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ventus600 juventus600
关注数: 0 粉丝数: 89 发帖数: 1,649 关注贴吧数: 11
Alt的历练 在已经对各类“网友切磋”毫无兴趣的今天,如果不打NABC(因为不是财务和人生两自由),网上就只有Alt值得一打了,它是我能接触到的,最高等级的比赛了,另外还有一个OCBL,但那个打一次报名费要几千,刀,这个实在打不起。 上个月第一次打Alt,只打了一天,4场,我在阵时3胜1平,之后我没打,剩下两天他们就屁滚尿流,各种被碾压。 这个月下决心认真打到底,总共4天,每天2场,每场16副,我打前三天。 同伴是现抓的,上一次跟他打还是5年前,我对其评价,打很多,但因为搭档都是“业余网友”,所以只能定位“业余好手”的程度,没有ship思维。 只约了几个简单原则,比如“扣叫一律是浓厚兴趣,没有顺路轻微兴趣”。 第一场,我这桌,左手有两个NABC的title,属于“相当好的业余”,但不是职业级顶尖。 上来前6副,完全就是,我们什么也没干,就是在那里pass,跟牌,然后几圈之后对方claim。 我知道这个级别,不能强求,这是一定会出现的。但是,以我对那桌队友的评价,他们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即在没有必要“伤脑筋"的情形下完全不出错,他们一定会因为尺度、纪律、判断这些东西,出错而送菜。 果然,第二副就是个经验和判断问题。 有对无,同伴第二家开1H,你的右手4D阻击!你拿着一手好牌: KQx Jxx KQJ AJ10x 足足17大点,肯定不止局的力量,对伐? 但是,我们这位,就显出个人水平上档次的差异,直接关门4H! 你是点很多,但是,第一阻击已经警告你可能有歪分,第二你的方块点肯定不能算全点,太可能对方首攻拔A然后将吃了。 所以,我满足于一个局。 同步有没有可能什么18、9点,你们错过一个”硬顶就行“的6? 当然可能呵。 可现实就是,最多只有5。 那桌的队友,就没有这样的定力了,哎呀我当然得冲贯啦,没什么好挣扎的,自然交代。 13个出去。
CBO关门了 之前一直在说,虽然它号称“中国桥牌网官方bot”,CBO落后新睿至少5年以上,这些日子,没看到他们有任何改进的迹象与愿望。 相反把精力做去其他地方,比如春节时候的做庄比赛等等。 但这个做庄比赛,真的没有意义,因为没有叫牌过程的,就是纯拿墩越多越好,就是说外面有12张红心,你只打4S的那种,那对外面分布一无所知,有什么意义? 至于叫牌以及叫品注释,明显是台湾人干的,一堆错误或偷懒解释,几个最常见的地方: 1NT(1517)-3C,它注释是转换方块,但其实就是梅花强牌,而实际中,往往是低花双套,因为它没法叫。 1NT-转换到一个高花,再三阶出个低花=纯废叫,你有4张低花千万也别想什么6低花贯,只当它不存在。 莱本索号称有,但完全不会,就是瞎鳖乱叫。 PK有相当偶然性,取决于那桌的bot是否发癫送礼,甚至有时候我都怀疑是不是刻意安排其中一桌送礼,好分胜负?因为有些送礼送得毫无道理,比如一个困难的边缘定约,你下了,它成了,在新睿这一定是bot打得更优秀,在CBO十有八九就是那边送了。 无论如何,我还是打了很多很多,每个月目标是哪场月赛排名前24,这样能进下月月赛。仅此而已。 实在无法忍受新睿的恶意发牌机,和bbo的白痴GIB。 东莞关门了,CBO也关门了,天气好冷呵。
推荐放弃新睿,转打中国桥协名下的CBO 众所周知,新睿一个最大的特点(或者说让人非常不爽的地方),就是它恶意发歪分牌,导致概率得失比被严重扭曲。 新睿当然肯定这样否认,但说句老实话,如果妳没有这种感觉的话,那恐怕你的竞技水平还没到那层。 恶意发歪分,筛除平牌,导致边缘局必须极度保守,冲边缘十冲九下(这与线下实战竞技的理念完全相反),加上歪分,下起来你是受不了的。 而且新睿严重不鼓励叫贯,好贯会被频繁的歪分毁掉。 长期泡新睿,会导致妳越来越保守,我身边已经感觉出这样的例子了,长期打是有害的,把正常牌感全打没了。 要赢新睿分的话,必须熟它的特点(就是我从前说的流氓叫法),这变成“打新睿”,而不是打牌了。 所以我推荐,放弃新睿,转打CBO。 CBO(Chinese Bridge Online)是中国桥协名下的app,与funbridge合作(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funbridge.com&urlrefer=35340a5a06f13a9bc4768ec683e3b800), 内核照搬funbridge,它的机器人叫Argine,战斗力完全可以,且,不恶意发歪分,可以微信直接登陆,不用注册,非常方便。 