基层教育部门也正在等待国家关于转型改革细节的正式文件出台。目前,也正在做相关的准备。
高等教育改革确定:600多所本科高校将转向职业教育 原标题:600所本科转型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酝酿大变   临近大学生毕业季,大学生就业又到了躁动不安的时节。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727万,比去年增加28万,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而春节过后,全国多省份的企业老板度过了纠结无奈的几个月,忍受着技工荒。   不过,这种“大学生过剩”与“技工严重缺乏”冰火两重天的反差格局,也许将在今年开始逐渐终结。   国家教育部的改革方向已经明确: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转型的大学本科院校正好占高校总数的50%。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3月底表示,中国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的核心是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是技术技能型。今后,中国将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而这一调整集中在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   据悉,本次高校改革调整的重点是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率先转作职业教育。目前,国家教育部已经成立了联盟,有150多所地方院校,报名参加教育部的转型改革。   国家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办公室工作人员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改革的更多细节目前还不方便透露。   路径   鲁昕表示,短期来看,突出的矛盾表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市场上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我国每年毕业大批大学生,去年毕业了699万,但就业率只达到了77.4%。而企业中第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相对短缺,而且短缺的比例是市场需要两个、我们只能提供一个。   高等教育的一些本科院校将转为职业教育,此前一直是动议,从去年开始进入到实施环节。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邢广陆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的讲话,相当于从政策层面,把路径明确了。对于整个职业教育,国家要构建新型职教体系,作为一种类型化的教育存在。   “通过本科教育转型职业教育,实现了职业教育体系从大专到大本、甚至于研究生、博士生的构建。其次,这个体系存在,对于职业倾向比较清晰的学生,给了他们未来成长的渠道。第三,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需要大量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职业素养较高的学生。研究类的人才,只能体现社会发展的部分需求,相对而言,属于小众群体。”邢广陆说。   业内有担心,600多所本科院校转型职业教育,会不会因为太猛太快,导致职业教育的过剩。邢广陆认为,我国向职业教育转型不存在太快太猛的问题。主要是课改问题,应用类专业,应该是动手能力、实训上更倾向一些。整体上,这种转型的中心问题还是课改。高职教育应该强化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此前,我国对于职业教育,过于强调类型了。事实上,“职业”这个词渗透在方方面面。目前强调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是非常明确的,在课程体系中,把职业技能培养放在首位。   目前的职业教育体系,既有的模式中在打通学历层次方面,中职和高职,已经有3+2连读,也就是说,中职毕业的中专生,如果深造2年,可以获得大专文凭;而高职毕业的大专生,深造2年可以获得本科文凭。另外,也可以选择3+2人才分段培养等模式:就是完成了前半部分,就可以拿到前半部分证书,进入到后半部分,学业合格也可以拿到另外的证书。转阶段时不需要再参加全国高考。通过联合招生、自学考试、专升本考试,在学校也可以修本科,甚至是硕士、博士。   职业教育的好日子近几年已经开始。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今年有毕业生2940人,截至5月6日11时,正式就业1257人,占总人数43%,达成意向1670人,占总人数57%。应届毕业生中,很多学生提前几个月就有了去向。酒店管理、化工检验、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市场营销等都是很受欢迎的专业。青岛大炼油、海尔、海信、青啤这些大企业,连续多年来学校招聘。   邢广陆认为,未来本科调整为职业教育方向,不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形。这是我国产业需求决定的。培养的人,不再是纸上谈兵的人,而是技能型的。职业教育不再与传统本科教育对立起来。重心不在于是传统本科还是类型化职教,实质是根据人才目标确立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更注重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未来的核心问题还是课改。   “革命性”调整   这场变革中,高等教育被认为是一种“革命性”的调整。眼下从产业需求看,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那么多本科院校整体转型,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力度。紧跟着就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最终导致社会对于职业教育整个意识的变化。这在整个体系上、人的意识上以及未来队伍变化上都是革命性的。国家为了做好这件事,在人、财、物上也会有很大投入。   英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HR伴侣董事长初殿松表示,普通高等学校转型职业教育,这是回归教育的本质,将终结人才培养与市场不对接的扭曲格局,让高等教育尽到本来的职责,毕竟研究性人才只是一少部分需求,更多的是技术技能型的应用型人才。这种变革也必将带来“人才红利”。“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未来也会有一段艰苦的路要走,比如教师队伍,课程改革要有执行群体,需要有理论又有实践能力的,这不是简单的事情。人的意识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转变的。但是如果方方面面跟上的话,一切皆有可能。加上就业压力是客观存在的,原来本科院校学生,就是因为教法问题,导致就业难。这种情形需要改变。总的来说,高等教育转型为职业教育,有挑战肯定也有机遇。”邢广陆说。   青岛市教育局职成处、青岛市教育局高教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高校改革的大方向已经确定,基层教育部门也正在等待国家关于转型改革细节的正式文件出台。目前,也正在做相关的准备。
