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长老▫
说话好难JJ
喜欢古典音乐、经典老歌、电影音乐、民乐、乡村民谣、华丽摇滚、NewAge、ACG、JAZZ
关注数: 402
粉丝数: 5,885
发帖数: 29,516
关注贴吧数: 44
YS3886推动NS16的声音,这个不到3000元很超值了
好便宜的YS3886功放,声音如何呢? 在推出NS16后,为它寻找一款便宜又好的功放就成了自己的主题之一。 这次试用了YS3886,结果如何呢,简单评测一下下。自己还试过几款,比如下面这台:非常良好的做工,功率8W,还带蓝牙,连自己都以为碰到良心货了。结果推成还不错,但声音……真的很粗,完全没法仔细的听下去,只好放弃。
自然声NS17录音---肖邦夜曲,放好钢琴才叫好音箱
自然声NS17音箱正式文案 NS17的开发过程中最大的感慨是:现代音箱的开发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并且公开,音箱并没有所谓艺术调音这类的东西。如果有,那就是--选择合适的单元(别指望两只指标一般的路边货就能做出顶级的声音出来,也不是随便找对高价进口扬声器就行),以一丝不苟的态度,不惜成本长时间耐心选择的结果。在音箱设计时,不管扬声器的参数如何精确,模拟输出常常只是一个范围值。而且,扬声器的参数还经常会有些问题(单元厂其参数和实测的会有所不同)。因此,你必须去试错,慢慢找到最合适的值。这个过程极其繁琐,极为挑战耐心,需要巨大的精力和金钱还有时间的投入。同时,严谨的科学测试和丰富的听音经验也极为重要。频响、失真这些参数非常非常的重要!它们是基础,好声音多半是依靠参数指标的优秀来达到的。元器件的合理选择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它们都不如你的耳朵重要,因为最终的选择依然只能依靠耳朵完成。在这个时候,你的喜好将会起关键作用--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调音吧。
自然声NS17音箱诞生记 自然声NS17成品终于完成了,漂亮的外观和高素质的声音表现让自己感觉非常自豪!在这里小缀文简单回顾NS17的开发历程,如果读者有兴趣也可以由此小了解下一音箱的研发过程(不过,并不是所有音箱都是像NS17这样开发的)。没有技术讲解,请放心入! 也以此文小回应下关于NS17的售价和成本的质疑--音箱是音响系统中开发难度最高的一环,做响很容易,做好是真的很困难的!开发一对优质的音箱,和随便做一做所付出的精力、时间、成本都差距巨大,而外观和单元看起来也许差不多音箱最终的成本那怕是材料成本也同样相差巨大。当然,它们所发出来的声音也是相差巨大的。
自然声NS17音箱诞生记 自然声NS17成品终于完成了,漂亮的外观和高素质的声音表现让自己感觉非常自豪!在这里小缀文简单回顾NS17的开发历程,如果读者有兴趣也可以由此小了解下一音箱的研发过程(不过,并不是所有音箱都是像NS17这样开发的)。没有技术讲解,请放心入! 也以此文小回应下关于NS17的售价和成本的质疑--音箱是音响系统中开发难度最高的一环,做响很容易,做好是真的很困难的!开发一对优质的音箱,和随便做一做所付出的精力、时间、成本都差距巨大,而外观和单元看起来也许差不多音箱最终的成本那怕是材料成本也同样相差巨大。当然,它们所发出来的声音也是相差巨大的。
自然声NS17音箱诞生记 自然声NS17成品终于完成了,漂亮的外观和高素质的声音表现让自己感觉非常自豪!在这里小缀文简单回顾NS17的开发历程,如果读者有兴趣也可以由此小了解下一音箱的研发过程(不过,并不是所有音箱都是像NS17这样开发的)。没有技术讲解,请放心入! 也以此文小回应下关于NS17的售价和成本的质疑--音箱是音响系统中开发难度最高的一环,做响很容易,做好是真的很困难的!开发一对优质的音箱,和随便做一做所付出的精力、时间、成本都差距巨大,而外观和单元看起来也许差不多音箱最终的成本那怕是材料成本也同样相差巨大。当然,它们所发出来的声音也是相差巨大的。
发烧天碟《沛3》中“项王醉剑”--自然声NS17的录音视频
自然声NS17音箱诞生记 自然声NS17成品终于完成了,漂亮的外观和高素质的声音表现让自己感觉非常自豪!在这里小缀文简单回顾NS17的开发历程,如果读者有兴趣也可以由此小了解下一音箱的研发过程(不过,并不是所有音箱都是像NS17这样开发的)。没有技术讲解,请放心入! 也以此文小回应下关于NS17的售价和成本的质疑--音箱是音响系统中开发难度最高的一环,做响很容易,做好是真的很困难的!开发一对优质的音箱,和随便做一做所付出的精力、时间、成本都差距巨大,而外观和单元看起来也许差不多音箱最终的成本那怕是材料成本也同样相差巨大。当然,它们所发出来的声音也是相差巨大的。
