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kelee7
dikelee7
关注数: 298
粉丝数: 754
发帖数: 17,342
关注贴吧数: 115
喝老茶只靠蹭之中圆茶XXXX 第一次见一个上下双飞纸,味道不错挺喜欢,有哪个大佬知道只是什么吗,不敢上正面图顺便抽一斗
看了隔壁手工大佬改造的玉米非常美,我也来试着改造下,不知道会不会翻车,从箱子底翻出的玉米和配件
晚上了,继续开水 晚上抽的mcc2015,还是那个番茄酱味,甜就不提了,肯定甜
喝老茶只靠蹭之中茶XXXX 我自己都忘了这是啥狗屁茶,本地天气比较潮湿连紫砂罐里的茶都能发霉,所以只靠放自封袋里,不啰嗦,上茶上汤,不会拍公道杯,低,高温洗茶两次看我泡不死你
来今天咱吹的还是v 只不过吹的不是金龙,是傻芬,话说这个傻芬为啥叫傻芬呢……………………看下图
垃圾堆真是个好地方之喝茶篇 那天捡了两提,可能是太开心了吧,喝了几天了都忘了上开汤帖,今天想起赶紧补上,包装上说是西归,我不信,起码我也是有上过小学的人,喝了就会西归而去吗,于是我大胆的买了医保赶紧喝一泡试试,结果就是味道不错,还能喝,喝得也挺爽
趁着这吧还有活人继续水 你都说抽墓地,害我一脸懵叉,我也发个自制的墓地
【技术讨论区】嘿嘿嘿,又到了每日水帖的时候 来来来,都来围观下,给你们看下发霉的草,放在角落很久了,我也忘了是啥草了
嘿嘿,又到了水的时候了 来来来,看过来,发霉的草,是不是喜闻乐见,我自己都忘了这是啥了
睡不着,水一帖 抽完就戒,老实抽斗,抽斗完税,抽🍆的都是坏人
【技术讨论区】来喽哦,又到了抽斗吹水的时间了 今天吹的还是那个金龙,楼下请开始水
来喽哦,又到了抽斗吹水的时候了 今天吹的还是那个金龙,楼下开始水
垃圾堆真是个好地方 捡了一袋大雪山
垃圾堆是个好地方 捡了把斗
【技术讨论区】新手入门打卡 出自烟斗吧《扯草篇》 斗吧胡扯日纷纷,一斗富黑真是香。 此草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来斗腹黑吧,都不知道老外怎么取的名字,这么奇葩吗,来来欢迎➕3欢迎2014,2048都行呀
最近在两吧好到不少以前眼熟的呀 是不是大家又无聊了呀,我也好久没来斗吧,来吧➕3吧
吹水呀 好久没来贴吧水,最近比较闲常来吹水,我觉得这里还是蛮好的起码没杂乱,起码能乱水不叁帖,不知道有没有愿意一起在这里水的没
这款草据说现在的斗圈比较陌生也比较小众,开罐一闻还是我喜欢的那个香味,微有酸味但夹着蜂蜜青草似橙的味,让我很是痴醉,感觉抽了都没这么让爽歪歪~~~~这草买了有几年一直没写日期,
佛魔横纹 庆祝广记晚上引狼,多抽一斗
哪位大佬有抽过这个草吗 请说下感受,谢谢
今天的热度很高呀2591 是不是天气太热,热得我又找不到草了,只能找到照片上的草怎么没了,
GLP CAIRO 一会抽个这草,不知道会不会喷死
据说现在抽斗之前都得拍个美美的照片再抽,或许屏幕的斗友就能看出来好味道 说错了,重来, 抽之前先装个叉,不管你抽不抽得懂,装叉是最重要的 抽13的铁甲,让人爽歪歪的草,别问我有多少爽,我说不出华丽的词,只能告诉我喜欢抽它,狠狠的抽,别抽了,疼
抽点ps豪海 刚刚去朋友那边搞了点12年到现在的豪海
大晚上的出来捡了点别人扔掉的粽子 美滋滋
好爽,出来捡了点粽子 美滋滋
请教下关于湖区味 各位大佬们,小弟一直很好奇你们说的湖区味,还分暖湖和暗湖区,我想请教下都有什么不同吗,我以前不喜欢gh脂粉味,以前我们都管这个叫湖区,当然英版的个别sg也是有湖区的,貌似是红糖吧,请知道的赐教下谢谢
