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nyelee
leonyelee
关注数: 1
粉丝数: 10
发帖数: 472
关注贴吧数: 3
新医改不能忽略医生的利益诉求 “新医改”的目标是什么,医院和医生们有很多话要说。 如果为了加强医疗服务体系的社会公益性,而忽视了医疗行业的特点和从业者的利益,改革的效果同样会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 在医疗服务行业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只有调动医者的积极性,才能最终保证患者的利益。所以说,损害了医生也就损害了患者。 有人认为,医生是造成“看病贵”的直接相关方,患者对医务人员的猜忌和不信任增加,医务人员对患者的防范心理加重,医患关系降到历史低点,医生应承担责任。 但是,医生也很无奈。 一方面,高价药、大处方和过度治疗的确是由医生直接造成的;另一方面,医生并不情愿开高价药、大处方和过度治疗,很多医生甚至教育自己的子女将来不要从医。 为何会出现这种矛盾的心理呢?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斯说过,“如果社会创造出对一个海盗的激励,商人就会变成海盗;如果社会创造出一个对商人的激励,海盗就会变成商人。”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有企业大部分实现了市场化改革,从物质和地位两个市场提供激励。但公立医院的体制却没有发生多大变化。现在医院的定位尴尬,说是事业单位,政府没有足够的拨款,让医院自负盈亏。说是企业,国家未按法人治理结构来设置,切实落实院长负责制,没有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机制。同时,政府还对体现人力资本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进行严格控制。 由于医疗服务定价偏低,医院仅靠医疗服务收费无法弥补其经营成本,医务人员不能获得同等人力资本的社会平均收入。因此,政策上允许医院以15%的药品进销差价来弥补亏空,即“以药补医”机制。“以药补医”机制使得医院获得了通过出售药品获利的合法权利。卖药收益越多,医院的经济状况越好、医务人员的个人收入越高。某些医院就可以利用这个渠道和医疗服务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缺乏弹性的需求,根据自身的利益而非患者的病情来决定用药的品种和数量。 另外,公立医疗机构的收入分配和升迁体制也扭曲了医生的行为。一个重点大学七年制医学毕业生就业后工资不足3000元,一个主任医师、教授每月工资加奖金不到5000元,他们怎么会没有动力去开大处方、开高价药呢? 现在社会把“高价药、大处方”归罪于医生,其实医生只是拿了其中的一小块,还有很大一块被其他环节消化掉。更让医生难以接受的是,本该光明正大的收入,却要自己通过不合理的用药来实现,这违反了医生的良心和道德,而且还要承担“罪名”,难怪医生不希望子孙后代从医了。 如此看来,是制度扭曲了医生的行为。他们在无法获得合理的收入时,需要用医术来为自己和他人谋取更大的不合理利益。 为了解决这种由医生导致的“看病贵”问题,“新医改”方案进行“收支两条线”改革,让医生的收入和开药检查脱钩。这固然可在某种程度上降低虚高的药价,但如果国家的补贴不足以使医生的收入与社会同等人力资本水平的人的收入水平持平,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 因此,医疗体制改革须兼顾医生的利益。如果“新医改”后医院继续维持目前的经营模式,并通过收支两条线,彻底杜绝以药养医和灰色收入,同时又没有足够的补偿机制,就会使医生的回报更低。长此以往,医生失去了物质和地位市场的双重激励,医院如何吸引最优秀的青年从医? 医生职业是高脑力、高风险的工作,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和思想压力,工作严谨、强度大是其特点。一份调查表明,近80%的医生、护士觉得工作压力“大”或“很大”,48%的医护人员觉得他们的职业“不受尊敬”或“很糟糕”。 在美国,最优秀的学生考医学院;而我们,最优秀的学生学金融、考公务员。“医者父母心”,没有优秀的医务人员,受损的最终是患者。(记者 李高产 通讯员 吴志龙)
强制推行母乳 孩子被饿成“脑瘫” 近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垂杨柳医院赔偿一位患儿21万多元,因为这家医院,强制孩子的母亲母乳喂养,孩子最后饿成了脑瘫。 我差点吐血,什么都有可能啊
外伤引起的癫痫 外伤引起的癫痫 --- 个人觉得这不是神经内科的而是神经外科 原发癫痫才是内科的,外伤后是继发癫痫
re:病人被砸头,尚在昏迷中,医生可以判断病人无大碍吗 昏迷状态就没有脱离危险 具体请问当事医生
