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kli_842 zjkli_842
关注数: 2 粉丝数: 78 发帖数: 7,585 关注贴吧数: 7
【泥巴天地】大家都清楚自己在争论什么吗?呵呵! 最近吧内争论较多,有时大家争论的是一个焦点,这两天好像有几个焦点同时在争论,吧友有支持的,有反对的,有左右开弓的;有心平气和的,有义愤填膺的,也有极个别架秧子的,不亦乐乎,呵呵! 其实大家真的都清楚自己的观点吗?开主题帖的吧友基本可以肯定是有比较明确的观点的,但跟帖的是否都清楚呢。受固有思维影响、或受情绪影响跟帖的应该占大多数,也有本来无大所谓,但争论时间长了感觉烦躁的应该也有,呵呵! 其实我感觉,这几天的争论尽管比较激烈,但也都在合理范围之内,不论是发帖的,还是跟帖的,我感觉大家都还是从关爱,至少是关注二妮的角度出发的,围绕发展中的事物,伴随的必然是不同的观点、不同的争议,不要说现在会有真理式的结论,即便是终止了的事物,也未必都能盖棺定论。 所以说现在这种氛围大可不必大惊小怪,有什么观点大家可以亮出来,如果通过争论能归于一致当然最好,即使不能统一,也可为大家提供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和思路,这也许也是二妮希望看到的,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嘛!争论的亮点往往不在结论而是在过程中! 最后一个想法是,发表观点时最好经过深思熟虑,并注意措辞;跟帖评论时,最好也放慢一下节奏,想想好自己是否真的反对这个观点,真理与谬误往往也就是毫厘之间;吧务们有两个身份,即可以普通泥巴身份参与争论,有时候也需要以管理者身份加以干预,做好引导,但忌讳时不时用条框硬性压制,切忌把自己的情绪带到管理当中,如果情绪与管理不能兼顾时,建议回避一下,不亮明观点不代表没有观点,裁判与运动员还是要有所区别。这一点我非常欣赏东郭吧主! 还是那句老话,一家之言,欢迎拍砖!呵呵!
【妮吧天地】议议发其他歌手贴的那点事!(我已带上钢盔)! 这一两天吧里出现了一些争议,到底该不该、能不能发一些、议论一些除二妮以外其他歌手的帖子,我想抛砖挨砖的说说我的想法. 要说贴吧就是一群有共同爱好取向的吧友自发聚合在一起的一个网络平台,赞扬也好、议论也好、批评也好,对自己偶像的、偶尔说说别人的,应该都是可以的。当然,借此恶意攻击、诋毁类的言论是决不允许的,触犯法律底线的那更别说。 但是既然那么多人凑在一起,基于各自性格、爱好等多种因素,对于各种论点自然也就会有赞成、反对、无所谓三种主要意见。为了使贴吧能和谐、有序、健康的向前发展,大家选举了大小吧主、制定了吧规,这些都是为了贴吧发展保驾护航的。但是,百密总有一疏,都赞成、都反对、都无所谓,那好办,没有矛盾,最要命是都有,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大家自然希望吧主出面主持公道,要么留贴,要么删帖,可这么做自然总有一方会不满,怎么办,换吧主?修改吧规?可谁又是神仙呢,哪怕大仙也成啊,呵呵! 就说峁xx组合这件事吧,我自己认为无所谓,除了共同的偶像外,适当谈谈自己喜欢的歌手也没什么过不去的理由,喜欢就看看,不喜欢掠过即可。可问题又有了,前几天出现的大事大家不会这么快忘记吧,既然议论,就有说好的,也避免不了有说不好的(排出恶意性质的),赶上人家串门看到了,自然会有不以为然的、有不满的、有愤怒的,甚至会有反击的(有吧友介绍因为此次争吵惹的人家删照片抗议了,遇到这样善良的人实属万幸,呵呵)。 啰里啰嗦这么多,你到底赞成还是不赞成,我晕,说实话,我也不知该赞成谁,删、不删?删谁的、留谁的?我更晕。。。。 但我最清楚的是,真正的泥巴,尽管特点各不相同,但特质是一样的,特质是啥?以前专门有贴议过;还有,妮吧具备自净功能,已经多次考验!好像没说完?说完了! 大家拍啊~~~~~~~~~~~~~~~!