翻个新草抽 不知道要抽啥
论一把好用的斗 各位有啥观点,论点可以猛怼,一楼我先占了
Mcc散草忘了叫什么了有点黑木的味,养了有5年还是6年,忘了,刚开闻了下那个熟悉的酸甜味又来了
关于海泡 老广好像很爱折腾海泡,那就发遍有关海泡的吧,我抽斗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了,手上也收集了一些资料只是很少看,我都喜欢自己瞎折腾,话不多说文章来了 传统上,海泡石烟斗皆由奥地利雕制出品(而维也纳大师Andreas Bauer 恐怕是欧美最负盛名的工匠了),这种情况一直持续至60年代。当时,土耳其政府似乎多少看出些端倪,于1961年颁令禁止生料石块出口。这一举措,无疑为其国内建立起一门新的有利可图行业了――烟斗雕刻制作。不幸的是,最初6、70年代出口的国产货,手工仍未能达到一流水准。然而,到了80年代中90年代,新一代的艺术技师纷纷冒起,手艺了得,作品流露出优雅的气质。而这好传统,亦一直保留至今,并未改变。因而,一方面,在商业化生产的层面上,我们或许再难以重拾昔日的经典欧风;另一方面,近几年来土耳其工匠的工艺,亦进一步稳步提高,达至一流的艺术性。 Eskisehir 地区,除了贵为世界上唯一的土耳其海泡石产区外,也是海泡石烟斗工匠之乡。静躺在您平时光顾的烟斗店的展柜中,一把把赏心悦目的海泡石烟斗,实际上几乎都是他们的作品。具体说来,大多数工匠都聚居在一个叫Beyaz Altin镇的地方(旧称Sebeci,而Beyaz Altin是“白色金子”的意思。对该国经济而言,海泡石这些“白色金子”着实也实至名归)。 一些Beyaz Altin工匠,凭借其令人羡妒的手艺,称他们为艺术家毫不为过。但是,其他有些人,可能仅仅因为手上刚好有副雕具,闲时削一两把烟斗,混些零花而已。据估计,现今全土耳其境内,少有名气的海泡石烟斗匠,约有一百位,而当中真正的大师,只有六位。紧随这六位大师,富才华的徒弟,不会超过二十余人。也许这些顶级大师当中,认同率最高,在美国最受追捧的,当属Ismet Bekler了。 Ismet Bekler的作品,年产量为2000-4000之间,而其签名系列(Signature series)则最多只有约500把。作品覆盖范围广,从抽象造型,到人物、动物浮雕;从平白的传统斗型,到华丽的雕饰。他的作品中,较受欢迎的是需时两天完成的“欢乐酒神”(Laughing Bacchas)斗。Ismet Bekler普通作品的价格幅度为15-500美元,收藏级系列则高至单价35000美元。 而Eyup Sabri 亦是另一位土国名副其实的海泡石大师,使用水牛角精心雕制的烟嘴,是其作品的卖点。另外,通过采用特别调制的蜡溶液,对烟斗进行三次浸泡处理,使作品自然变色的速度特别快:只消几次正常使用,海泡石烟斗表面的颜色随即发生显著的变化。 著名的土耳其海泡石烟斗大师还有:Yunas Ege, Sevket Gezer, Sekircioglu兄弟Huseyin 和 Mustafa。 直到最近,备受尊崇,且有“艺术家”(The Artist)之称的Sabri(本名Ismail Ozel),以及其他的一些工匠,才开始正式把名字刻于作品之上。虽然传统无名氏的做法日渐改变,工匠们也开始树立起其个人名气,但大多数工匠,仍然诉诸于作品上无名的手工技艺,而非个人标记。无论如何,就真品石块斗而言,其定价标准,除了要考虑烟斗尺码大小外,手工也是很重要的,而不少精致的作品往往出自无名氏的巧手。 