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招聘 残疾人招聘
关注数: 257 粉丝数: 317 发帖数: 18,679 关注贴吧数: 2
陕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将加快推进 陕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将加快推进 昨日,省人社厅召开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推进视频会。记者获悉,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涉及全省约200万人,其中中央驻陕单位约20万人。这次会议后,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参保登记、基金征缴和基本养老金发放等业务将陆续开始办理。 人员是哪些?参保人员范围将严格确定 此次改革范围是,按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事业单位,是指按照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进行分类改革后的公益一类、二类事业单位。对于目前划分为生产经营类,但尚未转企改制到位的事业单位,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仍继续参加;尚未参加的,暂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待其转企改制到位后,按有关规定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 要严格按照机关事业单位编制管理规定,确定参保人员范围。编制外人员应依法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于编制管理不规范的单位,先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清理规范,待明确工作人员身份后再纳入相应的养老保险制度。 时间怎么算?个人账户从2014年10月1日起始 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单位按工资总额的20%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8%缴费,本人缴费工资高于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倍的部分不纳入缴费工资,低于平均工资60%的以60%为基数缴费,即“300%封顶、60%托底”。个人缴费全都计入个人账户,统一计息,不实行实账积累.在单位工资总额和个人工资中包含了现行规定不纳入退休费计发基数的部分,在单位工资总额中还包含编制外人员的工资,这些都要在计算缴费工资基数中予以扣除。 我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征收。个人账户建账起始时间为2014年10月1日,之后参加工作的人员,从参加之日起建立个人账户。   个人交多钱?职业年金个人缴纳缴费工资的4% 在改革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为机关事业单位改革范围内的所有工作人员(不包括已退休人员)建立职业年金。资金来源由两部分构成:单位按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两部分资金构成的职业年金基金都实行个人账户管理。 工作人员退休时,依据其职业年金积累情况和相关约定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有利于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待遇咋区分?为“中人”设10年过渡期 改革前后待遇的衔接政策: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已经退休的“老人”,对改革前(2014年9月30日及以前)已退休的“老人”,从2014年10月1日起,维持原待遇不变,并参加今后的待遇调整;对改革后参加工作的“新人”,退休时的基本养老金为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之和;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由于改革前的工作年限里没有实行个人缴费,其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储存额中没有体现这段时间的劳动贡献,因此将这段时间确定为“视同缴费年限”,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同时,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等因素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为更好地保持“中人”待遇的衔接,这次改革设定了10年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办法对比,新办法计发的养老金低于老办法的,按老办法补齐;新办法计发的养老金高于老办法的,对高出部分有所限制。基本保证原有的待遇水平不降低。 我省机关事业单位的离休人员,不纳入此次改革范围,仍由同级财政发给离休费,并调整相关待遇;中央驻陕的机关及事业单位离休人员,继续由原渠道保障。机关事业单位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劳模、有重大贡献的高级专家等荣誉称号人员的一次性待遇办法,要另行研究制定。 待遇会怎样?缴费年限越长待遇水平越高 改革后,基本养老金待遇分为两部分:一是基础养老金,以社会平均工资和本人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每缴费1年计发1个百分点,即缴费年限越长,待遇水平越高;二是个人账户养老金,累计历年个人缴费的本息,除以规定的计发月数,即缴费越多,待遇水平越高。以此体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生涯的劳动贡献。 工作调动怎么办?省内机关事业单位间只转关系不转基金 参保人员在全省范围内的机关事业单位之间流动,只转移养老保险关系,不转移基金。参保人员跨省流动或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在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的同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随同转移,并以本人改革后各年度实际缴费工资为基数,按12%的总和转移基金,参保缴费不足1年的,按实际缴费月数计算转移基金。转移后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储存额累计计算。 (西安科技大市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