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日子飞飞 好日子飞飞
关注数: 0 粉丝数: 10 发帖数: 618 关注贴吧数: 4
古邑龙川--循州佗城 佗城是岭南最早设置的古县龙川县城,又是广东省首批公布的十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原称龙川城,后称循州城。民国30年(1941年)为纪念龙川首任县令赵佗,教育会通过改名为佗城。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南平百越,置龙川县,赵佗为令,设县治于今佗城。自秦代至民国,佗城都为龙川县治所,同时又是五代南汉至明初循州(路)治所。佗城历经2000余年沧桑,曾为粤东北部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古城初为土筑,方形,城东至老城街,城南至县前街,城西至城东,城北至北角塘,城垣周长约800米。据原《龙川县专》载:“宋熙宁年间(1068——1077)龙川迁至老龙(按老隆)”。民国28年(1939年)拆毁老城墙时,发现刻有“循州砖石使白”、“循州造”、“甲寅”等字样的城砖。“甲寅”为宋神宗赵项熙宁七年(1074年),据此可证,熙宁年间曾改建县城。改建后,老城街东扩至小东门、大东门,县前街向南扩至南门街的南门,北角塘向北扩至北门,城垣周长增至约2400米。城池外围增辟护城河。 明嘉靖年间,佗城又扩筑上五里城、下五里城、下廓城和新城等4个附城,以保护主城。 佗城商业颇盛,至建国前夕,保持完整的仍有县前街、南门街、大东门街、小东门街、百岁街等,店铺约300多间。 佗城至今仍留下众多古迹和古建筑,如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坑子里、牛背岭;秦时古城基、越王井、赵佗故居、马前岗等遗址;唐代的正相塔;宋代的循州治所;明清时代的城隍庙、越王庙、孔庙、东河 、仙塔桥、新塔、考棚等旧址及古建筑。
龙川县日前40万元重奖市运会立功集体个人 2004-12-27 14:36:26  河源日报  南方网讯 日前,河源市龙川县举行表彰大会,以40万元重奖夺得市运会奖牌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以及培养、输送优秀运动员的单位和参加市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获得优秀表演奖的演出单位。  据了解,在河源市第一届运动会上,龙川代表团夺得金牌总数第一、奖牌总数第一、团体总分第一的好成绩,并打破三项市少年乙组纪录。该县有150名运动员参加了龙舟、田径、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象棋、围棋、保龄球、门球等10个比赛项目的角逐,勇夺龙舟赛团体金牌1枚(按3倍计入金牌总数),田径项目金牌43枚、银牌17枚、铜牌6枚,象棋项目团体和个人金牌各1枚,保龄球项目银牌2枚、铜牌1枚,乒乓球项目银牌4枚、铜牌2枚,篮球项目铜牌1枚(按3倍计入银牌总数),羽毛球项目铜牌2枚。该县去年和今年先后组队参加全国、全省有关体育赛事,并夺得国家级银牌1枚、铜牌1枚,省级金牌1枚、银牌2枚、铜牌6枚,按市运会组委会规定,折算为金牌4枚、银牌2枚、铜牌6枚,带入市第一届运动会计入该县总成绩。该县共获得奖牌97枚,其中金牌52枚、银牌25枚、铜牌20枚,团体总分786分。该县运动员谢碧环在少年乙组女子铅球比赛中取得9.04米的好成绩,破8.99米市少年乙组最高纪录;运动员叶茹在少年乙组女子60米比赛中取得8〃00的好成绩,破8〃02市少年乙组最高纪录;在少年乙组男子4×400米接力赛中取得3′40〃09的成绩,破3′46〃94市少年乙组最高纪录。  在表彰大会上,获表彰奖励的优秀运动员有98人、优秀教练员有21人,“贡献奖”单位有18个,该县体育局被授予“突出贡献奖”。(编辑:杨格)
1 下一页