以下的一些情况,可能不甚广为人知:距伊斯坦布尔(Istanbul)东面二百英里的小村庄Eskisekir,其方圆12英里的小范围内,集中了土耳其所有的海泡石资源。在这个地图上只占针孔大的地方,采矿竖井深入至地底400英尺(在这个地区,这已远远超过地下水位的深度了),矿工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湿漉的地底竖井,仅仅就为了把这珍贵、多孔的纯净海泡石块带回地面。 海泡石块一取出地面,即须经历清理污土、沙石碎片等工序。处理后的石块,会修锯成与烟斗形状大小基本一致的小块。尽管当中仍以中、小型的居多,但有时也会有特大的海泡石块出现,对于这些宝贝,可就要打醒十二分精神了。因为只要辅以适当的制作技巧,她们随时会变成收藏级的博物馆展品!斗钵的雏形,会由车床开界成形。但别忘了海泡石的真正吸引力,在于这种材料相对的柔软性,原料可被加工雕琢成极富细节的艺术品。同样道理,正是斗面雕琢这一环工序,使其从普通的海泡石斗当中脱颖而出,摇身一变为真正的艺术结晶。反之,粗心大意,手艺未精的处理,同样会把石材的内在价值给毁掉。幸好,这些难登大雅之堂的怪胎,是打不进一流的烟斗店的。
新手可参考 装填烟丝的方法: 装填烟草,并非胡乱把烟草塞进斗钵里就了事。要装填好一斗烟草,需要细心,耐心,技巧和经验。要对手头上,烟斗钵的大小、形状,以及烟草的裁切特性、湿度、类型等因素,做到心里有数。烟草装填得好,自然容易点燃,并且过程燃烧充分、均匀、节奏合理,有利于体味烟草的真味;反之,则令整个吸烟过程充满波折,雅兴尽失。不幸的是,要充分掌握这门看似简单,实质上可能是抽烟斗中最高深的技术(艺术),需要不断地练习、体验。新手往往就栽在装填烟草这关。 最常用,且经验证明行之有效的技巧,是“三层法”。这种方法,每层都要均匀地添放,并且一层比一层压得紧。 第一层:轻轻地把烟草揉洒进斗钵,直到自然溢满钵面为宜。然后使用“孩子的手力”(Child's Hand),温柔地用手指压至半斗满(使用手指是能更好地感知和控制力度,这是用压棒等死物所不能达到的)。 第二层:揉洒烟草,添至满溢,然后使用“女人的手力”(Woman's hand),压至 2/3 到 3/4 斗满。 第三层:揉洒烟草,添至满溢,然后使用“男人的手力”(Man's hand),紧压表层。 最后,用指头测试装填好的烟草是否有“弹性”,如果按下后毫无生气,表示填塞得太紧;如果一按即塌,则表示太松。最后,在点火前试抽几下,看是否感受到用吸管喝饮料那种阻力。感觉不对头的话,只好把烟草倒空重装了。不过,测试时还应稍为考虑到斗钵大小、烟草切裁及湿度等经验性的因素,灵活判断。 提醒一点,不要中途添烟草,也尽量不要在抽完一斗后,把烟斗清理一下,再续一斗。这都会影响风味。 实际上,随着不断实践,每位烟斗客都一定会建立起适合自己的装填技巧,并最终达到无意识熟练运用的高级境界。
关于冷抽这个可以开技术贴论证,说实在抽了一定的年限,每个人技术和技巧都不一样,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还是看下图,楼下论吧
