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中和 家在中和
关注数: 3 粉丝数: 71 发帖数: 23,703 关注贴吧数: 4
邵阳县腰古塘村老年农民乐享免费旅游 首批18人参加 红网邵阳县12月13日讯(通讯员 高春奇)12月13日,湖南省邵阳县岩口铺镇腰古塘村的18位老年农民格外高兴,这天,他们在镇民政办和村老龄协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组团乘坐专用大巴车前往湘西凤凰古城和矮寨特大悬索桥等地,进行一次为期4天的免费旅游。今年71岁的李自新老人开心地说:“真是做梦也没想到,我们这些种了一辈子田的老年农民还能免费出外观光旅游,好啊!” 以前,李自新等农村老人难得出门一次,他们最远还只到过邵阳市区,在得知村老龄协会组织老人外出观光旅游的消息后,他们格外高兴,都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据村老龄协会负责人介绍,为让老年人更加健康、享受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使农村老人老有所乐,从今年开始,腰古塘村老龄协会在镇民政办、老龄办等部门的大力协助和爱心人士的支持下,筹集资金,首批组织了18名老年农民外出免费旅游,让让老年人走出家门,到祖国各地饱览大好河山,修身养性。 岩口铺镇民政办领导表示,腰古塘村的作法很好,开了全县乃至全省关心农村老人的先河,今后将采取更多的方法推出更多线路给更多的老年人参加动态养老活动的机会。村主任李青龙对笔者说:“一辈子在农村种田的老人们一般很难出远门,祖国的变化怎么样,他们根本不知道。前两天得知村老龄协会要带他们出去免费旅游时,他们都高兴得像小孩一样,每天在盼着,今天都早早地起来了。”
湘西地区开发第三轮园区建设项目80个 总投资近百亿 红网长沙12月6日讯(记者 刘玉先)近日,湖南省湘西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公布了湘西地区开发第三轮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名单。计划安排湘西地区开发第三轮贴息支持的产业园区30个,其中湘西自治州7个,张家界市3个,怀化市9个,邵阳市10个,江华县1个。 此次安排贴息支持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共80个,总投资989203万元。项目包括园区内统一修建的标准化厂房、工人宿舍楼或工人廉租房项目;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环保设施项目;产业园区配套的产业研发中心、公共采购中心、公共结算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项目。 本轮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贴息期限为两年,贴息时间为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贴息方式为每年一次。实际贴息额根据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贷款额和湘西地区开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到位情况综合确定。同时,对贷款规模较大的产业园区实行限额贴息,单个产业园区年贴息额不超过1000万元。 为确保按期完成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任务,省湘西地区开发领导小组要求各园区要抓紧落实建设条件,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环境友好、特色突出”的原则,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园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为更好掌握项目实施情况,项目单位要在项目施工现场悬挂项目建设情况公示牌。各市州、县市区发改委要加强对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调度,会同有关部门对产业园区项目贴息申报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认真审查,每季度上报项目建设进度情况表,每半年上报园区建设进度情况、相关报表等综合材料。 湘西地区包括自治州、张家界、怀化市、邵阳市及永州市江华县、江永县等在内的39个县市区,也是湖南省主要少数民族聚居区。2010年11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湘西地区开发工作会议,明确了“十二五”进一步加快湘西地区开发的目标和措施。 近年来,湖南省发改委对湘西地区开发改“输血”为“造血”,集中项目和资金,先后启动了596个产业项目,发展农林产品深加工、旅游、中医药、水电等7大优势产业,有力支持了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
邵阳县投入1.3亿治理中小河流42公里 11月30日,国家投入4550万元的邵阳县檀江流域下花桥段治理工程主体工程已完成百分之八十多,至此,我县近三年投入1.3亿多元,其中国家投入1.01亿元,地方配套及群众一事一议筹资0.29亿元,治理中小河流42公里。   我县中小河流相当发育,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62条,总长738.1公里,河网密谋为0.37公里/平方公里。2010年经县水利局和农业开发办的积极协调与争取,已成功挤进中央中小河流综合治理项目笼子,2011年国家投入2384万元,对檀江流域五峰铺段进行综合治理,治理流域面积11平方公里。2012年,国家投入3200万元,对檀江流域进行治理,治理流域面积16平方公里。该项目以新建防洪堤、护岸、河坝、生产道路、排水渠为单元,新修堤防1270m,护岸10560m,河道疏浚15200m,生产道路85600m,河坝10处,拦河坝闸门10处,新建排水渠2763m,生产护坡1.14万㎡,排水管安装1304m,排水涵管埋设1304m,工作桥12座,该项目实施后,有效地提高了五峰铺镇防洪减灾和生产生活用水能力,使项目区呈现了一幅山清水秀,人与水和谐的美好景象,为当地村民摆脱贫困奠定了水利基础。通过治理,有效地提高了项目区防洪减灾和生产生活用水能力,使项目区呈现了一幅山清水秀,人与水和谐的美好景象。
