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梦幻
冰火梦幻
关注数: 4
粉丝数: 923
发帖数: 19,333
关注贴吧数: 31
圣曾诚! 中韩28个人加起来也绝对是MVP啊!
久违的一幕,感动死我了
久违两年的进球围圈! 卡马乔,滚吧!
预测中国2比1日本
7个球每次取两个,取后放回,问取n次所有球都取出至少1次的概率 7个球每次取两个(这两个必然不同),取后放回。 取n次后,所有球都取出至少1次的概率是?
韩澳男足6分钟后开打 看看他们的本事,国足能不能赢呢
换帅辞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bs.hupu.com%2F5982379.html&urlrefer=d5a0f3ed6b6a874cc88d394b53ec97cd 换帅辞 由 冰火梦幻 发表在虎扑足球·中国足球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bs.hupu.com%2Fchina-soccer&urlrefer=6d385e9836b1f00f5a93e29608e040d5 人浪复人浪,迎战牙买加。 不闻欢呼声,唯闻迷(球迷)叹息。 问迷何所思,问迷何所忆。 迷亦无所思,迷亦无所忆。 昨夜看新闻,总局大换兵。 贬书十二页,页页有高(高洪波)名。 高帅无洋籍,韦迪无靠山。 愿为国足虑,从此交帅印。 东市招大宝,西市招郑智。 南市招孙祥,北市招玮峰。 首战新加坡,半场竟落后。 不见高帅地面流,但见裁判连续给点球。 次战二十强,立输约旦队。 不见高帅地面流,但见半场疯狗半场萎。 万里赴戎机,执教度若飞。 无缘十强赛,惨败泰国青。 韦迪黑锅背,振华责任推。 归来见总局,总局坐明堂。 国脚写检讨,卡帅炒鱿鱼。 足协问所欲,主帅不想继续当。 拿来七千万,送我还故乡。 张剑闻卡离,足协设宴忙。 德兴闻卡离,洗地写文章。 球迷闻卡离,磨刀霍霍向机场。 悔我条约文,拒我违约金。 凑我所得税,送我扫把星。 FIFA递诉状,机场躲送航。 上网看万达,万达皆惊忙。 雇佣廿二月,不知卡帅是流氓。 土帅胜棒子,洋帅败人妖; 两帅均下课,安能辨我是牛人?
换帅辞 虎扑首发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bs.hupu.com%2F5982379.html&urlrefer=d5a0f3ed6b6a874cc88d394b53ec97cd 人浪复人浪,迎战牙买加。 不闻欢呼声,唯闻迷(球迷)叹息。 问迷何所思,问迷何所忆。 迷亦无所思,迷亦无所忆。 昨夜看新闻,总局大换兵。 贬书十二页,页页有高(高洪波)名。 高帅无洋籍,韦迪无靠山。 愿为国足虑,从此交帅印。 东市招大宝,西市招郑智。 南市招孙祥,北市招玮峰。 首战新加坡,半场竟落后。 不见高帅地面流,但见裁判连续给点球。 次战二十强,立输约旦队。 不见高帅地面流,但见半场疯狗半场萎。 万里赴戎机,执教度若飞。 无缘十强赛,惨败泰国青。 韦迪黑锅背,振华责任推。 归来见总局,总局坐明堂。 国脚写检讨,卡帅炒鱿鱼。 足协问所欲,主帅不想继续当。 拿来七千万,送我还故乡。 张闻卡离,足协设宴忙。 德兴闻卡离,洗地写文章。 球迷闻卡离,磨刀霍霍向机场。 悔我条约文,拒我违约金。 凑我所得税,送我扫把星。 FIFA递诉状,机场躲送航。 上网看万达,万达皆惊忙。 雇佣廿二月,不知卡帅是流氓。 土帅胜棒子,洋帅败人妖;两帅均下课,安能辨我是牛人?
【吐槽】吧里每个人都一定说过的谎言就是…… 我已认真阅读并同意该用户协议
【吐槽】一方通行·血液逆流 血液逆流不是就能打出庐山升龙霸么?
管办分离后如果地方体育局不听中国足协的话 中国足协就禁止该省参加全国级别比赛N年。 包括中超、中甲、中乙、足协杯,甚至大学生的比赛。 由此该地足球市场一落千丈,俱乐部将失去赞助,主场只能用于办演唱会。 然后地方体育局就不得不服软。
空欢喜?足协表态对从总局剥离不知情 称不知消息从何而来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sports.sina.com.cn%2Fn%2F2013-07-11%2F19136666199.shtml&urlrefer=62459d727f2aa2f189e0bf5f4d6ace57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体育专电(记者公兵[微博]、郑道锦[微博])针对媒体“中国足协将从体育总局剥离”的报道,中国足协新闻办11日向新华社记者作出回应:未发布过这一消息,也不知该消息从何而来。 有媒体11日称,6月15日中国男足以1:5惨败给泰国队后,国家体育总局会同足协进行了全面反思,实施了多项整改措施。该媒体还从中国足协获得消息:足协将从体育总局中剥离,彻底放权中国足协管理中国足球,实现真正的管办分离。 但中国足协新闻办对此回应称:未发布过这一消息,也不知该消息从何而来。 “管办分离”一直是围绕中国足协改革的话题。2012年2月10日,《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管办分离改革方案》(试行)推出,此次管办分离改革是要改变中国足协既办赛又监管的现状,逐步建立符合当代足球职业联赛运作模式。通过改革,将联赛办赛职能从中国足协剥离,成立职业联赛理事会负责实施。这是中国足协“管办分离”迈出的一小步,但难言彻底。时任足管中心主任韦迪在2012年底对这一初步管办分离表达了看法,“虽然中国足协成立了职业联赛理事会和执行局,但它们发挥的作用并不强,下一步我们要认真研究如何更好地发挥两者的作用,让其更好地为职业联赛服务”。 此外,2012年底的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谈到足球工作时表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足球联赛管办分离的改革。 虽然管办分离应成为中国足协今后改革的方向之一,但是彻底的管办分离绝非一日之功。韦迪曾在职业联赛管办分离改革方案推出时表示,“我们始终坚定推动协会改革,必然要面对中心和协会的关系,体育总局和我们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其中就包括协会改革。但要解决两个牌子一套人马的问题,比职业联赛改革更难,牵扯的领域和人更多,要妥善解决两者之间的关系。”(完)
你认为这次管办分离改革能顺利进行吗?
人工智能:新一轮创业热点
测试你的记忆类型:心算789×987 计算方式不限,可以用竖式直接计算,可以用简便计算(800×987-21×987,789×1000+789×13等)。 时间不限(1小时也行)。 唯一的限制:必须完全心算,不能用任何脑外物理缓存(包括但不限于写字、堆石头、扳手指、……)。 你会如何进行这个心算?是在脑海中想象一个黑板,上面写了竖式(图像式缓存)?还是心中不断重复默念789*3的结果(声音式缓存)?