各国品牌厂斗 英国 Dunhill 关于 Dunhill,有心人可以写出厚厚的一本书。Dunhill 烟斗号称完美无暇,找不到任何沙眼、补灰或者其他瑕疵。烟斗除具有非凡的吸烟质量外,还具很高的收藏、升值潜力。 1907 年,Alfred Dunhill 在伦敦开设烟具店。1910 年,开始产销烟斗。所有的烟斗,都选用最优质的石楠根为原料,经历最少一百多道独立的工序,耗时达三个多月完成。至于闻名的“White Spot”商标,最初是有其使用价值的:用于分辨烟嘴向上的一面。“一战”后,Dunhill 已经确立了其首选的地位。据说,每半年,经预先挑选出来的顶级手制烟斗,会再经 Richard Dunhill 亲自质检及评级,以保证品质。 Ashton W. J. Ashton Taylor 在 Dunhill 作为工匠及质检、研发人员,工作了 25 年,在 1983 年,终于创立自己的品牌事业。现在,这个新品牌烟斗的售价已直逼 Dunhill ,并跻身于世界顶级之列,无论在美国,德国,意大利,还是在英国本土,都非常受欢迎。Ashton 的成功,绝非偶然 ―― 不仅继承及改进了 Dunhill 创立的革命性技术(如“斗坯油处理技术” <Oil-Curing Process>,烟嘴去硫防氧化技术 <Rod Stock> 等),还在 Pebble Grain(减轻斗身重量,同时完全不影响木纹的美观及完整性,因而 Ashton 的烟斗普遍都很轻质)等新技术上屡获专利。另外,Ashton 也继承了 Dunhill 的质检及管理经验,产品质量广受称颂,毫不欺场。 Ferndown(LJS) “新一代”英国高档烟斗的代言人之一。Les 跟 Dolly 的夫妻档,生产一系列高品质烟斗,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在德国,则以“Ellwood”(L - Wood)的名字推出市场。同时,他们也为欧洲不少的独立品牌制作烟斗(还记得 Barber B's Line 吗?)。最优质的,当然是以精选希腊 Plateau 根瘤为原料,并应用油处理技术(Oil-Cured)生产的自家品牌 Ferndown(取名自 Wood 起居及生产烟斗所在的屋子)。大约 90% 的 Ferndown 烟斗,饰面都是酷似树皮(Bark)的乡土型,余下的则是光面型(Root)。值得一提的是,Les Wood 是英国非常知名的(石楠烟斗)银饰匠,也是英国本土唯一一位在自家车间配备电动的银器车削、包嵌工具的工匠。足有一半的 Ferndown 烟斗,都配金、银包箍(Mounts)。 Les Wood 积累了超过 25 年在 Dunhill 工作的经验,后另起炉灶,于 1983 年 推出自己的品牌 Ferndown,现在每年大约出产 1500 把烟斗。Ferndown 烟斗兼具闪耀生辉的银饰及上乘的吸烟质量,美观实用,一直供不应求;同时,也是现今少数应用油处理技术的品牌之一,使开斗过程非常轻松,且使用起来顺口、凉快;产品一般以传统斗型居多,且较大型。无疑,Ferndown 烟斗已经建立起一等一的名气,也培养了一批忠诚的顾客。 Charatan 自 1863 年,俄国移民 Frederick Charatan 在伦敦开设其自产自销的烟斗店之日起,Charatan 的名字,一直在烟斗界享誉盛名,备受尊敬。近 150 年 来,Charatan 烟斗以其独特的外形和出众的吸烟质量,成为上至英国皇室,下至黎民百姓的至爱。直到 1982 年,被深谙烟斗制造之道的 Alfred Dunhill Ltd. 收购前,Charatan 一直是家族产业。一方面,不少 Charatan 20 世纪中叶生产,广为人知的传统款式系列,常是各色烟斗展中的收藏级展品。 新一代的 Charatan,由 Dunhill 生产,外形酷似后者收藏级的“Shell”系列。 Comoy © 世上现存最古老,并一直保持营运的烟斗生产商。1825 年,Francois Comoy 开始在法国生产陶土烟斗。1848 年,儿子 Louis,成为最早选用石楠根制造烟斗的工匠之一。1879 年,Louis 的儿子 Henri 把制造石楠根烟斗的家族生意迁移到伦敦,从而确立 Comoy 作为伦敦众多知名的高档烟斗制造商之一。时至今天,经历 5 代人 150 年的悠久历史,不少昔日的产品,成了收藏级烟斗,令无数烟斗客心动不已。
