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楼夫人
重楼夫人
关注数: 8
粉丝数: 111
发帖数: 9,131
关注贴吧数: 12
好希望青龙血出个广播剧啊。。。。。。 陛下一定要找个声音特美的声优,再加上诸位小攻们。。。。。。。想想就好萌啊,可惜我完全不知道怎么弄广播剧。
看完浣熊帮帮忙,又看了失恋阵线联盟,好好看啊我从头笑到尾 真的很好看,但貌似网上推荐的不多,真是不明白啊。。。。。。。话说除了这两本,蓝大还有别的BG小说吗?
买了仙剑5的正版光碟,死活读不出来,以后再也不买正版了 以前都玩网游,忽然不想玩了想玩单机,星期五买的正版仙剑5光盘,到今天换了三台电脑都读不出来,网上说这光盘质量的确不太好。这就是官方正版的质量么??是想逼着我们去下盗版省钱么??真是多谢官方的体贴了,以后我再买官方正版我是SB。
求好看的万人迷强受文,类似青龙血,不要贱受 我是多热爱万人迷文啊,但是好多万人迷文都是弱受娘受小白受贱受,还生子,但我喜欢强受啊啊。。。。。。。
【闲谈】终于去看了鼎鼎大名的一受封疆 小倌文是我的最雷,比LJ文还雷我,因为这个原因一直没去看这文,今天终于去看了,看完只有一个感想:虐文要虐出新意,虐出水平,你就成功了,你就红了,看一受封疆就知道。。。。。。。本文虐的方式花样繁多,相比起来,很多文里动不动地LJ,真是俗套得要死,建议那些没创意动不动写LJ的作者们去看一下这文,人家作者费尽脑汁想出那么多有新意的虐法多不容易啊,学着点。这也是殿前欢能红而你们不能红的差别所在啊。写虐文也要像华总受做小倌,要有专业精神才行,翻来覆去老一套的LJ啊,兽X啥的,太没专业精神鸟。
日更,日更,撒花,还可以吃肉 发这帖为云大加油,好久没看到日更了。还有肉,口水啊。。。。。。。。。。。。 还有,为毛总有一种孔雀也要喜欢陛下的预感?
【好奇】黄耀明真的是攻吗??他喜欢壮士受?? 上图,他和BF
告诫吧友,千万别买天语的手机,买了W700的沉痛教训 我3月27日入手的手机,花了2000,本来想买其他品牌的,销售员花言巧语拼命推荐,说这款手机如何的质优价廉性价比高,于是上当了,买来手机后问题如下—— 1 无法使用豌豆等手机助手,无法自己下载游戏等所有手机软件,网上一查,阿里云系统与目前的大多数手机助手不兼容,不能用USB调试。如果一定要下,最好是刷机,其次是用无线网络下载。无端增加好多麻烦。 2 买来半个月后,手机出现自动关机的问题,无法重新开机,拿去修,忽然自己好了,回到家里,过了两天后又出现这个问题。我想去退换,保修卡上说只能7天内,超过7天只能修。 3 电话打完想挂断,怎么样都挂不断,死机,想关机重启,关不了机。 我这辈子从来没有买过质量这么差的手机,这是我第一次买天语,也是我买过的有史以来最后悔的一次。
玩古剑单机,怎么把画面弄到满屏?? 如题,我的古剑画面只有半屏,看了系统设置里好像没有调到满屏的这个功能啊。
以后再也不买国产的破山寨手机了,连个手机助手都连不上 新买的W700,想自己下点软件和游戏,结果死活连不上电脑,上网到处问,人家都说现在的手机助手不支持阿里云,找了一整天都没找到解决办法,尼玛的我以前买的都是进口手机,好不容易支持了一回,就给我这个破待遇!!哦,以前我还买过联想手机,结果买了才一个多月,电话都打不了,我又粗心把小票丢了,结果那联想手机就躺抽屉里发霉,于是又去买了个诺基亚。进口品牌的手机虽然也有不靠谱的,但像国产手机这样买一个就让我失望一回的真少见! 不是我不爱国产手机,是国产手机实在烂泥扶不上墙!
【讨论】连新浪爱问好像也被和谐了,大家都上哪儿找文呢? 以前在百度文库,百度被和谐后去新浪爱问,最近找文,发现新浪爱问也有大把的文被和谐了,比如我在找水千丞的老婆孩子热炕头,很多信息还在,但是已经显示被删除了。找文不方便啊,大家都上哪儿去找呢?哪儿有快捷方便的地点啊?网盘如果不给出资源,根本不知道怎么搜索。
【评论】说说你看过的文中最有可能雷到别人的地方吧,帮大家避雷 举例———— 无根攻略:攻没有JJ 谁主沉浮,攻受都被LJ过且各自被蛇和狗X过 天神右翼:据说有LJ,互攻,攻生子,攻生受。。等等情节。 数罪并罚:互攻,攻卖过身。 日行一善,为大家避雷,减少彼此的看文量,嘿嘿,大家踊跃来参与吧。
半套苏幕能出妙手特技吗?? 如题,能出吗??如果出了,是妙手+20全加了还是只加一部分比如+10之类的,+20的妙手其实也才增加25%的治疗效果,蓝沁不想升,太贵了。打算穿苏幕混得了。而且说实话,苏幕比副本装也就多了这个特技,如果没这个特技,还真不如穿副本装。
【投票】你的菊洁心理有多严重?来看看你是哪一档的??
