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mar popmar
关注数: 61 粉丝数: 475 发帖数: 2,835 关注贴吧数: 159
个人分析lgd失败原因 首先,全年的表现都可圈可点,即使major败给ts,至少之前的表现都表现出可怕的统治力,很难想象从本届ti的第一天开始就完全没有看到之前那种所谓的冠军相。 原因一,也是猜测,明鞭的退役声明很大程度上在心理上给了教练和队友负面的暗示,当然,最大的暗示是给自己的,事实也证明发挥最差的也是明鞭。当然,只是个人猜测。 原因二,BP,面八的BP其实除了不ban猛犸,真的不至于这么差,这届比赛没有一场BP下来有之前“稳了”的感觉,但,BP是建立在全队的理解和训练成果基础上的,也许lgd全队早就对版本热门的使用和针对自认为研究“透了”,可惜一直打不出来,就出现越拿越偏,越偏越拿,所以整个系列赛每场都在调整。 原因三,也是我个人觉得最直接的原因,就是3号位的迷失,小组赛明鞭灾难级的对线间接导致了2号位的迷失,为什么?纵观整个系列赛,尤其是被秘密打到败者组后,lgd做出了一个调整,就是意识到3号位对线总是劣势,即使在拿到死灵龙或者谜团这种不至于被打烂的英雄也是如此,中期被频繁逮捕,经济一路崩到底,于是频繁的让2号位去带危险线,间接导致了两个结果,3号位并没有起色,2号位也不适应自己的角色,全年都顺风顺水的游戏理解,莫言已经被塑造成一个工具人2号位,英雄池已经被团队需要缩的很窄,想在几场系列赛中调整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秘密的崛起证明在123号位上至少要拿一个版本强势,保证一路对线优势,然后带动任意其他两路中的一个大哥补上经济,其次才能保证另一个工具人大哥起到工具的作用,像水晶那个战犯都能反补团队!而lgd整个系列赛除了大优局都是ame一支独苗,总之就是看的揪心,别扭! 原因4,与其说是肌肉DOTA版本,不如说是整体上中国队的战术理解落后了,花里胡哨的装备和魔晶A杖效果,这个游戏变成了一个非常依赖视野,机动性,抢前期节奏,必备强先手的游戏,而中国队近几年在这些方面都是弱项,而且现在守高地的成本和难度比之前要高,像萨尔A杖跳刀框大30多分钟就能上高在以前真的不常见,没法打麻将了,中国队的强项防守反击并不容易在现在的版本发挥,胜势颓势也许只有一个眼位一个bkb或者一个买活的区别。 最后,可惜rng,第一天的战术打法真的适合这个版本,希望茶队接下来BP好,茶队也确实比老干爹状态好的多,进一步是应得的。 加油!
五大联赛和NBA带经理们看看,我这个控制cndota转会乱象的提议 1、转会窗口期:限制转会时间,ti秋歇期+ti前歇期 2、转会第一法则:队员转会前,俱乐部之间商讨报价,报价双方同意后队员才和意向俱乐部商讨合同,在此之前不能官方或公开接触,否则交易中止,假如队员和意向俱乐部谈崩,原俱乐部不能强卖。 2、20岁(不包括20岁)以下统一为青训合同,所谓青训合同参考NBA条款多一些,核心思想是统一为三年条款,且母队享有绝对控制权,队员不能申请转会,但俱乐部可以单方交易,参考五大联赛,俱乐部双方商讨达成后,意向俱乐部挖青训队员需支付剩余合同年数*年工资+一定数额的培养费。 3、20岁-26岁合同,设立TI条款,没打进过TI的队员不能享受TI条款,可以自行签订1-3年合同,合同内转会可与俱乐部商讨买断合同,买断合同金额为剩余合同年数*年工资,支付后变为自由人自由签约。而TI条款队员则在支付相同数量违约金基础上增加转会费,意思就是虽然你买断恢复自由人,但母队仍有索要转会费的权利,但转会费不能大于合同约定年数*年工资。 4、母队匹配权,接第三条,连续同一俱乐部效力满2年,第三年可选择提前续约,也可提前进入交易窗口期,选择进入交易窗口期的队员俱乐部除遵循第三条之外,母队可匹配其他意向俱乐部对该球员的报价进行续约,报价匹配当年合同工资1.5倍,但合同不能大于一年。 举个例子,假设maybe的合同为2016到2019,年薪100万,如果maybe选择在2019年最后一个合同年选择其他俱乐部,他的转会成本为买断费100*1+转会费上限3*100(上限),但因为lgd呆够了两年以上,所以母队有权匹配这个报价,但需要在2019年支付maybe大于1.5*100万工资,2019赛季结束后,maybe仍按照第三条TI条款进行转会。即意向俱乐部只需要支付原俱乐部<原合同年数*年薪。 再举个非ti队员例子,比如YC,yc如果是原合同2018-2020年,因为适用非TI条款和非连续两年效力条款,意向俱乐部只需要支付买断费,即YC剩余合同年数*年工资。 第三条、第四条的核心就是为了让TI实力的选手不乱跑,保护俱乐部利益,也给TI选手更好的工资,而有潜力的选手可以组团相对容易 5、老将条款,上一份合同结束后>26岁,且俱乐部经历>4年,无论是否适应TI条款,都为一年合同,工资上限不能超过该队员上一个合同的单年薪金,但如果现俱乐部单方面不想要,需支付买断费,买断费为合同年工资1.5倍,意向俱乐部无需支付转会费。 此条的核心是限制26岁状态分水岭为选手和俱乐部造成的困难,一方面保证俱乐部换人,另一方面也保证队员职业生涯末期的利益。 有没有带经理们补充啊?
有感而发,一个cndota没落的原因 先说几个浅层原因也可以说是一个现象 1、cndota在dota1时代和dota2起步时还有dota2各版本不断更新时都会出现游戏参与人数上出现或多或少的断层,导致新生代接班的人太少 2、欧盟的成立及欧美国家的语言障碍少,导致国外的顶尖选手不断扎堆 3、其实看看现役的cndota选手,似乎都能拿出不错的历史成绩,但为什么越打越姜?直播?外围?似乎都是原因?其实都是结果! 这个结果就是最重要的深层原因!这个原因在隔壁游戏还有csgo等竞技游戏都过多或少的能适用 这就是俱乐部的体制建设,或者说白了就是公司运营问题。国人办俱乐部和欧美办俱乐部的历史差距就不用说了,单就参考现在的体育竞技俱乐部,足球篮球,你都会发现类似现在cndota的困局,俱乐部不正规的时候反而出成绩,等转会、资金运作等看似市场化了以后反而越来越差!什么直播问题外围问题欧美的俱乐部恐怕几十年前甚至一百年前就有,但人家有很好的纠错机制,这是历史的沉淀,咱还是摸着石头过河,不知道哪位贴吧大神能把maybe的合同和苏跳跳的合同摆出来对比对比,别的不敢说,我猜maybe的合同也就两页纸,苏美尔的可能有一本本科论文。 按照这个趋势,不管哪个游戏,cn游戏的成绩很有可能会越来越不行,但队员的收入肯定会几何式增长。 最后,衷心祝愿dota2把扛起李毅吧的大旗,再造内涵辉煌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