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丶桐丶雨 梧丶桐丶雨
关注数: 8 粉丝数: 22 发帖数: 1,602 关注贴吧数: 18
关于“星轨”的拍法 1、拍摄方法 拍星轨有叠加法(一段时间内拍摄多张后期合成)和长时间曝光法,我用的是叠加法, 这样的话能保证成功率。 2、拍摄工具: 一台单反(ISO成像越高越好),一支广角镜头(至少17MM),一个靠谱的三角架, 一个定时的快门线,至少8G的内存卡 3、拍摄步骤: 3.1 对焦拨自动AF,对月亮对焦(或最亮的星星对焦),如果没有最亮的星星对不上焦把镜头设置成无限远。 3.2将相机以及镜头的对焦方式设置成手动MF. 3.3设置参数:快门:10-30秒,光圈:4-7之间,ISO:800(相机越好越高,我的是尼康D90不是好相机我调为800),白平衡设为手动 一般设为2500K 3.4镜头放到最广角,然后试拍几张,取到一个最合理的参数 3.5最后按照最合理的参数设置你的遥控快门线就可以开拍了 3.6一般拍一个小时就可以取得星轨, 往正北方向可以拍出同心圆 4、拍摄注意事项: 4.1 确保内存卡有容量,电池要满格,我这次就是因为偷懒用了只有3个电池拍,在新疆很冷的温度下拍了半个小时就没有了。 4.2 如果有月光注意,有月光和没月光参数是完全不一样的,我这次就是原来在月光下拍摄 参数清晰可见,月亮下山拍的就是一片黑了,所以根据月光变化调整参数。 4.3 观察下是否有云,如果有云就可以收摊了,拍不出效果。 5、关于后期合成 百度“ Startrails”德国人的一个星轨软件,一看就会用。 转自:蜂鸟 作者:yinyi221
镜头知识知多少? DX镜头:专门为尼康DSLR生产的镜头,成像圈仅覆盖APS-C尺寸的传感器,由于使用在一般35mm规格的相机上会有成像圈的产生且镜身可能在近端时压碰到底片或感光板造成损坏,因此并不适合使用于35mm规格的相机上。 ED镜片:超低色散镜片(Extra-low Dispersion glass), 是加工了有着为了减少在长焦距使用时所产生光的色散,而降低分散光的波长的特性的特殊玻璃,而制成的镜头所赋予的称号。 Nano:纳米结晶镀膜,最大的作用是防止镜片反光,增加透过性。 AF: 自动对焦(Auto focus)。 AF-S: 低噪音引擎镜头, 搭载了SWM超声波马达(Silent Wave Motor), 对焦更加快速且准确。类似于佳能的USM,即超音波马达技术(Ultrasonic Motor technology)。 VR减震系统:采用了防手震技术的镜头(Vibration Reduction)。使用该镜头有助于纠正和减少镜头摇晃或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照片模糊。部分VR镜头支持筛选模式(panning shot mode),便于检测镜头的水平运动,使垂直振动最小化。类似的有佳能的IS系统(Image Stabilizer)和适马的OS(Optical Stabilizer)系统)。 IF:内置对焦(Internal Focus),对焦系统在镜头内部。对焦时镜筒不旋转且长度不变。 D型镜头:距离/尺寸信息(Distance/Dimension),支持尼康新3D矩阵测光。这种镜头可在曝光测定时,跟随距离资料一起传达到相机,并帮助决定更加准确的曝光值。且由于备 有独立的有光圈环,因此可兼容于手动相机产品系列(例如FM-10等机种)。 G型镜头:是光圈调节可在相机机身实行的镜头。镜头没有独立的光圈环,且重量轻。但也就只能用于有电动马达的机身。具有和D系列镜头相同的特性。 Micro: 尼康微距镜头标识。 ASP:Aspherical lens elements (非球面镜头组件)。非球面镜头即使在使用最大光圈时,仍可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彗星像差和其它类型的镜头像差。这对于纠正广角镜头失真特别有用,并可通过减少必要的标准(球面镜头)组件,使镜头组件更轻,设计更精巧。 __________________
尼康17-55 F2.8已经入手三个月感受------(转) 这个镜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镜头,而争议的一个方面就是它值不值将近一万这个价格 我想,尼康公司肯定不傻,敢标这么贵,自然有它的道理,价格不是随便定的玩的 至于为什么贵?且听下面道来 我看过一个国外的评测,将17-55与24-70分别用D300S与D700使用进行全面对比 结论是17-55在D300S上,对抗24-70整体不落下风,甚至在个别地方反超24-70 虽然仅就成像来说,二者相差不大 但,24-70是全副头,17-55是DX头 所以,很多人就觉得24-70值一万多,17-55不值九千多 没办法,DX这两个字母天生就比FX低贱,17-55出身不好,还敢卖这么贵,怪不得叫人骂 估计尼康也比较尴尬,明明是一支表现不弱于24-70的头,定的和24-70一样吧,肯定不行,因为你是DX头嘛 定的太低的话,肯定更不行,那么低的价格都买17-55去了谁还想着24-70 所以我就把它定的比24-70便宜几千,但还是要比狗头贵很多 这个价格,既对得起它的价值,也拉得开狗头与牛头,DX与FX的差距 让你消费者犹豫不决 我之所以坚决上17-55,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钱的原因 