【求指教】问下喜欢扬书魅影的TX们,这文的萌点是什么? 喜欢扬书魅影的人真的很多,看到有人给他写续集,好像连游戏也有???但我看了一下,只感觉这似乎只是一篇文笔还不错的武侠生子文,如此而已,萌点在哪儿呢?狠毒女王受?还是生子?真的很好奇。
【吐槽】这年头帝王受成了生子文的重灾区啊。。。。 我喜欢帝王受,喜欢看帝王强受被推倒的感觉,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起,翻开一篇帝受是生子,再翻开一篇还是生子!尼玛还看到好多篇文皇帝扶着大肚子上朝,雷得我风中凌乱啊,至于开头就是描述皇帝挺着大肚子一脸闺怨地想孩子他爸的文就更多了,我觉得皇帝其实都是双性人吧,是吧,是吧??。。。。好吧我知道口味不同有人就爱看皇帝生孩子,我只是来吐个槽而已。
有没有人跟我一样看腻了穿越文?? 我真的不是故意找穿越文看的,可是每次我随便点开一篇古代文(本人偏爱古代架空文),都是穿越,十篇古代文里至少有五篇是穿越的,导致我现在一发现主角是穿越的就想点叉。更别提穿越文里雷文小白文玛丽苏文的比率有多高了,更不幸的是本人还偏爱NP文,而NP文里雷文更加集中,于是穿越+NP文,大家懂的。。。。。咳咳╮(╯_╰)╭
【求文】求原来很强的受因为种种原因,被众多小攻压来压去的文 看了那么多文,不得不说,这类文永远是最戳我萌点的,再也没有比这类文更戳我萌点的了。我已经看过一些了,但是还想继续求。肉多点最好,少点也行只要文笔情节OK,受一定要强哦,千万不要平胸,最爱强攻强受。 举几篇我最喜欢的这种类型的文吧,月上九霄,青龙血,这两篇文是我永远的最爱,虽然这两篇都是帝王受,但只要受够强,不是帝王也没关系。
有没有办法把一个服里的钱转到另一个服?? 现在这服不想玩了,想到新区再去玩个号,可是老区的号里有些钱,要怎么样才能转到新区的号里去呢?有知道的兄弟姐妹说下,谢谢。
有没有人能提供幂梦大荒行的所有NPC名字??我任务做到一半失败了 任务做到一半,好像是打怪死了还是怎么地,然后提示我任务失败了,任务也没有了,我不知道该找哪个NPC了,5555.。。。。。。。。有哪个好心人能告诉我所有相关NPC吗?或者有任务顺序最好啊。
什么职业克太虚和冰心?? 最近很生气,有几个敌对的总是追着我杀,害得我任务都没办法做,对方等级比我高装备也很好,我一怒之下决定去买个红烧号来复仇,请问什么职业杀这两个职业最好?
新人报道,最爱惊蜕 如题,喜欢这两只。狱鬼也不错,很心疼嗣。
【2011-06-13 求助】想问有没有晓明的大汉天子的专门视频? 有点说不清楚,我的意思是,我很喜欢他的大汉天子,但看其他人碍眼,重温的时候也没耐心从头到尾看,只想看看他演的汉武帝,我想问有没有亲把晓明在大汉天子里的所有镜头都剪切下来,单独做成他一个人的视频?多谢啦。
这个吧是做什么的,咔咔? 好象挺好玩的样子
有人冒充我的ID,吧主不封吗? 如题。
如果不选曹丕,谁做曹操的继承人最好? 我挺喜欢游戏真三国无双里的曹丕,但历史上的曹丕比起文治武功的父亲曹操来,实在是有点距离的,如果曹操没选曹丕,谁做继承人最好呢?更能把魏国发扬光大甚至统一三国呢?