Argine给我的一个感觉,接近人的思维,这表现在,Argine与我PK时,我能看到不少平牌的决定(首攻,或叫牌的某一处环节),它是与我一样的,这说明,它与人有ship,而完全不像新睿那样,首攻、防守,就是直接知道对面是什么牌,妳说它窥视也好,算出来也好,总之是没有逻辑的。 比如1NT-3NT后首攻,新睿首攻妳完全是摸不着的,它完全可能自己很强,且有个5张套,但它不攻,反而攻自己三张套,因为它“知道”对面同伴拿着AQxxx五张套。 在Argine身上目前我没有看到这点。 当然,Argine与新睿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极度依赖相信盘面信息,连opp也照单全收,忠实地打大小。 比如这副:Argine比我敢叫,我只叫到6,它叫到7D,且,两圈将,在看到右手跟大小之后,直接飞!(当然对了) 稍微有一丢不同的是,因为funbridge是法国人做的,所以叫牌体系是“法国标准制”,某些小地方要留意。比如它没有Texas,1NT-4D是高花5-5选局。 但这个不是什么问题,而且它可以修改约定。
针对新睿的流氓叫法 (既然有人认为这是耍流氓,那就姑且这么称呼) 只要妳抱定这个宗旨:新睿不发无意义的平牌,傻牌,平牌都被发牌机剔除掉了。那么,我们可以从中推导出很多东西。 以下的牌,我们认为是“无意义的傻牌”: 1.23、24点的1NT; 2.39、30点的3NT; 3.35、36点的6NT; 4.各种简单铁局,铁约; 就是那种毫无技术含量,拔人头就够,或者上来简单顶下一个A后也够的那种牌。这类牌,因为无法分出胜负,被新睿发牌机剔除了。 所以,当新睿发出23、24点的联手牌时,虽然不够局线,其实是要妳叫3NT; 相反,当妳联手正常有25、26点时,表面上看是“应该”叫局的,但往往会毁在新睿刻意的歪分上。 正因如此,当妳拥有“刚好逼局”牌力时,要额外小心。 比如对面开1NT,妳持一个不错的5张套,9、10点,通常是直抡3NT,或者转换高花后叫3NT,让对面选3NT或者4高花是吧? 对不起,这门5张套分布,哼哼,4-1算是轻的,5-0是常态! 所以,当妳持15点时,为了避免对面的小新拿这类牌直封局,妳要降点!不要开1NT!当14点叫,开1低花,再叫1NT。 相反,当妳持不错的14点时,为了避免丢掉23、24点的3NT,妳反而应该直开1NT!(防止新睿把妳再叫1NT扔了,妳打个23、4点的1NT) 同理,当妳联手30点时,叫6好了!停3NT超二超三是没意义的,新睿不会发让妳轻松超二的3NT,它发出来就是看妳敢不敢叫6。 相反,当妳联手33点,“正常”进入6的射程,小心了,正常的6会倒在歪分之下。 当然有一类30点的3NT是无法避免的,就是妳其他花色都好了,偏偏明手是Kx,暗手是Jx,首攻这门,妳上来就要猜,猜对回家,猜错弄不好下二下三都可能。 那没办法,算妳倒霉,新睿发这种就是来剔除倒霉鬼的。 另外,流氓叫法仅针对新睿的“重要比赛”,如月赛,大奖赛等等。一些非重要的,比如个人PK,甚至是跟机器人两副一比的挑战,发牌机的畸形因子没那么厉害。
CCBA其实...... 是个差劲的体系,标准化做得不好,比如这个地方,最近刚经历的 Kxx Axx QJxxx AJ AJ xx Kx KQ109xxx 上面开叫 1NT 2C 2D 3C 3D 3H 3NT 4NT 5S 6C all pass 都是机器人搭档机器人叫的,也就是说,所有全部是程式,解释: 2C:Stayman,不承诺有高花 3C:可能均型,带4张低花满贯兴趣,也可能就是草花套逼局 3D:有5张低花,是哪个不知道 3H:接力,继续问叫,哪个5张低花? 3NT:5张方块 4NT:问A,将牌是方块 定约本身没啥,无论下一(遇上最厉害的红心首攻赌飞黑桃)还是摸进,都是正常结果。但你看出有什么不大对头的地方没? 2C、3C、3H,应方足足花了3嘴,全是废叫,从来没表达出自己究竟是什么!直到最后停6C才真相大白,哦原来全面都只是门面功夫,这不过是“1NT开叫后,应方持单套低花,微弱满贯兴趣”如何表达的问题。但是一进入CCBA程式化,根本停不下来,所以其实这过程跟1NT-直接Gerber4C问A,或者干脆直接抡6C没多大区别,因为应方花了3嘴,除了得到开叫方“有5张方块”,没有叫出任何东西。 就我目前经历过的,至少在3个非常、非常、非常,常用的地方,常用到每次普通PK必然出现至少一副的,CCBA承载量过大,把所有可能都放进一个筐,这3个地方是: 1NT开叫后低花逼局情形,目前一律从2C起步; 1高花开叫后应2NT问题,可能是均型,可能是3或4张的高花支持!叫不清楚3或4张! 1阶开叫-1阶应叫后,开叫者跳2NT,可能是18、9点均型,可能含应方高花套4张支持!
