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寒秋9965 独立寒秋9965
喜欢读书、书画、旅游、集邮,加游泳、羽毛球
关注数: 45 粉丝数: 84 发帖数: 6,966 关注贴吧数: 40
书画票的问题 本人喜欢书画票,但对大陆的书画票却有很多的看不懂,提出来想请吧内的大神们指教。 首先说书法类,比起绘画类,还算一目了然。篆、隶、楷、行、草,5套,虽然规格全不一样,大小尺寸不同,2张、3张、4张、6张全有,但至少邮票是按照汉字的发展和各字体的代表作来的。 绘画类就让我晕了。不算之前的齐白石和奔马,近20年来出的票中,名家如下:郑板桥、石涛、八大、潘天寿、吴昌硕、李可染、何香凝,除潘和李的规格一样,其他票均不相同,枚数不一,大小不一,风格不同,颜色各异,还有石涛居然是连票。不知道这些名家该如何归类,本来应该有个比如明清画家或近代名家系列之类。名画更是不忍看,目前出的十大名画中的五个,让人觉得完全不是一起的,步辇图和清明上河图你能想像它们是一个系列吗?另外神骏图和游春图算什么,是古代名画吗?不是十大里面的,那也应该给它们一个归属吧。还有叶浅予、李可染那套3枚票,算什么?好像没有和它相呼应的,就这么孤零零的一套。明清扇面和梅兰竹菊也都是一套,让人感觉意犹未尽。 在画家的选择上也感觉毫无规律可寻,如果一定要寻,似乎只有一条,就是这些人从我党的角度看貌似没有污点。郑板桥是我们树立的清官形象,石涛、八大具有民族气节,潘天寿、李可染是新中国国画界南北两代表,何香凝自然不用说了。但如果以艺术成就来衡量,自古到今的画家中,这些人能代表吗?感觉有些是象的,而有些则完全不象。 各位大神们,我就只有这点见解了,请大家指教,大陆的书画票到底怎么了!
价值固然重要,集邮难道全为价值吗 上吧20多天,看到很多好贴,长知识、增乐趣、充满享受。集邮中断10多年,重新捡起来,没有任何功利思想,更没有所谓的价值至上,纯粹一种喜欢,为自己紧张的工作之后增加一份生活的愉悦。 已过不惑之年,论工作和生活其实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模式,要有很大的改变除非遇到足以改变的力量,否则就只是轨迹上的运动而已了。所以,很珍惜有一份爱好,不论人家说什么,毕竟已经不是小时候,不需要大人再“规划”你的爱好,也不是年轻时候,要考虑太多的未来发展的需要,那时候的钱不是自己的钱,是要用于将来的。 现在有些零钱了,这些零钱不足以影响生活的质量,多了不能消费山珍海味,少了也不至于冻着饿着,所以旧时的爱好都纷纷露头,看书、画画、旅游、集邮、运动,呵呵,这些爱好是这样的纯粹,既没有功利,更没有目的。 看到吧上的好贴就免不了咋乎几句,因为激动,因为羡慕,因为有这样一群兴趣爱好相同的人,感谢网络,让世界变小,否则我如何在自己的身边找到这样一群人。自然也纠结在吧里另类的一些帖子,成天说邮票的价值,似乎邮票等于钞票。自我的感觉价值固然重要,邮票有时也等于钞票,否则我们的邮票从何而来,只有价值的体现,我们才可以从网上淘、从网上拍、从吧友处买,但除了这些过程,我真的觉得我们是不是可以更静心地去享受这些“花纸头”带来的无穷乐趣,而不要时时刻刻看到邮票就想到钞票。 所以降价和涨价和我无关,或许降价了我可以买到原来买不起的宝贝,但涨价了我却绝对不可能将我的宝贝转手他人,至少不是卖,最多是换,中间不需要钱作为中介。 集邮就像买一个房子给自己住,是不可能因为房子涨价了让自己住到露天下的。房子,是我的不动产,邮票,也是我的不动产。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