大家最喜欢曹操什么? 貌似曹操优点很多,军事才能,政治才能,文学才能,都是顶尖的。我最欣赏的其实还是他的文学才华,可能我这个人天生有浪漫主义倾向,喜欢周瑜也一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苏轼的词,但最佩服的其实还是曹操。我欣赏曹操是双向的,正反原因皆有。正面上的,开始是看到的是教科书上曹操那些优美的诗词,对曹操的文学才华非常仰慕;反面的,是看到演义对曹操的贬低,我当时心中的想法就是:一个有这么出色文学才华的人,能白手创下最强大的魏国基业的人,怎么可能会是演义上那样呢,肯定是演义贬低!倒是蜀国那些个被吹得那么高的人,未必可信。贴我最喜欢的曹操的那首词来缅怀曹丞相————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孙权为什么要答应和刘备第二次联盟? 刘备得了益州后,孙权向刘备讨要荆州,刘备不答应,孙权就派吕蒙把三郡抢了,刘备想抢回来,但又被曹操攻击,于是只得和孙权再次签订和约,孙权没有对刘备趁火打劫,只拿了三郡就算了。孙权这人让我很看不懂,如果看到这里为止,再加上前面借的荆州,我会觉得孙权是个和演义鲁肃一样的老好人,简直是慈善家,对刘备真是仁至义尽,但在这之后,孙权突然趁关羽和魏国作战时偷袭了关羽,拿到了荆州,彻底撕毁了联盟,于是人人都说他卑鄙无耻。我都不知道他脑袋里在想什么————1 如果开始借荆州只是自己对形势判断不明,那后来刘备的真面目也暴露得差不多了,他也拿到了三郡,刘备又正被曹操攻击,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把荆州全部抢回来,但他没有,只拿了那三郡就算了,没有要荆州更没有多提半点条件,并且重新签订和约。2 既然已经再次签订了和约,他为什么后来又要撕毁盟约,偷袭关羽?感觉孙权的确太反复无常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想要什么,想达到什么目标。
陆逊掌权时的防守政策对吗? 看到不少言论,有的对陆逊只防御不进攻的策略很是批评,认为他缺乏进取心,有的则认为非常正确,当时魏国的确不能轻取,大家怎么看呢?从我个人的角度,其实我还是比较喜欢锐意进取的将领的。另外,虽然我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一直很不以为然,但从敢于进攻魏国多次北伐的勇气这点来说,我倒是比较欣赏。保守地防御,始终不是一个好办法。
再论周瑜临终推荐鲁肃 周瑜临终推荐鲁肃,一直是个让我很困惑的问题,我曾为此专门开贴和人讨论过,这次看到帅神的贴,又让我想起这个问题。研究了那么久,把我的看法总结一下。先谈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孙权打定主意要联刘抗曹,是周瑜推荐鲁肃的根本原因,也是最主要原因。我不知道在赤壁战前,周瑜对联合刘备一起对抗曹军是什么想法,按我的看法肯定是反对的,否则他不会对刘备如此傲慢,但孙权要联,周瑜也无可奈何。而在赤壁战后,周瑜又向孙权提出了软禁刘备的计划,再次遭到孙权的否决。所以可以看得出,孙权联刘抗曹的决心是非常强的。周瑜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而鲁肃正是联刘抗曹战略的最有力支持者和最佳执行人,和刘备方的关系也最好,作为联盟人是最合适的,可以说周瑜别无选择。周瑜临终推荐鲁肃,可以说是对孙权联刘抗曹战略的妥协,也亲手终结了自己二分天下的梦想。俗话说的叫“胳膊扭不过大腿”。不知道周瑜在写遗书时是什么心情,也许他想到了孙策临终对孙权的嘱托“保住江东是首要目标”,理解孙权稳妥的做法,毕竟这个做法虽然保守,却是保住江东最安全的方法;也许他在遗憾江东从此将完全失去逐鹿天下的机会而只能偏安一方,没有人知道。(不过就算如此,估计周瑜也绝对想不到鲁肃居然会把荆州借出去吧,而孙权居然会同意)直接原因:孙权当时对鲁肃的器重已经超过了所有武将,包括周瑜在内,吕蒙和陆逊当时的受重视程度更是远为不及。从赤壁之战后孙权亲自带大批人用最高规格去迎接鲁肃看,孙权当时简直是把鲁肃当做了赤壁之战胜利的最大功臣,估计也是把联刘战略当成了对抗曹操的灵丹妙药。或者再说得明白点,就算周瑜不推荐鲁肃,孙权也会用鲁肃来接替周瑜的位置。有了上面两个原因,周瑜推荐鲁肃是顺水推舟的事情了,再加上一个私人原因:鲁肃曾经对周瑜有借粮之恩,而周瑜是个非常重感情,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人,这三个原因加起来,周瑜推荐鲁肃也不奇怪了。(说到周瑜重感情,想起瑜迷以前YY的说法,说周瑜守护江东其实完全只是为了孙策一个人,为了他们的友情,现在想来,也并非完全YY,可能真是因为这个原因也说不定,呵呵)但不管有多少理由,不管孙权是什么态度,我还是保持一种看法:周瑜推荐鲁肃是错误的,他不应该向联刘抗曹战略妥协,而应该推荐吕蒙为自己的继承人。最起码,他可以什么都不做,谁都不推荐,我始终认为,周瑜临终推荐鲁肃是他人生最大的败笔。
为什么都说刘备对马超不好? 奇怪,我看了三国志,马超确实挺惨的,一家老小全被曹操杀了,后来的两个庶妻都被曹操送给别的男人,其中一个还被张鲁当场杀了。连自己的妻小都不能保护,确实惨。但马超归刘备后,两年就死了,好象谈不上刘备对他好不好的。至多只能说不太得志吧,他归刘备后的记载真的很少。再有,不知道为什么都说马超勇武,看史书他怎么老被曹操打败。。。。。。开始是用离间计,后来又是硬碰硬地战场上打败,汗。难道是曹操太强了??或者史书别的地方还有关于马超的记载?