巴西赢西班牙,不代表国足就要学巴西 1.国足风格应该从联赛中浮现 前几天吧里也有个帖子提到中国足球应该由高层指定一个风格然后全国各级球队都遵守,还是应该百花齐放。 我觉得应该是后者。 足球风格应该是一个复杂多元函数的值,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文化、历史、球员身体特征,联赛发展情况等多方面因素。与其由高层指定一个打法,冒着走错路的风险淘汰掉大批年轻球员,不如让联赛球队各显神通,然后最适合中国球员的战术风格自然会涌现出来(虽然目前还是洋锋当道,但如果是适合中国球员的风格,土锋也能渐渐占有一席之地)。 2.在风格尚未从联赛中浮现之前,风格暂时由主教练针对球员特征部署,但只针对国足,而不是全国。 另外应该注意到,西班牙在决赛中并不是一门心思控球流走地面,上半场(我只看了上半场)也有过顶球打身后的尝试。光会打一种风格,就像篮球里光会三分球或者光会打内线一样,很容易被针对性克制。 从高洪波执教国足的情况来看,刚上任球队就有了战术风格的变化,而老挝一战也有高举高打得分的记录。这说明高水平的职业球员牛逼的并不是战术,而是基本功。基本功到位了,不管打地面控制流还是长传争头球都能做好,具体用哪种风格就看教练的临场判断。相对而言,地面控制对基本功要求更高。除了进攻,防守也对基本功有很高的要求。比如卡马乔带队的20强赛,虽然被称为“上半场疯狗下半场死狗”,但很明显国足球员也能打出积极逼抢的压迫性防守风格,即使联赛中没有一支球队用过这个风格。但基本功的欠缺(如围抢的配合意识)使得国足的逼抢不如欧洲球队那样有效。体能分配是另一个基本功问题。 结论:在联赛本土锋线攻击风格尚未凸显的现在,国足的攻击风格不必拘泥于单一一种,但不管主帅选择哪种风格,重点都在于针对球员目前的(!)特性扬长避短。西班牙近年采用地面控制打法,弱化对球员个人盘带技术的依赖,是基于西班牙球员特征而设定的。中国球员目前个人技术较弱,训练地面控制流,有助于应付身体不输国足的球队。
火车东站光伏电站并网发电
近日涌入N多小号的原因,及伪球迷最常见言论分析 近日涌入N多小号的原因: 体制也好,注册人数也好,青训也好,校园足球也好,已经被骂了N年了,再骂也骂不出新意了。 但伪球迷如果骂阵型、骂战术、骂选人,又很容易骂错出洋相。 所以伪球迷骂国足需要先看新闻。看到新闻里说“态度”如何如何,顺便看了几个分镜头分析,然后自以为有资格开骂了,因为各行各业都有个“态度”“职业道德”的说法;而且比赛态度又是多年来首次骂点,具有新意。 伪球迷最常见言论分析: 1.换谁都没用/选谁都没用/谁来都没用 分析:几乎所有说这句话的,都不敢说“有用”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因为怕露出伪球迷的尾巴。说这种话的人,首先肯定是没看过高家军比赛的,就算看了也最多看新闻,连比赛集锦估计都没看过。我不是说高洪波多牛,但高家军是在前进中的,虽然不如某些人认为“应该”的那么快。凡是比较高卡两个国足,长了眼睛的都知道卡马乔对国足到底带来了什么影响。这么大的“反作用”,自然也是“用”了。 2.别的不说,光是态度,就XXX 分析:态度不好总是有原因的,没有分析就开骂是懒得动脑的表现。比如前阵子有新闻报道某小学生讨厌数学,因为数学老师很坏。这时去说那个小学生学习态度不好就是2了。 3.足球进入高考必考科目,国足必将XXX 分析:先不提足球加试已经进入高考10+年了。就天朝这种应试教育,就算足球进入必考,也只能考考颠球数什么的,一点用都没用。 4.选一群死刑犯去踢,出成绩就免死,XXXX 分析:拳击赛或许有用,足球这种需要高端技术的,人家都是既有天赋又从小苦练,光靠拼命是比不过的。或许让20岁死刑犯练个10年能打中超,类似举国体制。 5.11个人排在球门前,就能守和 分析:压根没见过7米大门的就别瞎扯了。还不如找个人跪在草地上,球夹在两腿之间,类似孵蛋的姿势有效果。 6.11个人围成圈,球在中间前进 分析:即使不提消极比赛,人家1个后卫站在圈前面,你的圈就不敢动了,一动就是撞人犯规。
赵震:国足2年花2亿该有价值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sports.sina.com.cn%2Fr%2F2013-06-24%2F08496635616.shtml&urlrefer=b2b00e72d84010d7dab9fdbbb1e13e99 记者赵震报道 还差50天就满两年的时候,中国足球终于迟到地纠正了一个错误,卡马乔不再继续担任中国国家队主教练的职务。一切错误都需要付出代价,卡马乔这个巨大的错误让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过去的两年里,我们失去了太多。 过去两年的时间里,仅仅支付给卡马乔团队的薪水就达到了1.5亿人民币,如果算上即将支付的解约金,这个数字很可能会突破2亿。2亿元对于中国足球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校园足球的全年经费才只有4500万元,这些钱要负责全国几十个城市的学校足球发展。如果这2亿资金可以在三年里全部投入到校园足球当中,意味着每年校园足球的经费可以增加两倍,会有更多的孩子有机会迈入足球的殿堂。 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我们失去了一届世界杯的出线机会。卡马乔到来之前,中国队拥有一个20强赛的上上签,没有人怀疑即使是不换帅,这支国家队也可以顺利打入10强赛。很多人在怀疑中国队在10强赛里的命运,这一点可以参照约旦队的表现,他们最终打进了附加赛。现在的中国足球已经连续三届无缘10强赛,中国的球迷最早看到10强赛也要等到2016年,那时距离上一次已经整整隔了15年。 过去的两年时间里,85、87黄金一代的球员整整老去了两岁,这一批整个80年龄段最好的一拨球员青春就此老去。2015年下届世界杯预选赛开始的时候,冯潇霆[微博]、赵旭日[微博]、陈涛[微博]这些曾经在世青赛叱咤风云的球员都已经30岁,一个球员的巅峰时期注定过去。87年龄段的球员也已经28岁,他们当中的一部分将开始走下坡路。这是足校黄金时期培养出来的黄金一代,随后的球员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无法与他们这一代相比。没有优秀的球员,中国足球拿什么复兴? 历数两年间我们失去的这一切是一个让人心痛的过程,而更为心痛的是,我们完全有理由担心,就在现在,有人仍然会重复曾经犯过的错误,我们曾经失去的一切将变得毫无意义。种种迹象表明,正在进行的新主帅选拔,并没有吸取过去的教训。 我们真切地希望,无论主帅选择谁,中国足协应该先明确的一点是,中国国家队必须有一个确定不变的技战术风格。2009年的时候,足协的时任领导曾经明确了中国队要走技术型道路,走地面配合的风格,但转眼间这一定位就随着领导的更替被扔到了脑后。请来的卡马乔顶着西班牙教练的光环打的是长传冲吊。中国足协必须明白的一点是,教练的国籍不重要,教练的技战术风格很重要。中国队必须选择一种风格,然后根据这种风格选择主教练,至少维持十年不变,国家队才会小有成就。 我们真切地不希望,里皮以有人埋单的形式接手国家队,因为不想看到又一个资本绑架国足的悲剧上演。卡马乔的失败,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有的人可能认为不是资本绑架国足模式的错误,而是选择了一个错误的人。但是请注意,过去二十年里,两次由资本赞助的外教,施拉普纳、卡马乔都给中国足球带来了痛彻骨髓的失败。如果里皮入主,以他的薪金水平,足协层面很难承担,找人出资势必将有可能造成另一场资本执掌国足的重演。不要再用另一段失败来证明一个已经注定失败的模式了。 我们真切地希望,国籍不要成为这次选帅的硬性标准。中国国家队的选帅例来有这样的传统,一旦外籍主教练失败了,往往接下来就是国产教练的逆袭。同时也有另外一个传统,哪个国家队成绩好,中国队的选帅就会瞄着这个国家来。十几年前,时任中国国家队主教练的霍顿曾经说过一句话,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教练,好教练和坏教练,没有什么国籍的分别。所以我们希望,这一次的选帅能够不再以国籍为衡量。既不要因为一个卡马乔的失败而全盘否定外籍教练,也别因为哪个国家队的成绩好再盲目追捧,同时也别因为一些历史的恩怨主动屏蔽掉一些优秀的教练。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标准是,我们即将选择的这个教练是否愿意将执教中国国家队当成一份事业而不仅仅是一个职业。必须要明确的一个现实是,中国国家队的执教任务确实与欧美的国家队不同。在中国国家队的执教更接近于俱乐部——你不仅需要组织好一支球队,更需要通过集训与比赛提高这支球队的技战术水平。对于过于职业的欧美教练来说,很多时候难以理解这样的现实,等到他们理解之时,已经失去了最宝贵的时间。 我们所说的一切,只是为了一个目的,让我们过去两年里失去的一切有价值!