自然声NS17音箱诞生记 自然声NS17成品终于完成了,漂亮的外观和高素质的声音表现让自己感觉非常自豪!在这里小缀文简单回顾NS17的开发历程,如果读者有兴趣也可以由此小了解下一音箱的研发过程(不过,并不是所有音箱都是像NS17这样开发的)。没有技术讲解,请放心入! 也以此文小回应下关于NS17的售价和成本的质疑--音箱是音响系统中开发难度最高的一环,做响很容易,做好是真的很困难的!开发一对优质的音箱,和随便做一做所付出的精力、时间、成本都差距巨大,而外观和单元看起来也许差不多音箱最终的成本那怕是材料成本也同样相差巨大。当然,它们所发出来的声音也是相差巨大的。
自然声NS17录音--刘晔老师为电影《悍卫者》配乐的尾曲
自然声NS17的录音集--小提琴天碟“流浪者之歌”录音
自然声NS17正式版初录音----王晣的男低音版渔光曲
现在蓝牙线究竟有多强,小横评一下 二年多前曾经试过一次蓝牙线,号称是当时最牛X的芯片,结果装在NS1上,那声音,用惨不忍听来形容是比较恰当的:低频有气无力,高频薄,中频毫无味道。而且待机时间也短(大约只有4小时)。于是,很久都没去考虑它。 不过,蓝牙线自己依然在关注。根据电子行业的摩尔定律,一年半产品可以换一代。转眼一年半过去了,今年初又试过一条,蓝牙4.2的版本,感觉提升很大,插在NS3上,已经可以听了。不过,当时提供线材的厂商开的条件很苛刻,不仅价格贵,而且要求的量很大,只好作罢。 最近蓝牙5.0出来了,似乎大家都认为蓝牙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虽然也一直认为蓝牙线不如实体线。但是,还是想知道现在蓝牙线如何了。 由于自己处在行业中,时不时有公司联系我,希望提供样品试用,大约一个月总有那么一两家吧。最近又有一家联系我,我也就顺手收了一条试听了一下。蓝牙5.0的,芯片用的是QCC3005,拿到手后一听:我去!这个不错哦,推NS3R完全可以听了,跟自己的LG V20相比,差距甚微了。 因此收集了一些蓝牙线,和以前自己曾经横评剩下的几条type C的解码耳放线作了些对比,做一个小横评。看看可不可能挑一条来做代理,搭配自己的耳机。
兼容音乐与电影----hifi box的8寸X3低音炮评测 自从自然声NS16上市以来,为很多桌面中小房间的用户所喜爱,好评不断。但也一样收到一些用户反馈,希望能为之配上一对低音炮。一方面是NS16作为一对5寸同轴的音箱,虽然在桌面和小房间里低频是足够了,但仍然有很多朋友希望用它看电影,而少部分用户仍然希望有更好的低频下潜。另一方面,很多用户都希望在客厅中使用音箱,但NS17大约需要1万左右(NS17大约年底前推出),而预算大约只有6千元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搭配一只优秀的低音炮补足NS16的低频,充分发挥它漂亮的中高频,NS16也能适应更高的要求。不过,市面上的众多低音炮大多是为电影准备的,在播电影时表现爆炸之类的效果用的。一旦用于音乐欣赏时,就只是轰轰一片,完全没有解析和质感。这是为什么推荐听音乐的系统时,大家都只推荐2声道而不是2.1的主要原因。能播好低频的低音炮,光单元已经远远比市面上常见的低音炮贵了。
自然声NS17试听视频----蔡大妈的月光小夜曲
自然声NS17样品箱的首声聆唱--见龙御甲
谈谈自然声目前的产品和未来的规划 成立自然声公司,就是被逼的。没找到自己能喜欢的耳机,只好自己做,然后顺便卖卖养家糊口,到现在转眼快3年了。做一条自己喜欢的耳机,初心还是没变过,以后也会坚持! 为什么有些耳机挺好的也会停产呢?比如NS1,它的调音那怕现在,也是很多品牌五六百甚至千元级的耳机常见到(这还是口碑很好的那些,而这是我凭耳朵调出来的声音,三年前还什么都不懂呢,自吹一句,呵呵)。还有就是NS2Pro,现在NS52评价时有人还觉得NS2Pro比NS52还好听。
谈谈自然声目前的产品和未来的规划 成立自然声公司,就是被逼的。没找到自己能喜欢的耳机,只好自己做,然后顺便卖卖养家糊口,到现在转眼快3年了。做一条自己喜欢的耳机,初心还是没变过,以后也会坚持! 为什么有些耳机挺好的也会停产呢?比如NS1,它的调音那怕现在,也是很多品牌五六百甚至千元级的耳机常见到(这还是口碑很好的那些,而这是我凭耳朵调出来的声音,三年前还什么都不懂呢,自吹一句,呵呵)。还有就是NS2Pro,现在NS52评价时有人还觉得NS2Pro比NS52还好听。
2019年成都音响展游记(兼评选十佳展厅) 十月18日-20日,成都音响展在成都东客站龙之梦酒店举行了第五届成都国际音响展。个人做为参观者参观了这次的成都音响展,并打打马后炮,发点图文,希望大家喜欢! 对我而言,这大概应该是我最后一次以观众而非参展商参加成都音响展了,也希望借此了解参展的一些注意事项,并了解自己未来将面对些什么。 感慨挺多的。 首先是,酒店房间布出来的展厅效果,真的非常的不理想,尤其是六楼七楼,我几乎没有听到一家效果满意的。估计自己参展的话,要租就花大价钱租二三楼的房间,布好了效果会理想一些。但是,折扣仍然是很大的。因此,虽然自己会有点评,但仅征对房间所听到的效果,并不一定是厂商器材的真实效果和实力,这点请大家一定注意!如果大家看见自己点评有误,也欢迎指正! 其次就是,每届音响展都会发现很多新品牌,而且相当多实力不俗。当然,这说明自己必须时刻关注行业动向,否则难免会孤陋寡闻闹笑话的。 再其次,国内品牌真的好少,许多我熟悉的品牌都没见到(连新德克也不知道哪里去了)。