刘备这光杆司令在赤壁之战指挥谁了?? 如题。看史书他连关羽张飞都指挥不了,更别提指挥周瑜。
蜀国的兴衰取决于与东吴的联盟成败 演义对世人造就了重蜀轻吴的负面印象,但翻开史书,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蜀国的兴衰命运,其实完全操纵在东吴的手上。与东吴联,则蜀兴;与东吴分,则蜀亡。而吴国则恰恰相反,联则一无所获,付出大量诚意却反被刘备和关羽鄙视看轻,戏耍玩弄;分则形势大好,凯歌高进,既扩张了领(百度)土又能得到“盟友”的真正支持。(貌似就是俗语云“敬酒不吃吃罚酒”)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的总人数分析:3万2千人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孙刘联军有5万人,尤以蜀迷为最,坚决认为刘备方在赤壁之战也是出了大力的,但是奇怪的是,为什么几乎所有史书都只认定周瑜是主帅,而把刘备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呢?经过仔细分析,我认为孙刘联军的总人数不是5万,而是3万2千人,也就是周瑜方3万加刘备方2千。 先来看看后汉书,后汉纪,资治通鉴等正史,范晔的《后汉书》:“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之于乌林、赤壁。” 《后汉纪》记载:冬十月癸未,日有蚀之。十二月壬午,征前将军马腾为卫尉。是月,曹操与周瑜战于赤壁,操师大败。“ 另外资治通鉴里面关于赤壁之战的描述太长,关于周瑜和赤壁之战的描述太多,对于刘备的记载也少得可怜,这里就不转述了。 除了这些史书外,唯一对刘备提得比较多的只有蜀国人陈寿编写的《三国志》,但即使是三国志,陈寿也把赤壁之战的主要描述全都放在了周瑜传,并且吴国所有将领程普,黄盖,甘宁,吕蒙,韩当,周泰,凌统,吕范等等吴国几乎所有将领全都有参与赤壁之战的明确记载,而奇怪的是,与之形成鲜明的强烈反差的是,就是刘备方除了刘备一个光杆司令有参战记载外,连关羽张飞都没有任何参战记录,更别提赵云诸葛亮和其他将领。 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难道赤壁之战是刘备这个主公亲自上阵作战,而放着关羽张飞这些猛将在大帐里睡觉?这是非常不合情理极其荒谬可笑的推论。但是赤壁之战这样决定孙刘曹三方命运的大战役,陈寿为什么对关羽张飞等所有将领只字不提呢?陈寿无论是作为一个蜀国人还是作为一名良史之材,都绝对不可能放着这样的大功不记的。 但这一切在这段史书里有了完美的解答———— 江表传(裴注三国志)记载:备谓关羽、张飞曰:“彼欲致我,我今自结讬於东而不往,非同盟之意也。”乃乘单舸往见瑜,问曰:“今拒曹公,深为得计。战卒有几?”瑜曰:“三万人。”备曰:“恨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备欲呼鲁肃等共会语,瑜曰:“受命不得妄委署,若欲见子敬,可别过之。又孔明已俱来,不过三两日到也。”备虽深愧异瑜,而心未许之能必破北军也,故差池在后,将二千人与羽、飞俱,未肯系瑜,盖为进退之计也。 这段史书里倒是有关羽张飞参战的明确记载,说的是刘备去找了周瑜,向他打听东吴方打算出多少兵打曹操,周瑜回答他3万,刘备嫌少觉得周瑜肯定打不过,于是只把2千人给了关羽张飞让他们去参加赤壁之战,不肯把所有兵都交出来帮助周瑜,是为了进退之计,因为如果把所有兵都拿出来孤注一掷跟曹操决一死战,一旦战败他就彻底的完蛋了。 老谋深算,并且已经被曹操打得心胆俱裂魂飞魄散的刘备,他不相信周瑜能靠3万人打败曹操的二十多万大军,要给自己留点后路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对这个情况,陈寿很可能比较清楚,但是也令他为难,关羽张飞的2000人显然对赤壁之战帮助不大,若是记了反为不雅,于是他干脆不记,而非常笼统地以刘备这个主公来代表蜀方所有人,这显然比老老实实地记上“关羽张飞带了2000人去参加赤壁之战”要好看得多。