谷歌高管:人类距离永生越来越近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ech.sina.com.cn%2Fi%2F2013-06-18%2F17438452252.shtml&urlrefer=6cdb8e2fd9a2f719b34f095018f21680谷歌工程总监雷·库兹韦尔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6月18日下午消息,谷歌工程总监雷·库兹韦尔(Ray Kurzweil)在“2045未来世界大会”(Global Future 2045 World Congress)上预言,虽然人类尚未实现永生,但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这一梦想与现实的距离越来越近。 库兹韦尔说,“今后一二十年的平均寿命将会进一步延长,可能用不了15年,我们就会达到这样一个临界点:科技所延长的寿命将会超过我们自然消耗的寿命。未来10年至20年,保健和医疗行业将会迎来一场重大转变。” 库兹韦尔表示,通过把生物当做软件来对待,并对细胞进行重新编程以应对各种疾病,人类已经在医药领域取得了重大进步。例如,借助3D生物打印机和干细胞,研究人员便可培育出真正的人体组织。 “利用这种软件编程的理念,现在已经有一些卓越的治疗技术可以克服心脏病、癌症和其他的神经系统疾病。”库兹韦尔说,“这些都是将生物当做软件来对待的例子,这些技术将比十年前强大1000倍,再过十年还将比现在强大1000倍。也就是说,只用20年,这些技术就可以强大100万倍。” 库兹韦尔是“2045未来世界大会”的演讲嘉宾之一,这一会议邀请了一批世界顶尖科学家共同探讨人类和科技的未来。(思远)
曝国足队员对卡马乔不屑 集训期间没一堂战术课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sports.huanqiu.com%2Fsoccer%2Fgn%2F2013-06%2F4044643.html&urlrefer=d4164ceaea4b09a6dc2b32929d269265 任何一支成绩不佳的球队,主教练永远是处在风口浪尖的焦点人物,更何况是拿着超级高薪的卡马乔。从中国足协和万达合作之后,二十强赛前匆匆接过高洪波留下的教鞭,到如今的1-5溃败泰国,不到700天的时间里,卡马乔过得并不快乐。 卡马乔身上有着所有来华执教的西南欧教练的共同点,那就是不和队员进行交流。一方面源于语言不通,另一方面源于自身不愿融入中华文化的个性,在这支国家队中,除了技战术交流外,很难看到队员们在平日生活里和卡马乔教练有什么言语上的交流。记者就曾目睹队员在酒店大堂遇到主帅,甚至连“点头之交”都没有建立。卡马乔从来没有微笑,相反,倒是他团队的几名助教和队员们偶尔开着小玩笑,还算是能打成一片。 1比5之后,不少人质疑是国脚有意要做掉卡马乔。但据记者长年跟队采访的情况来看,球队内部并非有人要恶意搞掉这个西班牙人。这并不是因为队员们对卡马乔充满信任,而是队员们没有人愿意在国家队这种没有更多利益争夺的环境中,费尽心机去搞这样的小动作。队员们和卡马乔没有心结,因为他们之间没有交流,对于这位国家队主帅,队员们的态度更多的可以总结为不屑,而并非不满。 对于卡马乔的不信任,早已在国足内部蔓延。在和泰国比赛的最后时刻,队长赵鹏不顾场边卡马乔的呼喊和指挥,执意在定位球中前压到对方禁区内,期望能够头球破门。队长公然违抗教练指令,卡马乔对于球队的失控可见一斑。赛后,赵鹏私下里对记者表示,自己并非是违反球队的指挥,只是在家乡比赛,实在不希望输这么多。 从某种程度讲,卡马乔团队落到如今的地步,也是咎由自取,种种不职业的行为,不仅让他们失去了队员的信任,更加失去了来自足协方面的支持。在和荷兰比赛期间,卡马乔的外教团队漏报刘健一事,就已经令足协高层恼火不已。鲜为人知的是,在和泰国比赛期间,卡马乔和助教卡塞伦在明知中国队将身穿白色比赛服出场的情况下,仍然选择了身穿白色衬衫指挥比赛。比赛开始后不久,来自韩国的裁判就提出他们的着装非常不职业,影响了助理裁判对于越位的判罚,最终勒令两人在中场休息时更换了服装。 更为令足协不能接受的是卡马乔的工作态度。在3月22日长沙大雨中绝杀伊拉克比赛结束后,卡马乔就以家中有事为由向足协请假返回了西班牙将近一个月时间,在其间放弃了对中超和亚冠的考察。对于上半赛季如火如荼的中超,卡马乔的关注甚至还不如球迷,这样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他执意安排在青岛队改打中后卫的刘健踢后腰,而吕征、张稀哲等一批国内优秀球员难以进入西班牙教练的法眼。同时,卡马乔在国家队的训练也有些糊弄事的嫌疑,没有细致的训练设计,在整个六月训练期间,卡马乔教练甚至没有为国足安排过一堂完整的战术训练课,在比赛中缺乏针对性的布置,也成为了国家队在球场上彼此配合生疏的症结所在。 时间追回到6月15日和泰国队比赛前,面对平均身高不高的泰国国家队,卡马乔在赛前训练中演练了门前鱼跃抢第二点的进攻方式,但是在比赛中,中国队没有一次获得类似的机会。在中场休息时,卡马乔并没有布置战术,他要求队员们继续前压,同时加强奔跑。然而,下半时比赛大举进攻的国足,却被对手打了三个反击,造成了一场溃败…… 缺乏彼此沟通,没有敬业精神,阅读比赛失误,卡马乔团队的失误似乎是所有外教在中国失败通病。无论接下来这个西班牙洋帅是否还会继续担任中国国家队的主教练,抑或是国足另请他方高明,加强和球员的沟通,细化针对性战术布置,都是一种必须。在足球的领域里,教练的战术布置不可能每次成功,但严谨勤奋的工作态度,肯定能够影响队员们的比赛态度。
卡马乔vs高洪波
卡马乔:不会辞职,辞职是对国足不负责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bs.hupu.com%2F5805339.html&urlrefer=94b8555e12106183f02acb5d935d5929在国足1-5惨败泰国后,主帅卡马乔在中国国家队的日子似乎就要走到尽头。不过,卡马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和自己的团队选择不辞职,他认为辞职就等于告诉全世界他们对国足不负责任,而事实并不是那样。 6月15日夜,国足创造了自己国际A级赛最耻辱的历史。随着泰国青年军一次次洞穿国足大门,场上下课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赛后,更有千余名球迷在门口围堵国足,群情激奋。 卡马乔在中国国家队的日子,似乎就要走到尽头。但是,由于那份不可思议的合约的存在,卡马乔跟国足分手,是一道无解的难题。赛后发布会上,卡马乔把皮球踢给了中国足协,“我的去留,要中国足协来决定。”卡马乔说。 6月16日,卡马乔对《体坛周报》表示:“经过一夜商议,我们(外籍教练团队)选择不辞职,理由很简单,我们一直都在忠实地执行合同,没有任何违约行为。如果我们选择了辞职就等于告诉全世界我们对中国国家足球队不负责任,这不是事实。” 虎扑新声手机客户端上线,手机看新闻就在新声: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oice.hupu.com%2Fmobile&urlrefer=746094df7405235cb3e893f0cb4c33b8 来源:[体坛周报] 查看更多中超新闻
519和615,两个惨案的巧合
国足队员是开掉卡马乔的奇兵 球迷:卡马乔下课! 媒体:卡马乔你什么时候下课? 卡马乔:我下课由足协决定,我不会辞职。足协要开我就付违约金。 万达:虽然我强迫国足临阵换帅,虽然我规定只请60岁以下教练,但卡马乔是足协请的,足协要开卡马乔就自己付违约金。 足协:我们一年才一亿经费,付完违约金得喝上大半年西北风了。 国脚:卡马乔你不下课,我们也不跟你混了,你自己看着办。
卡马乔你还要脸的话速度辞职 打泰国能输这么惨,你还有脸要违约金?