也许与成都音响展组委会的组织有关,但这也与国市音响品牌的现状确实关系很大。我记得耳机及周边的展会,通常一天之内就报满名了。而音响展却要到处拉参展商,很不好意思的是,我还拒绝了(大汗),因为成都音响展上展耳机产品效果不好。而音箱方面,我现在的产品拿出来,实在是过于寒碜了点。 不过,每届音响展都会有一两个国内厂商实力不俗,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这届里面文杰工作室展出了非常有实力的产品,个人觉得可以列入前三位的展厅的实力了。忍不住自己都去调侃了一句:NatureSound就是牛逼!他们听了很开心,哈哈(我也是,呵呵) 但是,看着国外有实力的产品,还是感觉别人水平实力高。自己以后得谦虚点! 就此,让我们开始吧
2019年成都音响展游记(兼评选十佳展厅) 十月18日-20日,成都音响展在成都东客站龙之梦酒店举行了第五届成都国际音响展。个人做为参观者参观了这次的成都音响展,并打打马后炮,发点图文,希望大家喜欢! 对我而言,这大概应该是我最后一次以观众而非参展商参加成都音响展了,也希望借此了解参展的一些注意事项,并了解自己未来将面对些什么。 感慨挺多的。 首先是,酒店房间布出来的展厅效果,真的非常的不理想,尤其是六楼七楼,我几乎没有听到一家效果满意的。估计自己参展的话,要租就花大价钱租二三楼的房间,布好了效果会理想一些。但是,折扣仍然是很大的。因此,虽然自己会有点评,但仅征对房间所听到的效果,并不一定是厂商器材的真实效果和实力,这点请大家一定注意!如果大家看见自己点评有误,也欢迎指正! 其次就是,每届音响展都会发现很多新品牌,而且相当多实力不俗。当然,这说明自己必须时刻关注行业动向,否则难免会孤陋寡闻闹笑话的。 再其次,国内品牌真的好少,许多我熟悉的品牌都没见到(连新德克也不知道哪里去了)。也许与成都音响展组委会的组织有关,但这也与国市音响品牌的现状确实关系很大。我记得耳机及周边的展会,通常一天之内就报满名了。而音响展却要到处拉参展商,很不好意思的是,我还拒绝了(大汗),因为成都音响展上展耳机产品效果不好。而音箱方面,我现在的产品拿出来,实在是过于寒碜了点。 不过,每届音响展都会有一两个国内厂商实力不俗,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这届里面文杰工作室展出了非常有实力的产品,个人觉得可以列入前三位的展厅的实力了。忍不住自己都去调侃了一句:NatureSound就是牛逼!他们听了很开心,哈哈(我也是,呵呵) 但是,看着国外有实力的产品,还是感觉别人水平实力高。自己以后得谦虚点! 就此,让我们开始吧
2019年成都音响展游记(兼评选十佳展厅) 十月18日-20日,成都音响展在成都东客站龙之梦酒店举行了第五届成都国际音响展。个人做为参观者参观了这次的成都音响展,并打打马后炮,发点图文,希望大家喜欢! 对我而言,这大概应该是我最后一次以观众而非参展商参加成都音响展了,也希望借此了解参展的一些注意事项,并了解自己未来将面对些什么。 感慨挺多的。 首先是,酒店房间布出来的展厅效果,真的非常的不理想,尤其是六楼七楼,我几乎没有听到一家效果满意的。估计自己参展的话,要租就花大价钱租二三楼的房间,布好了效果会理想一些。但是,折扣仍然是很大的。因此,虽然自己会有点评,但仅征对房间所听到的效果,并不一定是厂商器材的真实效果和实力,这点请大家一定注意!如果大家看见自己点评有误,也欢迎指正! 其次就是,每届音响展都会发现很多新品牌,而且相当多实力不俗。当然,这说明自己必须时刻关注行业动向,否则难免会孤陋寡闻闹笑话的。 再其次,国内品牌真的好少,许多我熟悉的品牌都没见到(连新德克也不知道哪里去了)。也许与成都音响展组委会的组织有关,但这也与国市音响品牌的现状确实关系很大。我记得耳机及周边的展会,通常一天之内就报满名了。而音响展却要到处拉参展商,很不好意思的是,我还拒绝了(大汗),因为成都音响展上展耳机产品效果不好。而音箱方面,我现在的产品拿出来,实在是过于寒碜了点。 不过,每届音响展都会有一两个国内厂商实力不俗,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这届里面文杰工作室展出了非常有实力的产品,个人觉得可以列入前三位的展厅的实力了。忍不住自己都去调侃了一句:NatureSound就是牛逼!他们听了很开心,哈哈(我也是,呵呵) 但是,看着国外有实力的产品,还是感觉别人水平实力高。自己以后得谦虚点! 就此,让我们开始吧
小巧、轻便、均衡--自然声NS52耳机发布预售中,还送美女 不来虚的,上美女照,漂亮吧,咱家也有耳机娘了
小巧、轻便、均衡--自然声NS52耳机发布预售中,还送美女呢 先不来虚的,上美女照,漂亮吧,咱家也有耳机娘了
终极改善的动圈旗舰,自然声NS5mkii终于要来了---连我都很兴奋 NS5推了来后,评价高到我自己都有些想不到,以至于一段时间感觉自己都晕了,呵呵 转眼一年半过去了,终于又到了NS5mkii该出来的时候了…… 先来一张图,慢慢开讲:
贵得没有人性,那些贵得离谱的音箱 这几十来年,全球音响界风起云涌,品牌无数。其中一些品牌的音响那是真的是贵得没有天理,只有更贵,没有最贵!让我们来看看这样贵得咬人的高端音响吧。 一、Estelon爱诗特浓 爱沙尼亚来自爱沙尼亚音箱品牌新贵Estelon爱诗特浓创立于2006年,设计师Alfred Vassikov经过了长达五年的设计研发生产。当产品2010年美国CES大展首次亮相便风靡全球,引起音响业界的极大关注,成为时尚美型美声的代表。早在去年的慕尼黑Hi-End音响展便已获悉Estelon爱诗特浓将会推出旗舰的四件套音箱,但具体式样外观以及所用技术属于绝密级内容不容透露。私下猜想Estelon爱诗特浓是以圆弧曲线的花樽造型获得青睐,想必旗舰外观也八九不离十。但作为四件套,倘若家中摆上四个大花瓶那就未必美观。当我们看到这对Extreme旗舰音箱的设计初稿时,用一句流行的网络语言来形容,就是“小伙伴们都惊呆了!”。Alfred巧妙的将花瓶分成两节,如此一来便将普遍的四件套音箱分体式变成了连体、合体式,更为令人惊艳的是中高音箱体与低音箱体可以通过电机拖动来调节高度,以期在不同的聆听环境都能获取最佳的音效。这样的设计在音响行业可以说是前所未闻的,极具创新的。她打破了传统四件套分体式占地累赘的弊端,必将成为“音箱中不朽的雕塑” Extreme旗舰音箱延续了Estelon爱诗特浓秉承的外观审美,同样以其专利的大理石合成材料打造无缝箱体。Extreme也是Estelon家族中首款使用两款颜色搭配的音箱,哑光黑色为主色调,并且混搭不同的高亮颜色融为一体,使其庞大的身躯亦能显得灵巧,充满线条感,更加炫耀夺目,必将成为音响业界新一代高大上的代名词。这就是定价220万人民币的Extreme旗舰音箱。
贵得没有人性,那些贵得离谱的音箱 这几十来年,全球音响界风起云涌,品牌无数。其中一些品牌的音响那是真的是贵得没有天理,只有更贵,没有最贵!让我们来看看这样贵得咬人的高端音响吧。 一、Estelon爱诗特浓 爱沙尼亚来自爱沙尼亚音箱品牌新贵Estelon爱诗特浓创立于2006年,设计师Alfred Vassikov经过了长达五年的设计研发生产。当产品2010年美国CES大展首次亮相便风靡全球,引起音响业界的极大关注,成为时尚美型美声的代表。早在去年的慕尼黑Hi-End音响展便已获悉Estelon爱诗特浓将会推出旗舰的四件套音箱,但具体式样外观以及所用技术属于绝密级内容不容透露。私下猜想Estelon爱诗特浓是以圆弧曲线的花樽造型获得青睐,想必旗舰外观也八九不离十。但作为四件套,倘若家中摆上四个大花瓶那就未必美观。当我们看到这对Extreme旗舰音箱的设计初稿时,用一句流行的网络语言来形容,就是“小伙伴们都惊呆了!”。Alfred巧妙的将花瓶分成两节,如此一来便将普遍的四件套音箱分体式变成了连体、合体式,更为令人惊艳的是中高音箱体与低音箱体可以通过电机拖动来调节高度,以期在不同的聆听环境都能获取最佳的音效。这样的设计在音响行业可以说是前所未闻的,极具创新的。她打破了传统四件套分体式占地累赘的弊端,必将成为“音箱中不朽的雕塑” Extreme旗舰音箱延续了Estelon爱诗特浓秉承的外观审美,同样以其专利的大理石合成材料打造无缝箱体。Extreme也是Estelon家族中首款使用两款颜色搭配的音箱,哑光黑色为主色调,并且混搭不同的高亮颜色融为一体,使其庞大的身躯亦能显得灵巧,充满线条感,更加炫耀夺目,必将成为音响业界新一代高大上的代名词。这就是定价220万人民币的Extreme旗舰音箱。
耳机线材有什么用,试比较十来二十种(根)耳机线的区别 对很多烧友来讲,线材,尤其是某些线材,就是智商税的一种。在很多云烧友眼里,玩线都是不可思议,该被喷的…… 其实,在非烧友的眼里,高端甚至中端耳机,又何尝不是智商税呢?“什么,这只耳机几千元呢?你疯了吗,苹果塞子不就很好了”,大概,每位烧友都听到自己家人这样报怨吧。 自己也曾经是线材无用论的一员,当然,不是太严重。很多时候就认为线材尤其是中高端线性,实在是太贵了,而效果,简直无从分辨,非常细微。原因是俺从来不用很好的前端,包括现在。因为我一向认为如果需要很高端的前端才能发挥出耳机的声音,那这只耳机的设计是不算成功的(搞不懂为什么有人一定非要出高阻)。 一堆线镇楼(真正对比的线比这个图多得多):
自然声NS16试听视频
自然声NS16试听视频
音频DAC解码芯片浅谈(ESS公司解码芯片介绍) 数字-模拟转换器(DAC)对数字音频源如各种CD机、SACD机、便携播放器和手机等是核心零件之一(虽然不一定贵)。DAC负责把解码好的数字音频流,转换为模拟音频信号。在这个处理过程中,芯片起到关键的作用。 本系列文间旨在介绍各大家的DAC芯片、参数指标等,并尽量介绍其声音特点,希望大家喜欢。 需要注意的是,唯芯片论不管是发烧友中还是非烧友中都是普通存在的。但实际上,DAC芯片只是决定音质关键因素之一,而非唯一因素,甚至可以说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周边电路设计、时钟精度,模拟电路设计,元器件选择及电源处理,对最终音频设备的声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请大家注意这一点!