这也是陈寿作为蜀国人比较聪明的地方。至于很多人认为的刘备的那所谓2万,其实是来自诸葛亮去见孙权时自己吹的说有2万,水分很大,极有可能是诸葛亮为了说服孙权同意联盟的夸大之词,也就只有夸大刘备方的实力,才能说服孙权同意联盟。而其实当时的刘备势穷力竭,狼狈逃命,按鲁肃的原话是”豫州之众不当一校,计穷虑极,志势摧弱“,古代的”一校“也就是几百人,加上刘绮的兵也绝对不可能有2万。若真有2万,刘备有关羽张飞等猛将和诸葛亮这军师,大可回杀一枪,把曹操灭掉,何须求救于孙权?另外,即使真有2万,刘备这老奸巨滑的人就会孤注一掷地全部拿出来对抗曹操吗?显然不可能。正因为刘备方的起的作用不大,因此绝大多数正史对刘备军的记载都不太重视,显得可有可无。
如果赤壁之战时孙策在世,孙策可能对付刘备的几种方式 有点KUSO,但我觉得这些猜想非常有趣。上策:最有可能的方式,是如同当年对付张勋一样,拿到曹操的半劝降半威胁的书信后哈哈一笑,然后派鲁肃把刘备请过来,抓起来关押,再通知曹操抓到刘备了,把刘备送到曹操那里,告诉曹操自己愿意投降,刘备是送给曹操表示诚意的一份见面礼,趁曹操得意忘形之际,派黄盖和周瑜火攻,不但一箭双雕干掉两个大敌,连荆州也不费吹灰之力尽入自己掌握之中。中策:同意联盟,但在赤壁之战胜利后,接受周瑜软禁刘备的计策,然后要挟关羽和张飞为自己卖命,到与曹操战争的第一线去做替死鬼。这办法也不错,但比第一个办法似乎略逊一筹,刘备也不是那么容易软禁的,关羽张飞和诸葛亮若是知道,必定会想尽办法把刘备救出去。下策:赤壁之战一胜利,直接把刘备和关羽张飞抓起来杀掉。以孙策的个性,这三种办法都有可能,总之不可能是跟刘备联盟,养虎遗患。
赤壁火攻时的东风是偶然还是事先预谋?? 演义里的借东风当然纯属小说家言,但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东风不是偶然,而是周瑜等将领事先有预谋,估计跟当地的渔民都打听过起东风的时间。否则难以解释为什么“恰好”火攻时东风特别大特别猛,并且能够最大程度上地打击曹兵,三国志记载“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一直烧到了岸上,把岸上的军营都给烧掉了。
孙权赏赐那么多衣服给周瑜做什么? 《三国志集解》在《周瑜传》中“唯与程普不睦”后面注道:“杭世骏曰吴书云孙权每赐周瑜衣寒暑皆白领诸将皆不及”。李昉的《太平御览》 也引注了这断话:“《吴书》曰:孙权每赐周瑜衣,寒暑皆百领,诸将皆不及。”孙权送那么多衣服给周瑜,是不是又是另一个孙权重视周瑜的例证???是不是可以进一步证明孙权对周瑜肯定没疑忌?这让偶想起偶以前说过的一个观点,孙权喜欢周瑜胜过孙策,寒。。。。。
孙策和周瑜为什么要步袭皖城?? 看到三国志某段记载孙策和周瑜亲自步袭皖城,为什么要步袭呢??难道那里的地形特别复杂?
孙权时期周瑜官职很低吗? 上次看到一种言论,说孙权时期尤其是赤壁之战后,有很多人官职比周瑜高,也就是赤壁战后和南郡战后,其他人都升官了,周瑜却没怎么升。这让我有点困惑,我觉得不大可能,如果周瑜官职低,我想他也没必要特别推荐鲁肃去接替他,鲁肃传里还说过一句“周瑜之后,肃为之冠”。可见周瑜当时的地位应该是武官中最高的。但那个人好象分析得也挺有道理,具体记不清了,但反正我被搞糊涂了。
【孙策吧0812期话题】关羽和张飞谁更名副其实? 演义对蜀汉的竭力美化不需多说,在人们对三国的观念里,关羽和张飞俨然成了忠义和勇猛的化身,但翻开史书,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完全不一样的关羽和张飞。既然都有美化,那么,从战功和人品方面比较,谁更接近演义中的完美形象呢?先说说我的看法,我个人认为,历史上的张飞比关羽稍好点,因为正史上的关羽与演义关羽,落差比张飞大得多。
哪个垃圾管理员总是删我的贴??? 发现有人常常无故删我的贴,在每个贴吧都一样,是哪个王八管理员干的??