老生常谈之登喜路断代 登喜路的断代 年代: 1961年份編碼為:1,以此類推 1965年份編碼為:5 1970年份編碼為:0 (不是10喔!是0,不明原因) 1971年份編碼為:11 1987年份編碼為:27 1994年份編碼為:34 (不確定在哪一年開始加上 _ ) 1999年份編碼為:39 直到2000年,編碼改為00 (底部不加) 2000年份編碼為:00 2001年份編碼為:01 2002年份編碼為:02 2003年份編碼為:03 我想這種編碼暫時應該不會再改了吧,至少能維持到2009年,至於如何去知道在1961年之前的編碼,這對收藏古董的Dunhill很重要,我將會在另外一篇專論中說明。 在早期,Dunhill在煙斗上直接打上"D U N H I L L",從1995年之後,多加一個橢圓形,以英文小寫打上d u n h i 'l l 。另外從2003年開始,你能發現,在dunhi'll後面兩個英文字母L,第一個L前面有一撇,在2003年開始,改成第二個L後有一撇。 2003年以前:d u n h i 'l l ; 2003年以後:d u n h i l l' 製造地: MADE IN ENGLAND (製造於英格蘭) 製程: Dunhill有許多的製作方式,有 Shell、Root、Bruyere......。 Dunhill的型號目前主要有兩種,雖說早期的型號還有五碼及三碼,但是歷史太遙遠,很難去考證了,在此,只介紹目前在使用的規則。需注意的早期的五碼根據站長觀察,前四碼意義與現在相同,但不曉得第五碼所代表的意思為何? ( I ) 四個號碼 ( 例如 4105 ): 這是屬於Dunhill的基本款,總共有25種類型,以四個號碼來簡單標示出這支煙斗的基本資訊。 第一碼:總共有1至6,代表斗缽大小,1最小,而6最大。 第二碼:代表斗嘴的形狀,目前站長只知道有1、2、4、5、6 【1】標準型,由粗至細。 【2】標準型,在前端就變細直到底。 【4】下垂型,在後段往下垂。 【5】2與4混合型,變細再下垂。 【6】長斗。 魚尾,是指在嘴巴咬的部位較寬也較扁,類似魚的尾巴,但是並非每支F/T都有明顯的魚尾,有些看起來實在不太像。這個戳記並不影響價格,但據說這樣的設計,是最適合咬煙斗的人使用,在許多手工斗,都有類似的設計。 S: 代表Shell,近年來只出現在古典系列才會特別有此戳記。 T: 代表Tanshell。 R: 代表Root,源於1930年至1975年止,近年來不曾再見到該戳記。 A 代表Bruyere,在早期是指使用最頂級的石楠木所製成,該戳記是打在斗柄部位。現在唯一能見到的是在Bruyere古典系列中還能見到,但是它的意義是否有變,就不得而知了!在現行Dunhill的古典系列中只有兩種製程(Bruyere與Shell)。 H.W (hand worked): 手工製造的煙斗,於1930年停止製造。 H.T collector (hand turned): 手工收藏級,源於1978年,H.T的特殊是強調在於使用瘤心(Plateau)製作。 O.D原本是指由客戶自行設計訂做,但現在泛指一些特別大或特別長的煙斗,後面的英文字母A、B、C、D........