关于怎样打新睿长程瑞士赛 出了线后真的是看运气与实力了,越往后确实越是好手中的好手。要排前512出线,不是非常非常难吧? 我自己的感觉,新睿是个非常好的打磨性子和partnership信任度的工具,在15轮长跑中: 1.(最重要)保持恒定的节奏,包括尺度与情绪心态,不因被fix(包括机器作死出错、对手无理但反而占便宜、叫到好贯因歪分而下)而动怒,绝不要因为一副“被搞”而想着追回来,越想追越可能惨败; 2.叫局尺度是“略凶”,不拼薄局,这不是看总IMP,有点类似中国A俱赛看节分,一节一节算,你的瑞士制对手就是每一节; 3.阻击叫一定保证好阻!不要把打人那套搬来打机器,局况有利就拿白皮烂套试图“破”,剥夺叫牌空间,对人制造心理压力,机器不吃这套,机器没压力,不要去招惹! 4.不要担心“叫得有点缩,是否会失贯”,机器是算期望值的,如果是期望值值得叫的贯机器一定会发动4NT问A,管你扣不扣! 5.不要pre-balance,提前平衡,比如说敌方1H-2H,你高花4-4,“透视”到同伴红心单缺于是叫个2S,后果是机器真拿着4张S会“兴奋”,把你抬太高! 6.不要叫赌首攻的贯,打人,类似这种过程1NT-6S,你赌人首攻出错(有一门缺AK或缺俩A,没拔或者首攻人没有),打机器,首攻一定拔A!新睿对贯拔A是定式,赌贯一定被拔A失败,相反你先问A,A数量不足依然叫6,机器会相信你是认真的而不拔A! 7.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尽量作正常决定,绝不要在无脑牌上发挥想象力试图搞点什么(你那点可怜的想象力机器领会不了),到头来一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 ...... 总之你兢兢业业打好自己,如果还不能出线......反思一下自己水平是真不行吧!
扯两句赛制对局线尺度的影响 所有的入门书籍都会说,局线26点,贯线33点,但绝不会说赛制对叫局叫贯尺度的影响,因为第一这是高级思维,完全没必说要给绝对小白听,听了他们也掌握不了;第二这是比赛副数极多的职业牌手,才会体会得到影响,一般业余玩家,副数没有那么多,场地水平没有那么高,完全没必要知道这些。 但赛制对尺度影响的一些初级战略,即使是业余玩家也是掌握得了的,比如双人赛,MP的边缘局,尺度要比IMP严,因为你完全可以接受170、200,而-50,、100多半已经不会是好的MP了。 短程的瑞士制,七八副定一场胜负,七八副里面有一两副边缘局,差别很可能就决定这场结果,所以过凶的尺度没必要,因为得失回报率不支持,因为如果你用三四副部分代价去拼搏一个薄局,可能还没轮到正好拼到的那副,比赛就已经完了。 但长程KO是个特殊的赛制,通常在所有大赛中,这被视为“最好的桥牌”,或者说最见水平的赛制,这种赛制下,得失回报率就支持薄局。因为即使你下掉三四个部分,一副摸进可能就回来了,那么如果副数越多,期望值越高,当然可能有赚。 另一个支持拼薄局,降低局线的理由是长程KO中,我们需要不断向敌方施压,你不给他们压力,他们就在你这桌上尽情出色发挥了,左一个接力右一个接力细腻叫到打不下的4-3配大满贯。 要知道,你方这样的过程,1S-2S-3S-都pass,这时候松口气的肯定不是你,对局首攻防守,其神经的紧绷度是部分根本不能比的。今天的桥牌,不是50年前慢悠悠打好自己就可以了,信奉攻击,信奉施压,制造大输赢。 还有一点,有一个术语叫"field protection“,这点也只有在比赛场地中才体会得到。它的意思是如果在你桌,你的对手表现出色,可能得好分了,那你只有希望这是个高水平的场地,其他桌牌手也同样出色,同样高水平,也会在这副上表现优异,这样你的MP不至于输太多。 在长程KO里也同样如此,如果你的对手能获得你足够尊敬的话,即使你认为的”表现出色“,可能那桌完全一样,也就是个平分,这一点会影响你的局贯尺度。 