纠正两个流传甚广的三国学术误区 (转载) 第一、 蜀汉没有史官 这种说法盛行于很多专业的学术出版物中,不知所本何处。 《三国志.后主传》明载:“景耀元年,姜维还成都。史官言景星见,于是大赦,该年。” 改年是大事,当不至于误记。 另:当时史官不但要负责纪录保存编撰国史,还掌天文,是一个政权最重要的官职,是体现政权正统性的一个象征。刘备既然绍续汉统,以汉室正朔自居,顺天应人,怎么可能不设史官? 第二、 蜀汉不产马,所以缺少骑兵。 这是想当然,蜀汉的南中就产马,现在叫滇马,作为战马品质稍差,也可以用。其次,蜀地和汉中,以及后来的武都、阴平都地接西羌,也就是青藏高原,可以很容易获得一流战马。 事实上,东吴才是完全不产马,所以马匹就主要靠蜀汉供应,和魏国和好期间则和魏交易。孙权疯狂想要得到辽东,也是为了能获得战马,这里就不列举了。 《三国志.吴主传第二》: “黄武二年。。。冬十一月,蜀中郎将邓芝来聘。” ——裴注引《吴历》曰:“蜀致马二百匹,锦千段,及方物。自是之后,聘使往来以为常。吴亦致其方土所出,以答其厚意焉。” 《三国志.薛综传》,引《汉晋春秋》:“(综子 王羽)。孙休时,王羽 为五官中郎将,遣至蜀求马。” 《三国志.杨戏传》,引《华阳国志》:戏同县李密,奉使聘吴,吴主问蜀马多少,对曰:“官用有余,人间自足。” 《三国志.吴主传第二》: “(建安)二十四年。。。权遣校尉梁寓奉贡于汉(曹操处),及令王敦市马,又遣朱光等归。” “嘉禾四年夏,。。。魏使以马求易珠玑、翡翠、玳瑁,权曰:‘此皆孤所不用,而可得马,何苦而不听其交易。’” 另: 杨戏作《季汉辅臣传》,裴注引《益部耆旧杂记》:王嗣字承宗,。。。绥集羌、胡,咸悉归服,诸种素桀恶者皆来首降,嗣待以恩信,时北境得以宁静。大将军姜维每出北征,羌、胡出马牛羊毡毦及义谷裨军粮,国赖其资。 《三国志.李恢传》:“后军还,南夷复叛,杀害守将。恢身往扑讨,鉏尽恶类,徙其豪帅于成都,赋出叟、濮耕牛战马金银犀革,充继军资,于时费用不乏。” 可见蜀汉可以从南中和羌胡得到马匹。
吴历里孙策托孤给张昭的事情可靠吗? 三国志本传里,孙策临终只说叫张昭等大臣好好辅佐孙权,“策嘱昭等曰‘公等善相吾弟’”,并且是“昭等”“公等”,也就是对包括张昭在内的好几个刚好在他身边的大臣说的,而这番话在吴历里更进了一步,说孙策还对张昭说了“若仲谋不任事者,君可自取之”之类的话,也就是给了张昭非常大的权力和高度的信任,但这些话并没有被资治通鉴采纳。也就是吴历里的这些话,和三国志本传以及资治通鉴都是冲突的,那是不是代表不可靠??三国志本传里的孙策临终托孤,和吴历里的托孤,看上去似乎都是托付给张昭,其实是有着本质上的差别的,本传里的话,可以理解为只是以张昭为首的众大臣恰好在孙策身边,而周瑜不在,所以孙策就托付给了他们,并且这托付还不是对张昭一个人说的。而如果按照吴历的说法,就的确只能理解为孙策对张昭的重视远远高于周瑜了。我承认孙策临终托孤的事情一直让我耿耿于怀,很不舒服,我很难相信以周瑜的功勋和跟孙策的关系,孙策会完全抛掉周瑜而只重视一个张昭。无论是理智上还是感情上,都非常难以接受。
哪只眼睛看得出赤壁之战时曹操骄傲了?? 看那些关于赤壁之战的帖子,好象很多人总喜欢把曹操失败的原因归结到种种客观原因,比如曹操轻敌骄傲,发生瘟疫,等等。但问题是,史书明明记载瘟疫是发生在曹操战败之后,而曹操骄傲??哪里看得出来?想必是易中天灌输的言论。
孙绍的吴侯是什么样的爵位? 权称尊号,追谥策曰长沙桓王,封子绍为吴侯,后改封上虞侯。吴侯是什么样的爵位?平时要做些什么?应该是有一块封地的吧?平时要不要进贡啊去见皇帝啊什么的?后来他怎么改封上虞侯了?这是不是贬位?(嘿嘿,一位可爱小朋友想写文,我帮她问问,大家知道的一定要努力回答哦)
曹操为什么杀崔琰 崔琰之死,历来争论颇多,而且年代久远。从西晋陈寿撰写《三国志》到现在的一些专家讲座、论文、专著,各有各的说法。那么,到底哪一种说法比较符合历史的真实呢?要说清楚这个问题,还是要从原始的资料开始进行逐一的类比和分析。 一首先来看看相关史料中对崔琰故事的描述: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今山东临清)人。“少朴讷”,也就是不善言辞。但是自从在23岁被乡里推举为里正以后,才开始勤奋好学,转研文化典籍。后来还投入汉末大儒郑玄门下学习。不过一年以后因战乱“周旋青、徐、兖、豫之郊,东下寿春,南望江、湖。自去家四年乃归,以琴书自娱。”这时的他,俨然就是一种流行色:隐士。这种群体在后汉末年特别普遍,具有明显的“名士”风范。