全场喊下课
我我我……
卡马乔怎么不站起来指挥!!
一定是我打开电视的姿势不对 泰国比荷兰还牛
我靠
天啊
为什么卡马乔要穿灰背心
我操!
预测:国足2比1胜泰国 要不丢球不可能,不过哪怕是为了面子,也要发挥出胜伊拉克的那种斗志。
断子绝孙任意球
这尼玛…… 糙哥
预测中国0比2荷兰
《奇点临近》作者Ray Kurzweil加盟Google担任工程总监 让梦想碰撞出火花:未来学家Ray Kurzweil加盟Google担任工程总监,负责机器学习及语言处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36kr.com%2Fp%2F200196.html&urlrefer=93e05d7d7ec116a26822b5d16b004e66对于未来,著名的未来学家、发明家、创业家及作家 Ray Kurzweil 曾有过许多非常大胆的预测,而迄今为止根据他的计算,这些大胆的预测的准确率达 86%。他最著名的预测是人类到 2045 年会到达技术奇点并将永生,不久前他还曾预测说人类大脑在30年内将会与云相连。 Google 同样也有着远大的愿景,其 CEO Larry Page 几天前在接受专访时曾说,目前的 Google 仅仅是想要成为的那个 Google 的 1%。Google 不计成本地在自动汽车、Project Glass 等 Google X 未来项目上的投资正是这种体现。 现在,这两个怀有梦想的人 / 公司碰撞到了一起:Ray Kurzweil 今天宣布,他本人已经受雇于 Google 担任其工程总监,负责机器学习与语言处理的研发。 这当然是一条有趣的新闻,规划愿景的人和实现梦想的公司结合到一起,不知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是不是能够让梦想稳步地照进现实?不过众所周知,Google 的两位创始人一直对 Ray Kurzweil 有关技术奇点的说法非常感兴趣,所以 Ray Kurzweil 加盟 Google 并不能算是十分令人震惊的消息。 目前尚不清楚 Ray Kurzweil 是否会在 Google 担任全职还是充当顾问,他的工作地点是在 Google 所在地山景城还是他的根据地麻省也不得而知。 以下是 Ray Kurzweil 网站的公告: Ray Kurzweil 确认他将加入 Google,从事涉及机器学习和语言处理的新项目工作。 “12 月 17 日下周一我将加入 Google 担任工程总监,我非常兴奋地跟大家分享这一消息。” Kurzweil 说:“ 我一直以来就对技术感兴趣,尤其是机器学习:14 岁的时候,我设计了能够作曲的软件,随后又发明了第一台供盲人使用的印刷转语音机器等发明。我一直致力于创造能够对人的生活产生影响的实用系统,这是激发我成为发明家的动机。“ 1999 年,我曾说过再大约 10 年左右的时间,我们就将看到自动汽车以及可回答问题的智能手机这样的技术,人们批评说这些预测不切实际。现在 10 年已过,Google 已经展示了自动汽车,人们的确也已经能够向他们的 Android 手机提出问题。大家耸耸肩、仿佛这些技术一直就有是很容易,但是我们的确正处在快速创新的非凡轨道上,而 Google 则处于许多进展的前沿。 我非常激动能够跟 Google 一起工作,携手研究计算机科学里面的某些最困难的问题,从而将下一 10 年‘不切实际’的愿景变成现实。
测试你的直觉递归深度 类似猜疑链,比如 一阶:我知道我正在上网。 二阶:我知道我知道我正在上网。 三阶: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我正在上网。 …… 你从直觉上能把握几阶?我是有时候两阶有时候三阶
反直觉判断2 一项对美国数千个县城的调查发现,食道癌发病率(当地患病人数/当地总人口)最高的往往是人口稀少的小村镇,而胃癌发病率最低的也往往是人口稀少的小村镇。 对于前者,我们会解释为这是小村镇医疗水平低,卫生条件差,人们生活水平不高导致的。 对于后者,我们会解释为这是小村镇环境好,污染少,食物和饮水都是“纯天然”的。 对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后来发布了一个更正启事:第二个信息“而胃癌发病率最低的也往往是人口稀少的小村镇”写错了。实际上是“而食道癌发病率最低的也往往是人口稀少的小村镇”。 你觉得这个更正启事靠谱吗?还是觉得原来的才是对的,更正后反而更可能是错的? 反直觉判断1 http://tieba.baidu.com/p/2368830319
反直觉判断 某老师的教育方式是: 考试后,批评成绩最差的两个学生,表扬成绩最好的两个学生。 下一次考试,之前被批评的两个学生的排名虽然还是不高,但都有回升。 不过被表扬的两个学生的排名虽然还是很高,但降低了。 于是该老师得出结论:批评使人进步,表扬使人落后。 该老师的推理过程是:被批评的人不想再被批评,于是决心要努力,而其他普通学生没有被批评,所以被批评的学生的排名上升了。 被表扬的人自高自大,以为自己不用学习也能成绩很好,骄傲了,学习努力程度下降,而其他普通学生没有被表扬,所以被表扬的学生的排名下降了。 这个老师的理论正确吗?