民生大道润民心 齐心合力奏强音——S317线五罗段灾后重建纪实 11月14日,从长沙回来探亲的关女士行车经过S317五罗段时,她的心情也和平坦的路面一样舒畅,“以后回老家,终于可以走一条顺畅路了。”2013年11月8日,省道317邵阳县五罗段灾毁重建工程竣工,如今以崭新的容颜焕发着勃勃生机。这条通往外界的开放路、致富路承载着政府对人民的承诺,倾注了县领导和沿线乡镇的心血,融进了公路人的汗水和泪水,镌刻着公路建设者敢担责任的铮铮誓言。   历史使命——民生期盼建坦途   S317线东接衡阳、西连隆回,途径邵阳县罗城、五丰铺、塘渡口、霞塘云等乡镇,1997年全县公路总体战时将五罗段改建为沥青表处路面。随着该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S317五罗段这条西出衡阳,南下广东的经济大动脉,在特大交通运输量和自然灾害的双重压力下,背负着沿线20余万人民的希冀,蹒跚而行。   从2010年到2013年,邵阳县公路局陆续收到关于维修S317五罗线的提案建议、县长信箱督办案件共8件,接待群众来访来电30余人次。十余公里的路影响着沿线群众的切身利益,也牵扯着公路人的心。局长蒋战成赶赴省、市公路局汇报工程建设计划,并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早日动工。   在众人的焦虑和期待中,2013年2月省、市公路局将S317线五罗段列入今年的公路大修工程项目;5月,邵阳县人民政府将五罗公路建设列为全县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并成立重点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牵头处理工程建设困难,督查工程质量和进度;7月10 日,一场艰苦而激烈、没有硝烟的公路建修攻坚战在S317线五罗段拉开帷幕:   7月8日,工程施工队伍、机械设备入驻施工地。   7月10日,五罗段水毁重建工程开工,工程正式进入实战阶段,。   8月26日,路面基层补强完工,。   9月30日,完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铺筑。   10月28日,沥青路面基本完工。   11月8日,路面工程全部竣工,在全县2013年20多个重点工程中,最早全面完工。   勇于担当——众志成城排险阻   五罗段原路基础差,施工工艺要求高,工期短,要保质量、抢进度,又要保证交通的畅通,涉及的问题很多,难度也很大,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精心谋划,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五罗段全线翻浆,怎么样保证路基施工质量;沿线仅两个砂石料场,原料供应不足;路面窄,该线又是该县的省级主干道,施工将会影响交通;8月,旱魔倾伏三湘大地,工地用水成了难题…..项目部针对施工实际情况,对五罗线进行深挖精补,确保质量;为保证材料供给,项目部积极寻求沿线乡镇政府支持,重新增建3各临时小型碎石场,内抢外调,确保进度;项目部在开工建设前积极争取与当地交警部门的支持,采取交通管制,限制5吨以上车辆通行,确保畅通全;为了解决公路用水困难,增设一台洒水车,每天六点开往十五公里外的潭江运水,确保水稳养生。   在工程建设中,工地实行“5+2”、“白加黑”工作制度。项目部工作人员分成2个班,分上午、下午、晚上三个时段,24个小时连轴转,有时候为了赶工程进度,施工员们在工地上用一包泡面解决了吃饭问题。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不耽误上下班的时间,让后勤服务人员每天按时将饭菜做好送到工地上去吃。局领导率先垂范、身先士卒,从资金筹措、施工点布置,到施工顺序确定、质量要求,都做到精心谋划,悉心指导。同时蹲点工地,和工程技术人员一道吃住,有时一连几个星期都没回家。工地上辛苦劳累,公路人用行动证明了他们是一支不怕吃苦、敢于拼博、能打硬仗的坚强队伍。   共同目标——严把质量筑精品   质量是工程建设永恒的主题,安全是工程建设的生命线,如何在确保进度的同时,又能控制质量、安全始终如一呢?   为切实把五罗公路改造建设为精品工程,项目部牢牢把握质量安全弦不放松,在工程开工前,认真制定施工现场管理方案以及一整套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建立了完整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对安全进行量化管理,严格实行现场把控,同时将质量安全责任落实到纸面上,签订责任状,分阶段考核。   在确保质量安全上,项目部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细化到每个点,实行事前、事中、事后质量控制。在料源选取上,实行材料准入制度,检测、查验每个环节都安排专人把关,坚决做到材料不合格不入工地。施工过程中严格掌握材料配合比,有效控制关键环节,铺筑宽度、厚度、压实度、平度等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以上标准。由于一开始就严格要求,工程主要技术指标如:平曲线最小半径、最大纵坡、路面结构和强度等全部达到设计要求。   至上追求——坦途畅通甜民心   “真没想到,只3个多月的时间,路况比以前更好了。”黄小梅住在水田乡附近,她家是开饭馆的,以前,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很多,饭店生意还不错,自从路况下降后,她饭店的生意也跟着萧条了。在她饭店就餐开货车的丁师傅开心地说:“现在出门拉货再也不用担心路况影响行车了,党和政府他们心里装着的还是咱老百姓。”   据邵阳县公路局局长蒋战成介绍,修建前的五罗线油路当砂路保养,遇上雨水天气,路面翻浆严重时全线几乎不能通车,竣工后的路面承受将能力大大提高,他们按照二级公路路面的标准进行建设,对原路线进行路基换填补强后,基层铺设35厘米水泥稳定碎石,面层铺设8厘米沥青混凝土,道路通行能力将进一步改善。   开阔平坦的公路在面前展现,风驰电掣的汽车在疾驶。“架桥修路使命在肩,开拓先行责任在心,织一张路网连接东西南北,造通达坦途送百姓安康….”S317五罗段灾后重建工程竣工后,邵阳县公路人还没来得及分享胜利的喜悦,又在筹谋着下一步的工作计划:路面养护、路政管理、超限超载的治理……
首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