在职业高手中,他们可以获得足够的field protection,你凶猛拼搏薄局下掉,可是那面十有八九也是这样干的,你完全不用担心”因为对手水平臭我方反而失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叫了一个6,希望极大,但如果叫7,需要一飞,如果是对低手,那么你叫6已足够了,因为你期望那边水平不够(比如对牌值估算不如你,叫牌体系严密度不如你,约定工具没你细腻先进),但如果对手是足够尊敬的话,那么这个6是一定会在那桌上发生的,此时一个50%的7,可能就值得拼搏,其尺度就不是入门书上说的,叫7需要至少65%大概率。 (题外话:这点如果你在新睿打得多的话,相信一定会有体会,因为机器人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尺度一致。两个水平不是差很远的牌手PK,如果都没原则性错误导致机器走偏,那么最后合理值一定是一样的。当你通过”细腻的叫牌“,与机器人搭档叫出一个漂亮的6之后,别得意,别沾沾自喜,九成可能,那桌结果一样!所以可能你需要拼一个50%的7) 当然,如果平时仅仅是”网友切磋“,玩玩而已,比赛副数不是那么多,确实维持普通尺度即可,没必要见了职业牌手22点冲局,咱也猛一把;专家忍让,咱也不拿A试试;大师对无将首攻单张,竟然绝妙,好咱也玩玩,没准逮着同伴长套不叫...... 他们有做庄技术水平、对对手了解和足够的field protection支持,而你没有!
也聊两句新睿 在我看来,新睿bot水平是非常值得信赖的,至少有“中级的中级”水平,远高于BBO的免费GIB,后者充其量仅限于“跟牌+不出荒唐大错“(花钱了当然会不一样)。 桥牌软件(特指与人打的,而非教学性软件),有很多早年研发时,是偷窥四明手的。这不是作弊,而是为了增加软件的可玩性,可以理解,你也不想花钱买个极其弱智无比、没什么意思的东西吧?至少有点对抗性吧? 但进化到今天,人工智能的水平相信已经不用偷窥了。 我不知道新睿的算法,据我所知,桥牌机器人的原理是:它的核是一个四明手计算器,即发一副确定的牌,算出结果。实战中,需要作选择时,它发一定数量的牌(每副计算结果当然存在差异),然后开始run simulation,最后取一个期望值作为它的选择。这其中,发牌数量越多,意味着计算量越大,越接近最合理值,也就是“水平越高”。 当然,所有棋牌类软件都会用monte carlo simulation,并以此修建掉一些不必要的分枝。 那么你为什么会郁闷,新睿机器人怎么那么弱智,对付无将不攻自己长套,或者为什么不回攻你首攻的花色,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防守送成? 这不是机器人水平低,恰恰相反,是它水平太高了,在它run的simulation中,它已经预估到首攻长套期望值不高,于是改为助攻短套。 或者,它预期回攻首攻花色期望值不高,于是换攻,它算出此刻换攻百分比更优(当然,这与人类的感觉不同,回攻同伴花色,大部分时间是我们的原则)。 这一点,导致我在做庄时,有时候摸不透机器人的分布,因为它持长套不一定主攻。 但这也是机器人的弱点:一旦它算出打下定约的期望值不高,那它就开始“绝望”,开始崩溃,于是防守变得非常松,开始乱七八糟地送。 而人类是不一样的,即使防家已经看出来希望不大,也在尽量给庄家制造压力,迫使庄家在压力下出错,下掉本来不会下的。遗憾的是,机器没有压力。 这一点,做庄时会有好处,当你感觉希望不大时,机器人忽然作了个毫无逻辑理性可言的选择(比如你很害怕继续攻此门花色,机器人却忽然拔了个边花A,本来你还需要时效顶的,现在不用了),那通常就是定约快上岸了! 但是作为防家,有时也非常令我恼火,就是机器人觉得打不下时就开始放弃了。很多时候我恼怒于机器人没给我的“精心防守”将吃,或者没回攻我的花色,但调四明手,不得不承认确实那时已经打不下了,机器人无论作什么选择差异都不大。 所以我的建议是:当防守时机器人作了个奇怪的举动,令你七窍生烟时,先不要扔掉手机,而是假设机器人这样做是完全合理的,并据此制订你的路线。 其实,跟人打不也这样么?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