为什么说以价论声要不得(耳塞篇) 随着音乐爱好者的增加,以及手机的音质越来越好,很多人都想为自己选择一款合适的耳机。但对于很多人尤其是初烧/入门的人来说,如何选择耳机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相当部分的人都要走不少弯路,花不少冤枉钱才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耳机。希望本文可以帮你少走弯路,早日选择到适合自己的耳机。文中观点仅代表个人,并不一定完全正确,欢迎讨论,不欢迎喷,谢谢! 耳机选择的误区——以价论声要不得(耳塞篇) 如果大耳以价论声(尤其是各大品牌旗舰次旗舰)基本上靠谱的话,那耳塞基本上就可以说是不靠谱了。 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现在耳塞更新速度非常的快。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当然所谓新很多时候就是堆单元的另一种说法而已,2333。但不可否认,和大耳有很多经典产品不一样,耳塞几乎没有一款经典的产品。如果有,反而是像MX500这类中低端塞子(价格好便宜,真货真心少)。这也直接导致耳塞市场的混乱,毕竟没有一款可以称为标杆的产品(老塞子的素质早过时了)。耳塞市场几乎没有一款像HD600一样经典的耳机
耳机线材有什么用,试比较十来二十种(根)耳机线的区别 对很烧友来讲,线材,尤其是某些线材,就是智商税的一种。在很多云烧友眼里,玩线都是不可思议,该被喷的…… 其实,在非烧友的眼里,高端甚至中端耳机,又何尝不是智商税呢?“什么,这只耳机几千元呢?你疯了吗,苹果塞子不就很好了”,大概,每位烧友都听到自己家人这样报怨吧。 自己也曾经是线材无用论的一员,当然,不是太严重。很多时候就认为线材尤其是中高端线性,实在是太贵了,而效果,简直无从分辨,非常细微(原因后面说)。 所以自己以前虽然出了不少耳机,甚至包括一两只中高端的货色了,但线材却始终停留在二三百的上面,最多也就999元的月光线和1299元的紫罗兰这种,还是因为我轻易的听出了它们和二三百的线的差距。期间有无数多人给我讲自己耳机搭配各种线的听感,都没有当回事。 不过,在NSX出来后,自己也就自豪带着小的们(NS2,NS5和NSX)上各种展会,因此自己的用户和烧友有了更多的交流。然后自己就发现,自己的耳机居然一堆人用比它们贵得多的线材配呢(这生意干嘛自己不做呢,嘿嘿)。但真正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上海的耳机展上,两位烧友带着他们的线配合NS5pro和NSX给我听,然后自己突然间发现:我去,怎么这么好听!简直有点不像自己的塞子了! 然后一问价格,忍不住再次:我去!配NSX的线比NSX贵好多,而配NS5pro的线,比NS5pro贵四五倍!(现在那根配NSX的线还在自己手上)。 从上海回来后,自己便开始了找线之旅,希望能找些效果不错的线推荐给自己耳机用户,以比较经济的价格(自己不是以线为主,利润可以看得薄一些)。其它耳机用户当然也可以选择,不过,效果不敢保证跟自己耳机一样。当然,大致应该差不多吧。 以下是这段时间的战果(部分,包括自己销售的线材),后面还来了很多根,慢慢上图介绍吧:
自然声NS16试听视频
自然声NS3r,音特美标准调音,300元的参考级耳机 NS3r中的r是指reference,参考级,是的,很认真的
自然声ns3r,又回到了起点。ns1:我胡汉三又来了 现在还清清楚楚的记得ns1发布的日子,那真是一段让人“不堪回首”的往事。转眼,两年半就过去了。 这两年多时,随着ns2、ns5、nsx和ns3的发布,越来越觉得ns1好low,而且,声音也不咋的,嘿嘿。所以,年初赶紧找了个机会停产掉了它。这回终于清静了,不用看着那个公模的壳子了。 但是,居然ns1还一直有人怀念。某次看知乎问答中,居然还有好些用户推荐它呢,还号称是俺的经典型号,哈哈 当然,ns3r不是这个原因才回来的……
自然声NS17开发记 眼看着NS17的一些东西慢慢的定下来了,在此发一个贴子慢慢聊聊它的开发历程。
关于耳机频响曲线的争论的一些看法 看了另一个贴子,写了不少东西。估计看到的人比较少,因此专门开一个贴子系统的谈一谈。希望能解释一些吧友的疑问。 请大家对事不对人,不要先给立场,然后讨论,谢谢! 首先说一说事情的起源,哈曼曲线。这个玩意我大概是在二年前了解的,同时了解的还有音特美曲线。 众所周知,人的耳朵听声音必须通过耳朵(这不废话),一条平直的声音频响曲线在通过模拟人头听到的曲线如下(请大家忽视水印,呵呵)。这个图也是我们后面讨论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国际上两家大声学实验室都搞出了自己的东西。一家是音特美,他们搞出的曲线如下:当然,做为实验室,光会吹是不行的,必须要拿点干货出来。音特美拿出来的是就是著名的小四(他们也是入耳式耳机的发明者),就这个让人看着觉得耳朵被强J的东东,ER4,俗称小四,几十年来一直被认为是经典的入耳式耳机。
