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大学 新能源大学
江西新能源学院——全国首家新能源学院\n欢迎全国各地热爱新能源行业的有识之士填报我院
关注数: 1 粉丝数: 37 发帖数: 601 关注贴吧数: 26
光伏巨头阿特斯惊天丑闻 冲业绩假出货 涉嫌会计造假 作为光伏行业一直以来的“五好少年”,阿特斯给人以高端、专业、稳健的形象。在光伏行业遭受美国双反的危机时刻,阿特斯总裁瞿晓铧曾很淡定的宣布,阿特斯从不打价格战。2011年起,光伏行情急转直下,在欧美大佬和国内巨头纷纷倒下时,阿特斯的世界排名却稳步上升。实际上,中国光伏生产企业所使用的技术和设备大同小异,靠规模扩张降低成本致胜,没有一家企业堪称光伏业界的“苹果”。在光伏业产能严重供大于求,价格厮杀已经血流成河的情况下,阿特斯如何能够出货量稳步上升且一枝独秀的维持高价路线?知情人士道出了其中惊天秘密——为了冲业绩哄骗下游出货,为了股市圈钱不惜会计作假! 阿特斯难道是只披着羊皮的狼?这个往日的“小清新”其实最擅长给合作伙伴背后一刀? 冲报表漂亮哄骗分销商高价拿货 据透露,在2011年,光伏业行情开始下滑,很多企业降价求市场。阿特斯作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为了冲击业绩,使营收报表变得漂亮,开始低姿态游说下游分销商高价拿货,并暗中承诺给分销商予以补偿。一些下游分销商鉴于双方一直以来的合作关系,默认了这种模式。没想到,光伏组件价格下降的速度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分销商囤积了大量“高价”组件,面临着巨大销售压力,阿特斯却立刻翻脸不认人,之前所承诺的补偿无影无踪,分销商只能哑巴吃黄连,进退两难。 这已经不是阿特斯第一次使用“非常手段”追求报表漂亮了。 官商勾结甩掉1.889亿赔偿金 在拥硅为王的时代,许多组件企业为了保证完成订单都以高价向上游硅片商签订了采购合同。后来硅片价格猛降,下游企业为了解除当初的高价合同只能“壮士断腕”,如2011年知名的尚德和与知名硅片商MEMC的解约案中,尚德所付出的“分手费”高达2亿美元。阿特斯同样也没能未卜先知硅片的行情,他们与尚德面临着同样的境遇,所不同的是,对待昔日“恋人”,他们要“心狠”得多。与阿特斯对簿公堂的是知名硅片企业赛维LDK。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于2012年12月12日表示, 阿特斯太阳能因违反了双方签署的合约供应协议,并且非法终止该协议,而须赔偿赛维违约金。根据仲裁程序,阿特斯应当向赛维支付大约2.489亿元人民币,包括已经支付的定金6000万元人民币和附加现金1.889亿元人民币,以补偿该企业的盈利损失以及在此程序中积累的附加的约200万元人民币的仲裁费用。 然而,业内人士透露,阿特斯运作江苏的政府关系,竟然将事实昭昭的裁决翻案了!2013年5月20日,阿特斯太阳能公开表示江苏苏州中级人民法院已经驳回此前赛维LDK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上海分部提出的仲裁申请。也就是说,阿特斯成功摆脱了这1.889亿人民币的赔偿金! 中美证监机构首次合作牵出阿特斯会计造假案 阿特斯不仅在与上下游企业的博弈中显示出狠辣的商业手腕,还卷入会计造假疑云中。2010年6月,PoMErantz Haudek Grossman & Gross LLP律师事务所在纽约南部地方法庭代表2009年5月26日-2010年6月1日购买阿特斯太阳能股票的投资者对阿特斯太阳能提起共同诉讼。本次起诉内容为,阿特斯太阳能违反了证券交易条例的10(b)和20(a)部分,以及10b-5规定。作出虚假/或误导性陈述/或未能披露如下:   1. 公司财务数据被夸大,收入数据中包含一些并没有被支付的销售数据   2. 09年第四季度的一些产品被返厂   3. 公司内部账务和公开账务存在作假问题   4. 公司的财报没有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执行   5. 被告缺乏证明公司实力及增长的证词。 2010年6月1日,CSI阿特斯称收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要求递交与2009年部分销售相关文件的传票,打压其股价重挫逾16%。不过,受到彼时中美跨境会计监管尚未达成任何协议,SEC对于阿斯特太阳能的相关调查始终没有任何结果。 2012年12月,SEC以违反证券条例为名,起诉了阿特斯的审计事务所德勒,在SEC举行的听证会中,一位SEC官员指控德勤没有交出相应的审计记录,造成对阿斯特太阳能长达三年的金融欺诈调查陷入停滞状态。据了解,在SEC提出要求之后,德勤立刻向中国的监管机构提供了19箱关于阿斯特太阳能的审计资料。但至今,中国监管机构尚未与SEC共享这些资料。 由于SEC迟迟拿不到阿特斯的审计记录,导致该案件3年停滞调查。