【泥巴田地】转载!!!  记者手记:一个真实的维也纳金色大厅  新华网维也纳9月25日电(记者刘钢)近日网上爆料,今年以来,已有130多个中国文艺团体和个人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但真正的观众却寥寥无几。金色大厅成了这些“演员”们的“卡拉OK厅”。  应该说,金色大厅在维也纳的音乐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的演出也不乏精品。不过,近年来在国内一些媒体、机构和企业的热炒下,金色大厅俨然已成为“世界音乐圣殿”的代名词,仿佛只要登上这个舞台,就意味着个人或团体的音乐造诣获得了国际认可。  然而,真实情况又是怎样呢?  细究起来,维也纳金色大厅并非一座独立建筑,而是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大楼中众多音乐厅中最大的一个,正式名字叫“音乐大厅”。因其内部装饰以金色为主,而得了“金厅”的别名。这里是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常年演出场地,每年由该乐团献上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就在这里举行,随着音乐会影响的扩大,这座金碧辉煌的大厅也通过电视转播提高了知名度。  1998年,中国中央民族乐团在这里成功举办了中国新春音乐会,成为首个登上这个舞台的中国音乐团体。金色大厅的名字也从那时起慢慢进入中国人的视野。到如今,这个名字已广为流传,甚至还被维也纳音乐协会用在了自己的中文网站上。  当地人都十分清楚,金色大厅按照商业模式运行,与中国人心目中的“殿堂”相去甚远。在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的管理下,这里只是一座供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们切磋技艺、展示自我的有偿活动场所。只要交付场租,无论音乐素养高低,任何人都可享有在金厅彩排并演出的权利。  这也就难怪,出现在金色大厅舞台上的中国团体和个人演出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艺术水准极高,足以让“内行”的外国观众刮目相看;有的则实在不敢恭维,逼得一向矜持的奥地利人中途就做了“逃兵”。  毕竟,对于部分腰包鼓起来的中国人来说,大厅两、三万欧元的基本场租费并非高不可及。更何况,若以炒作为目的,相较于在国内接受培训或包装,登上金色大厅舞台“镀金”的性价比要更高。  于是,就有了专业演员自费或拉赞助登台献艺,有了音乐团体筹款前来亮相,有了业余音乐爱好者甚至是度假的学生、旅游的老人凑钱登台的现状,又或是企业界人士花钱为自己或亲友圆梦的演出。  近年来,中国人对在金色大厅“露脸”的热情更加高涨。据统计,今年1月至8月中旬,国内各类团组在金色大厅共租用场地27场,至少有133个院校和团体参加了在这里举办的各类音乐会和演出。  与此相对的是,金色大厅的中国音乐会上座率普遍不高,部分观众对待演出的态度也随便许多。记者曾亲历过一台这样的演出:台上的演员闭目昂首、自我陶醉;台下的观众进进出出、交头接耳,演出中还不时夹杂着孩子的嬉闹和手机铃声。  有些演出则更像演员们的自娱自乐:一场上座率不错的演出,台上正唱着,台下观众却忽然少了一片,原来这是下一个节目的“演员”去候场。大家“你刚唱罢我登场”,互为观众与演员,让在场的奥地利观众目瞪口呆。  每年年初到春节前后,这种“奇景”更为常见。大量的中国音乐团体到金色大厅演出“新年音乐会”,金色大厅“生意兴隆”,前两年还出现过一天之内有两场“中国新年音乐会”的“盛况”。  其实,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种形式,中国人渴望登上金色大厅舞台无可厚非。但不实的宣传和炒作却在某种程度上将文化走出去引向了别处。于是,有人出来“镀金”,有人则看到了商机。  与维也纳的其他许多音乐厅一样,金色大厅也只是一个按照商业模式运行的演出场所。开门做生意,来的都是客。对金色大厅来说,只要肯掏钱,一切都好说。  客观地说,金色大厅的舞台上不乏真正的音乐艺术家,但登上这座舞台的却不都是音乐艺术家。  (原标题:记者手记:一个真实的维也纳金色大厅)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cul.sohu.com%2F20130926%2Fn387301537.shtml&urlrefer=88396705ed3bd3293e9f990c6e0f99facul.sohu.comfalse新华网刘钢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news.xinhuanet.com%2Fpolitics%2F2013-09%2F26%2Fc_125449139.htm&urlrefer=ac9a19bd175029231ba0cc89732c08dcreport1824记者手记:一个真实的维也纳金色大厅新华网维也纳9月25日电(记者刘钢)近日网上爆料,今年以来,已有130多个中国文艺团体和个人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但真正(责任编辑:刘莹)原标题:维也纳金色大厅成了部分“演员”们的“卡拉OK厅”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