自然声NS16试听视频(其实是音频加图片)4
自然声NS16的小伙伴们 发烧友都知道,无源音箱由于设计时只需要考虑声音,不需要像有源音箱需要在设计时就考虑到未来采用何种的分频方式,以及内部装功放及散热等问题。因此内容积可以充分利用,分频器可以采用声学性能更理想的电感电容的分频方式,内部可以满填充吸音棉减少内部开扰及增大内容积。无源音箱这种方式也因此会带来更为理想的声音表现(这是现在hifi和hi-end界主流仍然是无源的主要原因),以及更好的声价比。这是自然声NS16采用无源音箱的原因。 但是,也必须看到无源音箱的缺点,那就是无源音箱的功放搭配的问题。很多入门者都知道无源音质更为理想,但依然选择了有源监听,原因就是搭配功放是个事,只能一个一个的试后才能清楚,为此要投入的时间的金钱成本太过惊人了。 做为负责的做无源音箱的厂商,应该自己试用后推荐给客户,甚至应该给客服准备好基本的套餐以让客户更省心同时也省成本。虽然套餐可能不能发挥音箱的全部的性能(这个不太现实),但是,可以保证音箱的正常的效果。也正是因为这样,自然声NS16在设计开始后,选择理想的声音好、性价比高的功放的工作就开始了。前前后后一共选择和试用了近十款功放,其中有四款设置为了套餐,为了方便大家选择,最终确定了两种桌面使用的套餐。还可能在未来还会增加一款用于中小房间的套餐。 借文对自己试过的功放做一些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忙(也不仅能用于NS16,其实它们也能用于其它音箱上)!
自然声NS16,为桌面和中小房间设计的5寸同轴音箱 NS16这对小箱发售了,也在贵吧发下图,希望大家喜欢!
自然声NS16,为桌面和中小房间设计的5寸同轴音箱 NS16这对小箱发售了,也在贵吧发布下,希望大家喜欢! 5寸是桌面和中小房间中最合适的尺寸,同轴单元具有全频和分频的优点,近场和中场聆听时声场更是分开的高低频无法比的。所以也就选择了5寸同轴的形式,它的最大问题是单元,市面上几乎没有好单元(进口的斯泊特和seas都不便宜)。幸好做喇叭的朋友全力支持,他的技术能力相当出色,在珠三角一家专门做OEM的喇叭厂负责这方面有十来年了。 桌面音箱现在都是以有源的方式居多,但说实话,低价有源音箱那个妥协,内置的功放功率大小、电源、散热都是个事。而且功放一旦做进去,出问题的机会也会大幅度增加,还占用音箱的体积,吸音棉都不敢多放。除了方便点外,中高价位有源实在没有可取之处。 所以NS16一开始就考虑的是无源的方式,我只需要考虑为它寻找合适的功放搭配就好了,虽然在成本上会增加上些,但换来的是更好的音质,以及搭配上的灵活性。所以是完全可行的。
浅谈音响系统的三大件的选择---功放和音源的选择 曾经于多年前把自己对音响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为一篇小文《音响购买的十要十不要》发布在网上。在此后很多朋友在选择音响时向我求教,很多问题都很典型和差不多。因此感觉还是有必要征对网友的一些常见的问题和在音响购买中一些选择困难进行说明,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自己听过的毕竟有限,个人所见而已,如果有不同见解,欢迎提出来讨论,不欢迎假定立场的喷。 本文中我们讨论音响购买中的功放和音源的选择的常见的十大问题
浅谈音响系统的三大件的选择---功放和音源的选择 曾经于多年前把自己对音响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为一篇小文《音响购买的十要十不要》发布在网上。在此后很多朋友在选择音响时向我求教,很多问题都很典型和差不多。因此感觉还是有必要征对网友的一些常见的问题和在音响购买中一些选择困难进行说明,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自己听过的毕竟有限,个人所见而已,如果有不同见解,欢迎提出来讨论,不欢迎假定立场的喷。 本文中我们讨论音响购买中的功放和音源的选择的常见的十大问题
浅谈音响系统的三大件的选择---功放和音源的选择 曾经于多年前把自己对音响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为一篇小文《音响购买的十要十不要》发布在网上。在此后很多朋友在选择音响时向我求教,很多问题都很典型和差不多。因此感觉还是有必要征对网友的一些常见的问题和在音响购买中一些选择困难进行说明,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自己听过的毕竟有限,个人所见而已,如果有不同见解,欢迎提出来讨论,不欢迎假定立场的喷。 本文中我们讨论音响购买中的功放和音源的选择的常见的十大问题