然而,2013年5月7日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和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察委员会签署执法合作备忘录,为各方就提供和交换与两国各自管辖范围内调查相关的审计文件建立了一个合作的框架。具体地说,今后涉及具体执法案件需要调取上市公司审计文件时,经美方提出申请后,中方可为其提供会计底稿。而中国证监会和美国证券监管机构的首次跨境会计监管合作,很有可能会阿斯特太阳能上得到实现。 一旦会计资料真的送达SEC,不知一向手腕多变的阿特斯能否经受住这次考验? 种种是非,不禁让人质疑,作为一家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光伏上市企业,阿特斯是否会让人失望?
拿什么拯救中国光伏 面对来自中国光伏最大的市场——欧盟的反倾销调查,中国的光伏企业应如何应对?面对一连串的致命打击,我们不禁要问,中国光伏到底怎么了?谁才能拯救这个曾经“活蹦乱跳的孩子”?  编者按:  9月6日,欧盟正式宣布对中国光伏电池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本次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单起贸易争端就此拉开帷幕。  然而,对于正处于行业低谷并已经遭受美国“双反”调查的中国光伏业来说,此次调查无疑是在内忧外患之中,又雪上加霜。  处于多事之秋的中国光伏企业,究竟路在何方?  9月6日,欧盟正式宣布对中国光伏电池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本次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是有史以来涉案金额最大的一次。这对于正处于行业低谷并已经遭受美国“双反”调查的中国光伏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面对来自中国光伏最大的市场——欧盟的反倾销调查,中国的光伏企业应如何应对?面对这一连串的致命打击,我们不禁要问,中国光伏到底怎么了?谁才能拯救这个曾经“活蹦乱跳的孩子”?  合作双赢  几年前,光伏行业绝对是一个诱人的暴利产业。  “做光伏电池,3年就能收回投资;做多晶硅,3个月收回投资也有可能。”这是光伏圈内人士跟记者描述的光伏“黄金时期”的情况。  而作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光伏行业也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一时间,国内光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中国光伏电池的产能也在短短的10年间急剧增加,从2001年的3兆瓦迅速扩张到2011年的13018.4兆瓦,而这一数字也占了全球市场的47.8%。  发展如此迅速的中国光伏产业就像是一辆超速行驶的汽车,在遇到行业低谷、美国“双反”、欧盟反倾销调查等障碍后,车仰马翻。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美国的‘双反’让我们在美国的市场受到严重影响,市场低于我们的预期50%以上。因此,销售完成情况与我们公司的最初计划相比有很大下降。”   而数据显示,中国光伏产品20%销往美国市场,而中国光伏的大客户在欧洲,70%左右的产品销往欧盟。  因此,可以说,欧盟此次针对中国光伏电池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一旦成立,无疑是中国光伏的“灭顶之灾”。  高纪凡表示,进一步拓宽新兴市场将成为天合光能的重要方向,“今年,我们在南美、东南亚、中东、非洲还有加拿大都已经做了部署。”高纪凡进一步透露。  但是,拓宽新兴市场并不意味着放弃欧洲和美国的市场。“我们希望通过与欧美企业进行合资、合作等方式来实现我们的销售目标。”高纪凡说。  在他看来,每个企业都有自己最具核心竞争力的领域,通过合作的方式,可以与国外企业进行优势互补。而面对中国这个如此巨大的待开发市场,国外企业也虎视眈眈。虽然目前大家在相互竞争,但是随着环境的变化,为了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走合作化发展之路才是中国乃至世界光伏企业的出路。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所副所长李俊峰也对记者表示了相同的看法:“未来的光伏发展,我们必须走国际合作之路,这也是我国企业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路;‘独霸武林’、‘笑傲江湖’我们目前做不到,唯有国内、国际、纵向和横向的合作才能支撑光伏产业走下去。”   放慢脚步  除了合作,李俊峰认为,中国光伏必须要把握发展的节奏,不能一哄而上。  “我们的市场规模没有下降,发展方向没有问题,光伏产业成本下降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中国光伏的问题就是我们走得太快了。”李俊峰说。  的确,在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指引我国未来15年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太阳能被列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预计到2010年,光伏发电总容量达到30万千瓦;到2020年,达到180万千瓦。  而据李俊峰介绍,我国去年光伏装机就已经达到300万千瓦,今年预计会接近400万千瓦。  由此看来,我国光伏产业比预计发展速度快了十倍。  “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我们一年走了五年的路,让后面的几年无路可走。”李俊峰感慨道。  光伏产业“大跃进”式的发展,也让《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对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目标连续四次作出调整,由最初的500万千瓦,到目前的4000万千瓦。  “即使按照这一数字作为市场需求来算,目前中国光伏市场产能仍过剩近一半。”李俊峰说,“所以我们要对光伏产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节奏进行控制。”   技术创新  面对“大跃进”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光伏技术专家于培诺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这可能是发展中国家的一条必经之路。”   对此,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说:“光伏行业目前的状况是由制造业低水平盲目扩张,使得产能过剩而引起的。”   虽然目前我国的光伏产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在史立山看来,这并不意味着是健康的。  “我们的光伏企业是‘买进来’的:大部分光伏企业的生产设备、技术和原料都是从国外买进的,所以我们光伏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同质性强,技术上并无太多区别。”史立山说。  于培诺跟史立山看法相同。他认为“买进来”的光伏制造业在技术和产品上并不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但是,这可能也是发展中国家的必经之路,所以一旦我们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技术或者产品,才能达到另一个阶段。”于培诺告诉记者。  因此,对于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光伏产业来说,质变才是能帮助其渡过当前困难的关键。  同时,技术创新还能进一步降低光伏发电的成本,让光伏这个难离补贴的“孩子”可以尽快成长。  “困难都是暂时的,是产业化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随着我国光伏发电市场逐渐启动,我相信光伏产业会越来越好。”史立山说。
告诫大一大二的学生 大一: 既来之则安之。也许你会有很多不满。也许这个学校并不像你们招生老师说的那么好,也许你感觉学校还没有你的高中大,人数还没有 你们高中人数多。但我要告诉你们的是。学校再大,也不会是你的。走的时候你也带不走。人数再多。也不会都是你的朋友。既来之,则安之。好好的学习知识是你们来到这里的首要任务。趁着年轻。把能拿的证书都拿到,大学 本来就是考证得。不管有没有用。拿到总比么有强。这样不会出现等以后找工作的时候,手里只有一本毕业证得时候要尴尬的多。 大二: 既然你们已经在这里呆了一年。再老老实实的呆一年也不算什么。况且大二的课程还算可以。书本都是最新的。虽然老师都不怎么在行,我们有网络啊。有什么不懂得可以问度娘啊。大学本来就是一个自学的时期。大学的老师其实什么也不是。你们自学的本领其实比老师教的还要好。明白。别的我也不说了。希望贴吧有真心的能学习的看到这个。理论知识也不是狗屁。在你们去实习的时候。虽然都是实习生。都是学徒工。但是你们掌握了理论。要学的快一点。明白。 这些都是我自己辛苦打出来的。呵呵。希望我们不要自己把自己堕落下去。 敢想敢拼敢闯。我希望我们都有这种精神。 我自己也遵循这个理念。 太大的学子们。希望将来的新能源首富是你们的一员。靠自己。加油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