卫生局长谈医疗 改革是一个渐进过程 没有哪个改革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改革一方面要解决现实中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要从当前的实际出发。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世界上没有哪个方案是完美的,它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撰稿/汪 伟(记者) 徐建光,上海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今年45岁的徐建光也是医生出身,从华山医院手外科的住院医师、主治医师一直到教授、博导,医生的甘苦,曾经是他生活的全部。在今年升任上海市卫生局局长一职之前,徐建光还多年担任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院长职务,面对整个上海市每年1亿多人次的医疗业务量,有着医生、院长、卫生局长三重职业经历的徐建光,是如何看待医改的呢? 新民周刊:现在的体制下,上海市卫生局局长考虑得比较多的问题是什么? 徐建光:作为市政府主管医疗卫生的职能部门,我们现在主要精力放在进一步建设完善社区卫生、农村卫生、公共卫生上,同时还要解决好三级医院“就医难”问题,使广大患者的常见病、多发病的就医需求下沉到社区医院。目前主要的难处在于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技能水平的认可程度不一样,导致大病小病都到大医院就诊,造成了大医院的看病难,看名医更难。为此,上海市财政拿出1个亿出来培养全科医生,也正在考虑加强医疗机构的纵向整合,让社区医生接受大医院的业务指导,同时要求大医院的医生下到基层医院,总之要力争把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人需求消化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区域中心医院内。 新民周刊:三甲医院门庭若市,而有些二级医院病人较少,造成这样的资源浪费的原因是什么? 徐建光:取消了逐级转诊制度以后,现行的就医和医保制度难以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可能是导致目前就医无序状况的主要原因。要解决这个现状,还是要逐步建立起逐级转诊,梯度就医制度。以华山医院为例,每天门诊量有七八千人,其中常见病、多发病例占到了一半,这些门诊占去了医生40%以上的时间,使他们没有充足时间进行科研和教学,研究疑难杂症。 新民周刊:除了“看病难”,还有“看病贵”,现在社会反应很强烈,医院院长们都觉得位子不好坐。 徐建光:看病贵的板子不能完全打在医院院长的身上,我也要替他们呼吁。在基本医疗保障这一块,本来应该由政府来埋单的,但是现在政府的投入缺位。上海卫生事业费用仅占GDP的2.33%,还不到教育投入的五分之一。上海的大医院里,政府投入不到业务收入的5%,医院建设发展费用及购买大型设备,钱从哪里来?除了提供服务获得的收入外,就是药,只有这两个途径。医疗劳务的价格是有限制的。要实现药品利润,就会存在多开药的情况。公立医院的医疗收入一直亏损,这一块全靠药品来补偿,这部分费用最终还是由患者承担的。 新的技术应用也的确导致了医疗费用上涨,比如心肌梗死的治疗,心脏搭桥技术引进来,救活了不少患者,但是费用也跟着上去了。但是医疗费用的增长如果超过了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老百姓个人承担费用过多,就会出现问题。 医疗保障制度才是缓解“看病贵”的根本出路。发达国家的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通常在8%以上,但是国民“看病贵”的感受远没有我们这样明显,因为他们个人负担部分比较少。另外,在医疗保障制度方面,尽管上海基本上实现了“应保尽保”,但一部分低收入、低保障和无保障人群(主要是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以及大病、重病、久病患者,仍然存在医药费用负担过重的问题。 新民周刊:出路在哪里呢? 徐建光:要解决“以药养医”,增加政府投入是关键。上海的松江正在进行药品零加成的改革尝试,政府每年投入较多经济补偿,弥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因为失去药品差价补偿的收入。但是这种模式暂时还没有办法在大医院里推广。一家大医院一年使用价值六七亿的药物,按15%的加成,政府投入暂时还有困难,要承担下来就要投入一亿多。全市30多家三级医院,政府投入也有困难。 要加强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可以采取政府加大投入,提高劳务价格和降低药品价格的策略。同时随着上海的经济增长,要加大财政对医疗保险基金的扶持力度,改变目前个人“负担过重”的状况。 新民周刊:你对未来的医改制度有什么期许? 徐建光:没有哪个改革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改革一方面要解决现实中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要从当前的实际出发。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世界上没有哪个医改方案是十全十美的,它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我认为上海的医改应该是循序渐进、有序推进,通过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健全卫生服务体系,创新卫生体制机制,最终让老百姓享受卫生改革与发展带来的成果。
