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培拉 塔培拉
关注数: 96 粉丝数: 63 发帖数: 3,462 关注贴吧数: 63
这一集的确是把素世和爱音这两个角色的内核给把握住了 本来是想在另一个吧友的帖子下面回复的,但有感而发写着写着有点长了,于是索性自己另开一帖感慨一下 一句话概括的话,这一集爱音和素世的对话看似有点过于简洁有点赶,但其实是把这两个本来直接互动并不是最多的角色用一种相当不错的方式连接了起来。 对话中的关键两句,爱音的“虽然很来气,但让我意识到素世同学也是个普通人”和素世的“你明明只是想出风头”看似是在互相揭底,但其实反映出的是这两个人物的设计精髓。素世做的事情其实算是爱音头几集各种心理活动的一个极端版--两个人都会很有意识地去计算考量自己在周围人眼里的形象,并会认识到自己和其他人的关系都是可以用来达成目的的资源(非贬义)。爱音一开始的目的是给从伦敦逃回来的自己重新找回“受人欢迎”的感觉,素世一开始的目的是重新组回自己珍爱的朋友圈子。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两个人都是极其看重“人情”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出于人情的出发点让素世在破防后直接全部切割的行为显得冲击感极大。 这让她们两个在脑回路上和社恐到极点的灯与直来直去的立希就属于两类人。这么说当然不是说她们俩心机有多重有多坏,这是正常的社交意识,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会有,只不过素世的行为在之前的各种因素影响下变得更加偏执极端,或者用这部动画的主题来说就是更加在“迷路”上越走越远。 这种情况下越是像灯或者立希那种“单纯”的人越是会让她觉得自己不被理解没可能和她们真的敞开心扉,必须要爱音才能在看似对线但实际上并不全盘否定她的方式让她选择去直面自己对其他人的情感,让她意识到自己之前用尽手段想把crychic组回来的初衷是恰恰就是她现在在刻意去否定去轻贱化的“感情”,而不是在所有事情都失控了之后去抱着“你们说得对我就是最自私的人”,“反正都这样了你们怎么看我也无所谓了”的想法,本末倒置地自暴自弃--之前对立希的“坦诚”和突然消失其实都已经展露出这种自暴自弃的苗头了。所幸在爱音一番锲而不舍的操作之后,素世的选择是“我去亲手结束”而不是继续装作无所谓地玩失踪。就像现实中谈恋爱分手一样,再怎么样的原因明着说出来,也永远比直接不辞而别ghost别人(比如祥子对待她的方式)要好上许多。至于最后能够让素世彻底回来当然是灯的功劳,但是能够让她进入这个关键转变的只能是爱音。 因此就算不讨论cp感的问题(但有一说一真的好配),爱音和素世也的确是最懂对方的人。希望之后素世也会有机会在关键时刻救一下爱音来回敬一下
转,标题不长看来就没什么人点嘛 大人希望自己孩子的脑袋里开出智慧美丽的花朵 而别人孩子的脑袋里最好只是一堆杂草 大人都说孩子的天空广阔无垠 奇怪,难道大人和我们的天空不一样吗? 很多人都希望他们的孩子赢在起跑点 最后却让孩子都累死在终点 亲爱的心理医生伯伯: 我真的没有办法忘记 每次被陌生的叔叔阿姨又亲嘴又捏脸的恐怖经验 我想这会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噩梦 为什么可爱的小孩的人生这么苦? 苹果被虫吃了一大口 人们说:“它从一颗好苹果变成了变成了一颗烂苹果。” 苹果被人咬了一小口 虫说:“它依旧是一颗超级好苹果。” 所以虫比人善良 我对你诉苦时 请你一定要安慰我 我就是需要你温暖的安慰 才会跟你说 当我为你歌唱时,请别挑剔我五音不全 当我为你写诗时,请别嫌弃我言语乏味 当我为你跳舞时,请别嘲笑我四肢僵硬 请告诉我,只要是我为你做的一切 全都令你感到幸福 笛尔卡说:“我们越学习越发现自己的无知。” 那么我们干吗要努力学习呢? 这里放上本人的“棺材论”:举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学习就像在亲手给自己打一口棺材一样,学(打)的时候天天在想:“学得很不爽(干啥要给自己打这死人玩意,多不吉利)”学得久了,觉得自己无知(快打好了,发现样式不是很流行),但是没办法了,廉颇老矣(没办法呀,总不能拆了重打)。但是想想,如果不学(不打),那么结果会怎么样?当然是(死无葬身之地)。说得明白一点吧,无知可以和大家一起无知,但是不能因为比无知还无知而被无知的人瞧不起,大家说对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