应该说这几年的经历对崔琰性格的培养、名声的造就,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后汉书•郑玄传》说:“其门人山阳郗虑至御史大夫.东莱王基、清河崔琰著名于世。”不久袁绍就因为崔琰在这几年间培养出来的名气,“闻而辟之”,这个时间大概是在公元199—200年间。而加入袁绍阵营后,崔琰就提出了一个建议:昔孙卿有言:‘士不素教,甲兵不利,虽汤武不能以战胜。’今道路暴骨,民未见德,宜敕郡县掩骼埋胔,示憯怛之爱,追文王之仁⑴。这个建议,被袁绍采纳,袁绍还提升崔琰做了骑都尉。后来在袁绍准备发动官渡之战前,崔琰又提出了一个建议:天子在许,民望助顺,不如守境述职,以宁区宇。虽然袁绍没有听从崔琰的意见,但是也没有象对待田丰一样把崔琰投入监牢。如何理解崔琰在袁绍阵营的心态呢?我们从后来崔琰写给曹丕的信中可以看的出来:袁族富强,公子宽放,盘游滋侈,义声不闻,哲人君子,俄有色斯之志,熊罴壮士,堕于吞噬之用,固所以拥徒百万,跨有河朔,无所容足也。这段文字既是崔琰对袁绍失败的一个总结,也是后来袁绍死后,崔琰宁愿“称疾固辞”而“获罪”也不愿意去帮助袁绍的两个儿子的根本原因。从此也能理解出象崔琰这样的“名士”为什么会去辅佐曹操这个“赘阉遗丑”的原因了。相对比较后来崔琰对曹操说的第一句话的激烈言语来看,崔琰说话还是比较有分寸的。但是在被曹操任命为别驾从事后,言语风格却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变。曹操在得到冀州后,当着很多宾客的面对崔琰说了这样一番话:昨案户籍,可得三十万众,故为大州也。这话的意思很简单,也没有多少特殊的含义,但是崔琰的回答不但使得曹操“改容谢之”,而且把在场的宾客吓的“皆伏失色”:今天下分崩,九州岛幅裂,二袁兄弟亲寻干戈,冀方蒸庶暴骨原野。未闻王师仁声先路,存问风俗,救其涂炭,而校计甲兵,唯此为先,斯岂鄙州士女所望于明公哉!这话被后来的元人胡三省注意到了。胡三省还特别提到:此(曹)操之所以重崔琰,而亦不能不害崔琰也⑵。按照胡三省的说法,从这一刻开始,曹操就开始同崔琰心生芥蒂,为以后的崔琰被杀埋下了伏笔。后来的一些学者也据此得出了一个结论:曹操之所以“重崔琰”、“害崔琰”……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端倪⑶。这种说法正确吗?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事后诸葛亮”的判断方式,缺乏严谨性和公正性。象崔琰一样在曹操面前直言不讳的人不是少数,怎么没见曹操把他们都杀了呢(要说侮辱曹操,陈琳的檄文应该说是骂的最狠的一个,怎么不见曹操把他给杀了?!而且曹操发展壮大的过程,可说是一直“在骂声中成长”,对曹操而言已经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而且崔琰的话中也把曹操的军队称之为“王师”,把曹操本人称之为“明公”,并没有不敬的意思,仅仅是依据自己的性格就事论事,提出一个建议和意见而已,就这样就被曹操给盯死了?!还要等到十几年以后才来报仇?!于理不合!只能说是崔琰后来的一些言论和做法引起曹操的不满和憎恨,才导致最后被杀,这又怎么能勉强的把这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也拉上呢?!实际情况是,曹操不但没有责怪崔琰,反而在公元206年出征并州的时候,把崔琰留在邺城,去辅佐年轻的曹丕,这就已经很能说明曹操当时对崔琰的态度和看法了:“重崔琰”,而后来的“害崔琰”应当是以后事态的发展才出现的。
到底是谁删了我在周瑜吧的回贴?? 我指的是周瑜吧的吧主或小吧主,不是长河吟的。我周瑜吧的那两个帖子里,那个叫“ 别扭的小孩”的贱女人跑进来骂我,于是我回击,过了一会,我骂他的都被删了,他骂我的都还在,这算什么逻辑!自己人好欺负是不是??请给我一个交代!还有以前,这种事情发生过好几次,明明是有人先来骂我,却总是我的被删。删我帖子的人给我滚出来,今天一定要给我一个交代!别老是畏畏缩缩躲在角落里删贴,有勇气做却没勇气承认!!
【孙策吧0809期话题】打仗到底是治军重要还是用兵重要? 我曾经一直以为打仗就是用兵,而“治军有方”只是任何一个统帅最基本的素质,你能做到对方必定也会做到,而要打胜仗,尤其是古代的冷兵器时代,比拼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就是出神入化的用兵能力,如韩信,如孙策。但现在似乎有些人把用兵和治军分得很开,认为用兵和治军只是军事素质的两个方面,没有谁高谁低的问题,那么,这真的没有差别吗?没有哪个更重要的问题吗?