请骂/恨医生者过来 请你们仔细看完好吧这样你就会明白很多事情,所有现在的状况不是医生造成的医生被逼无奈你就不会恨医生了该恨谁恨谁去-----百度搜索:"中国医生:你感到屈辱么"
祝贺奥运 期待已久的开幕式越来越近了祝愿运动会圆满成功
初装费就真的合理?zt 小品《如此卖肉》 猪肉佬:“卖肉啦!上等猪肉,12元一斤。” 师奶:“喂猪肉佬,切一斤瘦肉给我。” 猪肉佬:“好的,靓师奶!” 师奶:“猪肉佬,你嘴这么油,不怕你老婆啊!” 猪肉佬:“她在家里没工作,还靠我养,没事的!靓师奶,你老公是不是大款啊!” 师奶:“大款?我养他这差不多!” 猪肉佬:“靓师奶,12元,不多不少!再送个猪耳朵给你,美容啊!” 师奶:“多谢!12块给你!下次要装煤气找我啦!” 猪肉佬:“什么?你是煤气公司的?” 师奶:“是啊!” 猪肉佬:“师奶12元不够,多给5元吧!这是猪肉台的初装费。” 师奶:“猪肉佬,没钱买猪肉台就不要开档做生意,收初装费,你抢钱啊!” 猪肉佬挥动猪肉刀:“你给不给?肉已经切下来,你不给也得给,你就当我抢吧!” 江涛说:“以上小品纯属虚构,不过象猪肉佬硬让人出钱给他买刀、买猪肉台的做法,基本是一种带有抢的性质了。其实,猪肉佬可以向别人借钱开档做生意,当然首先需要对方同意,而且还得支付利息给对方。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讨论煤气初装费的问题,其实它也是一个怎样筹集资金开档做生意的问题,要么向消费者借,就等于当初收的初装费是向消费者借入的,需要支付利息,并且到期需要偿还本金。要么还有一种方法,把初装费折成股份,让消费者成为煤气公司的股东,股份制最大好处是消费者与煤气公司成为共同利益人,而且把不合理的初装费变成一种合规的融资行为。以前煤气公司收了初装费,现在按照新方案,又收月租,等于老百姓要向煤气公司交两次费用,的确值得商榷!总之,公共事业更应当做守法经营的典范。”
百江燃气的服务态度?我严重怀疑 我是新小区住户,工程竣工2年多,搬进去快1年了,没有上门安装的音训,咨询就是答复,等!!什么初装费交不交我们就不争了,你这是什么态度,垄断企业就这德行
回复:中国医生的10大特点 1、 胆大。什么病都敢治,什么病都有药。 ----科普知识不够(我觉得你不能说像某部门说的:“假广告都信,那是你自己的事”打击假广告患者不能啊)。那是骗子搞的假广告,那不是医生干的事,比如你到正规医院,没有医生会告诉你慢性乙型肝炎可以保证治愈转阴。 2、 技术好。你得了一年的病,大夫的诊断也许只要一分钟。 -----现在大家生活条件好了,一味迷信大医院好,技术高,可是大医院人员有限,都往里面挤的话那是必然的,试问4小时接待100多门诊病人,你自己算个数学题 3、 对病人高度重视。没病的说成有病,小病的说成重病,重病的说成就要死,死了的说成早该死。 ---我给你说,举证倒置的并发症,有点问题你找医生拿证据,没办法啊,你咳嗽我查血照x光或者ct很有必要,费用谁出?加重患者负担是被逼的 4、 有个性。你得的是一种病,10个医生可能弄出10个不同的病名. ---------看病不是做1+1=?发热简单吧,你到北大医院感染科问问呢,很可能复杂的病例烧了1个月也不知道原因 5、 因材施药。有时病人的职业对诊断和下药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保障体系,医保目录,就这些。没有医保的人你还开那些药,有良心没。再说,医院自己创收啊,站到说话的人不腰疼,医生不吃饭了?财政包干的话,没问题,政策之内的都免费给你 6、 舍得下猛药、下细工夫。病人常常是药一大把一大把地吃,水一大瓶一大瓶地吊,检查一个接一个。 ---------同3 7、 能虚心听取病人意见。病人说要吃什么药就开什么药,病人说是什么病就是什么病。 -------这就要批评某些病人了,仗着有能量,指名要什么检查什么手术什么治疗,还有没有能量的js有这样的通病,我们说的是磨叽 8、 大智大慧,诊病而目中无病,治人而目中无人。在内心深处,从理论高度,他把所有的病都诊断为钱。 ------这话听不明白 9、 淡看一切,笑对苦难。治病如治猪,处变从不惊,一切疑难杂症都付笑谈中。 -------急救的情况下指挥者慌了乱了好?惊慌失措的好?我不明白,你需要做样子吗? 10、 都有一笔好书法。龙飞凤舞,凡人难识。 -------给你个数据啊,1天收4个病人吧,很正常了,不是很多的时候,大病例加首次得3页,4个是多少,加检查化验单?如果是急诊手术,要输血,那么首次是必须的,手术同意书,输血同意书,还向家属交代哦,让他理解了签字了再手术啊,一般是写了病例手术,急诊的情况病例就放一边吧,手术抢救病人要紧,手术做多久呢?不知道,手术完了干什么?开药,补病例抢救记录手术记录,3页很稳当。要医生写的很工整?谁喜欢谁来试试,我们都已经忘记8小时工作制度了,还要我们怎么样,像小学生一样写小字啊 ?? 哎,我觉得浪费这点口水值得,希望有人(当然是不搞医的)能看懂
别骂医生 现在医护人员又摆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想当初“SARS”"猪链球病"的时候,我 是多么自豪,过不几时我就焉了,这个时候我们应该理智:医护人员不是天使,也不是白眼狼,他们是人1.医院不是医生建(谁多修医院多培养医生啊,看病就不难了。国力有限) 2.药品不是医生产 3.药价不是医生定(物价部门定) 4.事故不是医生出(意外,就如自然灾害的意外,谁挡的住?) 要骂就骂医疗保障,你别骂医生,医生可是亲自给你治病的人,他巴不的把你弄残弄死?那样他有什么好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