从幻想商城入手新书~
近未来发明:自适应眼镜 这种眼镜的镜片不是单层的,而是双层的。 两层柔性镜片间是透光性良好的液体。 镜架具备激光对焦功能和眼球感应功能。 当镜架察觉眼睛所直视的目标位于远处时,调解两层镜片的曲率,使之适应佩戴者的视力。 事先针对佩戴者视力特征设置后,这种眼镜能同时适应近视、远视和老花,可以撑到可移植人造睫状肌问世了。 话说谷歌眼镜貌似有点名侦探柯南眼睛的功能啊。
意识上传的可能途径 一些科幻小说的点子是,人的意识不再保存在躯壳大脑中,而是保存在一个芯片里,芯片可以位于躯壳的喉咙处,或者嵌在大脑中也行。此时生物意义上的大脑只是芯片大脑的一个外设,芯片大脑通过躯壳的生物大脑(以及神经系统)控制躯壳。 这样,如果躯壳脑死亡,意识仍然在芯片里活动着,只是不再能控制躯壳而已。 但在此之前,我们得先想办法把诞生在生物大脑中的意识传入芯片中。毕竟新的意识还是只能通过传统方式(新生儿)产生。 通常,单纯的记忆复制不被认为是意识上传。例如,你戴上头盔躺一会儿,旁边的人告诉你“好了,你的意识已经上传”,但你起身发现自己还是在生物躯体中。即使身旁的电脑里有个程序能像你一样在网上聊天,你也不会认为那个程序就是你。 所以,意识上传的一个重点是意识的连续性。即使在睡眠中,我们的意识也是连续的(是吗?),所以用记忆复制来实现“一觉醒来已经在Matrix里面”不大可能。 一个可能的做法是 1.对大脑进行采用冷冻,以类似冬眠的方式降低大脑活动。 2.将一些当前未激活的神经元移除,周围和该神经元相连的神经元用数据线连接到电脑。此时,“意识”的一部分就已经进入计算机了。计算机收取周围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并模拟生物神经元的功能。 3.逐步重复步骤2,直到整个大脑的神经元都被替换。此时,意识已经在计算机中,但意识还通过大量的数据线和肉体躯壳相连,因此在整个过程中,五感都是连续的,意识能通过躯壳的眼睛看东西,用躯壳的耳朵听东西,控制躯壳的四肢,意识还以为自己在肉体大脑中。 4.通过移植的方式,逐步将肉体躯壳的器官(眼睛、耳朵、四肢……)替换。由于我们有两只眼睛,完全可以做到先替换一只眼(比如右眼),此时意识会发现自己左眼完好,但右眼一片黑。然后旁边的操作员说“好了,请睁开右眼”,意识“眨了眨右眼”,发现右侧的视野从漆黑一片变得有点光影,再渐渐从模糊变得清晰。或许右侧的机械眼看到的不是实验室的天花板,而是某个虚拟场景,就好像在右眼前面放了个谷歌眼镜。然后再对左眼进行类似的操作,这个过程中意识一直是连续的,清醒的。 5.现在,意识已经完全位于计算机中。通过让计算机连接各种硬件,意识可以学着使用全新的机体(就像现在残疾人学习使用电子义肢)。学会后,将整台计算机往那些外设构成的躯壳里一放,人就变成机器人了。 6.如果上文里计算机连接的不是硬件而是一个新的生物躯体,那么经过学习,意识就能控制该生物躯体(植物性功能还是由躯体的原生大脑控制)。再把计算机移植到新躯壳的颅腔里,意识就具备了一个新的躯壳。整个过程中意识不必休眠。
同样是虚拟现实游戏,天朝和泥轰想出来的就是不一样啊 天朝的大刘想到三体游戏 泥轰的川原砾想到的是刀剑神域
奇点前夜 技术起点吧首发 http://tieba.baidu.com/p/2341885354 2020年: 大型超市收银员被自助式计费台完全取代。分拣系统自动完成扫描-去磁-总价计算工作,顾客刷卡消费后即可取走自己购买的商品。自助式计费台小型化并装备中小型超市和连锁便利店成为趋势。同时,自动装袋技术和赠品传送技术的设计也被提上议事日程。 2023年: 端粒酶抑制疗法被首次用于晚期癌症治疗。由于全身端粒酶被全面抑制,患者的造血机能收到严重影响,不得不长期住院治疗。但同时发现,癌细胞分裂几乎停滞,6周后可见癌肿全面消失。 2024年: 英国皇家医学院宣布,采用提前提取自体造血干细胞,并在端粒酶抑制疗法完成后植回的疗法,10余名晚期癌症患者痊愈。同年,第一代医疗用纳米机器人诞生,通过注射方式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第一个应用是清除主要血管的血栓和血管壁的脂肪。不过,由于纳米机器人制造成本极高,短期内无法商品化。 2025年: 美国、欧盟、日本开始试运行无人驾驶公交车。处于安全的原因,车辆最高时速被限定为不超过20公里。 2026年: 第一代具备血液功能的防冻剂被制成,各国开始心照不宣地研究冬眠技术。同年,Nasa宣布月球基地建成,第一批长期驻留(180天)的人类由月球基地维修人员、月球环境勘探人员和少量需要在低重力环境做实验的科学家组成,将在次年春天起飞前往月球基地。 2027年: 第一代具备普遍自学习能力的泛用强人工智能原型被制造出来。不过,由于所需“教材”编写方式尚未明确,该原型的智能水平不超过小学低年级学生。 2029年: 5年来,90%以上接收自体造血干细胞提取回植-端粒酶抑制疗法的晚期癌症患者没有发现复发,人类完全攻克晚期癌症。科学家预测这一技术将大幅度提升人类平均寿命。 2030年: 第二代医用纳米机器人诞生。由于具备了病灶识别功能,开始被用于靶向投药。同年,采用第一代防冻剂进入冬眠状态的小鼠有1/3在冬眠3年后成功复活。第二代防冻剂制成。人均年龄突破90岁,发达国家人均年龄已逼近100岁大关。 2031年: 采用第二代医用纳米机器人,晚期癌症患者无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纳米机器人直接将端粒酶抑制剂注射到癌肿位置,从而避免对患者造血细胞、生殖细胞造成伤害。与此同时,以延长染色体端粒为目的的端粒酶表达激发剂定向投放技术成为新生代延寿技术。 2032年: 第三代能长期驻留血液循环系统的医用纳米机器人诞生。由于具备了蛋白检测功能,装载HARRT治疗剂的第三代纳米机器人被用于艾滋病的治疗。随着血液循环,第三代纳米机器人能监视全身体细胞特异蛋白,一旦发现激活了HIV基因的细胞就立刻击杀。鸡尾酒疗法不再需要长期用药,只需定期注射一次装载药物的纳米机器人即可。 2033年: 建筑机器人开始逐步取代人类建筑工人,地下、海底、高原建筑设计成为新一代建筑学研究对象。同年,基于干细胞定向诱导+生物工程支架的替代器官体外培养试验成功。 2034年: 纳米机器人自组装技术诞生。纳米机器人注射量可以大幅度增加,而成本降低到原来的万分之一。纳米机器人疗法的费用进入中产阶级承受范围。 2035年: 采用第二代防冻剂冬眠的小鼠有80%在三年后成功复活,同时两只采用第二代防冻剂冬眠的黑猩猩在东面3年后均成功复活。人均年龄突破100岁。世界人口突破80亿。各国开始感受到人口压力。 2036年: 强人工智能“常识教科书”试用版诞生,第一代基于常识库的智能文本翻译系统被部署到全球云平台。从此国际互联网的跨语言访问和交流成为可能。同年,欧盟宣布首座受控核聚变发电站试运行。NASA宣布经过30个月的航行,人类成功登陆火星。 2037年: 廉价的纳米机器人成为疫苗的万能载体,采用纳米机器人长期监视·定向投放药物的免疫疗法被称为“纳米疫苗”。新生儿均要注射常见疾病的纳米疫苗。虽然联合国仍然规定只有脑死亡者才能接受人体冬眠,第二代防冻剂和第三代防冻剂成为人体冬眠公司的必备服务。 2038年: 随着互联网云翻译平台的普及,外语教学和翻译工作面临终结。联合国强调严禁对未脑死亡人类进行冷冻服务,但由于世界人口增加和老龄化愈演愈烈,此次决议仅以微弱优势被通过。 2039年: 受控核聚变技术普及,各国都建立了受控核聚变发电站。电动力汽车开始取代燃油动力车市场。各国铁路部门开始用全电力机车取代柴油动力机车。 2040年: 随着能源的极大丰富,冬眠费用大幅降低。 2041年: 常见病症的纳米机器人免疫注射成为社会健康保险基本内容之一。“发现于萌芽阶段”的策略使得严重疾病发病率锐减。 2042年: 各大国都装备了强人工智能培养基地,研究强人工智能教材设计。朝鲜宣布接受全球活体冬眠志愿者。联合国对朝制裁提案未被通过。活体人类冬眠服务呼之欲出。 2043年: 研究表明定期注射HARRT专用纳米机器人可以保证艾滋病终身不复发。人类攻克了艾滋病。随着温室效应加剧,英国、意大利、日本的大型海面漂浮城市建成。建筑机器人称为海上城市的建设主力。 2044年: 第一代强人工智能家庭服务机器人诞生,能完成打扫、整理、烹饪、防盗等多种功能。日本有非官方DIY人士为机器人制作了类人外表。同年,联合国安理会宣布将人体冬眠等同于安乐死,由各国自行决定冬眠合法与否以及冬眠者的法律身份。 2045年: 强人工智能开始全面接替人类劳动密集型工种。由于社会福利大幅增加,高失业率并未导致社会动荡。世界人口突破90亿。 2046年: Nasa宣布火星基地建成,目前自然人可驻留火星基地100天左右。机器人将长期驻留火星地面并开始火星气候改造。