中方:越南5天内171次冲撞我船只 立即撤船撤人   京华时报讯昨天,外交部边海司副司长易先良和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李勇就中方在中国西沙群岛中建南海域钻探作业举行吹风会,要求越方停止对中方企业作业进行任何形式的干扰,并阐述了中方的立场。   越南蛙人释放障碍物   中方表示,5月2日以来,越南对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西沙群岛海域开展的正常钻探活动进行强力干扰,中方深感意外和震惊。   易先良说,从5月3日到7日短短5天内,越南已经派出35艘各类船只对中方船只进行了171次主动的冲撞。中方在现场的只有公务船和作业的民船,也就是民用船只。而越南方面出动的船只中包括了多艘武装船。在冲撞过程中,中方公务船在距中方船只5米远的地方发现了越方派出的潜水蛙人,越方还在水中释放了大量渔网和大型障碍物。这对中国船舶设施和人员构成了安全威胁,也对正常的航行安全构成了威胁。   中国并未派出军舰   易先良说,中国并没有军舰在这个海域。他强调,是越方主动到这个海域来进行挑衅和滋事,对中方的正常作业甚至对中方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了威胁。中方采取派出公务船的措施都是保持着低调克制。   中方说,西沙群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不存在任何争议。中国企业在中国西沙群岛海域的作业完全是中国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范围内的事。越方对中国企业的正常活动进行干扰,严重侵犯中国的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作业秩序和中方作业平台的安全,对中越关系也带来了完全不必要的困扰。   要求越方立即撤船   中方表示,面对越方干扰,中方不得不加强现场安保力量,对越方的干扰行为予以阻止,以维护海上生产作业秩序,确保航行安全。中方要求越方切实尊重中国的合法正当权益,回归理性,立即停止任何形式的干扰行为,立即从现场撤走船只和人员。   在吹风会上,中方还展示了地图,表示这个钻井作业的地点距离中国的三沙市管辖的中建岛17海里,距离越南的海岸150海里。据了解,事发海域完全在中国主权范围之内,中国的船只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在这个海域进行作业。综合新华社电 新闻加点料   事发海域|北纬15°29′58〃,东经111°12′06〃       距离中国三沙市管辖的中建岛17海里,距离越南海岸150海里   新闻背景   中国石油981钻井船在南海钻探石油 为期3个月   琼航警0034南海5月4日至8月15日,“海洋石油981”船在以15-29.58N/111-12.06E点为圆心,3海里为半径范围内进行钻井作业,禁止驶入。   新闻后续   中方回应:给中越关系带来完全不必要困扰   中方表示,面对越方干扰,中方不得不加强现场安保力量,对越方的干扰行为予以阻止,以维护海上生产作业秩序,确保航行安全。   中俄海上军演地点改设南海 时间提至5月中   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发言人罗曼·马尔托夫说:“5月中期俄罗斯军舰将取航上海,在那里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参加‘海上协作-2014’大规模演习,演习将在南中国海举行。”此前中国于4月30日称将于5月下旬在上海附近的东海与俄罗斯举行海上联合军事演习。   新闻连连看   中越南海发生严重纷争 越南股市暴跌6%   越南股市8日盘中暴跌超过6%,创近13年最大单日跌幅。消息面,南海探油纷争升级,中国船水炮攻击越南船,两国海警对峙,但未开枪,为数年来中越於南海所发生最严重纷争。   东盟峰会召开在即 菲律宾抓中国渔民搅局   5月6日10时左右,中国“琼琼海09063”渔船及11名渔民在南沙半月礁作业时,遭菲律宾海警抓扣。船长称,他们的渔船遭到菲警察的射击。   评论解析   越南菲律宾南海不断挑事 美国从“黑影”变“黑手”   有学者认为,南海问题表面看是美国维护南海航行自由,实际是美国借南海问题牵制、围堵中国,如加强与菲律宾的军事合作,在南海周边投棋布子。中国同该地区其他争端国或声索国围绕岛礁主权和海洋管辖权的较量,伴随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已经开始转变为中美围绕海权的竞争和较量,是围绕地缘政治、自然资源开发、航道管辖的博弈。
政府部门屡拒信息公开 “国家秘密”成尚方宝剑 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六年来,如何处理好公开和保密的关系是最令人纠结的问题。保密法的立法指导思想是“以不公开为原则”。《条例》的立法指导思想是“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   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六年来,如何处理好公开和保密的关系是最令人纠结的问题。保密法的立法指导思想是“以不公开为原则”。《条例》的立法指导思想是“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两者的立法目的显然是冲突的。前者是法律,后者是条例,一旦发生冲突,后者要让位于前者。一些政府信息披上国家秘密的外衣不予公开,也就不足为奇了。   以“国家秘密”为由拒绝公开   2013年1月,北京律师董正伟申请公开全国土壤污染数据信息。同年2月24日,他收到了环保部的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环保部以“国家秘密”为由拒绝公开。直到2014年4月17日,环保部和国土部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国家秘密”之说不攻自破。   2012年4月1日,《民航发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称《办法》)发布,规定民航发展基金的缴纳标准与《办法》废止的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的缴纳标准一致,被网民称为“换汤不换药”。5月16日,律师王录春申请公开国务院批准《办法》出台的文件遭到拒绝,理由依然是国家秘密。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姜明安指出,正因为国家秘密的范围界限过于含糊,以至于有些利益秘密被掩在了“国家秘密”的幕布后面。   尽可能减少行政机关的自由度   区分哪些政府信息应该公开、哪些政府信息需要保密,涉及公民权益,也涉及国家安全,是非常复杂的问题。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熊文钊认为,为平衡《条例》和保密法,需要制定条例将其细化。然而保密法实施条例并未对此予以明确。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莫纪宏指出,在现代国家,“政府信息公开是原则,秘密是例外”。国家秘密不能任意设置,界定保密事项必须平衡“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同时,保密范围和事项应明确界定,尽可能减少行政机关的自由度。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余凌云教授预测,将《条例》升格为法律,注定是个艰难的博弈过程。制度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的许多问题,有的是条文设计问题,有的则是理念和实践操作问题;有的是行政机关抵触使然,有的则是社会激情有余、操之过急造成的。 (据《法制日报》)
首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