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姑娘 茶花姑娘
关注数: 0 粉丝数: 3 发帖数: 1,084 关注贴吧数: 0
《喀什噶尔》引领观众体验神奇西域之旅 《喀什噶尔》引领观众体验神奇西域之旅 央视国际 (2004年09月11日 16:07)   新华社杭州9月11日电 华丽的舞美灯光、绚丽的民族服饰、精湛的舞蹈表演……在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期间,新疆大型民族歌舞《喀什噶尔》引领观众体验了神奇的西域之旅。    上演《喀什噶尔》的杭州红星剧场舞台俨然变成了塔克拉玛干的浩瀚大漠。序幕中,一支驼队向著喀什噶尔进发。驼队中一位老者,领著小孙子唱起歌来。歌声是维吾尔人的第二语言,老者用这种最美的语言赞颂古丝绸之路的明珠、维吾尔族文化的摇篮——喀什噶尔。第二幕“西域重镇”一开始,随著欢快的音乐,演员们从观众席的四面八方走上舞台。小商小贩们大声吆喝,民间艺人高声吟唱,外国商人品评货物……剧场仿佛幻化成了喀什噶尔,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丝路”古镇浓郁的民族风情。   “简直太有创意了!看到服饰各异的演员从我身後走过来,听见他们用维语叫卖货物,我好像真的就被带到了喀什的集贸市场上,”观众王小姐在演出散场後说。《喀什噶尔》总编导阿布力皮孜说,在这台歌舞的编排过程中,力求运用最丰富的舞台艺术语言向观众描绘喀什独具代表性的自然风光与风土人情,以及独特的地理位置带来的多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历史痕迹。整台节目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以时间为主线,通过“西域重镇”、“木卡姆故乡”、“大漠抒怀”、“帕米尔情韵”、“绿洲风采”几大部分,展示出生活在那裏的各民族人们的生活、劳动与情感。   整台演出中有新疆传统的“十二木卡姆”(十二个流传在民间的套曲组合)、古风萨满舞、刀郎舞、麦西来甫表演,还巧妙地融入了武术、杂技等元素。在舞蹈方面,《喀什噶尔》还借鉴了包括傣族孔雀舞、印度婆罗多舞、波斯舞、俄罗斯群舞在内的其他舞蹈形式。诙谐幽默的《摘星舞》、妩媚动人的《面纱舞》、情意绵绵的《柯尔克孜双人舞》、英勇豪迈的《长矛舞》让人拍案叫绝。喀什是中国西部边陲,生活著维吾尔族、汉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十几个民族。作为新疆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喀什是闻名於世的民族歌舞之乡、瓜果之乡,有‘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之说。(记者王昕 战艳 张乐)
伴着ARKEN的歌声游新疆——转帖-游记 新疆在上小学时就是我神往的地方,作为小学宣传队的一员,也曾穿过花衣,戴着小花帽,学着摇脖子,两撇小胡子夹在鼻子下,冒充库尔班大叔。80年在饭店认识了几位来郑接兵的新疆军人,当时隔着桌子一直看着我,后来过来一位,对我说:小伙子,我们团长看上你了,跟我们到新疆去当兵吧,那里可是个好地方,大白菜2分钱一公斤。这些话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当时是怎么说的,忘记了,但确实心动了。倒不是为大白菜,而是为那片遥远而神秘的地方。 随着岁月的流逝,年纪的增长,到新疆的心愿越来越迫切和强烈。终于,在02年的4月除,辞去工作,踏上了开往乌鲁木齐的179次列车,开始了我难忘的西行之路,在那里流连忘返,盘垣两月之久,基本走遍了新疆大地。 回来后,搞起了大本营公司,为同样喜欢出行的朋友提供服务。在大本营认识了许多朋友,聊天时经常对我说:写个攻略吧,讲一讲那边的人和事,给要去那里的朋友提个参考。我也答应下来:好, 好, 好。但是由于初开业,工作也忙,其实是懒,再一个BBS藏龙卧虎,也怕写不好,让人笑话,所以,迟迟未动笔。前两天大本营来了一对老夫妇,听口音就是新疆人,一问果然是,老两口是新疆建设兵团的老战士。在一起聊了起来,说了新疆许多故事,还翻出一些老照片,对照地图,找寻故居,但往事如烟,老人都已记不起来了。 这又勾起了我动笔的欲望。好赖写点吧,不然时间长了,我的记忆也会丧失的。 我随便写,您也随便看,写得不好的地方,您哈哈一笑得了,也甭提意见。说好了,咱现在就开始书归正传。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