奇点前夜 2020年: 大型超市收银员被自助式计费台完全取代。分拣系统自动完成扫描-去磁-总价计算工作,顾客刷卡消费后即可取走自己购买的商品。自助式计费台小型化并装备中小型超市和连锁便利店成为趋势。同时,自动装袋技术和赠品传送技术的设计也被提上议事日程。 2023年: 端粒酶抑制疗法被首次用于晚期癌症治疗。由于全身端粒酶被全面抑制,患者的造血机能收到严重影响,不得不长期住院治疗。但同时发现,癌细胞分裂几乎停滞,6周后可见癌肿全面消失。 2024年: 英国皇家医学院宣布,采用提前提取自体造血干细胞,并在端粒酶抑制疗法完成后植回的疗法,10余名晚期癌症患者痊愈。同年,第一代医疗用纳米机器人诞生,通过注射方式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第一个应用是清除主要血管的血栓和血管壁的脂肪。不过,由于纳米机器人制造成本极高,短期内无法商品化。 2025年: 美国、欧盟、日本开始试运行无人驾驶公交车。处于安全的原因,车辆最高时速被限定为不超过20公里。 2026年: 第一代具备血液功能的防冻剂被制成,各国开始心照不宣地研究冬眠技术。同年,Nasa宣布月球基地建成,第一批长期驻留(180天)的人类由月球基地维修人员、月球环境勘探人员和少量需要在低重力环境做实验的科学家组成,将在次年春天起飞前往月球基地。 2027年: 第一代具备普遍自学习能力的泛用强人工智能原型被制造出来。不过,由于所需“教材”编写方式尚未明确,该原型的智能水平不超过小学低年级学生。 2029年: 5年来,90%以上接收自体造血干细胞提取回植-端粒酶抑制疗法的晚期癌症患者没有发现复发,人类完全攻克晚期癌症。科学家预测这一技术将大幅度提升人类平均寿命。 2030年: 第二代医用纳米机器人诞生。由于具备了病灶识别功能,开始被用于靶向投药。同年,采用第一代防冻剂进入冬眠状态的小鼠有1/3在冬眠3年后成功复活。第二代防冻剂制成。人均年龄突破90岁,发达国家人均年龄已逼近100岁大关。 2031年: 采用第二代医用纳米机器人,晚期癌症患者无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纳米机器人直接将端粒酶抑制剂注射到癌肿位置,从而避免对患者造血细胞、生殖细胞造成伤害。与此同时,以延长染色体端粒为目的的端粒酶表达激发剂定向投放技术成为新生代延寿技术。 2032年: 第三代能长期驻留血液循环系统的医用纳米机器人诞生。由于具备了蛋白检测功能,装载HARRT治疗剂的第三代纳米机器人被用于艾滋病的治疗。随着血液循环,第三代纳米机器人能监视全身体细胞特异蛋白,一旦发现激活了HIV基因的细胞就立刻击杀。鸡尾酒疗法不再需要长期用药,只需定期注射一次装载药物的纳米机器人即可。 2033年: 建筑机器人开始逐步取代人类建筑工人,地下、海底、高原建筑设计成为新一代建筑学研究对象。同年,基于干细胞定向诱导+生物工程支架的替代器官体外培养试验成功。 2034年: 纳米机器人自组装技术诞生。纳米机器人注射量可以大幅度增加,而成本降低到原来的万分之一。纳米机器人疗法的费用进入中产阶级承受范围。 2035年: 采用第二代防冻剂冬眠的小鼠有80%在三年后成功复活,同时两只采用第二代防冻剂冬眠的黑猩猩在东面3年后均成功复活。人均年龄突破100岁。世界人口突破80亿。各国开始感受到人口压力。 2036年: 强人工智能“常识教科书”试用版诞生,第一代基于常识库的智能文本翻译系统被部署到全球云平台。从此国际互联网的跨语言访问和交流成为可能。同年,欧盟宣布首座受控核聚变发电站试运行。NASA宣布经过30个月的航行,人类成功登陆火星。 2037年: 廉价的纳米机器人成为疫苗的万能载体,采用纳米机器人长期监视·定向投放药物的免疫疗法被称为“纳米疫苗”。新生儿均要注射常见疾病的纳米疫苗。虽然联合国仍然规定只有脑死亡者才能接受人体冬眠,第二代防冻剂和第三代防冻剂成为人体冬眠公司的必备服务。 2038年: 随着互联网云翻译平台的普及,外语教学和翻译工作面临终结。联合国强调严禁对未脑死亡人类进行冷冻服务,但由于世界人口增加和老龄化愈演愈烈,此次决议仅以微弱优势被通过。 2039年: 受控核聚变技术普及,各国都建立了受控核聚变发电站。电动力汽车开始取代燃油动力车市场。各国铁路部门开始用全电力机车取代柴油动力机车。 2040年: 随着能源的极大丰富,冬眠费用大幅降低。 2041年: 常见病症的纳米机器人免疫注射成为社会健康保险基本内容之一。“发现于萌芽阶段”的策略使得严重疾病发病率锐减。 2042年: 各大国都装备了强人工智能培养基地,研究强人工智能教材设计。朝鲜宣布接受全球活体冬眠志愿者。联合国对朝制裁提案未被通过。活体人类冬眠服务呼之欲出。 2043年: 研究表明定期注射HARRT专用纳米机器人可以保证艾滋病终身不复发。人类攻克了艾滋病。随着温室效应加剧,英国、意大利、日本的大型海面漂浮城市建成。建筑机器人称为海上城市的建设主力。 2044年: 第一代强人工智能家庭服务机器人诞生,能完成打扫、整理、烹饪、防盗等多种功能。日本有非官方DIY人士为机器人制作了类人外表。同年,联合国安理会宣布将人体冬眠等同于安乐死,由各国自行决定冬眠合法与否以及冬眠者的法律身份。 2045年: 强人工智能开始全面接替人类劳动密集型工种。由于社会福利大幅增加,高失业率并未导致社会动荡。世界人口突破90亿。 2046年: Nasa宣布火星基地建成,目前自然人可驻留火星基地100天左右。机器人将长期驻留火星地面并开始火星气候改造。
预言:脑力劳动全民化 技术奇点吧首发 http://tieba.baidu.com/p/2339726031 机械的,重复性高的操作将被专家系统和自动化系统替代。 公交车司机:自动导航汽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短期还有待提高,但路线的单一使之相对自动出租车更容易实现。 建筑工人:建筑设计图数字化后,简单的建筑工作就能交给更有力量、更认真的机器人完成,它们不会疲劳,不会分心,不会厌倦,不会偷懒,也不用担心高空坠落事故。 超市/书店收银:顾客将商品放入统计传送带后,机器会自动分拣,扫描和统计总价并去磁。顾客通过刷卡付款后就可以带着去磁的商品离开。 道路清洁工:多功能传感器能确保清洁多种垃圾。车速较慢,导致的安全问题会减少。不用担心清洁工的健康损耗。 农民:最常见的农业劳作(耕地、播种、浇灌、采集)将被全自动机器人取代。大量的传感器检测农作物病虫害、缺水状态、缺氮磷钾状态。更进一步,采用农业大厦方式进行温室培养。 从而,大量的人力可以从枯燥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可以接受教育,成为脑力工作者,处理由于需要更多创造力而暂时(!)还不能无人化的工作,比如建筑设计、程序设计、机器维修等工作。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脑力劳动将会被机器取代,比如翻译工作,人力的脑力劳动富集程度会越来越高。 社会中脑力劳动者越多,无疑科技进步就会越快。