【行业信息】自然声NS16,为桌面和中小房间设计的5寸同轴音箱 NS16这对小箱发售了,也在贵吧发布下,希望大家喜欢! NS16对我而言算是情怀货。自己发音箱烧大约有近二十年了,这么多年来一直想做两对自己喜欢音箱出来,但限于水平和精力,一直没有去做。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想接着老朋友未竟的事业,做声音好、价格合理、外观漂亮的产品出来。 另一方面,自己这两年做耳机,认识了不少做音箱设计的朋友,加上早先在基点认识的从事喇叭设计制造十多年的朋友,他们都愿意帮衬我,于是也有了做好箱的基础。 NS16设计的出发点很简单:做一对最实用的,设计上尽量不妥协,在内部用料和外观上都没有瓶颈的小音箱,并且以较为合适的价格推出来。 5寸是桌面和中小房间中最合适的尺寸,同轴单元具有全频和分频的优点,近场和中场聆听时声场更是分开的高低频无法比的。所以也就选择了5寸同轴的形式,它的最大问题是单元,市面上几乎没有好单元(进口的斯泊特和seans都不便宜)。幸好做喇叭的朋友全力支持,他的技术能力相当出色,在珠三角一家专门做OEM的喇叭厂负责这方面有十来年了。 桌面音箱现在都是以有源的方式居多,但说实话,低价有源音箱那个妥协,内置的功放功率大小、电源、散热都是个事。而且功放一旦做进去,出问题的机会也会大幅度增加,还占用音箱的体积,吸音棉都不敢多放。除了方便点外,低价有源实在没有可取之处。 所以NS16一开始就考虑的是无源的方式,我只需要考虑为它寻找合适的功放搭配就好了,虽然在成本上会增加上些,但换来的是更好的音质,以及搭配上的灵活性。所以是完全可行的。
NS16试听视频2
[行业信息]自然声NS3耳机,一只可以盘的实木面板耳机 咨询了一下吧主,这样就可以了吧。如果不妥,希望谅解下! 自然声是个人成立的一个品牌,希望借此推出一些价格合理,声音符合自己审美,也能让大家喜欢的耳机和音箱类产品。目前推出的产品有NS2(双动铁)、NS5(单动圈)、NSX三只耳机(还有一只NS1是自己业余时代的作品,已经停产了),还有就是今天的主角,NS3。另外还推出了一对小音箱,自然声NS16,为桌面和中小房间准备的无源小箱子,有机会我也介绍下。 NS3这个项目成立很早,在NS2过后就在准备了,不过拖了很久,主要原因是找单元。然后NS5推出来了,NSX都出来了,结果还是没有等到合适的。 在NSX出来后,个人感觉自己对耳机的调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应该不需要堆噱头和单元,仅靠一只成熟的动圈,就能做一只素质不错、调音均衡有特色、漂亮、佩戴好、易推,而且价格也很平的耳机了。 不过在最后,还是一不小心就整了些噱头出来,呵呵
自然声NS3,生物振膜--柔美高频、厚润人声、中高端的素质 说起来,这只定位于中端的NS3准备的时间很长了,当时还没有开始做NS5呢。最初我在等一个据说很牛X的单元,动圈带陶瓷平板振膜。这个听起来就是好--噱头,结果真是应验了,等了足足半年多,结果却相当不理想,做出来的样机连较理想的曲线都调不出来。虽然也勉强可以一听,但离我的要求差了不是一点点。 我是不会为噱头出耳机的,只会为好声做耳机。于是乎又等,这回等来的是碳纳米管振膜,这个单元真心好,拿到后随便调了一下,出来的声音就很出色了,素质也非常的高。仔细听了一段时间,我决定把它做为自己的动圈旗舰---自然声NS5。经过精心调音后,这只耳机也确实没有让人失望,良好的调音加素质,让它有了一堆的簇拥。 然鹅,俺的NS3还是没着落。我就想做一只调音良好,好听又好看,价格也非常合适的耳机还是一拖再拖。直到连NSX都出来了,NS3却还是仅仅在萌芽状态。
自然声NS3,生物振膜--柔美高频、厚润人声、中高端的素质 说起来,这只定位于中端的NS3准备的时间很长了,当时还没有开始做NS5呢。最初我在等一个据说很牛X的单元,动圈带陶瓷平板振膜。这个听起来就是好--噱头,结果真是应验了,等了足足半年多,结果却相当不理想,做出来的样机连较理想的曲线都调不出来。虽然也勉强可以一听,但离我的要求差了不是一点点。 我是不会为噱头出耳机的,只会为好声做耳机。于是乎又等,这回等来的是碳纳米管振膜,这个单元真心好,拿到后随便调了一下,出来的声音就很出色了,素质也非常的高。仔细听了一段时间,我决定把它做为自己的动圈旗舰---自然声NS5。经过精心调音后,这只耳机也确实没有让人失望,良好的调音加素质,让它在千元级稳稳的。 然鹅,俺的NS3还是没着落。我就想做一只调音良好,好听又好看,价格也非常合适的耳机还是一拖再拖。直到连NSX都出来了,NS3还是仅仅在萌芽状态。
记学林调音师,从头到脚的开放式玩法 对学林的好感来源于那只叫1969的播放器,在拿到之后,一方面感慨它声音之迷人,推力之巨大----这个货是少有能完全推开NS2的便携之一。在之前我自己都没想到NS2可以推出如此迷人的效果出来。 为此,专门在头条上发了一篇叫做“把声音做到极致,把操作做到S13----记学林1969便携播放器”,评了几个我印象深刻的便携播放器,如乐之邦08mp,花花(即flowermini)和学林1969。相对来说,1969其实算操作人性化的了(别打我),如果兼容性好一点的话(这个货居然不支持分轨),我都想拿一只了(价格真不算贵)。不过,私下找过学林几次,都告诉我1969没货。倒是向我推荐了这个货……没错,就是今天的调音师。不过,一开始我真很抗拒,首先是外观真的让人觉得有点怪,不知道那个手柄是干嘛的。另外是功能不说还好,一说自己就有些怕了。 没法,我就一懒人!平时公司的事一堆,那有心情玩排列组合…… 不过,大佬DC推荐我试一试,加上自己需要去上海参加上海耳机展,也就拿了巡回的1969和调师音,一方面自己听听,一方面当便携给网友听耳机时用(省钱之大妙招)。