58,偶来看你...........
请教大家:黄昏等高级副本里是法怪多还是物理怪多? 我是妖精,灵血妖,目前正在考虑转型做重妖,但如果黄昏和高级副本里是法妖多,我就不转了,但如果还是物理怪多,我要转型做重妖.
西川是张飞打的还是诸葛亮打的? 首先可以肯定是法正庞统的谋略,其次应该是张飞带兵,诸葛亮在张飞军中管后勤。但有人说是诸葛亮打的,我被搞糊涂了。。。。。。“张益德数万之众,已定巴东,入犍为界,分平资中、德阳,三邈道侵,将何以御之?” “今荆州道通,众数十倍” “今此全有巴东,广汉、犍为,过半已定,巴西一郡,复非明将军之有也。” 《三国志.先主传》: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将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阳,惟关羽留镇荆州。先主进军围雒;时璋子循守城,被攻且一年。 《三国志.张飞传》“飞与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县。至江州”
凤凰能进FB和黄昏吗? 凤凰是飞宠,应该不能进的吧。。。。。。。。。但那岂不是不如大力神?
妖精被人偷袭时怎么办? 正大光明PK我不怕,可是每次被人偷袭,我都很难逃过去,今天又被一红名羽芒给偷袭杀了,火大。以前几次被武侠偷袭,也没逃过去。今天在天上飞,宝宝没带在身边,那垃圾红名偷袭我时我慌忙乾坤挪移,然后想把宝宝召唤出来,可是召唤的时候他继续疯狂用弓箭射我,我吃药都没用,然后就死了。而上次被武侠偷袭时他晕我,我被晕之后更是毫无还手之力。吧里武侠和妖精PK的帖子我看了,可是真正打架时,一般都是谁先动手谁占便宜,我觉得讨论正大光明的PK其实意义不大,还是研究一下被人偷袭时怎么办才更有价值吧。大家说呢。。。。
【疑问】孙策早就发现孙权是守成之主了么? 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可想而知,孙策临终前,就已经把“保江东”已然成为东吴的基本国策。这是不是可以表明,孙策本来就很清楚孙权是守成之主,所以为孙权定下的方案也只是守成?另外,在孙策去世后到赤壁之战的八年间,江东除了剿叛变安定人心外,没有向外扩张一寸土地,放着刘彰和刘表两个无能之主在旁边什么都不做,是不是也太。。。。。。。
【水】每次看到有人写周瑜是“文士”或“军师”就觉得雷。。。 周瑜当然是武将,统帅,或者准确点说是儒将或智将,按三国志说法是高大英俊的那种类型,可惜N多人老是把他当军师看待,昨天又看到某篇文里说周瑜“那人文士模样”。。。。于是就被雷到了,立马点了叉叉。军师这说法是小雷,文士对我是大雷。。。。我老觉得文士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周瑜绝对不是这样的,他长得漂亮不等于柔弱,不仅有谋略而且每次打仗都是亲自冲锋在前的,“亲冒矢石,视死如归”。这样的人被压倒才比较有意思,一个文绉绉的人要推倒太容易了。但貌似很多人印象中的小瑜都是弱不禁风的,汗。。。。。而我每次看到有人说小周柔弱我就忍不住要上去纠正他。大概是因为我喜欢强攻强受的缘故吧。。。。。
【看法】孙策临终前照镜子的事情大家觉得可信吗? 吴历曰:策既被创,医言可治,当好自将护,百日勿动。策引镜自照,谓左右曰:“面如此,尚可复建功立事乎?”椎几大奋,创皆分裂,其夜卒。这事情在我看来无非进一步说明孙策是美男,并且也很爱美和追求完美,而且他本来就已经受了重伤,所以创伤发作而死也并不奇怪。但有些人似乎觉得孙策这种死法不够男人气派。。。。三国志本传只说孙策是重伤而死,这个说法是吴历上的,大家觉得可信不?如果认为是真的,对这事大家有何看法?
【重楼专用水贴】 这几天吧里人好少。。。。。来了也都不回贴。。。。。。连milan都变懒了 = =偶到底改什么名字好捏?是改名叫“策瑜座下首席女将”(还是首席XX?感觉女将不是很好听),还是“绝代双骄策瑜”,或者干脆叫“策瑜王道”?又太直白了。已经注册的名字“策瑜双美世无双”我也不是很满意。努力思考ing.........
孙策去世时,将兵赴丧的除了周瑜还有谁? 我记得不止周瑜一个将兵赴丧的,但实在想不起来是谁了?
RP地问一句,谁能把孙策的胡子剃掉? 看了那张猪哥剃了胡子的图,忽然想问,哪位高手能把354和355里的阿策胡子剃掉??阿策明明是帅哥,可留着小胡子感觉很那个。。。。。。
哈哈,貌似看见了不少以前没看过的图。。。。。。 。。。。继续一个个帖子翻过去。。。。。。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