你上全副,最低就要D700起步,你说你都玩全副了,你总不能继续玩狗头吧,好家伙,一部D700一万多,一个牛头一万多 算了,我还是玩D90吧,一部D700的价格就可以买一套全新的D90+17-55,我觉得挺合算,是我能力承受范围内的最好的选择,至于全副,那不是我现在要考虑的 说实在的,我觉得17-55卖九千多仅就镜头本身来说很合理,但也确实高了一些 所以,网上有一种观点 买17-55,买行货(九千八)不如买水货(八千八),买水货不如买二手(6800-7800) 我对此深表同意 因为当初看了很多它的争议,导致我也犹豫不决 所以,我挑了一个周末,带着我的D90套,和另一个拿着D90 16-85的朋友一起结伴去的省城看真身(本地小地方,没得卖,只能跑省城) 来到事先网上查好的尼康经销商店 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17-55真容 当老板把它从展示柜里拿出来交到我的手上,我就知道网上说的全都是狗屁 17-55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什么?非常好的做工,非常好的做工,以及非常好的做工,拿在手上那种充实的感觉让我深深着迷了 而在此之前,我一直觉得朋友的16-85做工真是太好了,比我的套头强了不是一点半点。直到亲手拿起17-55。我才明白牛头的做工应该是怎样的 再看朋友,他也沦陷了,翻来覆去看个不停 朋友本来也在纠结要不要升级17-55,结果没十分钟就决定买下来,我当时很高兴,因为终于有人在我面前做小白鼠了,现在想想我真觉得自己很邪恶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成交,试镜 我们问:“买了跑焦怎么办?当场给换吗?” 老板呵呵一笑:“这个价位的东西,你试试就知道了。” 结果,一次成功,狂拍十几张,啥问题也没有 我厚着脸皮把镜头从朋友的D90上卸到我的D90上(现在想想估计当时也潮吧了~还用得着换吗?) 调到最大光圈,拍了一张,拷到电脑上一看,唉,我真没想到,在室内,居然也可以拍出这样的色彩 再换套头,以前没觉得有多干涩,现在才知道是因为以前没得比 就像我开了三年的马六了,一直挺满意动力的 直到朋友结婚蹭了一回宝马Z4,才知道啥叫推背感 从省城回来后,我就开始了我的17-55购买之路 当时抱着若是不能用实惠的价格买到成色如新的,我就买新的水货的想法 没想到还真被我赶上一个,成色真的像新的一样,卖家不差钱,三啦两啦人家图省事,速出,被我捡了个小便宜,成交 买回来不久,就把18 105和50 1.8都出了,出18-105不意外,意外的是出了50 1.8,因为50 1.8除了光圈大一些,锐度更好,其他完败于17-55(定焦和变焦比锐度……) 至于它值不值比18-105和16-85贵那么多,这个很难说,镜头一分钱,一分货;二角钱,二分货;三元钱,三分货的道理大家都懂,在差价的问题上,我认为没有值不值得,只有舍不舍得 如果你只注重性价比,它肯定不值 但是,玩摄影有什么性价比可谈?贵就有它贵的道理,想追求性价比,你就别想拥有最好的享受 最后强烈推荐大家,不管是买不买这个头的,只要是在任何镜头上选择有纠结,有犹豫的 解决的办法很简单 就是想尽办法去搞一个试一试,只要把你纠结的镜头拿在手上,感受一下,拍两张,相信大多数的纠结都能瞬间解决 搞不到?很简单 1,蹭朋友的 2,去实体店,就像我们,宁可大老远去一趟省城 3,去卖二手头的商家那里,那里一般都给试镜 4,这个办法很坏,找个蜂鸟二手网友的,约个地方当场试试,满意就买,不满意再找借口不买尿循,我真邪恶 不要完全相信网上某些人的说的,他是谁?他的话为什么就这么值得相信?有多少人在以讹传讹?有多少信誓旦旦说这不好说那不好的人真正摸过那些东西?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现象 还是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双手吧 看到很多人纠结这个镜头没VR…… 需要吗?24-70为什么也没防抖?这个焦段~~~真没必要 至少我,室内光,长焦端,ISO200,最大光圈,基本不会虚~ 总结:17 55锐度与16-85差不多,如果你过于看重锐度,那50 1.8更好,我还没见过万元内锐度强过它的 对比狗头,17-55赢在色彩(尤其是室内,或暗光),做工,油润度,层次感上 后记:自从用了17 55,我就再也不相信网上某些人信誓旦旦的各种狗头不比牛头差的想法。东西好不好,还是要自己用才知道。 这个世上有三种说法。一,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二,以讹传讹。三,装专家 这直接影响了我接下来的烧钱之路,去TNN的性价比吧 上个星期,入手105VR 全新,这次没入二手,因为我认为这个镜头是尼康最值得拥有的镜头之一。买一个就不打算出了。 至于性价比的选择,腾龙90,尼康60,都不考虑了,直接进最好的,省的纠结。(我知道还有更好的,不过那不在日常玩玩的考虑范围之内。) 这个星期,准备进SB900,600也不考虑了,一步到位才最省钱 下一个目标,小竹炮二代,至于什么掉渣之类的,无所谓,不影响成像就行,这个焦段的大变焦牛镜,进了就不打算出,攒钱中……目标达成,50%。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