学林调音师,从头到脚的开放式玩法 对学林的好感来源于那只叫1969的播放器,在拿到之后,一方面感慨它声音之迷人,推力之巨大----这个货是少有能完全推开NS2的便携之一。在之前我自己都没想到NS2可以推出如此迷人的效果出来。 为此,专门在头条上发了一篇叫做“把声音做到极致,把操作做到**----记学林1969便携播放器”,评了几个我印象深刻的便携播放器,如乐之邦08mp,花花(即flowermini)和学林1969。相对来说,1969其实算操作人性化的了(别打我),如果兼容性好一点的话,我都想拿一只了(价格真不算贵)。不过,私下找过学林几次,都告诉我1969没货。倒是向我推荐了这个货……没错,就是今天的调音师。不过,一开始我真很抗拒,首先是外观真的让人觉得有点怪,不知道那个手柄是干嘛的。另外是功能不说还好,一说自己就有些怕了。 没法,我就一懒人!平时公司的事一堆,那有心情玩排列组合…… 不过,大佬DC推荐我试一试,加上自己需要去上海参加上海耳机展,也就拿了巡回的1969和调师音,一方面自己听听,一方面当便携给网友听耳机时用。
NS16音箱报道贴 大家应该开始继续收到NS16了,一起到这里谈一谈听感,搭配什么的吧。
浅谈音响系统的三大件的选择---音箱的选择 个人曾经于多年前把自己对音响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为一篇小文《音响购买的十要十不要》发布在贵吧。在此后很多朋友在选择音响时向我求教,很多问题都很典型和差不多。因此感觉还是有必要征对网友的一些常见的问题和在音响购买中一些选择困难进行说明,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自己听过的毕竟有限,如果有不同见解,欢迎提出来讨论,不欢迎假定立场的喷。 本文我们讨论音响购买中的音箱的选择的十大问题
浅谈音响系统的三大件的选择---音箱的选择 个人曾经于多年前把自己对音响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为一篇小文《音响购买的十要十不要》发布在贵吧。在此后很多朋友在选择音响时向我求教,很多问题都很典型和差不多。因此感觉还是有必要征对网友的一些常见的问题和在音响购买中一些选择困难进行说明,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自己听过的毕竟有限,如果有不同见解,欢迎提出来讨论,不欢迎假定立场的喷。 本文我们讨论音响购买中的音箱的选择的十大问题
浅谈音响系统的三大件的选择---音箱的选择 个人曾经于多年前把自己对音响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为一篇小文《音响购买的十要十不要》发布在贵吧。在此后很多朋友在选择音响时向我求教,很多问题都很典型和差不多。因此感觉还是有必要征对网友的一些常见的问题和在音响购买中一些选择困难进行说明,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自己听过的毕竟有限,如果有不同见解,欢迎提出来讨论,不欢迎假定立场的喷。 本文我们讨论音响购买中的音箱的选择的十大问题
自然声NS16的试听视频3
NS16终于正式定版了,顺便评测下它的小伙伴们 转眼,离自己写的上篇开箱一个多月又过去了。 https://tieba.baidu.com/p/5894705073?pn=3 前面的内容,我也就不多说了。总之就是否了上一版,打回去重改。喇叭厂的老兄满脸不高兴,但看到孔方兄的份上,也继续干活了。而我继续搞整自己的NS3去(这个货就差壳子了),还有NSX的一些事(说白点就是天天追人交货)。 经过一个多月的改进,终于于前些天收到信息,告诉我:喇叭又改良了!导相管按我的要求,加长了。这回信誓旦旦的说,低频好了很多,应该可以满足我的要求了。 不过,这次改用了桃木皮的箱子。我要求的,想看看自己选择这款木皮如何。 年底前的最后一天,拿到了这个新的版本。一个大箱子,刚想打开,两位小可爱自告奋勇开箱来了
唯有源头活水来----记Holo Audio的泉II及青解码器 本来准备先发到今日头条了,结果却一直难产。 干脆发到这边算了,这让也可以发挥俺的优势,那就是口水话似的评测,哈哈
自然声NS2pro/NS5pro/NS5试听申请贴 准备各拿几只出来走走巡回,欢迎大家前来申请试听。这里申请试听一律免押金。要求如下: 1.关注本吧并签到到6级或以上; 2. 可以谈谈听感,如果在其它吧如耳机吧、国砖吧等相关吧中等级超过8级,可以两边一起发,否则就只发这里就行; 我将对写听感比较好的童鞋中选三位送CD一张。 谢谢!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