预言:脑力劳动全民化 机械的,重复性高的操作将被专家系统和自动化系统替代。 公交车司机:自动导航汽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短期还有待提高,但路线的单一使之相对自动出租车更容易实现。 建筑工人:建筑设计图数字化后,简单的建筑工作就能交给更有力量、更认真的机器人完成,它们不会疲劳,不会分心,不会厌倦,不会偷懒,也不用担心高空坠落事故。 超市/书店收银:顾客将商品放入统计传送带后,机器会自动分拣,扫描和统计总价并去磁。顾客通过刷卡付款后就可以带着去磁的商品离开。 道路清洁工:多功能传感器能确保清洁多种垃圾。车速较慢,导致的安全问题会减少。不用担心清洁工的健康损耗。 农民:最常见的农业劳作(耕地、播种、浇灌、采集)将被全自动机器人取代。大量的传感器检测农作物病虫害、缺水状态、缺氮磷钾状态。更进一步,采用农业大厦方式进行温室培养。 从而,大量的人力可以从枯燥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可以接受教育,成为脑力工作者,处理由于需要更多创造力而暂时(!)还不能无人化的工作,比如建筑设计、程序设计、机器维修等工作。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脑力劳动将会被机器取代,比如翻译工作,人力的脑力劳动富集程度会越来越高。 社会中脑力劳动者越多,无疑科技进步就会越快。
完形填空汉语版 看不是嘴巴说,语言是妨碍眼睛的东西。好比大家行走在(1)上,看到了一朵正在盛开的美丽的花儿。一看就知道那是紫罗兰。“是什么啊?紫罗兰吗”,这样思考的(2),大家没有去看花朵的形状和颜色了吧,大家的内心已经说明了。(3)这个词一旦植入大家内心的话,大家就已经闭上了眼睛。所以静下心来(4)东西是一件难事。知道那是紫罗兰的花朵就是将花朵的形状、颜色之美的感觉(5)成了语言。未植入(6)的花朵的美感仍旧那样一直保持,静下心来去看的话,花朵(7)呈现出一种大家从来都没有看到过的无比的美。(8)就是那样去看花的。好多年好多年看(9)的花然后去画它,这样完成的花儿的画就是画家关于看花的见解。绘画就是画家把静下心来看花的感受表现出来,而不是去表现花的(10)。“有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啊?”大家就要注意去看,要想知道(11)在哪里就要看。(12)知道那可能是紫罗兰的花儿,就已经看不到了,这就是好奇心,画家的(13)不是看。画家去看花也不是由于好奇心,而是对花儿的喜爱之情。(14)是喜爱之情,哪怕是一眼就能看出的平凡的紫罗兰的花儿,也会不厌其烦的去看。要是仅仅由于(15),就是去看毕加索的展览会也不会收获什么。 1 A田地 B原野 C道路 D农村 2 A过程 B瞬间 C步骤 D方法 3 A花朵 B颜色 C花名 D紫罗兰 4 A体会 B感受 C观察 D观看 5 A替换 B转换 C调换 D改换 6 A感受 B内心 C语言 D眼睛 7 A就会 B一定 C可能 D必须 8 A我 B大家 C画家 D人们 9 A同样 B不同 C各种 D许多 10A内涵 B名称 C外貌 D特征 11A好处 B益处 C妙处 D出处 12A一旦 B不过 C如果 D要不然 13A看 B绘画 C作品 D创作 14A假设 B虽然 C与其 D因为 15A感受 B心情 C好奇心 D喜爱之情 下面是答案请慎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B D C A B A C A B C C A D C
3个环,任意两个环都没有套在一起,但却拆不开 来自《意料之外的绞刑和其他数学娱乐》,新浪有0积分下载的
芯片植入技术使人类不必耗时学习越来越多的知识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心知识爆炸时代人越来越难以在年轻时掌握哪怕是一个极小分支的必备知识,甚至刚掌握这个分支的知识就要面临老死。在延寿技术之外,脑芯片植入技术也为这个难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创造力其实就是各种不同层次的知识的组合和彼此作用(最初的知识来自大自然的偶然,如火山、地震、小行星,后来来自人造的加速器等试验)。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某种更高一级的知识产生在学习者的头脑中。这些知识不可能直接学习,而是要在学习其他知识过程中被大脑自行产生。这些更高一级的知识被应用于其他知识的发展。 一个例子:在解答一道数学题时,人脑会自行搜索过去类似的题目。如果没做过,就尝试各种可能的解法。有些解法一想到就会被大脑否决,有些想法要实际尝试一阵子才会发现徒劳无功(发现徒劳无功的能力也是一种比较高级的知识)。 我们可以假设那些自行搜索记忆的能力属于潜意识:显意识指示潜意识去搜索,然后又显意识就像看着Windows的搜索窗口一样等着结果出来,然后再挑剔地过滤它们。 那么,如果植入式芯片能实现,很可能就是专供潜意识使用的。潜意识在完成显意识指派的搜索任务过程中,从芯片中提取了一些各种层次的知识,然后显示到“搜索结果对话框”中。对于一些比较通用的高层次知识,显意识或许会认为这是自己的灵感突发吧。不过,对于一些低层次知识,大脑就可以随取随用了。
单规作图:只用圆规将一已知线段分成N等份(N>=2) 掌握N=2其实就掌握了任意N。“N=2的解法的思路”才是这题的启示。 单用圆规能做到什么?
自由意志不存在的两个证据 1.当你要“什么都不想”的时候,很难长时间(比如10分钟)做到。 2.当你想入睡的时候,很难想睡就睡,同时,也很难想醒就醒,也很难像控制白天大脑活动那样控制夜晚的梦境(睡前做点自我暗示或许有用?)。 一个解释是,人只有显意识是自由控制的,潜意识却不是。 果壳上有人(2012-02-10 23:22:15 龙在田 (Typhoid and swans))说“自由意志的本质是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决策过程和该过程中可能的选择。” Benjamin Libet在1985年的实验显示,在人真正做出实验之前的300毫秒,大脑的准备电位(preparatory brain activity)就已经出现。 这个实验有两种解读: 1.自由意志并不存在,我们大脑只是个被事后告知的奴隶,还以为那是自己的主动选择。 2.准备电位以及念头在数百毫秒后进入“显意识”,整个过程都是“自由意志”的动作。 Libet认为人虽然不能主动产生冲动,但能阻止自己的冲动,在最后一刻阻止自己潜意识对身体的控制。 但这种阻止那真的是自由的吗?你是否能阻止自己“阻止潜意识冲动”的冲动? PS:补充一个心理学实验证据:针对眼球的摄影机证实,当你的视觉注意力从视野中心转向视野边缘(如右下方的鼠标)时,眼睛会向那个方向转动很微小但确实存在的角度。不管你的“意识”如何控制自己的眼球盯着正前方也没用。 问题:开头两个“证据”能证明自由意志不存在吗?