據說是指造型越詭異、特殊,在國外有專門的收藏家研究,站長將會以單獨一篇文章來介紹。 D.R (Dead Root): 死根,為煙斗材料中之上上之選,百年石楠自然死亡,留下的根瘤在地底自然的乾燥,這種根瘤被譽為是稀世珍寶,是名家必備之恩物,Dunhill又將之分為火焰(共三級)及星級(共六級)兩種,另外又有世上罕見之G級及H級,目前世上最貴的白金鑽石煙斗(美金150,000)就是DR-H。以死根製造的煙斗,並不標示型號,據說是由Dunhill總裁親自決定星級。 登喜路烟斗年份指南 (摘自1984冬天年出版的《PIPE SMOKER》) Alfred Dunhill 于1910年开始制造石楠烟斗,著名的小白点是1915年出现在烟嘴上的,目的是让顾客知道哪一面是向上的,同时推出对斗钵的年质保,因此推出了简单的编年方式,这种方式至今沿用。 Finish的类型: 1) Bruyere,1910年开始生产,Shank 上标有“A”,直到1975年。标"Inner Tube"直到1934年。 2) Root,1930年开始生产,Shank 上标有“R”,直到1975年。 3) Shell,1917年开始生产。 4) Tanshell,1953年开始生产。 5) Redbark,1973年开始生产。 6) Cumberland,1980年开始生产。 特别系列
他和他的故事 翻了好久翻了个老CAO签名斗的照片出来,这小纸条是我在斗盒下找到的,斗也是全新的,看官们自己看吧,日期啥都有
吃饱喝足,来一斗老狐狸 我的草基本是放了几年的,这个罐子起码3年没开过,这个草貌似是11年左右的,闻了一下,一股酸味扑鼻而来,话不多说抽它
吃饱喝足来一斗老狐狸 我的草基本是放了几年的,这个罐子起码3年没开过,这个草貌似是11年左右的,闻了一下,一股酸味扑鼻而来,话不多说抽它
刚刚帖子被系统和谐了,哎 书桌角落的斗,已经放了几年了跟垃圾堆出来的差不多,楼下慢慢直播
又是一个开了几年的草 翻了翻图是Dan的高顿,看着像cd的草,记得刚开的时候没啥太大惊喜感,今天再抽不知道怎样
老曼峨苦茶,不是一般受得了 放了几年了,苦味没那么重了,喝了3杯,立马饿
这个茶不知道好不好,惯例开汤,书读的少说不出来这个那个的,看图吧
又是个一开几年的草 剩不多了,赶紧消灭掉
喝个忙肺头春 还是友人给的,他说啥就是啥,反正不要钱的咱不较真,顺便养养我这个新杯子
桌子底下翻出来个孟加拉 放了几年了,那个印象里的香精味几乎闻不到了,反而拉草香味伴有点奶香,罐子太小闻还有点刺鼻,打开透透气
还是喝友人给的茶 喝厂茶全靠蹭朋友的,别问我懂不懂,反正我不懂
好久没来打卡报道了 今天喝个生普,友人说是忙肺,那么就忙肺吧
闲来无事,整斗过期发霉草 开整
下雨还是适合海泡
新手携斗携草打卡 什么破草干得像树枝
入门新手来打卡 破斗烂草,还有戒不了的烟,也不知道这样对不对[图片]
换个壳换个游环立马高大上有没有
万恶的天气呀,有点白毛掰了赶紧喝
哪位大神看到这个烧鸡
好久没抽了,带来两包gv,用点剩下的纸和天鹅头,手卷都生疏了,留个图马上走
05年小方砖 朋友香港带回的小方砖,5克小盖碗冲泡,第一泡入口微苦,微酸,水滑,入喉甜
好久没来了,偶得一包穿着斗草外衣的手卷,味道不错,这个牌子的斗草我非常喜欢,朋友说这是架子上最贵的斗草没有棉头了,两年没抽手卷了不会撸
记录 猜猜这是啥草
祝朋友们新春快乐 留图走人@所有认识的朋友们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