为什么数学家都热衷于把自己的猜想和证明寄来寄去 1742年,哥德巴赫把自己的著名猜想寄给欧拉。 1747年和1749年,欧拉把费马平方和定理的证明寄给哥德巴赫。 19世纪初,索菲·热尔曼将自己对费马最后定理的证明寄给高斯。 20世纪中叶,陈景润把自己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工作寄给华罗庚。 是不是因为那个时候自费出版太贵,又没有类似中科院之类的机构,所以发现了什么都寄给当时的著名数学家。
【转】科幻谈:最高级的想象力是不自由的 关键词:科幻,想象力,郑渊洁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dmzj.com%2Fwolaoposhixueshenghuizhang%2F&urlrefer=890d5884daf55447f26d5bb5d5843bdf图片来自acidcow.com 爱因斯坦一生说过很多话。也不知道他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说过一句“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结果中国的儿童教育家们就记住了这一句话。到了郑渊洁这一代,此话已经被推论到想象力和知识是天敌。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会消失。因为知识符合逻辑,而想象力无章可循。换句话说,知识的本质是科学,想象力的特征是荒诞。 我不知道没有知识的人能想象出什么东西。伯克利的心理学教授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最近的新书《宝宝也是哲学家——幼儿学习与思考的惊奇发现》(The Philosophical Baby),介绍了现代认知科学对人类想象力的研究成果。想象力来源于知识。正是理解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知识以后,儿童的想象力才成为可能。 人能想象自己在天上飞,是因为看到鸟在天上飞。我们可以比较30年前的科幻电影和现在的科幻电影,同样是描写数百年之后的未来世界,哪个描写得更像?显然是现在。有一个古老的科幻电影里,主人公要打视频电话,结果居然需要用一只手拿着个听筒。在那些老的科幻电影中,未来世界的飞船控制室里面布满了各种键盘和指示灯,而现在的电影里全是超大超薄外加透明的触摸屏。你不在现实生活中给他们发明一个触摸屏,这帮专门负责想象的电影制作人就忘不了键盘。 孔庆东曾经有一个论点,中国古代的神侠小说也不少,但是“暗器”却几乎没有出现;而现在的武打书里面本本都有暗器。为什么古人想象不到暗器?因为暗器是近代小说家受到手枪的启发想象出来的。没有知识,让你随便想你都想不到。 对于科幻小说和童话故事这种想象力,我认为存在两个等级。 初级的想象力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玩 “what if”(如果) 游戏。What if 老鼠会说话?What if 老鼠能驾驶玩具飞机?What if 老鼠能开玩具火车?郑渊洁的想象力就是这个级别的。他说:“万一一笑把核儿吞到肚子里怎么办?如果吞到肚子里会不会长出樱桃树来?这时我想起在小学期间,我的同坐给我起的一个外号‘枣核儿’。” 这个特殊的外号让郑渊洁记忆犹新,当他开始写作时就一直希望能够用这个名为主人公创作一部作品…… 注意这个想象力并没有脱离有核儿才能长成树这个因果知识。一个整天问 what if 的人,可以写出一大堆童话故事来。这些故事讲的其实不是老鼠,而是披着老鼠外衣的人。孩子们以为听到了一个关于老鼠的故事,郑渊洁其实是讲述小朋友自己的故事。而“小朋友自己的故事”,成不了世界名著。我们注意,这种 “what if” 想象力是完全自由的,你没有义务解释肚子里为什么能长出樱桃树。没人会追问这个问题。因为没人关心你这个故事。 想要写一个像《指环王》,或者《哈利波特》,或者最近的《阿凡达》,这样有很多人关心的故事来,所需要的是另外一个等级的想象力。一种不自由的想象力。 《星球大战》AT-AT全地形装甲运输车设计图 写幻想的世界名著,你必须构建一个完全自洽的想象世界。“自洽”,self-consistent,是一个非常高的要求。你必须解释为什么有些山可以在潘多拉星球悬浮 — 因为山上的矿石中含有常温超导物质,而且该星球磁场紊乱 — 而人类之所以要来这个星球就是为了这种物质 — 潘多拉星球磁场紊乱,这也是该星球上的动物有一定的感应能力的原因 — 而磁场之所以紊乱,是因为附近有几颗别的行星,你都可以在天空中看到… 几件事必须能够互相解释,是一个完备的逻辑系统。 除此之外,你要估算潘多拉星球的大气密度,你“想象”出来的这些动植物必须符合这个星球的环境,你得请语言学家专门给土著发明一种语言……你编制了一本《潘多拉星球百科全书》。 《指环王》和《哈利波特》也是如此。除了世界观自成体系之外,这两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作者对欧洲神话要有相当深的研究。各种魔法,种族和道具不能胡乱想象,必须符合一定的传统。我国的《西游记》也是这方面的典范。 请问这种想象力是天马行空胡想乱想的么?是步步为营精心计算出来的。《阿凡达》中的各种神奇植物是受到海洋生物启发的结果。山的造型可能来自中国。就连故事情节也是人类历史上上演了无数次的殖民事件的翻版。为什么想象力必须跟实际有联系?因为说不通的东西人们不感兴趣。我就对“肚子里长樱桃树”这种完全不靠谱的故事完全不感兴趣。 所以最高级的想象力其实是不自由的。正是因为不自由,它的难度才大。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导演拍不出来《阿凡达》,他们缺的不是“自由”,而是这种“不自由”的超难脑力和物力。 “自由想象力崇拜”的背后,是“顿悟崇拜”。这种思想认为一般人终日被自己的知识所束缚,而一旦跳出这种束缚,就能够取得重大的突破。这种思想其实是对科学发现的庸俗解释。 一旦有一个一般人没想到的发明出现,就会有人解释说他之所以能做出这个发明,是因为他是“自由想象”的。好像科学中存在无数个可怕的“禁区”,别的科研人员从来都不敢往这个方向上想一样。其实你能想到的东西,专业人员早就想过了。 我当年看《费曼物理讲义》,其中有一小节,叫做《相对论与哲学家》。费曼说,相对论流行以后,很多哲学家跳出来说“坐标系是相对的,这难道不是最自然的哲学要求吗?这个我们早就知道了!” 可是如果你告诉他们光速在所有坐标系下不变,他们就会目瞪口呆。所以真正的科学家其实比“想象家”更有想象力。一个理论物理学家可能每天都有无数个怪异的想法,真正的困难不是产生“怪异”的想法,而是产生“对”的想法。 最后,让我用波尔的一段话来结束本文。所有认为自己特别有想象力的人都应该仔细读读这段话。 We are all agreed that your theory is crazy. The question that divides us is whether it is crazy enough to have a chance of being correct. —— Niels Bohr 你的理论的疯狂是个不争的事实,但令我们意见不一的关键是它是否疯狂到有正确的可能 —— 尼尔斯·波尔
求助:关于同时的相对性的一个思想实验 一辆列车车头车尾各有一个光源,车正中有一个感光器,感光器具有在车外地面上留下标记的功能。 感光器如果收到车头的光信号,就在车外地面上做个标记A。 感光器如果收到车尾的光信号,就在车外地面上做个标记B。 车朝着车头方向匀速前进。某一时刻,车头车尾光源同时发出一个光信号(这个同时是车内外的共识,比如在地面上实现准备好两个标记,标记距离和列车长度相同)。 在车内观察者看来,感光器同时收到两个光信号,同时在车外地面上做了两个标记。于是在车外地面上留下的标记A和B应该是在同一位置。 在车外观察者看来,感光器不是同时收到两个信号,于是车外地面上留下的标记A和B应该是在不同位置。 那么
探索的方式:普通科学家、天才科学家和民间科学家的区别 讲个笑话:说有一个醉汉。在电线杆下寻找他的钥匙。路人问,“你在这儿掉的吗?” 答曰,“不是,但这是唯一有光且看得见的地方。” 这个笑话出自于约瑟夫·魏泽鲍姆(Joseph Weizenbaum)的著作《计算机威力与人类理性》(Computer Power and Human Reason )。作者用来类比科学研究,不过其论述的观点,正好与人们对这个笑话的通常理解完全相反: 在科学研究中,你必须在 “灯柱” 下面去寻找,不然你什么都发现不了;即使钥匙是掉在路边的阴沟里(而不是路灯下),你可能会先在灯柱下找到一个火炬,然后才能搜索到更远的地方。 普通科学家按照上面的方式探索新知识 天才科学家有绝妙的直觉,能在没有光的地方感觉到新知识的存在;同时又经过充足的训练,能在新知识附近点亮光源,从而证实自己的直觉。 民间科学家有绝妙的想象力,能在没有光的地方想象出新知识的存在,然后要求普通科学家帮他们提供光源照明以证实新知识的存在。
公交车上的奇异侧向加速度 坐公交车,当公交车慢慢刹车时,你总会感到一种侧向加速度,这很正常。在这段时间,你的身体会向车头倾斜。 【状态1】一般几秒钟后,车完全停止,你的身体会自然地回到中间,因为拉环对你有一个指向车尾的分力。 【状态2】但有时候你会发现,这种向前的加速度持续存在,持续了几分钟,还是没停下来(进入状态2)。今天下班时我就体会到了这种感觉。这是为什么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答案就是这样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